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辅公祏笑着入座。

    两人在前途问题上的分歧很大,辅公祏反对投靠他人,当初之所以赞成投降皇泰帝杨倓,是因为杨倓太弱,控制不了他们,而他们却可以借杨倓的册封,从草寇变成官员,道理就跟李密接受魏王之封一样,他们都需要名正言顺。

    但现在则不一样了,不管是大隋还是李唐,都是势力强大的诸侯,不管他们投降任何一人,都会遭受实际控制,如果反悔就会给对方歼灭的口实,所以辅公祏非常谨慎,他希望杜伏威拒绝任何人的招揽,效全力南下,创立一番基业。

    待到天下彻底明朗再做决定,如果隋唐和李密谁也奈何不了谁,则主张仿效三国东吴,于南方自立一国,毕竟他们有自立的天然条件,又何必去受人窝囊气?


………………………………

第431章:兄弟矛盾

    张宣虽然还没有得到杜伏威的接见,却将杨侗亲笔所写的书信让士兵带给了杜伏威。

    杜伏威读过一遍,顿时满脸愕然。

    “圣武帝信上怎么说?”辅公祏见状,连忙询问。

    “大哥自己看吧!”杜伏威一脸不高兴的将书信递了过去。

    辅公祏接过信匆匆看完,道:“隋朝让我们投降,然后封你为江淮兵马总管、柱国、另外封爵历阳郡公?”

    “是啊!”杜伏威苦笑道:“和李唐相比,隋朝的诚意很是不足啊!或许在圣武帝眼中,我们始终是反贼。”

    辅公祏思索了一会儿,认真道:“我倒是觉得李渊才没诚意。”

    杜伏威奇道:“何以见得?”

    “正统王朝之中,皇帝不会封外姓为亲王,一般只有皇帝的亲儿子才有亲王之爵。目前的李唐王朝也只有晋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这两个亲王,连李孝恭这等功勋卓著的人物也只能是郡王。由此可见,李渊对爵位控制得相当严格,亲王也只会赐给他的儿子。”

    辅公祏冷然一笑,接着说道:“亲王又以‘秦晋齐楚’为尊,而李渊却封你这个外姓人为楚王,也就是说在李唐江山之内,李渊是第一人、李建成是第二、李世民是第三、李元吉是第四,而你则为第五,李孝恭、李神通等等李氏子弟都要排在你的后面。”

    “如果你投降李唐,且李唐最终一统天下,你认为你能活多久?就算李渊容得下你。但李孝恭这些李氏子弟能容忍你这个外姓亲王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么?所以啊,李渊的楚王之封,明显就是用高官重禄、名利诱骗你,这明显是因时势而利用你的办法,根本就没有丝毫诚意。”

    “是么?”杜伏威的眼睛一下子瞪得大大的。

    “咱们就拿萧铣的梁国来说吧!这天下还没到手,萧铣就杀异姓王了。董景珍,是他的头号勋臣,如果没有董景珍就没有今天的梁国,但是萧铣刚封对方为晋王不久,就命齐王张绣杀之,过不了多久,他又转头把张绣杀掉。若非李渊逼得紧,恐怕秦王雷世猛、楚王郑文秀、燕王许玄彻、鲁王万瓒、宋王杨道生也早死了。”辅公祏摇了摇头,他这义弟打仗相当猛,却一点都不懂官场之道,而官场向来是杀人不见血的地方,比战场恐怖万分。

    杜伏威心中咯噔一下,继续问道:“那隋朝呢?”

    辅公祏说道:“据我所知,隋朝除了唐王杨侑,以及杨侗的儿子,郡王也只有杨恭仁一个,连杨善会和杨师道这两个皇室宗亲都只是国公,至于另外二十三名国公,人人功勋赫赫,为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阴明月这个女将,为隋朝拓地千里,也只是郡公之爵,你能和这样的民族英雄并列,足以显示杨侗的诚意,而且郡公之上,你还有一个国公可以争取,并不用担心功高震主、封不可封的事情发生。说明杨侗完全是按规矩来办事,比起李渊的楚王之封反而更有诚意。”

    “那大哥觉得我们应当如何?”经辅公祏这么一说,杜伏威也意识到了外姓亲王在一个统一王朝内的风险。

    “且听听隋使怎么说吧。”辅公祏说完,又与杜伏威谈了一些天下大势,然后告退而去。

    杜伏威负手走到窗前,望着天空绚丽晚霞,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

    本以为李渊诚意十足,可经辅公祏这一说,才发现李唐用心险恶,给他的‘楚王’纯粹是裹着蜂蜜的致命毒药。

    ……

    翌日一早,兄弟二人接见了隋使张宣。

    “大隋特使张宣参见杜将军、辅将军。”

    “张先生,欢迎您来顾历阳城。”杜伏威抱拳还礼,他是一个爽快人,便坦率地问道:“圣武帝的信我已拜读,我完全能理解隋朝渴望统一天下、与民休息的意愿,只是我在信中看不到圣武帝的诚意,不知先生能否给我解释一二?”

    张宣明白他的意思,笑着说道:“杜将军所谓的诚意恐怕是官职爵位吧?”

    “正是,要知道李唐可是准备封我为楚王。”

    “如果杜将军想要,圣上也可以给。”张宣笑眯眯的从怀中掏出另外一封书信,道:“这是圣上的另外一个册封,请将军过目。”

    杜伏威打开一看,顿时一头黑线。

    杨侗在信上对他允诺,如果他投降大隋,大隋会把江南一地割裂为吴国,让杜家世世代代坐镇江南,世世代代为吴王,不收一分税、不派一员兵。完全就是封疆裂土,自成一国的态势。

    “这……”辅公祏接过一看,顿时啼笑皆非道:“自秦以来,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圣武帝是有力明君,怎么可能让大将军自立一国?这不是骗人吗?”

    张宣笑了笑:“楚王也好、吴国也罢,这都是亲王封号,历来只有皇帝子孙才能受封,李渊册封杜将军为楚王,难道就不是骗人?”

    杜伏威问道:“那圣武帝又是何意?”

    张宣从辅公祏手中接过那极不靠谱的书信,正色道:“圣上对二位相当赞赏,所以才写这一封离奇的书信,目的是提醒二位将军,有些不属于外姓人的虚名会害死人的。”

    “多谢圣上提醒。”杜伏威很是感激的拱手一礼,杨侗此信与辅公祏昨天说的其实如出一辙。

    “二位将军不仅均分田地,还对不法世家大力打压,治下百姓也只需上交极低的赋税,同时对贪官污吏一律处死,你们所行之政与我大隋同步而行,圣上十分高兴,所以不希望二位受人蒙骗。不过如今看来,二位也意识到虚名害人之事。”

    “说起来,我等有今日还得多谢圣武帝呢。”杜伏威笑了一笑。

    杨侗当年为了一步步动摇世家大族、士人阶层那根深蒂固的根基,把自己在北方执行那一套方案,也打包给了王世充、杜伏威、窦建德等人。

    这也是杨侗的一步棋子,让世家大族和士人阶层明白,就是没有他们,天下依旧可以照常运转,等杨侗一统天下之后,来自这些人的阻力就会小得很多,至于这些人的怒火,则由诸侯们来承担。

    杜伏威当时和李子通争江都而兵败,正处于茫然之时,不知如何为好,杨侗给他的册子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江淮处于江都的辐射圈,世家势力盘根错节,一穷二白、平民出身的杜伏威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又需要这些人的利益来充实自身,自然没有一点客气,江南士族几乎被他屠个了精光,余下的也纷纷遁逃他处。手段之狠,大有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之势。

    然后杜伏威按照杨侗所给之策治理地方,果然在数月之内,便令治下稳定下来,腰包也鼓了许多,最终成为天下为数不多的实力诸侯之一。

    这便是杜伏威感谢的由来。而提到这些事儿,大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杜伏威又问了些大隋政策,张宣也一一告知,杜伏威和辅公祏许多不明之处,顿时豁然开朗。

    得到张宣传授了将近一个时辰,这对兄弟才意尤未尽的终止了询问。

    张宣言归正传道:“圣上派我前来,真实用意其实并不是强迫二位归降。”

    “什么?”辅公祏愕然。

    张宣拱手道:“圣上的意思是让二位以朋友的关系与我大隋全面合作,大家一起协同作战。至于归不归降,等天下明朗了再说,”

    “这和归降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这说明你们是为自己而战。贵军上下也心服口服。”

    “圣武帝难道不担心我们因此壮大,最终成为大隋的强敌?”

    “辅将军若是见了我大隋的战力,就会知道我大隋的底气从何而来。”

    “大隋铁骑天下无敌,然而水网纵横江南则不同。”

    “大隋海军同样纵横天下,以我大隋海船运力,完全可以一次性投送十万大军到沿海任何一地……”张宣笑了一笑,道:“…而我实在不知道,你们的十几万大军能够坚持多久。”

    “张先生这是在威胁我么?”

    “这不是威胁。而是事实……”张宣笑着说道,“我们大隋打仗从来不讲技巧,打的就是实力人海战术。我们攻城,从来是用人命高句丽和突厥奴隶的人命来填,十万不够,我们可以动用百万,百万不够,我们可以再从西域调来,反正又不是我族子民,哪怕死绝了也无所谓。就怕辅将军杀人杀到手抽筋…关中之战时,薛万均大将军只是牺牲突厥八万奴隶,结果襄武城内的十多万唐军直接投降了,他们杀人杀到不敢杀了…若是有朝一日我大隋攻打坚城,辅公祏不妨去看上一看…”

    辅公祏听得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他深吸一口气道:“如果有这机会,我一定会看。有个问题我想问问张先生,既然大隋这么能打,还有这么多奴隶可以用来牺牲,为何来找我们江淮军?”

    “简单!”张宣笑了一下,道:“据我们得到消息,李渊和李密已经结盟,李渊攻略中原,而李密极有可能南下,到时候你们将会首当其冲,是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这样一来,你们就是我大隋事实上的盟友了。圣上生怕你们吃亏,故而让我前来提醒提醒。”

    杜伏威表态道:“圣武帝对我杜伏威之恩无以表述。且如此坦诚相待。我愿意效忠大隋、效忠圣上。我没有任何条件,就算圣上让我杜伏威做一名小兵也心甘情愿。”

    “你……”辅公祏腾地站起了起来,心中的愤怒不可抑制。转身向门外快步走去,心中的愤怒使他有点失去理智了。

    “先生稍坐!”杜伏威向张宣歉然一笑,快步追了出去。


………………………………

第432章:再布一局

    “大哥!”杜伏威锐利的目光直刺辅公祏,无视对方的愤怒,淡然却十分坚定的说道:“我已经决定投降大隋王朝了,效忠圣武帝,任何人都不能反对我的决定。”

    “好啊!”辅公祏心头更怒,他知道杜伏威指的便是自己,激愤道:“既然你都决定好了了,我随你的便……我明天带我的亲兵渡江去丹阳。”

    “大哥,我知道你心中不甘,小弟又何尝甘心?可实际上我们已经没有争霸天下的机会了。”

    “我不信。”辅公祏稍微恢复了一点冷静。

    杜伏威对义兄的心思了然于胸,叹息道:“天下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我们这些中小势力要想生存,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兼并沈法兴、李子通,力图在短期内壮大自己,以增加自保的能力或自立或归降的筹码,想法是好的,可是我们在和李子通决定江淮归属之战中先胜后败,已经失去同时征战李子通和沈法兴的实力。就算我们有这能力,李密也不会让眼睁睁的让我们在江淮坐大,他一定会在关键时刻加以干涉,他们其实已经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实力和时机了。所以我们只能归附一方,明确投降以后,再以己之军队为新朝建功立业,以使全军上下在新朝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个富足的未来,这便是我坚持投降某一方势力的原因所在。大隋打得李渊连关中都丢了,又比李渊有诚意…除了大隋,我们还能降谁?”

    “而且张宣说的也没错,大隋海军能够把近十万大军投送到高句丽,同样也能沿海运抵南方,只需往返几趟,几十万大军就到江南了,真到那时候,我们又如何与之对决?重要是大隋不仅兵多将广,还有源源不绝的异族人可以用来挡箭,他们在域外的威名是向异族人的尸体堆叠出来的,小弟不认为张宣是在恐吓。”

    杜伏威的劝告使辅公祏脸色稍霁,他缓缓的说道:“二弟,这就是你要要降隋的原因?”

    杜伏威点头道:“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我杜伏威不过是一小平头百姓,我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我们连江淮都统一不了,凭什么去跟纵横天下的大隋王朝争?我能有今日之势,已经心满意足,若不知足的再去梦想九五之位,我必遭天谴。我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想想十几万兄弟。最重要的还是我看不到一统天下的希望。”

    辅公祏叹了一口气,道:“既如此,我也不再反对了,不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有,我们多少得为自己留条后路。我明天率两万将士去丹阳驻扎,假如未来有变,还能接应你过江。”

    杜伏威点头道:“我完全赞同大哥的意见!”

    辅公祏沉思良久,道:“为了让大隋放心,那你就不能三心二意,以后不要再和王世充、李唐有所接触。”

    “嗯!”杜伏威点头道:“我决定把王世充和李渊使者的人头献给大隋特使。”

    。。。。。。。。。

    就在张宣出使江淮之时,一艘商船缓缓在江陵码头靠岸,几十名侍卫保护着许敬宗众大船上走了下来,梁国中书侍郎岑文本连忙迎上前来,施礼道:“在下岑文本,奉我家圣上之命特来迎接许侍郎。”

    “多谢岑先生亲自亲相接,不知梁公可在江陵?”许敬宗回了一礼,他如今的职务是礼部司郎中,与张宣地位一样。

    岑文本脸色微变,他知道大隋王朝并不承认萧铣这个皇帝,更不会承认梁朝,萧公只不过是一个敬请罢了,至于自己这个中书侍郎,大隋更加不会承认了。

    “我家主公自然是在江陵,请许先生随我来。”岑文本索性也以‘先生’名之,这是以民间身份相交,关系一下就对等了起来。

    两人登上马车进了城,许敬宗见街上行人大多衣着粗陋,很少看到衣着光鲜的人物,心知这不是萧铣在倡导简朴,而是萧铣治下四十万大军的军饷拖累了民生,再加上萧铣内忧外患,前不久又被李渊敲诈了一大笔,日子过得相当紧凑。

    许敬宗暗暗思忖:‘传闻萧铣的四十多万大军,成为他的沉重负担,于是命令武将裁去老弱、休战务农,然而武将专横跋扈、各自为是,不仅没有听众号令,反而借外敌来战之机大量扩军,萧铣也拿这些人没办法。只能加重税赋,看来果然不虚。’

    由萧铣流寇乱民式的军队政策,许敬宗又想到了与民休养,整顿强军的各路诸侯,顿时为萧铣默哀起来:空有广大富庶地盘,却被麾下武将扯了后腿,最终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连一个水寇起家的林士弘都消灭不了,又凭什么去和其他诸侯争?

    不多时,两人就在侍卫的护送下到了凤鸣宫。

    许敬宗打算了这座所谓的皇宫一眼,不由得摇了摇头,大隋随便一座行宫都比这个凤鸣宫档次高,甚至连高昌王宫都不如,更不要说去跟大兴宫、神武宫相比了,这都什么皇宫啊?

    岑文本见许敬宗摇头,明白对方所想,苦笑道:“让许先生见笑了,这确实寒酸了一些。我们本来打算兴建一座真正的凤鸣宫,但财力拮据、仓禀空虚,有心无力啊!”

    “财力怎么会如此紧张?”许敬宗瞥了他一眼,十分不解地问。

    萧铣造反的时间比李渊早,之前不仅没像样的敌人,甚至连大动乱都没有,而萧铣以前也不像现在内忧外患,可他居然穷得连个皇宫都修不起,这实在出乎意料了。

    “一言难尽!”岑文本长叹一声,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上前对禁卫道:“禀报圣上,就说有大隋特使来见。”

    这座凤鸣占地不过百亩,没北方宫殿巍然绝顶的气势,亭台楼阁和假山池鱼,都显得格局很小。

    事实上,凤鸣宫以前是陈后主的一座别宫,萧铣失去半个荆襄后,早已是实力大减。他现在虽然击败了林士弘,并获得大片大片的土地,但民心不附、官员逃亡,南方名门望族对他躲之不及,使其占领的土地名存实亡。

    税赋征不上来,各武将的军队却要他来养,使他无力修建新宫城,直属他的军队现有只有八万余众,但就算这八万军队也快养不起了。

    萧铣这段时间过得很颓废,自从他和杜伏威联手击败西进的李密后,便丧失进取之心,整日和十几名心爱姬妾躲在凤鸣宫谈说风月、醉生梦死。

    萧铣确实对自己没有信心了,西面和北方是强大的唐朝,而东方是咄咄逼人的李密。而北方的大隋占领整个北方,更以一种无敌于天下之势,俯视天下群雄。

    以至于李孝恭举大军北上,荆襄无一兵一卒。他也无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现在已经丧失了争夺天下雄心,只想做一天皇帝就享乐一日。

    在一条寂静回廊上,一名身穿浅黄宫裙的少女心事重重的走着,她长得娇小玲珑,容颜绝丽、眉目如画。周身无首饰点缀,却自有一股雍容秀美的气质。走动之间,宛若弱风扶柳,仪态万方。一双丹凤眼中如梦如烟,带着浓浓的愁。

    她名叫萧月仙,今年只有十九岁,是萧铣唯一的孩子,多年前曾被许配给董景珍的侄子董远,但是在成亲前的一个月,董景珍因涉嫌谋反诛绝全族。萧月仙成也就成了望门寡,尽管萧铣替她说过婆家,甚至包括最受信任时期的张绣的儿子,但全被她婉拒了。

    并不是说她对董远有感情,也不是说不想嫁人,而是父亲的作为让她害怕。归根结底,父亲不是败在敌军之手,而是败给了自己薄情寡恩。

    她知道父亲迟早对异姓王们下手,如果她嫁到张家,结果肯定还会当寡妇,过不了多久,张绣果然步了董景珍的后尘,落得全族诛绝的下场。

    萧月仙走到宫殿前,远远即可听到琴瑟声声,妙曼歌喉,她摇了摇头,父亲现在跟他自己所鄙夷的陈后主有何区别?

    萧月仙走进了不大的宫殿,看到一队舞女长袖翻飞,轻盈而动,两边各坐十多名乐姬,弹奏各种乐器,数名歌女低吟浅唱,整个宫殿内充满靡靡之音。

    萧月仙眉头直皱,轻咳一声,大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都下去吧!”

    萧月仙声音不大,众人却无法忽视。

    她的父亲萧铣虽然从不缺女人,但除了萧月仙,却再也生不出一男半女,将她视若珍宝。

    舞姬歌女都向萧铣望去,萧铣半躺在象牙龙榻里,左右各偎一名美若天仙少女,是一对容貌相似的孪生姐妹。

    萧铣见女儿不高兴,便摆手,“都退下吧!”

    不到片刻,殿内只剩那对孪生姐妹和萧氏父女,萧月仙看了她们一眼,这是他父亲最宠爱的姬妾,从不劝父亲处理国政,整天缠着父亲寻欢作乐,亡齐之小怜、亡陈之张丽华。

    “你们也退下吧!”萧月仙冷冷的说道。

    两姐妹同时扭头,不理她。

    萧铣有点尴尬的哄着两女道:“你们下去沐浴吧!朕等会儿陪你们。”

    两女妖姿百态地走了,萧月仙见两人淑胸半露,行走之间恨不得把腰扭断似的,气得她低声骂道:“妖孽!”

    “仙儿!”萧铣不高兴地拉长了声音,“不可无礼!”

    “父亲,你先把药喝了吧!”

    萧月仙将手中药汤放到桌上,她试了试碗壁,秀美微蹙道:“有点温了,父亲趁热喝吧!”

    萧铣前些日子吐血晕倒,御医诊断是胃有问题,其实萧铣也知道这是宿疾,这种病不能喝酒,但最近半年花天酒地,引发了宿疾。

    萧铣慢慢喝下药汤,柔声的问向女儿,“仙儿今天的情绪好像不太好,为何?谁得罪你了,朕收拾他。”

    萧月仙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只要父皇不近酒色,不再糟蹋自己,像以前那样一心为国,女儿的心情自然就好了。”

    “这……”萧铣刚要说话,萧月仙却打断他的话,接着说道:“父皇应该知道李孝恭的军队大量调去了上洛郡,打算与隋朝争夺关中,父皇却还在这里歌舞升平,难道真不想借机收复荆襄吗?”

    萧铣长叹一声,道:“我倒是想,可我除了江陵这几万良莠不齐的军队,现在还能指挥谁?又有谁是忠臣?如果军队败了,我们父女的首级就是人家向新主邀功的宝物。我今年已经三十九了,死不足惜,唯一担心的就是你这孩子!如果你有一个可靠好归宿,这个梁国即使败光了,我也不无所谓。”

    “父皇!”萧月仙眼睛都红了,她跪在父皇身前,“父皇若有三长两短,女儿孤苦伶仃一人又怎么活?我不要父皇有意外,一定要长命百岁。”

    “傻孩子!”萧铣爱怜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叹息一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