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碰见了熟人也不解释,一脸骄傲的从熟人面前走过去,心想用不了多久,京城就会流传他们俩结交朱哥的传奇故事。

    朱哥这个兄弟,认定了。
………………………………

第一百零七章 福王世子的真面目

    朱舜在一片敬重的目光里,走上了小阁楼,福王世子却还像个二世祖一样,在那替朱舜打抱不平,就像是没有看懂刚才的一切。

    朱舜刚刚给福王世子倒了一杯茶,福王世子猛的拍了一下杉木桌子,满脸的怒容:“这俩小子是不是不想混了,竟敢得罪朱哥。”

    “只要朱哥给句话,本世子明天就找人把他们打一顿。”

    朱舜平静的看着福王世子在那里吆五喝六,等到他受不了朱舜的目光,讪讪的说道:“朱哥你不要怪兄弟当时没有立刻帮你出头,没办法啊。”

    “本世子又没带家丁,一个人打不过他们俩人。”

    朱舜还是静静的看着他,看着这位南明的第一位皇帝。

    崇祯死后,已经是福王的福王世子能够一路平安的逃到陪都金陵,并且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先后得到东林党和阉党的支持,登基称帝。

    朱舜不信福王世子真的是一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尤其是在阅读史料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很平常只有寥寥一两句话的记载。

    当时福王世子和周王一起坐着小舟逃往陪都金陵。

    三月十一日周王暴毙在小舟上,三月十八日福王世子上了岸。

    看似很短的一段记载,也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但是结合朱舜看的另一本史料,就不一样了。

    周王忠孝贤明,深得人心。

    短短十个字,朱舜似乎看到了一段不为人知,数千字也写不完的腥风血雨。

    福王世子这副二世祖样子,应该只是他的自污手段,毕竟他的老爹福王当年差点从崇祯老爹手上抢走了皇位。

    朱舜突然说了一句话,福王世子脸上的嘻嘻哈哈收了起来,渐渐的变成了一种极为可怕的阴沉。

    “小王爷想不想获得一块疆域不比大明少,还没有女真蒙古这些外敌的国土。”

    福王世子突然眯起了双眼,只是一个眯眼动作,就让朱舜炸起了汗毛,一股濒临死亡的感觉遍布全身。

    骤然间,福王世子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把短刀,蹚步前进,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劈向了朱舜的脖子。

    哪里还有半点的二世祖模样,分明就是一位精通弓马骑射的辽东骁将,就算是辽东第一猛将曹文诏面对这个情况,怕是也得受伤。

    可惜福王世子碰见的是朱舜,一位顶尖枪械俱乐部的前三甲高手,还蝉联了多届的冠军。

    “砰!”

    一声枪响过后,福王世子的手背上留下了一道血槽。

    福王世子心中骇然,反应极快的来了一个驴打滚,虽然不好看,却很实用,躲在了一张八仙桌后面。

    朱舜放下冒着硝烟的米涅手枪,又从右边的皮套里拿出来一支米涅手枪,对准了桌子。

    看到第二支米涅手枪,不死心的福王世子这才放下手里的短刀,嘻嘻哈哈的走了出来:“朱哥你看你,这是作甚,兄弟给你闹着玩,你还当真了。”

    朱舜笑了笑,我要不是有米涅手枪,估计已经死在了你的刀下:“一句话,想不想。”

    福王世子立即展现了自己的枭雄本色,不管想不想,先稳住朱舜再说。

    只要离开了这里,有的是办法宰了已经看穿他的朱舜,郑重作揖道:“先生当是我之赵普。”

    福王世子没拿刘伯温和李善长比喻朱舜,因为他的太祖,都曾经要杀了这两位国士,只不过刘伯温跑的早,李善长没跑了。

    辅佐宋太祖的赵普就不一样了,不仅在太祖朝拜为宰相,在太宗朝也是宰相,死后还配享了太庙。

    朱舜淡淡的笑了笑:“我不是赵普,也没那个本事帮你黄袍加身,不过你可以当赵匡胤,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宋太祖赵匡胤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里,最能打的之一了,不亚于光武帝刘秀和宋武帝刘裕。

    福王世子大概有些明白朱舜的意思了,哈哈一笑,坐在杉木太师椅上:“朱哥先生,请讲?”

    听到朱哥先生,朱舜真是忍不住笑了,福王世子还真是一个枭雄,硬的不行来软的,软的不行来捧的:“小王爷能否画出一幅坤舆万国图。”

    朱舜问的这个问题,极其重要,涉及到世界观。

    这句话其实也就是说说,毕竟在曾国藩出现以前,因为条件的限制,几乎没有一位世界级的战略家。

    华夏没有,欧罗巴这些地方更没有,但是华夏有一批天下观的国士,吊打国外所谓的帝国名相。

    以当时的地域限制,天下观基本上等同于世界观了,只不过地域扩大了很多而已。

    朱舜说出这句话,其实也没抱多大希望,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福王世子竟然真的拿起了硬毫毛笔,行云流水的勾勒出了一张坤舆万国图。

    福王世子隐藏之深,远远超出了朱舜的预料,看来这位让崇祯忌惮的小王爷,是想效仿当年的文皇帝,实在不行就下南洋。

    最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南北两极,这张坤舆万国图基本上和世界地图没什么两样了,就连被欧罗巴人称作南大陆的澳洲也有。

    朱舜点了点头,有了世界观,接下来就好办多了,指着东方和西方之间,最为重要的两处海峡说道:“这里有两处海峡。”

    “北方的叫做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唯一进出口,谁控制了这里,谁就控制了东西方贸易。”

    福王世子皱了皱眉头,指着南方的海峡说道:“不对吧,南方还有一个海峡,应该是两个。”

    福王世子给朱舜的惊喜越来越多了,对于那个战略谋划,朱舜越发的有信心了:“我说的是贸易。”

    “南方的叫做巽他海峡,确实也可以从这里进入西方控制的西洋,不过从西方运往东方的货物,很少从这里走。”

    “小王爷如果想要把粮食运到北方的辽东,应该是直接从北直隶运到北方辽东,而不是运到南方的山东绕一圈再去辽东。”

    “先不说多耗费了很多时间,就是人工成本也要增长很多。”

    “所有东西方贸易的海船,基本上都是经过马六甲海峡。”
………………………………

第一百零八章 南大陆

    “但这个巽他海峡的世界战略地位,也极其重要。”

    朱舜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从远东一直划到欧罗巴:“东方的大明和西方的欧罗巴,位置在一条线上,都在世界的北部。”

    “所以说东方西方的贸易,都要从北面的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也就成了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也是黄金要道。”

    朱舜的手指放在南半部,再次在坤舆万国图上划了一条线,从南洋一直划到了非洲:“欧罗巴南方是非洲大陆。”

    “要想从南洋航行到同样在南方的非洲大陆,就要走巽他海峡。”

    “如果还走北方的马六甲海峡,就舍近求远了,所以这个巽他海峡是通往非洲大陆的咽喉要道,黄金要道。”

    朱舜突然把手拍在了坤舆万国图上,位置正是南大陆:“福王世子看这里,就在巽他海峡的南方,还有一块疆域不亚于大明的土地。”

    “这里有大量的金矿、银矿,还可以开辟出无数的肥沃农田,简直就是一块没有经过开发的处女地。”

    福王世子明白处女是什么意思,地也明白是什么意思,两个加在一起,却不明白了,不过结合前面的那句话,也咀嚼出了这个新词的含义。

    福王世子呼吸粗重的看着那块幅员辽阔的南大陆,声音都变粗了:“这个巽他海峡东边的陆地,距离南大陆很近。”

    “大致相当于福建到琉球之间的距离,最多五六天就能抵达了。”

    “先生,难道是想让本世子控制巽他海峡这个咽喉要道?”

    “向西可以控制非洲大陆和东方的贸易,向南可以进入那片辽阔的南大陆处女地。”

    “不过现在有两个问题,和兰东印度公司为了控制巽他海峡这个黄金要道,已经把总部设立在巽他海峡的爪哇国。”

    “根据本世子的了解,这个和兰东印度公司拥有的海上战船,比起很多欧罗巴国家还多。”

    “大明王朝想要击败这个和兰东印度公司都很难,更不要说本世子,几乎没有可能。”

    看来福王世子不仅对于世界地理,有着清晰的认知,还对世界各国的实力有着一个清楚的了解。

    朱舜现在也不好和他说太多,说多了他也不懂,反问了一句:“小王爷觉的我的发明创造能力怎么样。”

    燧发枪、线膛枪、水力钻床、比大纺车更好用的水力纺车,这一件件堪称国之重器的发明,早就给福王世子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福王世子很认真的说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前无古人是真的,后无来者就不好说了,不过朱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我说未来会发明一种铁甲战舰,福王世子信不信。”

    这句话要是别人说出的,福王世子肯定会以为那人是诓人的喇唬,朱舜说出就不一样了。

    他说能,那便能。

    那一件件不可能实现,偏偏又被朱舜发明出来的东西,给他一点一点的累加了一种势。

    这种势让福王世子不得不相信,郑重的说道:“本世子,信!”

    朱舜笑了笑,继续说道:“这种铁甲战舰叫做蒸汽机船,全部是用钢铁打造而成,还能在逆风的情况下,比顺风的海船还要快。”

    大明的海船极为先进,在冬季顺风的情况下,从大明航行到南洋的马六甲海峡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钢铁能够浮在水上已经是神话了,在逆风的情况下还能超过顺风的速度。

    这要是对战欧罗巴的海上战船,简直就是关宁铁骑拿着燧发枪,攻击一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想怎么虐打就怎么虐打。

    只需要十艘蒸汽机船,就足够纵横南洋。

    福王世子一把握住了朱舜的手掌,真心实意的说道:“先生真乃我的诸葛亮。”

    诸葛亮在大明朝那可是智圣,都上升到诸葛亮的高度了,看来蒸汽机船对于福王世子的冲击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朱舜笑了笑,继续分析道:“小王爷要想击败和兰东印度公司,控制巽他海峡这个黄金要道,在南大陆建立第二个大明王朝,只有蒸汽机船还够。”

    “小王爷还需要十万擅长海战的海军,还需要一大批精通海战的海军将领。”

    福王世子听着海军两个字也新鲜,头一次听说,也没在自己看过的古籍里见过,不过真是相当的贴切:“先生这句话在理,既然先生说了这么多,想必有解决的办法。”

    朱舜再次反问了一句:“小王爷觉的建立海军最需要的是什么。”

    有着大明这个前车之鉴,福王世子也是笑了笑,回答道:“银子。”

    朱舜拿出了怀里的那块橡胶:“没错,不管是打造蒸汽机船,还是建立海军,最需要的就是钱了。”

    “我知道福王府很有钱,但是远远不够,就算有了钱,没有一批熟悉南洋各地气候,以及洋流地理的海军将领和军士,还是没用。”

    “小王爷可以先在这个爪哇国,成立一家海上贸易公司,一来能够赚来大量的金银,二来可以通过海上贸易培养海上将领和军士。”

    福王世子听着朱舜的国士之言,真的以为他要做开国元勋,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苦笑一声说道:“说来简单,如果没有一种紧俏商品,很难在二十年内聚拢海量的财富。”

    “超过二十年,本世子都已经不惑年纪了,哪里还有精力去开疆拓土。”

    朱舜把橡胶放在了福王手上,淡淡笑道:“有了这种东西,不用二十年,甚至十年都要不了,足够小王爷拉起一支十万海军。”

    福王世子很随意的接过来不起眼的橡胶,听到朱舜的这句话,手掌一哆嗦差点掉在地上。

    这个玩意现在比福王世子的命根子还重要,赶紧趴下去接住了橡胶,生怕把它摔坏了。

    福王世子小心的把橡胶放在桌子上,嘴皮子都哆嗦了:“当。。。。当真。”

    朱舜突然觉的现在的福王世子有点像一个人,当初见到水力钻床的崇祯,淡淡笑道:“当真。”
………………………………

第一百零九章 大明没走完的路

    福王世子脑子里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在南大陆建立第二个大明王朝,而是能不能把朱舜这个大才给拐骗走。

    福王世子真诚的问了一句:“先生如此帮本世子,真的别无他求。”

    朱舜不说话了,坐在太师椅上静静喝茶,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突然开口道:“小王爷,我有一些心里话想和你说说。”

    福王世子本来不抱希望了,听到朱舜要说些心里话,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坐直了身子说道:“先生请讲。”

    这些心里话,朱舜憋的心里很久了,每次翻阅明代史料都让他感到痛心疾首,恨不得找个明朝人一吐为快。

    后世哪里有明朝人,只能憋在心里。

    现在到处都是明朝人了,朱舜却是不能说了,涉及很多后世的东西。

    不过今天,朱舜面对这个未来将会开创一个新时代的福王世子,倒是可以说说了:“内阁制度,世界贸易中心,大纺车,自生火铳,番薯。。。。。。。。。”

    “宋应星,徐光启,王徵,孙元化,毕懋康,茅元仪,张焘。。。。。。。。”

    “晚明其实已经具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切条件了,如果没有满清入主中原,为了巩固统治,故意让我华夏文明倒退。”

    “华夏早就在晚明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了,也就没了后来的一桩桩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个死伤三千五百多万军民的鬼子入侵。”

    福王世子不明白朱舜在说些什么,不知为何,听了这些话,骨子里冒出了腾腾杀意,像是一场场比五胡乱华还要惨烈的神州陆沉,出现在眼前。

    朱舜亲自给福王世子倒了一杯茶,明白他为什么只是听到简单的叙述,就出现了难以遏制的杀意和愤怒。

    华夏人都会如此。

    朱舜看向了窗外,看着北平上方的天空,脸上出现了一抹子纯真笑容:“我啊,只是想把大明王朝没有走完的路。”

    “走出来。”

    福王世子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当朱舜说完一句走出来,浑身竟然是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霍然起身,目光灼灼的盯着朱舜:“澳洲,大明要定了。”

    “哈哈。”一直都是以平静示人的朱舜,终于是忍不住仰天大笑,笑了很长时间。

    笑出了眼泪。

    猛的回头,朱舜同样是目光灼灼的盯着福王世子:“可惜,今日无酒。”

    福王世子端起手里的茶杯,哈哈笑道:“谁说无酒,来,你我干了这杯好酒。”

    朱舜哈哈一笑,也是端起茶杯,端起了千秋万代,端起了大国之梦。

    也端起了一条艰辛之路。

    一饮而尽。
………………………………

第一百一十章 活神仙

    说完自己的心里话,朱舜就开始商讨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主要是粮食问题。

    福王封王就藩的时候,得庄田两百万亩,福王府的粮食比起国库粮仓贮存的粮食还要多。

    经过细致的计算,大概可以救活一百五十万的大明子弟,暂时解决了燃眉之急。

    还有五十万大明子民没有饭吃,朱舜就要另想办法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斗彩鸡缸杯,找福王世子要了一个真品,福王世子的回答,让朱舜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之家:“只要一个成化斗彩鸡缸杯?”

    “宣德炉要不要?正德紫砂壶要不要?不如这样,这些东西本世子都给先生来一套。”

    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得到一样都不容易,福王世子每样都有,还要送一套。

    朱舜无奈的笑了,没要这些不该要的东西:“小王爷送这些东西给我,应该是有事求我帮忙吧。”

    福王世子哈哈一笑,放下手里的茶杯:“先生果然是高人,一眼就看了出本世子的心思。”

    说到这里,福王世子脸上出现了一丝忧愁:“先生你也知道,南洋那些国家都是统治和宗教合一的国家,老百姓对于佛教有着深入骨髓的信仰。”

    “如果真的像先生所说的开始殖民,不能统治人心,只是统治地域,这样的统治是无法长久的。”

    信仰问题确实是个大难题,未来的某个日不落帝国也最头疼这件事了,倘若不能统治信仰,很快就会出现独立现象。

    不过在朱舜看来就太简单了,指着小阁楼里用来镇压风水的一只八宝葫芦说道:“说起传教,咱们大明的道教是国外那些宗教的祖宗。”

    “张角的黄巾之乱,元末的白莲教起义,就是凭借一张嘴,前者几乎颠覆了大汉王朝,后者直接把元朝给推翻了。”

    朱舜在心里补了一句还有太平天国,反问了一句:“小王爷知道番邦宗教都是怎么传教的吗?”

    这一点,福王世子倒是清楚:“宣扬人死了以后可以见到上帝,见到佛祖等等。”

    朱舜脸上的表情突然有些玩味了:“小王爷应该知道,番邦的医术是很粗鄙的,咱们大明的医术尤其是针灸,在番邦眼里简直就是神术。”

    “咱们的道教传教,一般都是医术配合符水,直接把自己变成了神仙。”

    “一个是死了以后可能见到神灵,一个是神仙就在自己面前,小王爷你说应该信哪一个。”

    福王世子也是笑了,表情玩味:“确实是这样,精通医术的道士在咱们眼里都是活神仙,更别说在那些患了病只能等死的番邦眼里了。”

    “先生可真是大才,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就被先生三言两语给解决了。”

    福王世子装了这么多年的孙子,终于可以做大爷了,早就耐不住性子了,郑重拱手离开了这里。

    朱舜心情也是大好,想起来未来南洋一票国家,全都是信仰三皇五帝的国家,心情就说不出的好。

    估计想让他们反叛大明,老百姓都不会同意。

    大明是他们的祖宗,更是他们的祖地。

    粮食的问题解决了,朱舜在小阁楼里坐了片刻,等到福王府的管事送来斗彩鸡缸杯,拿着这个真品亲自给鲁维奥送了过去。

    京师大学堂里的宋士慧,就在朱舜离开北平火器总局的同时,突然又背着已经扔掉的筐子,走向了那片下田。

    家住下田的季老头,因为是一名从辽东退下来的老卒,分了二十亩的下田。

    虽说拿到手上的只有三亩地,却也很满足了,起码够他和孙女勉强活下去。

    季老头家里本来还有四个儿子,却被他全部送到了辽东战场,一个个的全部战死了,乡里人都骂他傻,亲手送儿子去死,让他老季家断子绝孙了。

    季老头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却知道一个道理。

    大明,总得有人有些血性。

    四个儿子的抚恤全部被官僚乡绅给贪污了,季老头也没说什么,他只是一个小卒子。

    季老头只能努力把仅有的三亩下田给伺候好了,多种出一些粮食,让小孙女吃饱肚子。

    可就在前段时间,突然来了一个小贼,居然跑到他家的田里偷土。

    娘哩,季老头活了一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穷的小贼,居然偷到处都有的泥土。

    咋地,活不下去了,要当观音土来吃。

    接连好多天,都看见这个小贼跑来偷土,季老头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怀里一天的口粮谷糠饼子,分了一半给他。

    这个小贼也没吃,小心的放到了怀里,看来也是个孝顺孩子,准备拿回去给爹娘吃。

    时间久了,季老头最大的乐趣就是蹲在田埂的老槐树下,抽着自己种的旱烟,看这个小贼偷土。

    真还别说,还挺有意思的。

    顶着大太阳在地里干活的季老头,抬起头看向了小贼经常来的地方,念叨了一句:“这小子有日子没来了,难不成饿死了?”

    “哎,可惜了,这么孝顺的一个孩子,老头子我还准备等孙女大一些,把孙女嫁给他。”

    “穷点没关系,只要人孝顺就行了。”

    就在季老头念叨宋士慧的时候,穿着那身破旧棉布对襟的宋士慧,又过来偷土了。

    季老头瞧见这小子又来了,笑的合不拢嘴,也不干活了,赶紧跑到老槐树下面,点燃了烟袋锅子。

    谁知道小贼今天没有偷土,而是走到了老槐树下面,像是有什么心事。

    季老头也不懂怎么劝人,把烟袋锅子递了过去:“来一口。”

    宋士慧木然的把烟袋锅子接过来,用力吸了一口,从来没抽过的他,哪里受得了这个刺激,当场呛的眼泪和鼻涕都流出来了。

    身体虽然难受,但心里却好了很多,宋士慧又抽了一口。

    准备来第三口的时候,就被季老头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