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嘀咕之间,他们来到了码头边的集市。
说是集市,其实也是一座商城,“东海第一百货”六人字,在阳光下分外显眼。
这幢楼没有在京师的百货商城大,在它左右两侧,还有一排两层的平房,第一层是门面,第二层则是住房。来自各地的商人,如果对商会提供的收购价格不满意,也可以租用门面,在这里摆上自己的摊子,等待贸易的对象。
兀术跟着方毫一家铺子一家铺子的过去,宋人居多,也有高丽人、契丹人。看着这些东西,兀术兴趣不大,但到得一个日本商人的铺子前,他停了下来。
“刀?”看着对方摆在摊上的那些玩意,他忍不住伸手去抓。
那日本商人顿时来了精神。
虽然只会几句汉话,可这并不妨碍他拼命吹嘘自己的刀有多好,实际上是想着让这个看起来就不是宋人的蛮子,多买几柄自己的刀。
“本刀刀名童子切,我们日本著名的勇将源赖光一百年前,曾用这柄刀劈死一位鬼神!如果你拿回去,献给本国的勇将,一定可以获得极多的赏赐,所得远远胜过购买这柄刀的付出!”
那日本商人一边吹嘘,心里一边懊恼。
以往与宋人做生意,刀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交易物,但现在宋人的炼钢技术飞跃,锻造出来的钢刀既多又好,价格昂贵的日本刀便没有了市场。他带着二十余柄名刀,原本想着在宋人这大赚一把,结果却发觉这些刀加起来的价格未必能卖到千贯,这让他大失所望,又不舍得放弃,只能自己在这里摆刀卖刀了。
虽然说那刀是童子切纯属吹牛,但确实都是日本国内名匠所造,即使在其国内,一柄刀卖上百贯都是正常。
“好刀子!”
兀术是识货的,将刀比划了一下,感觉到锋刃的寒意,连连赞了两声。
“五百贯一柄,便宜卖了!”那日本人道。
“没钱。”兀术听得连连点头,但是末了说了这样一句。
那日本人顿时急了,自己浪费了半天唾沫,得到就这是这样的回复?
他看出兀术也只是一个蛮子,并不是汉人,因此拔出柄刀,指着兀术,用土语叽哩呱啦八格牙鹿地破口大骂。
兀术听不懂他说什么,却知道他是在骂自己。他顿时恼了,抡拳就欲去打。
兀术年纪虽不大,可是个头却不与成人无异,而那日本人个矮,若真打起来,别说兀术身边还有伴当,就兀术一人,便足以将之打得满地找牙。
好在方毫眼急手快,一把将兀术抱住:“莫动手,莫动手,一动手你就没理了,你且看那边!”
兀术回头望去,只见几个人正在探头探脑。看他们模样,不象是巡捕,可偏偏穿着有类于巡捕的制服,只是在胸口上绣着两个斗大的字。
“那是谁?”兀术问。
“城管啊,这里都归城管管,若是在此惹事生非,惹得城管出来,咱们就都不好脱身!”方毫说了一句,然后指着那日本人冷笑道:“你且等着,城管马上过来,瞧他们如何收拾你!”
那日本商人顿时慌了,和方毫一样,他是知晓城管厉害的。他这般人,最是欺软怕硬,原本是欺兀术蛮子,不通此地情形,故此才敢叫骂,想哄得兀术与他打起来,城管来抓时逼兀术赔上一笔财物,如今被方毫揭破,顿时放下手中的长刀,又从边上拔出一柄匕首,恭敬地捧了上来:“送你的,赔罪!”
那匕首也是寒气逼人,分明是柄良兵,兀术眼睛转了转,将匕首接过来,却还是对城管大叫:“这厮挑衅,你们管是不管?”
方毫顿时脸色变了,他没有想到,兀术竟然这般大胆!
他点破了兀术的探子身份,原本是警告他要小心些,却不曾想,兀术胆子比他想象的还大!
其实兀术是有深意的,他到岛上后,除了发现方毫这个“人才”,更注意到,岛上比起金国,是全方位地进步。
因此,他也想通过这样的小矛盾,来弄清楚宋人的这一套制度,若是合用,他们金国反正正处在四处抄袭的阶段,不妨抄去用用。
果然,听得他叫嚷,城管哗地冲了过来,十余人将他们团团围住。方毫脸色难看,本来想躲到一边去的,却被兀术一把拉住:“你与我一起来的,是我一伙的,如何能脱身事外?”
这是兀术的第二个打算,通过此事,把他心目中的“大才”方毫,与他绑在一起。以后他揭破自己真实身份时,方毫因为今日之事,会被岛上当成奸细,不得不与他一起离开。
兀术倒是打得好算盘,可惜的是,他即不知道方毫既非大才,也不知道方毫的真实身份。方毫什么都怕,唯独不怕周铨将他视为奸细。
被兀术拉住不能脱身,方毫暗道“这小子力气真大”,面上浮起苦笑:“原本是小事,误会,误会!”(未完待续。)
。。。
………………………………
三零零、那一伙女真人
“明日我亲自送你们回大辽,今日大石林牙可想逛逛集市,京师的第一百货商城,大石林牙听说过吧,那时你离得早,未曾去过,这五国城也有第一百货商城,我陪大石林牙逛逛?”
周铨笑吟吟看着耶律大石,让耶律大石的心情变得更加恶劣了。
不知为何,只要看到周铨高兴,耶律大石的心情就不好。
“不去了,我来此……”
“大石林牙还是去看看吧,大石林牙是难得的人才,有朝一日,我还希望你能为我效力。”
周铨这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耶律大石吃了一惊,然后默默无语。
辽国的国势日渐倾颓,这一次靠着割夏国的肉,总算补回点元气,但耶律大石看着朝中元妃党与文妃党两派争斗,看到萧奉先这等不学无术之辈,只因为亲眷关系便可身居高位执掌大权,他很清楚,辽国的衰败,还没有到头!
与之相比,宋国日新月异,金国蒸蒸日上,再这样下去,三国之间的强弱关系肯定会发生变化,而且在夏国完蛋之后,宋国对辽国的态度,必然发生变化,他上回在汴京时,已经清楚感受到这一变化了。
辽国还能支撑多久?
辽国若是撑不住了,自己何去何从,难道说真来为眼前这个汉人效力?
绝不!
周铨还是低估了耶律大石的内心,他原本是想着,耶律大石在契丹人中颇有名望,若辽国真要完蛋,他至少可以帮余里衍母亲一把,支撑到自己赶来救援。
结果却激发了此人的逆反之心。
耶律大石暗下决心,面上却露出笑容:“既是如此,我就随你见识一番,看看你这五国城究竟如何吧。”
几乎在他们说话的同时,不远处的军校之中,韩世忠与宋行风二人勾肩搭背,怪笑着走了出来。
两人来五国城的时间也不短了,此前都一直在熟悉军校的规则纪律,同时也想方设法追上军校的进度。毕竟在这里,他们既是教员,也是学生,不愿意真的落后于一群年纪比他们少七八岁的小子。
这就使得几个月时间里,他们二人都很少离开军校,如今课业完成,两人成绩不错,下一步将转到部队去,实际体验步炮协同。在这期间,两人有三天假期,于是相约,一起来逛逛五国城的集市。
“特别是要看看这边的美人儿,该死的,在军校里憋了几个月,俺早就憋坏了!不过泼韩五,你可就没这福份了,哈哈哈,你说,你如今想不想嫂子?”
“呸,宋老三,你敢去找娘儿们试试,军法从事!”韩世忠呸了一口,却没有回答自己是否想念阿莲。
阿莲没有来这里,而是留在京师,陪着师师――若说韩世忠不想念,那是假的,但若说相思刻骨,同样是假的。
五国城规模不但军校离集市不远,因此二人闲逛了片刻,就到了集市,正好听得兀术与那日本人起了冲突。事情与他们无关,二人虽然好管闲事,可是城管既然来了,也轮不得他们出面。
见城管将争执双方都围住,然后开始询问是非曲直,最后那女真蛮子占了上风,日本人被当众杖责五下,还缴纳赔款。韩世忠撇了一下嘴:“虽然明知这是依法执事,可是为何我看那女真蛮子就是不顺眼?”
“同样不顺眼,好想上去抽他两记耳光啊。”宋行风道。
二人可都不是什么好货,韩世忠泼韩五的名头如何来的,不就是总闯祸得来的!因此他们对望了一眼,便寻思着要找女真人的麻烦。
不过就在二人准备动手挑衅之时,却见远处有一群人走来,宋行风眼尖,一眼看到其中的周铨,顿时拉住韩世忠:“不好,制置相公来了!”
周铨、耶律大石和兀术,还有一个方腊之子方豪,就在这种情形下相遇了。只不过兀术隐瞒了自己的身份,周铨并不知道,这个女真蛮子就是历史上岳飞的死敌。
若知道的话,定然是二话不说,先摁死在这。
周铨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兀术,毕竟在这集市之中,各方的商贾云集,少说也有数百人在这里寻找生意的机会。
故此,周铨只是眼睛一瞄,就看到满脸是笑的宋行风和略有些尴尬的韩世忠。
“泼韩五,还有宋疯颠,你二人今日放假了啊,随我来,随我来,一起陪这位辽国的大石林牙,逛逛咱们这五国城第一楼!”周铨笑着招呼二人。
他直呼二人绰号,二人不以为意,反而颇为得意,小跑着过去。
“那位就是周铨,你看到没有,好大的威风!”方毫拉着兀术,小声向他介绍道。
不待他说,兀术也猜出了周铨。
望着这个令自己兄长败亡的宋国人,兀术第一个念头就是此人太年轻了,然后第二个念头“南国长得如此俊秀的男子竟然也能有如此本事”!
在兀术看来,周铨完全可以只靠脸而不是才能吃饭。
他只顾盯着周铨,却没有防备,周铨身边,耶律大石目光炯炯盯着他。
兀术年纪虽是不大,但女真人长相显老,而且他身材又高大,故此冒充一位女真大人没有问题。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无论是冒充高丽人还是契丹人,他总是有些不自然,更易引起注意,倒不如拿出本色来。
因此,兀术身上穿的服饰、他的打扮,甚至发髻,都是典型的女真人模样。
耶律大石盯着他的原因,便在于此。
耶律大石见过已经死掉的斡本,却未曾见过兀术,只是判断出此人乃是女真人,他感到很奇怪的是,周铨在辽河之战中,已经将女真人打得头破血流,怎么还会有女真人出现在济州岛上!
“周制置,那一伙人,似乎是女真人啊。”他心中猜测,便对周铨说道。
哪知周铨一笑:“女真人又如何,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守我的规矩,来此便是客嘛。”
耶律大石心中雪亮,大致猜到,周铨带他来这里,看到这些女真人也是他目的之一。
很明显,辽与金是死敌,但周铨与金却不是,只要金人能放下辽河之战失败和斡本死亡的仇恨,周铨随时也可以找女真人合作。
这是给他的一个警告,而且是托他转告给大辽天子耶律延禧与朝中权贵的。若是余里衍回去之后,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么周铨与大辽之间的情份就断了。
没有这份情份,剩下的只有仇恨。
周铨什么都没说,却传递给出了足够多的信息。耶律大石满心都是苦涩,只希望朝中萧奉先一伙,莫要昏了头,将这海东之龙给激怒了。
但以萧奉先一伙他们的一惯风格,恐怕很难。
“我观这女真人,气宇非凡,不类商贾,或许是女真哪位贵人子弟,潜入济州为细作,周制置还须谨慎。”沉吟了一会儿,耶律大石又道。
这次他没有掩饰自己的声音,兀术也隐约听到了,兀术身边的伴当们一个个色变。兀术自己倒是没有什么反应,他还有余暇,特意去关注了一下方毫。
方毫也没有多大反应,这让兀术甚为满意:果然不愧是自己看中的“贤才”,面对这等危险,仍然面不改色。
他却不知,方毫身为方腊的儿子,他的老子同样是周铨大敌,可他在周铨眼皮底下晃荡了几个月,甚至巴不得周铨给他一个痛快呢。
“或许是吧。”周铨淡淡一笑,然后伸手道:“请,请入内。”
见自己挑拨之语没有取得成果,耶律大石又狠狠盯了兀术一眼,这才跟着周铨,走向商城之内。
宋行风跟上去,韩世忠却不愿意:他又用不着往周铨身边凑,跟着周铨,看他和契丹人勾心斗角,岂不闷煞!
因此他笑道:“宋老三,那边有刀,与你祖传的颇有几分相象,不如去看刀吧?”
宋行风有些悻悻,却只能和他留下来。二人向周铨告罪,周铨也不强要他们随行,陪着耶律大石入了楼。
兀术原本也想到楼内去看的,却被伴当们拦住,他们身份敏感,还是不要到耶律大石面前去晃,免得惹怒了周铨。
韩世忠与宋行风正在看那日本商人的刀,见兀术带着伴当们准备离开,两人都是哼了一声。
这女真蛮子做事不地道,得了商人赔礼的东西,还非要生事,他二人实在是看不惯。
就在这时,却见几条身影急匆匆跑了过来,其中跑得最快的,却是一个高大少年。
这少年头戴孝巾,似乎是什么亲近长辈去世了,韩世忠目光在他身上打了个转儿,看到陪他跑来的竟然是李宝,心中一动。
他可是知道,李宝乃是周铨最信任者之一,周铨身边,不是武阳就是李宝,这二人必有其一在侧。此时李宝本该留守,却陪这孝服少年跑来,当是出了什么大事。
兀术也看到那孝服少年,不知为何,他本能地不喜这少年,因为恶狠狠地盯着,想要吓唬这汉人少年一下。
结果却被无视了。
那少年从他身边跑过,根本无视他的存在,直到商城门口,他才大叫了一声:“哥哥,兄长!”
紧接着,商场中传来周铨惊讶的呼声:“鹏举?”(未完待续。)
。。。
………………………………
三零一、忠有三品
大宋政和六年六月,酷暑难耐之时,征战多年一身暗伤的周侗,也走到了他人生弥留之时。
他唯一的儿子,献身于与西贼的战斗之中,他的弟弟侄儿,则在远方。因此,在他临终前陪伴于身边的,唯有亦徒亦子的岳飞,还有岳飞的几名兄弟、伴当。
对身边的岳飞等人,他并不担忧,但对于自己的兄弟、侄儿,他却忍不住担心。
“鹏举……你兄长想要做大事,但他心太大,我恐他有朝一日会走上邪路,这几年中,我将本领对你倾囊而授,若是有朝一日,你兄长真行事不义,你要……”
在最后苏醒过来之时,周侗说了这番话,但是,当他说“你要”时,却沉吟下来,良久之后,只是一叹,然后气绝。
对于自己身后之事,周侗早有交待,他将大多数财物都留给了岳飞。原本他没有什么财物,但这几年周铨逢年过节都会给他送些来,因此才积了些。
他的弓也留给了岳飞,还有他自己批注过的几本兵书。
“这是老师给兄长的,伯父令我送至济州来。”
岳飞含泪将周侗的后事交待了一遍后,将一个包裹打开,那包裹中是一柄短刀,算不得名刃,因为反复摩挲把玩,所以刀鞘都显得甚是古旧。
在那刀鞘之上,有一个“忠”字。
以前周铨见周侗把玩过这柄刀,那时刀柄上还没有这个字,显然,刀给他是假,这个字赠他才是真。
周铨默然无语,接过刀,缓缓摩挲了一遍,仿佛看到周侗的身影,就站在自己面前。
无论理念如何不同,但周铨对这位伯父是极为敬重的。他站在自己的历史时代之中,做到了自己的极致。
“鹏举,你可知道伯父赠此刀给我的意思?”好一会儿,周铨问道。
光阴似箭,转眼间岳飞都已经十四了。
他身材也高大,几与常人无异,听得此语,他缓缓道:“恩师是要你精忠报国。”
“对,精忠报国。忠之一字,有上中下三品,下品之忠,乃是无论贤愚,忠于一人,中等之忠,乃是忠于一家一姓,上品之忠,才是忠于一国。贤弟,你回去之后,将《春秋》、《史记》多看看,当思那些所谓忠义之人,究竟是上品之忠,或是下品之忠。”
岳飞有些摸不着头脑。
周侗曾不只一次对他说,周铨有可能会误入歧途,但现在,周铨给他解释“忠”字,他觉得很有道理。
只不过他此时喜欢舞枪弄棒,对读书兴趣并不是很大。
“哥哥所说上、中、下三品,他们有何区别,不都是忠于君上么?”
“非也,只忠于一人,所忠者若是昏君,岂不就成了助纣为虐?”
听得此语,岳飞顿时明白:“正是如此,古之昏君,亦有为其身殉者,生不能正其过,而以一死报之,此下品之忠,我明白了,那上、中二品呢?”
“现有一家家臣,知其主人意欲叛国投敌,家臣忧其主族破灭,隐而不告,贤弟以为当否?”
“自然不当,他忠于一家,却未忠于举国!”
“若有一国国君,残压百姓,量中华之物力,结外虏之欢心,如李唐之时,安史之乱中,以长安洛阳之百姓子民,换回纥诸夷种之支持,出此策之大臣,是否忠于李姓一家?”
“竟然有此事?”岳飞眉眼一挑:“百姓何辜,何忍置之于虎狼之口,换取自身之富贵?”
“所以让你多看书呢,《史记》之后,本朝司马光所编《资治通鉴》,亦可观之。司马光虽是纸上谈兵之辈,唯知结党,不识实务,但治史方面,尚有可取之处。《资治通鉴》一书,你只需看其史料,至于司马君实的点评,腐儒之见,无须理会。”
此时蔡京执政,新党当家,司马光等被贬为元佑党人,故此周铨讽之为纸上谈兵的腐儒,岳飞并不觉奇怪。他却不知,周铨对司马光低评并非仅仅为此,事实上,周铨更想以“伪儒”来评价司马光。
貌似忠厚长者,实则跋扈伪儒,贫则遥怨暗憎,达则顺昌逆亡,宋党争之盛,与此人干系颇大。
“那何为上品之忠?”听得周铨解释,岳飞又问道。
“所忠者非一人一家一姓一党,所忠者乃华夏万民、大好河山,乃千秋之业、万世太平。比如为将者,为国守疆,为民拓土,便是上品之忠。再如文臣,富民安民,使人口滋生、百姓富足、百业兴盛,便是上品之忠。文官爱财,不爱非义之财,武将畏死,不畏为民而死,此为上品之忠!”
周铨这番话,岳飞虽然还想不太明白,却觉得有些道理。见他点头,周铨肃容道:“伯父之事,我远在海外,未能尽孝,多亏了鹏举……鹏举在这五国城先呆几日,过些时候,我与你一起回去!”
岳飞应了一声,见他远来疲惫,周铨让李宝带他先回去休息。
耶律大石一直在旁,周铨所说的那番话语,他全都听入耳中。此时他精神恍惚,一方面觉得,周铨所说有大逆不道之处,另一方面,又觉得,周铨对“忠”的解释,在他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大门,通向一个新的天地。
上品之忠,应当是忠于万民,而不是忠于一人一家一姓!
他耶律大石,对大辽的忠诚,也不应当是忠于一人!
“家伯去世,我原先欲送你们回去,如今看来,只能改变了。”周铨道。
耶律大石暗道了声侥幸,按照萧奉先等人的计划,是借口文妃欲见女婿,将周铨骗至辽国然后软禁起来,这样周铨在海外的基业,特别是他那神奇的武器“火炮”,就能为大辽所有。
耶律大石并不认为,这种愚蠢的计策,能让周铨上当。周铨答应随他一起去辽国,只怕有别的计划,若真让周铨去了,辽国很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幸好事情起了变化,周铨的计划也只能取消了。
周铨陪着耶律大石暂且不提,岳飞出了商场之门,他心情悲痛,又长途跋涉,甚为劳累,出门之后,身体不免有些虚脱,走路也有些踉跄。
偏偏此时,兀术并没有离开。
兀术和方毫一直蹲着吃瓜,他看到岳飞之时,就瞅其人极不顺眼。见岳飞踉跄经过,忍不住伸脚绊了一下。
这也是女真人野蛮无教化,兀术在族中跋扈惯了,故此才有如此举动。他这一绊出,旁边的方毫顿时心惊胆战,他自家也有些后悔,堆起了笑脸,想要将岳飞扶起。
岳飞不小心,被绊了个跟头,他如今可还不是后来的绝世名将,正是少年脾气暴躁之时,也就周铨的话他听听,旁人的话,他在意谁来着?
更何况,兀术瞧他不顺眼,他又何时瞅兀术顺眼了?
他一咕碌爬起来,见兀术还在那讪笑伸出手来,岳飞毫不客气,一拳过去,直接砸在兀术的下巴上。
兀术力大,岳飞力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