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傻孩子!”萧铣爱怜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叹息一声道:“若你是个男儿,能替父皇征战天下,那该多好啊?”

    萧月仙咬着唇:“父皇,女儿不能替父皇征战天下,可也不想成为父皇前进的累赘,女儿恳求父皇送我去襄阳,我愿做李渊嫔妃,换取爹爹平安。”

    “那不成!”萧铣一下子站了起来,断然拒绝道:“你是梁国的安乐公主,父皇只希望你这辈子安安乐乐,怎能做李渊那混蛋的嫔妃?我哪怕是死也不同意,决不答应。实在打不过,我大不了投降他,谅他也不会加害于我。”

    萧月仙却知道父亲就算投降,也只会是一时安抚,最多一两年就会暴毙,不是每个王朝都可以像隋朝那样,容得了陈后主这样的亡国之君的,而且陈后主得以在大兴善终,那也是他庸碌,像父亲这样的枭雄,肯定不会有好下场。

    也只有牺牲自己,入宫服侍李渊,或许能够保得住父亲性命,这是萧月仙唯一想到的办法。她见父皇态度坚决,于是迂回道:“父皇要不把女儿送到叔祖那儿,父皇没有女儿拖累,也可以放开手脚打仗。”

    萧铣“嗤”的笑了出来,萧月仙说的叔祖即是萧瑀,他的亲叔父,自己一旦将女儿送去襄阳,即使萧女儿不愿意,那家伙也会以萧家的名义将她送入宫中,为他所掌控的萧家获得牟取政治利益。如果萧月仙以萧家女的名义入宫,那就跟自己无关,到时候自己照样得死,倔得出奇的女儿恐怕也会一死了之。

    “你这丫头,真当你父皇是傻子吗?”萧铣笑了一笑,摇头道:“事情还没到这一步。就算到那一步,我也信不过那只老狐狸,还不如将你送到姑母那儿。”

    “这也好。”萧月仙顺着杆子往上爬

    萧铣似乎明白了什么,女儿压根就不是要去襄阳,真实意图其实是去邺城,以求得隋朝支持和庇护,毕竟从眼前的局势来看,隋朝和梁国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且隋唐有仇怨,若是隋朝在北方施加压力,自己也有圜转余地。其实他也一直想联隋抗唐,并多次派遣使者,只是连杨侗的面都没见着。

    想必女儿也想到这点,于是打算去邺城当杨侗的妃嫔,以她梁国公主的身份,以及隋梁有共同的敌人,或许能在杨侗面前有一点地位,能说一两句话。

    萧月仙的态度十分决定:“现在能帮父皇的只有隋朝,您就让女儿去邺城吧。如果父皇不答应,女儿自己去……女儿也不做傻事,不去争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求父皇平安而已。”

    望着女儿清澈双眼,萧铣感觉到女儿心中的坚决,只得叹一声,“容我想想。”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奔至殿外禀报道:“启禀圣上,岑侍郎带着隋使求见。”

    “隋使?”

    萧铣也吃了一惊,怎么刚说隋朝隋使就来了?他看向女儿道:“仙儿,你先回避一下,为父先见一见隋使。”


………………………………

第433章:许敬宗的坚定

    许敬宗在岑文本陪同下走进了内殿,躬身施礼道:“大隋特使许敬宗见过萧公!”

    萧铣心中一怒,刚要责问,却见岑文本向自己连使眼色,他忍住了这口气,冷冷淡淡道:“特使辛苦了,请坐吧!”

    “多谢萧公!”

    许敬宗从容而坐,萧铣虽然已经称帝,却对于他们大隋王朝上下来说,本质上还是乱臣贼子,这是原则,许敬宗自然不会让步。

    再说了,他奉命来见萧铣,其实是给李渊下绊子,并不用哭着求合作。

    岑文本也在另一边坐下,他笑着说道:“圣上,许先生这次带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李渊不是反攻关中,而是直指洛阳。”

    “啊!”

    萧铣腾地站起身,这消息让他吃了一惊,这时屏风后也传来了一声低呼。

    许敬宗微微一怔,他听得清这是一个轻年女子的声音,这让许敬宗十分费解,都说萧铣荒唐,莫不是连女人都能干涉梁国的朝政了?

    岑文本自然也听到了,他知道这是江夏公主萧月仙的声音,连忙道:“圣上请安坐,李渊还没有动兵。”

    萧铣慢慢坐下,头脑里现在乱成一团,居然没注意到女儿躲在屏风后面。这个消息令他极为震惊,但他最终还是克制了内心惊讶,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许敬宗微微欠身,便将二李结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

    萧铣脸色阴晴不定,可他也是一代枭雄。他很清楚二李联合意味着什么,李渊北上,他几乎可以肯定李密南下,全面进攻杜伏威或是自己。

    两相比较,李密进攻自己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淮水防线不是那么好攻破的,相对来说,自己的兵力看似极多,实际上他心知肚明,自己能够调动的兵力也只是江陵这些,这是起兵之初就存在的矛盾,大家本来是一个利益结合体,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会造成利益上的冲突,这种相互怀疑的种子如今深深扎根在君臣脑海之中,经过董景珍、张绣事件以后,彼此间都没一点信任了。

    这种前提之下,自己又如何是兵强马壮的李密的对手?自己又该怎么办?

    萧铣惊惶的落在许敬宗眼里,这也在他意料之中,如果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他也不配当这个枭雄了。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微微一笑呈给萧铣:“这是圣上的亲笔信,殿下所想得到的答案就在这封信中。”

    岑文本将信转呈给了萧铣,萧铣见信皮上写着‘杨侗致表伯’。

    杨侗称他为表伯,就表明这是一封私信,他拆开信皮,将信纸抽出。

    内容简单叙旧后便直入主题,邀请他出兵共同二李,表示他们另外一个同盟是杜伏威,由他和杜伏威从南面进攻二李,隋军从北面进攻,至于开战时间则以大隋南下为准,后面什么都没有了。

    萧铣看得一头雾水,那灭掉二李以后呢?自己怎么办?杨侗会承认自己独立吗?还有杜伏威又是什么态度,信中只字未提。

    许敬宗还说这信能解开自己疑惑,哪里解开了?疑惑反而更多了。他看了许敬宗一眼,询问道:“我想请问问许特使,那我梁国怎么办?隋朝是什么态度?”

    许敬宗微笑道:“这个需要萧公自己选择了,圣上没有任何表态,但二李是我们共同敌人不假,我们三家联手将他们歼灭,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

    虽然许敬宗什么都没说,但萧铣却明白了,杨侗的意思是说大家先把共同的敌人搞死,然后再角出天下之主,至于战争所获得的战果,则看各人的本事了,如果隋军强大,会直接打到江淮,如果他和杜伏威厉害,可以打到黄河南岸。

    他沉吟一下道:“这件事容我想想,特使先回驿馆休息。”

    “那好!在下先告辞。”许敬宗起身告辞,萧铣对岑文本笑道:“岑侍郎替我送贵客出宫。”

    岑文本笑着起身,对许敬宗一摆手:“请!”

    两人离开不久。

    萧铣才想一事,起身向屏风走去,却发现女儿已从侧门离开,萧铣又想到女儿刚才所提之事。其实他心知这是一个很的好策略,用和亲方式增加谈判筹码,又能给女儿找到一个好归宿,再加上姑母尤在,相信女儿也不会受到委屈。

    萧铣也知道隋朝强大,杨侗迟早会南下,而且这一天已经不远了,以女儿的美貌贤淑,受宠也不成问题,只不过他不想女儿成为一个工具,嫁给她不喜欢的人。

    萧铣有点乱,他一时间也不知应该怎么办,他想听听岑文本的意见。

    不一会儿,岑文本又回到了内殿,他微笑行礼道:“圣上是不是感到很为难?”

    萧铣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本来以为这种局势会维持三五年时间,没想到李渊竟然率先动手,企图从中原破开僵局,天下将风云大变了,我们又该怎么办?”

    岑文本沉默了半晌,缓缓的说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二李灭亡,我们也难逃一劫,如果按兵不动吧,李渊不管是胜是败都会南下。现在需要圣上做出一个选择。刚才许敬宗也说得很清楚,现在需要圣上做个选择,我相信这是杨侗原话。”

    “杨侗其实是希望我们和唐军鏖战,替他削弱唐军,我心里清楚得很。”萧铣忧虑地望着北方,自从李孝恭从南郡撤军后,他就很担心李渊有什么阴谋,“侍郎觉得唐军会攻打王世充吗?”

    “微臣也考虑过李唐,他们扩张的路线非常明确,西线非但没有成功,陷入了战争的泥淖,最终因为四顾天下,丢掉了整个并州、雍州,也就是说,他们往北、往西发展的战略以惨败而告终;而中线就是洛阳,如果杨侗不支持王世充,那唐军一定会攻洛阳,所以他们才夺我荆襄。如今看到杨侗依托庞大的人口基数,将北方经营得生机勃勃,李唐若再不动手,中原就没有了,所以微臣也觉得攻打洛阳可能很大”岑文本犹豫一下,苦笑道:“如果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洛阳和中原,那便可以将隋朝的势力阻止在北方。相对来说,我们比隋朝、王世充好对付得多,”

    “而且许敬宗刚才也说过,以隋朝出兵为号,这期间我们有太多的观望时间,他们没必要说谎。”

    说实在的,岑文本对大梁没多少信心,别看萧铣拥兵四十万,但是梁国需要防守的地方很多,偏偏梁国的地方又大。最南的兵力,少说也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赶到江陵,对于战争来说,一个月内会生很多事情,如果李渊集强兵猛攻江陵,这边城破,恐怕南方的军队才有半路。

    他虽是位极人臣的中书侍郎,就算诸多异姓王都十分尊敬他,可那也得看是哪个国家的中书侍郎,梁国四处都是洞,岑文本再聪慧,也改变不了治下群雄割据的局面。重要的是没时间给他来整理朝政,这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萧铣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依你的意思,我们必须按照杨侗的意思走?甚至投降隋朝?”

    “微臣并不是说投降隋朝。”岑文本摇了摇头道:“虽说我们被杨侗利用来牵制唐军,以便他收复中原,但我们同样在利用隋军于北方牵制唐军,如我军可以收复荆襄,不仅能提升军队士气,还利于圣上的整顿计划,以后未必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此战还没开始,没必要考虑降谁的问题。”

    萧铣点了点头,梁国确实还没到最后时刻,二李被灭那才是最后时刻。如果杨侗和二李打得两败俱伤,他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想到这里,萧铣豁然开朗道:“你说得不错,我们并非没有一点机会。只不过杨侗要我答应进攻李渊,我有个条件。”

    岑文本道:“圣上请说。微臣转告许敬宗。”

    萧铣缓缓道:“杨侗必须娶我女儿为妃。”

    “安乐公主?”岑文本一下子愣住了。

    萧铣郑重地点了点头,“这是我的条件,若是杨侗答应,我就按时出兵,否则……”

    岑文本听懂萧铣的意思,若杨侗不答应,他就用整个南方投降唐朝,协助唐朝共同对付隋朝,岑文本道:“圣上,这确实很好,微臣完全赞同。”

    ……

    许敬宗也知道岑文本很快会给自己答复,所以并没有休息,耐心的等待到来,其实许敬宗也有点紧张,在他临行前,礼部尚书裴仁基反复告诉他和张宣,萧铣和杜伏威是重要的棋子,关系到整个天下大局,如果二人放二李南下复杂的南方,战争和叛乱就会悬而未决的拖下去,无论如何都要说服萧铣。

    许敬宗也知道二李被歼灭之后,那梁国就直面隋军威胁,萧铣未必答应养虎为患。

    如果萧铣不答应,那么南方只能由杜伏威单独面对李密,力度太小不说,更重要是萧铣将会成为一个大变数,搞不到会成整个大局的关键棋子。

    这时,他的随从禀报道:“郎中,岑先生到了。”

    许敬宗连忙开门相迎,只见岑文本站在门外,“许先生应该在等我吧!”

    许敬宗点头一笑:“岑侍郎请进!”

    岑文本比较坦率,也没有多绕弯子,便直接道:“关于联手对付二李之事,我们已经有了决定。”

    “哦?”

    “我们可以和隋军、杜伏威协同作战,不过我们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岑文本笑道:“相信你们也知道圣上只有安乐公主这一个独女,圣上希望圣武帝能娶她为妃。这样我们便全力以赴助隋军攻打李渊。”

    这个条件令许敬宗十分为难,他真不想插手皇家之事,何况杨侗又不是那种喜欢别人插手他家事的皇帝,于是说道:“能换别的条件吗?”

    岑文本摇头道,“这是我们唯一的条件,如果你们不答应,那就意味没诚意,这样双方不仅不合作,我们甚至还会被迫寻求李唐的保护。”

    岑文本说得很直接,甚至还带了威胁,确实让许敬宗十分为难。

    岑文本笑道:“其实安乐公主血统高贵,是萧氏嫡女,又是梁国第一美女,完全配得上圣武帝,于私,这是将隋武帝和太皇后的美谈再作延续,这是美事,为何不能答应?”

    许敬宗沉思良久,他想到了天下大局,以及二李遁入南方丛林、叛乱不断的后果,再想到杨侗为了天下接受美女,也没生气的理由,即使皇帝生气,他许敬宗大不了再去西域吃几年沙子,说不定还能冠名一个郡回来呢,一念至此,终是咬了一咬牙道:“我代表大隋接受这桩联姻……”

    顶点


………………………………

第434章:

    得到隋朝的点醒后,王世充也不知该信谁,立即斥候严密监视唐军动向,得出的结论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唐军果真是不安好心,所谓的结盟不过是让自己放松警惕而已。

    快速整顿兵马,大肆募兵,怎奈他的地盘狭小,区区五个郡之中,目前只有河南、弘农两个郡听从他的号令,然而百姓一来二去的流失,人口严重不足,再加上他征兵急,终于激起了民众恐慌,大量民众逃往上洛和荥阳郡。

    紧张气氛笼罩着洛阳大街小巷,尽管官方严密封锁消息,但消息还是传遍洛阳各个角落,令洛阳人心惶惶,以米价为代表的物价风向标开始迅速上涨,洛阳民众掀起了储存各种物资的风潮。

    最有代表的是米价从斗米一百二十钱猛涨到斗米四百钱,还只收开皇五铢或是隋朝的炎黄通宝,大业五铢或是王世充铸造的铜钱则被商家拒收。

    这天上午,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洛阳,淯阳武川城被李道宗攻破,全郡官员投降,李道宗日夜攻打鲁阳关。鲁阳关一旦失守,襄城郡也将全面沦陷,届时李唐大军将直接威胁河南郡南部。这个消息给洛阳民众带来更大恐慌,米价再度暴涨,各种物价开始失控。

    洛阳紫微宫,云定兴快步走过文思殿广场,向御书房走去,云定兴这两年在王世充朝廷内混得风生水起,他出卖杨倓,以假乱真的搞了一个禅让仪式后,赢得王世充无限信任,使他飞黄腾达,短短两年便升到了太尉之职,地位仅在王氏宗室之下。

    云定兴人品卑劣,但具有很高的才华,将到手之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太子王玄应对他十分信赖,重要政务都和他商议。

    不过云定兴也明白,王世充也不是长久之君,他必须给自己另谋一条生路,他知道杨侗不会饶过自己,所以没想过要投降隋朝,于是他暗中向李渊递交了投名状,并得到李渊亲笔回信,信中对他的弃暗投明之举相当赞赏。

    这让云定兴俨如吃了定心丸一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不过他对郑国也就不是那么兢兢业业了。

    “云太尉!”

    云定兴刚走上台阶,便听到有人叫他,他一回头,却见太子王玄应匆匆赶来,他连忙停步等候,今天王世充紧急召见重臣商议军国政务,云定兴还以为自己来晚了,没想到太子还在自己之后。

    云定兴很喜欢太子王玄应,谦虚、低调、平易近人,而且温文尔雅,完全没有他老子王世充那种骄横凶悍,这类人一般是他们这些‘文’官最喜欢的帝王,可惜他是王世充的儿子。

    “太子怎么现在才来,微臣还以为自己迟到了呢。”云定兴迎上前来

    “父皇派人通知,推迟半个时辰,云太尉难道不知道么?”

    云定兴愕然摇头道:“微臣不知!”

    “估计是报信的人没找到太尉吧!”王玄应低声道:“我有件事想和太尉沟通一下,可否方便?”

    “无妨!”

    云定兴和王玄应来到了一个角落,王玄应忧心忡忡道:“我刚得到消息,说是洛阳米价已经暴涨到了斗米六百文,哪怕投入了常平仓也没有用,太尉有没有什么办法应对?”

    前几天米价涨到斗米三百文时,王玄应立即启动常平仓平抑米价,投下去十万石平价米,以斗米百文出售,企图拉下米价,不料只是打了个漂就没有任何效果,米价依旧节节攀升,今天更涨到了斗米六百文的惊人高度,王玄应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了,今天父皇若是问到此事,他必须要有一个应对方案,所以只能向云定兴求教。

    云定兴摇头道:“当年瓦岗军逼近洛阳,洛阳米价大涨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杨侗投入十五万石粮食平抑粮价,却也没有任何效果。后来他把瓦岗军击败于荥阳,粮价一下子就恢复到了正常。现在的情形和当年完全一样,因为战争引起的恐慌跟谣言引发的恐慌是不一样的,要想平把粮价降下来,唯一的办法是郑军击败了唐军,只要没了战争的威胁,人心就会安定下来,凡是家有余粮者都不会哄抢,现在大家看不到希望,家家户户储存粮食,是为了围城时之所需,多的不说,但每家每户至少要保证三五个月的口粮,所以常平仓投多少粮食都被抢购一空,太子殿下想法虽好,但方法却错了。”

    王玄应眉头一皱,“那我该如何应对?”

    “办法很简单,太子可以将常平仓粮食改为赈粥,让家境贫寒、无钱购粮的百姓也有条活路,只要有口饭吃,百姓就会不乱,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王玄应点了点头,又问道:“奸商以及发国难财的人呢?要不要打击?”

    云定兴笑了一笑:“太子,您应该知道所谓的奸商,背后站着的是谁。”

    王玄应顿时恍然大悟,洛阳粮食不就是全被大伯控制的吗?他一下子就泄气了,点头道:“多谢太尉指点,我们先去文思殿。”

    “刚才关于杨侗的赈灾之说,太子千万别在圣上面前提及!”云定兴嘱咐道。

    “这个我明白,绝对不会提及此事。”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快步走向文思殿

    。。。。。。。。

    唐军来犯的消息,让王世充慌了手脚,他一共只有十五万军队,五万淯阳军败到襄城鲁阳关的军队不足两万,还有五万驻扎在弘农,另外三万军队分别驻扎在襄城、荥阳二郡。河南郡只剩下四万大军,这里面包括两万御林军,而这四万大军又各有五千军队驻守函谷关、虎牢关、伊阙关,真正守洛阳城的军队只有五千人,就算把两万御林军城也只有两万五千人,若是放到城上一字排开,还达不到一尺一人的人墙。

    宽大的文思殿内站着十几名重臣和大将,王世充脸色阴沉向众人说道:“朕刚得到消息,襄城郡已投降了李唐,李道宗的四万大军杀到伊阙关外,正向洛阳杀来,不过速度已经放缓,弘农那边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尽管我们的军队顽强抵抗,但五万守军挡不住李世民二十万大军的轮番进攻,我军三战三败、损失惨重,魏王王弘烈、荆王王行本战死朱阳关,蔡王王虔寿率领残部退守卢氏县檀山,并召集长渊、朱阳等县守军结营以阻唐军沿洛水东进,朕已下令河南郡熊耳县守军协助。据说唐军攻破卢氏以后,主力北攻硃阳县、弘农县,目标直指河南阌乡、桃林二县。大家都谈一谈应对之策吧!”

    此言一出,全殿鸦雀无声。

    过了半晌,云定兴才躬身道:“圣上,现在还看不出唐军真实意图,究竟是真的想夺洛阳,还是迷惑隋军。从目前来看,微臣认为李唐是想从武关、潼关进军关中的可能性极大。”

    “那又如何理解李唐攻占弘农、淯阳和襄城呢?”王世充又问道。

    “圣上,李世民的二十万大军才是主力,李道宗只有四万军队,凭这四万军队是无法攻下洛阳的,他应该是牵制我们军队南下,否则无法解释他的军队为何忽然放缓。”

    这时,司徒段达亦说道:“圣上,微臣也支持太尉的意见,认为唐军目标还是关中,这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来。”

    “什么细节?”王世充问道。

    段达走到了地图前,用木杆指向弘农的卢氏县道:“如果唐军的目标是我们,那么李世民在拿下卢氏县后,应该分兵一路东进河南郡的熊耳县,直接包围洛阳城,而不是给蔡王休整和我们准备的机会,但李世民却没有这样做,依旧向北方的硃阳县、弘农县进攻,那明显是潼关方向,微臣由此可以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