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下了山坡,在山下,从延州撤出的军队都肃然而立,无论是百战余生的老兵,还是这四年才来的大宋禁军,虽然个个疲惫,却无人有丝毫异动。

    论及治军,种师中有自信,绝对不逊于此时的任何一位名将。

    “走吧,我们……会回来的!”种师中道。

    诸军跟着他沿官道向南,种师中虽然说了一句会回来的,但心中却明白,以他的年纪,以大宋如今的局面,只怕他有生之年,都难以回到这里了。

    可就在这时,前方烟尘腾起,几骑快马不要命地奔了过来!

    种师中心中一凛,这些是他派出的斥侯,他最怕的就是西贼抄山道截断他的退路,故此早早派出斥侯。

    “备战!”不等他下令,种彦崇就叫道,诸军开始行动,抢占道侧的高地,砍伐两边树木,准备防御工事。

    不一会儿,这几骑到了种家祖孙面前,看到他们身上并没有血迹,种师中心中稍安:“出何事了?”

    “援军,援军……咳咳……济王的援军来了,来者是岳飞!”

    “什么?”种师中失声惊呼。

    “岳飞!”种彦崇一跃而起,大声叫道。

    而原本纪律严明忙着布置防御工事的种家军,这一刻也停了下来,每个人都是震惊,然后狂喜。

    “济王遣岳飞为西北招讨使、行军总管、西域大都护,以华夏军第四军来援,相公,我们……我们终于有援军了!”那斥侯咳了两声,这才将话说清楚来。

    “我就说过,济王不会弃我们不顾,我就说过,他会派人来!”种彦崇喜道。

    种师中还没有回过神来,那位枭雄,那位无利不起早的周公,竟然真会派援军来,而且一派就是名动天下擒了阿骨打的岳飞?

    他虽在西北,却一直没有忘记打听中原和东海的情报,因此知道,这四年间,周铨并没有象别人想的那样大肆扩军。相反,第一年时,他甚至还裁军,将大量的原本护卫军军士转入民政,派驻到辽东、河北、山东、淮北四省,充当基层官吏。

    这些人从军中而来,带来了许多护卫军中的作风,将原本浑浊不堪的基层官风吏习一扫而光,也让许多准备看周铨笑话的人惊掉了下巴。

    他们原本以为周铨手下没有足够的人手来维持统治,却不曾想,周铨直接将手中的百胜强军派了出来,其中杀气腾腾,不言而喻。再加上修建京徐铁路时东海商会派出的学堂学生,也纷纷转为官吏,然后对旧有官吏的考核、删选、培训,不过三年功夫,周铨治下四省不仅稳固下来,而且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新的人才。

    这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发展,以这个速度来看,有心人基本可以算出周铨吞并整个大宋的时间,最多还需要三年。

    直到去年,周铨才再度扩军,将原先的护卫军改称华夏军,陆军共设六军,数量约是十五万人,海军则是东海、南海两大舰队,约是三万人。

    以周铨治下千余万人的人口总数,还有他如今拥有的财力物力,十八万人的军队,实在算不上穷兵黩武。

    也正是因此,种师中才怀疑周铨根本无意西北,可此时听得岳飞带来了第四军,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保持警戒……我们在这里看看,擒获阿骨打的岳飞,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击败金人铁浮屠的华夏军,又是什么样的部队!”微微缓了一下,种师中下令道。

    他们并没有等太久,便看到远处有一道灰褐色的长龙行了过来。

    没有想象中的盔明甲亮,甚至没有刀山枪林,种师中看到的是一支非常奇怪的军队。

    他们手中拿着的武器,种师中闻名已久,也曾不只一次听起,可看起来就是根烧火棍。

    但这支没有穿戴盔甲没有刀山枪林的部队,远远走来时,却带着一种肃杀的气质,仿佛是群山在移动,又象是血海在翻腾。

    种师中是内行,一眼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不是一支能战的队伍。有这些士兵,只要给他们着甲,发给他们兵刃,他们必然是一等一的强军!

    这真是周铨新近扩军的部队么,扩军没有降低他们的战斗力?

    种师中看得出神,直到这支部队中大约有百余人在他派出的斥侯带领下,向着他这里过来,他才回过神来,上前几步迎去。

    老将的矜持,让他没有远迎,可当他看到其中一人时,他愣了愣,然后翻身从马上下来,大步上前:“济王殿下,你……怎么来了!”

    来人不是岳飞,而是他曾经见过的周铨,据说有一个名为“复仇”的组织,这些年拼了命要刺杀周铨,种师中可不敢保证自己军中没有其中成员,而且与西贼正在激战,周铨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未完待续。)
………………………………

五四四、来自塞尔柱的威胁

    四年过去了,周铨此时也已过而立之年。他稍稍留了点胡须,不过并不多,这让他看上去看是成熟稳重。

    周围的西军士兵中,有喜极而泣者,而迎面来的种师中这位老将,更是满脸不敢相信之色。

    对此周铨也心中感动。

    虽然对于西军的军纪,他是有所不满的,可是不得不承认,就是眼前这支衣着破烂、瘦骨嶙峋的部队,在延州挡住了西面异族大军,为他争取了宝贵的四年时间。

    见种师中上前,他也下了马,不等老将军行礼,就一把将他扶住。

    “老相公,见你身子康健,我心甚慰!”

    只是很简单的一句安慰,但种师中却觉得心中一暖。

    此时论及权势身份,周铨虽无帝皇之名,却有帝皇之实,可谓是天下最为尊贵之人。但对着他,不仅亲近,而且还执着晚辈之礼。

    想到自己入京陛见时,当时还是皇帝的赵佶的态度,当真是鲜明对比。

    “济王殿下,你如何来了此处,此非善地,殿下一身系万民之望,岂可轻身置险?”种师中道。

    “这里算是什么险地,老相公在的地方,我如何会遇险?”周铨哈哈一笑,转过脸又看了一眼种师中的部队,然后诚恳地道:“得到老相公传出的消息,我整军而来,需要一些时间,故此来得有些迟了,还请老相公见谅。”

    种师中愕然,他向宋廷传递了消息,却没有向周铨传。不过想到如今宋廷完全是眼前人的傀儡代理人,他心中也明白过来。

    “老将军判断,西贼要大举进攻?”周铨又问道。

    “正是,若非如此,延州也不至于失守。”种师中肃然道。

    这几年,西贼也没有闲着,他们夺取灵州之后,以灵州为聚点,广囤粮草,多积军械,为的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远征。

    种师中到现在还很奇怪,为何西贼要做这一番远征。

    要知道,这可不是几百几千人的劫掠,而是几十万大军,翻过瀚海,越过戈壁,远征而来!

    周铨却清楚这是为什么。

    兀术与斡离不离开中原之后,他们裹挟赵楷,向西而去,与原本的西夏李乾顺合流。兀术不愧是一代枭雄,他甚至娶了塞尔柱的一位公主,又将他的一位姐妹嫁与了塞尔柱的皇帝,然后也皈信了大食教――虽然女真人与猪一直有密切的关系,可是兀术既然要对付周铨这一大敌,什么都不顾了,哪里还会在意这个。

    在兀术加入之前,因为李乾顺的投靠,塞尔柱实力大增,此国原本控制商道,财力就很是雄厚,加上四处征伐劫掠,凭借李乾顺献上的火炮,他们在西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击败了十字军建立的耶露撒冷王国,击杀其国王博杜安二世,将十字军赶到了拜占廷,然后又扫荡大食、波斯诸国,迫使其等纳贡称臣,特别是逼和了曾刺杀塞尔柱贤相尼扎姆穆勒克的阿萨辛派,令山中老人哈桑萨巴赫不得不改弦更张,与塞尔柱人合作。

    而兀术加入之后,塞尔柱更是得到了原来辽、金的大量工匠与军事科技,再征调大马士革等地匠人入西域,于哈密等地铸炮造兵。李乾顺与兀术等拼命夸大所谓“东方的威胁”,然后又夸耀大宋的富庶,令这伙以劫掠为信仰、屠戮为本业的强盗们极为兴奋,塞尔柱大苏丹桑贾尔下令各塞尔柱小王朝和河中、西域各仆从国各出兵马粮草,开始了这一次远征。

    兀术等能说服桑贾尔远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食商人带回的消息中证实,华夏这边还处于分裂状态,名义上的统治者大宋衰弱,权臣周铨控制了部分领土,必须在其完全统一华夏前动手,否则就会轮到大宋攻击塞尔柱了。

    侵略者总是用自己的逻辑去判断别人的。

    大食商人将华夏这边的消息卖给塞尔柱的同时,也将塞尔柱的消息卖给了周铨。在大食商人夸大其辞的说法中,塞尔柱动员了三百万军队,这场远征将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但周铨对此根本不信,漫长的征途,长长的补给线,不要说三百万人,就算是三十万人,塞尔柱也凑不出来。

    周铨判断,塞尔柱很有可能就是凑个十万左右人马,然后命令河中、西域的仆从国们各自再出些人马,其主力还应当是李乾顺的西夏、兀术的各族浑合部队。

    加起来总数,应当不超过五十万人,再多于这个数字,敌方的补给就不可能撑住。

    “殿下人在万里之外,却对这边的事情了若指掌!”种师中听得周铨又问几句后惊道:“正如殿下所言,敌军之中,颇多不通汉话只会说些鬼语的西域番民,甚至还有更远方来者――殿下之意,这是李乾顺背后的那个塞尔柱国倾力而来了?”

    “倾力而来还算不上,不过这一战,应当是纠集了河中、西域诸国之力,再加上西夏、女真的残余兵力。此战若胜,西面在十年之内再无大敌,至于十年之后,我就要考虑光复西域,重设西域大都护了。”周铨道。

    种师中听得眼前一亮。

    身为西军宿将,他怎么不想打出去,一直打到西域,在班超、李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撒撒野!

    只是他年纪大了,十年之后,他已无力骑兵。

    而且周铨自有部下,手中有岳飞、韩世忠、叶楚、宋行风等威慑诸国的悍将,根本用不着他这样的老朽,他本人看了华夏军之后,心中也明白,只怕自己这一套,不适合眼前这支部队。

    “西军这些年劳苦功高,对于他们,我有一个想法。”种师中正在那儿黯然神伤,却听到周铨又开口了:“绝大多数西军将士,都可以退役,所受待遇,一如华夏军退役者。有意继续从军,可编入华夏军,先入讲武堂学习。如今华夏军陆军共有六个军,将来扩编第七个军时,便以西军入讲武堂学习者为骨干!”

    种师中顿时精神一振,他回头将自己唯一剩下的侄孙种彦崇招来:“种家世代为国卫边,如今仅余此子,若殿下不嫌他愚钝,可令其于军前效力!”

    种师中这话让周铨也呆了呆,然后苦笑起来:“老相公,令孙我还有别的用途……种家世代卫边,与敌作战,许多战例,都在老相公记忆之中,故此我想请令孙为老相公整理战例,研究得失,以备后来者察鉴!”

    周铨愿意改编西军为第七军,这一来是替这支曾经为国流过无数血的部队找个传承,二来是了却他伯父和父亲的一个心愿。但是,象种家这样在旧西军中盘根错节的将门子弟,他不可能再将其留在新西军中,否则的话,一些旧西军的不良积习,肯定也会传下来。

    换言之,他要的是旧西军忠勇之名,而不需要旧西军的人。

    种师中倒没有往这里想,他对周铨给种彦崇安排的事情生了兴趣:“我种家的这些战例……还有用处?”

    “自然有用处,而且是大有用处,以后讲武堂中教授战法,没准就要用到种家战例,甚至有机会的话,讲武堂也会讲老相公前去讲课。不仅是种家,折家、姚家、高家……凡是在边疆为华夏奋战者,无论是在大宋之时,还是在后世,都不会白白流血!”

    说到这里,周铨以手指北:“收复灵州之后,我会在灵州建英灵堂,专供西军英魂毅魄尚飨!”

    种师中听得他这言语,虽然已是老迈,却还忍不住觉得热血沸腾。

    再看周铨时,他不但没有之前的不顺眼,反倒全是欣赏与满意:不愧其伯其父都曾到军中效力过,不愧与西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愧是西军自家的子弟!

    有种师中的支持,这支最后的西军转编事宜,自然就不在话下,周铨心中稍定,他也是希望这些曾为国家民族流血牺牲的部队,能够有个好的结局。

    此时的周铨,再也不是初来时的赤诚,这么多年经历的事情,足以让他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枭雄。

    而他身上的商人本质,更是让他比起一般的枭雄,更精于计算得失。

    只不过他没有小商人的斤斤计较,比起豪商有更长远的战略目光。

    “延州是我反攻西贼的重要据点,不可久入敌手,老相公,可愿与我一起,光复延州?”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种师中精神一振道。

    此时延州城中,一片狼籍,李乾顺虽是得意,可是身边的诸番却很是不满。

    “你们都说中土富庶,可我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一个虬须环眼的番王叫道。

    “正是,丝绸在哪里,茶叶在哪里,铁器在哪里,还有那些精美的物什,通通在哪里?”另一高鼻隆眉的番王道。

    李乾顺眉头一皱,这些人号称番王,其实不过是黑汗那边的小部族首领,手中有个千许兵马便敢称王,不过他没有作声,而是看向身边另一人。

    此人眼窝深陷,白布包头,留有浓密的胡须,一只鹰钩鼻子特别引人注意。他斜睨着李乾顺,面色也有些不善:“桃花石国王,他们问的没错,我也很奇怪,你说的财富,都在哪里呢?”

    “太傅,我们只打开了财富的大门,真正的财富,距离这里还有一千里,到了那儿,你可以看到,城市的树木都用锦缎和棉绸装饰,宫殿的地面和墙壁都贴有黄金,整块的大玻璃镜子充当窗户……”李乾顺说道。

    被称为“太傅”的鹰钩鼻子眼中现出贪婪之色,他望着东南方向,仿佛李乾顺说的一切就在面前。(未完待续。)
………………………………

五四五、威名之下

    种彦崇抿着嘴,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这件武器。』』天』籁小说。2

    华夏军第四军的军士,对自己的武器视若珍宝,怎么也不肯给他摸,所以他只能凑近来看,却不能伸手。

    步兵用火枪。

    这个面带稚气的第四军战士则瞪圆了眼睛,警惕地望着种彦崇。

    “喏喏,我有这个,你看,这是我从随西贼来的大食番鬼身上弄来的,他说又是在极西从泰西人那儿弄来的,送给你,你把步兵用火枪给我摸摸如何?”

    想来想去,种彦崇决定使用贿赂。

    他摸出了一个金灿灿的玩意儿,这是细锁链上系着一个十字架,原本是塞尔柱人从东侵的十字军那儿弄来的,辗转落到了种彦崇手中,因为其异国风韵,种彦崇一直视若珍宝。现在他拿出来,只为换得摸一摸步兵用火枪一下。

    当然被拒绝了。

    “休要引我犯错,你若真想知道这武器的用法,试试它的威力,直接去寻我们上司就是,莫来害我。”那战士瞪圆眼睛,瞄也不瞄十字架。

    种彦崇非常无奈,同时暗自钦佩,这不是他找的第一位第四军战士了,但无论他找的是谁,回应都是同样的:不经上级允许,不可能将武器交到他手中。

    种彦崇惋惜地叹了口气,再看了看其余第四军将士。

    只有周铨身边的这支部队,完全装备火枪,第四军中还有大量的士兵仍然穿着铠甲。种彦崇估计了一下,装备火枪的比例,约是四分之一,第四军共有两万五千人,那么就是六千人左右装备了火枪。

    听闻这火枪制造不易,也就是周铨才能使之规模化生产,饶是如此,一年制造出来的良品数量也不多,所以装备的数量才有限。第四军已经是火枪装备比例最高的,别的几个军,最多只有六分之一战士配有火枪。

    “你叫什么名字,这总能告诉我吧?”东张西望了一番之后,种彦崇说道。

    “袁福。”那战士道。

    他只有十**岁的年纪,虽然有警惕性,可也对世界充满好奇之心。种彦崇又套近乎道:“你是哪里人?”

    “袁福,洪州人,除了他之外,还有我,也是来自江南西路。”就在这时,种彦崇听得身侧又有一人出声。

    种彦崇回头望去,不禁一怔:好一个英挺少年!

    插话的是另一位第四军军士,从肩章来看,是一个伙长,按华夏军的军制,他应当就是所谓的士官。此人一对剑眉,双眸如电,目光炯炯,身后除了背着一杆步兵用火枪之外,还有一根短矛,看上去与别的华夏军军士有些不同。

    “你是……”种彦崇不禁问道。

    “杨再兴,吉州人。”那少年昂然答道。

    种彦崇看着他背着的短矛,正琢磨着要不要问,那边袁福道:“我们伙长是全军比武第一,就是武将军与李将军,对他也赞不绝口,说自己年轻时没有他厉害!”

    种彦崇愣了愣:“全军比武第一?”

    哪怕只是华夏军第四军,也有两万余人,在两万余人中比武第一,可想而知必然是一位悍将。这年轻人看上去极是英挺,眉宇不凡,但种彦崇还是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够力压一军!

    过了会儿,种彦崇又问:“不是贵军都用火枪么,怎么还搞全军比武?”

    “火枪有火枪的短处,长矛有长矛的长处。”杨再兴看着种彦崇,眼里有战意在跳动:“听闻种公子武艺高强,曾一阵斩杀十余名西贼悍将,全身而还……有空时我们搭把手?”

    原来种彦崇盯着火枪,却不曾想自己也被人盯着。种彦崇还没有回应,就听得喇叭声响起,杨再兴咂了咂嘴,露出惋惜之色:“可惜了,今天看来不成,袁福,随我一起集合!”

    原本散开来的第四军将士们,在喇叭声中纷纷集合,短短几分钟时间里,便列好了队。西军号称精锐,可这么多军士,想要集合列队,也得花上近半个小时。种彦崇看到这一幕,脸上不禁有些烧。

    回到叔祖面前,看到种师中面色有些青,他不禁问道:“老大人,怎么了,莫非与济王谈得不投机?”

    “不是,济王要收复延州,却不肯用我们的人。”种师中道。

    听说周铨要夺回延州,种师中当即请令,要以本部为前锋,周铨却婉拒了。他说西军疲惫不堪,而且这一战不是什么大战,根本用不着对方。

    这让种师中心中有些羞恼。

    “不用我们的人……那他怎么攻城,虽然火枪犀利……用炮?”种彦崇倒是想到这一点。

    延州失守与西贼携带大量火炮来便有关系,原本以延州为中心的堡寨,足以组成一个巨大的防御体系,可是面对火炮,那些堡寨就极为脆弱,哪里挡得住火炮,因此被西贼象剥壳一般剥了。

    种师中点了点头:“应当是炮,这天下论用炮,没有胜过济王的,但炮的作用终究有限,要想夺城,还需肉搏。”

    火炮出现在战场上已经有十余年时间了,各方都总结出了一些对付火炮的方法。在攻城时,火炮最大的作用,并不是杀伤敌人,而是破坏城防,因此,真要收复延州,最终还是需要靠正面冲杀。

    “济王是知兵的,岳将军更是有数的名将,他们应当知道如何对敌。”种彦崇倒是对第四军有着强烈的信心。

    种师中看了他一眼,心里哼了一声,他更希望第四军吃一点苦头,然后他的西军派上用场。若能如此,西军在周铨心目中的地位会不相同,以后的处境也会更好一些。

    此时延州城内,李乾顺口中的太傅,塞尔柱帝国的阿塔贝格,那个鹰鼻浓须者也接到了斥侯的报告:“退出延州的宋**队又回来了,随他们来的还有宋国的援军!”

    这位太傅名为奥玛尔,不等名义上的最高统帅李乾顺话,他就一扬眉:“来得正好,真神在上,我要将这些该死的异端统统杀死!”

    李乾顺默不作声,目光闪烁了一下,奥玛尔却觉他神情的变化,沉声道:“怎么,桃花石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对面的主帅叫种师中,这几年来,太傅也知道,他是个难缠的对手。原本他放弃了延州,此时却又打回来,必然有强力援军赶到。我怀疑……援军是那位大海之王。”

    大食商人口中的周铨,并不是济王,而是大海之王,传到塞尔柱去之后,塞尔柱人也称之为大海之王了。李乾顺如今皈依了大食神教,西夏又成了塞尔柱诸多属国之一,自然也要奉塞尔柱为正朔,称周铨为大海之王了。

    “这不可能,没有任何消息!”奥玛尔道。

    李乾顺没有辩驳。

    他知道奥玛尔为何敢这么自信,兀术身边的那位“无面”,在大宋有一个情报网,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