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王侯-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胱笙嗪恿殖舸蟛危谠字粗杏凶笙嗪陀蚁嗔礁雒擞眩獯诱庖坏憷此担浔绕胪趸怪匾亩唷

    “已经出海二十余天了。”有人答道:“朝廷的任命从陆路下来,十多天前就到福州了,算来南安侯也快了。”

    “那我们到岸上等罢。”罗方伯断然道:“不见一面,总是不太甘心。”

    “南安这边的小船倒是不少。”在港口妥帖的服务之下,来自兰芳国的帆船顺利入港停靠,众人感觉到船身微微震动时,小船已经脱离帆船,另外又有多艘浆船迎到江中,那里又有帆船前来靠港停泊了。“南安侯看来是一个重视贸易的人。”罗方伯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前的情形确实是说明了这一点。

    倒不是说福建路的官员不重视贸易,毕竟对外贸易是大魏太祖开国之后的国策,而且大魏也确实从对外贸易获得了海量的财富。

    每年从泉漳福和广州江陵等诸多港口,直接收取的贸易税额就有六百多万贯,加上从各家商行,工厂抽取税额,直接的赋税超过两千万贯,占大魏每年的税赋五分之一还多。

    加上贸易发达使商行众多,内部贸易发达,工商发达,直接和间接受对外贸易影响的人群,和在其中抽取的赋税,同样也是天文数字。

    但就管理来说,大魏基本上能做的就是做到有充足的税官,服务是谈不上,根本也没有这种意志,只是管理和治安这两样,做的也相当不足。

    港口破旧残败,也没有官府安排的接港人员,官员只负责核算货物,稽查走私,海盗,其实就治安这一块也很差,很多盗贼瞄准的就是海外来的商人,很多外来的商人必须雇佣大量的护卫就是显明的例证。

    大魏也只能尽量做到不使大量海盗来袭,但前几年漳州被攻克一事显然是打了大魏朝廷的脸,此后数年也没有办法讨回这个场子。

    而南安港这里不同,未靠岸就有小船在江中巡逻,执矟按刀的将士在两岸来回巡行,这给人强烈的心理暗示,这里相当安全。

    另外靠边就有小船接引,全部是南安团练派的船只,也是令人感觉有些意外的感动。

    上岸之后,已经有吏员过来,将船只和船上人员登记在册,吏员意外的温和客气,除了护卫方面由南安团练负责外,港口的货物储存安全,也是由南安团练接手。

    再有消息传递的服务,吏员送上一本小册子,都是建州到饶州和衢州一带的物价情形,大约都是三五天内的最新消息,对很多要备货的商人来说,这个消息也算是及时雨,经过多次印证之后,南安港提供的消息大致准确,不会有太大误差。

    另外在饮食,入住等诸多方面,也是相当详细,总体来说,比较大魏朝廷负责的泉州港,南安港这里的服务可谓是无微不至。

    纵然不能夸张到使客人感觉宾至如归,还要给团练捐和仓储费,靠港停泊费等若干使费,总体来说还是叫人相当满意。

    岸边停泊的小船也是不少,有单桅加八浆的大哨船,也有单桅无浆的小船,也有无桅四浆或八浆的小哨船,更有水艍船,龙灵船等诸多几十米长的大船。

    只是这些船只多半残败,还有不少损毁的不成模样,若干水手工匠正在岸边修补,敲敲打打的好不热闹。

    “听说这是南安对蒲家一战的俘获。”一个兰芳人有些不屑的道:“大小船只过百,加起来也没有咱们这一艘船值钱,南安侯还是当宝贝一样,这家底也太凄惨了些。”


………………………………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

    罗方伯等人乘坐的是大帆船,长宽比是四比一,由船首斜桅,前桅,主桅和后桅组成,船身自然的向一侧倾斜,易于吃风,后桅挂一大片三角帆,用来吃风和调整船身,有时候大船吃水超过五百吨的话会加装一个后桅,被称为第四桅。

    这是泰西那边传来的船只式样,航行更远,更容易加装火炮和装运货物,所以一出现就完全淘汰了风帆和浆船并用的局面,而大魏这边的传统式的硬帆帆船,虽然更稳定,但船身平阔,不利远航,福船只能沿近海顺洋流抵东西洋,最多到达马六甲,再远的话就得组织相当大的远航船队,如泰西人或天方人那样,一艘或几艘帆船就能远航万里,福船根本办不到。

    硬帆也比软帆要落后的多,不易调整,对抗大型风暴相当吃力。

    在二百年前,泰西和天方还是以大型浆船和近海贸易为主,不到二百年间,他们的足迹已经开始踏足天下所能至之所,而大魏却越发落后了。

    “我倒是看的出来,”罗方伯道:“南安侯对他的水营也相当看重。”

    众人对这个判断倒是相当赞同,眼前的船只对兰芳人来说就是一堆破烂,毕竟这群漳州和福州人为主的移民是从海上贸易起家而后移民,他们现在也和天方人贸易,倭人,吕宋,暹罗,占城,真腊,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他们的贸易往来对象。

    由于要对抗海盗,兰芳和三佛齐的水师力量也不弱,只是受限于人口和国力,他们最多能组织起勉强对抗一两支海盗的船队,当满刺加国的水师配合海盗来袭时,他们就相当弱势,甚至是被动挨打了。

    眼前的船只虽然相当破烂,很多小型的近海哨船,南安侯徐子先明显还是视若珍宝,一大群人在港口旁的停泊区修修补补,干的热火朝天。

    “诸位自兰芳来?”孔和负责港口的日常管理,看到船只空空如也,倒是有些惊诧。

    “我们是奉命来大魏勾当公事。”一个兰芳官员笑着拱拱手,说道:“已经见了齐王,赵王,还有安抚使林大人,现在想求见南安侯。”

    这倒是解释了为什么船只是空船,如果不是公事勾当,任何人都做不出这样的蠢事。

    一船货过来就是半船铜钱,哪个商人会和钱过不去,除了执行公务的官员,海盗都不会放弃这种发财的机会。

    “君侯还没有消息。”孔和此时知道这伙兰芳人确有要事,当下道:“不过数日内想来就会回南安,如果真有要事,可以在南安略等几天。”

    “如此最好不过。”罗方伯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他的身份相当尴尬,保不齐福州会有人想着对他不利,蒲家就肯定是其中之一。

    就是那些普通的天方商人,谁知道有没有天方官方的背景,要是能把罗方伯刺杀或是扣下来,对天方在满刺加的布置可是大为有利。

    众人自码头区而下,一路所见倒是大开眼界。

    仓储区内外都是异常忙碌,兰芳也是有大港口,船只肯定比南安要多的多,纵不及泉州港也是比南安强的多了。

    论天下港口繁荣富裕,当然是以泉州为第一,便是马六甲港也要稍差一些,南安毕竟是内镇港口,主要是建州汀州等地的货物在这里集散,比起面对天下的泉州港当然是差远了。

    但仓库极多,储存货物的商人极多,可见兴办虽不及一月,已经成为相当不错的货物存储地和贸易集散地了。

    “南安侯不俗。”罗方伯当然也知道蒲家的人来犯被击败的事,再看到眼前一切,心中对徐子先的好奇心已经是大为增加。

    到出得仓储区,也就算离开了码头区域,却是又在江滩另外一侧,官道东边一带看到了大量的窝棚。

    最少有三千四人之多聚集,好在划分的区域大,布局合理,似乎也有人在管理这一片区域,看起来杂而不乱,也并不肮脏。

    孔和介绍道:“这里是漳州流民区……我们打算移到东藩大岛上去的多半在此了。”

    “南安侯有意开发东藩吗?”罗方伯真是有眼前一亮之感。

    东藩的战略位置是极其得要的,对航道,补给,还有海盗的控制都相当重要。

    如果大魏朝廷能如太祖布置的那般,对东藩极为重视,水师一直强大,从东藩至吕宋和兰芳,还有三佛齐都十分便捷,还能控制暹罗和占城等沿海的诸国,暹罗和占城都是大魏属国,近来由于大魏国势衰弱而摆脱了控制,暹罗还是地方一霸,三佛齐,满刺加还有兰芳等国都曾经臣属于暹罗。

    可惜大魏一直没能真正下功夫开发东藩,那么大的一个大岛,在海洋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和澎湖一体,配合福州等地方,完全能锁住大魏的东南沿海,加上琉球国也是大魏属国,控制倭国,吕宋,不要太方便!

    如果南安侯真的有意经营东藩,哪怕其不能在福州和朝堂角度影响到大魏的国策,最少在对付海盗这个角度,还算得上是靠的住的盟友。

    “我们是打算在东藩开垦棉田。”孔和淡淡答了一句,心中隐隐有些警惕感。

    这些兰芳人,未免也管的太宽了一些。

    “这便最好不过。”罗方伯笑着道:“我们此来,也是想多进一些布匹,最好是寻得长期合作的商行东主,如果南安侯府能大量供给棉布,不妨好好谈一谈。”

    “这事我会知会我们长史。”孔和这才转过颜色,微笑道:“远来是客,如果是谈生意,我们当然是欢迎……”

    “南安侯行事俱是大手笔……”罗方伯赞道:“不管是港口还是团练,都是气象万千,在下佩服之至……”

    孔和刚要应答,不远处傅谦狂奔而来,远远叫道:“世子昨晚至福州,现在已经往南安这边来了!”

    “什么世子,是君侯了!”孔和喝斥一声,脸上的笑容却是怎么也掩不住。

    徐子先离开的这一段时间,虽然诸事如常,而且港口这边欣欣向荣,团练捐也越收越多,但众人象是失了主心骨一般,每天都渴盼徐子先能回来主持大局。

    “见过君侯!”

    当徐子先和刘益,张虎臣,陈佐才,陈道坚,高时来,田恒等人出现在南安东边的官道时,道路两边迎接的人已经有过万人了。

    不仅是秦东阳,李仪,孔和,傅谦等人都在迎候,连营中的武卒们也全部披甲执矟而出,一千六百余人肃立在道路两侧,秦东阳命武卒们将六百多领铁甲和皮甲全部穿戴整齐,一律执矟,按刀,背负弓箭,前来迎接自京师而回的徐子先。

    众人躬身下拜时,甲叶发出哗哗的声响,所有武卒俱是神色激动,两眼紧紧盯视着徐子先不放,一别近两个月,福建路这边早就是春暖花开,闽江上的打鱼人和成群的鸭群在温暖的江水中似乎也是在翘首看向这边。

    如林般的矟尖展示着一种力量,更是衬托了徐子先的威仪。

    几个从大都督府和安抚使府跟过来的吏员,都是用敬畏的眼光看着徐子先。

    在此之前,人们已经判定徐子先成为福建路军政格局中不可忽略的一环,甚至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但是有很多人还并不太认可这种判断,因为徐子先冒起的太快了,不到一年时间从一个破落户国侯世子,一跃成为军政要员之一?

    对徐子先的战绩,并没有人怀疑什么,但是对徐子先治理地盘,发展势力,培养人才,积累财力,这些军政方面的手腕和能力,还是有颇多人不信任和怀疑。

    光是能打仗,不过就是一个武疯子,决定不了什么,也影响不了什么。

    而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怀疑者悄悄低下头,心中这才隐隐明白,徐子先没有借任何人的势,包括齐王在内,这一切俱是这位第三代南安侯自己一手一脚创立起来,若非如此,便是看不到眼前的这个场景。

    除了武卒之外,尚有佐官和吏员们,更多的是商民百姓。

    林定一和杨释之,张明亮等人为镇上商行首领,在他们身后是数百人的商人团体,镇上的普通的小商人,掌柜和伙计们,还有普通的居民,附近村庄的过来的百姓,还有三四千人之多的漳州流民。

    徐子先不回来,移民东藩的计划还不能大规模的实施,这些流民也是真的翘首以盼了。

    窝棚再好,也不如一个家叫人心安。

    在武卒们整齐的跺脚敬礼声中,过万民众也是齐涮涮的低下了头,抱拳,躬身,长揖。

    这是商民百姓们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向自己敬畏的君侯行礼致意。

    “诸位少礼。”

    徐子先内心激动,但面色还是相对平静,北行来回近万里,见识到了茫茫大海,无数名城大邑,富裕繁荣甲天下,人口超过二百万的江陵,还有京师这个集军事,政治,经济为一体的超级重镇,还有北方的诸多港口,雄城,沿途所见,才知道天下之大,福建南安这里真的只能算是一隅之地。


………………………………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千头万绪

    “见过君侯。”李仪和秦东阳一起走过来向徐子先行礼,李仪略有不安的道:“武卒披甲来迎是我的主意,这么多商民百姓,却多是自发前来的。”

    “无妨了。”徐子先看看随行过来的安抚使司的人,随口说道:“只要不是什么要紧大事,也不会有人主动来和我为难了。”

    李仪看看几个福州过来的吏员,心中若有所悟。

    看来新的任命下来之后,南安侯府的地位算是正式被确认,只要君侯能将陈于泰铲除,怕是南安侯府会更上一层,成为与齐王府,赵王府相等的存在。

    这样的前景和现在的实力,倒是真的不用顾忌太多了。

    在众人随行之下,徐子先策马至别院之前,秀娘和小妹已经在院门前等着了。

    徐子先一至港口就派人去州城府邸,这才听说年后小妹和秀娘已经搬回别院居住。

    相比诺大而冷清和破败的侯府,别院这里因为是徐子先起家的地方,人气很旺,给人的感觉和回忆也多半是令人高兴,两个女孩当然不愿久留在府城中对着空气发呆。

    徐子先临行时曾经拜托昌文侯府照料,无可奈何之下,连陈正志也跟了过来。

    不过他也是正好跟着吴时中学经义,也学画,徐子先估计,将来要继承昌文侯爵位的大舅哥,更大的目的还是学画。

    对贵族子弟们来说,一笔好字,一手好画,这可比熟读经义要重要的多了。

    谁还能真的有本事成就一代大儒事业,就和现在的老相国徐夏商一样?

    还是别想太多,能涂涂抹抹,画出一笔好画,就算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小妹和秀娘都是眼眶微红,不过总体来说还算镇定,毕竟京师的风险虽大,却是事前没有预料的事,等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大局已经底定,徐子先平安无事,当然也不必太过担心。

    就算这样,小妹也是忍不住埋怨道:“就说你不消停,怎么走到哪儿就出事出到哪儿?”

    “傻妹子。”徐子先用力在小妹头顶揉一揉,笑道:“什么叫树欲静而风不止?我倒是想安静,人家谋算到我头上,不奋力一击,你就真的见不到我了!”

    “真没想到有这么危险……”小妹看着徐子先,喃喃道:“这是大魏京师啊,怎么也叫人想不到的事。”

    “好在现在大局定了。”徐子先摇头道:“京师以后如何也不与我相关,我是再也不会去京师了。”

    “不去最好。”秀娘两眼通红的道:“真是叫人担心死,也害怕死了。”

    陈正志在一旁笑道:“去不去的怕是由不得明达你,袭爵之后,还有三年一朝觐的规矩呢。”

    徐子先淡淡的道:“现在还有谁讲这老规矩?京师变乱之后,怕是更不会有多少人尊重朝廷中枢了。”

    “这话说的是。”陈正志对徐子先道:“事情出来之后,消息传递到福州,父亲大人就叹息道,自此之后,官家就象是甘露之变之后的唐文宗,没有人将他当一回事了。”

    “自古心高气傲又眼高手低的君皇,大抵如此,不值得多说。”徐子先对当今皇帝的态度就是相当的淡漠。

    可能有人同情官家的勤政和节俭,认可天子的私德,同情他的遭遇,但徐子先认为,坐在那个位子上,别的都是假的,能保持中枢的稳定,国政的推行,国家的两件大事,国防和文教,能把这两件大事抓好,不管是浪费奢靡还是勤劳俭朴都无关于大局,军政文教,这都是大道,大道基石稳固,这才谈的上其余。

    当今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治国,这就是他最大的罪恶。

    他穿几件旧衣袍,熬几次夜,算得什么?

    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亲人,或是身死沟渠?累累白骨,就是天子失德的明证!

    再有天下骚扰,百姓离乱,多少老人,襁褓幼儿或是病死,或是饿死,种种人间惨剧,皆是天子无能的佐证。

    坐在那张椅子上,没有能力,就是最大的罪!

    “东藩之事,九叔他们都很赞同……”陈正志道:“我们也尽量配合,等你安顿下来,我们再详细谈。”

    “当然要倚重诸位叔父和兄弟。”徐子先也不客气,说道:“明天早晨大兄随我回福州城,怎么样?”

    “你真是劳碌命。”陈正志开了个玩笑,徐子先威仪渐重,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能如陈正志一般同徐子先说这般的顽笑话了。

    “没办法,心急着回南安……”

    在场众人中,除了徐子先外,最叫人瞩目的当然是站在一旁,垂目不语的方少群。

    李仪和孔和,傅谦等人对方少群相当好奇,徐子先在离京时就写了封信,着人从陆路送回福州,对方少群的能力,来历,还有投效过来的原因,徐子先都做了一些解释。

    对李仪等人来说,多一个能力高的同伴当然是好事,南安侯府还可以继续往上,成为公府,乃至王府也不是不可能,李仪自忖才具一般,只是以老侯爷的旧人身份,加上兢兢业业的做事才有现在的地位,只要他不犯错,不管徐子先做下多大的事业,文官之首的位置必定还是李仪的……旁人抢也抢不去,凭李仪的忠诚和资历,徐子先也不会拿别的人来取代。

    倒是孔和与傅谦等人略有尴尬,方少群的经历和才干肯定在他们之上,将来怕是有的争夺了。

    方少群本人倒是一直无所谓的样子,他的气质和刘益骨子里的散漫不羁相当类似,就是傲视众人珍视的一切,对功名富贵毫不在意的样子。

    想来也是,方少群一步就能迈上幕僚的顶峰,刘知远一旦成功就是权倾朝野的宰相,方少群是宰相最倚重的幕僚,加官进爵也不算多困难,财赋上,方少群离京时就带着一两千贯的私房钱,刘知远给他的六万多贯原封不动的留在刘府,估计也是被朝廷给抄没入官去了。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初来乍到,就和南安侯府的幕僚们为蝇头小利争个高低上下?

    “侯府现在的事很多,千头万绪的。”李仪道:“不知道从哪里着手?”

    “要紧的是名正言顺。”孔和道:“拜印接官,先到岐州上任?”

    傅谦道:“还是要抓紧修复所有船只,加床弩等利器,能在海上争锋才谈的上剿灭陈于泰,不灭陈于泰,始终是一根钉子,悬在那里,叫人难受。”

    陈佐才一躬身,说道:“我至京一次,来回南北,最大的观感便是诸业凋敝,百姓民不聊生,最好的做法还是夯实根基,所以移民之事当然最为要紧之事,开荒种田,是使流民安身立命,君侯获赐的六千户官庄也是南安侯府安身立命的根基,若以侯府加上南安渡口这里的河渡仓储收入,加上征收的团练费,方有造船,练兵,建造军械的根本。”

    徐子先并没有先说话,在众人说话时也是微微点头,并不表现出偏好。

    他的地位牢不可破,整个基业是徐子先自己一手创立,所以不必担心权威声望,但有一个副作用,一旦徐子先自己先抢着说话,旁人就只能跟着说,最多拾遗补缺,得不到所有人的真知灼见。

    陈道坚一躬身,说道:“水营之事,也是迫在眉睫,这段时间来很多壮丁前来打听,我怕再耽搁下去,别人就不知道南安这里到底搞不搞水营,会有人去别处谋生,凭白损失了可用的壮士。另外,军中开识字班,我向吴博士提过,吴博士很是赞同,说是有教无类,这是件好事,此事亦不可耽搁,也要及早推行……”

    徐子先这时才笑着道:“至京师刀光剑影的,弄的焦头烂额,回来之后却是诸事缠身,也是焦头烂额。适才陈大兄说我是劳碌命,看来其所言不虚。”

    众人皆是笑起来,李仪笑道:“这还只是文事,还有很多武卒招募,训练诸事,秦司马还没有来的及说。”

    秦东阳和刘益,张虎臣,林存信,吴畏三,金抱一,还有高时来,田恒等人俱是在堂上另一侧坐着,武人们的坐姿相当严谨,两手搭在膝前,腰板挺直,每人身上俱是裁剪的相当合身的武人箭袍,束袖,束带,下摆截短,穿着马靴,腰间佩带着障刀,听到李仪的话,秦东阳微微一躬身,笑道:“训练是按君侯的吩咐一直在正常进行,年后基本上恢复正常,因为矟阵成功,所以现在加练一些戳刺的技巧训练,阵列之法也是重中之重。另外,考虑到海盗中有不少也会阵列战法的,也有铁甲,所以在矟阵训练时,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