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这厮还是嘴硬,吴学究摇了摇头,然后对解宝道:“解兄弟,我说的算计周铨一下,不是说要对付他,而是要捧他!”

    “捧他?”众人一愣。

    “自古以来做官家的惯会猜忌,现在的官家也不例外,咱们狂捧周铨,说他是星宿下凡,百姓归心,官家岂会不猜忌于他?他如今不缺钱财,不缺势力,就连甲胄兵器,有利国监在那儿,他也不缺。咱们多捧捧,捧得他头昏脑涨,没准年轻人自个儿就得意了,不知检点,更易忘形。”

    “学究之意,是去那些失地的百姓当中吹捧他?”黑矮胖子道:“可若官家和他不上当呢?”

    “由不得他不上当,宋家哥哥,百姓们已经走到绝路了,到时他们听说,唯有周铨能救他们,自然就会往利国监、往海州拥去。各地官府,都是庸聩之辈,巴不得这些不安之人离开自己境内,只怕还会给这些百姓开逃荒证,将他们礼送出境。可到了利国、海州,哪里有这么多粮食地方来安置这些百姓?到时再稍有煽动,比如说,打着周铨的旗号起事,这些百姓必然跟从”

    众人听得这里,都是倒吸了口冷气。

    好毒的计!

    无论官家和周铨如何反应,这一计只要安排出去,朝廷与周铨,就只能按着吴学究的推断去行事!

    唯有石三郎,他是一个粗人,只知拼命不知轻重,歪着脑袋道:“当真能等到那一日么?”

    “当然,那一日不远了!”吴学究很肯定地道。未完待续。
………………………………

二五七、叛火

    “那一日不远了!”

    五国城,周铨望望着眼前的一片建筑,脸上浮起了丝笑意。

    他已经离开了流求“金山”,那座据点被他命名为金山镇,顾诚成为流求金山总督。

    在“重赏”的诱惑下,金山附近的土著纷纷寻找各种各样奇怪的石头,将之送到了金山,因此在金山方圆百里之内,除了金矿之外,煤、铁、铜、石英、陶土、石灰石几乎建立一个工业区的所有原料都已经找到,并且储量不低!

    而且在流求北部,就有大面积的平原,粮食问题也能很快自给。到那时,流求就是周铨的一个稳定的基地,足以支撑他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

    不过,仅此还不够!

    周铨很清楚,自己要掀起的变革,会给大宋造成多大的冲击,故此在变革之前,他需要有足够的劳动力、兵源,更广阔的市场。

    那一日不会太远。

    回到五国城,周铨现在所立的位置,是距离五国城约十五里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小港,比不得五国城那么大的规模,但也已经可以用了。

    小港外,则是用木栅栏围起的一大块地方,足有一座小镇那么大,许多木板拼接而成的板屋,在这里整整齐齐排列着。

    这些板屋可以拆下,移到别处去再装起,为了延缓霉烂,都刷了漆。在板屋当中,还有几座比较高大的固定建筑,那是仓库,有人以仓库为中心,时不时出来巡逻。

    这是一处临时聚所,其可容纳人数约是一万五千。

    从三月份起,周铨就下令济州总督府完成此事,到现在,小半年时间过去,事情终于完成了。但很少人知道,这临时聚所是作什么用的,周铨在此囤积了不少粮食、物资,派了专人看守,唯独没有让人入住。

    “衙内,我觉得我能力有限,恐怕担不好如今的重任。”

    周铨正憧憬着未来之时,突然听得身边的余阳开口了。

    身为总督府民政官,这处临时聚所是他在负责,这厮今日一直有些异样,此时说出的话,让周铨有些不可思异。

    一个月领着一百五十贯的薪资,年底还有全年薪资两倍左右的分红,换言之,余阳一年的收,接近六千贯,他竟然想辞职?

    “余先生何出此言?”

    “衙内,非是我不知好歹,而是我发觉,我不值这价钱。衙内身边派出的任何一个少年,都比我要强,无论是眼界见识,还是做事应变,我在这位置之上,只能耽搁了他们。”余阳惴惴不安地道。

    在济州已经两年多时间,他攒下了数万贯的家当,而且他是聪明人,看到周铨身边的少年一个个成长起来,特别是顾诚被任命为流求总督,更是让他意识到,周铨身边,只怕已经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人不知进退,就要受活罪,余阳最初的志向是功名,不幸从贼之后,志向就变成了活下去,被周铨暗中控制后,又变成了有朝一日能够行走于光天化日之下到了济州,他的这些志向都已经实现,可这个时候,他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此言差矣,东海商会之基业,越来越广,何愁没有我身边人的机会,却要夺去你的位置?余阳,我实话实说吧,若是我要罢去你的职位,只可能是你不胜任,而不是为了身边人腾位置。你自觉才能不足,此事很简单,边做边学就是。”

    余阳并不是周铨的嫡系,不过既然立过不少功劳,周铨还是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还想再说什么,周铨摆了摆手,笑着道:“况且,今日唤你来,我不是为了这事情,而是想问问你,与梁山诸人是否还有联系?”

    “梁山贼?小人来济州后便与他们断了联系。”余阳道。

    “莫要在意,我说此事,是因为启年传来消息,梁山那边,似乎又有些不太平呢,一伙强人,劫了杨戬搜刮的金银,击败了官军一次清剿后逃入梁山。这伙贼人的首领,名为宋江”

    说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周铨的声音有些飘忽。

    原本以为灭掉卢进义、燕小乙一伙,所谓的梁山三十六将就不会存在了,却不曾想,仅仅两年之后,宋江这个名字就出现在他的面前。

    王启年接替了养老的狄江,成为他的情报总管,再加上投靠过来的纪春,两人配合得相当出色,在徐州、海州乃至京东和淮南织出了一张情报网。虽然这情报网还做不到事无巨细都能查出,但当那些失去土地家园的贫民,口中开始传诵周铨的名字,他们还是很快就察觉到这背后的问题。

    顺藤摸瓜,便发现在这些贫民当中,暗地里说周铨乃天富星下凡,将主神器的,正是新上梁山的一伙人。

    前后时间,也不过是两个月,消息就递到了周铨手中。而周铨看到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初时很是吓了一跳。

    旋即周铨意识到,就算这伙人如同小说演义中那样,掀起滔天大浪,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宋江、吴加亮解宝?”

    看着手中的一串名字,余阳的目光落在了解宝身上。

    “衙内,这个解宝以前是山上的头领,虽然排序不及何顺,但相当厉害。”

    周铨略一沉吟,点了点头。他正待安排余阳想法子与解宝联系,看看能否将之争取过来,从而在新的梁山贼当中安插一个人手,就在这时,却见叶楚飞奔过来。

    周铨心中一凛。

    叶楚被派往日本,在日本呆了大半年的时间,当周铨赶往流求时,他被从日本召回。

    将他与李宝召回来,自然是为了准备辽国讨伐女真之战。

    这一片临时安置所,也是为这一战做的准备。

    无论耶律延禧征伐女真的事情是胜还是负,都会制造出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中的汉人,将会成为东海商会的基石力量。

    叶楚此前都呆在辽国的苏州,也就是另一世的大连,监视着北国战事的进程,他此时回到了五国城,证明那边出问题了。

    “余先生,你回去拟一份报告,关于解宝这个人的,给我建议,看看能否争取此人。”周铨向余阳道。

    余阳也知道肯定有军情到来,因此行礼退开。周铨没有同意他的请辞,让他的心安定下来,而周铨所说的“边做边学”也让他幡然省悟。

    在请辞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自己只需要跟着那些少年们学着点,不敢说今后能有很大成就,保持现在的位置总不成问题。

    “大郎,辽国的渤海人起事了!”小跑到周铨面前,叶楚微微喘了两口气,神情肃然。

    “渤海人?”

    这个消息,完全出乎周铨意料。

    在唐时,渤海国曾经统治极北,乘着唐灭高句丽,它还将统治范围扩大到了辽东半岛。只不过后来契丹崛起,耶律阿保机灭了渤海国,立自己一子为王,为东丹王。

    再后来,辽干脆将东丹国取消,改成其东京道。但是原渤海国遗民,却始终怀有异念,总想着摆脱辽的统治。

    此次辽与女真之战,耶律延禧强征汉番各族出兵,从辽东抽调了不少人马,行到半途时,得知饶州渤海人古欲起兵造反,军心震动,耶律延禧令南面副部署萧陶苏斡为都统,领兵平叛,于是又抽走一万人马。耶律延禧大军则囤于原地,待陶苏斡胜后合兵。

    可是五月,耶律延禧等来的是萧陶苏斡败绩的消息。

    耶律延禧又遣两万兵马前去支援,这样下来,他聚拢的二十万大军,只剩余十二万还在身边。而且因为出征时间渐长,将士俱有疲意,此时萧奉先劝耶律延禧乘士气尚存,早些与女真人决战。

    耶律延禧原本荒唐就不逊于赵佶,他信了萧奉先之语,当真催促疲兵作战,以耶律讹里朵为都统,率兵攻黄龙府,为女真人所拒,耶律延禧正待全军压上之时,后方再度传来噩耗,渤海国遗种高永昌占据辽国东京,起兵反叛!

    叶楚就是得到这个消息后,意识到耶律延禧已经陷入困境,若他能孤注一掷,先灭女真再返回平乱,尚有可为,相反,若他就此撤军,所聚二十万兵甲、五十万民夫,恐怕瞬间就要土崩瓦解!

    “我得到消息,高永昌反乃是七月初四的事情,如今已经是七月十日,想来事情已经有了定论。”叶楚道。

    周铨眉头紧皱,高永昌这厮夺了辽国东京,不仅仅是给了耶律延禧沉重一击,也同样是给周铨的计划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原本周铨想要的,就是辽东半岛南部的汉族百姓,高永昌夺取辽阳,就直接与他争夺人口。

    不仅如此,周铨给耶律余里衍的建议,是在战局有变时,自辽国东京逃往辽国苏州周铨会准备好船队,在那里接应她。在周铨看来,耶律延禧肯定会向西逃往辽国上京,余里衍不与他在一起会更安全,但高永昌此举,就断了余里衍的退路!

    一念至此,周铨目光凝聚,心中怒火翻涌。

    他喜欢余里衍,所以,无论是谁,都休想伤害到余里衍!未完待续。
………………………………

二五八、蜀国公主何在?(补上月二五零月票)

    混乱,混乱,混乱!

    余里衍耳边听到的都是哭喊之声,原本在她心中,天下无敌、战无不胜的皮室军,现在乱得就象是一群失了头羊的羊,或者说象是一堆胆小的兔子,在广阔的原野上亡命狂奔。

    这一幕给余里衍带来的震憾,完全颠覆了她此前的认知,也给她带了巨大的恐惧。

    “父皇,父皇!”

    余里衍大叫着,但她知道,她父皇并不在这里。

    虽然她随父出征,可她是公主,总不能真上战场,所以她所在的营地,离真正的前线还有很远,足足六十里。

    在辽国高层看来,这是一个安全的位置。

    但现在,这却成了被人遗忘的位置!

    耶律术者反了!

    若说渤海国人高永昌反,还不能让辽国伤筋动骨,但紧接着锦州刺使耶律术者与魏王之子耶律阿撒联手谋反,就给了耶律延禧致命一击,他再也按捺不住,下令撤军。

    两军对垒之时,下令撤军岂有那么容易,加上消息走漏,辽军都知道耶律术者谋反之事,军心涣散,原本有序的撤退,变成了一场混乱的败北。

    女真人乘机猛攻,辽军又由败北变成了崩溃,仓皇逃命之时,上自耶律延禧,下至普通军将,都将距离前线六十里处的眷属营遗忘了。等眷属营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已经建国号为金的女真人,距离他们不过十余里!

    对于骑兵来说,十余里乃是瞬息即至的距离。

    “你们这些胆小鬼,不要跑,不要跑!”

    看到皮室军们纷纷卷了东西就要逃,余里衍一把拉住一名军官,愤怒地吼道。

    那军官挥手将她推倒,虽然平日里对她恭敬,但现在逃命之时,哪里还顾得了这么多。

    余里衍跌坐在地上,满眼都是泪水,看着那军官离开,但片刻之后,那军官又转了回来。

    目露凶光,他看着余里衍的头饰。

    那是金银与宝石所造的头饰,是周铨送给余里衍的饰品,价值千贯。

    “反正你也逃不脱,倒不如给我……”

    那军官伸手去抓余里衍头,余里衍被他揪住头发,痛得大叫,然后拔出自己腰间的短剑,直接捅了过去。

    她可不是只知道在宫中享乐的普通公主,她可是曾与周铨并肩作战过!

    那军官没有料到这一点,他只顾着抢夺头饰,被一剑捅入脖子,惊痛之下,想要将剑拔出,可是气管已断,哪里还有气力。

    推倒那军官的尸体,余里衍身上也沾着了血,她将那军官的腰刀拔出,气喘吁吁地向前走。

    这些男人不敢与敌人交战,那么她这女人就上战场!

    但她才走了几步,就听得有人大叫:“公主,公主!”

    “是谁?”

    然后混乱的人群散开,一队骑兵冲了过来,为首者,乃是耶律勃鲁。

    见到余里衍,耶律勃鲁松了口气:“太上老君保佑,公主无恙,若是公主有什么意外,就是躲到草原极致,周驸马也会要我们的性命!”

    他也是惶急之下,将他们私下里对周铨的称呼喊了出来。而且他所言神仙,竟然是太上老君,这是因为济州岛之战后,见识了火炮的威力,他们这些人都改宗道教。

    原本在济州岛,他们身为客军,多少还有些傲慢,可那一战不仅打败了高丽人的大军,也彻底打掉了他们的骄傲,周铨再加以整训,诱以重利,他们如今听周铨的,更胜过听余里衍的。

    更何况,周铨已经答应,想办法将他们的家人也带回济州岛,那里有大片的牧场,正需要有精于放牧者!

    “勃鲁,你怎么到这里来了?”余里衍看到耶律勃鲁,心中惊喜交加。

    耶律延禧虽然疼爱她这个女儿,可是在萧奉先等谗言之下,还是调走了勃鲁和高丽营,所以余里衍身边并没有自己人。

    “周郎早就吩咐,如果大军失利,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护着殿下……殿下,请上马吧!”

    勃鲁做了个手势,自有军士将一匹多余的马缰绳交到了余里衍手中。

    余里衍上了马:“勃鲁,敌人在哪里,去阻止他们,救回我父皇!”

    “陛下已经离开了,殿下,我们已经败了!”勃鲁苦笑着道。

    “我知道我们败了,但你们还在,我还在,我要收拾战局……”

    “殿下,这战局不是你我能收拾的……你可知道,为了掩护陛下撤离,我一千八百精骑,如今还在身边的不过千二!”耶律勃鲁急了,一把扯住余里衍的缰绳:“若不是周郎有令,我早就跑了,殿下,你别作梦了!”

    “正是,殿下,陛下撤走时,却没有想着你,这边眷属营已经被放弃,乃是抛给女真人的诱饵,再不走,就迟了!”

    余里衍只知道己方败了,却不知,事情已经败坏到这个地步,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皇舍弃!

    听得勃鲁与几名亲卫将领都在叫嚷,她才恍然:在她父亲抛弃了她、她的族人也舍弃她时,唯有周铨,才是她唯一的依靠!

    泪水哗的涌了出来。

    此时天色将晚,她被勃鲁拉着缰绳,向着南方奔去,才逃出三五里,便听到有人惊呼。

    “起火了!”

    她回首望去,只见自己方才逃离的眷属营,如今已成一片火海,浓烟滚滚,冲天而起!

    “女真人离我们不远了,但愿这些野狗,吃了一块肉后能歇一歇……”勃鲁回望了一眼,呸的一声,吐了口唾沫。

    就在眷属营中,一个半大的小子,举着柄契丹人的弯刀,恶狠狠地冲着跪在面前的契丹人喝问:“余里衍呢,蜀国公主余里衍呢!”

    正是兀术。

    “我……我不……”

    那契丹人还没有答完,半大小子一刀便劈了下来,将他脑袋劈成了两半。

    以兀术的年纪,其实还没有到上阵的时候,但是这一次,女真人为了彻底击败大辽,就象是一个红了眼的赌徒,将所有力量都推上了赌桌。

    十二岁以上男丁,尽数上战场,其中就包括兀术。

    当然,兀术身为阿骨打之子,才上战场便领一谋克,他没有跟着父亲去追击耶律延禧,而是杀到辽国眷属营来,为的就是俘虏所供称,位于眷属营内的蜀国公主。

    砍杀一名俘虏之后,兀术身上溅了一身血,他却毫不为意,反而更为兴奋,举着刀向另一名俘虏行去。

    那名俘虏吓得浑身颤抖,却根本不敢反抗。

    “说,余里衍,蜀国公主在哪里!”兀术喝问道。

    他想要夺得这个女子,在得知他的庶长兄想要这个女子后,他更为渴望。

    “公主殿下……刚刚被人接走,往南……往南去了!”那俘虏颤声道。

    咯!

    仍然是一刀,将这供出余里衍下落的辽人劈死,兀术伸出手指在刀上摸了摸,沾了一手血迹,又用舌头舔了舔指尖的血。

    “追,这个余里衍,我要定了!”他厉声喝道。

    他只带着一谋克之兵,此时女真一谋克乃三百户,但身为阿骨打四子,此战中不少人都看着他的大旗行事。当他这一谋克拔军而起,向南冲去时,更多的女真人也跟了过来。

    余里衍在耶律勃鲁的护卫下,一路奔行,足足逃出了二十余里,但勃鲁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丝毫没有逃出生天的喜悦。

    最初时余里衍有些精神恍惚,没有发觉这一点。后来她也意识到不对:“女真人追来了?”

    “就在我们身后!”耶律勃鲁骂了一声:“他们几乎没有在眷属营耽搁,该死的,离我们只有几里!”

    余里衍回头望去,看到的仍然是眷属营方向的浓烟与火光,却没有看到女真人的身影。

    “不能打一仗?”余里衍问道。

    “不知追来的女真人有多少,即使不多,被他们缠住,我们也休想脱身……唉!”勃鲁叹了口气,又往回望了一眼。

    “该死!”这一眼,让勃鲁神情再变。

    “怎么了?”

    “他们抄近路了,这些女真人,比我们熟悉附近……该死!”勃鲁又是一声怒骂。

    他们逃跑,只能顺着多年前渤海国的故道而走,但女真人,却穿过山林,直接冲向他们的前方!

    余里衍紧紧抓住了手中的刀,奔逃之中,她也没有扔下那柄刀。如果真给女真人追上,那么这柄刀要么砍死对方,要么就结束自己的性命!

    “改不了道了,诸位,加把劲,我们冲过去,殿下,你在中间,小心一点!”

    到这种境地,勃鲁也没有什么计策,交待了一句之后,他举起了手中的狼牙棒。

    轰!

    从路边的岔道里,冲出了百余骑。两队骑兵狠狠撞在一处,怒吼声,叫骂声,惨嚎声,充斥在余里衍的耳中。她咬着牙,让自己不会哭出来,在亲卫的护送下,迅速脱离了战场,但再看自己的身边时,发现已经少了不少人。

    就是耶律勃鲁,肩上也多了一枝箭,他反手将箭拔出,回头望了一眼:“这个仇,终究要报……殿下,再往前五里,就不怕他们追了!”

    余里衍也回头望了望,女真人的包抄,从她的队伍中切下了大约四十余名,那四十余名亲卫,瞬间被背后涌来的更多女真人淹没。然后,更多的女真人象是狼群一样,再次追了上来!(未完待续。)
………………………………

二五九、摆脱

    天色已经晚了,急促的马蹄声,震得林子里的归鸟都不敢落下,都在天空中盘旋。

    余里衍再次回头望了一下,追兵仍然紧紧咬着他们,丝毫没有放弃的迹象。

    她望向前方,前方是两座对峙的小山,他们这一行,要从山间谷道穿过。此时山上已经只能看到黑忽忽的影子,看不清楚具体的事物了。

    “余里衍,你逃不掉的!”

    就在这时,她听到声后响起了一个公鸭嗓子。

    少年变声期的嗓音非常刺耳,听得余里衍身上起了鸡飞疙瘩,同时她心中一凛。

    对方知道她的名字,而且话语之意,分明就是冲她而来!

    “你逃不掉的,余里衍,你是我的,我不会让你落入我大哥手中!”

    兀术看到对方的身影已经越来越近,他得意洋洋地叫了起来。他这一谋克金兵,乃是生力军,和勃鲁等激战已久不同,因此,在追击了二三十里之后,他终于可以赶上了。

    余里衍听到这刺耳的声音,回头又望了一眼。

    “休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