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众人担心的就是这个,现在一听,他们神情都轻松了。

    也是,高丽若真调十五万兵马来打济州,被辽国逼得紧的女真人,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

    此时辽国因为榷城盟约,不但缓和了同宋朝的关系,从而可以从南面调齐大军,而且还通过榷城每年得到两三百万贯的收入,极大弥补了它虚弱的财政。再加上女真比历史上发动得要早,其酋长还是乌雅束,直到去年乌雅束病亡,阿骨打才执掌大权,因此,女真人此时面临的压力极大。

    柿子要捡软的捏,在暂时奈何不得辽国的情况下,向东向南,对高丽扩张就成了女真人的首选。

    周铨自然有办法将高丽人的消息送到女真那边去。

    他将这些应对方略一一说出,原本还十分紧张的众人,顿时都觉得安心,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一般。未完待续。
………………………………

二二三、李资谦(第三更,九千字)

    大宋政和四年四月二十日下午,济州岛瓮浦川,数以百计的大小舰船,密密麻麻出现在海面上。

    这是高丽人的水师,因为面临日本威胁,又是一个半岛国家,所以高丽非常重视水师。此次再征耽罗,他们调动了大半水师力量,甚至可以说,连渔船都用上了。

    拓俊京看到这支舰队时松了口气,总督府那边压力大,他这边压力也不毕竟只带了两千人,想要占稳一个据点不容易。

    特别是前些日子,土人来禀,五国城那边的宋人来了援军,虽然人数不多,可是一件件兵刃与一袋袋粮食运了下来,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物什。土人只被允许运兵刃、粮食,那些稀奇古怪的物什,却连碰都不准他们碰。

    当时拓俊京就有些慌了,生怕得了援军之后的宋人立刻发动进攻,同时他也有些怀疑,这些所谓的宋人“山贼”,是真的得罪了大宋朝廷无处立足,还是大宋朝廷放出来的家伙。

    不过好在,宋人虽然来了增援,却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若说有,就是在距离瓮浦川约二十里处,占据了土人称为涯月山的山口,并于设置了一座营寨。

    当看到李资谦从小船上登岸,拓俊京吃了一惊:“郡公,你如何亲自来了?”

    这位郡公李资谦,乃是高丽当朝国王的皇亲国戚,在朝廷之中权倾一时,也是拓俊京的投靠对象。

    李资谦笑着道:“耽罗之事,干系重大,事关国本,不能不来俊京,情形如何?”

    拓俊京心念一转,便猜出他来的原因。

    这些年,为了争夺女真之地,高丽与女真人打过许多仗,败多胜少。李资谦以外戚身份执政,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自己的位置,打不过女真,不敢打辽国,那么夺占耽罗的这群宋国山贼,就成了立威的对象。

    “宋贼有增援,不过人数并不多,他们在距离瓮浦川二十里外立寨,似乎是准备在这附近与我决战。”

    “区区数千人,与我十万大军决战?”李资谦听得大笑了几声。

    “卑职也觉得可笑,不过卑职如今手中兵力不足,土人又不可靠,故此畏曾退敌。”

    “不必了,速战速决,我们没有时间在这里多浪费,既然他们要决战,那就决战!”李资谦相当傲气地说道。

    拓俊京心中却不是这个想法,他小心地道:“宋人乃是山贼,既无外援,又无补给,不如困之岛上,截断其往来船只,只须两三个月,便可饿死他们,郡伯可得全功。”

    李资谦失声一笑:“拓将军经历过一次败绩,看来对这群宋人有畏惧之心啊。”

    拓俊京心中羞恼,想要反驳,却又不敢。他能起复,完全靠的就是李资谦,若真吵起来,没准李资谦就要给他拟个罪名。

    李资谦根本不管他,自顾自道:“你只管放心吧,我军十五万,虽然只是号称,但我岂会大意?我此来时,从西北还调了两万精锐兵军,故此我军能战之士,高达七万拓将军,你既为先锋,我给你五千人马,你去挫挫宋人锐气,发兵涯月山!”

    涯月山,周铨从山上下来,在他身边,林灵素面色担忧。

    他原本只是在海州观星测位就行了,可是被周铨说动,要跑到济州来传教,没有想到的是,刚一来,就卷入了战争之中。

    他们方才居高临下,眺望远方,看到高丽人的帆船如云,密密麻麻布满了瓮浦川。

    不过是二十余里,天气晴好,站在高处望,瓮浦川的情形,几乎尽收眼底。虽然看不到人,但那些帆却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敌众我寡,制置何不请朝廷派援军?”林灵素问道。

    “道长不必担心,你觉得此山如何,在这山上,为道长建一道观,为传教之始,称为白云观?”周铨还有闲心与他讨论道观的名字。

    林灵素看了他一眼,实在无法理解这个年轻人。他自诩胆大,可这年轻人比他胆子更大。

    “听闻道长通医术?”周铨道:“但凡交战,难免死伤,到时伤者还须请道长多多费心。”

    “此乃贫道应尽之责。”

    周铨笑了笑,这只是他的一个备选方案罢了,既然知道济州这里可能有战事,他如何会不做准备?

    事实上,在两年前,他就有意资助杨介,请他挑选一些有一定医术基础的人为弟子,这些人自然是与周铨签了契约,数量总共是二十人杨介善内科,同时对于解剖和外科也有研究,正合周铨所需。而且杨介名义上是周铨的老师,故此双方关系还算亲近。

    这二十人如今有一半,已经随青鸟号来到了济州,同时还有周铨在汴京招募的医师学徒,总算多达五十余人,再加上林灵素带来的道士们,周铨可以组织一支超过八十人的医疗团队。

    虽然医术上还谈不得高明,但至少不至于战事起时,连个懂止血的都没有。

    林灵素见周铨始终是一片平静,丝毫没有伪装,心中也坦然起来,望着山下各地,他指着其中一处道:“此物在船上贫道就曾见过,只是不知有何用处,制置可否为贫道解惑?”

    “与道长神通颇有相类之处。”周铨意味深长地道。

    那是四辆大车,拉着林灵素此前未曾见过的军械,拖上了一处缓坡。缓坡再往前,就是周铨预定的战场,此时正值初夏,海边的这片平野长满了野草,开着不知名的小花,看上去甚是可爱。

    但林灵素知道,几天之后,这里将被鲜血所膏沃。

    就在这时,他看到有一大队骑兵,唱着他所不懂的歌谣,从缓坡另一侧呼啸而过。

    那是契丹人,林灵素听说过周铨与辽国公主的传闻,却不曾想,在这远离大陆的地方,宋人与契丹人联手,周铨从辽国公主那里竟然借来了千余精锐!

    只不过,眼看大战在即,周铨将这些契丹人从自己身边调走,难道他真的就这么自信?

    “周制置,我也曾经打听过,土人的实力并不甚强,令契丹人去对付他们,恐怕有些大材小用吧?”林灵素忍不住又问道。

    周铨笑道:“确实有些大材小用,但是土人有两万余,如今也在向涯月山开过来,若不遣人震慑,他们会直接威胁到我军侧翼。虽然他们战力不强,但关键时候,总不能总让苍蝇在耳边飞吧。”

    林灵素知他另有打算,摇了摇头,终于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关心军略,只要在一旁看就好。

    只不过希望这一战若有什么闪失,不会牵连到自己。

    将这道人打发走之后,跟在周铨身边的武阳沉声道:“大郎,这道人可不是咱们的人,让他们知道济州之事,回京后乱说怎么办?”

    “无妨,即使他们乱说,也得有人敢去官家面前说才行。见得李邦彦和朱勔下场之后,还有人敢在官家面前胡说八道,那我倒真的佩服他的胆量了。”

    周铨这话,让武阳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听得这句话的,还有白先锋和董长青。

    二人对望了一眼,周铨的东海商会,其实包括了蔡京、何执中等朝中大佬,故此济州之事,这些人都是知道的。但他们出于私利,对此采取的是默许态度,反正只要不回大宋折腾,周铨愿意怎么玩都没关系。

    所以,全天下唯一要瞒过的,就是赵佶。

    “白先生,董先生,高丽主力未来之前,我不急于与之战,如今敌主力登岸,我反倒急于与之决战,两位先生可知是为何么?”这时听到周铨问道。

    他们知道,这是周铨在考校他们。

    若是在大陆之时,被这么一个二十岁都不到的少年人考校,心中多少会有些不快。但到这里,亲眼见到周铨在海外做的事业,二人已经心服口服。

    “我们来济州是求财的,若不能一举击败高丽主力,令其畏惧,战争就要持久下去,他可以添兵,我们却不行故此要与之决战?”董长青从战略角度考虑,回答道。

    “如柏兄说的是,除此之外,我还算过,我们粮草不多了,土人经历数次搜刮,已经无力支撑,若是从大宋运粮来,耗费必重,唯有速战速决,因粮于敌,方为兵法上策!”

    周铨笑道:“二位先生果然有军略之才”

    他心中是真的欢喜,没有想到投靠过来的两位旧文人,竟然真有些才华。虽然现在还只是纸上谈兵居多,可是稍加历练之后,或许就可以派上用场。他正要继续赞几句,却见数骑飞驰而来,紧接着,便看到了叶楚与李宝。

    叶楚面上带着兴奋之色,驱马到了周铨面前,然后下马行礼:“大郎,高丽人动了!”

    “哦,向我们进发了么?”周铨顾不得白、董二人,眼睛一眯问道。

    “五千人,向涯月山而来,领兵者正是上回的败军之将拓俊京!”说到这,叶楚看了李宝一眼:“我们与高丽人斥侯接了手,斩杀四人,逃回去两人,擒了三个!”

    “将俘虏带走,交给启年,让他好生问问。”周铨欢喜地道:“你们辛苦了我那些叔伯们可听用?”未完待续。
………………………………

二二四、灰岩寨

    叶楚是跟着狄江学习斥侯之术,不过他们出去时,只有四名阵列少年,真正的斥侯主力,还是周傥的老兄弟们。

    虽然这些老兄弟们有不靠谱的,但也有拼死敢战的。特别是到了狄丘之后,不少人分得房屋,又有了固定的薪资,于是将家都搬了过来,也铁了心要为周家父子效死。

    所以当两边侦骑相遇时,高丽人遇到的可不仅仅是叶楚、李宝这样的新锐少年,更有在西边同西夏斥侯交手无数次的老兵。

    拓俊京是阴沉着脸听完逃回的斥侯禀报的。

    “不类山贼,反倒象是女真斥侯……难道是宋国禁军?”他倒是猜对了一半。

    这个发现,让他的心更沉重了些,想要将此事禀报李资谦,但才提起笔写了几个字,便又定住沉凝。

    李资谦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一定要速战速决,就算再劝也没有意义。

    拓俊京猜得出李资谦为何会如此,他已经接近独揽朝纲,不可能长时间离开开京中枢,同时,抽调来的西北边军,也不可能长时间离开西面。

    “****!”想到这,拓俊京点了一位部将之名。

    ****应声而出,满脸缌须,倒是雄纠纠气昂昂:“将军有何吩咐?”

    “东方五里处,有一座山,宋人在那里立下寨子,寨中约有两百人守卫。我给你一千人,你去攻下那座寨子!”拓俊京道。

    此寨虽然离大道有些距离,但若不拔除,寨中两百余宋人随时都可能杀出来。人虽不多,可若是猝不及防,还是容易给高丽军造成混乱。故此,拓俊京决意步步为营,先将宋人在涯月山周围建立的四五处寨子都拔除掉。

    ****接令而去,以一千人攻一座两百人的小寨,他自觉没有问题。但是拓俊京却不敢掉以轻心,他派出****,其实是一个试探,看看宋人的反应。如果宋人增援,那么他就想办法咬住宋人的援军,同时催促李资谦主力上来,在宋人预设的战场之外进行决战。

    现在他等的,就是宋人的反应了。

    “敌军进袭灰岩寨?”周铨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所谓战争,往往就是由诸多这样的小争夺引发的,周铨看向武阳,武阳道:“这是试探。”

    “他想试探,我便就让他试探一番,进军,直攻敌方前锋!”周铨下令。

    总督府军队除了留守的少数,可谓倾巢而出,直接攻向拓俊京的前锋。得知此消息之后,拓俊京当时就愣住了,见过不要命的,可没见过这样打的,连自己的大本营都不要?

    “既是如此,直攻涯月山,向后方求援,请郡伯加派人手过来,令****加紧攻寨,若是能攻下寨子,就据寨而守,等我破了涯月山,贼军必自溃!”拓俊京当机立断。

    而周铨身边,此时董长青脸色如名,有些发青:“明公,这会不会有些冒险?”

    “我令陆海守灰岩寨,令贺途守中军,他二人我很清楚,虽然进取不如李宝、叶楚,但坚守犹有过之!这一战的关键,就是他二人能不能守住,若是能守住灰岩寨,我灭了高丽人前锋,则高丽人畏我回援,只能后撤,在这途中,或许我还有机会胜之。我对他二人,极有信心!”

    灰岩寨中,被周铨寄予厚望的陆海腰间挂着环首刀,舔了舔唇,望着底下的敌人,露出一丝振奋之色。

    因为是临时建成的寨子,灰岩寨虽有地利,但只用木栅、砾石堆起了一座矮墙,此时矮墙上已经出现了一处断层,那周围横七树八,躺着二十余具尸体。

    都是高丽人的,宋人的遗体,都已经被拖回后面,等待战后安葬了。

    “高丽狗又要来了!”在他身边,一个宋人叫了起来。

    不必他说,陆海也已经看到,刚刚退下的高丽人重新整队,又向着寨子冲了过来。

    战况其实不是非常激烈,此前几回,高丽人都是在试探攻击,寨子里也只靠着居高临下发射弓弩,便将对方赶了下去。双方死伤都不重,只是方才对方有了军使赶到,敌将才开始全力攻击,第一击就破了外围的木栅。

    可惜弓弩不足,如果弓弩数量足够的话,陆海觉得自己可以轻易守住。

    “将高丽人的尸体堆起来堵住缺口,准备接战!”陆海下令道。

    经历过彭城之战、腊山之战还有攻夺济州之战,陆海绝非阵上初哥,因此下达命令时,他完全按照周铨的要求:平稳、冷静、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犹豫不决。

    高丽人的尸体被堆成了矮墙,将缺口挡住,对于再攻上来的高丽人来说,这是一种震慑。

    不过****督战的刀比这震慑更可怕,因此半盏茶功夫之后,高丽人再度攀了上来。

    “杀!”

    此时弓箭已经难起作用,因此陆海一手举盾,另一手握环首刀,厉喝了一声,当先向前冲来。

    在他身边,宋军士兵三十余人,与他近乎并排,同样是举盾前推,如同移动的山般,将从栅栏缺口涌进的高丽人狠狠撞了出去。

    一个高丽人的血溅在陆海的面上,陆海连抹去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在这后边,出现了高丽人的甲士!

    “高丽人多,若是给这些甲士站稳,将缺口撕得更大,那么就会有更多高丽人上来……大郎以重任付我,我岂可有的,自己身死倒还罢了,辱及大郎识人之明,岂非万死莫辞?”

    对周铨的忠诚,是阵列少年的第一要务,加上少年人比较单纯,想到周铨养他们教他们,还有一份不薄的薪资给他们奉家,以此时的伦理而言,为周铨效死命,就是他们的本份。

    故此陆海见对方动用精锐甲士,心念只是一转,将浮上来的畏惧抛去,怒吼了一声,再度当先,冲入对方甲士之中。

    他身边的这些,也是他与贺途在这小半年间练出来的精锐,见陆海不畏死突击,那些原本出身梁山寨的强人,哪里敢后退。

    无论是军法还是平时的恩义威信,他们都不能眼睁睁见着陆海独自陷死。

    就连一个受伤倒地的伤者,此时都跳了起来,嗷叫着向高丽人扑了过去。

    “衙内说了,我死之后,功勋授田可给我家人,给我兄长,勿给我弟!”这名伤兵死死卡住一个高丽甲士的脖子,任对方如何推搡踢打,就是不松手,口中大叫道。

    那甲士终于回过斧柄,将之槌死,但是还没等将他尸体推开,陆海的环首刀就已经劈中他的脖子。

    因为连脖子上都被甲的缘故,环首刀卡在了这个甲士的身体内,陆海弃刀不要,将高丽人的斧子拾起,然后狠狠劈向另一个高丽甲士。

    “必胜!”劈倒那甲士之后,他举斧怒吼,然后再突。

    周围的宋兵几乎与他同样勇猛,周铨的分地令,让这些宋兵明白,他们不是为别人而战,而是为自己,为家人而战!

    高丽将领****在山坡之下抬头上望,最初看到敢死队冲入灰岩寨时,他并没有多少兴奋,那些敢死队上去,其实是消耗宋人弓弩,掩护精锐甲士,他们绝粹是消耗品。

    但当精锐甲士终于登上寨子缺口时,他觉得战机已至,不再犹豫,下令道:“全军进攻,破此午食!”

    高丽人嗷叫着向寨子上冲去,这一次,他们毫无保留,使出了全力。

    山坡不过就是六十余丈,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冲锋,就可以上去。冲入寨中之后,仅有两百人的寨子,无论如何都是守不住的……

    转眼间,他们就已经上了山坡,路程过了一半!

    胜利在望,寨子时的杀声似乎都静了下来,王猛心中欢喜,自己将夺首功!

    但几乎在这同时,他们听得上面一声发喊,紧接着,就看到一个个巨大的火球从寨子缺口处滚了出来!

    这些火球滚下的时候,几乎是插着陆海的身体而过的,他甲下衣裳,也有数处起火烧着,被他身边的宋军七手八脚扑灭。

    而此时陆海,也已经力竭,在他身边,至少有三具高丽甲士的尸体。

    “呵呵,狭路相逢勇者胜!”他勉强站直身躯,向着下边望去,看到火球顺着坡道滚下,将冲上来的高丽人赶得鼠突兔奔,他算是松了口气。

    高丽人顺着坡道正往上攻,被这突然来的火球撞入人群之中,即使侥幸未死,也全身着火,惨叫着满地打滚。

    ****自己若不是亲兵及时将他推倒,也要被火球撞着,他起身还想督促军士进攻,虽然铁甲死士们已经没了声息,但他可以肯定,上面寨子里的宋人,也已经力竭。

    这一次,高丽人折损近百,特别是那数十甲士,应该是其军中精锐,他们退下去之后,肯定要过好一会儿,才能重新进攻了。

    看着和他同样疲惫的宋军军士,陆海心里突然升出一股骄傲感。

    “小半年前,还只是些山贼、流民,如今却能打这种硬仗了!”他傲然道,然后向着山下正在溃败的高丽人一招手:“有种再上来尝尝爷爷的刀!”

    “有种再来尝尝爷爷的刀!”

    在他身边,所有宋人都举起武器,向着山下大喊。这些前山贼、流民们,此时也同他一样,生出一种自豪感。(未完待续。)
………………………………

二二五、决战一触即发

    “寨子还在我们手中!”

    周铨的大军,距离灰岩寨还有两里,便已经得到了消息。

    这让宋军军心大振,同时也让高丽人陷入尴尬境地。

    他们在山下,既要防备周铨的大军,又要防备山上陆海突击,虽然是拓俊京帐下的一员勇将,但也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机会。

    现在只求能够顺利脱身了。

    弃下辎重,带着高丽人就走,但是在寨子中的陆海,也已经发现周铨大军就在不远,如何会让对方轻易脱身。

    算是高丽军中的宿将,被陆海这少年狠狠咬住尾巴,他又急着脱身,只能断尾求生,他的一千人马,原本在攻寨时就丢了近两百,又被陆海咬住后周铨赶上,直接包了四百,逃走的只有三百余人。

    “大郎,你如何亲自来了!”

    陆海从寨子中下来,见到周铨吃了一惊,有援军来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周铨绝对不会放弃他,但周铨竟然会亲自来,而且带了三千人,在涯月山本寨中只留了千人,这就出乎他意料了。

    “我不出来,高丽人未必有速战的决心,我既出来了,想必高丽人中军此时也该离开了瓮浦。陆海,你和你的部下,还有气力么?”

    此时陆海手脚已经有些发软,但周铨一问,他还是挺起胸来:“有!”

    “那好,我给你们一个任务,若是能成,此战你为首功!”

    “大郎请吩咐!”

    “我再给你补三百人,你带五百人,绕道穿插,去瓮浦南面,若是高丽人倾巢而出,你就去给我烧了瓮浦所有敌船,若是高丽人留下一部守卫,你就在那里择险守卫,必让高丽人不敢全军出援!”

    旁边的李宝顿时恼了:“大郎,这事情该我去做,陆海这厮已经打过一场硬仗了!”

    “依我看,还是我去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