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隋第三世-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阴世师、骨仪默然!

    “我们忠于大隋,却没想到大隋这么快就四分五裂了。”卫玄须发飞扬,叹息道:“说起来,老夫真是不甘啊。”

    “老将军,我也不甘。只不过圣上虽然不在了,但大隋还有英明神武的秦王,秦王连始毕的三十多万大军都斩了,若不意外,下一步就会收复河东道,有他在,李渊等贼不过是跳梁小丑,有他在,大隋不会亡,只可惜我们看不到大隋大隋盛世了!”骨仪一脸怅然,他是土生土长的长安寒士,秉性刚鲠,励志守常,介然独立。

    杨坚父子一直致力于提拔寒门,他才在开皇初年入了杨坚的眼,并被任命为侍御史,在职期间处法平当,深得杨广的欣赏。杨广登基后,迁尚书右司郎,超拜京兆郡丞!

    他是寒士,年轻时处处碰壁!对于把持朝政、把持天下官位的世家门阀是深恶痛绝,对挑战世家权威的杨侗充满了由衷的敬意!

    见其取得一系列成绩,尤为欣慰。

    阴世师这边也差不多,只不过他比骨仪好一些,因为他是一个官二代,但在世家门阀眼中,传承老二代的阴家不过是一个土鳖而已。

    卫玄苦笑道:“老夫也想不到,秦王居然如此厉害!”

    阴世师道:“确实出人意料,只不过这又是必然。之前天下太平,秦王殿下虽有雄心壮志,可毕竟毫无根基,况且支持燕王的一干人又时刻盯着,如果一个不小心,恐怕燕王和代王都不会放过他,如此情形又岂能不小心翼翼?”

    “正是此理!”卫玄也很赞同的点点头,他的目光掠过阴世师、骨仪,在他二人身后,是阴世师的子**弘智和阴明月,以及骨仪的儿子骨彦,目光停在眉目如画、英姿飒爽的阴明月身上,然后缓缓的说道:“二位,这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战场,让孩子们走吧!”

    “老将军!”

    阴世师、骨仪大惊!

    卫玄缓声道:“我卫家子弟全部死于杨玄感叛乱之中,卫家只有秦王妃一个孩子,老夫这些年饱受无后之苦!而你二人也只有这么点骨血,老夫怎能忍心!让孩子们走吧!”

    “这……”阴世师、骨仪犹豫了一下,血脉的传承占了上风,于是让子女悄悄离开军队,带领家人避难于他处,待长安平静,再设法归附冀州!

    等二人安排好身后事,孑然一身的卫玄眯眼,道:“长安四处漏风,守是守不住的,与其散兵诸城,倒不如结兵一处,给李渊致命一击!”

    “老将军请吩咐!”

    “五万大军中,能征善战之士,仅有两万!老夫想以镇守大兴宫之名,将这两万精锐调入宫中!从而避过不轨之徒的耳目,然后兵出玄武门,神不知鬼不觉的袭击李渊大营!”

    阴世师眼睛大亮:“长安大兴宫,乃是重中之重,谁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弃此重地!我们有多少兵,李渊早已尽知,他是不会料到我们敢主动出击的!”

    ……

    夜色朦胧!

    长安明德门外驻扎有大片营地,这里不仅有李渊的正规军,还有许多是从关中各地赶来投降的乱匪,旗帜斑驳,服色参差,也没有什么岗哨营门,大军各据一角,大营内喧嚣吵闹,喝酒划拳,不时有浓妆艳抹的妓女从大帐中走出,显得十分混乱。

    此时的李渊也处于放松的状态,

    从城里透来的消息称,卫玄、阴世师、骨仪三人将五万守军一分为二,一部守城,一部驻守大兴宫。

    而守城军是临时抽调的青壮,没有什么战斗力,这其中有不少人是各大世家的子弟、家奴,只要开打,这些人便会打开城门,引大军进入长安。故而,大家一致认为真正的战斗,将会发生在宫墙高大坚固的大兴宫。

    李渊拥有三四十万大军,虽然良莠不齐,但人多势众、士气旺盛,攻克一个皇宫并不是难事。

    只要明天天一亮,大军便可以堂堂正正之势,入主长安入主大兴宫,从而成就李家霸业。

    此时,中军大帐中灯光通明。

    李渊逐一接见各家代表,并达成分享关中的协议,之后才红光满面的和子侄及一众心腹协商占据长安之后的大事。

    他现在兵锋正盛,事事顺心,那个至尊宝座离他只有一墙之隔,他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李渊本来是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口号起事和入主关中的,可不料太子妃和代王杨侑早就溜之大吉,这让李渊很是郁闷,早知道就应该让各大世家派死士看住杨侑了。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一路行来,一路满关中的寻找代王的替代品,但大隋宗室人丁不旺,几乎所有直系宗室都被杨广带去江都了,而宇文化及造反后大开杀戒,使得皇室直系只剩下秦王杨侗、代王杨侑、自立为帝的杨倓,以及被宇文化及拥立的杨浩,其他人等,全部死了个干净。

    发动各大世家寻找了好几天,才在独孤氏的帮助下找到一个远房宗亲,杨广一个族叔名叫杨航的庶孙,此人在宗室中没点地位,只有一点房产,靠收租度日。

    李渊也知道此人拿不出手,但他实在没办法,只能将这个杨航带来,准备攻下长安后,将之立为傀儡皇帝。

    皇帝人选有了。

    李渊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

    因此,他正和裴寂、刘文静、窦威、李世民,以及从上党赶来的李建成等人商量自己的爵位封号等等问题!

    众人意见分成两派,李建成和刘文静、王珪等人建议保持现状,李渊已经自领大将军,宇文化及又拿走了所谓的丞相!为免过度刺激周边反王,不能过早封王爵。

    但李世民和裴寂、窦威、独孤怀恩等关陇权贵却不这样认为,裴寂对众人道:“大将军并没有登基自立,而是依然尊隋,即使进位为唐王,也依旧是隋臣,这并没有失去大义。再说,两代皇帝也从正式颁旨说异姓不准封王,既然没有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封王,而且又不是自封,而是新皇所封,这有何不可?”

    李世民笑道:“孩儿也赞成父亲进位唐王,这不是图虚名,而是众望所归、不得不尔。因为父亲帐下有三晋子弟、关陇豪杰、名臣雅士、名门望族。他们是希望建功立业才跟随父亲,如果父亲不建功立业,文臣武将岂不很失望?而且当今天下到处都是称孤道寡之辈,若是大家有功而得不到升,失不是很心寒?故而,只有父亲进封唐王,大家才有上升余地。”

    其实李渊就想当王。现在裴寂从法理上告诉他封唐王可行,而李世民从利益角度告诉他,封王是众望所归,李渊于是下定决心,等新君登基,自己就当唐王。

    而就在这时,黑暗中响起了沉闷的鼓声:“咚—咚—咚”

    鼓声缓慢,每一声敲响,就仿佛敲在人的心中。

    “是骑兵,是大量的骑兵!”

    李世民骇然道。

    话音刚落,惨叫分别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向大营杀来。

    众人出门一看,只见三支隋军在大营中横冲直撞,陷入狂欢之中的自家军队猝不及防,被杀得人仰马翻。

    大营火光冲天,杀声震天,前后道路都被乱兵堵住,中间箭如疾雨,李家军主力被乱军逼在到里头进退维谷,而在此时,长安明德门轰然大开,无数隋军杀出城来,无数瓦罐投向了大营,一声梆子响后,火箭漫天齐发,密集的箭矢射出步步后退的乱军之中,李军士兵无处躲避,被烧得哀嚎惨叫,哭喊连天…………

    卫玄、阴世师、骨仪率领大军纵横驰骋,俨如虎入羊群,杀得毫无戒备的李渊军人头滚滚,尸横遍地。

    屠杀进行了大半夜,李渊军被杀得四散一空,没有了乌合之众的阻挡,李渊精锐终于脱困而出,与隋军进行血战。

    就在阴世师纵横之际,猛见一将抡着大刀向他横扫而来,凶猛沉重,他吃一惊,一抖大枪顺势挑去,想借用对方的力量大刀挑飞,不料对方顺势压下阴世师的枪杆,可怜阴世师躲闪不及,被自己的枪杆砸在胸膛上,骨骼尽碎,当场惨死。

    骨仪挥枪来战,却被李世民从侧面一箭射中脖颈,翻身落马,士兵一拥而上,将他乱刃分尸。

    而年老体衰的老将卫玄也死于乱军之中,但三人率领的两万骁果军全部壮烈殉国,无人投降!

    此之一役,是关中隋军的最后一战,也是关中骁果军忠诚之战。战事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虽说李渊之后不费一兵一卒的顺势拿下了长安、大兴宫。

    但在城外,却被杀得血流成河、尸体如山!许许多多的尸体睁大的眼睛空空洞洞的,还残留着这么多的恐惧、绝望、和不甘。

    这一夜!

    是卫玄、阴世师、骨仪与大隋英雄的谢幕之战,也是大隋忠骨们最辉煌的一战。

    这一夜!

    被杀死、踩死、烧死的李渊军士不少于十二万,这对于不经一战就拿下整个关中的李渊来说,绝对是一个噩梦般的深刻教训。前来会盟的关陇世家家主、代表、杰出子弟也死了许许多多。

    明德门外尸山血海的气息将整个长安淹没。

    是役李渊赢了,但也输了!

    赢得了长安和大兴宫,但输掉了如虹士气。

    更让李渊郁闷的是那个竭尽全力找来的大隋宗室杨航也死了,万般无奈之下,李渊只得再找一个更偏远的皇室宗亲杨怀为帝。
………………………………

第096章:暂时不当皇帝

    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逼死大隋皇帝杨广的消息早已遍了冀州,。杨侗回到涿郡后,立即令各郡举哀十天,军民皆裹素悼念大隋皇帝去世。尽管杨广不得民心,但他毕竟是大隋皇帝,他的死讯还是令无数人感到伤感。

    大业十四年二月二十这一天,载着萧皇后、萧妃(杨杲生母)等人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潞水入海口(海河口、天津)!

    码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

    杨侗、杨侑、韦妃、刘妃、庐江公主、卫凤舞、水天姬、长孙无垢、杨恭仁、杨师道等宗室子弟家眷尽皆披素等候,房玄龄、魏征、孔颖达、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等人及冀州各郡的太守、通守、郡丞全部来了……哪怕是边郡的李景、裴仁基、杨善会、韦云起、邓暠、杨元弘、高雅贤也都将军政要务交给了副手……

    终于,最大的龙舟稳据岸边!

    这时,萧皇后怀抱着一个一尺见方的玉盒从船上走了下来!

    杨侗等认识她的人无不震惊!

    一身素袍的萧皇后风华依旧,但却雪发满头!

    “拜见母后!”

    “拜见皇祖母!”

    “拜见皇后娘娘!”

    “……”

    此时此刻,以杨侗为首的冀州上下,一同跪伏在地。

    萧皇后见到女儿、儿媳、孙子、孙媳,以及杨恭仁、杨师道、李景、裴仁基、杨善会、韦云起、邓暠、杨元弘等旧臣,忍了几个月的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流了下来,哽咽着声音道:“大家都平身吧。”

    刘妃和庐江公主上前扶着萧皇后。

    “父皇虽已经仙去,还请母后保重凤体,涿郡就是我们的家,这里依然是大隋,请母后安心在这里住下,有侗儿在,没有人能伤害到母后。”

    说着说着!

    刘妃泪流满面。

    萧皇后含泪点头,她抚摸着怀中的一大的玉盒,向一旁的杨侗颤声道:“侗儿,你皇祖父、赵王叔和杨尚书守社稷,自焚于江都宫!他在殉难前,斩下右手中指,写下最后一道圣旨。这里,是你皇祖父的手指,是沈光将军拾来的……现在,我交给你吧!”

    杨侗双手接下玉盒,眼睛也红了起来,嘴唇动了动,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杲儿,杲儿,只有几根落发……”

    萧妃将一个小玉盒递给了杨侑,惨嚎一声,晕了起来。

    闻者无不垂泪。

    庐江公主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泪水夺眶而出,“母后!”她大喊一声,扑进萧皇后怀中,放声痛哭起来。

    ……

    这一场令人窒息的重逢,足足耗去了半个多时辰!

    回到涿郡,将早已准备的紫檀棺椁装上杨广、杨杲的遗物。同时也为杨义臣设了一副棺木,里面盛放着他遗留在冀州的铠甲!在《说唐》里,杨义臣是靠山王杨林的弟弟,但实际上他就是杨林的原型人物,他忠于大隋,一生未婚!

    有了杨义臣,自然也免不了为了大隋而绝了后的卫玄。

    安置妥当,杨广、杨杲、杨义臣和卫玄的灵柩,一起移至临朔宫玄武殿内。

    百官披麻,三军戴孝。

    殿中。

    以萧后为首的宗室皆为皇帝披麻戴孝守灵。

    如此三天过后,萧皇后在杨广灵前,当众宣读了杨广遗诏,并请沈光将杨广将整个过程说了一遍,接着将这一份遗诏给韦妃、刘妃、庐江公主、杨侗、杨侑,杨恭仁、李景、韦云起、裴仁基等杨广旧臣一一鉴别真伪!

    众人本就是杨侗的臣子,当然没理由反对杨侗为第三代帝王了,而如今又有杨广亲笔遗诏,一个个都是欢欣鼓舞。

    “侗儿,如今天下不平,行忠就是尽孝,等你皇祖父下葬……你就择日登基吧。”

    自杨广死后,萧皇后已经心如死灰,如今一心只想抛开一切的为杨广守孝!其他的并不想理会,而且杨侗早日登基的话,于公于私都利大于弊。

    杨侗缓缓地站了起来,先朝杨广灵柩行了一礼,又向萧皇后行礼,然后才转过了身子,迎着众臣欣喜的目光:“登基之事以后再说!一点都不着急!”

    “这……”

    所有人都惊讶了,这名正言顺的,且又是萧皇后做主,为何不顺势登基呢?

    萧皇后十分惊讶的看着杨侗,以为他是故作姿态,于是说道:“侗儿,朝廷不可一日无君,天下不可一日无主!”

    杨侗摇头道:“皇祖母,大哥在王世充等人的拥立下已经当了皇泰帝,宇文化及也立了杨浩为帝,另外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杨怀也被李渊拥立为帝,天下已经有了三个皇帝,孙儿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萧皇后柔声道:“侗儿,不管是倓儿,还是杨浩,还是那个杨怀……都是伪帝啊。”

    众人也是这意思。

    “全天下人都知道杨浩、杨怀作不得数,可大哥是杨家直系子弟…如果我这时登基为帝,大哥和他麾下的那些人,为了所谓的正统,肯定说我是假的;而我为了正名,也必须说他是假的。这不是我们兄弟在争,而是时势逼我们不得不去相互攻讦。到时候,我们杨家直系出了两个皇帝,并为正统之争闹得天下皆知,天下人怎么看我们杨家?这肯定是茶闲饭后的笑柄、笑料、笑谈、笑话……”

    杨侗诚恳的望着萧皇后,道:“皇祖母!随着皇祖父殉国,大隋朝廷最后那点威严已经被宇文化及撕得粉碎,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正统之说,有的只是强者为尊。孙儿现在管的地方也是这么大,当皇帝也不会多出一寸领土…除了让我们杨家成为天下笑谈,没半点好处,既如此,那我当皇帝做什么?”
………………………………

第097章:太宗武皇帝

    玄武殿,鸦雀无声!

    只有杨侗宏亮的声音响彻在巨大的正殿之内。

    萧皇后眼中一热,眼泪滚落了下来,杨侗一双黑亮的眼睛慑人心魄,望之令人胆寒,绝代的霸气,睥睨的雄姿,令他看起来如俯视众生的魔神一般。

    一切都和他祖父杨广相像,眼神同样睿智、犀利,气势同样霸绝天下,那种惟我独尊的盖世丰姿深深震撼了她。

    “我感觉夫君就是皇帝。”喃喃自语的水天姬,在这一刻,几乎以为自己见到了皇帝!

    对!就是这感觉!

    这是一种人间帝王才会有的超然感觉!

    君临天下的风采!

    卫凤舞、水天姬的美眸中却更加的射出了狂热的色彩,有些……痴迷!

    而另一边,始终淡然的长孙无垢也愣住了……自从离开太原之后,她还是首次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杨侗。

    在目光相对的这一刻,她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的一个想法:这不正是我理想中的夫婿吗?

    两人默默的对望一眼,那双淡淡的眼睛,就仿佛能够洞悉她内心之中的一切想法!

    长孙无垢的眼神却也不禁迷惘了起来……

    “殿下英明!”

    良久!亦或是刹那!

    满殿文武爆发出了热烈的喝彩。

    杨侗抬头一看,才发现众多文臣武将的眼光充满了…狂热!

    其中,又以年纪最小的杨侑为甚!

    “好孩子!好孩子!你皇祖父没有选错人。”萧皇后泪流满面,一个劲的说道。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皇祖父的谥号、庙号!”杨侗道。

    皇帝死后都有谥号,谥是对皇帝的评价,有恶有益、有褒有贬。而庙号是皇帝子孙对先帝,特别追赠,以视立庙祭祀之意。

    自古以来,一般只有特别了得的皇帝才有庙号,汉朝就只有少数皇帝有庙号。如汉武帝,庙号是世宗,而武帝则是谥号。

    萧后道:“我大隋开国皇帝是高祖文皇帝,谥号文,庙号高祖!依侗儿之见,你皇祖父理当如何?”

    高祖这个庙号都是给开国皇帝,比如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

    而给杨坚的谥号文,则相当了得了。皇帝的谥号有很多,但一般来说,有五个用的最多,也是评价最高,分别是高皇帝、文皇帝、武皇帝、宣皇帝和明皇帝。

    能够得其一,都是相当了得的皇帝。

    杨侗缓缓的说道:“皇祖父之一生,开疆拓土、宣威八方,我以为可以定为武皇帝。”

    皇室欣喜!

    一些文臣则是有些皱眉了。

    武皇帝是极高的评价,史上有武皇帝之称的,哪一个不是一代豪杰?如汉武帝、汉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宋武帝。杨广武虽武,可把天下搞垮了,他如何配得上这个武字?

    “在武略上,皇祖父出塞北巡突厥、向南打到林邑,向西经略西域,重开丝绸之路,击破吐谷浑……这成就细说起来,并不比汉武帝差!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连天下都没有一统,都以武为谥…皇祖父开疆拓土,比他们强多了。”

    “虽然说大隋是在皇祖父手中变成如今的模样,但汉武帝也一样把汉朝搞垮了!既然汉武帝当得了‘武’字,那皇祖父自然也当得起武皇帝!”

    执反对意见者,一听杨侗举出实际例子,一个个都没话说了。

    “庙号太宗!”

    杨侗接着说道:“皇祖父为了更好地控制天下,营造了东都洛阳;为使南北达成人心上的大一统,开凿南北大运河;在国家建设上,他掘长堑、修驰道、筑长城……以上种种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特别是大运河开凿之后,运河之上千帆横行其上,南方的丝绸、粮食都能通过运河运到洛阳、长安、涿郡。可以说,没有运河就没有大长安和洛阳的繁华!那些说皇祖父是昏君的人,不是鼠目寸光之辈,就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毁谤的别有用心之徒!”

    没有人比杨侗更加清楚京杭大运河在日后所起到的作用,它沟通南北、繁荣经济,其作用直接到了21世纪。

    “所以,为了让天下人心服口服!在昭告天下时,不仅是尊谥皇祖父为太宗武皇帝,还要拿历代‘武’帝的功过拿出来……以此证明,皇祖父当得起‘武’皇帝之名!”

    说到这儿,杨侗接道:“追谥父王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赵王叔小小年纪,但其孝行却感天动地、天地动容,追封为孝敬皇帝,庙号仁宗!”

    “杲儿!”萧妃又喜又悲的哭了起来!

    韦妃、刘妃、庐江公主、卫凤舞、水天姬、长孙无垢等女眷听着萧妃悲痛的哀泣,无不默默流泪。

    杨侗望着眼眶里也有泪水在打转的萧皇后,行礼道:“皇祖母,孙儿决定尊您二位长辈为太皇太后,以东宫太皇太后、南宫太皇太后示区别,您意下如何?”

    “侗儿做得非常好,一切依你。”萧皇后搂着堂妹——萧妃,轻声安慰。

    萧皇后明白杨侗的意思,是准备册封他的母亲,才将自己升到太皇太后,只是连萧妃一并册封就有些出乎意外,但她只有高兴和欣慰,杨侗对萧妃母子的册封,这足以证明他重情重孝的一面。

    杨侗接道:“二位母亲均为太后,以姓氏区分!并追赠姨娘‘仁德’太后!”

    如此面面俱到,可谓是皆大欢喜!

    “三弟,你的王号也改一改!”

    杨侑奇道:“二哥,那我改叫什么?”

    “改叫唐王!李渊那老东西听了后,脸色肯定很好看。”

    “好,那我就当唐王。”杨侑喜道。

    众人先是一愣,接着就是一阵大笑!杨侑现在抢了唐王这个爵位,李渊肯定会气得吐血。

    萧后目光柔和的看着杨侗,道:“侗儿,那你呢?还有小舞、天姬、无垢!”

    “我还是秦王,只要把玄机上将军,改为天策上将军就行了!小舞还是秦王妃!天姬是武妃、无垢师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