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的选择。

    他的质问,让王楷吓得更是手足冰冷。这个时候,要么就快动手,要么就装老实,怎么能用这种口气去质问周铨!

    此时的周铨,可不是一般人物,诸国帝王的权势都比不过他,甚至可以说,只要他一怒,那么东海尽赤,伏尸盈野!

    周铨倒没有动怒,他只是稍稍平静了一下,然后说道:“现在高丽还未归入华夏,若归入华夏,自然能有所改观。你要清楚一件事情,高丽人家破人亡,并非我之意愿,大半倒要归功于高丽君臣。”

    安重焕一愣:“此话怎讲?”

    “东海商会在高丽之经营,哪一样不是你情我愿,有什么是强买强卖?害得高丽人家破人亡的,先是苛捐杂税,再是水旱饥馑,天灾且不去说,**岂不是你高丽君臣自个儿的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周铨如此说道。

    他这就纯粹是欺负人,对方不知道什么是工业品与原材料的剪刀差,不知道什么是经济殖民,更不知道什么是剥削与剩余价值,虽然明知道他话语里有问题,可是想了半天,也说不出问题在哪里。

    “你这般做就不怕,不畏天乎?”良久之后,安重焕只能这样说道。

    周铨面色如常:“正是因为畏天,故此才要这样做,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你还有什么问题么?”

    安重焕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什么问题,但就在那一刹那,他身体猛扑上去,手中一根短短的铁针,自指缝间伸了出来。

    那铁针上,可是沾着剧毒!

    只不过他才一动作,身则就有一只脚飞踹而来,将他踢飞出去,足足有四五步,这才跌落在地。

    这一脚,他身上的骨头至少断了三根,不等他爬起,刀剑出鞘声已经传来,几柄利刃,将他压住,按在了地面上。

    周铨看了看他:“当真有趣,我就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觉得可以刺杀我莫非你们真以为,你们的勾当我会一无所知?”

    随着周铨的这句话,王楷双脚发软,再也坐不住身体,软绵绵地从椅子上瘫到了地面。

    周铨没有看他,倒是孙诚,一脸惋惜地望着他。

    赵佶与耶律延禧对望了一眼,不知道周铨为何会在他们面前玩出这一遭。却见周铨又道:“除了我的情报部门察知这次刺杀之外,就是高丽的大臣们,至少有三位暗中向我传递消息,说王楷身边藏有刺客。此事便可看出,人心所向为何。”

    安重焕被压跪在地上,他勉力抬起头,脖子被利刃划破,流出了鲜血:“是谁,是谁为此国贼之事!”

    “此次刺杀,我会保留处罚高丽的权力。”周铨冷冰冰地道:“王楷,你是想继续当你的高丽国主,还是要为国殉葬?”

    王楷躺在地上,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失魂落魄,孙诚走过去,将他扶起,和言悦色地道:“周公知道你年幼,只是被人蛊惑,所以才做出错事,这是给你机会,你难道真想年纪轻轻就死了?你瞧这边,大宋的上国,辽国的陛下,还有女真的大酋,都活得好好的,你为何就要想不开?”

    这话总算让王楷回过神来,他并不知道,周铨与孙诚一个唱白一个唱红,只是觉得自己在绝望中孙诚指了一条明路,顿时跪下,拜倒在周铨足下:“周公,周公,不是我的本意,都是他们骗我,说是我可以置身事外,只要将人带到济州就行,我真我真”

    “具体事宜,由孙学士与你去谈吧。”周铨淡淡地道。

    这次刺杀的消息,他确实早就知道了,之所以还要弄这一出,是希望借此将利益最大化。

    王楷只是少年国主,哪里比得上李资谦等老谋深算,他与“复仇”勾结的事情,早就被李资谦等看在眼中。只不过李资谦等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将此事暗中透露给周铨,无非是想借周铨之手,将年纪渐长快要亲政的王楷除掉。

    周铨自然知道他们的用意,如何会让他们的如意算盘打响,对周铨来说,保留王楷,比除掉王楷更有利,这个年轻的国主,只要稍一吓唬,再一诱导,他会比李资谦等更积极地出卖高丽。

    比如说,在周铨与孙诚早拟好的双方密约之中,王楷以高丽国主的名义,承认高丽乃是华夏藩属,华夏的律法,在高丽拥有同样的效力,高丽朝廷将进行改革,由华夏派出的顾问进行指导。

    同时,高丽将裁汰军队,由华夏派员训练新式军队与巡捕。

    高丽的财政也由华夏所“指导”,其境内所有的矿山河泽道路,全对华夏商会开放。

    高丽全范围内推广汉话,通行汉字。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份秘约,除了让高丽还保留一个国号、让高丽王室获得一定优待之外,整个高丽,就已经被并下了。

    孙诚把王楷带出去,周铨相信他有的是办法,让王楷感激涕零地签下这份密约。

    接下来,他要说服的是赵佶。

    赵佶虽然是个昏君,却不是个蠢人,在短暂的迷茫之后,立刻意识到,方才这一出戏,其实是演给他看的。

    他抿着嘴,冷冷地看着周铨又踱回来。

    “周铨,你这一出戏,唱的究竟是什么?”两人目光对视了一会儿,还是赵佶忍不住,抢先开口道。

    “自然是要上皇心服口服。”周铨微笑道。

    赵佶眼一闭,轻哼了一声,心说不论你说什么,我都不应。但好一会儿,却发现周铨又没有理他,而是再次踱到了安重焕身前。

    方才王楷和他其余的护卫被带走,可是这个安重焕却仍然留在此处,周铨走到他面前,他仍然不服气,抬着头试图瞪着周铨。

    “我知道你是复仇一员,也知道你下定决心,哪怕一死也决不泄露半点口风。”周铨缓缓说道:“但你是否知道,你若行刺成功,会发生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安重焕问道。

    “你们打的如意算盘,就是我死之后,部下争权,相互厮杀,你们可坐收渔翁之利。但是,你们却没有想到,我若被刺,无论我的部下中谁想坐上我的位置,都必须先替我复仇。我有大华夏之谋,故此视高丽为华夏一员,我部下却未必同我一般想法,他们兵发高丽,所到之处,若不斩尽杀绝,怎么算是为我复仇?”

    安重焕打了个冷战,面对钢刀利刃,他没有害怕,可面对周铨设想的情景,他却觉得非常害怕!

    他知道,周铨所言不虚,如果周铨真的遇刺,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性极大。那真如此,他原本是想解救高丽的义举,反而就成了祸害高丽的愚行!未完待续。
………………………………

五四二、屈服

    “再来看看,若是你们能够承认高丽为华夏所属,又会是什么样子……安重焕,你说我害得高丽人家破人亡,但你想过没有,又有多少高丽人因为我,家里有了余财,能够娶上媳妇,能让儿子读上书,可以为女儿多添几件嫁衣……”

    “因为我,高丽人也可以穿得起棉布,冬天里有了棉袄;因为我,高丽人有了新的农具,可以开垦更多的荒地;因为我,高丽人种的粮食有了新的销路,不虞丰收之后谷贱伤农……”

    “东海商会这十年,在高丽修了七十一座桥梁,三百余里道路,发给高丽人的工钱,多达千万圆以上,不知多少人因此有了生计,也不知多少人因而致富!”

    “在济州学堂的医学馆中,一共有四十七名来自高丽的留学生,他们在此学习医术,所有费用全免,学成之后,将返回高丽救死扶伤!”

    周铨一一说来,每说一样,安重焕脸色就白上一分。因为安重焕知道,周铨所说的,每一件都是真的。

    赵佶同样是脸色发白,周铨在高丽做的事情,在大宋也做,而且做得更多,甚至可以说是数十倍、百倍于高丽!

    “你再设想,如此十载之后,二十载之后,乃至三五十载之后,高丽会是何等情形!以此时济州为例,凡适龄孩童,七岁至十二岁,便可入学,无需交纳一文学费,每日在学堂之中尚鸡蛋、果疏为辅食。凡十五岁之人,便可入工,择其所长,使为学徒,可得一技之长。凡二十之人,由官媒劝婚,成亲之时尚有公假与喜钱。凡幼儿新育,则有抚养之资,且其父母,有法定之假……”

    周铨将自己今后会在大华夏实行的一些具体福利政策一一说了出来,当然,这样规模的福利,足以让他原本良好的财政崩溃,因此不可能立刻全部施行,只会先在他治下汉人中实行。

    但他也没有说谎,二十载之后,或者三五十载之后,高丽彻底汉化,再没有高丽人时,想来华夏国力也可以支撑在更大范围内实际这套福利制度。

    这套福利的核心是鼓励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此时的地球,还有的是空白地带,比如说那个以胡静水姓氏命名的胡洲,虽然胡静水百般努力,现在移民过去的人口数量也不过是两万余人,其中还有一半左右乃是日本、高丽和吕宋一带的土著。

    可是对于在场众人来说,这一切哪怕是画饼,也远超过他们想象了。

    赵佶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当然也想为尧为舜,听得周铨所言,好一会儿之后,他喃喃道:“这不可能实现,否则……否则尧舜亦有所不及也。”

    “今须强于古,后必胜于今,若不想着超越尧舜,愧为人君。”周铨耳尖,听到了他的自语。

    赵佶只觉得心中憋闷,他心高气傲,哪怕被周铨软禁强迫带到济州来,其实一路上也没有吃到什么苦头,因此还有几分胆气:“只是话说好说,事却难做,朕也曾想着天下大同,结果却是……”

    “上皇大谬,上皇仅延福宫、艮岳两项,耗费亿万,只为一人之欢,哪里还有资格说天下大同?”周铨毫不客气地打断他。

    赵佶眼前金星乱冒,忍不住叫道:“修艮岳之时,你也颇出计策,如今却说这样的话来!”

    “因为彼时我多出一贯,百姓就可以少出一贯,加上朱勔、杨戬之类从中盘剥,百姓少出的可能还不只一贯钱。而且我对艮岳早有心思,汴京人口丰阜,士庶富裕,喜欢游冶,艮岳正可作为一景,供百姓赏玩,其中部分地方,可开设店铺……”

    周铨将他对艮岳的安排细细说来,倒是不厌其烦,他就是要将艮岳变成一个大型的旅游景点,虽然不收门票,但可以通过景点内部的商业、服务业和旅游项目开发,获取一定的收益,用于维持艮岳,在这之外,还有结余。

    “这些结余,我手下人估算过,二十年内,足以替上皇还清国债欠款,此后便可以用于补益国库,虽然不算太多,但仅此一项,汴京今后的路桥修建维护之费,应当够了。”周铨说完之后被充道。

    这是给赵佶的沉重一击,他的面色立刻变成了猪肝。

    他们父子俩不听人劝,刚愎自用,滥发国债,结果欠了百姓一屁股的钱,此事还没有了结,周铨将之翻了出来,当真是狠狠打脸。

    “若不是有我,上皇与赵桓所欠之债,还不知能否还清。而还不清这债,上皇以为,朝臣与百姓,会放过上皇与赵桓?”周铨又问了一句。

    赵佶想到周铨威逼幽禁赵桓之事,不由得叹了口气。原本以赵宋多年厚遇士大夫之举,总有几个忠臣出来为大宋殉节,结果包括李若水在内,也就是寥寥数人罢了。

    就算是李若水,留下不食周粟的遗言,却也只是自己死守忠节,而没有半点为赵家皇室鸣不平之意。

    想到这,赵佶又念起这国债的事情,当初可是李邦彦从周铨那儿求到的国债之策,周铨还将之写在文章之中,他心中一动:“是你算计我,国债之策,出自于你!”

    “国债之策,出自于我,但我所说募集国债,应当是用于国计民生,修桥建路,大兴水利,这些可惠及百姓之处,而不是用于修艮岳,更不是用于天水商会皇室宗亲的奢侈淫逸!我在济州、徐州、海州,也曾举债券,你看百姓可曾有半句怨言?”

    徐州到海州的铁路,相当一部分资金就来自于周铨发行的债券,他兴办的许多能赚钱的项目,同样也向民间举债,若非如此,只靠着他一人之力,哪里带得动这么多事情。

    “我举债还有一个好处,凡买了债券者,便可凭借凭证,监督工程进展,查问财务收支,使原本一人之事,成为众人之事。这些,都在我当初那本书中写了,只不过上皇你没有注意罢了。”

    赵佶确实没有注意,那本书他只是泛泛翻过,对其中如何从百姓那里弄钱他很感兴趣,可对于别的,就觉得枯躁无味,面目可憎了。

    “我举债皆是为公,你举债大半为私,这就是我们俩不同之处。”见赵佶不说话,周铨却不想就此放过,最后补了一句道。

    然后,他再看向安重焕:“你考虑得如何了,须知我既然知道你是刺客,那么你身后之人便不难找出来,你直接供述,不过是为我节约一点时间罢了。他要刺杀我,实际上是要害了高丽,你……”

    “不、不必说了,我……我愿意招!”

    跪在地上的安重焕深伏下去,以额触地。

    方才周铨和赵佶的辩论,还有周铨的自述,让他意识到,刺杀没有成功,才是真正的幸运。

    他自诩是为国为民而行博浪易水之事,早就怀有必死之心,此时才知道,自己险些祸害了国民,更是差点将本国国民唯一的出路断送,心中惊恐懊恼,更胜过方才被擒之时。

    听得他这样说,周铨微微一笑,今日这一出戏的最低目的算是达成了。

    有此人的供述,“复仇”这个组织,应当能够挖出来。现在周铨知道了,这“无面”与“复仇”实际上是一体两面,无面得授所谓的《大光明经》,专门扶植势力与他作对,为此不惜和金人勾结,而“复仇”则是负责刺杀他本人,想法设法要取他性命。

    他目光再移,看向一直沉默着的阿骨打。

    阿骨打此人意志坚定,但身体甚为虚弱,因此无法用严刑进行讯问,而且此人留着,周铨还有些用途。

    “阿骨打,我知道你也通晓汉话,现在,你还不愿意说有关无面的事情么?”周铨缓缓地道。

    这是今天的第二个目的,让阿骨打开口。

    “我为什么要说,你怎么知道我晓得这个无面?”阿骨打用生涩的汉话道。

    “方才我的话,可不只是说给上皇与刺客听的,也是说给你听的。你看到了,辽东之地,包括白山黑水,亦为华夏之地,那么生活在此之人,皆为华夏之民。若你能合作一些,你之女真,或许可列位其中,否则的话……”

    周铨是在睁眼说白话!

    虽然不是所有女真部族都会被消灭,但是完颜部,肯定是不会存在了。此次金国南下,祸害河北河东之地,百姓遭殃,其罪魁祸首的完颜部,怎么还能留存!

    但周铨也不是完全说白话,完颜部虽亡,却不是所有女真人都会被杀灭。不少矿山、农场都需要劳力,特别是一些比较危险的矿场,更是需要这些女真人去效命。

    完颜阿骨打沉默了许久,他当然知道周铨话中不尽之意,也明白,周铨不可能就此放过完颜部。

    他原本想说,反正他命已不久,哪里管得了死后洪水滔天,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他想到自己为何会起兵,想到自己治下的女真各部族,想到许许多多东西。

    好一会儿之后,他轻轻笑了起来。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无论他现在做的能不能改变完颜部的命运,终究还是要去努力一下。

    “无面是在这济州岛上,被吾儿兀术寻去的,他具体是谁,兀术也没有告诉我,但是所谓复仇,确实与他有关,这倒是不假。”阿骨打终于开口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五四三、西征

    种彦崇死死盯着北面,眼中闪动着悲愤与怒火。

    在他身边,苍老许多的种师中面色同样阴沉。

    他们北面,就是延州。

    经过长时间的苦战,种家还是没有能够守住延州,虽然金人被周铨赶出了长城之后,朝廷已经尽力给予种家支持,但是,面对着越来越多汹涌而来的异族,这支大宋西军最后的精锐,已经快流尽鲜血了。

    此时的延州,狼烟滚滚,那是异族们在肆意狂欢。

    虽然城中的百姓大多已经撤离,却总有一些心怀侥幸的,留在这里成为砧板上的鱼肉。种师中想到他们的下场,老眼中不禁泪光浮动。

    这些异族同信大食教,他们的教旨之中,有明确的内容,鼓励杀戮抢掠非同教者。原本他们还成不了什么气候,可是夏贼李乾顺投靠过去之后,将许多中土这边的东西都传了过去,比如说火炮。

    延州失守,与对方火炮便有密切关系。

    “四年了……我们守了延州四年多,也算对得住赵家和中原百姓了。”种师中最后看了一眼延州,喃喃说了一声,然后回头:“彦崇,走吧。”

    种彦崇侥幸未死于灵州,但此时他更希望自己如同叔父一般,在灵州战死,若能如此,就不必看现在这悲惨的情形了。

    此时已经是靖康四年,大宋的天子仍然是赵桓,虽然听说他如今因为沉迷于女色而虚弱不堪,但毕竟没有换天子。赵构仍然以摄政王名义监国,只不过他这个摄政王的权力也有限,朝中真正的大权,掌握在各位宰执手中。

    但即使是身为首辅的李邦彦,也没有单独决定国家大事的权力,所有大些的事情,都须经过宰执会议进行议决,然后提请赵构用玺。但具体执行时能不能照办,还要看位于海州的济王意思,济王若说反对,那么发回重议修改,便是这政策的唯一结果。

    虽然朝廷也多次表示要尽力支援延州,可是朝廷力量有限,实在插不上什么手。如今大宋朝廷还控制的地方,不过就是中原和荆楚、广南,四川那边钟相堵住了蜀道在那自立为王,江南则拼了命要往周铨手边凑,只差没哭爹喊娘求周铨将之化为行省了。

    说来奇怪的是,这种情形下,朝廷的财政收入虽然降了,却不象想象中降得那么厉害,因为办厂开矿的禁令全部废除,也因为京徐铁路终于贯通,朝廷的财政状况还相当不错。

    只是这种不错,却没有反应在军力上。

    年年朝廷会向延州派遣援军,但这些援军的战斗力,实在让人堪忧,也就是守城能用用,出外野战,基本就是白送。朝廷似乎对这种状况很满意,没有进取之心,只想着将战场稳定下来,虽然编练新军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却始终只听雷声不见雨点。

    种师中很清楚为何如此,朝廷编练新军说说可以,真做起来,那些朝中大佬,岂不畏惧周铨猜忌?

    “济王为何还不派兵来,朝廷指望不上,难道说,济王也要舍弃西北不管了么?”种彦崇恨恨地说道。

    他年纪轻,看到大宋振作无望,便将希望寄托在周铨身上。

    “西北既无矿藏,又少良田,百姓贫困,他要了何用?要了的话,每年还要多出许多负担来!”种师中却凄楚一笑。

    就连中原之地,周铨都没有立刻收取,而是让宋室继续维持,何况这贫脊的西北!在种师中看来,周铨第一优先取的是人口众多的中原,然后是可开垦成良田的荆楚,再然后是有优良港口的广南,接着是天府之国的四川,至于西北……只要还能撑住,周铨根本不可能来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周公不是这样的人!”种彦崇却说道。

    “哼,你如何知道他不是这样的人!”

    “这几年报纸上的事情,叔祖你也见过了。”种彦崇大着胆子道:“周公做的事情,都是利国利民,为此他付出多少!”

    东海商报在长安也有一个印刷点,每周样报一出,立刻快马送来,用的是大宋的急递,也就是送十二块金牌给岳飞的那种方式。因此,虽然东海商报是在徐州出的,实际长安在两日后便可以买到,再传到延州,则要晚上三五天功夫。如今东海商报上的内容非常丰富,种家祖孙,也是一期不拉全部看下,有时会为报上的内容发生争执。

    听得种彦崇说起报纸上对周铨的吹嘘,种师中不屑地吐了口唾沫:“尽是吹嘘之辞,周铨一世枭雄,比起操莽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以为那报上所说,就尽是真实?便算是真的,也不过是为其个人野心,彦崇,你还太年轻、太简单!”

    种彦崇听得心中憋闷,却不敢再与叔祖顶嘴。

    他们种家世代将门,可是经过连番大战,直系血脉,只剩余他们祖孙二人了。

    想到这里,种彦崇更不忍心去刺激已经白发苍苍的叔祖。

    他们下了山坡,在山下,从延州撤出的军队都肃然而立,无论是百战余生的老兵,还是这四年才来的大宋禁军,虽然个个疲惫,却无人有丝毫异动。

    论及治军,种师中有自信,绝对不逊于此时的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