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日月-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恐怕做不到。”许朗说道,“我问了一下,八旗撤退的时候基本实行了三光,这些百姓的家都被毁了,回不去了。”

    “我倒是有个主意。”林兆龙插话道,“许朗这次原本不就是来北方招募流民的吗,那些无家可归的,愿意跟咱们走的带回榆林湾不行吗,这可是二十多万人啊。”

    “我想过这个问题,很难。”许朗对林兆龙解释道,“人太多了,就算只有一半人跟咱们走咱们也顾不过来。再说十几万人穿越整个中原和南方,一路上还有流寇,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还要考虑到榆林湾的接收能力,我原先的打算是将流民分批往回送,一批千八百人家里还能承受。这要是一下子去个十万八万的,家里指定接收不了。”

    “这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蒋北铭说道,“可以把这些百姓先安置在王谦祥和周磊那里,还是用许朗的方法,边训练边输送。独立师化整为零回榆林湾,走一批就带一批人回去,能带多少就带多少。”

    众人想了想:“也只能先这样了。”
………………………………

第三百九十八章 移民计划

    “不过还有一件事大家都放在心上。”蒋北铭又说道,“这次咱们是和神机营、快枪队协同作战,放走阿济格的事朝廷马上就会知道,肯定会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弄不好还会牵扯到王承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咱们是避不开朝廷的党争的。”许朗问道,“接下来怎么办,要不要我先回一趟榆林湾报个信?”

    “你是想回去报信还是想回去看你儿子?”韩万涛笑问道。

    “万涛,你难道不想回去吗。”许朗反问道,“谭静应该也快生了吧。”

    “是啊。”韩万涛的情绪一下子低沉了下来,“上次韩丽出生的时候我就陪了她五天就去朝鲜了,回来的时候她还不会叫爸爸。”

    “行了,你们两个也别急。”韩万涛笑道,“许朗,你和万涛一起拿出一个遣送计划,看看一共多少人愿意去榆林湾,分几批走,怎么和独立师的回撤结合起来。把这个计划弄完之后你们两个一起回榆林湾吧,让家里做好接收准备,这次可能会回去几万人。”

    “那这边的事怎么办?”韩万涛问道。

    “这边的事情我来处理就行。”

    “是,长官。”许朗和韩万涛一起兴奋的回答道。

    第二天一早,独立师带着二十万百姓拔营起寨。不过这次蒋北铭并没有回大同,而是直接去了榆林堡,张术节带着鞑子的人头领着神机营和快枪队去和张凤翼汇合,蒋北铭不想现在就去见张凤翼,因为他还没想好怎么和张凤翼解释放过阿济格的事。蒋北铭托张术节给张凤翼送了一封信,简单的说了一下这次伏击战的情况,并且说因为这次救下的百姓太多,担心大同镇没有足够的粮食,所以先回榆林堡把这些百姓安置下。

    经过这几年的屯田,榆林堡的粮食还算是充足。回到榆林堡之后,经过询问,大约十二三万的百姓选择了去榆林湾,不愿意去的都发了十天的口粮各自回家。

    许朗将一份遣送计划放在了蒋北铭的面前,这十几万百姓将分十二批在一年之内陆续回到榆林湾,暂时不回去的就在榆林堡住下,反正现在周磊的新堡城建设需要人手。许朗的计划是先将百姓中的单身青壮和人口少的家庭送回去,家大业大的就先留在这里。榆林湾还要继续扩军,韩万涛做了一个规划,周磊在榆林堡从百姓中挑选出一部分人加入军队,训练一定时间之后护送百姓回榆林湾。骑兵团和重炮团打散重新编入二团和三团,其余的榆林军全部撤回榆林湾。

    蒋北铭在这份计划上签上了字:“没什么问题,就按这个来吧。你们两个也别再耽误了,马上回家看儿子去吧。对了,许朗,冯斌和王承恩额两个侄子已经由总务二处的人送回家里了,你回去的时候关注他们一下。”

    “我知道。”许朗和韩万涛各自上前拥抱了蒋北铭:“北铭,保重,还要多注意一下涛敏在蒙古的举动。”

    “我会的。”蒋北铭拍了拍两个人,“一路保重。”

    许朗和韩万涛带着高晨和警卫排快马加鞭的跑回了榆林湾,时间到了六月上旬。

    “儿子,儿子,儿子。”许朗抱着两个月大的儿子不停的转圈,“起名字了没有?”

    “起了,芷若给起的。”程依依歪在床上幸福的看着父子二人,“老大叫许孝严,老二就叫许孝勇,取得是勇武之意。”

    “孝勇,这名字还不错。”许朗抱着孩子坐在了床边,“依依,辛苦你了。”

    程依依突然流下了眼泪:“其实我心里挺恨你的,宝宝出生的时候你都不在我身边。”

    “我也不想。”许朗在程依依的额头上轻轻的亲了一下。

    “许先生,许先生。”碧荷喊着跑进了卧室,“许先生回来了,先生一路辛苦。”

    “碧荷。”许朗笑道,“你是来看我呢还是来问叶战的消息?”

    “先生。”碧荷低下了头。

    许朗放下孩子从衣服里拿出一封信:“这是叶战写给你的,他在北面没什么事,差不多再过一两个月就回来了。”

    “谢谢先生。”碧荷接过信转身又跑出了屋子。

    “和军委会汇报工作了吗?”程依依问道。

    “没呢,不着急。”许朗重新把儿子抱起来,“老婆孩子才是第一位的。”

    “哼。”程依依哼了一声,“你就会嘴上说,真需要你的时候还不知道你在哪呢。”

    晚上,陆天翔、夏天阳、张国栋、魏阳还有许朗和韩万涛一共六个人坐在了祥益酒楼的雅间里。

    “你们昨天才回来今天就把你们叫出来,辛苦了。”陆天翔抱歉的说了一句,“明天要向委员会和军委会汇报工作了,我和他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想先听听北面的情况。”

    “不辛苦,陆老。”韩万涛赶忙答道,“能回来就行,北铭他们留在北面才是真辛苦。”

    “你们两个谁先说?”

    “还是许朗说吧,他表达的比我清楚。”

    许朗举起了酒杯:“先谢谢各位了,这次独立师去北面打了场硬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朗把镇宁堡的伏击战、怎么放走的阿济格、朝廷上的变化、往回输送难民的计划,以及涛敏攻取蒙古的事情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半个多时辰之后,许朗终于闭上了嘴:“具体情况就是这样,有些事情还需要委员会和穿越大会来拿主意。”

    “先喝一个,歇歇你的嘴。”张国栋举起酒杯笑道,“别的都好说,涛敏去了蒙古这个是咱们没有预料到的。”

    “是啊。”陆天翔也忧虑的说道,“如果真的让蒙古、东北、朝鲜连成一片,那不但咱们,整个明朝政府恐怕都不好过。他们可以随时从各个地方进攻大明。”

    “万涛,许朗。”夏天阳问道,“你们在北面的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吗?”

    “我们探讨过。”许朗答道,“我们拿出了一个方案准备提交给委员会和军委会。”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千吨巨舰

    “什么方案?”魏阳问道,“能阻止三地的联合?”

    “我们觉得咱们这些年对付满清的方向出了些问题。”许朗解答道,“咱们一直是处于防守状态,总是等着鞑子来打咱们,可咱们从没有主动出击过。当然,这也是当年高丽行动带来的阴影,高丽行动之后咱们就没有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可咱们兵力不够啊。”魏阳说道,“独立师才一万人,越南和新加坡也要继续增兵,咱们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主动进攻。”

    “兵力不是最主要的。”张国栋向许朗问道,“说说你们的方案,如果主动进攻,进攻哪?”

    “旅顺。”韩万涛说道,“我们商量了一下,都觉得应该去收复旅顺。”

    “为什么选择旅顺?”夏天阳有些不明白,“涛敏一直很看重旅顺,满清一定在旅顺布置了重兵。”

    “这个我们知道。”许朗解释道,“但是现在我们有了珍珠号战列舰,拿下旅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旅顺和盛京只有800多里地,如果我们拿下旅顺,再设一道防线,就可以把满清的主要兵力牵扯住。这样如果皇太极将来再想破关的话,他也要考虑一下他的盛京。”

    “可咱们只有一艘珍珠号。”魏阳说道,“还要去台湾和新加坡,恐怕没有时间去进攻旅顺。”

    “珍珠号要去新加坡吗?”韩万涛和许朗同时问道。

    “这是刚刚做出的决定。”陆天翔解释道,“珍珠号现在已经试航成功了,曾广贤马上要去台湾重新划分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咱们必须要控制住马六甲,所以珍珠号会去新加坡。”

    “不过你们也不用太着急。”张国栋又说道,“邱鹏又上马了两艘新战舰,排水量将达到1000吨,装备50门左右的大炮,我们可以用这两艘战舰去进攻旅顺。”

    “咱们有钱了吗?”许朗问道,“银行不是快空了吗?”

    “算是老天爷给咱们一场及时雨吧。”夏天阳笑道,“西洋人把剩下的银子付清了,穿越大会拨出了30万两专门建造这两艘军舰。”

    “那咱们还剩多少银子?”许朗着急的问道。

    “怎么,你还有别的打算吗?”

    “陆老,不是别的打算。北面难民的遣送马上要开始了,这次起码能有十万八万的难民到咱们榆林湾,没钱的话没法安置。”

    “对了,你从山东送回来的那些人已经到了。”许朗说起难民的事,夏天阳又想起来了这件事,“一共到了900多,其余的在路上散掉了,我们已经做了安置。穿越大会也拨出专款让狄冲加紧盖房子,新的居民区也已经规划好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陆老,诸位,我们还有一件事。”韩万涛向诸人举起了酒杯,“这次我们为了能救下几千的大明百姓,放掉了阿济格的七万鞑子。这件事是北铭做的最后决定,上次北铭放掉涛敏已经有人表达了不满,我们担心这一次也会有人借题发挥。”

    “如果你们全然不顾这几千百姓,你们的两万军队能完全堵住阿济格的七万八旗吗?”陆天翔笑问道。

    “堵不住。”韩万涛回答道,“能堵住两万就不错了,而且我们自身也会伤亡很大。”

    “那你还担心什么。”魏阳笑道,“实话实说,咱们想要灭掉满清不是一场战役就可以的,这必须要长时间的消耗。”

    “我明白了。”韩万涛一仰脖喝掉了酒,“先谢谢陆老和诸位了。”

    “行了,该说的都说完了,你们明天该怎么汇报就怎么汇报,不要有什么顾虑。”陆天翔举起了酒杯,“我从来不和你们这些年青人喝酒,今天破例一次,咱们好好喝喝。”

    张国栋举起酒杯和陆天翔碰了一下:“陆老,我已经不年轻了,他们才是年青人。”

    “大捷,大捷,大同镇大捷。”一个小太监举着六百里加急跑进了养心殿,“启禀陛下,兵部尚书张大人六百里加急,大同镇大捷,重创阿济格,斩首八千。”

    “是吗,张凤翼斩首八千?”崇祯从高起潜的手中接过了折子,“张凤翼能立下如此奇功,我大明无忧矣。”

    崇祯看完折子高兴的站起身:“拟旨,兵部尚书张凤翼即刻班师回朝,一概缴获押解京师,另行封赏。”

    “嗻,奴婢立刻去办。”高起潜从崇祯的手中接过了折子问道,“奴婢斗胆,张大人的折子里可曾提过榆林军?”

    崇祯的情绪明显的被高起潜的这个问题打扰了:“提过了,榆林军一万人会同神机营和快枪队伏击了鞑子,救下了二十万百姓,朕又不知道该如何赏赐他们了。”

    高起潜见崇祯的情绪有些低落,觉得自己刚才的话问的不是时候,闭上嘴没再说话。

    “高起潜。”崇祯问道,“王承恩几次同朕说起过要在琼州府收取工商税负的事情,朕一直没有答复他,你觉得这件事可行吗?”

    高起潜仔细的揣摩了一下崇祯的意思,回答道:“陛下,奴婢觉得这件事现在正是时候。”

    “哦?”崇祯看向高起潜,“为什么?”

    “陛下。”高起潜跪倒在地,“榆林湾现在的势力越来越大,这次他们在没有朝廷调令的情况下就擅自调派一万人去了大同,虽说他们是为了抗击鞑子,但也的确是擅自行动,不遵旨意。奴婢认为,对于榆林湾还是要以分化为主。奴婢得到的消息,榆林军这次有两个高级将领不是先宋遗民,一个叫叶战,一个是西洋人,叫安德里亚斯。陛下可以大大封赏一下这两个人,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恩典。”

    “那蒋北铭他们呢?”崇祯又问道。

    “蒋北铭他们不必有太大的封赏,给个虚衔就可以。王公公向陛下建议收取工商税负一定是榆林湾的主意,陛下可以答应他们。如果真的能帮朝廷收上银子来,那也是一件美事。如果一旦因为这件事情引起什么变故,或者引起民变,那朝廷就有机会削弱一下榆林湾的势力,此乃一举两得之事。”
………………………………

第四百章 提前的穿越大会(上)

    “你这个建议不错,就按你的意思来办吧。”崇祯踢了踢高起潜,“起来吧。”

    高起潜并没有起身:“陛下,奴婢还有一计。榆林军这一万人无论是留在宣府和大同,还是撤回琼州府都是朝廷的一个隐患。逆金鞑子这次遭此重创,恐怕一两年之内不会再南侵。如今洪大人和卢大人正在围剿流寇,陛下可令榆林军去协助洪大人。”

    崇祯看着高起潜笑道:“高起潜,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么多的妙计,你去安排吧。”

    “奴婢遵旨。”高起潜磕了一个头。

    蒋北铭和周磊站在榆林堡的城头上向外看着,榆林堡的四周全是刚刚搭建的草棚子,十几万的百姓现在就被安置在这里。

    “朝廷的旨意下来了。”蒋北铭看着远方说道,“叶战和安德里亚斯被册封为游击将军,咱们自己人都没什么封赏,只不过给我一个定国将军的从二品虚衔。”

    “崇祯还是想拉拢他们。”

    “这些没什么问题,叶战他们崇祯是拉拢不过去的。”蒋北铭接着说道,“不过咱们的计划可能会有所改变,朝廷让咱们协助洪承畴去剿灭流寇,你和王谦祥都要去。”

    “你的意思呢?”周磊问道,“独立师都去吗?”

    “我已经给家里送信了。”蒋北铭答道,“咱们先等等家里的消息,抓紧时间训练这些难民,争取往家里多送一些人。不过要是真的去剿灭流寇,咱们还得拿出一个详细的计划来,以收编为主,剿灭为辅。”

    本来七月份就要进行换届选举,可是北面和南面的消息接连不断的送回了榆林湾。时不我待,陆天翔和魏阳等人商量一下,决定六月下旬召开一次临时穿越大会,先把眼前的事解决一下。

    这次大会的议题不少,陆天翔只能一个接一个的拿出来讨论,第一个议题就是蒋北铭送回来的关于清剿流寇的事。

    有相当的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去清剿张献忠和李自成,因为崇祯的意图很明显,这是在消耗榆林湾的实力。

    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可以派出一部分军队去,因为如果直接拒绝朝廷的旨意,很可能会和崇祯翻脸,榆林湾现在还没有必要这样做,应付一下崇祯也不是不行。

    陆天翔静静的看着下面争吵的人群,有一件事他并没有向穿越大会说明。开会之前,陆天翔又把张国栋、许朗等人单独叫到一起研究了一下历史的走向。

    在原先的历史上,今年的七月,高迎祥出南山,挥师直驱西安,军至周至黑水峪时,遭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七月二十日被俘,押至北京,凌迟处死。

    许朗提了一个建议,既然榆林湾的打算是要收编农民军,那么最好借着这次清剿让蒋北铭想办法救出高迎祥。如果榆林湾能救出高迎祥,那么收编农民军将不在话下。但是这个计划必须要严格保密,决不能让明朝政府知道,所以陆天翔并没有和穿越大会说明。

    这个计划在开会之前已经由总务二处火速送往了榆林堡,陆天翔在给蒋北铭的信中明确说明,如果一旦穿越大会做出不参与清剿的决定,蒋北铭也必须派出一支特别行动队去尽力执行。为此,军委会派出了一支50人的海军陆战队也赶赴了榆林堡。

    “诸位,诸位,先都别吵了。”魏阳拍了拍桌子,“我说一下军委会的意思,我们原则同意独立师参与这次清剿,具体怎么执行可以由蒋北铭做出安排。”

    “不行,不行。”魏阳话音刚落,聂忠斌就喊起来,“咱们现在榆林湾里没有多少军队,如果独立师全部留在北面的话,榆林湾的安全怎么办?”

    “对,榆林湾的安全是最重要的。”狄冲也喊道,“根据韩万涛和许朗带回来的消息,马上就会有几万难民来榆林湾。现在巡捕房才200巡捕,没有军队,咱们无法控制榆林湾的治安。”

    “我也不建议独立师全部参加清剿。”孙大雷接着说道,“这次镇宁堡的伏击战算是打的非常好,可还是有60多人伤亡。如果独立师全力和高迎祥他们死磕,恐怕抚恤金少不了。”

    “可是一点兵不派也不合适。”又有人喊道,“最好是能分兵,一部分回来,一部分去清剿。”

    “我代表委员会提一个建议,大家表决一下吧。”陆天翔说话了,“把第四、第五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调回来,其余的人留在北面参与清剿。”

    陆天翔的这个建议被勉强通过了,叶战将带着第四步兵团和第一批难民返回榆林湾;第五步兵团和一个重炮营将会同第二批难民回来;蒋北铭率领剩下的独立师参与清剿行动。

    陆天翔又拿出了第二份议案:“诸位,根据北京的消息,崇祯已经答应了在琼州府收税的事,朝廷的旨意将很快送到王可宗那里。我马上会和夏天阳去琼州府和王可宗面谈,我们的条件已经下发给各位了,现在谁还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

    “陆老。”孙大雷作为税务局局长第一个站起来,“朝廷现在并没说要收取多少的工商税,我们现在一直收取的是5%,如果朝廷的赋税率比我们高怎么办,我们按哪个标准收?”

    “这个问题我会和王可宗细谈。”陆天翔答道,“我们的原则是派出人协助王可宗收税,不管朝廷收多少,我们按照四四二的比例分成。朝廷和榆林湾占四成,王可宗占两成。”

    “陆老,这能行吗。”程依依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咱们和朝廷一样,崇祯能答应吗?”

    “依依,崇祯不可能不答应。”夏天阳笑道,“咱们会给崇祯一个底数,不管怎么分成,朝廷的收入不会低于这个底数。当然,要是崇祯不答应,咱们就撒手不管,到时候,崇祯恐怕很难收上银子来。他爷爷的时候不就发生过矿工打死税监的事吗?”
………………………………

第四百零一章 提前的穿越大会(下)

    “可那样很可能会激起民变,海南岛可能会乱。”程依依不放心的问道。

    “怎么,许朗没和你说吗?”夏天阳有些奇怪,“许朗,你没和依依说过你的建议吗?”

    “还没来得及,正好我在这里说一说。”许朗站起身笑了笑,“诸位,咱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在海南岛收税,咱们的目的是要能控制住整个海南岛。如果一旦因为收税引起民变,咱们就有理由派兵平息民变,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控制住整个海南。”

    “可那样会死人的。”会场上有人喊道。

    “不会死人。”许朗说道,“我们会说服王可宗取消农业税和人头税,只收取工商税。只要取消了农业税和人头税,不会出大乱子。”

    “这恐怕不行吧。”梁成栋问道,“先不说明朝政府,就是咱们榆林湾取消了农业税,咱们的粮食怎么办?”

    “买,用收取的工商税买粮。”许朗解释道,“既然咱们想把大明朝往一个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改造,那么这两个税种是迟早要取消的。”

    “我觉得有问题。”史显扬打断了许朗的话,“如果把粮食纳入商业范畴,那会刺激土地兼并,因为大规模集约化种植是最省成本的。但是现在依旧是小农经济的社会,贸然这么做不太合适。”

    “恩,你说的也有道理。”许朗想了一下,“不过现在明朝的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而且咱们的工业一直缺乏劳动力。英国已经进行了圈地运动,虽然很血腥,但的确是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因为失地农民成为了自由劳动力。”

    “这个问题现在在这里争论没什么意义。”夏天阳说道,“一切还是等我和陆老去见过王可宗以后再说吧,不管怎么样,控制住整个海南岛是我们首要的事情。”

    穿越大会又紧接着对其余的事情作了安排。

    曾广贤不必等7月份的改选了,马上率领珍珠号去台湾。原则是拉拢住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