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王侯-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着。

    那个叫陈人中的举子沉声道:“若真的能叫治下百姓多收些吃食,那就真的是天大的善政了。不瞒诸位,经世致用的学说,我看过不少。凡治安,刑罚,名教,钱谷诸事,现在地方治政是以财赋为第一。财赋收的多,考评就是上上,别的事都是假的。因为朝廷要养兵,但以在下看来,足兵也要足食。财赋都被朝廷拿去养兵,地方上的百姓却是衣食无着……在下是荆南郴州人,我们荆南的百姓以白天耕田,晚上为盗闻名,老实说,郴州确实多盗。然则,若不是衣食无着,赋税过于沉重,百姓难道乐于为盗?郴州去岁大辟人数是七百四十一人,上报提刑司的不过数十人,国家每岁大辟三千余人,其实光是荆南一路,每年大辟人数都超过万人。那是捕盗之后,当场便加以刑杀,以大魏律,盗案不报,就是地方官府捕盗之后可以当场刑杀,无需上报提刑司周知。我荆湖南路一路,一年被杀的盗匪多达数千人,可是盗贼却是越杀越多,所为何来?百姓太苦了!若是人人衣食周济,何苦冒着大辟的危险去为盗呢?所以在下于农事上多下功夫,能叫几户人家多收些粮食,少几个被大辟杀头的盗贼,在下自以为便是善政了。至于考评上上还是下下,却不是那么叫人在意……”

    四周一片寂然,徐子先也是有些动容。

    举子之中,居然也是有这样的人物,令人从内心赞叹其人的品性和为人。

    而且,嘴说是没有用处的,这个陈人中被人称农呆子,看来真的是在农政之事上下了苦功夫,若其人真的有所成就,那就是个了不起的农学家了。

    “这穷措大……”姚平忠也赞道:“倒是个有心人,要不是他们人多乱哄哄的,我要请他上来喝两盏酒。”

    “会有机会。”徐子先笑着说了一句,再和方少群对视一眼,又看了眼陈佐才,陈佐才会意,自后座席间慢慢起身,往楼下去了。

    “第六盏,沙鱼脍,炸沙鱼汤。”

    “第七盏,炒鳝鱼,鹅掌炖。”

    “第八盏,螃蟹酿,奶、房玉蕊羹。”

    “第九盏,鲜虾羊蹄脍,南炒膳。”

    “第十盏,洗手蟹,鲫鱼汤蛤蜊。”

    每一盏都是换着鲜的热菜或汤上来,佐酒极佳,人们慢慢饮着酒,闲聊,或是起舞助兴,并没有召歌妓,却也是其乐融融。


………………………………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

    再谈及兵法,说起徐子先的策问奏疏,姚平忠和种纪二人,都是极为赞赏,对徐子先自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是身在禁军前线的将士,不会明白没有优势骑兵的痛苦。

    不管是哨探侦察,还是架梁通信传令,随时都有被敌骑截断的危险。

    姚,种两家都是在二百多年与西羌对敌的前线,西羌的远拦子最擅长截击传信轻骑,或是截击粮道,而魏军以步兵为主,实在很难做出反制。

    重骑兵,其实一直是前线将领的共识,但在大魏文官把持并且做的稀烂的马政之下,没有战马的军队自然也谈不上骑兵的建设,二百多年下来,魏军其实也没有几个优秀的骑兵将领了。

    有人在楼上高声道:“南安侯的论马政札子,各位看过没有?”

    “京西周报已经全文刊登了。”

    “看过了,确实是好奏疏。”

    “前后详细,分析的也是合理,也有解决的办法,算不得纸上谈兵。”

    “我以为南安侯只是一莽夫,杀人越货的宗室强梁之辈,现在看来,也算是允文允武,是个罕见的人才。”

    “就是不知道天子怎么批复?”

    “这还要多想?天子怕是巴不得南安侯立刻回福建去,马政成不成,天子倒不是很放在心里。”

    “这倒也是,马政败坏超过百年,多少人想收拾残局,最终都是惨败收场。”

    “如果真的能将此事做好,南安侯此一功就足够封王,且世袭网替。”

    “储君大位又不是不配,也是文宗血脉,近支宗室。”

    “喝了酒就胡说八道……慎言,慎言。”

    下面七嘴八舌,又将话题扯开了去,闹哄哄的听不清再说什么。

    徐行伟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徐子先,这位小兄弟,此前武勇之名声动天下,孝行孝思闻名乡里,而再有一策问,一扎子,军国大政不落人后的形象也会深入人心,这些东西,可是千金难易。国乱思良将,真的到大魏需要做出决择的时候,怕是会有不少人想起徐子先来了。

    “第十一盏,五珍脍,螃蟹清羹。”

    “上插食,炒白腰子,炙肚仁,润鸡,润兔,炙炊饼,炙肉春饼。”

    待插食,也就是以肉食,烤饼之类的小食上来,人们都有些疲惫,也没有多少胃口,插食是烤制的肉类,香气四溢,有人随意捡上几块,略尝一尝味道也就丢开了。

    十几盏的酒宴都是最上等的宴席,富贵人家也是等闲难办,成套的餐具都是用上等的金杯,银盆,或是汝窑出产的上等精细瓷器,一套瓷器都得价值百贯,精美的菜式,上等的好酒,配上五光十色的餐具,这一席当然是最上等的享受。

    就算如此,当报更人走过,敲响五更的梆子,远方的钟楼传来报时声时,人们的心思也是显然都不在酒宴上了。

    “俺是定然中的。”姚平忠大大咧咧的道:“俺此前最担心的是策问,后来写下来完篇,词气通顺,俺心里有数,这一科多半中了。”

    种纪轻笑道:“惟诚在家里,没少被伯父拿棍子教训。”

    “俺一拿笔就犯困。”姚平忠恨恨的道:“若不是武科有策问这一考,俺十五岁就能当武进士了。”

    众人都是笑将起来,很多将门子弟都是有一样的通病。

    此时的将军子弟,大约是和汉时的良家子差不多,五六岁大就上马练骑术,同时学弓术,然后练力气,学刀矟搏击之法。

    到十几岁时,已经是身强体壮,弓马娴熟,要是纯粹的考武艺,怕是这些将门子弟早就得高中了。

    “出榜了,出榜了。”远方传来报喜人杂沓的脚步声,这边的酒楼和沿街的馆舍都是有无数人头涌动着。

    三千多举子,文武俱有,加上带的书僮仆役之类,再有与大考相关的人等,历来三年一次的进士试是牵动天下人心,也是京师最为轰动的大事件。

    这一次虽是被兵变的事冲淡了不少,但仍然是众所瞩目的第一等的大事。

    “明达你看。”徐行伟在京师居住了一阵子,对京师风俗也是相当了解了,指了指街道上提着灯笼行走的人群,笑着道:“那是在等着榜单下来,预备榜下捉婿的强盗。”

    徐子先这才注意到,确实是有三五人或七八人一股的人群,提着灯笼各自在旅舍或酒楼外等候着。

    “燕客你要小心了。”徐行伟拿魏翼取笑道:“你生的可不是一般的俊美,要是叫人看到了,现在捉了去晚上就拜堂,你心里有什么打算都得落空。”

    魏翼怒道:“那都是事前就说好了的,哪有人真的胡乱抓女婿的。”

    姚平忠摩拳擦掌的道:“要是有人来捉俺就好了,俺将计就计,以假作真。”

    “你这厮要作死不成。”种纪笑骂起来:“回头到家里我就告诉四姐去。”

    姚平忠未过门的媳妇是种纪的四姐,西北将门这样的联姻实在太过常见,姚家和种家是最顶尖的两个将门,彼此也是联姻超过百年了。

    姚平忠嘿嘿一乐:“俺只是说笑。”

    众人随意说笑着,也是略微掩饰一下紧张的情绪。

    大魏的武进士和文进士一样难得,只要到手就最少能做到五品武职。

    僧多粥少,将门世家的子弟固然能积功积劳,最终也能保举,或是荫封得到品官,但终究还是没有得到武进士之后的官职来的硬气和重要。

    朝廷任用大将,也是优先以武学子弟和武进士为先,一般的积劳升上来的武将,五品就算是到顶点,武进士来说,则厢都指挥也大有可期。

    各将门家族子弟众多,当然是优先推出那些得到认可,能力有目共睹的佳子弟,还有什么比武进士更有说服力?

    一直磊落大方的种纪也是盯着街面上的动静看,姚平忠也安静了下来,徐行伟和魏翼脸上都有明显的紧张之色。

    适才还吵闹的很的楼下也安静了下来,很多人都是静静目睹着眼前的一切。

    “一榜可能终身。”方少群站在徐子先身边,轻声道:“光是以科举决定人的能力高下,实在是无可奈何的办法。”

    “也是现在能做的最为合理,最为公平的办法。”徐子先想要做改变的事情很多,惟有科举他不会更改。

    学问就是学问,同样的文章,他做的比你好,你就得服气。

    科举制度绝对是中央集权制度下最好的制度,相对的平等,相对的公平。

    世家大族的子弟能接受更多的讯息,更好的教育,考中进士的机会也更大。但寒门子弟中的聪明人一样能突破自身的藩篱,冲破重重阻碍,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统治阶层中的一份子。

    “陈介二甲第十一名,王原二甲七十四名,李明经,三甲第一百五十一名……”

    楼下传来轰然叫好声,被称为农呆子的陈介陈人中果然学问相当的扎实,也是楼下诸多举子之中考试成绩最高的一位。

    在各人乱哄哄的道喜声中,几个已经确定名次的科进士都是饱满喜意的回复。

    道喜声中,陆续又有报榜人敲锣过来,各家举子在何处下榻,今夜又在何处,这些专门报喜的人早就打听的清清楚楚。

    并且也是有多家报喜人重复前来,反正科进士是被天大的喜事冲昏头脑,没有人在这个时候介意被多报几回喜,当然都是一律开发赏钱,皆大欢喜。

    “文进士二甲第三十一名,福建路福州魏翼魏大人。”

    一迭声的报喜声传来,也有人登上楼梯的声响,魏翼的脸色瞬间变成血红色,再又变得惨白。

    不是寒窗十几年熬出来的人,很难体会魏翼现在的心境。

    似悲似喜,如在梦中。

    “燕客兄稳住了。”徐子先迎上前去,开发了报喜人的赏钱,转头对魏翼笑道:“以燕客你的才学家世,中了很正常,不中才是奇怪的事。”

    “虽然如此,还是喜出望外。”魏翼坦诚的道:“说实在的,刚刚差点儿高兴的手舞足蹈。”

    “人之常情。”种纪在一旁道:“人同此心,燕客兄也是性情中人。”

    姚平忠道:“若俺中了,定要跳起来庆贺。”

    文进士的榜单也是很快颁布的差不多了,这时天光大亮,整个宫城皇城都充斥着科进士和仆役们的身影,报喜人则接连不停的奔走于途,当然也都是喜气洋洋的样子。

    那些捉婿的人倒是都不见了,不知道是放弃了,还是已经把刚刚登科的科进士给成功的捉了回去。

    锣声不停,往常定会被阻止的行为,在今天也算是行而无忌,就算是在深宫之中的天子也不会阻止这种三年一次的喧闹。

    终于开始报武进士的名录,姚平忠颇为不服,凭甚的武要在文后,但众人都没有搭腔,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有心思说什么闲话了。

    街面上的锣声此起彼伏,因为要等着接榜,这里的酒楼客栈几乎都是被举子们站满了,这也是今晚这桌酒宴这么昂贵的原因所在,要是平时,这一顿酒席百贯也足够了,昨夜到今晚,要定下来就是要花费几倍的价格,也是愿打愿挨,酒楼虽然要的贵,但只要能掏出钱来的举子们,多半还是会选择这里等候丽正门外传来的最的消息。

    锣声终于逐渐传过来,这也是叫面色紧张的众人神色间更加的紧张了。


………………………………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

    徐行伟喃喃道:“难道我们真的都是高中?”

    按报喜和抄录的规矩,都是榜上名次越高,名单出来的就越晚,报喜的时间当然也就被推迟延缓了。

    这种延缓可是要人命,但也是相当的受到欢迎。

    锣声渐进,终于也是抵得酒楼之下,有人拾级而上,口中朗诵般的大声道:

    “武科二甲第七,永兴军路京兆府种纪种官人。”

    “武科二甲第十,秦凤路延州姚平忠姚官人。”

    “武科二甲第十三,福建路福州徐行伟徐官人。”

    “这下好了。”徐子先对众人笑道:“大家的心都可以放回肚子里去。”

    众人都是喜上眉梢,这般的大喜事,又都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想叫他们深沉也是太难了一些。

    姚平忠跳起来怪叫,种纪的眉毛也罕见的舒展开来,这个种家的青年人,平常的时候心思太重了一些。

    待报喜人上来,核对名录,果然众人俱是高中,已经成了大魏的备选武官之一。

    以将门世家的能耐,哪怕实力最差的徐行伟家,挑一个七品美职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谓平步青云,不过如此。

    “没有南安侯的消息吗?”徐行伟替自家欢喜之余,也是替自家的好兄弟担心起来。

    “放心,放心。”种纪压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脸部又恢复一惯的平淡神色,他淡淡的道:“我们都中了,南安侯岂有不中的道理?考官要是敢这样明显不公,怕是将成为一大丑闻,天子也压不住。”

    “是了。”徐行伟展颜一笑,认可种纪的判断。

    陈佐才,陈道坚,刘益,张虎臣和高时来,田恒等人俱是赶了过来,围拢在徐子先的四周。

    各种眼神汇聚,惫赖的刘益,彪悍的张虎臣,清秀灵敏的陈道坚,经验丰富眼光睿智的陈佐才,所有人的眼神之中,都是包含期盼与希翼。

    方少群侧身在一边,似是形若无事的继续饮酒,心中却是隐隐惊叹。

    南安侯徐子先不知道是怎么办到的,能在身边汇聚到这么多罕见的英才。

    徐子先对人才的渴求是相当明显,方少群甚至感觉到,如果不是想拉拢种纪和姚平忠,今晚上徐子先是宁愿在朝天驿睡觉等消息……

    对别人来说,能不能中进士都是没有把握,对徐子先来说,无非就是名次问题。

    天子和左相都不会蠢到操作考官,令徐子先不得中进士。

    这层进士光环只是增加徐子先离京的筹码,方便授给高官美职,若是徐子先不中,黑幕揭开,怕是又要引发大风波,天子和韩钟都不会蠢到如此地步。

    现在看来,怕是徐子先的位置当在一甲了。

    外间报喜人的队伍已经变得稀疏了,放榜都是从低到高,种纪已经是二甲第七名的高位,再放就几乎很快到一甲,一甲只有三人,进士及第,这样的荣耀还是相当夺目,人数极少,只有少量的报喜人队伍还在榜下等候着,一旦抢到一甲的报喜资格,赏钱当然是要翻上几倍上去。

    “来了,看样子是了。”

    一群武夫都是目光极为锐利,比起不少眼睛昏蒙的文进士可是要强的多,在张虎臣出声之后又过得几息功夫,楼下才传来哗然惊呼声。

    这个时候还有报喜人跑过来,说明这幢酒楼里头有排名在一甲的存在,哪怕是武进士,也是相当难能可贵。

    有人在楼下高声道:“一甲武进士,最少能位至管军。”

    “也可任亲民官哪。”有人不乏羡慕的道:“我等还在下县当佐官,人家已经可以坐镇一方了。”

    “不知道是哪一位?一会当上去拜贺一番。”

    文进士照例是看不起武选官,彼此虽不能说势同水火,也是泾渭分明。

    但武选官中的一甲进士,一样的天华地选,令人敬佩,因为不仅要个人武艺高明,排兵布阵金鼓旗号也是第一等的能耐,策问也需得相当出色,最少是文进士中普通以上的水准。

    能写出这等水平的策问,勉强也算是通得文事,可以与文官交结唱和了。

    大魏这二百多年,管军将领中擅长诗词的可不是少数,多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妙词,俱是出自管军乃至太尉之手。

    酒楼的掌柜已经在楼上招呼伙计了,这里是东十字大街,紧邻东华门,四周的坊市众多,高档次的馆驿酒楼密集,能出一个一甲进士在本店,当然是飞燕楼最大的光彩,很值得猛放一阵爆竹,宣扬一下,也是给本楼打磨一个金字招牌。

    到下一科时,再有举子在这里彻夜饮酒等消息时,怕也会优先选择这座运道很好的酒楼。

    “各位客官,第十一盏,虾枨脍,虾鱼汤齑来了。”

    伙计也在此时来凑趣,人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休息,精神头和体力又恢复了不少,店家也是在此时接连上酒上菜,将气氛推到最高。

    “第十二盏,水母脍,二色茧儿羹。”

    “第十三盏,蛤蜊生,血粉羹。”

    至此酒菜上齐,天光大亮,街市上已经有不少行人百姓,很多人暂时停了脚步,看着报喜人跑过来的这座酒楼,今天是三年一次的放榜日,东华门外传唱姓名,在大魏来说是不分文武都是第一等的好汉子,值得人关注,也是值得人尊敬。

    当报喜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时,牵动的可不是这一座酒楼的人心,酒楼之外,最少也是停了数千人,等着这人高声报喜。

    报喜人有五六个,当中是个高壮汉子,人越多,他似乎越起劲了,停在酒楼门口,环顾一下左右,叉腰停住,仰头高声报道:“天恩浩荡,崇德十四年辛丑科会试钦点第一名状元,福建路福州南安侯徐子先!”

    这人声音极大,又是刻意卖弄,一腔好嗓子似是在吊花腔,一通喜报叫的婉转曲折,颇有一些荡气回肠之感,这一声叫,四周最少数千人听的清清楚楚,报完之后,立刻有人下意识的开始叫好,接着传扬开来,无数人跟着拍掌叫好,巴掌声和叫好声融在一处,似是山崩海啸一般,热闹非凡。

    酒楼的掌柜也是第一时间燃起了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也跟着炸响起来。

    “这是京师东华门外一景。”酒楼上早就也响起叫好声和拍掌声,掌声犹如雷鸣,加上尖叫声和喝彩声,与楼上的动静也是相映成趣。

    姚平忠在原地转了几个圈,极为滑稽,惹的众人大笑。

    魏翼是微笑,有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朋友的赞赏。

    徐行伟则是大笑,一边笑一边对徐子先道:“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在这景中,成为景中人之一,不过也没有明达你中这一科的状元叫我开心释怀。”

    魏翼跟着道:“明达,回去之后当祭祖,告慰先南安侯在天之灵。”

    “我知道,我知道!”

    徐子先原本以为自己内心会一片平静,毕竟这个武进士已经没有自己刚穿越时那般重要。

    穿越至今,他算是靠自己一手一脚踢打出了一片基业,南安别院和团练,港口码头仓库,加上坊机和未来的棉田,只要踏踏实实的做下去,未来超过齐王和赵王的基业,也是不在话下。

    当然前途还是有重重险阻,但徐子先有信心逐一解决,若真的解决不了,了不起一剑斩过去便是。

    所以徐子先一直觉得,武进士已经是鸡肋,弃之当然可惜,食之也没有太大味道。

    不过是给左相,右相还有天子一个不得不重用他的借口。

    此前的功劳还没有列入,加上兵变大功,若没有武进士这一层光环,授官时多少还是会受到限制。

    现在当然一切迎刃而解,也怪不得天子和宰执们这么大方,直接给了一个一甲第一。

    理智上是这么想,情感上却仍然是激动无比。

    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魏文武并重,文武状元要在东华门外骑马夸街,文状元直接授秘书馆校书郎,直史馆,是八品的清贵要职,且是京官,比起授在外地的知县同年们起步就要省十年之功。

    武状元的授职不是那么固定,但上升渠道十分通畅,更不要说徐子先这种国侯身份的宗室,加上早就立下大功。

    从此可以少受多少桎梏,少受多少磨难,好风借我,青云直上。

    上可慰徐应宾的在天之灵,回家之后,亦可告慰辛苦等待的陈文珺,小妹,还有秀娘等人,至于李仪,秦东阳,孔和,傅谦等人,想必接到消息之后,也会是惊喜交加。

    而徐子先更能声闻大魏,一期的分发各地的邸抄是有科进士的名录,徐子先的名字就排在第二……第一只能是文状元,原本是两个名字并列,文在武前,似乎是百年之前的传统了。

    青年宗室,世袭国侯,团练守捉,立下大功之后又在京师搅动京华风云,大政乱之下悍然杀掉参知政事,破除京师乱局,其后再以策问奏疏知闻天下,邸抄之后,惯例各处的报纸会登录科进士名录,当然也会着重介绍状元郎的背景和详细资料,甚至是会选登状元的文章或诗词。

    徐子先原本就以文章知名,这一下更是会声闻天下。

    当一份份报纸颁行天下,八百军州的读书人,会有几个不知道徐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