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日月-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雁门水河边埋伏。水淹七军以后鞑子肯定会乱,这个时候可以骑兵冲杀。”

    众人都默默的思考着林兆龙的计划,蒋北铭问道:“我觉得这个计划没有太大的问题,你们谁还有意见?”

    “这个计划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许朗拿出一支烟慢慢点上,“大明的百姓怎么办,他们在不在伏击范围内。”

    “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大明的百姓肯定不会和鞑子混杂在一起走,如果他们走前面,我们就先放过他们;如果他们走后面,伏击战打响之后,我们就用骑兵团隔开他们。”林兆龙说到此语气不觉低沉了下来,“当然,要想一个百姓也不伤亡恐怕做不到。”

    “那如果是鞑子急了眼,逼着百姓往前冲锋怎么办?”许朗又问道。

    林兆龙没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被问住了。

    “如果真是那样。”蒋北铭替林兆龙回答道,“只能放他们走,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出现。”

    众人讨论了大半天,蒋北铭最终下达了命令。

    神机营和快枪队会同叶战的第四步兵团一共一万两千多人全部上山设伏,因为蒋北铭还是担心这些明军的战斗力,在山上还能安全一些;安德里亚斯的骑兵团埋伏于雁门水旁等待命令;赵奇的重炮团按照原计划在山谷口安置;林兆龙率领第一和第二、第三步兵团同样埋伏于雁门水旁,协同骑兵团作战;韩万涛的第五步兵团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待命执行增援任务。

    大同城下,几万八旗围困大同已经二十多天了,王朴在大同府里天天盼星星盼月亮却始终不见一个救兵。

    “回禀主子。”一个额真走进了阿济格的大帐,“多尔衮贝勒派人送信来了。”

    “人在哪,叫他进来。”

    一个信使走进大帐将一封书信呈上:“启禀贝勒爷,我家主子派遣奴才给贝勒爷送信。”

    阿济格并没有打开多尔衮的信:“归化城那边怎么样了?”

    “回贝勒爷,归化城俄木布已归顺大金,我家主子正在继续向西进军,一股扫平蒙古。”

    “知道了。”阿济格屏退了信使,打开信看了几眼又问道,“宣府镇那边有什么动静吗,咱们在镇宁堡集结了多少人?”

    “回主子。”额真回道,“根据咱们的斥候的消息,大明兵部尚书张凤翼已经从宣府镇出发了,明军兵力在十万左右,距离大同还有十天的路程。镇宁堡咱们已经集结了二十一万的大明百姓。主子英明,赈济灾民这个办法着实的好,目前人数还在增加。”

    “不是本贝勒英明,是大汗圣明。”阿济格微微一笑,“传令下去,各部整军,停止进攻,两日后向镇宁堡进发。”

    “主子。”那个额真楞了一下,“明军援军不过十万,不堪一击,主子为何这个时候撤兵。”

    “你问我我问谁。”阿济格吼了一句,“大汗的旨意,只要收到归化城归顺的消息,或者明军援军到达的消息,咱们必须撤兵。”

    额真一缩脖子,没敢再多问,下去传令去了。

    张凤翼领着七万多明军,号称二十万,一路上战战兢兢的朝着大同镇进发,一天走不到四十里地。

    “报。”一个斥候跑进了张凤翼的营帐,“启禀大人,鞑子从大同府撤军了,现在正在往镇宁堡方向行进。”

    “鞑子撤军了?”张凤翼的心里打了几个转,难不成是蒋北铭真的击溃逆金了吗。

    “神机营和快枪队有什么消息吗?”张凤翼转头问道。
………………………………

第三百九十五章 临时改变计划

    “回大人。”身后的幕僚答道,“没有蒋将军的任何消息。”

    “没有任何消息,那鞑子为什么会突然撤军。”张凤翼的心里又犯起了嘀咕。

    “传令,各部缓慢推进,不可冒进,不许追击。”张凤翼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派人给王朴送信,坚守大同,绝不许出城追击。”

    “北铭、许朗,最新情况。”韩万涛在山顶的指挥所找到了蒋北铭和许朗,“阿济格已经撤军,鞑子七万人马和二十万多万百姓在镇宁堡集结,随时可能出关。”

    “也差不多了,咱们都等了好几天了,他要是再不走,我的屁股都坐出茧子来了。”

    “万涛,张凤翼那边有什么动静?”许朗问道。

    “没什么大动静。咱们的人回来说,张凤翼已经到了大同府,会同王朴的军队一共十万人,远远的尾随着阿济格,但什么行动也没有。”

    “先别管张凤翼。”蒋北铭命令道,“通知下去,各部做好战斗准备,战斗随时打响。”

    两天后,一队八旗兵开到了雁门水旁,几座浮桥搭建了起来,有些等不及的八旗兵直接淌水过河。八旗兵的后面是黑压压的二十多万百姓。

    “这些鞑子,太他妈骄横了。”林兆龙把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身边的周磊,“和当年平型关的日本鬼子有一比。”

    “哎,兆龙。”周磊笑道,“你也想打一场平型关吗。”

    林兆龙没说话,又从周磊的手中拿过了望远镜静静的看了一会。

    “周磊,马上派人通知蒋北铭。”林兆龙的话把周磊吓了一跳,“通知什么,咱们的作战计划都定好了,你不会又有什么新想法吧。”

    “不是新想法。”林兆龙重新把望远镜递给了周磊,“现在已经是傍晚了,按照他们过河的速度,八旗兵今晚只能过去一小部分。也就是说,照着这个速度,明天八旗的中军进入山谷的时候,明朝的百姓还没过河。”

    周磊听懂了林兆龙的意思:“你想救下这些百姓?”

    “对。”林兆龙点了点头,“马上去和蒋北铭汇报,只要鞑子一过完河,咱们就发信号,让他那边立即动手。同时放水,我要用骑兵团隔断鞑子和百姓。”

    “可是。”周磊犹豫道,“作战计划都已经制订完了,你现在临时改变计划,而且让蒋北铭听从咱们的信号,这不太合适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林兆龙把眼一瞪,“我现在是独立师副师长,我负责指挥你们,听从命令。”

    “得,你别瞪眼啊。”周磊说道,“我亲自去和蒋北铭汇报,但是,我回来之前,你不许有任何行动。”

    林兆龙笑道:“我知道,你去吧,我等你的消息。”

    半夜时分,周磊回来了:“兆龙,真有你的。蒋北铭同意了咱们的请求,一切以你的信号为准。”

    “呵。”林兆龙轻轻的笑了一声,“传令下去,各部抓紧休息,战斗随时打响。”

    第二天的中午时分,八旗兵差不多已经过完了河。后面的大明百姓扶老携幼,在八旗兵的吆喝之下乱糟糟的准备要过河。

    “传令。”林兆龙举着望眼镜说道,“升起狼烟,骑兵团准备出击。”

    三道狼烟点起,浓浓的烟雾直冲云霄。

    蒋北铭正等的心急如焚,八旗的先头部队已经走出山谷大约一万多人了,可林兆龙的信号一直没来。

    “北铭,兆龙来信号了。”许朗拉了拉蒋北铭。

    蒋北铭举起望远镜看了看:“传令兵,吹号!”

    嘹亮的号声响彻了山谷。

    “传令,所有人投掷火把。”叶战作为山头指挥官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几千支火把扔进了山谷里,熊熊大火烧了起来。

    “放滚木礌石。”叶战的第二个命令接着下达了下来。

    大量的石块和树干从山谷的两侧推了下来。

    “退回去,退回去。”阿济格没想到在这能遭遇到突然打击,他率领的中军刚刚好走到了山谷的正中央。

    “炮兵团,散弹射击。”赵奇手里面的令旗急速的甩下。

    56门6磅炮喷射出了上万颗散弹,山下的八旗成片的倒下。

    “团长,太tm过瘾了。”赵奇旁边的炮团军士长兴奋的喊道。

    “废话,不过瘾能行吗。”赵奇也被打击效果刺激了,“咱们花了多大劲才把这些大炮拉上山,没点效果都对不起弟兄们流的汗。”

    山谷外面的八旗兵停住了脚步,谁也没料到能会突然遭受到如此的重创。

    “往后退,往后退。”指挥八旗后军的固山额真拼命的拉住了战马,两三万八旗朝着雁门水的方向簇拥了过去。

    “发信号,放水!”随着林兆龙的一声令下,两道狼烟又升空而起。

    一阵隆隆的打雷声从上游传了下来,一股激流倾泻而下。

    “骑兵团,出击!”

    “火枪手,射击!”

    一道接一道的命令从林兆龙的口中不断的传达着。

    “骑兵团的将士们,冲锋!”安德里亚斯接到了命令,1500柄哥萨克弯刀闪着寒光冲向了八旗鞑子。

    骑兵团冲了两个来回停了下来,因为阿济格带着人冒死冲出了山谷回到了雁门水旁边。阿济格的身边聚拢了大约四万多八旗兵,此外还有大约几千的明朝百姓。

    “主子,我们被围了。”一个额真在阿济格的身旁惊恐的喊道。

    阿济格二话不说,抬手一刀将这个额真砍落马下。

    周围的八旗都默不作声的看着阿济格。

    “所有人都不许乱。”阿济格将腰刀高高举起,“列阵迎敌。”

    八旗兵很快的排成了几个方阵,占满了河边的一大片空地。

    “命令骑兵团后撤,安置铁丝网,一团二团三团做好射击准备。”林兆龙知道,如果骑兵团和八旗对冲的话伤亡会很大。

    一排铁丝网距离步兵战壕50米的地方竖起来了,这个距离是燧发枪能打穿棉甲的最佳距离。

    阿济格手搭凉棚朝着林兆龙的方向看了一会,准确的判断出了前面的明军数量不过三千,加上骑兵也不到五千人。
………………………………

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五步兵团

    自己这边还有四万多人,而且精锐骑兵损失不大。阿济格在心中冷笑了一下:“传令,步兵出击,骑兵准备。”

    上万无甲步兵嚎叫着冲向了林兆龙的阵地,后面是几千的八旗骑兵跃跃欲试。

    林兆龙举着望远镜一直等到这些八旗兵冲到了大约80米的距离才下达了命令:“开火。”

    三千支燧发枪打响了,两轮射击打倒了一片八旗兵。

    剩下的八旗兵并没有溃散,每个人都知道,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很快八旗兵推进到了铁丝网前面,一排排的弓箭射向了独立师的阵地。

    “开火,开火,开火。”杨涛穿梭在战壕里不停的高喊着,“这些鞑子,怎么这么不要命。”

    “传令兵。”林兆龙把头缩回到了战壕里,“给师长发信号,请求增援。”

    “为什么要增援。”身边的周磊问道,“鞑子过不来。”

    “铁丝网挡不住他们多久。”林兆龙解释道,“他们这么个冲锋法是狗急跳墙了,铁丝网很快就会被推倒,如果他们骑兵冲过来,我们的三个团是挡不住的。”

    一股狼烟又升上了半空。

    “北铭,林兆龙来信号,要求增援。”许朗看到了山下的狼烟。

    蒋北铭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中大声喊道:“下面还有一万多人,山外的一万多鞑子正在往回冲,没法增援。”

    “可这。”许朗摸了摸头,“林兆龙那边是四万鞑子。”

    “我知道。”蒋北铭看着山下又喊道,“韩万涛,带两千快枪队和你的第五团增援林兆龙。告诉他,一定坚持住,我们需要堵住山外的八旗,无法派出更多的援军。”

    “我明白。”韩万涛答道,“不用更多的援兵,现在是到了线膛枪发威的时候了。”

    三千支枪伸出了战壕,正中间是第五团的500支线膛枪。对面的八旗已经撤回去了,留下了几百具尸体,但是铁丝网也东倒西歪的倒在了地上,临时架设的铁丝网并不是十分的坚固。

    阿济格的腰刀又一次举起:“传令,步兵在前,骑兵在后,出击。”

    八旗兵离着独立师的阵地大约一里多里,一千多步兵冲了过来,后面大约三千多骑兵慢慢的提着马速。

    “鞑子挺聪明。”林兆龙笑道,“想用步兵消耗咱们的弹药,趁着咱们装弹,骑兵冲锋。”

    “你也看出来了。”韩万涛命令道,“你负责对付步兵,我亲自指挥第五团打击他的骑兵,让他们尝尝咱们秘密武器的厉害。”

    两千多支燧发枪打响了,冲到80米处的无甲步兵纷纷倒地。

    “加速冲锋!”领头的固山额真一面催动着胯下战马,一面下着命令。对面的枪已经打了四轮了,等自己的骑兵冲过去正好是他们不能再打的时候。

    隆隆的马蹄声越来越近,前面没被打倒的无甲步兵开始纷纷朝两侧跑去,没有被明军的火铳打死,更不能被自己人踩死。

    韩万涛没敢托大,对面的骑兵不下三千人,而自己只有一千多支线膛枪。更让韩万涛不爽的是,每支枪只配备了十发米尼弹。

    八旗骑兵冲到了大约300米的地方,韩万涛的命令下达了:“第五团,开火!”

    五百支线膛枪响了起来,300米的距离,几十名八旗骑兵落马,线膛枪的精准度大大高于燧发枪。

    “换枪,开火!”

    这次的距离更近,近百名骑兵被打落马下。

    第五团周边的士兵都傻眼了,杨涛瞪着两眼好半天才说出一句话:“乖乖,这是什么枪,怎么能打得这么远。”

    “换枪,开火!”

    “回去,回去。”固山额真拼命的拉住战马。不能再往前冲了,自己的战马根本就没有冲起速度来,对方却连射了三轮,两百多八旗勇士中弹。

    阿济格也愣住了,对方用的是什么武器,怎么可能打这么远。

    “贝勒爷,奴才无能。”跑回来的固山额真翻身下马,跪倒在阿济格面前。

    阿济格知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手中大刀一举:“勇士们,前方山谷,冲出去!”

    这次是骑兵打头阵,几千匹战马踏起了滚滚烟尘。

    “团长,鞑子冲过来了。”炮兵团军士长冲着赵奇喊道。

    “传令。”赵奇也看到了八旗骑兵的冲锋,“调转炮口,散弹射击,封锁山口。”

    炮兵们纷纷推动着沉重的大炮。

    “开炮!”

    只有20多门大炮打响了,其余的大炮要么还没转过来,要么正在装弹。

    20多门6磅炮的威力也是巨大的,四千多颗散弹覆盖了大部分山口。

    “冲锋,冲锋!”八旗兵们都知道,身后的雁门水是过不去了,如果冲不过这个山谷,自己就会被困死在这里。

    “开炮!”

    这次齐射的大炮数量明显的增多了,40多门大炮的散弹覆盖了山口前的整片空地。

    阿济格勒住了战马,根本冲不过去。两轮的火炮齐射又打掉了自己几百名骑兵,这可都是大金的精锐。

    “天亡我阿济格!”阿济格怒吼一声突然想起了什么。

    “停止冲锋,组织防御。”阿济格下了一道命令之后从甲胄的最里层摸出了一个锦囊。

    阿济格看了两眼锦囊里面的布条,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大汗圣明。”

    周围的八旗都没弄明白阿济格为什么会突然大笑,全都不解的看着他。

    阿济格没做任何解释,一挥手:“将那些尼堪带过来。”

    几千名大明百姓被驱赶到了一起,阿济格冷冷的扫了这些百姓一眼,转头命令道:“来人,去通知对面的明军,本贝勒要和他们的将领说话。”

    几个八旗骑兵举着一根绑上了白布的长枪来到了山口处,一个骑兵用汉语喊道:“山上的明军,转告你们的将领,我们贝勒爷要和他说话。”

    “停止射击。”接到报告的蒋北铭把叶战叫了过来,“叶战,你率人看住山下的鞑子,先不要攻击,我和许朗去看看阿济格要说什么。”

    “是,长官。”

    蒋北铭和许朗下了山,许朗一眼就看见了被驱赶到一起的大明百姓:“北铭,咱们最担心的事发生了,阿济格肯定会拿这些百姓作为谈判条件。”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放过阿济格

    蒋北铭也有些担心:“恐怕会是这样,先听听阿济格怎么说吧。”

    蒋北铭和许朗带着人打着白旗来到了山口前的空地,阿济格也挑着白布骑马走了过来。

    “本贝勒是大金国阿济格。”阿济格的语气依旧傲慢。

    “本官是大明参将蒋北铭。”蒋北铭自报门户,“你有什么话要和我说。”

    “咱们做个交易。”阿济格回头一指身后的大明百姓,“这些人我留给你,你放我们过去。”

    “白日做梦。”蒋北铭高声喝道,“阿济格,你也是大金国堂堂贝勒爷,现在拿着这些老幼妇孺来要挟我们,还算是个男人吗。你若真有本事,咱们刀口对刀口,枪尖对枪尖。”

    “哈哈哈哈。”蒋北铭的激将法并没有起到效果,阿济格仰天大笑,“你们大明连年大旱,民不聊生,我大汗圣明,于心不忍,这才派本贝勒前来救济灾民。如今蒋将军非但阻止我等救助灾民,而且煞费苦心的偷袭我们大金勇士,咱们到底谁不算男人。”

    “阿济格,你不要颠倒是非。”许朗说道,“你们逆金数次破关,攻我大明,杀我百姓。既然你说你们是来救助灾民,那么你们身后的这些人和这些物资又如何解释,哪一个人,哪一件东西不是你们从大明劫掠的。”

    “本贝勒不和你们做口舌之争。”阿济格知道自己说不过对方,“本贝勒就问你们一句话,放还是不放?”

    “不放。”蒋北铭和许朗同时在维持着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阿济格没再说话,抽出腰刀往天上举了三下。

    “走,都往前面走,谁也不许停下。”阿济格身后的八旗兵开始驱赶着大明百姓往山口处走过来。

    “阿济格,你。”蒋北铭指着阿济格说不出话。

    “蒋将军可是改变了主意?”

    “阿济格。”蒋北铭终于无奈的让步了,独立师绝不可能对这些百姓开枪,“你的人我放过去,但是你们抢的东西要留下。”

    阿济格知道自己占了上风:“不行,我们路上也要吃饭,人留下,东西带走。”

    “东西你带走,死人留下。”蒋北铭又让了一步,“我们需要人头向朝廷交代。”

    阿济格想了一下:“就按你说的办,出了山口就把那些百姓还给你们。”

    许朗突然用普通话问道:“北铭,阿济格不会反悔吧,出了山口可就放虎归山了。”

    “不会。”蒋北铭也用普通话说道,“几千百姓没什么用,对阿济格也是累赘。”

    蒋北铭回到了山顶:“传令下去,停止一切进攻,放鞑子出山。”

    过了一小会,八旗兵驱赶着大明百姓涌向了山口。神机营副将张术节跑了过来:“蒋将军,为何要放鞑子出山,这次是咱们的天赐良机。”

    蒋北铭对着张术节一抱拳:“张大人,鞑子用百姓做要挟,不得不放。”

    “那不过几千百姓,而且都是老弱病残,但七万鞑子可都是精锐,蒋将军难道真的就放过这次机会吗?”

    “张大人,机会有的是,咱们这次灭不了鞑子还有下次。”许朗说道,“但我大明乃是诗书礼仪之邦,皇上也是不世出的圣主,如果咱们现在不顾百姓死活,那朝堂上的言官可又有话说了。”

    张术节不再说话了,自从上一次跟着王承恩去了一次归化城,张术节便和王承恩走得很近。现在高起潜在崇祯的面前越来越红,张术节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处境有些不妙。所以听许朗这么一说,张术节决定不再多言。虽然自己是副将,但神机营现在归蒋北铭统领,出了事算不到自己头上。

    两万明军端着枪静静的看着四万多八旗从容的走过了山谷。阿济格出了山谷以后,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冲着山顶喊道:“多谢将军高抬贵手,将军免送。”

    “叶战。”蒋北铭看着这些八旗兵的背影吩咐道,“打扫战场,救助受伤的人。”

    天色已晚,独立师派人守住了山口,在雁门水边扎下了营寨。

    蒋北铭和韩万涛视察完军营以后又把许朗和林兆龙叫到了营帐中。

    “八旗已经退兵了,咱们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蒋北铭首先说道。

    “许朗。”韩万涛问道,“战果统计出来了吗?”

    “还没最后统计出来。”许朗答道,“咱们的人伤亡不大,不到六十,不过基本都是安德里亚斯的骑兵团,和鞑子骑兵对冲咱们还是不怎么占优势。”

    “消灭了多少鞑子?”韩万涛又问道。

    “没具体统计,差不多七八千左右。不过有一个最紧急的事,咱们救下来二十万的大明百姓怎么办,咱们带的军粮根本不够这些人吃的,最多还能坚持十天。”

    “是啊,人太多了。”韩万涛也犯愁,“不行就让他们各回各家。”

    “恐怕做不到。”许朗说道,“我问了一下,八旗撤退的时候基本实行了三光,这些百姓的家都被毁了,回不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