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朝也好,下野也罢,都是为了混饭吃,只要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赶紧装孙子。
装孙子是一门大学问,张凤翔能从一名微不足道的进士爬到正二品中枢重臣的位置,历经三十年风雨而不倒,显然深得其中的三昧。
装孙子尤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谨慎,张凤翔从王大使的嘴里知道了这件事,也只是知道了。
要想让这位历经三朝的工部尚书亲自动手,就需要把这件事彻底坐实,彻底到没有一丝破绽。
张凤翔放下手里的仿制斗彩鸡缸杯,交代了两件事:“王大使,你想办法找来一根线膛枪的枪管。”
王大使最是担心这位庙堂不倒翁不信任他,听到这句简直就是仙音的话,慌忙堆着笑脸拱手道:“老尚书请放心,这件事就包在下官的身上了。”
王大使火急火燎的离开工部尚书的府邸,张凤翔叫来一名心腹管事:“去把汤若望给请来。”
在几十年前的西学东渐时期,汤若望就是传播西法的领军人物之一,利玛窦死了以后,汤若望更是成了西学东渐的领袖。
为人谨慎的张凤翔,得知了刻画膛线这件事,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把西学领袖汤若望请过来。
只有这位西学里的定海神针亲自坐实了膛线刻画一事,张凤翔才会真正放心,才会谋划一个缜密的庙算,一举把朱舜和西法党人踩在脚底。
把朱舜和西法党人当做垫脚石,提升他在东林党内部的声望,成为东林党下一任的执牛耳者。
王大使离开工部尚书的府邸,冷冷的瞥了一眼门子,去了西瓦厂的墙根。
京城有两处私妓汇聚的地方,一处是在西河沿,另一处就是在西瓦厂的墙根,这里汇聚了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
王大使这一次前往西瓦厂的墙根,不是为了找那几个相好的娼妓,是为了寻找一名纲头。
这名纲头是这一片地界负责销赃的窝家,响马、白龙挂、水老鸦、打布贼等等各种飞贼流寇,都在他这里销赃。
家产万金的纲头,却住在一处破烂院子内,王大使路过院子砖墙的时候,都担心斑驳的砖墙倒下来砸到他。
绕过门口的榆钱树,王大使轻轻叩响了木门。
三轻两重。
敲门的方式就是暗语,过了有半柱香时间,几名穿着青绸对襟的壮汉,打开了木门。
领头的那名壮汉正好认识王大使,去年王大使找过他们,皱着眉头问道:“开条子?”
王大使有个癖好,喜欢豢养成过亲的美貌娘子,去年找他们偷走了一户良善人家刚过门的妻子。
王大使摇了摇头,回答道:“寻。”
领头的壮汉点了点头,就把王大使带了进去。
纲头是名喜欢练武的中年汉子,正在院子里耍着一口倭刀,余光瞥见王大使过来了,收起了手里的倭刀。
拿着汗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笑道:“我说今天怎么有喜鹊叫,原来是王大使来了。”
“来人,赶紧给王大使上茶。”
面对这等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王大使哪里敢喝这里的茶,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下药:“找你们寻个东西。”
纲头挥了挥手,身边的十几名青绸对襟壮汉全部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说吧,想要什么东西。”
王大使知道这种神通广大的纲头,消息极其灵通,应该知道膛线枪:“一支膛线枪。”
纲头突然沉默了。
王大使知道偷走膛线枪比较困难,又加个一句:“枪管也行。”
纲头伸出了一根手指头:“膛线燧发枪这个东西,我倒是知道,京城里只有两个地方有。”
“一个是王恭厂的仓库,一个是皇宫。”
“王恭厂的仓库你就不要想了,把守仓库的胡瞎子,过去是一名夜不收,那可是经常深入女真腹地刺探军情的斥候。”
“能够活过三年的夜不收,都少的可怜,活过五年的更是凤毛麟角。”
“据我所知,胡瞎子足足超过了五年才从边疆退下来。”
“京城里飞檐走壁本事再是强大的神偷,面对这种敢深入女真腹地的夜不收,也都是白给。”
“所以说现在只能从皇宫入手,我和宫里的一些公公倒是有联系,只是价格要高一些。”
“一百两。”
王大使听到这名纲头狮子大开口的索要一百两,简直就是坐地起价的勒索,忍不住想要拂袖而去。
但是形势比人强,没了这支燧发线膛枪,以工部尚书谨小慎微的性格,根本不会出手,只能咬牙吃下这个闷亏:“几时能把东西寻来。”
纲头还是伸出了一根手指:“一天。”
听到一天就能把东西拿来,王大使的心情好了一些,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银子:“这是十两银子的定金。”
“明天我来取东西的时候,再把剩下的钱给你。”
纲头看到王大使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暗暗有些后悔,刚才就应该多要一些银子:“老三,送客。”
入夜。
已经快要到午夜了,崇祯还在是乾清宫处理奏章,感觉有些口渴,端起御案上的上等细瓷茶杯,喝了一口凉白开。
放下细瓷茶杯,崇祯揉了揉太阳穴,准备把最后十几本奏章批完就回去歇息。
王承恩突然走了过去,手里捏着一份线报,似笑非笑的递了过去:“皇上,看看这个。”
崇祯奇怪的看了一眼王承恩,接过那份线报,也是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偷线膛燧发枪?”
“又是东林党人干的?”
王承恩点了点头,实在是憋不住了,哈哈笑了出来,负责撰写起居注的太监,吓的把毛笔都给扔了:“皇上,给不给?”
崇祯猛的拍了一下御案,双眼炯炯有神:“给!”
………………………………
第四十六章 卖田卖地
第二天,王大使拿着线膛燧发枪来到工部尚书府邸,汤若望早早的就在正堂里等着了。
利玛窦汤若望这些西洋人,不远万里的来到远东,可没那么好心的是为了提高大明的科技水平。
利玛窦汤若望过来的真实目的只有一个,传播天主教,给大明的高层进行洗礼。
传授给大明人士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只是汤若望这些传教士利用科学传教的一种手段罢了。
张凤翔派遣心腹管事找到汤若望,邀请他去一趟工部尚书的府邸,二话没说当场就答应了。
天还没亮,汤若望就热情高涨的敲响了工部尚书府邸的大门,喜滋滋的坐在正堂里等着早朝结束。
王大使和汤若望等到快到晌午的时候,张凤翔坐着官轿回来了,听说两个人都到了,不慌不忙的带着两人去了一趟后院的苑林。
张凤翔穿着绯色锦鸡补子官服,坐在湖边四角亭的绣墩上,慢悠悠的喝着蒙顶石花茶,等着汤若望看完那支线膛燧发枪。
汤若望作为西学领袖,又是远东最好的炮厂香山澳炮厂的顾问,在火器领域的地位不比徐光启差多少。
汤若望仔细观察了一盏茶的功夫,摇了摇头说道:“燧发枪不是什么新鲜东西,西洋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发明了燧发枪。”
“至于这个膛线的发明就更早了,西洋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就发明了膛线,只是这个东西很不实用,甚至可以说是废物。”
“因为膛线的刻画极其困难,就算是老匠人也要用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刻画好膛线,难以大规模生产,西洋早在一百多年就放弃了膛线枪。”
张凤翔听着汤若望一口一个西洋早在,感觉极为刺耳,分明是在说大明王朝比起西洋差远了。
这要是换成曹文诏这种对于大明王朝有着极高忠诚度的臣子,早就一刀劈过去了,容不得别人说大明王朝半点的不是。
张凤翔仅仅是觉的刺耳而已,在听到他想要的答案以后,刺耳就变成动听了,谨慎的又问了一句:“你确定。”
汤若望的心思根部就不在线膛燧发枪上,随口说了一句确定,喜滋滋的问道:“张尚书这次叫我来,是不是准备接受洗礼,成为伟大的天主教的一员?”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接受洗礼进入天主教也不是不可以,可惜汤若望给不了张凤翔想要的东西,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这件事稍后再议。”
“汤若望先生要是有时间,这两天随本官拜访一些老友。”
张凤翔可是当朝的二品尚书,他的老友还能差了,汤若望赶紧作揖道:“有时间,有时间,汤某有的是时间。”
坐在冷板凳上的王大使,瞧见张凤翔和汤若望在那里打的火热,直到谈话结束了,都没有提到他半句,有些心灰意冷。
听到张凤翔说是带着汤若望去见东林党内部的一些大人物,王大使彻底绝望了,忙活了大半天,还掏了一百两银子,最后给别人做了嫁衣。
王大使心里立即出现了一股怨恨,坐在冷板凳上,越想越是来火,脸色难看的站了起来:“张尚书,下官告辞了。”
张凤翔不耐烦的摆了摆手,示意王大使赶紧滚蛋,继续在那热情的招呼汤若望。
王大使差点气昏过去,深吸了一口气,眼底闪过了一丝怨毒: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张凤翔的余光一直在注视着王大使,瞥见他突然握紧了拳头,抚须笑了笑。
汤若望还以为张凤翔是对于自己说的洗礼感兴趣了,正准备趁热打铁,张凤翔平静的说道:“今天麻烦汤先生了,咱们改日再聊。”
“管家,送客。”
那名心腹管事把汤若望送出工部尚书府邸,回到后院的四角方亭刚刚站稳,差点跌倒在地上。
只因为老爷说了一句极其不可思议的话,差点没把心腹管事给吓死。
张凤翔把仿制的斗彩鸡缸杯放在桌子上,抚须笑道:“赶紧去把城外庄子里的银子,全部取出来,咱们这一次一定要连本带利的全部赚回来。”
“嗯,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去把京城的八大晋商找来,就说老爷我要把城外的庄子田产全部抵押出去。”
心腹管事跟了张凤翔几十年了,从他还是一个小小的进士,就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听说张凤翔魔障了一样要把祖产给卖了,差点跪在地上。
心腹管事现在恨不得一刀捅死汤若望,一定是这个该死的传教士给老爷下了降头,要不然以老爷的心计权谋,怎么会干出这种让人戳脊梁骨的败家行为。
张凤翔说完这句话都有一盏茶功夫了,心腹管家还是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褐斑老脸上闪过了一丝愠怒:“赶紧去,迟了土地就不值钱了!”
不值钱了?心腹管家像是听到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田产可是比骨董还要值钱的好东西。
可惜老太爷不在了,没人能劝的了老爷了,心腹管家只能神色恍惚的去找八大晋商了。
张凤翔看着心腹管事离开的背影,越看越觉的好看,比起青楼里的头牌还要好看:“这一次本官要名利双收。”
“有了王大使这个熟知情况的小人在,晋商们一定会开一盘大赌局,只要朱舜拿不出来一千支线膛枪,晋商就会赔的很惨。”
“商人最重要的就是现银,没了现银还怎么做生意,到那个时候,就是本官大肆搜刮庄子和田产的时机。”
受到冷落的王大使,果然不出张凤翔所料的去找了八大晋商其中的一位,堂兄王登库。
王登库为人比较好色,尤其喜欢白日宣淫,王大使走进王家府邸,径直走到正堂等着堂兄过来。
一炷香以后,八大晋商之一的王登库看见了堂弟,用手撇了撇小胡子,眯着小眼睛笑道:“登科,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你来了正好,兄长正好买了一对上等的扬州瘦马,要不要一起尝尝味道。”
王大使心里充满了对于张凤翔的怨恨,一门心思的想要算计他,哪里还有心情品尝扬州瘦马:“不用了兄长,这次我来是有一场大富贵交给兄长。”
“就是不知道兄长敢不敢接下来。”
………………………………
第四十七章 自己下套?
王登库坐在紫檀太师椅上听完堂弟的叙述,叹了一口气:“登科,你在官场的火候还是差了点。”
“这哪里是一场大富贵,分明就是张凤翔这个老狐狸设下的陷阱。”
有了堂兄的提点,王大使这才回过味来,后背一片冰凉:“兄长,你的意思是。。。。。。。。”
王登库郑重点头,挥手让身边的丫鬟家丁全部退下,表情严肃的说道:“张凤翔可是历经三朝的元老,人称庙堂不倒翁。”
“你觉的以张凤翔老奸巨猾的程度,他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冷落一个帮了他的大功臣?”
“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以后谁还敢帮他,就算他不倒,也要猢狲散了。”
“为兄预料的没错的话,用不了多久,张凤翔这个老东西就会派人来找为兄,卖掉家里的庄子田产。”
“一来可以消耗咱们手里的现银,顺便在赌局里赢得更多的银子。”
“二来等到咱们手里的现银没了,只剩下大量的庄子田产,就是张凤翔以低廉价格大肆收割的时候。”
话还没说话,王家府邸的一名管事小步跑了过来,送上了一份副启:“老爷,工部尚书送来了一份副启。”
王登库把副启拿在手里,也没看,笑了笑,直接交给了王大使:“登科,你看看吧。”
王大使看到副启就知道这件事估计和兄长说的差不多,副启可是有着平辈交往的意思,区区一个商人在大明的工部尚书面前,能算平辈?
显然是为了麻痹兄长,让兄长以为工部尚书真的遇到了难事,放松警惕。
王大使打开副启仔细看完,感慨道:“当初就应该让兄长当官,以兄长的权谋庙算,现在估计都坐上一部侍郎的位子了。”
想到自己差点害了王家,王大使的脸色有些臊红,讪讪的说道:“兄长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不开赌局不就行了。”
“哈哈——”
王登库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的王大使有些莫名其妙,就在王大使要询问的时候。
王登库睁大了眼睛,目光炯炯的说道:“为什么不开,既然张尚书要把家里的庄子田产送给咱们王家,那咱们就收下。”
“汤若望可是天下最顶尖的火器大家,他都做不到的事情,小小的一个朱舜可以?”
“朱舜拿不出一千支线膛枪,那是铁定的,既然拿不出来,张尚书积攒了几辈子的祖产,就是王家的了。”
“不,应该是张尚书要联合所有的官僚乡绅,把北直隶的庄子和田产全部送给八大晋商。”
“咱们不收下,岂不是辜负了张尚书的美意。”
王大使听到八大晋商,就知道兄长要这次要玩一把大的:“兄长的意思是。。。。。。。”
王登库微微一笑,不再说话了。
翌日,早朝。
崇祯坐在龙椅上,心不在焉的听着朝臣们汇报各地的情况,平时精神头十足,今天病怏怏的没有半点精神。
站在最前面的三名内阁宰辅,看见大明天子这么一副有失皇家威严的样子,没有像往常那样叱责崇祯,三张褐斑老脸反倒是露出了笑意。
看来天子终于肯临幸妃子了。
天子子嗣,当是国本。
天子虽然还很年轻,有的是时间,但是历史上暴毙的皇帝可不在少数。
三名老宰辅就格外的关心天子是否临幸了妃子,毕竟天子就只有一个子嗣,就算是皇子,夭折率也很高。
万一天子突然暴毙了,太子又不幸夭折了,对于刚刚稳固的大明王朝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不过今天能够看到天子这副病怏怏的样子,被朝臣们私底下骂作是万年死鱼脸的内阁首辅,也是不免露出了笑意。
三名内阁宰辅老脸上的笑意没能维持多久,全部消失不见了,变成了一种恍惚,恍惚刚才看到的病怏怏是一种错觉。
因为就在工部侍郎说出一句,微臣要弹劾朱舜的时候,崇祯突然变的尤其的有精神,甚至都有点精神过头龙精虎猛的感觉了。
不仅仅是崇祯突然变的比年轻人还要龙精虎猛,就连一直都是低眉顺眼的王承恩,也是骤然抬起了头,看了一眼工部侍郎,很快又低下了脑袋。
虽说王承恩的动作很快,快到只是一瞬间,站在最前面的内阁首辅,还是真真切切的看到了王承恩极其反常的兴奋,甚至有一点窃喜。
工部侍郎看到天子这副样子也是愣住了,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好了,楞在了朝班中间。
崇祯好不容易等到有人弹劾朱舜了,哪里肯放过他,目光炯炯的说道:“爱卿尽管畅所欲言。”
工部侍郎现在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工部尚书的许诺上,只要张凤翔担任了内阁宰辅,工部尚书的位子就是他的了。
那可是堂堂的一部尚书,整个天下最顶级的官帽子之一,说给就给了,真把工部侍郎当成三岁小孩了。
工部侍郎看到天子一反常态的态度,还以为这件事是工部尚书和天子商量好的,顿时来了精神:“启禀皇上。”
“几个月前王恭厂掌厂说是一个月之内,交付一千支线膛燧发枪,其实交付的只是一千支燧发枪。”
“虽然朱舜是微臣的下属,更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但是为了维护朝纲,维护朝廷的尊严,臣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徐光启孙元化这些穷鬼,早就在王承恩的提点下,知道了有人又要给他们送钱了。
一个个翘首以望的等着东林党弹劾朱舜,现在终于等来了,早就按捺不住的孙元化,义愤填膺的走出了朝班:“污蔑!”
“绝对是污蔑!皇上千万不要听信了奸佞。”
工部侍郎淡定从容的笑了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那按照孙郎中的意思,朱舜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拿出一千支线膛枪?”
前一刻还是义愤填膺的孙元化,下一息站在原地支支吾吾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工部侍郎似乎已经掌握了这场朝议的主导权,沉吟片刻,故意把沉吟的时间拖了一盏茶功夫。
就在西法党人耐不住性子的时候,不慌不忙的说道:“这样吧,咱们再立一次赌局。”
“只要朱舜能在一个月之内拿出一千支线膛枪,微臣不仅公开给朱舜请罪,并且主动辞去工部侍郎的位子谢罪。”
话音刚落,在工部侍郎的步步紧逼下,已经气急败坏的孙元化,似乎找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急声道:“皇上不可。”
“堂堂大明朝廷怎么能沦为赌坊,岂不是乱了纲纪。”
看到西法党人已经开始气急败坏,工部尚书知道自己是时候出手了。
工部尚书走出朝班:“皇上,孙郎中说的在理,朝堂岂能沦为赌坊,臣也不赞同立下赌局。”
这句话落下,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了,包括崇祯在内朝堂上的所有人,都不明白工部尚书这是什么意思。
工部侍郎明显是张凤翔的传声筒,这位庙堂不倒翁怎么自掘坟墓,把自己埋了进去。
工部尚书略微停顿了几息时间,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请天子下一道制书,宣朱舜一个月内交出一千支线膛枪。”
“如果交不出,便是欺君之罪。”
………………………………
第四十八章 王恭厂的火药地窖
朝会过后,京城里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奇观。
一辆辆马车从北直隶大大小小的庄子赶出,拉着一车又一车的东西进入了京城。
北直隶数以千计的大小庄子,过去就连青砖墙上都恨不得镶金嵌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部变成了家徒四壁。
别说是一粒粮食了,桌椅板凳,就是一张草席都没留下。
处于这场风波中心的朱舜,正在仔细的检查火药的存储,不过存储火药的地窖,位置十分的奇怪。
围着新王恭厂的四周埋了大量的火药,又在王恭厂的中心埋了海量的火药,他这哪里是在埋放火药,分明就是要把王恭厂给炸了。
王恭厂的一百台水力钻床也给拆了,全部运到了旧王恭厂,交给胡瞎子一起看着。
军工线的匠人们也都回到了旧王恭厂,在过去的匠作间里按照朱舜的指示,打制爱荷华膛线机的零部件,最后组装部分等到朱舜回去了,亲自组装。
那群喜欢上蹿下跳的贴厂和佥书现在就只能在公廨里待着,匠作间、仓库、铁料间这些地方,全部有彪悍军士把手。
有几个不怕死的贴厂想要硬闯,还没开口说话,被那一双双漠视生命的眼睛,看了一眼,就吓的逃走了。
朱舜一间一间的检查完所有的地窖,满意的点了点头,准备锁上王恭厂的大门回去了。
自己的能力有限,投胎投的不是督师袁崇焕,也不是一国之君崇祯,人微言轻。
前几天趁着崇祯过来,心情又不错,已经告诉崇祯了皇太极有可能会从喜峰口入寇中原。
还是一点一点分析给崇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