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李景、秦琼行了一礼,道:“末将这就返回驻地。”

    “辛苦了!”杨侗点了点头,道:“关内道的将军一律不动,你们的任务是打关中。”

    “喏!”李靖为首的雍北将军们一律抱拳。

    “罗士信、牛进达、尉迟恭、薛万彻、房玄龄、杜如晦、随军出征,另外程咬金、谢映登、黄君汉,我看也都挺不错的,正好看看他们的本事。”

    “多谢殿下!”钱杰、麦孟才、来氏兄弟激动道谢。

    商议已定,整个武神宫开始忙碌了起来,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毕竟去年也是如此天气出征,邺城五军都已经习惯了,而且这次进攻高句丽和突厥不一样。草原之上沃土一片,丘陵低矮,无须太多战术,而这次进攻高句丽则不一样,高句丽地势险要,坚城众多,不能像偷袭突厥那般一路打过去,面临的问题着实不少。

    当然,对于杨侗来说,这些事情无需事必躬亲去做,否则他养这许多人有何用?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杨侗大多时间是在陪伴家人,兴致所至,也会带着妻子外出郊游一番,不过大多数时间都在宫中。因为四个老婆之中,除了李秀宁全都怀上了。

    清华学宫已经有了三千学子,而且随着杨侗声势的不断壮大,以及刘炫的号召力,陆续有一个中原、江南名士前来教学。

    对于这些名士来说,来清华学宫教学是其次,主要是大隋的影响力已经在天下蔓延开了。畅销天下的书籍也渐渐起到了作用,文人在对待杨侗的态度也越来越两极分化,世家大族自然是抗拒杨侗的。但是对于求学无门的寒士来说,大隋丰富的物美价廉的藏书却是一个致命的吸引力。

    对此,杨侗自然乐见其成,寒士的大量涌来,也代表自己入冀以来的种种布局显示出了它的威力,从萌牙发展到了开花这一过程,等他将高句丽和关中打下来,才是种种伏笔真正结果的时候。如今虽然有了效果,但仍旧处于蓄力阶段,一旦完成了‘度劫’式的蓄力阶段,这天下才会改天换地。

    “夫君啊!”小舞温婉的依偎在杨侗的胸口,黛眉间闪过浓浓的离别愁绪,她并不是一个喜欢战争的女人,看着杨侗,喃喃道:“我大隋战将百千,随便一人都能统帅大军作战,夫君又何必每事必躬呢?”

    长孙无垢、水天姬也是眼含热泪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尽说孩子话!”杨侗看着三位妻子失神、不舍的目光,他能够感觉到怀孕以后,这三位妻子对自己变得格外痴缠了起来,虽然对于杨侗来说,出兵征战已经是常态,可对于他的妻子们来说,这分别之苦显然不好受,特别是怀有孩子以后,她们更希望丈夫在身边,看着孩子出生。

    杨侗轻柔的摸着小舞鼓鼓的肚子,笑着说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很多事情,必须在我手中完成!比如说高句丽,从文帝时候就一直在打,到了皇祖父统治时期,我大隋因为它而陷入内乱,高句丽的存在,是我大隋的耻辱!同理,突厥发动的雁门之围,也是我大隋和皇室的耻辱,这两个国家加诸在大隋的耻辱,只能由我来洗刷。”

    小舞痴痴的说道:“可是夫君,这次出兵,你又要走多久呢?我好想你陪着我,一起看我们的孩子出生。”

    都说成为夫妻以后,再浓的感情也会逐渐淡去,但这种事在杨侗这里似乎不对,也许是经常分开的关系,他对自己的娇妻美妾总是百看不腻,哪怕跟小舞成婚多年,但杨侗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总能感受到从其他人那里感受不到的东西。

    “快的话,我能看着我们的孩子出世。”杨侗笑着安慰。

    高句丽的地形的确十分复杂,长白山、千山山脉分出的无数分支,虽然不像巴蜀那么险峻,但论起地势之复杂,辽东恐怕仅次于巴蜀了,这种地方抛开打仗,光是行军就要耗费许多时间,而且打下之后还要治理,顺利的话怎么都要半年时间,但如果不顺或是出现变故,那就不一定了,打仗这种事情很难有一个准确时间。值得庆幸的是最险峻的地方已经落入了大隋之手,而且高句丽的实力已经衰弱到了一个极致。

    小舞没有再问,只是用力将身体往后靠了靠,似乎要将身体融入丈夫身体里一样,那份浓浓的不舍和依恋,杨侗都能感受得到。

    卫凤舞、长孙无垢、水天姬冰雪聪明,知道男人的世界不适合女人来插足,而且天下不平,大隋真的没有丝毫退步可言。所以都没做什么胡搅蛮缠的事情,只是希望能在准备的时间里,好好的陪伴自己的夫君,让他安心出征。

    时间对于三个怀有身孕的女人来说,就好像指间的沙子一样,想要抓紧,却无论怎样都抓不住。

    短短不到十天时间,各项准备事宜尽皆就位。这一次出征,除了定下的文武,杨侗还带上了将作大匠宇文温、工部侍郎李春等能工巧匠,作为宇文恺的儿子,宇文温精于各种工匠绝技,上至投石车攻城车,下至修桥铺路,都是他的强项长处。而李春也非常了不起,堪称是当代最顶级的桥梁专家,名传千秋的赵州桥即是由他打造的经典作品。

    对于杨侗的决定,家里人从来都不会反对,在出征当天,小舞和长孙无垢、水天姬在长辈的陪伴下,一直看着杨侗和大军消失不见,才默默地垂泪回宫。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249章:半岛格局(求月票全订)

    新罗国历史悠久,其历史追溯到汉朝时期,早期与中原王朝关系比较疏远,到了西晋太康年间,曾有两次辰韩朝贡的记录,到了553年,新罗从百济手中夺取汉江下游,取得了西海岸的出海口,从此得以与中原王朝往来的路径。此后,新罗两次朝贡北齐,五次朝贡南陈,其中北齐武成帝高湛于565年册封真兴王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这是新罗君主首次获得中原王朝的册封。

    在南北朝时代,新罗与北朝的关系以政治联系为主,因此才能获得册封;而与南朝的关系则以文化联系为主,因此有觉德、明观、智明、圆光等人进入梁、陈求法,梁、陈也遣使新罗赠送佛舍利与经论。

    隋朝统一中原以后,真平王金白净于594年遣使入隋朝贡,隋文帝册封真平王为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但是随着高句丽、百济日益强烈的攻击,新罗所面临的格局日益险恶,真平王打算借助中原的力量来击退高句丽,遂于608年命僧侣圆光作《乞师表》,向隋乞师。

    隋文帝当然不希望高句丽统一半岛,因为那样就相当于旁边出现了一个强大邻居,于是经常替新罗和百济撑腰,帮老二老三对付老大高句丽,高句丽心里自然不舒服,和隋朝的梁子就这样结下了。

    早在隋文帝杨坚时期,隋朝就要求高句丽承认它是它的宗主国,不料遭到高句丽强硬拒绝,还对隋朝有领土野心,发兵攻打辽西,好在时任营州总管的韦冲统御有方,高句丽才没讨到便宜,军队被驱逐出境。

    杨广三打高句丽的时候,新罗趁高句丽军都在北线跟隋军作战,趁机夺取高句丽不少土地。等隋军退走,高句丽怒而报复,新罗节节败退,再打下去社稷不保,恰在关键时刻,杨侗出其不意的拿下了高句丽三分之一的领土,高句丽国力迅速衰弱下去。

    新罗真平王金白净颇有能耐,对中原文化推崇备至,他以中原官制为准,完善新罗国的官制,是一个比较亲近中原的国家,不仅对中原商人奉若上宾,还令长女金德曼多次出使隋朝,购买到大量先进武器和铠甲,装备改善的新罗打得高句丽节节败退。

    高句丽看到大隋内战纷飞,定下大隋无力继续南下基调以后,对北方的大隋采取了守势,联合与新罗有怨的百济武王对付新罗,免得新罗一家独大。

    百济武王摧毁了与新罗的和平盟约,对新罗展开征伐。不过百济的实力终究逊色新罗,并非新罗敌手,让新罗大将金萸信打得落花流水。

    真平王本意一鼓作气,趁势将百济灭了,回头在与高句丽一教高下。但就在金萸信对百济动兵杀人百济境内的时候,高句丽忽然集重兵寇边,在金萸信回师防御的时候,高句丽打他一个伏击,令新罗损失惨重,面对两个国家步步紧逼,新罗步步败退。

    而在这时,奸诈的高句丽忽然抽走了兵力,让新罗和百济打,而他则回师北上,准备挟大胜之势夺回失陷在大隋手中的失地,这倒是给了新罗喘息的余地。

    新罗国首都,金城。

    新罗真平王金白净在这天深夜忽然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将两个女儿金德曼、金胜曼和心腹大将金萸信一并叫到了跟前。

    “父王,召我们前来,可是百济又打过来了?”金德曼美眸闪过怒火,对于不断捣乱的百济怀着强烈的痛恨之意,对于百济屡屡坏事的百济的敌视之心,甚至超过了世仇高句丽。

    金胜曼和金萸信也有类似想法,二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金白净缓缓摇头:“我们的斥候从天朝那里得到了一条消息,他们的秦王殿下亲率水陆大军征伐高句丽,不日将到旅顺郡。”

    金德曼、金胜曼、金萸信互望一眼,眼中都流露出兴奋光芒。

    “父王,但不知秦王殿下这一次率领多少兵马来战?”金德曼问道。

    金白净说道:“陆军五万,水师两万。”

    金胜曼失望道:“以前的隋帝动不动就百万之众,这一回怎么才七万?”

    对中原相当了解的金德曼却笑着说道:“天朝内部不稳,七万大军已经不少了,而且高句丽也非昔日的高句丽,加上旅顺和襄平的守军,隋军已有十五万大军,实力与高句丽持平,而且秦王这五万大军莫不是以一挡百的虎贲之士,他们在马邑杀败过始毕几十大军,并夺回了漠南草原,之后,多次深入草原,杀得草原尸横遍野,这五万人用得好了,效果完全不亚于五十万人。秦王殿下年少有力,平生无一败绩,所以,我们根本不用为天朝担忧。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仗大自己。”

    金萸信亦说道:“百济曾经臣服隋朝,接受隋文帝的册封。隋武帝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亦出兵附合。我们必须抢在百济,向大隋表现出我们最大的诚意。”

    新罗与相邻的两个国家都有仇怨,因为实力问题奈何不了高句丽,另一个百济虽不如新罗,奈何人家与高句丽结了盟,使新罗无法尽全力攻伐。新罗两面受敌,疲于奔命,急于抱大腿的急切心态可想而知。

    “金将军此言极是,大隋是中原第一诸侯!秦王殿下是大隋实际上的皇帝,他多次打败宿敌突厥,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崛起。我们决不能失去先机。”

    金德曼常年往返于新罗和大隋之间,对中原的了解胜过别人,她沉声道:“百济武王扶余璋是个奸诈的人物,一旦听说秦王到了辽东,一定做好了巴结讨好大隋的准备。事不宜迟,我们应该立即遣使前往旅顺,再次表示臣属之意。”

    金胜曼眨巴着眼睛道:“去当然要立即动身去,关键是如何去。高句丽不愿意见到我们与大隋结好,沿途必然是危险重重。我们只能走水路,唯一的办法是从西海岸开城走水路到旅顺郡的旅顺城(原卑奢城),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要做出全力进攻百济之态。”

    金白净看着金德曼、金胜曼这对姐妹花,感慨万千,自己膝下无子,庆幸的是上天赐给他两个如花似玉又极具聪慧的女儿,可以继承新罗江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他沉吟了一下,道:“那你们认为派谁去最适合?”

    “我去!”

    “我去吧!”几乎同一时间,金德曼、金胜曼异口同声的说了出来。

    近乎相同容貌的两姐妹相互对视了一眼,均是流露出了诧异之色,许久之后,金德曼沉吟道:“秦王性情与其他中原人不一样,我和秦王有过多面之缘,对他的性情比较熟悉,而且我是第一王女,我去拜会最能体现新罗的诚意。”

    金胜曼看了姐姐一眼,说道:“要不,我们一起去?”

    金白净皱眉道:“你姐姐去就够了,你去做甚?”

    金胜曼侃侃而谈道:“这样更能显示我们新罗的诚意啊!我们姐妹拜会秦王以后,一人回来汇报情况,一人就近看着秦王打高句丽,学习中原用兵之道,为以后一统三国做好准备。”

    金德曼赞同道:“妹妹言之极是。秦王是中原的常胜将军,他肯定会很多精湛战术,若是平时,他们肯定不会教我们,如果可以看着他们打高句丽,一些高深的战法藏也藏不了。”

    金白净看向金萸信,道:“将军以为如何?”

    “禀大王,臣以为二位王女之建议极好!”

    “那好,你们备上厚礼,立即前去旅顺。”

    ……

    高句丽的都城是位于贝水下游的平壤城,平壤也是整个半岛最大城池,周长三十余里,人口四十余万。

    高句丽本是辽东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度,但经过隋朝三次东征以及杨侗发动的辽东战役,以及常年与新罗作战,高句丽的军事实力大不如前,兵力也不过二十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南面汉江边境,防御新罗,其次分布鸭渌水以的玄菟城、国内城,以及南余夫城以东的新城,以防御大隋。

    事实上,此时高句丽国内部也不平静,高句丽平原王高元于前年病逝,随即他的弟弟高建武登基,称为荣留王,但高句丽的军政大权却掌握在莫离支渊太祚的手中。

    渊太祚的父亲渊子游也是高句丽的莫离支,说起来,渊子游是高句丽百年难得一遇的杰出人才,他文武双全、威望过人,在掌权期间辅佐高句丽王高元收拢人心、发展生产、积聚国力,高句丽能在辽东称雄,并引起隋朝的注意与忌惮,都与渊子游有莫大关系,论起对高句丽的贡献自然是首推渊子游。

    在杨广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就是渊子游这位执掌军国大权的莫离支。他亲自领兵与隋军对决于辽东第一线,牵制住隋军主力,从而确保了辽东不失。

    但当时,隋军久攻辽东城不下以后,兵多将广的杨广索性兵分三路,他留几十万主力在辽东围攻辽东城,成功的牵制住敌人以后,令大将军来护儿和周法尚统领水师从海路进攻高句丽国都平壤城;又令大将军宇文述统帅三十万大军越过辽东诸城,直接向鸭渌水进军,与来护儿的水军南北夹击平壤。

    当时高句丽的主力精锐都聚集在辽东前线,平壤哪有实力抵挡隋朝水陆大军?高句丽上下震动不已。

    在这时候,乙支文德横空出世,他看破隋军后勤不济的缺点,与高建武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连送隋朝十场大胜,从而拉长了隋军补给线。然后以诈降之计逼退隋军,紧接着一把大水,将三十万多名隋兵冲的七零八落,淹死无数。高句丽军的平壤守军,趁机向隋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饥寒交迫的隋军一触即溃,落荒而逃。直到鸭渌水边才摆脱了高句丽军追击,渡过鸭渌江的三十万大军只剩两千七百人逃回辽东,军械物资损失殆尽。

    故而整个高句丽对于主导了萨水之战,一举扭转战局的乙支文德敬若神明,以至于有高句丽军神之称号。

    乙支文德出身贫寒,却官居太大兄也就即是副宰相,在高句丽可谓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了得。除了高句丽平原王高元,在他上面也只有渊氏家族的族长渊子游。但是他的威望严重威胁到了高句丽第一世家渊氏的地位,引起了渊子游的严重不满。

    乙支文德争不过渊子游,不得不选择退让,如今高元和渊子游相继死去,继承王位的高建武也算是一个有为之君,只是生不逢时正好生在了权臣当政的时代,他虽然掌握了高句丽的政权,然而军权却至始至终都握在渊子游的儿子渊大祚手中。他为了制约日益强大的渊氏,启用了与自己一道发动萨水之战的乙支文德。

    如今的高句丽虽是一个国家,但国内势力一分为二,萨水以北是渊氏的地盘,如今渊氏在国内城一带部署了七万重兵,另外在萨水北部也部署了五万重兵,这十二万大军都掌握在渊太祚手上。

    荣留王高建武的势力则在萨水以南,除了在前线与新罗对峙的四万军队以外,国都平壤尚有四万军队,既是守御国都,也是防止渊氏发动政变。

    正因为平壤控制在高建武的手中,所以渊太祚为首的渊氏几乎无人住在平壤,即使有事处理也是来去匆匆,防止被高建武暗害。所以连平壤小儿都知道,高丽君臣之间有着极深的矛盾。

    但近来,高句丽君臣难得的达成了共识,那即是趁中原内乱,边境不平之际,双方各出七万大军,以渊太祚为主帅,乙支文德为副帅,大军在萨水边用隋军尸首堆积起来的京观盟誓,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的收复失陷于大隋的辽东故土,消息传出,海东三国上下为之震动。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250章:归来者(求月票全订)

    旅顺郡乌骨城、南扶余城位于后世辽省的丹东、东港一带,由高句丽战俘修长城连成一体,前者更名为丹阳城、后者更名为丹凤城。

    丹凤城每一块夯土、每一块青石城砖都淌着热血,城墙下每一寸土地都是暗红色,地下,更有数不尽的血洼。

    尸骸更是一层叠着一层,如小山一般,令人触目惊心,断肢残臂随处皆是,巨石檑木不停地向下倾泻着,不停地高句丽军被从云梯上砸落下去,血肉横飞,凄厉的惨叫声络绎不绝。

    一波攻击退下以后,不低于五千的高句丽士兵如脱缰野马,踩着地上同伴尸体,向丹凤城凶狠的冲杀了过来,口中喊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话话。

    渊太祚和乙支文德坐镇在中军,两人的脸色十分难看,从发动攻击至今,已经整整十三天了,损失了三万多人了,竟然还是攻不破面前这坐坚城,隋军将领守城之力,让二人感到心惊,更让他们牢牢记住左天成这个名字了。

    在那城头之上,只见左天成那挺拔如松的身影浮现出来,目光灼灼望着城下蜂拥而来的高句丽军,面色沉稳的高举起了右臂,顿时千名弓箭手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的右臂之上。

    丹凤城建造在海岸线上,是高句丽进入旅顺郡最平坦的道路,与比相比,丹阳城和和麦谷城要困难多得多,因为后两者均是居高临下的山城,高句丽纵有百万雄师,也没有展开的地形,所以敌方没日没夜的对丹凤城发动猛烈的攻势,企图用人命打开西进的通道。

    此城乃是大隋门户,太守邓暠给了左天成两万大军,由旅顺郡丞孟仲才从旁协助。

    左天成是萨水之战的幸存者,率领一支残余隋军游斗在丛中之中,先后收拢了几千名失散的隋军,他们为了生存聚在一起,亲如一家人,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只是高句丽人仇视中原,视他们这伙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不断的挤压打压镇压他们。但最终虽有损失,主力却顽强的生存了下来,当他们听说大隋收复了辽东失地,毫不犹豫的下山来投。消息传回邺城之后,左天成被杨侗册封为旅顺通守,地位仅在邓暠之下。

    左天成年约四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弓马娴熟,原先只是隋朝的校尉,但相当勇猛,以孟仲才的眼光来看,正值全盛的左天成到了国内,一身武艺至少处于第二阶段!更难得的是在山中游斗多年后,对高句丽的战术相当捻熟,丹凤城能够坚守这么久,左天成当居首功。

    当高句丽大军来到城外大约两百步的时候,左天成眼眸当中寒光一闪,高举的右臂狠狠挥落.顿时一声炸雷般的大吼响彻城头:“放箭。”

    守军奋力的弯弓射出,漫天箭雨立刻一簇簇地攒落在高句丽军上空,缺少防御工具,装备极差的高句丽士兵瞬间倒下一大批,随便往下一射,便能射中目标。

    “啊!!”

    绵绵不绝地哀嚎声霎时间冲霄而起,不断有高句丽兵倒在了冰冷的冻土之上,后方的渊太祚眼中满是心疼,这一战他们就算赢了,高句丽也得不到什么,反而损失惨重,这就是国小民寡的小国悲哀之处。

    当损失几百人之后,士兵们终于艰难的把数十架云梯竖了起来。

    左天成抽出了自己横刀,煞气腾腾、有条不紊的下令道:

    “弓箭手退后,攒射杀敌!长枪兵前进,阻敌登城!刀盾刀负责!”

    一千弓箭手开始以攒射的方式向城外的高句丽士兵继续放箭.刀盾兵举盾挡着飞上城头的箭矢,掩护着一千余名长枪兵突前,进退有序的站满整个城头。好不容易才攀上城头的高句丽士兵还没来得及拔剑,数十枝锋利的长枪已经凌空而至.顷刻间便将他们刺成了刺猬。

    “噗噗!!”

    长枪闪电般突刺又如毒吐信般迅速缩回,失去了支撑的尸体顿时从空中颓然跌落。

    下一刻!数十架云梯被叉子推了出来,堪堪竖直之后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