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王侯-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老爷也不能掉以轻心……”负责指挥这一场战事的林凤山,是蒲家牙将的头目之一,四十余岁,曾经是大魏的营统制,在荆湖南路剿匪不利被免官罢职,差一点被问罪斩首。虽然得脱性命,家产财富一扫而空,蒲家有钱有势,他就只能依附过来了。
林凤山是正经的禁军武官出身,眼光见解不是蒲寿臣这样的人能比。他知道麾下人马虽多,真正靠的住的就是蒲家潜藏在外的五百多牙将,多是悍勇无比的亡命之徒。而且经过林凤山的整训,军伍战阵之道好歹是入了门槛,其余的一千多江湖豪客,外路的土匪马贼,虽然强悍,个人武艺可能也不错,但指望这些人正面搏杀,闻鼓而进,鸣金而退,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一千多近两千的混混无赖游侠儿,也就只能呐喊助威,摇动兵器充个人场,填刀头怕都不够格。
这一仗,如果对面的武卒如表现的那样镇定沉稳,未必能轻松拿下。
“林兄还是太高看敌手了……”蒲寿臣不以为然的道:“我看他们也就是摆摆样子……”
林凤山面色凝重,说道:“摆样子也好,真的沉稳也罢,最少敌阵如磐石这是真的。”
“那这一仗怎么打?”
“人多当然是照人多的打法……”林凤山微微一笑,说道:“秦东阳我知道,有名的武学宗师,不过百人敌和万人敌不是一回事,我算是他的前辈,这一次少不得要欺负他了。”
“好,就看林兄的了。”蒲寿臣兴奋的道:“如果这一仗打赢了,林兄可以不必再继续在外头奔波,可以回蒲家任高职,俸禄优厚,我一定会向家主力荐。如果还想为武官,我会请求家主大兄出一笔巨资,替林兄洗清当年的冤枉,升官不敢说,恢复统制一职还有机会。”
林凤山是有名的统制,当年前途不可限量,在兵部都曾经知照留名,如果能恢复统制一职,留在福建路,将来成为禁军一军都统制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要洗涮战败之事,必须得朝中有御史先上奏,然后兵部复核,这一切的关卡要打通可不是易事,也就是蒲家这样财雄势大,而且在朝中有很深厚人脉的大商家才敢有这样的承诺。
林凤山精神一振,并不愿说太失自己身份的话,只是道:“事在人为,我会尽力。”
蒲寿臣连连点头,他今天没有穿惯常的白袍,一身汉人衣束打扮,这当然是为了掩藏形迹。不过其白色皮肤,深目之下硕大的鹰钩鼻相当显眼,加上蓝色眼眸和满脸的络腮胡须,当然还有身上的异味,实在也是太明显了。
三百多艘大小船只急速向前,在林凤山的指挥下,大量的船只开始分为三股,左翼百余只,右翼百余只,中阵也是百余只。
三翼彼此相连,很快进入芦苇区域,再进入江滩浅水和淤泥区,当众多匪盗趟着浑水进入干燥的堤岸区时,岸上高处的武卒团练阵中,隆隆的鼓声也是响起来了。
众多匪盗随着大小船只前冲,发出阵阵怪叫,他们很快冲过芦苇荡,在火光映射之中,这帮贼众如同鬼魅一般出现在浅水滩上。
大片的人群先是三五成群的钻过浅滩,出现在灌木和草地之上,然后越聚越多,很快大量船只几乎都停在了浅水区,除了少数大船上的浆手留下之外,几乎所有人都上了岸。
“三千六百到七百人左右。”葛存忠对身边的葛存义道:“人数正好是一倍。”
葛存义面露忧色,小声道:“如果一千五百人的团练都是我们老弟兄那样,再来三千人我们也不怕。就怕……”
“不会,不会。”葛存忠看似粗豪,其实精细的很,只是性格直率,眼里不揉沙子,但不代表他的粗豪之下就没有精细的一面。
他摆了摆手,也是小声道:“世子练兵之法甚妙,俺一冷眼旁观,武卒被调理的如臂使指,上下齐心,士气也很高,贼众犯境,是客军。这些武卒保护的是自己家乡和妻儿亲友,是主军。一边士气不低,一边是虚气,看罢,只要能顶住,咱们就能赢。”
“最好是大胜。”
“大胜也难……”葛存忠道:“看样子对面也有高人,中间是来假的,多半派杂鱼来填刀头,两翼玩真的,一翼厚重,一翼轻捷。新兵最怕被包围,一被围住心就慌了,能顶住,打退敌人,这比啥都强,以后,再找回场子就是。”
“嗯,我知会老弟兄,一会儿要稳住,不管别的营怎样,我们信字营一定要稳若磐石。”
“对喽,一会不要贪功,守住了就是赢。”
………………………………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阵战之法
葛家兄弟商议的时候,秦东阳则是静静的看着在江滩上整队的敌人。
阵列已经排好,临时变阵不可取,新兵最怕将领不镇定,阵前变阵,老兵精锐可以完成,而新兵不行。
敌将也算是高人,看的出来。
江滩上的匪盗虽然混乱,但明显拉的很开,左右翼更充实,由于人数众多,应是虚招的中路也有千人左右,正面还是会有相当的压力。
对这种两翼兜过来,拿人多欺负人少的战法,最好的应对当然是变为一字长蛇,以方阵应对最好。
现在的品字阵防御不及方阵和圆阵,从阵法来说,秦东阳先失一着。
但他也是没有办法,品字阵厚重,互为犄角,三个营首尾相顾,是新兵为主的军队最好的阵形。
秦东阳扭头看了一眼左手,信字营在他的左后侧,有葛家兄弟和众多的鼓山盗当军官,应当可以放心。
忠字营是秦东阳自己带,五百人的营中有林存信和李福祥等成名的武师加牙将当武官,皮甲和少量的铁甲集中在这个营,秦东阳用心最深在这个营,也是当仁不让的排在品字阵形的前端。
右侧原本该是徐子先的位置,但徐子先已经往上游击敌,同时带走了相当多的老成牙将和高时来等人,义字营明显被削弱了许多,好在有刘益,武艺不在秦东阳和葛家兄弟之下,由于为人随和,刘益也很得武卒军心,希望他能有优秀的表现。
秦东阳只恨军中缺乏强弩,如果现在有几十把床弩加上过百神臂弩,几十柄蹶张弩,众弩齐发,这是禁军的特色。
现在敌人在二百步左右,床弩和蹶张弩的有效杀伤范围之内。
几轮劲箭,就能把那些乱糟糟的匪盗射的嗷嗷乱跑!
秦东阳不无遗憾的想着,武卒中的弓手并不少,每个营有三十刀牌,二百矟手,二百七十人的弓手,这个配置,矟手和刀牌手的人数稍多,按大魏军制,该是十刀牌,一百矟手,四百弓手,遇战则床弩,硬步弓,神臂弓,也就是手、弩,加上腰张弩,蹶张弩,这些强弓硬弩进行全方面的远程打击。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远程火力覆盖式的打法相当先进,对付大魏历史上的敌人,如西羌,北虏,还有西南夷,生苗,都是无往不利。
但对甲坚兵利,步骑战术都相当出色,也拥有数量极多,质量也相当强的射手的东胡人,这种战法就相当吃亏。
敌骑来去如风,时不时的以重骑突袭魏军后侧,最终从侧翼弓手以重骑突入,再以轻骑追击,大魏军的几次惨败,都是与敌骑优秀的战术相关。
但眼下这个局面,如果有大量的硬弩,那局面就相当有利了。
秦东阳深吸一口气,不论如何,仗总是要打下去,世子寄厚望给自己,他希望自己不会辜负世子,也不能辜负眼前的这些武卒,这些日子来,这些武卒每天都接受比禁军辛苦十倍的训练量,为的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对的起世子下发的俸禄饷钱。
秦东阳深为痛恨的就是自己没有能力,替弓手们搞到更好的制式硬弓,搞不来床弩和各种硬弩。
但没有弩又如何?
最少在现在,秦东阳没有听到抱怨,武卒们更没有因为缺乏甲胄,硬弩,强弓而士气低落。
现在所有人应该都在想着保护自己的家人,而人同此心,听着身边武卒们粗重沉闷的呼吸声,秦东阳突然也是放下心防,略微绷紧的身体也放松了下来。
天时地利人和,自己这边并不缺乏,虽然敌人数量众多,但秦东阳还是觉得,胜利的天平始终是向自己这边倾斜。
……
对面的敌人终于整完了队,但看起来还是乱糟糟的。
一个队都排不齐,拿矛的,拿矟的,拿刀的,乱七八糟的挤在一起,长短兵器看起来象一团团混乱的灌木丛,长短不一,叫人很担心他们会砍伤刺伤自己。
还有很多稀奇古怪,只在传说中的兵器也是一应俱全。
刘益柱着两柄狭长的障刀,身边的武卒已经在开口嘲讽那些江匪,他也并不去管,自己这边提振士气,何苦去打压?
就算刘益自己,看到那些长棍,短棍,狼牙棒,短斧,宣花斧,鬼头刀,还有各种长长短短饰着红缨的长枪,各种形制的大刀,何尝又不是莞尔一笑呢?
“世子不知道能不能赶回来?”有人轻声嘀咕着。
“世子也是奉命去击贼。”另一人道:“难道你怀疑世子?”
“当然不是。”先前说话的武卒道:“世子要是在我们营前头,我这心里就安稳不少。”
“世子会赶回来的。”一直没说话的刘益扭头看看众多武卒,咧嘴一笑,说道:“你们跟他几个月了,不了解他?若是世子赶不回来,俺就把手里的两把刀给吃了,连刀把也不放过。”
这番话引得不少武卒笑起来,原本相当紧张的情绪无形中也是缓和了不少。
不管怎样,义字营是徐子先一手调理统带,这个营的武官从都头到哨官,队官,伍长,几乎每一个他都认得。
甚至五百多武卒,徐子先也能认得多半人,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叫出名字。
武卒们当然希望徐子先此时在队伍中,能够率他们迎敌,他们当然也不是怀疑徐子先畏战逃离,谷口那边适才传来喊杀声与烟火,显然是徐子先率部已经在和贼寇交战,很多人在期盼中也有担心……
刘益微微点头,不管怎样,徐子先几个月的水磨功夫没有白费,他在团练军中的威望已经无人能比。
刘益也是微微有些担心,他的话说的很满,但其实内心还是有些担忧,如果谷口方向敌人也埋伏重兵,就算得胜也要浪费很多时间,他倒不是担心这边的战局,而是担心徐子先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这一个多月来徐子先一直在练刀矟之术,练呼吸,发力,招式,但时间太短,现在徐子先还算是武道之外,未入得武道之门。
真正的高手,是在战场上内心镇定,而调整呼吸之后,发力招式无不都是在巅峰状态,每挥一刀,必斩一人,哪怕是相等水准的高手,生死也就是在几处呼吸之间……徐子先距离这样的水准,还差水磨功夫和实战经验。
刘益若有所悟,很有可能徐子先在经过眼前这一场战事之后,能窥得武道之门?
……
“动了,动了。”
在徐子威和徐子文的眼前,大股的贼众开始往江堤上冲锋。
几千人的规模,就算是乌合之众,集结冲锋时的威势也是相当的惊人了。
无数面刀枪被挥舞着,贼寇们发出海啸般的呐喊声,用来壮胆,也是用来震慑那些守备在江边的团练。
“仰面而攻有些吃力。”李谷神态自若的给自己斟酒,笑着道:“不过蒲家有高人,两翼兜过去,避开重兵布置的中阵,一旦包围,武卒们的情形就不太妙。”
徐子威红着眼拿过酒杯,一饮而尽,说道:“人都说秦东阳是罕有的好手,既是百人敌也是万人敌,现在我看也是寻常莽夫……”
徐子文没有说话,他是第一次见兵戈战阵之事,这一瞬间无比激动。看到几千人的对战厮杀,他感觉自己此前自负和骄傲的东西一下子变得粉碎。
为什么会如此,徐子文有些懵懂,转念一想,自己也是吓了一跳。
太平年月,当然是以文事为最高。乱世之时,最重武夫。
难道大魏已经到乱世?
虽然自己想开解自己,但这个念头怎么也是牢牢留在脑海之中,盘恒不去。
若是二十年前,福建路偶有海盗犯境,内部还是相当的平静安稳之时,蒲家敢这么公然动兵私兵攻打朝廷团练?
朝廷威权下移,政令不修,威望日削,崇德帝越想振作,天下就越混乱,看来大魏的脖颈上已经套了绞索,眼看就要把自己活活勒死了。
“放箭了。”这时徐子威又过来端了杯酒,他是一副赳赳武夫的样子,令得徐子文内心一阵厌恶。
不过眼光也是向江边看过去,三千多人确实已经冲到了江堤半腰。
江堤还是在文宗年间朝廷国力强盛的时候翻修过,一百多年来只是维护,好在当时修的时候下了大功夫,几十万民夫修了将近两年才成功。
加固的大堤,导流渠,泄洪区,冲草木固堤,一百多年来福建并无水患,也是靠着这高大而平缓的江堤。
现在蚁群般的贼人已经冲到半腰,江边的武卒队伍中红旗展动,可以听到节奏相当明显的鼓点声。
徐子文也知道这是下令放箭的鼓声,所有弓卒都要按鼓点声的节奏来放箭,快或慢都是由军官通过鼓点掌握,并不是各弓卒可以自己随意施为。
第一声鼓声响起来的时候,大约八百多人左右的弓卒放出了第一轮箭。
因为贼在半腰,平射无法掌握角度,所以团练武卒用的是仰角抛射。
半空中突然象是飘来了黑云,原本还有斜阳照应,岸边芦苇从燃烧的火光也很明亮,但天空突然就仿佛一下子变黑了,密集的箭矢挡住了光线,在江堤高处抛上半空,这些箭矢在飞掠了几十步以后,借助风力和惯性,开始斜斜的落在贼寇正中。
………………………………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
惨叫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这个距离抛射都是用的重箭,这种箭矢重量比轻箭重出一倍还多,箭杆粗,尾羽重,箭头是扁平的铁铲形态,重箭抛射,硬弓的力道加上箭矢本身的惯性,正面足可破开皮甲等轻甲,就算是铁甲,也可以射破鳞片,射断肋骨,伤及内脏!
大半的贼寇都没有披甲,如雨般的箭矢落下之后,立刻带给他们严重的杀伤。
鼓点声不停,箭矢继续如雨般落下,惨叫声也是接连不停。
有人同时被射中十余箭,如刺猬般倒在地上,有人被一箭穿喉,直接倒地身死。有人被刺中面部,射瞎一眼,想拔又不敢,在原地打转惨叫。有人被射穿胸口而死,有人伤在肋间,腰部,腿部,被重箭射中,伤势不轻,只能倒在地上,希望有人帮一把手,将自己拖离战场。
徐子文看的心惊肉跳,兵凶战危,书本上看到的文字描述,和真实的战场,完全不能相比。
中间战场的一千多人已经快崩溃了,短短时间两轮箭,最少射死五六十人,伤者近二百人,几乎占到了贼众人数的三成。
虽然又冲得近了些,但他们已经被箭矢射的抬不起头来。
正面仰攻,弓手射击最容易的落点就在正中,这些中间的贼众当然是蒙受了最惨重的损失。
林凤山留在中阵之后的蒲府牙将发挥了作用,这几十人的队伍都是心狠手辣的老手,他们身上披着铁甲,箭矢对他们的威胁很小。
在混乱的战场上他们手持障刀,将那些试图往后奔逃的人拦住,然后就地斩杀。
在这些凶悍的蒲府牙将的逼迫下,被箭矢射惨了的人群只能选择继续攀爬。
到江堤一半以上时,重箭射过三轮,这时江堤上的鼓点声变的急促起来,所有的弓手换了轻箭,并且开始连珠急射。
这一下中间贼众几乎要跨了。
八百多弓手,连续开弓射箭,一箭射过紧接着又是第二箭。大魏民间的弓箭社很多,几乎每个镇子都有,普通的百姓也曾习得弓箭,甚至不少弓手都是用的自己惯用的长弓。
轻箭急速不停,在短短时间内,连续射了六轮。
整个江堤从上到下几乎是被箭矢盖住了,地面上满是躺倒的人群,很多人身上都中了不止一箭,轻箭的杀伤力不如重箭,但三、棱箭头可以开出一个流血不止的创口,血流不止,人很快失去行动的能力,中了几支轻箭之后,哪怕是如山般的汉子也会颓然倒地,不等伤口处理止血后不敢再行动了。
这一下中阵已经减员过半,还好他们已经冲入江岸之上。
贼众也不是没有人会射箭,在距离到三四十步时,不少贼众也射箭还击。
这时两翼也快爬到江堤上,很多贼寇从两翼射过轻箭来。
武卒队中也有人不断倒下,有武卒开始中箭。
每当有人中箭,就是发出一声闷哼,若不是要害中箭,便是看一眼而已,最多闷哼一声。
要害中箭的,则慢慢倒在地上,开始捂着创口,小声呻吟着。
如果有某队的武卒中箭,有人骚动,带队的武官立刻会严厉斥责。
有人扭头左右观看的,立刻就被喝骂。
几个鼓山盗出身的武官在各队巡看,有伸头探脑,或左右顾盼的,上前就是一脚,然后劈头盖脸的喝骂。
头顶有箭矢不断飞掠过来,这些老手却是浑若无事,他们的表现也是稳住了军心,而几个月的严格训练,在此时也展现了十足的效果。
两翼有大股的过两千人的贼寇涌上江堤,边跑边射箭,正面有三四百人冲了上来,挥动刀枪。
弓手奉命向两翼平射,但连续近十轮的抛射和速射,这些动作使弓手的动作频率减慢,弓箭对两翼绕道过来的贼寇,效果并不算太好。
“看来是稳了。”李谷一直端着杯子却忘了喝,眼前的战事说起来是团练和群贼,在朝廷层面是摆不上台面的小事情。
荆湖南路那里,万人以上的剿匪战不知道打了多少次,朝廷已经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勋阳那里群山环绕,贼众聚集了近二十万人,官兵不出动万人以上都不敢去进剿,朝廷也态度暧昧……谁都知道,勋阳的二十万人多半是荆湖北路和河南路活不下去的逃荒流民,在勋阳等地的大山里耕作求活,朝廷除非能豁免他们的罪行,同时减免赋税,然后这些流民当然能回家当老百姓……但这是办不到的事情,河南路与荆湖北路,荆湖南路的情形相当困难,这在两府也是心知肚明的事实。
但庞大的帝国到处都是问题和麻烦,按下葫芦浮起瓢,山里的流民又不曾真的造反成为流贼,朝廷也找不到钱财安抚二十万人的流民当厢军,这事只能装聋作哑,大家都装糊涂好了。
对朝廷来说眼前的事只是小场面了,对李谷和徐子威,徐子文来说,场面却是相当的壮观。
毕竟大股海盗进犯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这几年福建风平浪静,而且南安距离府城太近了,就在府城右侧就能看到这么壮观的场面,也是值得这一天的奔波和辛苦。
“是稳了。”徐子威说道:“两边一兜,武卒俱是新军,要乱了。”
徐子文倒是不以为然,从武卒自一开战到如今的表现来看,训练有素,沉稳有致是看的出来的。
贼众也有箭矢不停落入武卒阵中,但三个营的武卒巍然不动,如山岳峙立,这样的军队,岂会轻易动摇?
“矟手,放矟!”
几乎是在几百个贼寇在正面冲上江堤的一瞬间,冒着两翼被围的危险,秦东阳还是断然下令冲击。
刀牌手散在两侧,挥盾抵挡那些乱舞的游兵,同时出刀还击。
而二百名矟手在接令的一瞬间,在秦东阳亲自率领下,踏步前冲,放平长矟!
二百多支长矟齐涮涮的放平,放平矟尖时发出巨大的架杆声响,齐平的矟尖寒芒林立,给人莫大的压迫感。
一下子整个战场都仿佛把目光集中到了中路。
林凤山指挥左翼,那里有最多的蒲氏牙将和江湖刀客,实力最强。
看到中路的场景,他的额角一下子冒出汗珠来。
这种整齐划一的矟阵,禁军中也不多见!
这一瞬间,他感觉到了莫大的威胁和危险。
“踏步,冲!”
秦东阳持盾按刀,于阵中下令。
一旁的旗手挥动旗帜,各都头,节头,哨长,队官,一一复述他的军令。
鼓手开始按踏步向前的节奏敲打鼓点,这时几个月时间训练过无数次的矟阵冲刺之法终于第一次出现在了战场之上。
矟阵还是稍许有些混乱,从江堤列阵处到贼寇刚冲上来的地方有二十步不到的距离,但由于是初交实战,武卒们难免紧张,这导致动作变形,很多人步子迈大了或是迈小了,但这无关大局,当他们冲到堤岸边时面对不到四百人的中路贼寇时,矟阵还是保持着相当的完整。
二百对四百人,看起来还是贼寇人多势众,由于两军相接近,弓手也不再往中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