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满万无边无岸,上万人的交锋,人数优势在第一时间是很难察觉的,最重要的,还是士气。

    程咬金之前连斩突厥第一勇士,以及八名勇士,又经过一夜的骚扰厮杀,已经在突厥士兵之中拥有了不小的人气,在他带领之下,将士们杀得骁勇无比。

    而谢映登当众露了一手让骑射民族都震撼的箭术,同样受到了视强者为神圣的突厥人的敬重,所以,对他的统帅,无人有异议,指挥起来也是令之所指、兵之所至。

    在正面战场,杀戮尤其惨烈。

    阿史那社尔凶悍异常,他手执五十斤大刀鏖战,与他对战的是一名年轻的千夫长,被他揪住战马,反手就是一刀,将他拦腰斩为两段,内脏滚出,血箭喷出丈外。

    后面的压阵的陌刀将苏乌大怒,他纵马疾冲,迎面一刀猛刺,力道极为强劲,阿那史社尔举刀迎击,只听当的巨响,两人便战在一团。

    损失殆尽惨重的陌刀手承接了颉利可汗最强的嫡系大军,他们打得异常艰苦。但是战果十分辉煌。

    他们带着惊涛骇浪般的气势,扑向颉利嫡系的坚甲铁壁,扑向颉利嫡系的锋刀利刃,双方轰然相撞。

    众人大吼一声,锋利而强劲的陌刀猛然劈下,闪过一片弧形的寒光,将迎面敌军连人带马劈成两半,鲜血喷溅了一脸,他们的速度不快,但是宛若杀人凶器的杀伤力,尤为让人侧目、震撼。

    阿那史思摩的大军顺着陌刀手撕开的口子,按照秦琼的指令,步步推进。

    然则颉利可汗这一支家底部队哪怕失了先手,却打得异常顽强,士兵们一无所畏惧挥动着兵器,时刻做出进攻的表情,他们装备着颉利当年从杨侗手中购买到的武器、铠甲,是真正勇士才有的待遇,在草原上,是一支英雄军队,也是一支充满了辉煌的军队。颉利可汗依照赵德言给他开出的国策,吞并了不少不服从的部落,也利用各个部落的矛盾,吃掉了大量不服从他的部落。强并的过程中充满了杀戮,而起到巨大作用的便是这一支军队。他们是草原上最强悍骑兵,是草原少女最倾慕的勇士。

    这是草原上唯独一支有荣耀感的军队,他们此时与敌军奋战在一起,舍生忘死。

    战马捉对厮杀,枪刺刀劈,喊杀声、惨叫声、骨骼被砍断的咔嚓声、临死前喉头发出的咯咯声……此起彼伏。

    一批批士兵倒下,可后续军队呐喊着、呼喝着,继续猛扑上前继续惨烈鏖战,相互厮杀,箭矢如雨。

    双方都已经杀红了眼,以至于双方对阵中间,人尸死尸堆积成一道墙。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330章:惊心动魄

    ‘呜!呜!呜!呜!’苍凉而响亮的号角声在草原上响起,数十万大军向敌军发动生死搏杀,一眼望不见边际的骑兵如一道洪流,波澜起伏地的向敌人汹涌扑去。

    强劲海潮撞上坚硬海礁,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海涛被拍打成碎片,猝不及防的颉利军撞上层层推进的敌军,瞬间血肉横飞,肢体破碎,血雾弥漫。

    空气中的青草清新味道早已变成刺鼻血腥。令人闻之欲呕,随着冲击的颉利军散去,在正面作战的苏乌带着陌刀手继续向前,而在他们身后出现的由碎尸堆成的肉墙宽约十丈,长达两里。

    马尸人尸混杂一起,让人无法辨认。

    在死亡的颉利军中,一部分被陌刀砍碎,但是更多人是被后面猛攻而来的战友撞击践踏而死。

    但是对于凶悍的陌刀手来说,这是骑兵阵冲锋的必然结果。他们完全是熟视无睹,他们在苏乌一声令下,象征死亡的陌刀再次劈砍而出,然后踏着碎尸向前突进……

    奇谋妙策在这种惨烈的厮杀之中变得惨白无力,任何阵型都被淹没和冲散在人海之中,任何指挥也都无法传达,战争回归到了最原始的一幕。

    此时此刻,谁的实力强、谁的军队训练有素、谁的士兵更加勇猛顽强,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反之,则被敌人撕得粉碎。

    而这,也是秦琼强烈强调——‘稳中前进’的用意,军队只有不散,将士才能避过乱刃砍死的下场。

    两支大军野蛮的绞杀在一起,人性最野蛮碰撞从未停止过,一千年前如此,一千年以后亦如是。

    战争的爆发往往代表着两个阶层、两个势力碰撞,或是某个阶层内部出现分裂所引起。

    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借口有多冠冕堂皇,战争都只有胜负的结果,只有获利和失利之别,始终都没有正义之说,因为它给人类带去的始终是毁灭性的灾难。

    对眼下的大隋来说,最著名的无疑就是最初的风起云涌的农民大起义,虽然各个著名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很快被一一扑灭,从而进入了如今的群雄鼎立,但最初的大动荡的危害深远无比,直接撼动了皇权的威严,使得大隋王朝国本动摇,在国本摇摇欲坠之际,引发了贵族起义。

    不过世上无绝对,战争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促进了意识的转变,比如这些年来,法、工、医、商等百家,地位提高到了有正式编制的地位,而百家地位的提高,间接带来技术革新、律法完善、医术精进、通商天下……百家之技固然早已萌芽,但如果没有乱世的催动,杨侗也不敢冒天下之大匙提升他们的地位,他们最终在士族的压制的下,始终只是处于萌芽地位,稍有发展之势,即被利益损失者掐死。

    就拿眼前这场战争来说,颉利可汗为了他的族人,过上好日子而南侵,于他的族人来说,他没有错。而秦琼率领的大军则是保护既得利益,同样也没错。

    在不远处一座小山丘上,统御着一众贵族观战的颉利可汗心急如焚,他看出自己的军队快不行了,如果不尽快扭转战局,虎视耽耽的两万隋军骑兵杀到,他们就全军崩溃。

    只不过他知道骑兵对决的时候,主动撤军的一方会吃大亏,容易被对方衔着尾巴追杀,退无可退之下,他心底的血性也被激发出来了,他就不相信,草原最精锐军队会敌不过眼前这支杂兵,他大吼一声,“擂鼓催战!”

    ‘咚!咚!咚!’巨大的皮鼓骤然敲响,突厥大军呐喊声声,他们勇气忽增,奋起余力和敌方绞杀在一起。

    而阿史那思摩的嫡系经过多年的训练,也具备非凡的战力,在占据优势之下,一个个都焕发出了惊人的战力。

    时间在杀戮中很快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已是午后。

    鏖战至今,战争从体力战,渐渐演变成体力和毅力的较量,程咬金在昨夜骚扰所造成的影响,终于显示出了巨大的效果。

    颉利军体力下滑得十分厉害,体力下滑的后果就是死亡,连带的就是军队开出现了大死伤。相反,阿史那思摩的手下则越战越勇,慢慢地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性。

    ……

    “将军!下令吧……”不知何时,一万名重装隋军已经在秦琼身后整齐排列着阵型。

    他们就像一万名煞神,静静地坐在战马之上,一双双目光,充满了激昂的战意。

    人马俱甲的樊则站在队伍最前面,他手执马槊,凝视秦琼的双眼充满了对大战和战功的渴望。

    他是大隋名将、大隋名臣樊子盖的孙子,是从骁果军校尉走出来的铁血悍将。两重身份之中,樊则更喜欢后者,他不希望别人说他是樊子盖的孙子,他希望有朝一日,有人说‘樊子盖是樊则的祖父,有孙当如是!’

    秦琼明白他眼中蕴含的期待,沉声道:“出发吧!为大隋荣耀而战,为自己荣耀而战。”

    “为大隋荣耀而战,为自己荣耀而战。”

    樊则狂吼一声,将高高举起的马槊朝前一指,一万重骑百人一排,以整齐队列缓缓向前奔跑,马蹄发出了整齐而节奏哒哒之声。

    在一万重甲骑后,是五千名手持强弩的轻骑兵,他们整队就绪,等待秦琼进攻的命令。

    重甲骑的战马无法支撑太远的距离,他们缓行到战场以北一里外才开始发动。

    但重骑的袭击很容易被发现,但发现了又能如何?

    仗都打到了这个分上,敌我双方都无法撤出战场,这时候谁先撤谁就惨败。

    他们的到来,令阿史那苏延大吃一惊,他一面派人向颉利可汗求援,同时将最后的一万军队布防在后营。

    黑压压的重骑兵缓缓逼近,一个个都只露出一双眼睛,那磅礴气势和恐怖威能让很多颉利军露出了惊恐之色,不等隋军骑兵进入射程便盲目放箭。

    樊则以手臂护在额前,避免箭矢射到双眼,待到三百步外时,他将马槊再次狠狠的往前一指,一万重骑兵顶着密集箭雨猛然加速。马蹄声如奔雷,气势俨如惊涛骇浪,以锐不可挡之势向一万名防御严密的突厥兵猛冲而来,

    突厥兵已经鏖战了两个多时辰,早已筋疲力尽,战斗意志也已大为减弱,

    有着气势的重骑兵令他们胆寒股栗,纷纷调头而逃,乱成一团。

    阿那史苏延脸色一片惨白,卫王杨爽当年就用过这种怪物,阿史那苏延有幸见识到重骑兵强大、恐怖的冲击力。但他知道不能后退,拔出战刀大喊:“给我顶上去!”

    后面的突厥军拼命上前、面前的怕得拼命后撤,他们在战和逃之间更加混乱,挤不进来的骑兵恐惧得大喊大叫。

    烈马奔腾的重骑兵带着冲天杀气,距离敌军只剩数十步,突厥军抗不住那冲毁一切、披靡一切的气势,他们终于崩溃了。纷纷调转马头向四野拼命奔逃。

    这时,颉利可汗拼凑出来的一万援军也赶到了,他们顶住了溃军的后退之路,但他们同样被重骑兵那撼天动地的气势所慑,心中惊恐。

    前排士兵无处逃命也无法后退,被后面的士兵推搡成一团,他们只得闭上眼睛绝望地惨叫。

    “轰!”

    终于!

    重骑兵以摧枯拉朽的力量冲进敌群,第一排突厥兵被撞得粉身碎骨,数十具尸体和战马横飞了出去,一群一群人仿佛稻子被割倒,无数人连惨叫的声音都喊不出,就在铁蹄之下践踏成泥。

    阿史那苏延看着密集的突厥兵墙碎裂成了千万片,在尸骨横飞、碎肉四溅之前,被鲜血染得血红的重骑兵猛然出现在了他眼前,战马俨如怪兽一般,双眼通红的向他冲来。

    “啊!”

    阿史那苏延失声狂叫,接着和百多名附离被这支魔鬼一般的铁骑卷入蹄下,践踏成泥。

    重骑兵手中的马槊刺杀飞挑,他们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以一种狂暴的方式杀出一条真真正正的血路。

    在他们身后,秦琼亲自率领一万隋军骑兵沿着血路杀进了突厥大营,哭喊连天。

    在东北方向,早已带着族人脱离战场的契苾何力、腾格里、木宗看着那一支被血肉染红的怪物大军,人人吓得脸色惨白,腾格里焦急地大喊:“大酋长,隋朝的怪物大军来了,我们快点走!”

    “撤到安全地带。”

    契苾何力看了有两里左右的距离,顿时无语的撤退,其实他也很害怕。

    退到了安全地带后,契苾何力深吸一口气,道:“突厥一统草原的时代彻底的结束了,草原上的战国纷争到了。”

    木宗兴奋道:“有没有我们一份?”

    契苾何力马鞭指着那支狂暴的重骑兵,苦笑道:“有他们在!我们没一点机会,除非有办法打败他们。”

    木宗噤若寒蝉。

    打败他们?开什么玩笑。何况,隋朝还不止这么一支魔鬼大军。

    他们这三位部落酋长还很年轻,连重骑兵都没有听说过,今天隋军这一支充满杀戮气息的军队,用惨烈的屠杀方式狠狠地给他们上了一课。

    顶点


………………………………

第331章:天威

    随着隋军的楔入,后军的惨败、契苾三部的撤离,颉利军军心崩溃,那无法匹敌的无力感,使他们陷入无尽的绝望之中。

    “大可汗,撤吧!”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各带五千余名血人狂奔而至,他们也被打崩了。只管焦急催促颉利可汗北撤。

    颉利可汗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这一刻,绝望、愤怒、不甘等情绪充满了他的心,泪水流满他的脸庞,他把双手高高举起,对着天空悲喊:“长生天啊!您怜悯突厥吧……’

    忽然,一颗颗豆大雨点而砸在了他的脸上,他惊讶的抬起头,这才发现天空浓云密布,一道道如期银蛇的闪电在天空上扭曲着。

    狂风大起,卷走了漫天黄沙,随着风雨突至,雷电轰鸣,天地咆哮起来,狂风暴雨竟是一时间瓢泼而下。

    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如刀子一般。

    暴雨如注、大雨滂沱,积蓄了多月的雨水仿佛都集中在这一刻倾盆而下,仅只刹那一瞬,所有人都浑身湿透,地上血水被冲淡,眼前一片雨雾茫茫。

    忽然,天际一声巨雷,轰然而作。

    雷声一起,隆隆之声轰鸣不绝,众人身形狂震,不分敌我,无不在顷刻间便变得全身麻痹,如被雷电击中。

    敌我双方都不打了。

    没错!

    就是不打。

    草原民族崇拜大自然的威能现象,而雷电正是其中的一种,如今霹雳雷声惊天动地,双方都以为是天神发怒!

    都不敢打了!

    这在秦琼等隋军看来相当奇葩的事情,确确实实发生这场大战之中了。

    秦琼知道已经事不可为了,若是继续战斗的话,会被突厥人认为亵渎神灵,恐怕遭到双方突厥军联合绞杀。

    “鸣金收兵!”秦琼下达了退兵命令,战争往往要为政治服务,彻底击溃颉利可汗,也不符大隋的草原战略,打死了颉利可汗,他还赔不起呢。

    秦琼心中的遗憾,也仅是一闪即逝而已。

    另外一边!

    “长生天显灵了!”颉利可汗忽然放声大笑。

    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和幸存者,跪在血肉的泥泞之上,疯狂大笑。

    赵德言孤零零的站着人群,一脸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表情。仰望着苍天,好半晌,暴了句粗口:“我草你”

    “轰!”

    一道惊雷,忽然来袭。

    赵德言目瞪口呆

    。。。。。。。。。。。。。。。。

    暴雨过后,彩云当空。

    “唳!”忽然传来一声尖利的鸣叫。一只威武的金雕盘旋于高空,俯瞰大地,振翅九霄,在它身后还跟着三只海东青。

    一雕三鹰,在居延泽上空巡视一圈,直扑向隋军营盘的中军大帐。

    不一会儿,一道巨大灰影快如疾雷闪电降落在杨侗身边草地,卷起一股狂风,带起了漫天的青翠草叶,杨侗和罗士信等人说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了。

    闯了祸的大家伙高达一米左右,它相貌凶狠,上半身羽色为深褐色,下半身为浅黄白色相间,头部有许多柳叶状冠毛,色黄有斑点。面部和尖锐的嘴为黑色,冠羽高耸,精光骇人的双目冷冷观察四周的一切。它双翼敞开的时候,整个身子宽达三米有余。更让人惊惧则是那倒钩尖嘴和那如刀锋般的利爪,一只牛犊大小的灰狼被它扔在一旁,死得不能再死了。

    双翼缓缓收拢过后,也有一米二三左右,被建奴举为万鹰之王的三只海东青在它身边,就跟婴儿一般。

    粟末靺鞨酋长突地稽进贡的一雕三鹰被杨侗一手带大,以它们特有的本事,加入到了隋军的战斗体系当中。

    “雕大爷!”罗士信热情的打着招呼。

    然则,大雕甩都不甩他。径直走向杨侗,用嘴轻轻拱他,像是撒娇的孩子一般。

    杨侗伸手抚摸大雕光滑的毛发,大家伙享受着闭起眼睛,罗士信不由咧嘴骂道:“草,我罗士信好歹也是堂堂正正、名闻天下的大隋将军,居然连鸟都不鸟我。”

    杨侗哈哈大笑起来,鄙夷道:“我当初学‘鹰语’的时候,你也在一边看着,偏偏你不学无术,怪得谁来?”

    “我没有语言天赋,学不来。”罗士信苦恼的看着一边的一名鹰奴,拍了一巴掌,疼的对方龇牙咧嘴,他嘿嘿的笑道:“下次也帮我弄一只雕来。”

    “这金雕凶悍桀骜,一般就算抓到了,大都宁死不屈,想要驯服很难。金雕本是雕中上品,这一只更是极品中的极品,最厉害的是它的嘴和翅膀。它的嘴巴能够轻易在人兽的脑骨挖开一个洞吃食脑髓,厉害无比。它巨大翅膀是它的有力武器之一大,一翅扇可以直接将猎物击倒在地,甚至于直接拍死。而它最厉害的不是嘴和翅膀,而是利爪和速度。抓获猎物时,它的利爪像利刃一样刺进猎物要害部位,甚至扭断猎物脖子。它一爪就能抓裂巨狼的头骨,一击致命。”鹰奴想也不想的说道,“这是独一无二的金雕,罗将军杀了我,我也没办法给你弄来这么一只金雕。”

    “海东青呢?”罗士信退而求而次。

    “海东青是鹰中上品,如果养成,它对自己的主人十分忠心,如果息的主人被敌人所杀,会为主人报仇后自杀。它是天空中最优秀的猎人,它从来不会跟你硬拼,等你放松警惕就下来攻击。在我们粟末靺鞨,现在都没几只,近年也没听说出现过。”

    “突地稽酋长一次性进献给殿下一头雕,三只海东青,他又哪来的?”沈光看着眼馋,也加入了进来。

    “金雕和海东青这类神物,只有大机缘者才能得到。”鹰奴苦笑道。

    “明白了,是我们机缘不足,只有殿下有是大机缘获得者。”沈光很遗憾、很理所当然的说道

    机缘?

    杨侗嘿嘿一笑,鹰奴这说法就跟忽悠人的佛家一样,你没有修成神佛,一个个油光满面、肥头大耳的光头佬会说你诚心不够、机缘不足,至于要信徒有多诚、有多大的机缘,他没给你一个界限,总之,你修不成神佛,你就是向佛之心不诚、机缘不足,于是,信徒们就拼命的投入‘敬佛’的香油钱,最终,饿死了百姓,肥了一群不事生产的光头佬。

    金雕和大青、二青、三青(三只海东青的名字)可不是来玩儿的,它们带来了秦琼的战报。看着杨侗的捷报,杨侗高兴的大笑了起来。

    命运是如此的巧合,颉利可汗在野马川又一次栽了跟头,更巧合的是,依旧被偷袭了,而导致正面对决变成偷袭战的,居然是百毒俱全的程咬金。

    杨侗心中绷紧的一颗心终于松了下来,颉利可汗溃逃回于都斤山,意味着自己手中很快就多出两万大军和几员骁勇战将。

    “殿下,何事如此高兴?”沈光奇道。

    杨侗满面春风的将手中的捷报递了过去,笑着说道:“北路军主帅秦琼将军打赢了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在付出了九万多人的代价之后,终于在‘雷神’的帮助下,成功的脱离了战场,凄凄惨惨的退回了于都斤山,而阿史那思摩虽然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却也付出不小代价,十二万人在战后清点,还剩下八万余人。损失的近四万人,主要是被执失思力和阿史那社尔的五万大军造成的。

    从战果中,也可以看出颉利可汗手中这一支精锐极为强悍,在极不利的条件下,还打得出这么精彩的战绩,真的了不起,不过这支军队能够安全脱离战场的,也已经不足两万了。

    阿史那思摩手中最精锐的一万陌刀手被打残了,可见战争之惨烈,不过胜利终究是胜了。双方的实力经此一战,进入实力相当的阶段。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阿那史思摩占据了上风,因为他有子民有大隋的长城保护,可以放心大胆、无后顾之忧的的深入草原,掠夺颉利可汗的部落。而颉利可汗处于被动一方,只不过颉利不凡的才智可以为他扳回一部分优势。

    阿史那思摩这条狗,经过这么多年的喂养,终于成长起来了,杨侗也终于可以把他放入去草原咬人了。

    “希望阿史那思摩不是扶不起的阿斗。”杨侗说道:

    “殿下,这个阿史那思摩绝对不是阿斗!”沈光断然反对,然后说道:“阿史那思摩的母亲是胡人,父亲启民是突厥人,但他却遗传了胡人血统,长得碧眼金发的。因此一直被人怀疑根本不是突厥种,可是在万众指责和讽刺之下,他却在开皇十九年,启民可汗逃奔我大隋的时候,得到漠北各部拥戴思摩担任突厥大可汗。启民可汗得到我大隋支持回去后,他便立即去掉了可汗的称号。之后的日子里,他始终得到启民、始毕的信任和喜爱!而在始毕被困于马邑时,又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的投我大隋,这样一个人,岂是阿斗?”

    “你是说……”杨侗心头一惊。

    沈光道:“殿下,难道没看出这个阿史那思摩跟刘备、跟启民很像吗?”

    杨侗默然的点了点头

    罗士信也明白了过来,大怒道:“这个混蛋!原来一直在装孙子,他准备仿效启民可汗,借我大隋之力铲除始毕、处罗、颉利等政敌,然后一统东/突厥,再与我大隋为敌。”

    “其实我一直没有小瞧他!当初他去邺城的时候,我故作不经意的以东/突厥大可汗来试探,他当即露出了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