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带远之后,一顿痛殴,打得他筋酥骨软,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虽然使团一员,可是辽国真的不讲理起来,大宋如何会为了他这样一个区区小官,与辽国全面翻脸?
再受得一顿痛殴之后,他幡然省悟,知道自己了。
不是对付周铨若只是对付周铨,郑允中身为文官,此行正使,也会想法子维护他。而是因为他将此次出使看得太轻,根本没有弄清楚轻重缓急。
待他再被送回大宋使团时,使团正准备出发北上,郑允中执着周铨的手笑道:“果然如同周郎所言,自海路北上,确实要顺利,不过海上风浪颇大,不能不慎重啊。”
“故此我才造新船,练水员,郑学士,一路顺风!”
二人看似很普通的对话之中,其实暗藏着深意。
这次郑居中出使辽国,有着数重用意。第一用意是巩固两国间的榷城贸易,每年榷城贸易,能够给大宋带来数百万贯的收益,这么庞大的进项,值得政事堂为此多倾心力。
其二是试探辽国对西夏的态度,因为国库充盈,所以征伐西夏灭此宿敌,已经被赵佶提上日程。蔡京对此虽然态度不是很积极,可政堂中还有别的宰相对此很上心,特别是童贯,更是全力以赴,蔡京也只能同意。
其三,则是那位被童贯带回大宋的马植,他建议与女真人联络,做好下一步伐辽的准备。此事虽然郑允中未曾告知周铨,但周铨在得知组建使团之事后,便猜到了这个结果。
郑允中与周铨方才的对话,是郑允中提醒周铨,莫要因为儿女私情而误了国家大事,而周铨的回应,则是表明自己所做一切,正是为了大宋。
双方心照不宣,而竺简则是听得一头雾水,待使团前行之时,他忍不住问道:“学士,周铨就留在武清?”
“他只是奉命送使团至辽国,又不是使团之人,不留在武清做什么?”郑允中没好气地道。
竺简听到此言,愣了一愣,先是嫉恨:周铨可以留在武清休息,他却还要远行数千里,直达辽国中京。但旋即他又暗生喜意:没有周铨在,此次出使之时,他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学识才华,不辱使命!
“竺简,此行关系重大,你是第一次出使辽国,希望你能凡事三思!”见竺简神情变幻,郑允中忍不住提醒道。
不能让这厮坏了出使之事。
竺简用力点头:“学士只管放心,我知道,出使辽国乃是外交,外交无小事嘛!”
………………………………
一九四、滚来滚去,然后又滚来滚去
碍眼的人都走了,周铨也回船上换了一身衣裳,笑吟吟看着身边跪坐的余里衍。
若是船外的人看到,肯定会大吃一惊,刁蛮傲骄的公主,此时竟然如此柔顺,丝毫没有违逆周铨命令之意。
“知道错了么?”周铨问道。
“知道知道!”余里衍连连点头。
“那么错了该怎么办?”
余里衍一双明亮的眸子转了转,膝行向前,直接扑到周铨身上,用周铨的大腿托着自己的头,满是甜腻地说道:“周郎说怎么办,那我就怎么办!”
受不了这小妖精!
周铨忙要推开她,结果拉来扯去,反而被余里衍扑倒在地,两人滚作一团。
好在他们所在的船舱,乃是东海甲号上的头号贵宾舱,地面上都铺着厚厚的毡毯,两人在上边就算滚来滚去,也不会磕着碰着。
于是两人就滚来滚去了好一会儿。
然后两人又滚来滚去了好一会儿。
腻味够了,两人也累了,这才开始好好说话。
余里衍咬着唇,卟噗笑了一声道:“得知你混入使团之后,我可是吓了一大跳,原本以为你会偷偷跑来呢?”
“为什么偷偷跑来?”
“那样的话,我就大肆宣扬出去,让你在大宋呆不住,只能到我辽国来!”余里衍道。
那样的话,周铨可就不只是在大宋呆不住了,更有可能的是要被抓到京师去抄斩。
周铨用手抚住自己额头,然后恶狠狠地道:“你这不听话的小娘儿们,胆敢谋害亲夫!”
听得“亲夫”两字,余里衍心神一荡,凑在周铨面上亲了一下:“我不舍得要不我早就做了!”
“是啊,你胆子可大,那位和我同姓的,是你派人杀了吧?”周铨问道。
他所指的名为周荣,乃是大宋榷城勾当事务官,因为与周铨同姓的缘故,而且最初余里衍又不知道周铨没有得任榷城,因此写了好几封柔情蜜意的信,全误送给此人。此人不但没有将信立刻转给周铨,而且将之当成笑话四处传播,甚至还义正辞严地替周铨写了一封回信,大骂余里衍无耻。
周铨不知他替自己写回信的事情,只是从徐处仁那里得知此人扣了自己信件,便在京师中稍稍活动,将他罢职赶走,废了他的功名。结果此人离职不久,就在离开雄州的途中被杀,世人都以为是周铨下的手,周铨却知道,这应当是余里衍派人做的。
他当然不会替自己辩解,而是担下了这个罪名。
“那人该死!”余里衍将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还恨恨地说道。
周铨听了之后有些无奈,若单以罪论,那人其实罪不致死,但是他的行为惹的是余里衍,特别是还作死写信骂余里衍,只能说是自寻死路了。
放下此事,两人聊了聊各自别后经历,得知周铨已经在海边立有基业,余里衍大喜:“那你是不是时常可以来看我?”
“不唯是来看你,若是你愿,也可以乘我的船去我们那!”周铨道。
余里衍欢喜地又在他面上香了一下,不过旋即皱着眉,忧忡地道:“你来倒无妨,我要是离开,父皇那边可瞒不住!”
盯着她的,不是她父皇,而是萧奉先。萧奉先乃是辽国权臣,同时是元妃的兄长,自然希望自己的亲外甥能够继承帝位。故此,他时时都盯着余里衍,若是余里衍真的离开封地,就算不给她扣一个叛国的罪名,也少不得要把武清这块封邑夺走,断了文妃一系最大的财源。
“迟早能有解决办法的,余里衍,我这次来,可给你带了礼物!”周铨笑眯眯地说着,然后将旁边的一个衣柜掀开。
衣柜里全部是衣裳,周铨请来最好的织娘,再按另一世中的风格,裁剪出诸多漂亮的衣服。
没有女郎能对这满满一衣柜的衣裳有抵抗力。
余里衍惊叫了一声:“这全是我的!”
然后她又是一喜:“难怪上回你的书信中打听我身高尺寸,原来是为了这个!”
她美滋滋地拿起一件衣裳在身上比划,周铨笑道:“要不要我替你穿上?”
“滚开!”余里衍面上羞红,然后大发雌威,将周铨赶到了舱外。舱门在身后关上后,周铨哈哈一笑,抱着胳膊,静静地等着。
这次来辽国,并不只是为了会一会余里衍,他还有一个很大的计划要启动,需要余里衍的支持。
他正琢磨着,突然间舱门又打开,余里衍伸出个头来,嗔道:“我不锁门,你不许偷看。”
“不看不看!”
“若是偷看,便是禽兽!”
“好好,我若偷看了就是禽兽!”周铨笑道。
于是舱门再度关起,周铨靠在门外,等了好一会儿,舱门突然又打开,余里衍瞪圆眼睛盯着他:“你竟然没有偷看!”
“我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了不偷看,就不偷看!”
“你禽兽不如!”舱门第三次关上了。
周铨这时哪里还会不明白,当下双眉一动,贼眼溜溜,用力去推舱门。
但一用力,却发现舱门纹丝不动,竟然从里面锁上了。
余里衍银铃般的声音响起,周铨颓然放弃,自己还是被这位大辽国公主戏耍了啊。
女人换衣裳,总是件麻烦事情。
等了好一会儿,舱门终于再度打开,周铨眼前一亮。
或许是所有女郎都将穿戴天赋点满的缘故,余里衍竟然无师自通,将一套另一世风格的衣裙穿在身上,不但颜色搭配得甚为和谐,而且相当符合她的气质,显得活泼烂漫。
“怎么样?”她满心期待地看着周铨。
周铨哈哈笑了笑,脸上带了戏谑之色,然后走到了另一个柜子前。
他将柜门拉开,余里衍本来以为里面也是衣裳,但凑近一看,不由尖叫出声:“你你竟然敢在这藏一个人!”
周铨戏谑的神情没有改变,余里衍叫出之后顿时省悟过来:“那是我!”
那是一面巨大的玻璃镜子,被周铨镶在这柜门内侧,这是为了防止海上风浪将它破坏掉。此时余里衍站在镜前,借助着灯光,还有舱窗外射入的阳光,她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女人在镜子面前挪不开脚,自古以来,皆为真理。
特别是这么大的一面穿衣镜,在如今东方,无论是大宋还是大辽,恐怕都是唯一的一面。
“我要住在这里!”余里衍尖叫。
她感觉今天自己尖叫的次数,比起过去一年都要多。
“可这是我的卧室,我住的地方!”周铨道。
“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住在这里!”
“那你就和我住一起吧?”周铨笑道。
余里衍双颊飞红:“住就住,你以为我怕?只要你不怕被我父皇砍了脑袋,我便和你一起住在这里!”
说完之后,她想了想,又补充道:“砍了脑袋你就死了这不好,不如不如”
然后她就没有说下去,不如什么,周铨也不知道。
“不逗你玩了,这镜子是送你的,过会儿我唤人拆下,给你送搬到岸上去。你愿意将它放在哪儿,那就放在哪里吧!”
余里衍听得这个,对着镜子傻傻笑了笑,然后忍不住又扑过来抱紧了周铨:“周郎,你真好!”
“喂喂喂,站不住了,啊哟!”
被她扑倒在地,两人又滚来滚去了一回,余里衍身上的衣裳,都变得衣冠不整了。
定神之后,周铨又道:“该说正事了”
“这才是正事!”轻轻喘着气,余里衍在他面上舔了一下,周铨觉得浑身发软,唯有把她用力推开,才没让自己的丑态被她发觉。
“呵呵,周郎!”余里衍却不管,又要腻过来。
“我怕你了我怕你了,等我说完正事再说高丽人灭了耽罗国,将之化为自己的州府,你知道不知道此事?”
这件事情上次周铨出使时曾经提到过,但余里衍哪里记得那么多,她此时正是情浓意蜜,只恨不得让那该死的高丽滚到星空老家中去。
“我不管这等闲事”
“要管,我想法子让耽罗王上表向大辽称臣,然后大辽责令高丽放弃耽罗,这件事情,你能替我做到么?”
“什么啊,那耽罗王送了什么好东西给你,莫非是送了公主?若是公主,你可不许收!”余里衍坐正身体,疑心犯了。
“别胡说了,就凭着高丽耽罗,能有你这么漂亮的公主么?”周铨哼了一声。
余里衍转怒为喜:“那样就好,这件事情我会想法子帮你的,如果萧奉先敢和我捣乱,我就让父皇砍了他脑袋!”
“你不问我为何要高丽人退出耽罗?”周铨见她根本不把这个当回事,自己倒是忍不住想说了。
“我才不在乎,你们男人做事,我们女子不在后面扯后腿就行了而且,你又不象我父皇那么糊涂!”
这番话说得周铨心中大快,哈哈一笑,然后肃容道:“这和你还有些关系,得了这岛,大宋、大辽的王法,就都管不着咱们了,若是你父皇不同意你随我,或者是大宋的官家想要从我这抢走你,我们就一起去这耽罗,自己快活逍遥去!”
余里衍听得眼泛奇光,忍不住又腻到了周铨怀中:“周郎,你真好!”
她当然不知道,周铨心里还嘀咕了一声:“然后以这耽罗为基地,将你父皇和大宋的官家都打服来!”
………………………………
一九五、风云起耽罗
耽罗港,一个细长眼睛的男子站在船头,在他面前,则是个佝偻矮小的男子。
“此次到耽罗来,还要烦劳星主费心了。”那细长眼睛的男子说道。
“自然,自然,我定会为将军效力!”佝偻矮小的男子一脸谄媚。
他是如今耽罗郡郡守,八年之前,高丽变耽罗为郡,不过还是任命他们付氏为郡守。但与此同时,高丽也派驻军士,名为保护镇守,实际上是监督。
“随我来的,还有三百军士,你要安排好来,莫要怠慢!”细长眼睛男子又道。
此人姓拓,名俊京,乃是高丽国枢密院别驾,乃是当今高丽国王的亲信。
听得他的话,耽罗郡守,也就是所谓“星主”点头哈腰地道:“拓别驾放心,下官早就准备好酒肉”
他话未说完,却看到拓俊京目光向着一隅瞄去。
码头之上,一群穿着木屐的人,腰间挂刀,剃着各种各样的发型,正在向这边指指点点。
“那是什么人?”拓俊京皱眉问道。
“哦,是日本国商人,他们前日到的耽罗,在此稍事补给,将会前往宋国。”星主道。
“哼,带刀的商人?”拓俊京面色微变。
日本乃是海东大国,高丽在历史上没少吃过日本的亏,故此对于这个国家,他们甚为忌惮,也有着本能的警惕。
“那边几艘船,都是他们的?”拓俊京又问道。
日本的造船技艺并不算高明,他们往来东海,想要可靠一些,一般都会选择乘宋国商人的海船。拓俊京注意到那几艘海船,都是中国式的硬帆,因此猜测道。
“是他们来的,不过是宋国商人的商船。”
“你在上奏朝廷时所说的宋国商船,就是这个?”拓俊京又问。
他此次来耽罗,并非无因,否则以他身份,是不该出现在这里的。就在近两个月前,耽罗星主上奏高丽国主,称有宋国商船频繁出没于耽罗附近,甚至靠岸停泊,但除了补充水和食物之外,并没有什么贸易产品,看起来不象是来做生意,反倒是窥看耽罗虚实。
得到这个消息,高丽大为恐慌,他们现在对辽称臣,但也与大宋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只是耽罗不同,乃是他们新近吞并的土地,无论是辽国还是大宋,对此都未允承认。
而且隔海相望的日本,据闻也对这座岛很有兴趣,时不时会有日本海盗飘至此处,骚扰耽罗的安全。
“不是,那些船有些怪!”
“怪?”
“是,他们的船形态,还有帆”
耽罗星主说不清楚究竟怪在哪儿,拓俊京哼了一声,然后指了指那边正在指指点点的日本人:“找几个能说话的,带他们来,我有话要问!”
不过可惜,他却找不着会说高丽话的,倒是有位身材稍高、服饰稍好的日本人被带来,不卑不亢地向他行礼,用宋话说道:“不知官人召余有何事相问。”
“你们这许多人来此,是为何故?”拓俊京同样用宋话问道。
虽然两人的口音都很诡异,但此时华夏语言文字,乃是整个东亚世界的通用语言文字,连猜带听,倒是能分辨出双方表达的意思。
“余等来自日本河内国,是为与宋国通商而来。”
“与宋国通商?你们日本不是颁布了三大禁吗,怎么还敢来与宋国通商!”
安史之乱后,日本断绝了与中华的往来,先后颁布三条禁令,即渡海制、禁购令与定年纪。此三条禁令,第一条是限制日本人前往中华,至使一些到中华朝圣求法的僧人,只能依赖商船偷渡第二条则是对宋国商品未经官府定价,无论谁都不得购买,这限制了宋朝商品的输入第三条归定宋国商人往来两国的时间,同一批商人必须隔两年以上,才可再赴日本,这限制了宋朝商人抵达日本。
那日本人听到拓俊京提起三大禁,脸色变了,他没有想到在此遇到高丽官员,而且这官员竟然还很熟悉日本的事情。
“余等来时,得到朝廷的许可,朝廷内的公卿,对宋国近年来的新物产很有兴趣。”
所谓新物产,就是雪糖、自行车还有玻璃器具等奢侈品。宋国的商人嗅觉极为灵敏,当这些东西在宋国内渐流行后,立刻就有商人将之运至日本。虽然日本官府将它们的价格都定得非常高,可是平安京等大城中的公卿贵人,还是趋之若鹜。
让他们有些恼火的是,宋国贩卖这些物品的商人,对于日本的刀具、折扇等传统出口产品并无兴趣,这些东西,他们只换三种:金、银、铜。
雪糖的价格,几乎等同于同等重要的白银,而那精美的玻璃器具价格,则与同等重要的黄金相当。若是没有黄金、白银,铜也行,但日本产的铜钱不要,只要铜锭。
这样赚钱的生意,自然勾动了某些权贵人家的贪心,再加上有心人的唆使,象现在这些日本人,就是日本著名的武家源氏的一支派来的。
但对拓俊京,这日本人当然要保密,因此他将之推与朝廷的公卿。
“原来如此倒是这么回事!”
拓俊京信了一半,还有一半,是因为日本人来得太多,而且都带了兵刃。
他警告这些日本人在耽罗要守高丽法律,那日本人身边一人听得一扬眉,却被那日本人按住,口中唯唯喏喏而已。
他退下之后,身边一人忍不住道:“据余所知,耽罗亦曾向我国朝贡,我国曾允诺保护其之地位,高屋君,你为何不据理力争?”
“我们此行,目的不在耽罗,而在大宋,不可节外生枝。”被称为高屋君的日本人道。
“耽罗只是小国,举国也只有几百兵卒,并且矮小懦弱,只要我们一个冲杀,便可以尽数击溃。占据耽罗,我们今后无论是经略高丽,还是窥视中原,都有一处前哨!”
“石桥说的是,但是高丽人派来了援军,你们没有注意到吗,足足有三百人,数量已经超过了我们!我们首要目的是抵达达宋国明州或者密州,向宋国沿海制置使递交国牒,等完成任务之后,再回到这里,如果高丽人离开了,那么我们再立此功勋!”
高屋、石桥都是源氏分支,但他们这些被派出来的人,自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但这二人的野心却不只想着立下功劳壮大家名,为此不惜冒奇险,甚至将源氏家族都卷入其间这也是日本国的一贯传统。
因为耽罗国所以并没有太多的空间给这些日本人居住,他们大多数时候还是住在船上。原本他们是准备在耽罗呆上几日,补充了食物和水之后就动身出发,结果还没有动身出海,就被海上的一片云帆吓住了。
足足十余条大船,向着耽罗驶来!
这十余条大船,都是宋国的帆船,最大者约有五千料,小者也是八百料,它们排列在海上,看起来极有气势。
此时正值清晨,天空蒙亮,耽罗人发觉这许多船之后顿时骇然,立刻发出了警报。
以前宋国海船来耽罗的次数也不少,甚至宋国的水师也偶尔会巡航耽罗海域,但是一般都是一二艘船,象这样十余条大船者,从未有过!
“哈哈哈哈周铨倒是有些本事,没有想到海上他也能有这样这样的奥妙不过如今却方便了咱们!”
卢进义站在五千料的大船之上,望着越来越近的耽罗岛,满脸兴奋地说道。
不只是他,所有人都极是兴奋,毕竟在海上飘了近十日,终于抵达目的地,有谁不欢喜的!
“当真是老头保佑。”小乙在他身边道。
“确实是,这些时日天气也好,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咱们从梁山一路打到密州,朝廷也没能拦住现在朝廷调集大军,也只能跟在咱们身后吃屁!”绰号高腿子的高浑道。
他是卢进义的铁杆兄弟,在火并王伦之后,他就从原来有名无实的二当家的,变成了现在真正的二当家。
“发旗语,告诉兄弟们,准备开仗,咱们梁山泺的好汉,如今在这海上,依然可以称王称霸!”卢进义叫道。
旗语便是周铨在海州创设的,一经确定,立刻就在海上流行起来。卢进义他们打到密州,劫掠板桥镇,夺到手的海船足足有九艘,甚至又从大宋水师手中夺到了五艘战船,再加上那密州人黎清献上的两艘海船,凑足了十六艘船。被他以财帛子女所动同时在大宋呆不下去了的强人,一共是两千五百人,随他一起上船出海。
不过海上虽然没有遇到大风浪,却还是迷失了两艘船,好在只是小船,船上人员也不多,并不影响他们的实力。
“耽罗那边有人来了!”看到岸上隐隐有些慌乱,然后有三艘船出海,向着自己这边船队过来,小乙叫道。
“比我们最小的船还小休要理他,若是胆敢接近,直接撞沉!”卢进义意气风发地道。
那三艘船,就是耽罗的全部水师,耽罗星主得到消息,自己飞快地去寻找拓俊京。
拓俊京闻讯之后,与他赶往码头,所看到的,却是来自宋国大船,将耽罗的三艘小船尽数撞翻!
………………………………
一九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