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十家洗煤厂的各种新式机械安装完毕,结束了让镇远侯感到新奇的剪彩仪式,镇远侯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镇远侯站在洗煤厂门口坚实平坦的水泥路上,忽然说道:“贤弟,瞧为兄这记性,这段时间只想着蒸汽洗煤厂的事情了,忘了说一件事了。”

    “冯铨的门生李鲁生,曾经来找过为兄,说是以抵押煤窑的方式拆借给为兄一笔银款。”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鲍姓员外买卖煤窑失败了以后过来,为兄担心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贤弟给为兄分析一下,看看李鲁生这个四姓家奴到底在想些什么。”

    自从立冬以后,东林党开始大肆封山不允许老百姓上山砍柴,还派遣大量家丁去看着。

    东厂督公王承恩又专门找过朱舜一次,说是京城里掌握柴薪厂和煤窑的官僚乡绅们,把市面上所有零零碎碎的柴薪横扫一空。

    朱舜大致就明白东林党在今年这个寒冷的冬天,要做些什么了,应该是想趁着小冰河时期发上一笔国难财。

    可惜,朱舜早就看透东林党这些官僚乡绅的秉性,知道他们早晚会这么做,一直调拨大量的银子给老七徐积薪让他尽快研究出洗煤法。

    老七徐积薪也很争气,在冬天真正寒冷以前研究出了洗煤法,再记上工业派积攒了这么多年的底蕴,以基建狂魔的姿态开始大批量修筑洗煤厂。

    朱舜笑了笑,没有回答镇远侯的问题:“兄长放心,这个李鲁生不是针对兄长的,应该是针对本侯的。”

    说起这里李鲁生,朱舜心里多了几分寒意,他也是《贰臣传》上汉奸之一,投靠满清以后,转过头来立即帮满清对付扛清义士,害死了很多扛清义士。

    李鲁生不主动招惹朱舜,朱舜都会想办法把他宰了,没想到他自己送上门来了,倒是省了朱舜不少功夫。

    镇远侯听到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工业侯朱舜,脾气性格向来很护犊子的他,真诚的说道:“接下来这么做贤弟给句话,为兄绝对没有二话。”

    “就算是耗光镇远侯府积攒的香火情,也要帮贤弟渡过这一次的难关。”

    朱舜笑了笑,平静道:“什么都不用做,等着李鲁生找死就可以了。”

    “行了,贤弟我还要去接待满总兵的宗族兄弟,就先行离开了。”

    满桂的兄弟。

    镇远侯没想到朱舜还与手握重兵的满桂有这么深的交情,也就放心了,再说了朱舜可是东林党的灾星,更不要担心了。

    镇远侯满意的看了几眼洗煤厂,带着一脸的笑意离开了这里,前往了京城。

    顺天府的所有州县里,还有几个边缘县城没有卖碳的店铺,镇远侯要去亲自挑选一个好位置。

    另外还要和地方上的大宗族打交道,商量乡野卖碳的事宜。

    镇远侯本来是想找些地方上的乡绅,这样就不需要亲力亲为的商量一些细则,可以轻松的做个甩手掌柜。


………………………………

第四百三十八章 安排满桂

    每个月只需要把中煤运到各个州县的店铺就可以了,乡绅们自己就会来店铺里把煤炭运走,运到各个村里去贩卖。

    过去确实可以这么做,镇远侯现在已经是工业派的一员了,这么做就有资敌的嫌疑,只能去找一些宗人众多但还是普通百姓的大宗祠。

    借助这些大宗祠在乡里贩卖煤炭,毕竟以这些大宗祠的械斗能力,一般的乡绅也是不敢招惹他们。

    镇远侯已经是工业派的一员了,就要为工业派做长久的打算,稳固工业派的根基。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镇远侯已经看出来工业派控制地方的方式和东林党截然不同。

    东林党是通过不停的吸纳各地官僚乡绅,达到把持朝政的地步,说白了就是控制大明的权利阶层,赢得官僚乡绅的民心。

    工业派直接跳过了官僚乡绅,通过施恩老百姓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争来工业派认为的民心。

    在镇远侯看来施恩是不可能控制底层老百姓的,只有通过利益的捆绑才能彻底控制乡野民心,虽然工业派已经在做了,用梳棉机把控老百姓赚银子的途经。

    但是还不够,那些老百姓太过于松散了,一旦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难以聚拢在一起。

    乡野里的大宗祠就不一样了,这些同宗老百姓的凝聚力比军伍都强,镇远侯要做的就是通过煤炭的买卖,把这些乡野大宗祠与工业派捆绑在一起。

    镇远侯启程去了顺天府的边缘州县,等到这些州县的事情处理完,还要走出顺天府去北直隶的其他州府。

    朱舜在工人会馆也见到了满桂的兄弟,但他这名兄弟说了一句话就走了。

    “一切由满丹臣做主。”

    朱舜站在工业之城大门口,目送骑着辽东大马策马狂奔的魁梧身影离开,心底感慨,没想到满桂对他这么的信任。

    说是一切由满丹臣做主,说白了还不是由朱舜做主,这是把满家一家老小的性命,放心交在了朱舜手里。

    满桂的儿子满丹臣已经被朱舜送到陆军讲武堂了,成为了陆军讲武堂二期学员,还是步兵科里最优秀的学员,成为了二期步兵科班长。

    相比较被朱舜改变了命运的满丹臣,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二期炮兵科的班长可就有名多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

    虽然郑成功今年才十三岁,但凭借过人的天赋在军制学、兵器学、地形学等等学科的策试中,每一次都是满分,成为了炮兵科的班长。

    郑成功策试成绩拔尖,为人也不怎么张扬。

    二期学员明年就要去前线接受烽烟的洗礼了,二期学员们谁也不知道郑成功的老爹是称霸东南沿海的郑芝龙。

    好在不知道,这帮已经被太祖思想洗脑的陆军讲武堂学员,才不会在乎你爹是哪个总兵,他爹是哪个勋贵,在乎的是忠不忠于大明。

    以至于满丹臣在陆军讲武堂的威望很高,他爹满桂可是山海关总兵,陆军讲武堂很多学子都是满桂的拥趸。

    满丹臣正在陆军讲武堂的靶场操练射击典范,听到轿夫头子说朱舜找他,顿时引起了周围陆军讲武堂学子的羡慕。

    陆军讲武堂里威望最高的有两人,一个是太子朱慈烺,另一个就是工业侯朱舜了。

    满丹臣在一帮陆军讲武堂学子羡慕的目光目送下,骑上一匹辽东大马,赶往了工人会馆。

    这个憨厚的蛮小子还没走进会首公舍,就传来了一股子酒气。

    铁塔汉子的表现也很奇怪,见了谁都是一副不苟言笑的尽忠职守样子,就算见了几乎等同于朱舜儿子的弟子,也只是让开路罢了。

    铁塔汉子见了满丹臣,在他推开门进去以前,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满丹臣回了一个憨厚笑脸,推开门走了进去:“世叔。”

    朱舜点了点头,示意满丹臣进来,闻到他身上的酒味不免念叨了一句:“以后在战场上不许喝酒。”

    满丹臣挠了挠脑袋,‘嗯’了一声,老老实实的站在旁边。

    朱舜指了指旁边一名账房,同时拿出一份文契交给了满丹臣:“等会儿你跟着这名账房去范永斗那里,什么都不用说,亮出令尊的名号就可以了。”

    满桂官居高位,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山海关总兵的位子,只要出现一点纰漏就有可能把他拖下来。

    满丹臣看也没看文契,直接就跟着账房走出去了,也不管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阴谋。

    这份信任,让朱舜都有些触动了。

    范府。

    大门口聚集了一帮扛着斗米式步枪的半大小子。

    天色已经黑了,账房都已经准备明天再来了,谁知道满丹臣却是回到陆军讲武堂喊上二期所有的学员,扛着火铳,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京城。

    五城兵马司的一名旗校突然在京城大街上看到一帮扛着火铳的少年,差点没给吓死,刚想带人冲过去,却被紧急赶过来的一名百户拦住了。

    低声说了一句那是太子的人,带着人马只是跟在这帮扛铳少年身后,不敢捉拿他们。

    陆军讲武堂的学员很好辨认,毕竟迷彩服是陆军讲武堂所特有的一种服饰。

    黄昏时分,京城大街上出现了一种奇观。

    一帮扛着火铳的少年大模大样走在前面,五城兵马司的几百名官兵跟在后面,一路向外城的一处宅邸走去。

    五城兵马司的官兵瞧见少年们最终在大晋商范永斗的府邸门前停下了,松了一口气,只留下几个官兵在这看着,其他官兵全走了。

    满丹臣摆了摆手示意正在敲门的账房让开,账房敲了有半盏茶功夫,就是没人开门。

    满丹臣走过去,一脚踹在了铜钉大门上,只是轻微晃动了几下,没了半点的反应。

    陆军讲武堂学员们瞧见这个情况,走出几名学员去了走位最近的酒馆,买来了一堆柴禾堆在了门口,准备把范府的大门给烧了。

    门房揉着眼睛从偏门走了出来,先是一愣,不过当他看清楚不是官兵只是一群半大孩子,立即喊了一嗓子:”兄弟们赶紧出来,有人来闹事了。”


………………………………

第四百三十九章 蛮不讲理的陆军讲武堂学员

    门房喊完这一嗓子,从偏门里立即冲出来一堆家丁仆僮,手里拿着明晃晃的长刀。

    晚上,范府门前的胡同里一片漆黑,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又没拿着火把过来,门房只是隐约看到一群少年在闹事,没有看清少年们扛着火铳。

    家丁们拿着火把冲出来,燃烧的火焰把胡同照耀的很亮,也看清楚了。

    几十支黑洞洞的铳口,正对着门房家丁们,随时准备开火射击。

    门房和家丁们脸上的狞笑,瞬间没了,吓的差点跪在地上。

    满丹臣平时在朱舜面前看起来老老实实的,在外面可就相当的蛮横了,他可是亲手杀过满清鞑子的辽东武官。

    满丹臣从步兵科学员的线式方阵里走出去,看了一眼吓出冷汗的门房,一脚把踹飞了出去。

    虽然门房看起来挺瘦弱的,但是能把一个中年汉子一脚踹飞,满丹臣的力气也正是够大的,脾气更大:“范永斗在哪,让他出来迎接老子,不然把宅子给烧了。”

    听到要把宅子给烧了,家丁们还没什么反应,着实把账房给吓了一跳,这是哪来的野蛮少年张嘴就要把别人的家给烧了。

    账房想到蛮横少年的父亲是山海关总兵满桂,这个小祖宗还真敢烧了范永斗的家,赶紧拦了一句:“满少爷。。。。。。”

    还没说完,满桂瞪了他一眼:“叫我班长。”

    班长?

    账房从没听说过这个奇怪称谓,不过这位小祖宗说什么就是什么了,立即改口道:“班长,咱们还是先完成侯爷的嘱托要紧,僵在这里就没办法完成了。”

    提到朱舜,满丹臣脸上的蛮横缓解了很多,走到正在墙边哎呦的门房旁边,一手把他给拖了起来:“带老子去找范永斗。”

    回头又说了一句:“把火铳都收起来。”

    陆军讲武堂学员们虽然都是军官,但他们的单兵素养极高,满丹臣这句话说完,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唰’的一下整齐划一的收起了斗米式步枪,充满了一种圭臬美感。

    范府家丁们和陆军讲武堂学员属于对立双方,也是觉的陆军讲武堂学员们的动作很好看。

    好在他们是外行,要是孔有德这样的将领就不觉的好看了,而是感到一股子凝重。

    孔有德麾下的军士们要是有这群少年一样的操练水准,早就成为辽东第一等的悍卒了,甚至能和八旗兵掰掰手腕子。

    陆军讲武堂学员们走进范府,也是排成两人并列的纵队,喊着‘一二一’的口号,跟在满丹臣身后走了进去。

    已经提前得知消息的范永斗,先是安排人去了一趟五城兵马司,找到相熟的武官让他派点官兵过来。

    又让府内的家丁们拿好刀剑在附近藏好,这才穿戴好衣服坐在大堂主位上,面不改色的等着不速之客。

    满丹臣大手一挥,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很快就清空了庭院里的所有家丁,并且占据了地形学里的制高点和交通线。

    前前后后只用了一盏茶功夫,就把这座庭院牢牢的控制在手里,辽东精锐们见了怕是也要汗颜。

    满丹臣大模大样的走进了范府大堂,里面倒是挺文雅,字画、瓷器、文竹这些东西都有,还点着广东的封川灯。

    满丹臣哪里在乎范永斗花费大量心血和银子营造的大堂,瞪着主位上的范永斗问道:“你是范永斗。”

    范永斗点了点头,擅长玩弄心机的他继续想着等会儿怎么整死这个蛮横少年,还没等他想完。

    满丹臣走过去,一把拽住范永斗的大袖,把他从大堂主位上甩到了一边,大马金刀的坐了上去。

    差点摔倒在地上的范永斗,抚了抚儒冠,愕然的看向了蛮横少年,也太不讲规矩了。

    范永斗活了这么大了,从来没遭遇过这种情况,就算是见了死仇双方也是笑着说两句话,背地里下狠招。

    这便是上等人的规矩,也是大明官僚乡绅之间的约定俗成。

    满丹臣拿起旁边金贵的官窑斗彩茶壶,直接对嘴喝了一口,看的范永斗那叫一个心疼,那可是官窑里精品中的精品,整个京城也没几个人有。

    茶叶更是珍贵的蒙顶石花,傍晚的时候为了招待李鲁生,这才舍得泡了一壶。

    范永斗和李鲁生都是小口品茗,满丹臣可倒好‘吨吨吨’的直接灌了一口。

    满丹臣还没咽下去,直接吐了出来,骂骂咧咧道:“什么鸟玩意,还没有高碎好喝。”

    没有高碎好喝?

    范永斗气的嘴唇都有发抖了,高碎那是茶叶筛完以后没有用的东西,只有京城的穷人才喝那玩意。

    蒙顶石花是什么,那可是皇室御用的茶叶,以他范永斗的家大业大都不舍得喝。

    到了这个蛮横少年嘴里可倒好,居然说是没有高碎好喝,气的范永斗都想杀人了。

    满丹臣拿着金贵的官窑斗彩茶壶,随手一扔,范永斗的心肝都忍不住颤了一下,听见他说道:“老子的老爹是山海关总兵,这个账房有事给你说。”

    山海关的总兵不少,但是山海关总兵只有一个。

    范永斗听到蛮横少年是满桂的儿子,再怎么想宰了没有一点规矩的满丹臣,也只能忍了。

    账房也怕不守规矩的满丹臣真的闹出什么事来,立即说道:“满总兵想从你手上买走所有的京西煤窑,不知范掌柜是否愿意。”

    范永斗当然不愿意了,这可涉及到一场针对朱舜这个灾星的阴谋:“不。。。。。。”

    “砰!”

    这句话还说完,满丹臣猛的拍了一下桌子,站起来瞪着范永斗说道:“信不信老子烧了你的宅子。”

    范永斗知道他是满桂的儿子,再加上他从进来到现在的蛮横,那是一万个相信。

    账房及时的递了一句:“二百两一座。”

    范永斗听到二百两的价钱,松了一口气,还算地道,也算给了他一个台阶下:“既然满总兵想要,那老夫就卖他一个人情。”

    “也幸亏是满总兵,换了其他任何人就算是宰辅来了,老夫也是不卖的。”


………………………………

第四百四十章 抓个典型

    满丹臣哪里听得进去范永斗罗里吧嗦的场面话,直接拍了拍屁股走人了,还故意把拍屁股的动作做的很大,似乎是在觉的那张金丝楠官帽椅多么的脏。

    又是把范永斗气的不轻,活了这么大,还没遭受过这么大的气。

    等到满丹臣带着陆军讲武堂学员们喊着‘一二一’的口号,离开了范府,范永斗脸上的气恼渐渐恢复了平静,盯着黑漆漆的庭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没过多久,范永斗的长子走了出来,皱眉道:“爹,真要卖了所有的荒废煤窑?这样可就违背了范家与李鲁生的承诺。”

    范永斗看了一眼长子,示意他去把雕纹木门给关上:“违背又如何,只要说是受到了山海关总兵满桂的胁迫,李鲁生也怪罪不了我们头上。”

    想到二百两一座的价钱,范永斗忍不住抚须笑了:“儿子你记住,咱们是商人,商人是逐利的。”

    “当初收走这么荒废煤窑也不过用了一百五十两,一来一回,一座煤窑就赚了五十银子,这样的好买卖上哪去找。”

    长子也是忍不住笑了,笑的有些得意:“这些煤窑还都是荒废的,基本上没什么用了,咱们也没有那个人手去挑拣煤炭。”

    “放在手里也是废物,没想到还能狠狠的赚上一笔。”

    “一座煤窑可是赚了五十两银子。”

    说完,父子二人相视一笑,念叨了一句冤大头,各自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

    朱舜看到满丹臣送来的一堆文契,心里有些哭笑不得,脸上还是保持平静,揉了揉他的脑袋:“丹臣,记住叔父今天说的话。”

    “这堆看似没什么用的文契,以后将会成为满家的传家宝,以京西达到了21亿吨的原煤储量,足够满家当上几百年的煤老板了。”

    传家宝?煤老板?

    满丹臣满脸困惑,不明白一堆荒废煤矿怎么就成传家宝了,煤老板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世叔永远不会骗他,说是传家宝就一定是传家宝。

    满丹臣挠了挠脑袋,憨厚笑了笑,小心翼翼的把文契放在了怀里。

    朱舜看到满丹臣这副傻乎乎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明白,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明白了:“去吧,在陆军讲武堂缺什么东西就到世叔这里来拿。”

    “另外,有空去看看你婶娘和朱爷爷,你婶娘好些日子没见你了,你朱爷爷也好些日子没喝你带去的好酒了。”

    满丹臣的全家都在边塞,无亲无故孤身一人在京城,听到朱世叔最简单的关心差点没掉下来眼泪。

    满丹臣重重‘嗯’了一声,头也没回的离开了会首公舍,走出门外的时候忘记门还没开,‘嘭’的一声撞在了上面。

    摸了摸脑门,圆脸涨红的离开了这里。

    朱舜忍不住笑了:“这孩子。”

    京西的煤矿全部到手了,按理说朱舜接下来只需要等着大批洗煤厂的出现,以及李鲁生为首的官僚乡绅提高柴薪价钱了。

    朱舜没有,他还准备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好好的给太子朱慈烺上一课。

    好让这位太子明白人间疾苦。

    明白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乡绅是有多么的腐烂,怎么发的国难财,怎么趴在大明王朝上的吸的血。

    说做就做,朱舜骑上一匹辽东大马,带着铁塔汉子和轿夫们赶往了京城。

    昨天夜里,京畿就开始下了一场大雪,平野上覆盖了一层积雪。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对于官僚乡绅来说又是踏雪交友的好时节,温上一壶好酒,乘上一叶小舟,带上几名美婢。

    岂不美哉。

    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

    不知道又要冻死多少人了。

    来到京城,朱舜刚好碰见了牵着狗带着一群恶仆四处闲逛的兴安伯公子,勒停辽东大马,下马喊道:“你这是去哪里?”

    兴安伯公子看到朱舜很是高兴,兴高采烈的一路小跑过去:“朱哥,你咋有空来京城了。”

    等到兴安伯公子跑过来,朱舜这才注意到兴安伯公子身后还跟着一名挺着肚子的美貌小姐:“外面都下雪了,你还带夫人出来,兴安伯要是知道还不得抽你几鞭。”

    美貌夫人施了一个万福:“见过兄长。”

    兴安伯公子扶住美貌夫人,乐呵呵的傻笑道:“不会的朱哥,我爹正在城外的粥棚施粥,说是让我家夫人也去。”

    “也算是给没有出生的孙子积福了,好让孙子以后健健康康的,朱哥不说了,我还要去给老爹帮忙。”

    说完,兴安伯公子扶着美貌夫人一起离开了,走了没多远,美貌夫人埋怨了他两句。

    兴安伯公子这才想起来没给朱哥告别,有失礼数,转过身来挥了挥手。

    朱舜没想到当年京城的一霸,到头来却怕老婆,忍不住笑了。

    也是挥了挥手。

    转身朝着相反的方向骑去。

    铁塔汉子不解道:“恩公,不去找太子了?”

    朱舜骑着辽东大马,抽动马鞭,满脸温馨笑意:“想媳妇了,不去了。”

    “回家!”

    灯笔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带太子去见识人间疾苦

    朱舜只在家里待了几天,就带人赶往了京城,找到了太子朱慈烺。

    詹事府不知何时修筑了一座小湖,一条小沙洲漫延而去,一直延伸到湖心。

    白色细沙上。

    太子朱慈烺站在湖心,正在大声背诵诗词:“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朱舜沿着水泥小路走过来的时候,距离比较远,没有听见太子朱慈烺在说些什么。

    当他站在湖边的雕栏旁边,隐隐约约的听见了太子朱慈烺的声音,嘴角忍不住扯了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