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王侯-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普通国侯来说是无所谓,只要官户增加就代表收入增加,这就够了。
对徐子先来说,东藩的一万官户是意外之喜,是一种法律和实际意义上的分封,这就足够了。
正因如此,他才能在东藩岛上大展拳脚,包括一系列的东藩观察使,提管福建马政等官职。
这就叫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澎湖人的骚动之下,葛家兄弟相当风骚的带着部下,走入魏翼替他们准备的临时军营。
在这两个武卒营之后,会有两个水师营被运送过来,操作和熟悉南洋水师的十三艘战舰。
加上原本的七艘福建和水艍船,龙灵船,还有十一艘岐山盗的战舰,加上十三艘水师战船,南安团练水营拥有的福船和战船加起来共有三十一艘,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实力了。
如果三十一艘船全部满编,三千一百人的水师营武卒是肯定不够,大型战舰,排水在四百吨位的战船最少需要二百人一艘,包括水手,弩炮组,战兵组全体成员。
中型吨位,二百五十吨左右的战船,需要一百五十人一艘。
小型的战船和龙灵船,每艘也要二十名水手和二十弩炮组成员加上三十战兵,才能完全发挥作用。
至于大小哨船,超过二百艘,只用来传讯,近岸警卫,巡逻,徐子先的打算是成立近岸巡查营,这些小船大半被用来在闽江和东藩,澎湖近海巡查,不计算东藩和澎湖水师的编制之内。
水师营的扩编只能推迟到明年,东藩发展并且反馈之后,财政压力缓解之时。
到时候徐子先订购的十余艘大型战舰又会陆续到位,水师的员额估计在两年内都会处于空缺之中。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展望
走在澎湖地方,徐子先的神态越发自信从容。
“君侯意态挥洒自若了。”刘益道:“离开福州,看来是有失有得。”
“诚然。”徐子先道:“羁绊越发少了,心思也灵动的多,可用的手法也越来越多,当然是要更自在一些。”
刘益笑了一笑,没再出声,但眼底深处的希望也加多了几分。
若是徐子先真的有一天能做到当初承诺的那样,那又如何?
两人在半闭城门前出了城,徐子先腰间悬挂着一柄障刀,身材高大,步态从容。刘益则是腰间挂着两柄障刀,他跟着徐子先的步伐,不紧不慢的向前走着。
这样的组合很惹人瞩目,还好,最近澎湖驻军增多,这样的军官组合也很常见,很多出城的乡民只是略微打量几眼,害怕触怒这两位大爷,又是赶紧把目光移开。
澎湖县城距离港口只有数里,路途中有很多商行和库房悬挂着灯笼,这些灯笼照亮了道路,倒是给徐子先增添了不少方便。
“海船到来可是没准的事……”徐子先对东张西望的刘益道:“这些商行都有人轮值,码头上的苦力也卷着铺盖在港口附近等着,有船过来就装货,那是等不得的。”
“都是往吕宋,或是倭国的船?”
“没错了。”
有不少从北方或是江南,浙江明州过来的海船,总会留一些空间,在福建沿海购买一些福建路的特产。
比如茶叶,茶柄,瓷器,铁器,量最大的还是生丝。
福建的生丝相当出名,并且产量极大。
大魏生丝也是按担来出售,一担一百二十斤,售价在六百五十贯左右,利益很高,有多少出多少。
很多商人或是海盗势力想垄断生丝贸易,目前来说,在倭国的康天祈获得了五成以上的生丝额度,很多福建的生丝商人很有默契,都是尽量把自己的丝出售给康天祈在福建的代理人,以求贸易安稳,不被海盗劫掠骚扰。
剩下的份额就是闽浙江南商人瓜分,远在平岛的王直也有代理人在倭国,拥有两成左右的份额,获得的利益也是不小。
商船除了从福建沿海过,也是有不少商船从澎湖经过,在澎湖补充食水,避风,同时将囤积在澎湖岛上的走私货给带走。
没错,澎湖岛上的货多半是走私过来,避免了大魏的关税,这并不合法,商人们是用一部份交了税的,夹杂大量未完税的,这样不易被查察出来,可以大量持续的走私。
澎湖县这里当然有转运司下的巡检司,但澎湖县不会认真查,巡检司的力量有限,根本杜绝不了。
徐子先的目标并不是把现在的澎湖贸易给移到东藩去,东藩就算有港口和大量商行,也是立足于自己的生产能力。
生丝关系到整个福建,还有大量的海盗势力,官府和贵族的势力掺杂其中,其中也包括昌文侯府都在内,而且是相当成熟的产业,徐子先关注的不是生丝,也不打算把澎湖的商业转运都抢走,澎湖的人口他会吸纳走,会促进澎湖的豆类生产扩大,也会使澎湖的市面繁荣……这个地盘就是南安侯府的,徐子先不会放弃,搞跨澎湖对徐子先并无好处。
徐子先感兴趣的是棉布产业,正如他此前所记忆的那样,明末时期出口的对外贸易商品繁多,甚至包括胭脂一类的中国土产化妆品在内,也包括笔墨纸砚甚至书籍等文化产品,但这些小规模出品生产门类繁琐,分门别类,可能是几百家甚至几千家作坊来出产,想统合起来相当困难。
只有棉布产业不仅相对简单,并且销量极大。
只要东藩的棉田开发成功,大量的布匹会从东藩生产出来,这才是徐子先能够掌握,并且可以大批量售出的第一手的商品。
按明史的记录,马尼拉等地和日本,包括印尼各国都充斥着松江棉布,现在徐子先估计是在殖民早期,在吕宋已经出现了西班牙人的身影,但他们返回欧洲的航线受到天方人的影响,贸易和殖民的利益还不够大。
欧洲各国与天方人的战争,与其说是宗教性的,不如说是贸易与殖民体系和旧有的封建帝国的必然冲突。
徐子先会站在哪一边,当然不问可知。
在徐子先看来,并且一直的看法和见解之下,生丝,瓷器,这些物品的生产无益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和工业革命无关。
只有纺织业,也就是棉布生产,包括织布,纺机的进化,还有纱锭的进步,数量的增多,这种人类最基本需求的商品的生产和产量的扩大,生产方式的变化,才完全谈的上资本主义和工业化。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可能。
纺织业的发展,促成了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使大农庄出现,同时解放了劳动力。
大量的农民变成了工人,出现更多的工场,需要更大的市场,人力需求增多,需要更多的机械动力。
然后就是水力织机和纺机的出现,但人们并不知足,一直到蒸汽机的出现。
这就是资本主义下的工业革命的路线和蓝图,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道路可言。
中国最繁荣发达的江南地方,苏州等地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纺织工厂,但这些工厂多半是生产丝织品,棉布毫无意义的分成好几十个等级,由无数家小型工坊出场。
根本没有可能促成资本主义,没有可能完成工业化。
中国的小农经济太顽强,封建势力太强,没有可能出现大型的商行,工厂,手工业行会,对欧洲的小国来说这些很容易,国王之上有上帝,有别的王国,各国的管制都不可能太过严格,跨国的商行,行会,都在中国的元明时期出现,并且很快蓬勃发展。
在早期的工业生产中,并没有后世的那些高精尖的产品和科技含量,谁掌握了海洋,谁就垄断了市场,迟早能抢下来,并且独占下来。
只要有足够的纱锭,够多的机器,够好的工人,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大量棉纺品,就足够抢下足够大的市场份额,获得足够丰厚的利润。
规模化,产业化,垄断化。
现在当然不可能出现蒸汽机,但大量的水力纺织机也能发挥出比人力快几十倍的作用。
英国出现珍妮机到水力机,再到蒸汽机之前也有相当长的时间用水力纺机和织机,效果一样惊人,最少在其垄断棉布业之前,英国的毛纺业就横扫天下了。
一旦实现大规模的纺织业,会促进更多的棉田出现,现在大魏的布匹出产七成是松江布,出口的棉布九成是松江布,松江的棉田规模并不算大,算上外围也只有二百万亩。
加上山东的棉田产区,诺大的大魏只有两处大规模产棉区。
其余的地方都是松散的,不成规模的小农经济,从小块的棉田到手工纺织,这种产业遇到大规模的产业化的,早期工业化的棉布,势必会被横扫,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东藩的棉田会越开越大,可能达到百万亩以上的规模,一年所产的棉布达到千万匹以上。
不仅能外对贸易,也能横扫国内市场。
一匹布,从棉田开始算,获利两贯是最保守的估算,如果真的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徐子先凭东藩一地,一个产业,可能就获得大魏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财赋收入。
而大魏要获得这么多钱,就要在无数百姓头上摊上不知道多少名目的苛捐杂税,动员多少税吏,衙役,官员,乃至军队,直到官、逼民、反,使天下遍布盗贼。
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集权帝国的优势,这就是无数庞大帝国,在英国这个小岛国面积轰然倒下的原因所在。
后人总是津津乐道清帝国的经济总量,以为中国的落后是从清末开始的,很多人不知道,英国人的财政收入,在明朝时期就超过了中国。
徐子先的东藩棉布产量如果成型,获得大魏四分之一,甚至更高的收益,完全不是痴人梦话。
东藩还可以形成另外的规模产业,比如盐,茶,糖,都在徐子先的考量当中,不过那需要更长久的时间和谋划。
“君侯,”刘益默不出声的跟在徐子先身后,看到他不停的打量着沿途的商行店铺,不觉说道:“数年之后,东藩也会这样?”
“数年?”徐子先哈哈一笑,说道:“最晚到明年,南安溪港口也就是这般情形了,数年之后,东藩的商行店铺,要十倍于澎湖!”
刘益并不认为徐子先在吹牛,但徐子先的话实在是给了他不小的冲击,一时间刘益接受不能,只能默默翻了好几个白眼。
徐子先并不认为很难,澎湖这里毕竟只是一个转口地,来往的商船数量并不算多。
相比于泉州,明州,广州,福州,漳州,相对于这些大州的港口贸易,澎湖这里只算是海上的一个小驿站。
要是明年东藩棉布产业初起,鹿皮和盐业兴起,加上原有的豆类,丝麻,沙金,东藩只要稍有起色,把澎湖压下去是很轻松的事情。
刘益在徐子先身上感觉到了一种踌躇满志的味道,他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只觉得现在每天跟着徐子先做的事都很有趣,有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
对这种变化和感觉,刘益很喜欢。
在一年多前,刘益还是一具行尸走肉,现在却每天睁开眼都觉得有新鲜感。
就这样,足够了。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无罪?
一路行来,天黑之后码头上还开走了几艘船,明显是往福建那边去。
澎湖到福建的航路,只要不是有大台风,一般的船老大闭着眼也能把船开到对岸,所以夜晚行船也没甚了不起,船行速度快的话,明晚就到福建了。
船身上传来一阵阵嘈杂声响,显然都是挤满了回乡的厢军将士。
徐子先呵呆一笑,革退了大约六十名武官,这要用水营的将士补上……现在还没有水营军官,一切水营军官都是要在海上训练时推举出来。
不管是队官,都头,还是副营官,全是推举而出。
胆子最大的,心最细的,最得人心的,在海上适应最快的,三千多人中推举出队官到副营官级别的武官,并不算太难,比养蛊简单多了。
这就是徐子先培养水师军官的策略,他是实在无人可用,只能用这种歪招。
和很多有根基的大势力不同,徐子先起家是十来个南安侯府的牙将,秦东阳是意外之得,能力完全超过了他的身份。
然后是招募来的牙将,接着是刘益和张虎臣,林存信,李福祥等人,然后是葛家兄弟,李星五,董瑞祥等将领。
这些将领各有特色,论步战骑战,都是顶尖的好手,未来不可限量。
但他们有一个特色,就是均在陆上称雄,而在海上则毫无经验。
徐子先会挑几个勇悍的任水营营官,负责训练将士跳帮白刃战,将海战纳入陆战规则,将海战也以正规战法来打,未来可能会有惊喜。
但普通的水营军官,只能从这些新人中慢慢培养了。
希望未来会有惊喜。
南洋水师的大小战船,很快会被水营官兵接收下来,会调来一批有经验的水手,先把船接管下来,然后调集工匠进行维护修理。
港口里的船徐子先都看了,最少有一年以上没有修补维护了。
海船很娇气,出海一次就要清理维修一次,失修的时间越久,在海上出事的可能就越大。
水师军官,完全是一群混蛋,他们就没有考虑过要出海远航,最多就在东藩,澎湖,福州和漳州一带打转,这样船就算不修也不会出大麻烦。
要是现在朝廷有一道诏书至,命南洋水师赶赴北方备战,怕是南洋水师走到一半就得解体。
“君侯打算怎么处理任忠?”快走到水师衙门的时候,刘益又忍不住开口。
水师衙门比县衙要大的多,也堂皇许多。
“叫他自己请辞,还是弹劾他,请捕下狱?”
这些事都是徐子先这个观察使的职责范围,特别是很多武官配合之下,徐子先手中有一整摞的证据,就算是赵王也拦不住。
“见面再说。”
阔大的五开间的衙门大门洞开,只有一个守门的厢军倚着长矟,天黑才不久,这人已经在打瞌睡了。
徐子先慢步走入,几天前还相当热闹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凄惶景像,满地的废弃物被随意丢掉了,破衣服,烂鞋了,用坏的水葫芦,破损的腰带,无用的刀鞘,或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物。
大量的厢军士兵和武官已经踏上了返程路,他们罪名不同,贪贫老弱,奉公不法,守职无能,但离开的时候都是咧着大嘴,甩开脚步离开,恨不得飞起来上船,生怕被人撵上一样。
这也怪不得他们,这一次为了吃下南洋水师,徐子先花了好几万贯,为此事孔和气的拍桌打板。
孔和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可以直截了当的用观察使的权力革除军官和厢军士兵,却是要拿钱来赎买?
“孔玄平不太明白的事,我现在明白了……”亲眼目睹了徐子先的银弹攻势后,刘益是勉强明白过来了。
原本南洋水师算是一体,军官抱团,士兵对外来的权力者也隐含敌意。
如果徐子先态度强硬,虽然观察使有权力整肃水师秩序,开除不合格的军官和士兵,但如果激起兵变,或是一直在打笔墨官司,这水师何时能用派的上用场?
现在是花了几万贯钱,配合观察使的权力,几乎是几天之间就把南洋水师变成了空壳子,底下的事就是观察使保举推荐新的武官,招募水手,士兵,一个月内,这支拥有大型中型战舰和福船的水师,等于就直接落入了徐子先手里了。
朝廷也有可能派新的武官来,大都督府也可能插手招募厢军之事,但大局底定之下,一点小动作已经无关大雅,影响不了徐子行掌控这支朝廷最后的经制水师了。
刘益是明白过来了,一艘小型的战舰造价也超过五万贯,十几艘战舰加福船和大小哨船,价格是多少?
超过百万贯的船只,加一部份水手和少数的武官,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几万贯钱就解决了?
跟在徐子先身后,刘益只感觉眼前这位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其实徐子先也没那么妖……要不是齐王事前铺好了路,把观察使的名义给他,在大都督府内也有相当多的齐王余部在支持,还有林斗耀的配合,再加上朝廷也实在是早就放弃澎湖和东藩,也等于是放弃了南洋水师,徐子先才能这么轻松得手。
不要说几十年前,便是二十年前的南洋水师,朝廷派驻的是一位厢都统制统管,观察使和转运使俱都齐备,徐子先想以这样的手段夺取水师,那就近于是笑话了。
天黑不久,四处却已经是寂寂无声。
任忠瘫坐在交椅里,两眼略有些湿润,他很想哭。
虽然一个三十来岁的粗壮汉子哭出来实在是太难看,可是任忠是真的想好好宣泄一场。
几天之前,他还是坐拥三千多部下的都统制,十来艘战舰,几十艘小船,整个福建东南沿海都是任忠负责的防区。
一年几十万贯的军费,任忠自己能到手一万多贯,这个收入不低了,任忠知道自己的位子相当烫人,他打算再干几年就辞官不做,带着积攒下来的家当回家享福。
谁知道风云突变,朝廷突然任命了一个观察使,这还罢了,这个新任的观察使还是南安侯徐子先这种可怕的人物。
任命敕书一下,转达到任忠这里时,他就感觉局面不妙了。
任忠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辞官,可是和赵王的使者沟通过后,任忠又觉得事情尚有可为……徐子先弹劾一个,赵王便在大都督府的层面驳回一个。
然后上控到京师御史台和兵部,再由两府下令彻查,再回奏……处理一个都头都是千难万难,却要看徐子先这个观察使怎么行使权力,怎么为所欲为?
几次笔墨官司一打,徐子先纸老虎的真面目一暴露,怕是整个水师也就没有人拿这个南安侯当盘菜了。
到时候赵王已经坐稳了大都督,可以干预到南洋水师的运作,并且更进一步的架空徐子先了……
只是天算不如人算……
任忠总算动弹了一下眼皮,使他看起来更象是个活人,而不是一团死物。
这时他才发觉,连身边伺候的亲兵都不见了踪影,看起来也是领了钱跑路了。
任忠扁扁嘴,不知道自己是想哭还是想笑。
这时外间传来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一轻一重,重的好象是在自家庭院里散步,随意而行,透着一种潇洒自若的味道和感觉。
轻的脚步声象是随从护卫,只是跟着脚步重的人随意行走。
任忠心头火起,这里好歹是大魏经制之师的衙门重地,且是都统制的签押房外,现在成了闲人进来散步的地方了?
听到脚步声越来越近,任忠沉着脸站起身,抓住自己的仪刀,走向门外。
“何人在外?”任忠吼叫道:“还知道规矩么?”
走到门外,却是看到徐子先正背着手,微笑着看向自己。
“南安侯?”任忠整个人要跨下来,勉强站立着,抱拳道:“末将见过君侯。”
“论官职你还在我之上。”徐子先笑道:“应该我向你行礼。”
“君侯是国之宗室,末将不敢当……”
论官职都统制和观察使也是平级,一个是主帅一个是监军,不过品阶上都统制是正四品,而观察使是正五品,但如果只论官阶,徐子先可是冠军大将军南安侯,他任忠不过是个怀化将军而已……
“好吧,礼节之事我们随意好了。”徐子先道:“任都统制,你这里连伺候的人都没有了吗?”
“都走光了……”任忠眼里露出恨意,但很快他又把头低了下去,他嗫嚅着道:“也是末将驭下无方……”
徐子先笑起来,不客气的道:“我给钱把他们劝走,你怨恨否?”
任忠咬牙道:“总是末将的错,部下有那么多违犯军法的……”
“贪污,吃空饷,练兵不勤,甚至不愿出力,大魏厢军多半如此。”徐子先突然道:“任忠你一定以为,我是为了权势吹毛求疵,故意刁难你,为了架空你才这么做?”
“末将不敢这么想。”
“你是这么想的……”徐子先盯着这个武将,厉声道:“厢军不行,导致地方盗贼横行,多少良善之家,睡觉前还是一家和和美美其乐融融,晚上来了一群盗贼,男子死了,妇人被掠,孩童成了孤儿流落街头,老人只能饿死,造孽的是海盗,你们这些为将者,对这些血债又岂能毫无责任?”
“朝廷的部署是如此……”
“少废话了,问问你自己的良心,看看它同不同意你说的话!”
任忠低下头,不再出声了。
如果是部下齐在,四周环绕武官和将士,任忠一定哈哈大笑,毫无负疚之心。若说话的是个普通人,怕是还要叫部下打一顿,再把疯子给赶出去。
可说话的是南安侯,就算部下俱在,任忠也没有胆子碰徐子先一指头。
而现在四周寂寂无声,所有的部下俱是叛离,任忠在极度的痛苦中却是被徐子先疾颜厉色的训斥,内心很久没有出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