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名东宫护卫搬来了梯子,很快就把牌匾挂在了大门的正中间。
上书。
大明陆军讲武堂。
灯笔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宣传员
朱舜看着那块牌匾,心道可惜还没研究出照相技术,要不然一定要留一张黑白相片,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
朱舜和太子朱慈烺两人站在这里看了很久,直到看的眼睛都有些酸了,这才从大门口走回了副山长公舍。
开始商量教练员问题,教练员倒是好解决,朱舜已经和军方威望最高的孙承宗通过气了,希望由他亲自教导一批忠肝义胆的将官。
一直闲赋在家的孙承宗,终于找到一个继续为大明出力的机会了,当天便去紫禁城辞去了所有的官职,安心在家研读朱舜送给他的那些陆军条例和陆军军官教材。
成立这座陆军讲武堂教导陆军学员们的知识,倒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对他们进行洗脑,培养成一群狂热到为了大明可以牺牲一切的‘关羽’。
朱舜考虑了很长时间,关于主抓思想的宣传员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吕员外的儿子吕大器。
吕大器虽然现在只是六部的一名小小主事,但他凭借自身的才干,成为了南明的内阁宰辅兼任兵部尚书。
朱舜选他当陆军讲武堂宣传处主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吕大器就是明朝的陆放翁,到死还在高呼‘雪耻除凶,刻不容缓’。
另外一个人就是从兴安伯新宁伯怀远侯三人里挑选一位,勋贵们在这座军校插上一手,更能保证陆军讲武堂的地位了。
这两个人选不管是谁,都是工业革命的忠实拥趸,尤其是吕员外的长子吕大器在见识了杂交水稻以后,多次找到朱舜,希望能去地方上担任知县。
这么一位宰辅层次的大才,朱舜怎么会同意他去当个小小的知县,已经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发挥才干,一直没有同意。
直到陆军讲武堂的成立,朱舜对于憋屈在朝堂上的吕大器有了安排,只不过举荐是一码事,能不能正式担任又是另一码事。
相比较举荐吕大器,朱舜更倾向于让勋贵与陆军讲武堂能有利益上的纠葛,至于原因,没有提前告诉太子朱慈烺,希望他自己可以看穿里面的关节,算是对太子把握时局的培养。
站在琉璃大窗前的太子朱慈烺,挥了挥手,示意跟进来的几名东宫护卫退出去。
事关储君的安危,领头的那名锦衣千户犹豫了片刻,咬了咬牙带人退了出去,手掌按着绣春刀,神色高度警惕的注意里面的情况准备随时冲进去。
颇有牙帐之风的房间内。
只剩下了师徒二人。
太子朱慈烺脸上带上了一丝忧色,忧心忡忡的说道:“先生,大明陆军讲武堂的建立恐怕会触及勋贵和军头的利益,咱们这一次得罪了大明所有手握兵权的武官。”
“学生怕。。。。。。。。”
这个担忧没有说完,朱舜也清楚太子想要说什么,权利的斗争向来都是毫无人性可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大明三大公案之一的红丸案,还有天启皇帝落水,都是因为权利的斗争所引起的公案。
党人们为了权利都敢杀大明皇帝,何况一个太子,这一次得罪的人还是手握兵权的勋贵和军头,他们可不像文官那般凡事喜欢讲究一个规矩。
就算是想要暗害太子也会在规矩以内,勋贵和军头们可就直截了当多了,完全可以用士兵哗变的名义要挟崇祯废除太子。
但是大明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不下一剂猛药,治标的效果都达不到更不要说是药到病除了。
朱舜没有说话,只是站在窗子前平静的看着远处,那里有一排排用来操练鸟铳的箭靶。
秋风吹进房间内。
一片火红色枫叶落在了地面光斑上。
朱舜弯腰捡起了这片火红色枫叶,视线从靶场挪开,落在了副山长公舍旁边的一棵粗壮枫树上。
满眼火红,树冠如烈火在燃烧。
许久后。
朱舜开口说话了,平静道:“太子的担心确实很有道理,也是陆军讲武堂面临的最大一个困难。”
“勋贵和军头的利益。”
“如果说东林党把持着文官体系,勋贵和军头则是把持着武官体系,老百姓如果不是曹文诏那般的超世之杰很难有出头之日。”
朱舜说到这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太子朱慈烺站了这么长时间有些累了,斜倚着琉璃大窗也是叹了一口气,知道这里面的深浅。
已经说了是超世之杰,二十年以内能出现几个?不会超过十个的,一年一个都数不上。
就算是有一百个,对于六七千万老百姓来说还是太过稀少了,这还只是纳税丁户,算上那些逃户、附户、流户大明的人口已经突破一万万了。
一百人在数目这么庞大的老百姓里,沧海一粟都算不上,超世之杰四字根本不是大多数老百姓的出路。
大明的上层阶级早已固化,东林党控制科举制度由自己的门生、连宗、亲戚担任文官,勋贵和军头甚至都不用控制武举,直接便能在卫所等武官体系内担任高官,吃空饷,贪军械。
只要成立陆军讲武堂这件事传出去,勋贵和军头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子朱慈烺想要亲自培养一批武官,争夺他们手里的利益。
这才是太子朱慈烺最为忧心的地方,心里不禁有些迟疑了:“先生,孤告诉勋贵和军头们不会争夺利益可以解决这件事吗?”
朱舜听到这句话很想笑,却又笑不出来,平静道:“太子还是把党争看的过于理想化了,就好比两个商人在竞争,其中一个商人说等我强大了不会吃掉你,难道对方就会相信他?”
“就算是真的不会吃掉,对方也不会相信他,人心叵测,谁知道下一息的想法是什么。”
朱舜停止了说话,看向了有些迟疑的太子朱慈烺:“还记得本侯曾经给你说了什么吗。”
太子朱慈烺对于那句话相当的熟稔,先生要求他每天清晨都要默默背诵一遍:“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
()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改造计划
随着太子朱慈烺背诵的这番话越来越多,面对大明所有统帅带来的迟疑慢慢消失了,知道背了最后一句话,脸上再次变成了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定。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太子朱慈烺几乎是呐喊着说出最后这句话,说完以后,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狂热,过于用力了气喘吁吁的喘着粗气。
门外的锦衣千户依稀听见了太子殿下的呐喊,还以为太子殿下出了什么意外,立刻拔出了绣春刀,身后的几名锦衣卫也是赶紧拔出了绣春刀。
锦衣千户心惊肉跳的踹开木门准备冲进去,可惜他和手下的锦衣卫们全部一杆六合大枪挡住了。
锦衣千户早在第一次见到铁塔汉子就知道他不是一个善茬,以他凭借真功夫成为了锦衣千户的本事,都不敢说可以和铁塔汉子打个不分伯仲。
好在这里是比较狭窄的楼阁内,六合大枪反倒是不如绣春刀好用,锦衣千户却更加不敢乱动了。
铁塔汉子旁边几名身穿青布对襟轿夫打扮的汉子,取下了肩膀上的鸟铳,用这种不用火绳就能击发的新式鸟铳对准了锦衣卫。
好在锦衣千户踹开门以后,瞧见太子安然无恙的站在比普通木窗大上很多的琉璃大窗旁边,并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
锦衣千户暗自松了一口气,嘀咕了一句太子殿下应该是被先生打板子了,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又把木门给小心关上了。
木门关上以后,朱舜继续说道:“所谓的改革,其实就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一个利益集团的过程。”
“纺织体系的工业化会让大明从一个农业国慢慢转变成工业国,却也会对传统手工业造成极大的冲击。”
“陆军讲武堂的出现也是这样,这种教授新式战法的新式学堂,确实会给大明培养一批狂热并且有能力的军事人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会触及一个阶级的利益。”
“不过这也是本侯所想要看到的。”
朱舜突然把手里的火红色枫叶交给了太子朱慈烺,神采飞扬的说道:“不以秋风扫落叶的方式,清空这些沉疴,怎么再造一个日不落大明!”
“日不落大明!”太子朱慈烺重复了一遍恩师所说的话,脸蛋潮红的挥舞了一下拳头,脸上的表情和他的先生朱舜如出一辙:“再造一个日不落大明!”
太子朱慈烺现在的年纪正是洗脑。。。咳。。。正是灌输一些思想的好时候,朱舜在这位储君脑海里种下了一些思想,有给了他三本真正的经典。
小伟人计划彻底成功了。
多年以后,太子朱慈烺还把这三本经典当成了大明皇室的不传之秘,想要成为太子,先把着三本经典倒着默写出来再说。
朱舜决定下一剂猛药了,却也不能把猛药下的过猛了,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是一些掌握兵权的勋贵和军头,那些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悍之辈。
所以关于生员问题,朱舜早就有了谋划,招收的生员二成是老百姓家里的少年,八成就是勋贵和军头家里的少年。
勋贵军头和东林党不同,东林党身后所站着的官僚乡绅一定会被实业家所取代,勋贵军头可以通过一些绵里藏针的手段慢慢去同化。
这个招收的生员就是对勋贵军头同化的一部分,等到有实力和勋贵军头面对面说话了,陆军讲武堂就可以用考试的方式进行招纳生员了。
到那时,新式学堂对于老百姓的扫盲也有了一定的成效,老百姓家的孩子也可以大批量进入陆军讲武堂了。
现在进行考试反而对老百姓不公平,毕竟识文断字的老百姓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勋贵军头家的少爷再怎么不学无术,最起码还是识字的。
朱舜交代了一些细节,就把这件事交给太子朱慈烺全权处理了,第一次担当这么大重任的他,不免有些亢奋:“先生放心,一定办好这件事。”
朱舜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这里,准备回去写一封书信给大舅哥曹文诏,安排五弟朱铁和侄儿曹变蛟一起进入陆军讲武堂。
陆军讲武堂可是大明未来的将官摇篮,以后大明各地的参将总兵见了五弟朱铁和侄儿曹变蛟,官帽子比两人高也得说上一句。
二期学员某督师、三期学员某总兵、四期学员某兵部尚书,见过一期师兄。
朱舜只是想想,心里就有些莫名的激荡,也算是为五弟和侄儿铺平了官场的道路。
至于朱舜自己绝对不会和陆军讲武堂有半点明面上的瓜葛,毕竟陆军讲武堂这处学堂太过敏感了,倘若是有半点的瓜葛,对整个工业派都是不利的。
朱舜把书信交给姚老三让这名断了一条腿的塘骑,再去一趟辽东,书信还没送到辽东,成立陆军讲武堂这件事果然在京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勋贵主心骨之一的英国公,当晚就召集了北直隶所有的勋贵,并且给南直隶的勋贵们送去了一封书信。
勋贵们平时聚拢在一起商议某些事情,还会遮遮掩掩,这一次毫不避讳甚至都有些大张旗鼓的前往了英国公府邸。
表明了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逼宫的行为。
这要是在平时,崇祯早就紧张的宣孙承宗和温体仁进宫了,商议怎么平息勋贵们的怒火。
()
………………………………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三国杀
此时的崇祯没有那个闲心理睬勋贵们,神色凝重的盯着面前的御案。
盯了很长时间,猛的把手按在了御案上。
“南蛮入侵!”
“杀!”
“无懈可击!”
“杀!”
内阁首辅温体仁、大明帝师孙承宗、东厂督公王承恩从手里取出一张卡牌,放在了金丝楠御案上,躲过了这一轮的掉血。
马士英站在旁边观战,暗道一声可惜了,皇上要是出一张万箭齐发,王承恩就没命了。
王承恩手里只有一张杀,没有闪,剩下一滴血的他肯定就没命了。
王承恩不留痕迹的瞧了一眼崇祯的主公牌,只剩下一滴血了,忠臣牌马士英已经死了,算上他自己还剩下两个反贼牌和一个内奸牌。
王承恩就是一个反贼牌,看似是在救活自己,暗中却拍了一个马屁:“五谷丰登。”
崇祯忍不住笑了:“承恩此举未免有些不明智,沙场上还剩下两个反贼和一个内奸,朕作为主公可谓是一对三,还只剩下一滴血了。”
“承恩虽然也只剩下一滴血了,却无需来一招群奶牌,如此一来朕多加了一滴血完全可以躲过温首辅和孙帝师的进攻。”
内阁首辅温体仁听到崇祯在那头头是道的分析,心里好笑,王承恩明显是在拍马屁,到底是谁拎不清当前的局势?
温体仁可不是那般拍马屁的人,作为铁骨铮铮的直臣,同样是拿出了一张卡牌。
崇祯略带一丝紧张的盯着那张卡牌,他手里已经没有闪了,只要出一张杀就能让他掉一滴血。
卡牌落在金丝楠御案上:“南蛮入侵。”
“哈哈,杀!”崇祯大笑一声,抢先把手里的杀落在了金丝楠御案上。
马士英奇怪的瞧了一眼温体仁,这位内阁首辅每一次在关键时刻的出牌也太过巧合了,皇上剩一张闪他出一张万箭齐发,皇上剩一张杀他出南蛮入侵。
皇上的运气就这么好?
手里握着一张内奸牌的孙承宗,脑门上青筋暴起,差点没忍住找来一口雁翎刀拍在另外两人的脑袋上。
一个送血,一个送牌,到底谁才是内奸!
朱舜献给崇祯的这套卡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首先排除了麻将和斗地主,这两样是赌具献给皇上不亚于是在找死。
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绝对不能沾染赌具,先不说这样会在皇帝心里留下佞臣的印象。
献给皇帝赌具这件事传出去,朱舜绝对会被天下人给骂死,估摸着最疼他的老爹都会拿出鞭子抽他几鞭子。
不知多少士子会悲呼一声‘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三国杀就不一样了,这是一种策略类的卡牌游戏,可以锻炼崇祯在朝堂上的纵横捭阖能力。
最主要的是《三国通俗演义》在大明的受众很广,就算没读过书的庄稼汉也能说出几个人物来,算是乘了一波东风。
朱舜献上这种策略类卡牌游戏三国杀,看似有些逢迎皇帝的佞臣做派,其实这副卡牌用的好了能够拯救大明几位柱石。
崇祯和某个蒋光头一样,喜欢远程操纵前线将士的作战,害死了不少名将。
有了这套三国杀完全可以满足崇祯在沙场上大杀四方的将军瘾,只要崇祯想要远程操纵前线大军了,朱舜便可以通过这套三国杀让崇祯改变想法。
朱舜没想到的是,还没起到改变崇祯远程操纵前线大军的作用,倒是先避免了一场勋贵们的针锋相对。
英国公的府邸在琉璃厂附近。
琉璃厂作为京城的灯市,黄昏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别的街道胡同慢慢陷入了寂静,琉璃厂附近才开始热闹喧嚣起来。
西洋自鸣钟上的时间只是酉时末,刚吃过晚饭没多久,聚集在英国公苑林里的勋贵们却是哈欠连天。
英国公知道这些公侯伯爷怎么会这么的疲倦不堪,放在过去,应该是白日宣淫了。
如今嘛,估摸着应该是昨晚又熬夜玩三国杀了,很有可能还通宵了。
英国公这么清楚,因为他昨晚就是这样。
立秋以后,天气渐渐转凉了。
英国公把这些相聚的地点从过去的兰圃,换成了假山水潭旁的水榭二楼,视野开阔,可以鸟瞰小半个苑林。
只是勋贵们一个个困的东倒西歪,正在和自己的眼皮做斗争,努力睁着眼皮,甚至还有几位勋贵坐在紫檀官帽椅上打起了呼噜,显然是睡着了。
英国公喝了一口浓茶,尽量让自己保持清醒,暗道一声早知道昨晚就不厮杀一整夜了,不过吕蒙还真是好用,别人在那杀的昏天黑地,自己闷不吭声发大财。
等到手里积攒了十来张杀,配合一张诸葛连弩,一波带走所有人。
那叫一个痛快,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那叫。。。咳。。。
突然想到还有正事的英国公,赶紧把三国杀从脑子里甩出去,轻咳一声说道:“诸位,太子建立什么陆军讲武堂的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经知晓了。”
“太子的用意是为何,想必各位都是心知肚明的,太子这是要与民争利!”
英国公说到与民争利突然拍了一下紫檀茶几,差点把官窑斗彩茶碗给震落在地上,故意表现出一副大怒的表情,看了过去。
当他看到勋贵们的样子,真的是大怒了,换作平时只要他突然拍一下紫檀茶几,这个时候就会有不少的勋贵站起来以破口大骂的方式表示支持。
现在别说愤怒的破口大骂了,能够出声的都不多,全都是半睡半醒的半躺在紫檀官帽椅上。
倒是也有声音,只不过都是一些轻微的鼾声,居然有勋贵在这么重要的时刻睡着了。
这可是关乎勋贵们的未来,关乎勋贵们的权利,就这么睡着了?
英国公很快也不关心这个问题了,为了把玩三国杀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睡觉的他,同样是抵御不住倦意,昏昏沉沉的睡着了。
勋贵们聚集在一起,本来是为了商议关乎勋贵未来的大事,没想到却成了比拼谁的呼噜更大声的酣睡赛。
………………………………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个勋贵一台戏
隔天,勋贵们陡然从各自府邸内的床榻上惊醒,以为自己还在英国公府邸内的苑林,其实早在半夜的时候就被各自的亲随们给小心抬了回来。
勋贵们的第一反应还不是要去英国公府邸内谢罪,居然又是让亲随拿来一套三国杀,叫上几个人继续玩了几把这才恋恋不舍的赶往了英国公府邸。
还没走出内院的垂花门,身穿便服的东宫锦衣卫,手里拿着一封荔枝红副启交给了勋贵们。
内容大体一致,太子希望勋贵们能够安排一二名至亲进入陆军讲武堂,儿子、侄儿、外甥都行,唯一一点要求不能出了五服。
勋贵们收到这封副启的反应和朱舜预料的一样,太子争兵权,难道是要谋反吗?
勋贵们哪里还有想着三国杀的心思,心头一凛,赶紧坐上轿子前往了英国公的府邸。
英国公府邸内,水榭二楼。
京城大部分勋贵聚在这里,没有半点心思欣赏苑林的秋日风景,全都是脸色焦虑不安的等着英国公的到来。
陆陆续续走进来的勋贵们,也是满脸的焦虑不安,在水榭二楼不停的踱步。
半柱香过后。
英国公终于走上了水榭二楼,看到勋贵们全是一副焦虑不安的神色,叹了一口气说道:“想必各位都已经收到太子的副启了。”
“这种事参与不得,太祖朝那些枉死的勋贵们就是前车之鉴。”
勋贵们重重点头,江夏侯周德兴作为太祖皇帝小时候的玩伴,从太祖皇帝起义的开始就跟在左右,可以说是太祖皇帝的樊哙。
结果还是受到了谋反的牵连,随便找了一个罪名,满门抄斩了。
从小和太祖皇帝一起长大的江夏侯周德兴,都因为谋反一事给宰了,何况他们这些世袭了很多辈早就和皇室没有了多少情分的勋贵。
勋贵们都在紧皱着眉头思虑这件事,水榭二楼的围栏处,还有闲情雅致欣赏苑林秋日风光的怀远侯,‘啪’的一声,打开了手里的宫式泥金山水扇。
正面是米芾的山水,背面是苏体的书法。
天气已经转凉了,怀远侯不怕冷的扇着宫式泥金山水扇走进了楼阁,说出了不同的见解:“话虽如此,但是太子毕竟是储君,未来一定会荣登大宝。”
“咱们现在折了太子的面子,将来等太子荣登大宝了,你我等人同样是没有好果子吃。”
勋贵们瞧见怀远侯大冷个天扇着折扇,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你一个比辽东武将还要五大三粗的壮汉,拿着折扇装什么文人雅士,换成一口长柄大刀还差不多。
就算是换成一对铜瓜锤,旁人也会觉的怀远侯威猛,没有其他想法,毕竟怀远侯虎背熊腰的程度就应该配上一对威猛的兵刃。
偏偏,这位虎背熊腰的怀远侯,喜好用那只大手拿着一支小巧的折扇。
还自诩风流的不停打开,合闭。
勋贵们觉得扎眼归扎眼,怀远侯说的这句话却很是在理,太子朱慈烺的这封书信可谓是让他们陷入了两难,更为严重一点说里外不是人。
让家里的至亲进入陆军讲武堂,得罪了现在的皇上,不让家里的至亲进入陆军讲武堂,得罪了未来的皇上,陷入了一个十分棘手的境地。
不远处的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