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风景旧曾谙-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回听这样说,心里就不免愣一愣:原来这章宪、章开都是三叔章曜之子,章宪比章由小一岁,章开比章由小两岁;进学都早,都是在十一二岁就过了童子试。三年前,与自己一道奉祖父章霈之命到南京乡试。不想他二人一个乱了格式分寸,一个错了韵脚文字,在头一关就被轻易刷下――然而也不过是紧张太甚,得失心过重的缘故;但凡把心放平稳镇定了,以章家子弟在经义上的功夫学力,在一二千应试学子里混个百名以内总不至于太难。此番章宪章开第二次应试,不说成竹在胸,必定不会还如三年前的慌乱。于是向洪氏说道:“母亲和四婶要这样想,不免也想得太多了。我就没这样的想头。二老爷、二太太、四叔也不会有这样的想头。”

    洪氏瞟他一眼,就明知道多少是在故意含糊装傻,有些话梗在喉咙口,到底不好说出来。想了一想,忍不住叹一口气道:“如今你四婶在庄子里,虽说内外男女有别,究竟你做晚辈的要为长辈多留心效力;瞅着空子,也多多逗趣说笑,引她宽心。”章回应下了。

    母子两人又说了几句话,洪氏才重新往吴太君房里来。结果这边牌局早过了五六轮,到底林黛玉初次玩耍,手还生,算起来正是头一个输家。尹氏却是小赚了几百钱,遂向黛玉笑道:“我不是小器爱赢钱,就是想拿这个彩头,跟大姑娘讨个玩意儿。”

    黛玉道:“认赌服输。但凭四婶婶开口,凡有的,即刻奉上。”

    尹氏道:“前儿我瞧见大奶奶扇子上的穗子新巧标致,开口问她讨,竟不肯给。后来才知道是大姑娘的手艺。于是惦记这个。若大姑娘还有,现成的随便与我一根就当彩头了。”

    黛玉笑道:“果然倒还有几根。不过就是闲时随手打的,不恭敬。再者也不知道四婶婶要配什么扇子衣裳颜色。”

    上头吴太君一路听着,就道:“什么恭敬不恭敬?玉儿你既有,只管带着她去你屋里拿。这就是个眼馋肚饱混没见识的,一根穗子也值得心心念念惦记,说出来也不怕臊。”

    尹氏笑道:“老太太自然是见惯了这等精致手艺的。只是我这一二个月来天天被大嫂子拿了这样那样在眼门前炫耀,心里多少也就着了急。”

    吴太君就点点头,说:“可不是,眼下家里也就你一个还没享到儿媳妇的福的,怪不得不顺气呢。”又道:“但这样想,不怕你大嫂子知道了,跟你生分?”

    尹氏道:“所以我才跟大姑娘讨。回小子可不是打小就在东府里混钻混顽?我看大姑娘也跟自家孩子一样的。”

    话说到这里,黛玉早避到吴太君身后了。吴太君笑道:“既这么,你娘儿俩个还真该亲相亲相。”尹氏也是笑,一边笑,一边拉着黛玉往那房里去了。于是稍后洪氏走进来,不免问:“那两个去哪里了?”吴太君告诉了,少不得又一阵笑。然后吃茶。吃了茶,吴太君才问洪氏,道:“老四家的心里头有什么事,你处置不得,倒撂给我?”

    洪氏便大致说了,末了道:“顾塘那边,抬头低眼,碰面谁都在说这个。她又不跟我似的没心没肺,再下去还不得给逼疯了?所以拉她到这边来,一来她落得个耳根清静;二来到底有个能主事跑腿的在老太太跟前,我也好放心;三来也是给后面玉儿父女跟老四他们一家一起上京的事体,事先打个伏笔做个铺垫。”

    吴太君笑道:“你倒是千里埋伏线,计虑深远。”又问:“如此说,二太太已经定下了去京城过年省亲了?”洪氏道:“定下了。二婶说了,这一路既是回去省亲,也是给眉丫头送嫁。”吴太君便问章舒眉备嫁诸事。

    一时尹氏和黛玉回得房来。吴太君和洪氏果然见尹氏腰上那枚比目鱼芙蓉石坠子换了一根玫瑰红缠金丝穗子,不免一起拿尹氏说笑一番,又赞黛玉手艺。再后夜饭,又吃酒,尽欢而散。无话。
………………………………

第四十五回中

    却说次日,洪氏服侍吴太君吃了早饭,便动身回城。尹氏并林黛玉送到庄门口。洪氏向尹氏道:“我家去了,这厢便统交给你照应。”

    尹氏问:“大嫂子几时回来?”

    洪氏道:“若没旁的事,明天后半日就过来。”

    尹氏点头道:“这一日半日的我还能应付。多了就不敢说了。”

    洪氏忍不住笑道:“又当面混扯。只是随你怎么说,这里也没你偷懒的份儿。小心我真的拖上三五天,等到十五的正日子再来。”尹氏连忙讨饶。洪氏这才笑着登车去了。

    这边尹氏带了林黛玉回转,先往吴太君跟前趋奉伺候,娘儿几个说笑一阵,尹氏就退出来,先往庄上各处巡视一遍,再去到厨房,拿菜谱单子看了,吩咐灶下增减了几样;又亲手收拾了两样点心,再各配一样茶汤,分两份盛好,因听丫鬟回话说关梦柯来与吴太君看脉问诊,林黛玉已经回自己屋里去了,尹氏遂命将一份送去吴太君屋里,自己带着丫鬟捧了茶点往黛玉这边来。

    至屋中,黛玉正在临窗的大案子前描画。听见尹氏进来,黛玉忙放下笔迎过来,笑道:“四婶婶来了。快请坐。”又催紫鹃倒茶。

    尹氏笑道:“不忙。我才去厨房看昼上和夜里的菜,顺手就做了些点心。也不知道你口味怎样,大姑娘尝尝。”黛玉忙接过来,见一只碟子里是扣成梅花形状的浅茶绿色的水晶冻子,里头一片片翠黄的雀舌芽尖新鲜娇嫩,一只碗里是小拇指儿大的桂花元宵,隐约在焦糖色的浓稠汤汁里头,麦香、牛**、桂花香混在一起,越发的甜腻诱人。尹氏道:“我见你早饭用的不多,怕是今儿起得早,还不到平时的时辰点儿。这会子多少再吃些,才顶得住。”

    黛玉道:“我闻着这香,早馋了,正不敢说。听婶婶讲了,才知道原来是早饭吃的少了。”说得尹氏呵呵大笑。

    黛玉便洗了手,在旁边桌上吃起来。尹氏见她果然吃得香甜,越发欢喜,心想:“怨不得大嫂子成天介心里口里放不下,谁还能不疼的?”

    一时用毕,奉茶。尹氏就问黛玉先前在做什么。黛玉笑道:“不过是随手涂鸦两笔,充个绣花样子罢了。”

    尹氏走过去看,却是画的山石兰草,地下又有两只蟋蟀争雄。尹氏就忍不住用眼睛盯着黛玉。黛玉原还大方,被看了一会子,到底扛不住,脸上就一点一点红起来。尹氏也不说破,只笑道:“哎呀,画的可真好。该叫我们家四爷也来瞧一瞧,常日家总说自己就算爱画又能画的了,如今大姑娘画的,可不比他还强一倍。不知道大姑娘竟是跟哪位大家学的?”

    黛玉忙说:“婶婶夸侄女儿夸得过了。真是随手涂的。就这画也是跟着外祖母家姊妹们一道儿学着顽罢了。还是最近一两个月,父亲又指点了一些。”

    尹氏摇头,道:“我可不是随便就说出一个‘好’字的人。大姑娘的画,技法上便生涩些,却抓住了草虫神|韵――这份子灵性才是天底下作画的人最难得的。”

    黛玉说:“我原没正经学过画,都是自己胡闹,再不知道深浅,还请四婶婶教我。”

    尹氏问:“真个没学过?”

    黛玉道:“真个没有。”

    尹氏听了,只管顿足,连声说:“可惜可惜,浪费浪费。”又笑道:“好在遇到我,良材美质,再不辜负这天生人才。”于是仔细问了黛玉几岁学画、怎么入门、有什么偏好,又问用的笔墨纸张颜料材质等等,再到作画用的大案子跟前逐一审看。看过,点着头说道:“果然林丫头你是纯为了画来顽的,两支笔也是写字用的,手边这点颜色也都有限。虽说有朱砂、胭脂、藤黄、广花、石青加上蛤粉便调得出大凡颜色,但遇上细致挑剔的,多少就不够了。真心要画,正该再配上些。只是外头拿来的颜色,真用起来,淘澄飞跌又是一整套工夫。我倒有一套备用的,平时并不大使,竟不如就拿来给你。”

    黛玉道:“婶婶盛情美意,侄女儿就不客气了。”

    尹氏笑道:“这样不客气才亲相呢。”立时叫人来,吩咐往城里家中取东西来。尹氏自管拉着林黛玉细细地说各种颜料该要如何制备,又是什么材质的颜料各自有怎么个特质、适合什么样材质的画纸画布乃至泥偶墙面;又有各种画笔,什么排笔、染笔、蟹爪、须眉、着色、开面、柳条等等,每一样都是画什么作用,怎么个运笔,配合的什么样颜色与纸张;再是用的纸,都有哪些材质,什么地方出产,哪一家的手艺招牌,是用来写字还是画画,写斗方还是小楷,画工笔还是泼墨――详详细细、洋洋洒洒一大篇,直说到吴太君屋里传昼饭,派人来请她两个,尹氏犹未足兴,一路上一边走,一边嘴里还说:“姑且知道一个大概,等东西送过来,我再一样样细致告诉你。”

    到下半天,顾塘东府就有人赶了大车到小丰庄上。尹氏检点了笔墨纸砚俱全,遂命妥当人拿着,一道儿送到林黛玉屋里。黛玉再想不到她这般雷厉风行,一时又惊又喜,急忙喊丫鬟们收拾画案书架,与尹氏一起将各色东西规整到位。尹氏便催她上手一试。两人正顽的高兴,偏石榴走进来,说:“老太太请四奶奶过去一趟,有两句话说。”尹氏只得跟着去了。

    留下林黛玉对着案子上一大堆,随手拈起一支小号蟹爪,摩挲两下笔锋,不由得就出了神:原来这黛玉在荣国府贾母跟前,也是百样娇宠、千般纵容,不论要吃用什么,或是要学什么书画琴曲的技艺,但凡出一声,再没有不应允的;又有一个宝玉,常日就在姊妹几个身上用心,又是年少好奇,或在书上读到、或同亲朋讲起一些新鲜有趣的物什,姊妹们说一句话,也总要想方设法弄了来。故而要说有什么不足,实在也说不上。只是贾府教养女儿,虽不至于“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是以针黹纺绩为要,诗书经史、琴棋书画之类不过为的养性怡情,个人乐意学的,便自家多用心些,不乐意学的,也无人督促深究。因此先前告诉尹氏的话,实在并无半句虚言。且不独贾府如此,薛宝钗、史湘云,乃至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带着会客结交的京中闺秀家中多是如此,早已为常。不想此番回南,金陵青塘、常州顾塘与京中所知全然是两样风气,家中女儿同男人一样学经读史且不必提,便是琴棋书画之类,在黄蔚、章舒眉、尹氏等也不单为闲时雅事,其认真细致、用心精深,丝毫不下于外头男人之于科举事业――正是林黛玉前所未见,自然催生出无数心思,想着几家情形,一时竟是痴了。

    她这边正摩挲着笔锋出神,忽而外面说“老爷来了”,就见林如海走进来。黛玉连忙相迎,林如海已经到了跟前,一看案子上铺陈诸物,顿时笑起来,问:“什么时候弄来这些?这样好,看起来总算真有几分作画的架势。”

    黛玉便告诉由来,说皆是尹氏所赠,道:“老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见着四婶母送的这些,才算知道什么叫做‘利器’。”

    林如海这才恍然,点头道:“怪不得,原来是她。你四表婶娘家祖上便多供职画院,近来更是几代翰林待诏。她曾祖父尹石迪书法乃是一绝,祖父尹成圆工笔花鸟、泼墨山水皆善,她父亲尹彪正则是图章印鉴这一道上的当朝第一大家。当年他三个都在画院时就有人玩笑,说但凡要摹什么珍品真迹,只他尹氏一门就够了,连书带画加印鉴,保管摹得一丝不差可以乱真。所以你四表婶这都是从小的功夫根底,自不是旁人可比的。玉儿得空,不妨跟她多讨教些。”黛玉应了。父女两个又闲说了两句,便一起往吴太君屋里去了。别无新鲜可记。

    后一日,洪氏又到小丰庄,在吴太君跟前趋奉逗乐说笑了一回,便往这边房里来看黛玉。尹氏也一道儿跟来。洪氏一看房中布置,忍不住就笑起来,道:“我说昨个儿是怎么回事呢。明明来的时候东西再三检点齐全的,怎的半天工夫又家里去拿,一拿还拿了一大车?原来是到这里献宝来了。”随后便问黛玉:“你四婶子是不是这样那样告诉了你一大堆,什么纸啊墨啊,笔啊砚啊,颜色啊毡垫啊,每一样都有一万个细讲究,但凡错了一处都不成个画了?我跟你说,一个字也不用听,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不信,你只管问你婶子,看她这么讲究,可画出个什么好的来了呢?”

    说得尹氏直推着她喊“不依”,道:“我才在侄女儿面前装了相,哪有你这样立即就来拆台的?什么真情真事都说破了,教我以后还怎么哄人呢?”又拉着黛玉的手,说:“我这点子草包虚把式,都被你大奶奶戳穿了。玉丫头可别怪我,更别挂在心上。以后就听大奶奶,爱怎么画,就怎么画――不过是个顽,总要顽得顺心自在,这才是头一等呢。”

    黛玉笑道:“有四婶带我顽,一定是开心的。我还想跟四婶学怎么淘澄海棠红、鸭蛋青、孔雀绿呢。”说得尹氏笑逐颜开,一屋子春风和乐。

    至晚上,洪氏照例来看黛玉安歇。林黛玉见身边并无旁人,方问洪氏:“婶婶下午时说四婶子的话,可有缘故?”

    洪氏便挨着黛玉坐了,搂了她在怀里,道:“可不是呢?你四婶子原是个顶好的,再没有一点儿坏心。跟你说的那些,也都有道理来历。只不过就跟这天底下有一种人在厨下,能拣菜择菜,能调味,能使一流刀工,但就是掌握不了火候使不动铲刀菜勺一样,你四婶婶画起画来,明明布局、形状、轮廓都好,偏偏天生的不知道怎么设色。遇上纯粹的墨画山水,还能懂得深浅浓淡;若遇到工笔一类,要往上着颜色,十张画里竟能毁掉十二张。也不止画画儿,日常穿衣打扮、布置陈设,但凡颜色超过三五种的,叫她自家搭配,就该满世界抓瞎。所以平时她都是拿专门的一个本子分门别类记着一样样的配色套路,再照着搭配。外头人不明白底细,谁也看不出来,更想不到。但那是外人,不比咱们自家要每天每日相处的。你又是个晚辈,有什么,也不好驳回。不如我先说破了,脱了这个拘束去。至于后头的事,她要愿意教你画,玉儿也只管跟着学,不过记着有这一条便好。”

    黛玉点头应道:“又劳婶婶费心,我都记着了。”其他无话。

    却说转眼就是中秋。因吴太君在小丰庄,章霈率领顾塘众人到洪庙祖茔家祭之后,便都来小丰庄团圆赏月。又有洪氏带着舒眉、舒颐、舒慧几个来,与林黛玉相聚玩耍,她几个年纪也近、情趣也合,于是谈天说地,折花斗酒,弹琴作诗,好不逍遥快活。结果十六这一日,黛玉等女孩子们不免就起得晚些,且都有些懒懒的不大精神。到底章舒眉年长,还能帮忙洪氏照应姊妹们回城之事,告诉林黛玉:“南京大姑太太一家二十日到常州,过两天咱们家里再聚。”黛玉就知道吴太君还要在小丰庄多待两天,吩咐紫鹃等开始检点收拾东西,以防到时忙乱。至夜里尹氏过来照看,见她屋里一切井然,不免又大赞了一通。只是黛玉留神她言语容色,就觉察出几丝之前不曾见的焦躁来,像是有什么针刺着,坐立都不得定心从容。果然到第二日早上,在吴太君处见到尹氏,竟是眼珠儿都红了,眼底下老大一片乌青。林黛玉顿时唬了一跳。吴太君却一如常日,用了早饭,与黛玉说笑,又问尹氏种种家常。正说间,只听外面有人喊起来,一路喧嚷着直向这院里来:“强盗似的一班人,将庄门打开,拥进来了!”众人无不骇了一跳,急急叫问是怎么回事。
………………………………

第四十五回下

    吴太君这边正叫人打听,外面就有第二拨人赶进来,报说:“是知府董大人、知县苏大人过来了!都是骑马过来的!大老爷、二老爷也骑着马,五六个报喜人跟着!还有县学里的吕先生钱先生傅先生几个,在后面一起坐车,眼看就到庄门口了!”话音未落,又有一拨人冲进来,说:“大老爷传话,请老太太立刻到正厅!也请四奶奶一起过去!”

    吴太君未及说话,旁边尹氏霍然站起,从头到脚都抖个不住。旁边就是林黛玉,吓得急忙站起来扶住,嘴里直喊:“四婶婶!”尹氏这才惊醒,却是全身发软,掌不住地往黛玉身上倒,亏得两边丫鬟慌忙上来搀住了。不想上头吴太君猛地一声喝道:“都放手!魁儿家的,你要站不住,就不要往前头去!这等子定力都没有,好赖一个做母亲的,没得给儿子丢人!”

    尹氏原本身子发软,眼神发飘,鼻管里进进出出一味乱喘,吃得这一说,居然气也不喘了,眼睛也亮了,身子也站直了,只额头上一层子汗珠子还亮晶晶地挂在那里。黛玉忙唤丫鬟们绞了热帕子来。尹氏接过来净了面,才向吴太君赧然道:“我不中用,让老祖母见笑了。”

    吴太君笑道:“好了好了。收拾好了,这就一道儿出去。”又叫紫鹃、青禾:“伺候你们姑娘回屋子去。这一下人多,不要给冲撞了。”尹氏也吩咐院门上几个婆子:“都看严紧了。不许乱跑,后面自有你们赏的。”这才扶着吴太君,叫众人拥着往前面去了。

    才到正厅,常州府知府董笠、武进县知县苏明正吃茶,章霈、章霂、林如海坐着相陪,又有县学一干夫子在座。见吴太君出来,众人慌得一道起身。董笠、苏明就请吴太君上座稳坐了,然后才堆了满脸的笑,一齐向吴太君行礼,口中说:“恭喜老夫人,老夫人大喜!今岁乡试,府上小五爷、小六爷、小八爷和官保巷的章程章乔伯大爷都高中了!小柴五爷中了八十七名,小僚八爷中了三十名,章程大爷中了十九名,偃六爷更高中了乡试头名——太夫人府上,又出了一个解元郎啦!”苏明又说:“偃六爷今年不过十九岁,不满二十岁的解元郎,百年来常州府统共也只得两位,都是出自贵府的,上一位便是文昭公。而今又出一位,真个是家学渊深,薪火相传,子孙繁荣,福泽绵长无尽绝!”

    这边吴太君早是洋洋喜气盈腮,苏明再一番说,越发的笑合不拢口,只道:“大家伙儿同喜,同喜。”又拍身旁站着的尹氏的手,说:“偃儿、僚儿这番争气,不枉费你做娘的几个月天天悬一颗苦心。”

    众人听说,连忙向尹氏贺喜。尹氏直到董笠、苏明告诉清楚,方真正放下心来,然后就是喜难自胜,抑不住的泪盈于睫。此刻慌忙拿帕子拭了泪,这才雍雍容容向众人还礼。吴太君看着笑道:“今天大喜,必要吃酒。魁儿媳妇你这便去安排,只管拣丰厚隆重的来。还有,叫萧友顺家的速速开了窖,把那二十年的状元红取五十坛出来——今天我请大家吃酒,这里厅上有一个算一个,都要敞开怀吃个尽兴!”尹氏笑得应一声,脚底生风就往后面去了。

    董笠就道:“这状元红是必定要吃的。且叫老夫人知道,今次乡试考生三千七百人,八月初五入场,昨日放榜,一共取中一百三十五名,常州籍的学生就占了二十八名。除了贵府的三位和官保巷章乔伯,还有十一位都是正身学堂等四方义塾出来的,也有学生,也有教师,无一不是深受府上恩义才有的今日。正是文昭世家,广施教化,造福桑梓,功德无量。”说着又向章霈、章霂拱手,带得苏明并县学的众教师一起行礼。这边章霈、章霂也赶紧起身,团团还礼。

    吴太君笑道:“我们家能有什么微末功劳?这都是他们个人的天赋并自己实在下的苦功。他们真要谢,也先谢董大人、苏大人兴学重教,联络牵头本地各家一齐筹义塾建学堂,带领这股子好文进取的学风,才有而今的光彩。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寿哥儿,你说,我讲的对不对?”林如海起身笑道:“老太太说的,果然正理。”

    吴太君又问:“不知道他们兄弟几时家来?咱们家里这边是怎么个主意安排?”边说,边看章霈、章霂两个。章霂刚起身要答,章霈笑道:“老太太今儿太高兴,竟忘了月前幸哥儿就寄了信来,他们是要跟大姐一道儿乘船家来的。原本定的起程日子就是十七。不想今番孩子们这样争气,偃儿更取中了解元,鹿鸣宴断断是缺席不得的,大姐姐和建幸也必定要与他们谢师会席。这样算起来总得再有两三天动身。从家里过来前,我就已经使望儿、由哥儿安排调配人手往南京去迎接,母亲只管放心就是。”

    吴太君连连点头,道:“是我忘了,建幸原本写信来,望儿一字一句读给我听的。”又一想,不免笑骂道:“由儿还有几天娶亲?你使唤倒是顺手,留神回头儿子孙子一起埋怨你添忙。”

    章霈笑道:“望儿和魁儿最要好,由儿他们兄弟也从小最亲。这当头先让由儿替他兄弟们忙活,等下个月自然轮到偃儿、僚儿、柴儿他们帮衬迎亲,一个也滑脱不成——也是兄弟和睦、同心同力的道理。”

    吴太君这才满意,道:“你安排计议了就好。”

    正说话间,章回从外头进到厅里来。先给吴太君行礼,再与董笠、苏明并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