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土人根本没有什么文化可言,一些原始的习俗,在周铨看来,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他决意对土人进行改造,首当其冲,就是让他们有汉人习惯的姓名称呼。
土著头人们面面相觑,他们可不知道自己如何能取正适的汉姓。
“而且为了表示对你们的重视,大头人亲自给你们赐下姓名。”那边翻译又说道。
说完之后,翻译很得意地一指自己:“我,汉姓马,名九音!”
阿里史眉头动了动,这家伙土人名字叫麻金,现在换成马九音,其实声音也差不多。
“我点一个人来,大头人就给你们姓名”马九音又道。
他开始点诸位头人,如今还在这的头人,也不过是二十余位,所以没多久,阿里史就看到自己被点住。
他硬着头皮上来,恭敬跪在周铨面前。
“阿里史那么你的村寨,从今天起全部姓史,你的名字就叫史”
周铨可不是擅长取名字的人,这个阿里史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然后看着脚这的岩石道:“史石头。”
“史石头”
阿里史,不,史石头从翻译口中知道了自己的新姓名,拗口地学了一句,一种古怪的情绪浮了起来。
先是不适应,然后想到,这是能召来天雷的船人大头人给自己取的名字,其中一定有某种特殊的含义,这让他渐渐有点小骄傲。
在场的二十余部,基本囊括了流求北部的村寨,一一取了汉姓之后,就成了后世史书中所言的汉姓二十二寨。
完成这一切之后,史石头终于可以带着自己人回寨子了。
当然,和他一起回去的,还有船人大头人赠送的一些物资。
对周铨来说,这些物资都是廉价的东西,可对史石头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的族人都是喜笑颜开,小声议论着自己是不是也能分到一点,史石头却皱着眉,时笑时忧。
“头人,我们真的要按船人大头人说的那样,送女人孩子过去?”
离自己村子越来越近,这时候他的同族才意识到,收获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因此,有人凑上来,向史石头问道。
史石头瞪了一眼:“如果不按大头人的命令去做,结果是什么?”
想到被天雷轰死的那些倒楣鬼,还有活活烧死的巴宰,问话的人头顿时缩了回去。
“船人那么厉害,我们根本打不过啊。”史石头喃喃地说:“他们有神灵保佑,能够召唤天雷和天火,你看大头人身边的那两个祭司,他们别说他们了,就是大头人身边的武士,我们最厉害的勇士,在他面前也和小孩没有区别!”
路上的这几天,史石头心里始终琢磨着这事情。
“头人,你说为什么神灵会听从船人,他们为什么拥有那么多财富,还拥有这么可怕的力量?如果我们也能够召唤神灵,拥有那样的力量,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占有那么多的财富?”
身边人的话,象船人召来的雷一样,震得史石头双眼闪闪发光。
对,船人们能召唤神灵,拥有强大的力量,他们还有最锋利的武器、最坚硬的铠甲,就连他们的美酒,都比自己寨子里酿的果酒要香醇!
为什么自己寨子不能象船人那样,他不是要送人质去那儿么,他们说了,人质只要在他们那儿呆到十八岁,便可以回自己村子让自己的儿子、侄子们,甚至小女伢们,都去!
到船人那里,学会船人召唤神灵的本领,那么,自己就可以成为大头人!
史石头只觉得自己胸膛中,有团火在烧,就象是喝多了船人带来的酒一样。未完待续。
………………………………
二五五、史石头闻见录
阿史里,不,史石头战战兢兢地立着,同时打量站“船人”的这座据点。
被他们暗地里称为“船人”的这些人,自称却是汉人,他们是在多少天前登陆的,阿史里已经记不得了。
时间应该不算太长,但这些汉人们却展示出可怕的建设力量。阿史里自己部族花费了十代人才建起的村寨,和眼前这些船人们的“村寨”相比,已经小了许多。
这座据点有三层围墙,最外层是木制的,流求别的少,但木材特别多,特别是山里的一些巨木,李宝已经呈报给周铨,准备以后用来造船。最外围的木制栅栏周长约是六里,全由齐人高的圆木构成,阿史里现在就被拦在这一层之外。
除了他,还有一些头人,带着自己村寨里的女人孩童来此。
“史石头,史石头!”史石头正在那里踮脚想要看清楚栅栏内的情形,却听得这个声音。
最初时他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但旋即意识到,那是在叫自己。
“在,在,在!”他一边叫着一边跑了过去。
栅栏大门处,一队穿戴整齐的商会护卫守着,在他们身后,栅栏之内,有一座三角形的土台,土台上则是一樽铜炮。
史石头可不知道那樽铜炮意味着什么,他如今的注意力,全在唤他名字的汉人身上。
“你就是史石头,你们送来了多少女人、孩童?”那汉人问。
旁边的土人翻译解释了一遍,史石头伸出自己两个巴掌,想了想,又一屁股坐在地上,举起了两只脚。
“二十个女人,二十个孩童。”汉人不明白他的意思,翻译却懂,笑着替他回答。
“连算数都不会!”那汉人呸了一声。
不过他自己能写能算,靠的是在济州的夜校里学习。他们这些原来出身于燕京的流民,在济州的那段时间,可也不是白吃白喝,白天自然要工作,各个工地间跑来跑去,夜里还要围着灯火学习认字与算数。
象他算是学得快的,一年下来,学到了八百多个字,基本的读写勉强可以完成,算数加减没有问题,这才能够寻得个好差使,不用在济州的牧场或农庄里刨食,而是跟着周铨来到流求。
依照周铨的许诺,他们这些第一批来流求的开拓者,在工作满五年之后,便能有一块不小于百亩的田地之所以说不少于,是因为百亩乃保底,真正的数量,以他们这五年工作的成绩来判定,他曾经默算过,自己只要能干好分配来的活儿,五年之后可以分得的田地,应当在三百亩左右。
更何况,这五年中,每个月他都能拿到三贯钱的薪资!
包吃包住,每月三贯,五年后一百八十贯现钱加三百亩田那时弄房媳妇生几个娃,日子过得多美!
所以,他看着史石头这样的土著,自然就带了点居高临下的味道。而史石头畏于“船人”的威势,对此也没有丝毫不满。
“女人这么小也算女人?算到孩子那一边去,一共是十五个女人,好,郑家的,这十五个女人,是史村送来的,你给她们带到女营去!”
史石头看着这个汉人拿笔记下了什么,然后叫来一个女人,那女人膀阔腰圆,简直比个男人还壮实,脸上带着笑,将史村的女人们带的一边。
紧接着,那个汉人脸上浮着笑,这笑容带着恭敬,倒和史石头有些象。他向那边招呼:“段小哥,段小哥!”
段铜小快步跑了来,这几日实在是太忙了,连他也被拉来帮忙。
“小哥,这是史村的孩童,十二个男的,十三个女的,烦劳你老将他们领进去!”
段铜点了点头,在那人递来的单子上签了名,然后把那些小孩都召到了一起。
这些孩子们从七岁到十五岁不等,其实单论年纪,段铜比他们也大不了多少。
可这些穿着树皮或者鹿皮的人,见到段铜那一身笔挺的衣裳,还有一脸的英气,哪个不自惭形秽!故此哪怕听不懂段铜的话语,他们都乖乖地跟了上去,没有哪个敢顽皮的。
史石头见人都带走,顿时急了,拉着翻译道:“我,我呢?”
“你往那边去,给你准备了吃的,去吃就行!”土人翻译往着不远处的一个棚子指了指。
于是带着雄心壮志而来的史石头,连进入据点第一层围墙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灰溜溜去了棚子。
但半日后,他就捧着肚子,得意洋洋地从棚子里挪了出来。
无它,招待他的食物,实在是他这一辈子也未曾尝过的美食。他只恨自己早上来时,没有空腹而行,致使只吃了五碗,便再也塞不下一粒米去。
一步步往自家挪回去的同时,他心里也在盘算。
汉人说了,允许他每个月来探望一次也就是月亮每圆一次,他就可以来白吃一回。
若是他愿意出人出力,帮汉人做事,那么象今日这样的美食,还可以经常吃到!
至于那些送来充当人质的女人孩童,其中甚至有他自己的儿子,他也走了小半天才想起来:“不知他们怎么样了!”
这些女人孩童,正在经历他们出生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清理。
因为头发里生着寄生虫的缘故,所以汉人对他们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将头发全部剃光。
他们也有人不情愿,然后就被当众抽了五鞭子,痛得嚎哭之下,便老实了。
紧接着,便是赶到一座水塔下冲洗。
这座水塔的水,是从半山上的小水库接过来的,竹筒构成了它的水道。十八个水龙头之下,塞子拔开,这些一世也没有洗过一次干净澡的人,一个个用肥皂拼命搓着自己的身体。
同样有人拿着鞭子在边上巡视,谁敢偷奸耍猾,就是一鞭。
肥皂是济州所产,目前济州最主要的资源就是牲畜和海鱼,肉类可以腌制后用密封的陶罐做罐头,因为加了味精等的缘故,这罐头现在也颇受欢迎。动物脂肪则被用来制造肥皂,目前产量还不高,主要就是供应东海商会内部使用。
沐浴完之后,这些土人女子孩童忧心忡忡,抽泣之声不绝于耳,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然而这时,却见一个和他们一般的土人过来。
这土人就是翻译,和这些女子孩童一样,他也是剃了一个大光头,只不过他身上现在穿着汉人的服饰,略带鄙夷地看着这些女人孩童。
“你们有福了,老爷们说了,从今日起,你们就在这里住下,每人都可以来领东西,都排好队,不排好队,等着老爷用鞭子抽吧!”
土人翻译的催促下,这些女子孩童歪歪斜斜排好了队伍,然后到一个汉人面前来,那汉人上下打量他们一翻,往后说了句什么,紧接着,便有人将一整套东西搬过来。
衣服、被垫、竹杯、竹碗、筷子一全套的生活用具,也有近二十斤,好在土人哪怕小孩都是劳苦惯了的,勉强还搬得动。
“都跟我走,你们从今天起,就要在这里学说老爷们的话语,还要学做事”土人翻译叫了两声,然后催促着这些孩童跟他走向一排新建起的木板屋。
“大郎,这些妇人孩童,当如何处置?”孙诚远远地望着这边,向周铨请教道。
从江华岛租界总管到流求总督,这将是孙诚的新职位。
“你觉得呢?”周铨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但却没有直接说,而是反问孙诚。
这些土人村寨,按照规模大交出的人质从二十人到五十人不等,其中必须要有头人的儿女或者其余至亲,因此,小小的据点,如今却有九百余名各村寨的妇孺。
有些村寨觉得,妇孺没有捕猎的能力,放到船人这边来,由船人替他们养着,反而是大便宜,故此送得人数都超过了自己的配额。
“以我之见,怀柔为主,恩威并施,大郎也是这个意思吧?”
土人不会烧砖,流求多树,故此他们的房屋都用树木搭成。在据点最外围墙内,如今平整出了一大块地方,约有百亩左右,每日里许多土人在这里被驱使工作,换取在宋人看来完全不值几个钱的小玩意儿。
“嗯,还有呢?”
“建立学堂,要让他们读书,读史,在学堂中不准说土语,须说汉话,还有,学堂里的风俗饮食,一应如咱们在龙川别院中定的制度。”孙诚道。
“哦,你不怕别人说你对土人太好了?”周铨问道。
“软刀子伤人才凶,他们在这里习惯了,就算长大成人,回到自己的寨子之中,也过不惯寨子里的日子。穿过了棉麻丝绸,再让他们穿着鹿皮,如何适应得来?到那时,他们自然心向我们,恐怕宁愿到我们这里来当个工匠、农夫,也不愿意回寨子里去做个小头人!”
孙诚说到这,眼神还飘了一下,又说道:“而且,他们在我这长起,天生亲向于我,就算勉强回到寨中,一举一动,也与寨中老人格格不入,在其寨中,恐受孤立排挤,那时,也只有依靠我们!”
周铨哈哈大笑,拍了拍孙诚的肩膀:“不错,连启年的心思,你都学到了,独当一面,舍你其谁!”
孙诚的成长,让周铨很满意,具体的做法还要摸索,但周铨深信,在据点成长起来的土人孩童,绝大多数将会彻底忘掉自己的部族,成为他们开拓这座岛屿的重要助力。
这里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该集中精神,去解决大宋那边的问题了!未完待续。
………………………………
二五六、毒计
大宋政和五年六月的梁山寨里,一片寂静。
原来王兔儿控制梁山寨时,这里达到鼎盛寨中居住着七百余户人家,几乎可以比拟一个大镇。到卢进义来,更是聚拢四方流民亡命,寨中最多时住着两万多人,再加上各个据点、分寨、水寨,凑足四五万“大军”不成问题。
这也是他为何能携带数量众多的梁山贼远赴海外的原因。
但自从他带人攻打密州板桥镇,夺船出海之后,梁山寨便衰弱下来,还被官兵放了一把火,将栅栏、矮墙都平了。
一个身影出现在这片废墟之中。
随着他,又有几人走了过来,人数渐多,从十几人,到几十人,再到上百人。
“哥哥,这就是梁山寨?”
“这就是梁山寨,咱们杀了官差,没地方可以去了,只能躲入此地!”为首的一个黑胖矮子,沉声向着周围的人道。
“娘的,官逼民反,咱们穷得叮当响,他们却将搜刮来的金银全运往京师去不过就是抢了杨戬那厮一批贪默来的金银么,这些狗官却象疯狗一般,咬着俺们不放!”
那壮汉骂骂咧咧的,黑胖矮子只作未曾听到,他看向身边另一人:“解兄弟,你以前在山上是头领,知这片山之虚实,你说说看,此寨还可以再立么?”
被称为解兄弟的是个尖头大汉,他看了看左右,面色感慨。
“当初王兔儿为寨主时,虽然偶尔也有官兵来剿,但这般地势险要之所,官兵哪里愿意豁去性命来攻?后来卢进义夺了基业,却妄图去海外立国,自弃险要,故此为官兵所破我们要学王兔儿,不能学卢进义,诸多兄弟在这里快活,那是没有问题!”尖头大汉道。
“还有一条,莫去招惹周铨,腊山寨、卢进义,都是因为去招惹周铨,故此才没落得好下场!”说完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
他原是山中猎户,因为有一身好武艺,所以被王伦命为头领,在卢进义夺了梁山后,不得卢进义重用,也故土难离,不想随卢进义去海外,便留了下来。后来山寨被官兵焚毁,他流落江湖,又结识了一批强人,此次回来,却是被官府追缉甚凶,迫不得已下来此避风头。
“吴兄,你觉得如何?”黑矮胖子又问向另一人。
“解兄弟说的不错,咱们现在手中有金有银,钱粮都不缺,先藏在寨子里避过风头吧。”穿着秀才衣襟的吴兄道。
“你们恁的小心,天高皇帝远,赵家老官儿哪里管得到这儿来!依我看,咱们不如扯旗聚人,拢了更多兄弟,杀入东京城,让宋家哥哥也坐坐御殿,他奶奶的,赵家官人建的朝廷在大宋,这不就是为宋家哥哥准备的么?”
方才那大嗓门又嚎了起来,黑胖矮子眉头微微一抖,旁边的那位吴兄也摇了摇头。
“怎么,你这穷酸丁,觉得俺说的没有道理?”大嗓门对着吴兄吼。
“石三郎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过眼前可不成。眼前还没到时候杨戬那厮要括田,棉布商会的那些奸贼们要种棉,京东两路被他们折腾得民怨沸腾,快则明年,慢则后年,失了田地生计的百姓,便会起来造反,那时遍地烽烟,哥哥再扯出大旗来,登高一呼,聚众数十万,莫说黄巢之流,就是沛公之业,亦可得之!”
“黄巢是谁,沛公是什么玩意?”那石三郎前面听得连连点头,但听到后面时,不满地道:“吴学究,你这些书生说话,就是拐弯抹角,让人头痛!”
“休要胡说八道了,既然这里可以容身,咱们先在此存身,招募流亡过来屯垦,总不得叫你我兄弟亲自去耕种!”
他口中如此说,眼里却是精芒闪动。
吴学究说的不错,他身为小吏,最是清楚如今京东两路地界的情形。
先有杨戬,后有棉布商会,百姓的土地几乎被剥夺一空。他查过官府备案的地契,十年前还有四成土地属于自耕农,两成土地属于小地主,其余的则归于大地主,但现在,几乎八成土地属于大地主,自耕农彻底被消灭,小地主也是苟延残喘朝不保夕!
这些大地主背后,不是杨戬那个死太监,就是与棉布商会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剥夺了土地不说,因为大面积耕作,他们雇用的佃农,只有原先佃农数量的一半。也就是说,那些失去土地的贫民,如今想给别人帮佃都极为困难!
这些地主种棉织布,卖到富庶的江南去,或者繁华的京师去,甚至卖到辽国、高丽和日本这样的外国,赚取高额利润,可是失地的农民,却只能忍饥挨饿,熬不住了,就卖妻卖子。
卖妻卖子可以撑一年,但明年呢,明年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的农民,怎么样求活路?
乞讨,可是连乞讨都没有地方可去的情形下,造反就是唯一出路了。
“我们也不能坐等着若真到那一日,我们须得有些准备,钱粮,兵器。”那位吴学究慢悠悠地又说道。
这话说得在理,众人连连点头。
“还有呢,吴先生,你莫卖关子,咱们生死存亡之事,你向来多智,定然不会只有这些安排。”
“方才解兄弟说的不错,官府多是无能之辈,但周铨这厮,还有他的老子周傥,却是能打的!卢进义数万人马,且被他逼得只能远走海外,如今死活不知,咱们未起事之前,还须得算计一下他!”
卢进义远赴海外一去不返,他败亡的消息,传回大陆之后,都变得不真切了。有人说他死于高丽人之手,有人说他在海外自建一国,还有人说他被大宋水师清剿。这伙新来梁山者,也没有确切的消息。
不过大伙对卢进义的下场并不十分关注,更重视的,是这位吴学究所说的,算计一下周铨。
那解兄弟是脸色第一个变的。
“吴学究,周傥、周铨父子,真不是咱们能惹的,俺在这里说句丧气之话,诸位莫怪,若大伙定然要惹周家父子,兄弟俺就只能找个山沟沟里隐藏起来了。”
解兄弟畏周铨如虎,让众人都是很吃惊,特别是几位大头领,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
那个石三郎有些不屑,呸的吐了口口水:“解宝,我看你平日里也是条好汉,怎么一听到周铨就尿了?依我说,他不来惹我们倒还罢了,若来惹我们,我便要将他的脑袋拧下”
砰!
话还没有说完,那位解兄弟暴起发难,飞出一脚,直接将石三郎踹飞起。
石三郎正在口出狂言,不曾防备自家兄弟,被这一脚踹得正正的,他摔倒在地,口中大骂,翻身起来欲搏,却听得刷的一声,一柄钢叉点在了他的咽喉之上。
解宝冷冷看着他,不屑地笑道:“你就是有两把着蛮力,以为自己真很厉害?莫说旧日梁山寨里卢进义、燕小乙、高腿子诸人,便是我,杀你这等蠢货,也不过是三两下的事情你以为我们都是懦夫蠢货,自己英雄了得?告诉你,你这般废物,遇着周铨,只能坏了大事诸位哥哥,非是我解宝不讲义气翻脸无情,但这般蠢物,除了祸害诸位兄弟之外,没有半点用处!”
那黑矮胖子目光闪动了两下,旁边的吴学究轻轻一笑,上前扶住解宝的钢叉:“解兄弟,石三郎只是莽了些,他未曾在周铨手中吃过亏,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解兄弟何必与他一个粗人一般见识?石三郎,速速向解兄弟赔罪!”
那石三郎倒是个不怕死的,脖子一昂:“有种你便杀我!”
旁边的黑矮胖子看不下去了,石三郎有千般不是,但有一点,对他足够忠心,仅此一条,别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
“三郎,你向解兄弟道个歉吧。”他上前道。
一边说,一边抓开了解宝的钢叉。
石三郎翻身起来,瞪着解宝:“看在俺哥哥的份上,俺不与你计较!”
见这厮还是嘴硬,吴学究摇了摇头,然后对解宝道:“解兄弟,我说的算计周铨一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