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噗噗!!”

    长枪闪电般突刺又如毒吐信般迅速缩回,失去了支撑的尸体顿时从空中颓然跌落。

    下一刻!数十架云梯被叉子推了出来,堪堪竖直之后继续往外倾斜,最终轰然倒下,攀爬在云梯上的数十名高句丽士兵就像落水的溺者.从半空中摔落下来,顷刻间筋断骨折发出一阵阵凄厉惨叫。

    “废物,废物”

    后方的渊太祚看到这一幕瞬间愤怒的咆哮道,已近半个月了,将近十四万大军竟然丝毫撼动不了面前这座城。

    旁边的乙支文德听到这话,眼中亦是闪过一丝恨意,但还是立刻命令道:“继续攻城。”

    “杀!”大军再次发动冲锋。

    左天成冷冷一笑:“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将冷水浇下去!”

    “诺!”

    只见一盆盆冰冷的冷水立刻向着高句丽兵浇了下来,以后世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如今的温度绝对处于零下摄氏度,这一盆盆冷水淋下去,那彻骨的冰寒足以令意志最为勇敢的士兵暴走。

    这冰冷的天气里,给冰冷的冷水淋个通透,高句丽兵感到格外酸爽,一个个凄厉地哀嚎、拼命的四下逃跑。

    如此‘惨烈’的一幕,让渊太祚再也坚持不住了,大喊道:“撤军,撤军”

    “莫离支,这才刚刚开始呢!”乙支文德不满的说道。

    “太大兄难道没发现,士兵已经没有斗志了吗?”渊太祚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拉着马匹直接走了。

    乙支文德眼中亦闪过一丝无奈,这时节的冷水的威力的确比箭矢还厉害,虽然搞不死人,但十多天下来,勇猛的高句丽将士不怕艏矢,却全败给了冰冷的冷水,好些人都生病冻死了。

    城头隋军看到这一幕,顿时发出一阵欢呼,左天成也微微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

    麦仲才一脸的无语:“我军箭矢不足!幸亏左将军想到了这一招!左将军,你这一招跟谁学的?”

    左天成笑道:“你父亲,麦铁杖大将军。”

    “……”孟仲才。

    ……

    在丹凤城血战半个月后,杨侗领着嫡系五军,日夜行军来到了此次攻伐丹凤城。

    丹凤城军营建在板桥河入海口,东傍乌湖海(黄海),除去守军,大隋水陆大军共计七万名,另外还有四万突厥奴兵。

    十几万大军绵延十数里,营盘浩大。海湾内千多艘海船在远处密集排列,船体如山,桅杆如林,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杨侗在远处远远眺望,这个军营就如一栋城堡,气势雄伟。

    想着十几万精兵猛将都归他指挥,胸中豪气自生,这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统御十五万大军,只是想想就豪气万丈。

    “殿下,邓将军、左将军、孟将军前来迎接了!”罗士信大声禀报。

    杨侗高声道:“有请!”

    军政其实本该分离开来,部下才不会因为权利过重而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只是这年头的人才全是上马治军、下马治国的文武全才,很难划分文武,所以如今的郡守、通守、郡丞几乎都是军政俱兼,这也是为了避免贻误战机,而产生的特殊制度。

    不过随着大量人才的加入,这一混乱的局面正在慢慢发生改变,除了时刻备战的边郡以外,身在腹心的内郡已经完成了军政分离。以后,各边郡和将军的军权也会慢慢受到限制,并非是对大家不信任,而是大隋想要健康发展,部下权利就不能太过膨胀,军权必须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才稳妥,说起来,这其实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事情。

    这时,巨大的马蹄声骤然响起,震动着大地,只见一位穿着黑甲,身材高大,眼神锐利的大将带着一群骑兵疾驰而来,骑兵大约有三十人之数。

    “末将邓暠,拜见殿下!”邓暠远远看到杨侗之后,连忙从马上跳了下来,恭敬的施了一礼。

    “无须多礼,”看着增添了几缕白发的邓暠,杨侗叹了一口气道:“两年离别,如在昨天一般,将军却是憔悴了许多。!”

    “殿下却是越发威武了。”邓暠大声笑道。

    杨侗由衷赞叹道:“邓将军设立的这个营盘水陆相通、井然有序、攻守兼备,只看如同堡垒一般的营盘,便知邓将军胸中韬略着实不凡,让你镇守旅顺这么久实在屈才了,将军应该在邺城,为我大隋培养更多优秀的将帅之才。”

    “殿下过奖了。”邓暠面色喜意的作揖,指着一边的一员猛将,介绍道:“殿下,这位便是旅顺通过左天成将军。”

    “末将左天成拜见秦王殿下!”左天成一躬到地,显得十分激动。

    杨侗一把将他扶了起来,肃然起敬道:“左将军,大隋的勇士人人都有军功,大隋不会忘记你们,我杨侗也不会忘记你们。”

    这些失陷于高句丽的大隋勇士回到了大隋的地盘之后,没有一人愿意回家,他们觉得自己败军之将,连自己都无法安心,更无颜面对家乡父老,所以全都呆在襄平、旅顺二郡,打算有朝一日能够立功赎罪,立了大功才回去。

    左天成双眼通红,咬牙切齿道:“请殿下务必打进高句丽国都,拆掉同袍们的京观,让同袍们入土为安。”

    杨侗心中酸楚,郑重道:“我杨侗在此发誓,不拆京观誓不班师……”

    京观是什么?

    京观乃是砍下俘虏人头,然后一层一层用泥土堆砌成为高塔,用以彰显高句丽人的武勇,一座京观起码几千个人头,而这些都是大隋的勇士的头颅。

    当年收复辽东的时候,隋军已经拆了几十处京观。但是在鸭渌水东西两岸还有很多很多。

    “多谢殿下!”左天成这条雄壮异常、死也不怕的汉子,此时却是泪水横流。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251章:旗开得胜(求全订月票)

    一一见面之后,杨侗率领一群文武走向了丹凤城城头,整个城墙一片紫黑色,尽是鲜血染成,有大隋守军将士的,但更多却是高句丽人的。

    城下,尸首已经尽被高句丽人收走,但一片片大雪掩盖不掉的紫黑大地,无不说明战争的激烈程度。

    城阙外,已经汇聚了一支人数五千左右的步卒,为首的是一名顶盔贯甲的高句丽武将,背后迎风招展的大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渊’字。

    “隋军听着,限你们一个时辰,放下兵器出城投降,我们还可以留你们一命,送你去平壤听候发落,否则……”

    三军阵前,一名高句丽小将站在一箭之地开外喋喋不休的用生硬难听的汉语劝降,不过杨侗根本没心思去听他说什么。

    招了招手,一名亲卫将杨侗的五石强弓送来!弓箭说的一石是使用者的力量,一石约为一百二十斤,五斗以下为普通弓,五斗到一石为上等弓,一石以上为强弓。

    一般来说,五斗骑弓是骑兵标配,五斗以为上等弓、一石以上为强弓。一些猛将都是使用两到三石强弓,大隋最名将鱼俱罗用的就是一把三石强弓。

    杨侗这张强弓为五石骑弓,骑弓比步弓稍小,为防止下弓臂影响战马,骑弓设计成上弓臂略长,下弓臂圆短,但做工更加复杂,短小而韧劲强大。一把上好的骑弓要四五年时间才完成,十分难得昂贵。

    这一把雷霆弓比所有骑弓都要大上一号不止,它造型独特:弓体漆黑光亮鉴人、弧线流畅,无论是视觉还是触手感觉都十分舒服,在上下弓臂两侧,清晰显现出两个红黑相间,极似眼眸的轮圈,纵使经过岁月浸蚀,依旧清晰可辨。弓背内壁篆刻着“雷霆”二字。委实是杀人放火必备神兵。

    杨侗接过雷霆弓,也不细看,张弓搭箭,一支箭矢带着一股低啸声掠空而过,那名高句丽正说的起劲,突然感觉周围空气一寒,眼角处似乎有寒光掠过,一支箭矢已经灌入他的嘴巴。

    “噗!”

    寒光带着一蓬鲜血穿颅而过,箭矢深深的倒插在距离那渊姓将领不足十步远的地方,箭尾犹自颤动不休,直到此时那名喊话的小校失去生机的尸体,才直挺挺的倒下来,看得周围众人心底发寒。

    杨侗站在城头之上,手扶城墙跺,森然的目光如同刀子一般扫向对面,即便隔着一箭之地,杨侗目光所过,依旧让那些士兵心底发寒。

    “我今天心情好,懒得理会你们这些杂种。”杨侗吐气开声,声如惊雷:“现在,给你们一炷香时间,滚出我的视线,否则,杀无赦!”

    “杀!杀!杀!”

    杨侗身后便是千名玄甲军,众人闻声齐齐呐喊,一股萧杀之气汇聚而来,千人气势却让眼前五千人马失色。

    “殿下,此人乃是渊太祚的侄子渊耀,其人甚为狂妄。”左天成跟着身边,轻声介绍道。

    “士信,集结玄甲军,干死这几千名王八蛋。左将军,你们负责守城。”在众人目瞪口呆中,杨侗没有继续在城墙上待着,直接让人打开城门。

    “唏律律!”

    远远地,离弦箭已经被人牵来,似乎感受到主人身上的煞气,离弦箭兴奋地打着响鼻,不断刨动着前蹄。

    “兄弟们。”

    杨侗翻身跨上离弦箭,目光扫过周围已经汇聚过来玄甲军,沉声道:“杀”

    城外,渊耀看着常年紧闭的城门忽然洞开,居然有些不知所措的感觉。

    “将军,敌军已经打开城门,我们……”一名武将策马来到渊耀身边,看着洞开城门,眼中闪烁着贪婪目光。

    渊耀心中一狠,当下便要下令攻城,就在这时地面突然震颤起来。

    两人连忙抬头看去,却见黑洞洞的城门内,一骑白雪犹如一道闪电一般冲出来,在他身后,是黑压压数千名骑兵。

    “骑兵!快退!”在看到数千骑兵出现在战场上的瞬间,渊耀有些懵,但反应却不慢,本能的打马回转往阵中冲去。

    看着渊耀狼狈而逃的身影,副将眼中闪过不屑

    “咻!”

    一支箭矢破空而出,没等那名副将反应过来,便已经洞穿了他的咽喉,他一双手死死地扣着脖子,不甘的看着前方越来越近的杨侗,鲜血自指缝之间涌了出来,力量如同潮水般流失,带着一抹不甘,身体却无力的栽倒在地。

    杨侗高举手中的裂天槊,策马狂奔,五千铁骑紧紧地跟随在他身后,一名名骑士犹如来自地狱的修罗一般,带着碾碎一切的气势,如同天崩地裂一般,朝高句丽的军队席卷而去。

    脚下大地如同潮水般倒退,天地之间,似乎只剩下这五千名凶狠的骑士,整个天地仿佛都在铁蹄下颤栗。

    高句丽军骚动了起来,仿佛要把天地踏碎的铁蹄声,如同一声声鼓声,叩击在每一名战士心头。

    这些久在高句丽土鳖,何曾想过骑兵会有如此凶威,前排的将士开始后退,刚才还耀武扬威的渊耀面对杨侗的凶威,根本不敢冒头,只是让执法队来回奔走呼和,试图控制住局势,但这样的结果是徒劳的,更多士兵开始退缩,能够坚守在原地的士兵越来越少。

    “杀!”看着越来越近的军阵,杨侗吐气开声,发出一声惊雷怒吼。

    “杀!”

    玄甲军紧发出一声愤怒的怒吼,只是短短一箭之地的距离,对骑兵来说,只需一个呼吸时间,但这么短短的时间里,这些高句丽步卒的士气却被摧毁了,随着第一个士卒丢掉兵器向后奔逃,瞬间演变成为了溃败。

    渊耀坐在马上,绝望的闭上了眼睛,他终于发现自己今天做了多么愚蠢的决定,原以为凭借手中的五千精锐,足已让坚守不出的隋军士气萎靡,但直到现在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天真。

    “奔射!”

    杨侗的裂天槊狠狠斩下,一蓬箭雨铺天盖地的落下来,本就已经开始崩溃的战阵,随着这一轮箭雨彻底崩溃,原本还想战斗的高句丽士兵,被这一轮骑射杀了一片,剩下的战士更加疯狂的朝着反方向奔逃。

    “不要乱、不准逃?”渊耀坐在马上徒劳的挥动着大刀,将一名名逃兵斩杀,然而更多的人却绕过他,向来路逃去。

    渊耀的身影很快被杨侗盯上。

    “渊耀!”

    一声厉喝声中,让来回奔走的渊耀感觉心底一寒,一种仿佛被野兽盯着的感觉涌上心头。

    杨侗身上那股令人心寒的气魄并没有多么强烈,但是当杨侗远远地朝他举起裂天槊的时候,那布满杀气的眼神,让他一时间怔在了原地,当他意识恢复清醒的时候,杨侗已与他擦身而过

    人过,头飞。

    无情的屠戮之战爆发了,只见玄甲军向着狂奔的高句丽发起了冲锋,双方很快交织在一起,吼叫声惊天动地,刀光闪动中鲜血漫天,高句丽军倒在竭尽全力的逃跑路程之中。

    虽亦有人依旧在奋勇拼杀,但胆气已经丧失的高句丽胆魄已失,很快便给隋军一一捅死。

    “杀!”在铁骑的最前面,冷峻英武的罗士信紧跟在杨侗身边,握着手中长枪,大声咆哮

    “杀!”另一边,是长槊狂舞的尉迟恭,煞气腾腾,犹如蛟龙出海一般。

    “殿下!”一名侦查的骑兵飞马赶到杨侗身边,拱手道:“东面出现大股军队,是否撤军?”

    “大股军队?有多大?骑兵还是步卒?”杨侗一箭射出,将一名落后士卒射杀。

    “不下万人的步卒!”骑士沉声道:“殿下,撤军吧!”

    “撤?”

    杨侗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玄甲军对面一万步卒还需要撤军?开什么国际玩笑啊?

    “驱败卒冲阵!奔射。”

    杨侗心中闪过一抹冷笑,他的玄甲军都是骑兵,只要不陷入包围,就算对方有十万步卒也能来去自如。

    “喏!”

    也在此时,前方隐隐约约出现的一支大军,为高句丽溃军鼓舞了丝丝士气。

    “快看,我们援军到了!”不少溃军看到旗号之后,眼中露出兴奋的神色,原本达到极限的体力,仿佛注入新的力量,一个个速度又增加了几分。

    而隋军则不仅不慢的跟着背后,捅死了落后的溃军。

    高句丽军阵之前,杨万春面色难看的看看慌乱失措往这边逃窜的溃军,面色突然一变,心想:“我们的出现让溃军看到希望,彻底放弃了抵抗,若是任由他们冲过来,会冲到我军军阵。”

    心念至此,杨万春厉声道:“通知前方溃军从两侧绕行,否则……杀无赦!”

    立刻有骑兵前去通传,只可惜溃军已经被隋军杀得心寒,哪里顾得命令?甚至连通传命令的骑兵,都被他们抢走了战马。

    “混账!”看着竟然冲阵的而来的溃军,杨万春脸色铁青的厉声道:“放箭!”

    高句丽军的漫天箭雨朝着溃军覆盖了下去。

    凄厉的惨叫响彻开来。

    而在此时,隋军一分为二,一左一右的朝向高句丽军阵侧翼狂奔而来。

    杨万春突然发现,隋军从背后取出了一物。

    “不好!”他心寒胆裂的脱口而出,“举盾,快举盾!”

    悠然自得的隋军,从背后取出了已经上了弦的弩箭……

    这古往今来,弩箭就是战阵的天敌,一看到弩箭,杨万春脑海中本能的浮现出隋军伏远弩的神威……那射程可达三百步的强劲利器,一箭就能洞穿数人……

    他虽然反应够快,但比马蹄还要急促的弓弦声适时响起!漫天箭羽如飞蝗一样跃阵袭来。

    军阵已经被溃军冲乱,杨万春这临时下令“举盾”,就算高句丽反应再快也做不到这点。

    顷刻之间数以百计的高句丽军在惨叫着中箭摔倒,混乱的波动扩大开来,密集的军阵中间一带瞬间崩溃!

    杨万春心疼之余,意外发现伤亡不如他想象中的那么惨痛,弩箭的威力不及他想象中的那么可怖,他顿时明白隋军用的不是可怕的伏远弩,而是威力差伏远弩数筹的手弩。这时他已经有了计较,高呼道:“继续前进,加速前行!”

    他命令一下,随即发现隋军的速度也提上来了,他们不再悠哉悠哉的移动,而是加快速度,绕到了高句丽军阵背后。

    左右两路自觉的分成三个队列,第一列队骑兵射了箭矢之后,第二列接着来,在第一时间里,一条线似的分别往左右飞奔,迂回从爆了高句丽军的菊花。

    弩箭接连射来,已经带走了他们千余战力。

    隋军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交叉着在高句丽军周围游弋的时候,熟练的在马背上装上弩箭,然后回身扣动括机。

    杨万春有一种吐血的感觉。

    他看得出来隋军采用了草原人的玩法,打算逐一的吞噬掉自己这支军队,他有心让弓箭手反击,但隋军手弩的射程偏偏在他们之上。就是比他们远上五六十步。他们连隋军一根毛都没有碰到,就被对方弓弩之利搞掉了千多名兵卒。

    弩箭上弦繁杂,不如弓箭来得直接,但在繁琐的安装也有安装好的时候……

    弩箭再次破空而来。

    杨侗老道的指挥着玄甲军游弋在高句丽军队四周,一层层的收割着高句丽军的性命。

    “好毒!”杨万春咬牙切齿的看着远在射程之外的杨侗,勉力压抑着胸中的怒气,森然的用汉语问道:“你究竟是谁?”

    杨侗懒得理他,将目光看向他身后的那杆帅旗,摘下雷霆弓,弯弓搭箭,伴随着弓弦声响,一支利箭如同流星赶月般划破虚空,将帅旗绳索割断。

    失去绳索支撑的旗帜落了下来,盖住了几名高句丽兵。

    杨万春看向远处杨侗的目光中,闪过一抹森然杀机,将旗乃三军之魄,其意义绝对不比‘杨万春’这个三军主将差多少。随着将旗一落,被压着蹂躏的高句丽军的士气也跟着大跌。

    一面倒的屠戮再次上演。

    “撤军!”

    杨万春痛苦的闭上双眼,脸上闪过了一丝绝望,以一种耻辱的方式,率领百余骑弃军而逃!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252章:四大优势(求月票全订)

    杨万春退到了距离丹凤城大约二十里外、鸭渌水边的‘诛汉城’,想到自己带去的一万大军,再看孤零零的百余骑,眼中闪着浓浓的恨意,不由长叹一声,拔出宝剑就要自杀,早就察觉到他不对劲的亲卫一轰而出,将他撞倒了地上,宝剑飞出了几丈远。

    亲卫统领大声道:“将军,如果你死了,你怎么向牺牲的弟兄们交待,如果你死了,谁为兄弟们报仇雪恨?”

    杨万春呆呆坐在地上,许久之后,才爬了起来,捡起宝剑,将自己左手大拇指一剑削了下来,厉声道:“天神鉴证,我杨万春今日断指起誓,今日之耻永世不忘。复来之日必将报此血仇……”

    他立誓之后,拨马入城,高呼一声:“走!”随即也不包扎,理也不理断指之伤,带着部队进了‘诛汉城’。

    “莫离支、太大兄!末将死罪!”城楼之上,杨万春跪在地上,向渊太祚、乙支文德请罪。

    “杨将军,你这是……?”渊太祚、乙支文德相顾一眼,满目震惊。

    “末将败了,惨败!”杨万春脸上闪着浓浓的绝望之色,望着苍穹喃语道:“罪将全军覆没!请二位大人责罚。”

    说着,他将带血宝剑双手呈上。

    “万春,你这是怎么回事?”渊太祚皱着眉,将他一把拉了起来。

    杨万春顿时面如死灰的将战事的经过说了一遍。

    渊太祚、乙支文德顿时目瞪口呆。

    杨万春在高句丽名不经传,但了解他的人,没一个敢小觑一点半点。杨万春是出很普通家庭,但他自幼好学,年纪小小就有鸿鹄之志,杨万春师从流落到高句丽的汉人,他在苦学儒学之余,对军事极有兴趣,不断收集中原先贤流传的兵法韬略,刻苦钻研。尤为精通《孙子兵法》。

    杨广第一次远征高句丽时,杨万春矢志投军,在战争表现出色,得到了渊子游的器重,并且以爱女许配于他,说起来他是渊太祚的样妹夫。

    但杨万春并没有因为渊子游的器重而成为渊氏中的一员,因为学到中原忠君爱国之道,他跟高句丽王室走得极近,与乙支文德相交莫逆,结为忘年之交。

    不过杨万春虽然是高句丽王室的核心人物,但却一直受到渊氏拉拢,也因为渊氏女婿这一层身份,并没有得到高元和高建武的重视,在高句丽一直默默无名。

    但如今,渊太祚和乙支文德共同器重的人物,居然全军覆没而归。

    渊太祚看了乙支文德一眼,然后向杨万春说道:“万春不必过于自责,此战失利不在你,是我小瞧了隋军,没想到打了半个多月,隋军还有这些强悍的骑兵,是我这个主将之过啊。若是我遇到此等战术,亦是无从抵御。太大兄!此非战之罪也!你以为你如何?”

    乙支文德听了这话,脸色立即缓和了一些,心情也平息了起来,一边的一名青年敬佩的看了渊太祚一眼,为主者,但先责己再责众,如此才能万众一心。

    这名青年须貌甚伟,形体魁杰,阴鹜的眼睛与渊太祚十分相似,他叫渊盖苏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