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绿色风暴-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石关屯,除了石炭还在不依不饶地采挖,就是低铁矿石的地面采运也成了干半天歇半天,黄灰泥产量自然少的太多了。

    依靠石炭让石磨运转,消耗干净磨坊外囤积的矿石后,萧夜取出四支石关石关火铳,六支手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磨盘上大部分图案,不再闪亮。

    于是,这几天他也只能不断地拿出黑色丝绵大衣,开始配发给军士们。

    有了保暖性更好的短大衣,那些负责采摘藤草果子的军士,竟然在第二天,上交给百户所整整两百斤的果核,果皮也刮下交到了李郎中的手里。

    萧夜拿到果核,大喜之下,悄悄派出了两个小旗二十名军士,穿着他交给的五件防护衣,随同那几个老军士,在山脚下大面积采摘。

    人多力量大,又找对了地方,藤草果子很快就一筐一筐地运进了百户所。

    凌晨,萧夜带着亲卫,去磨坊里把上千斤的金属果核,倒入了石磨磨眼;在此之前,又是三千斤的石炭,被先送进了石磨。

    飞速旋转的石磨,依旧是那一副亮起来的图案,萧夜没有过多沮丧,只是静静地取出两件丝绵大衣后,离开了磨坊;将近一人高的石磨,虽然没有继续往高里增加,但在他仔细地丈量下,石磨下盘和石台,越发的横向粗犷起来。

    直到第十天,也就是年关将近的前六天,走出磨坊的西门百户,虽然两手空空,但脸上压抑不住的欢喜,让他走路越发轻快了;他的身后,小六子拎着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这次的收获。

    整整十件的黑丝绵大衣,虽然样式统一大小一样,但萧夜已经是欣喜若狂了,石台变得宽大后,滑出来的匣子果然也变得更大更深。

    不过,为此他也投入了将近万斤的石炭,把那二十个军士累的够呛。

    采石场那边,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的开采,就连石炭坑那边也加快了出产,达到极限的每天十车。

    得到好消息,萧夜亲自去了石炭坑,给鸡鸣村的保长奖励了一件崭新的黑丝绵短大衣,尚武的那件行头却被王大力在每日扣着工钱。

    尽管大雪已经停了几天,但有心回到鸡鸣村的老人们,在后辈们强烈的反对声中,保持了沉默;在石关屯有吃有穿,住的也安心,没人会回到冰冷的村里忍饥挨饿。

    正德六年(1511年)到了,石关屯的新年过的很热闹,虽然没有赶集市的遗憾,但白天里香火旺盛的土地庙,两家拥挤的商铺,满地撒欢乱窜的孩子们,让石山山顶上一片沸腾。

    土地庙前,两串长长的鞭炮响起,噼噼啪啪的硝烟中,一双双满含喜意的眼睛,让萧夜感觉心里满当当的。

    和寒娟她们一起玩闹的小孩子,队伍又壮大了一圈,鸡鸣村猎户们的七八个孩子,也被她召唤在了一起,捡拾一些藤草果子去小六子那里,一个铜钱换二十个果子,是她们最乐意的游戏了。

    当然,危险的地方是不允许去的,孩子们玩耍的远处,自有老人在观望着。

    知道了果子是百户需要的东西,小六子虽然不清楚这里面的曲折,但他拿出些许的铜板,能让小孩们不至于跑得没了踪影,萧夜也默许了这个小生意。

    最后,就连鸡鸣村的那些老弱妇孺也加了进来,这才让萧夜恍然一笑;收购藤草果核发展到最后,竟然成了石关屯手里的独门生意,也的他想不到的。

    三十晚上守夜,萧夜一家是和杨家一起度过的,而那些军士们在拿到了百户所发放的肉粮赏赐后,有家的回家,没家的就在军舍里喝酒吃肉。

    今晚值哨的军士,萧夜特意给了每人一件丝绵大衣的贴补,那可是十五两的银子,拿到两家商铺马上就能兑换现银。

    萧夜优待下属,杨天受并无不妥,那些亲卫们的饷银他也知道,在这个军官圈养家卫成风的年代,萧夜没有克扣军士就已经很不错了。

    唯一让他担忧的,是军户没有田地,粮饷需得萧夜自筹,千户所里的贴补,那不过是说说罢了;上个月来了一趟,倒是扒走了萧夜一半的火铳和战马,咋算都是亏了。

    盘坐在火炕上,杨天受面对小桌对面的萧夜,一壶麦酒,唠唠叨叨了好一阵,根本没察觉,身边梅儿瓷白的脸庞,渐渐熏红了大半。

    左石和寒娟匆匆吃过两口,急着出去放爆竹了,梅儿眼神闪烁间,不时瞅着萧夜的眉眼;一本正经的西门百户,吃肉知髓,眼角悄悄瞄着未婚妻的脸,心里也焦躁了不少。

    “咳,萧小子,过了年,你也该把梅儿娶过门了,”人老成精的老岳父,终于幽幽地一句话,把两个眉来眼去的小两口,说得一阵尴尬。再把女儿留在家里,恐得怨言啊,杨天受心里黯然。

    家里的闺女,到了该嫁时,做父亲的,心里百般滋味那是难受的紧。

    “吉日老夫也查过了,正月二十八宜嫁娶,你也准备准备,”长辈定下了日子,萧夜慌忙应了下来;和田秀秀几番斯嬤,良宵滋味萧夜可是清楚的很。

    至于萧家的老人,商定由和老百户亲近的王大力担当,他作为萧夜的叔伯辈,足以让屯里的众军户心服。

    定下了女儿的嫁娶时辰,杨天受心里也高兴,遂多饮了几杯麦酒,被搀扶进了内屋休息;萧夜目光闪烁几次,也没敢带着梅儿回屋,只能和她一起坐在外屋大炕上,相对聊着守候天亮。

    今晚,油灯彻夜不灭,梅儿笑语嫣然地没有心疼。

    清晨梅儿拜过灶神,萧夜已经从磨坊转回来了,在自家院子里练了两趟刀法后,把呼呼大睡的弟妹喊起来,带着一些吃食零碎,商铺里采买的干果点心,去各家老人那里拜年;第一家,自是去了老岳父那里。

    转到王大力家,萧夜把他拉到一边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在王叔豪爽的笑声中,定下了萧夜婚事的男方家长。

    大年初四,磨坊里的黄灰泥恢复正常生产,在黄田两家商铺里搜刮了所有的硫磺、硝石、铅块后,萧夜打下欠条,安排王大力指派人手,下山砍伐木材去了。

    五个武装小旗,也在练兵场雪地上,演练起了兵阵;两队火铳手,三队军弩手,开始操演结队结阵的五十名军士,分成五个队列,随着唢呐尖利的指挥声,不间断地往复前进、攻击,转向攻击。

    “彭、彭,”“啪、啪,”火铳射击后是军弩射击,连绵短暂的远程打击后,操起腰刀、弯刀的军士,举着木盾,刀光闪闪再次轮番前进,不断地劈砍。

    商铺门前,黄德山和田家掌柜田房俊,一边抄手聊天,一边远远地看着练兵场,那滚动的军阵,两个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山下积雪太厚,斥候没有派出太远,只是在山顶各处高地上派了瞭望手。

    连续忙碌了十天,百户所偏房的武器库里,木架上摆满了整齐的石关火铳,五十支崭新的火铳,堆满了三个大木箱的弹丸,萧夜总算是放下心来。

    随着石磨下方石台的加宽,德莱赛后装枪和相应弹丸,他可以一次取出枪五支,弹丸六发;可惜的是,没有牛皮,弹丸匣子也变成了木盒子,萧夜只能笑着摇头。

    其他图案里的物品,产出量也翻了一番,就看原料是否充足了。

    正月十一,萧夜手下的五个武装小旗,趟着厚厚的积雪,不等天亮就出发下山,十五个堪比大车般结实的雪地车,也被骡马拖带走了;接替守卫山上防御的,是王大力手下的匠人军士,拿刀拎棒地布满了各个哨位。

    听到响动的黄德山,出门看见急匆匆下山的队伍,赶忙跑进了屯里,找到王大力问道,“王司吏,山下发生何事,百户如此的声势?”

    “不清楚,百户并未告知本官,”王大力严肃地摆摆手,急忙向石炭坑那里去了。

    “不清楚?老实人还打诳语,哼,”黄德山暗自冷哼一声,亲卫队早一步下山的动静,他也看见了,不过那四个更大的雪地车,篷布下里面装的什么,他压根看不出来。

    一共十九个雪地车,拿来要做什么,黄德山心里不停地嘀咕着。

    石山下,两人一排的队列开进了石关,向峡谷深处走去,虽然脚下积雪难行,但军士们脸上,洋溢出了兴奋的笑意;今天,百户手里的五把猎枪,到了寻找主人的时候了。

    峡谷里的山道上,前一步过去的亲卫队,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只要沿着走就行了;虽然探路艰险,但亲卫队有了马匹拖拉雪地车,人已经可以坐在上面了。

    狭长的山道足足走了一天,萧夜带着队伍在天色渐黑的时候,走出了峡谷;寒风呼啸的草原边缘,大家看见一溜搭起的单兵帐篷,顿时队伍安稳了许多。

    十五顶单兵帐篷,被亲卫队全部带了出来,七十名军士加上两个药士,挤挤也能装下,就是不能在里面躺着睡了。

    清晨,随着尖利的唢呐声,军士们爬出帐篷,开始整理行装,吃点干粮,按照各自小队集结。

    打开雪地车上的油布,几个大木箱里,油光锃亮的德莱赛后装枪,被军士们拿到了手里,弹药每人六十发,腰间的牛皮弹匣装满了。

    换下来的旧火铳,装箱要拉回去,这可是能换钱的好东西。

    依旧是打一百五十步外的活动靶,寂静的草原上,雪茫茫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色旷野上,铳声再次猛然响起。

    每人两发弹丸,射击左右摆动的靶子,谁打的越准,就能拥有一把长枪管的猎枪,弹丸听说都不一样,是尖头的。

    半个时辰后,爆响的铳声沉寂下来,五把猎枪也被萧夜随即分派了出去;王虎小队两把,亲卫队三把,竖在面前的靶子是做不了假的,西门百户只看靶子不看人情,谁有本事谁拿。

    大雪刚过,萧夜为何把人马来出来,一是练兵,二就是他没钱了,草原上的那些蒙古鞑子,就是他的目标。

    萧夜知道,只要自己有银钱,田黄两家的商铺,就能满足自己这段时间的需求,尤其是硫磺、铅块、铜料,硝石自己也能找到地方,但那里还是偏远了些,补给困难。

    他现在缺少的,就是银钱。在草原上做过了两次强盗的萧夜,自然知道怎么做更省力省时间。
………………………………

正文 四十章、打劫蒙古鞑子

年前,小六子给谷振英送上梳妆镜后,谷大使不但安慰了一通废话,记下了萧百户的好,更是说出了一条不算机密的消息,也算是萧夜误打误中得到的消息。

    前一阵事物忙杂,根本就没想起来谷振英的话,但口袋里一文钱也没了,萧夜绞尽脑汁,这才想起来,草原东北方向,似乎还有鞑子,这可是武关镇里探子得来的情报,被谷大使给透漏出来的。

    谷振英的本意是让萧夜小心鞑子,他哪里能想到,萧夜要主动上门去和人家打招呼。

    对自己火/枪很有自信的萧夜,等不及那黄灰泥换来的物资,那玩意勉强只能让屯里人吃饱肚子。

    武关镇正北,出了清风谷再往北八百里,过了一片隔壁沼泽区,就是鞑子占据的亦集乃塔双湖;那里,水草茂盛,也是鞑子的一个聚集点,哪怕是冬季也有部落滞留,不会一股脑挤到河套地区去。

    穷的有些急眼的萧夜,拿着地图早就看了好几遍,直到手里火铳和弹丸积攒的凑手了,这才下定了决心;“抢一把就跑,”

    非我族类,抢了白抢,鞑子既然敢打谷草,自己也能去草原上打谷草;围剿了几次野狼的萧夜,不自觉间,染上了淡淡的狼性。

    一个雪地车被战马拉着,上面坐着五个斥候,在五百步外打头先行,剩下的队伍跟在后面,坐上了十四个雪地车;双马拉车,如果鞑子们看见这些汉人如此虐待战马,不定会跳起来骂成啥样。

    先向西北前进,绕过了阿尔泰山山脉北麓边缘,再折向正北,深入草原腹地的车队,在身后隐隐的山脉看不见后;第二天,队伍就迷失了方向。

    “百户,再往前走多久?”从打头的车上跑过来,王虎一脸紧张地问道;萧夜裹着丝绵大衣,尽管外面还套着鞑子的皮袄,身上也已经都快冻硬了。

    挤在军士身旁的萧夜,抖抖索索掏出地图,打量了好一会,再看看四周茫茫的草原,那是一个地标也看不见。

    昨天队伍经过了一片不宽的戈壁滩,他知道那是最西端的戈壁,不过地图上也没有沿途的标记,让他有些后悔了。

    没有完整的情报,没有斥候的打探,自己就带着军士们一头扎进草原,要不是有单兵帐篷,怕是现在都冻死在荒原了。

    地图上戈壁滩是不规则三角形的,西面最窄,越往东越宽;“往回走,找到那个戈壁滩,沿着戈壁滩向东北走,两个时辰后扎营,”

    掉头找到了戈壁滩,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迫不及待地把雪地车收拢,给战马披上厚厚的毡布,大家青紫着脸钻进了单兵帐篷。

    看护、饲喂战马,自有值哨的军士去打理。

    “以后不能再蛮干了,”靠在帐篷里的萧夜,嚼着硬邦邦的干粮,心里阵阵地发虚;打开的瞭望口,寒风不断把清新的空气扫进来,让他头脑清醒起来。

    早晨再次出发时,有军士建议,把帐篷支在雪地车上,大家轮流进去躲避严寒,这个建议让萧夜倒是哈哈一笑,欣然允诺;四天来路途上的寒冷,他也快受够了。

    果然,尖顶的帐篷支在雪地车上,外面再坐上两个人靠住驾驭战马,其他人钻进去,身上一暖和,沉寂的车队就热闹了许多。

    亦集乃塔双湖在戈壁滩正北,是西龙河的最终点,湖泊西面有一大一小两个低矮的山包,犹如两个山塔一样,挡住了南下的寒流。

    山包和湖泊之间宽达十几里的草地上,鞑子人在山脚林立的牛皮帐篷,大群关在山坳里的牲畜,静静地在雪地里熬着冬季的严寒;一些衣衫破旧的汉人奴隶,裹着腥臭的皮子,每天打理着牲畜、清理粪便。

    当十五粮雪地车缓缓出现在湖泊西岸时,拉车的战马已经晃悠悠站不住了,寒冬在野外冻了六天,上千里迂回的摧残,它们能坚持到这里,萧夜也颇为惊讶。

    从望远镜里看见那两座白皑皑的山头,还有山下影绰绰的帐篷,萧夜这才长长松了口气,干粮虽然还有,但战马要是死在路上,他们就惨了。

    只是,眼前的鞑子部落,也太大了,萧夜一时间踌躇不绝,万一鞑子大队拼死杀过来,那后果就难料了。举着望远镜,看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他这才悄悄松了口气。

    虽然沿着西龙河北上,距离方向都有利于突袭,不过鞑子也不是蠢货,游弋的探子一旦被惊动了,那跑的了跑不了,还真不一定。

    更何况雪层下满地的石砾,马踩在上面也是问题,还有更不熟悉的沼泽呢,这险他不敢冒。

    但既然到了这里,那不打上一下,萧夜那里甘心,他只能赌上一把,赌鞑子的大队骑兵,转移去了东南河套草场。

    “传令,休息一刻,正午进攻,”在亲卫跑动的督促声中,各小旗军士,把雪地车集中,简单吃点干粮,从地上舀一把雪塞嘴里,开始集结队伍,整理装备。

    塞在火铳枪口上的布条摘下来,拉动枪机清理弹仓,军弩、手铳也准备妥当;“滴,”尖利的唢呐声,在草原雪地上响起。

    七十名军士,分成前后两列,火铳高高架在肩上,随着萧夜的一声令下,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逼向了鞑子的部落。

    登上一道缓坡,当冰冻成了一面镜子的湖泊,出现在军士们眼前时,鞑子也发现了西面的不速之客。

    大雪覆盖草原,也让鞑子的探马有了惰性,谁不知道这里的他们的地盘,要说大冬天厚厚的一层积雪,他们骑马都嫌费力,更何况远道而来的明人;没人会想到,明人会敢于挑这般的天气来进攻。

    萧夜他们身上那缴获鞑子的皮衣、皮袄,让惊疑的鞑子不停地张望,但还是有人在呵斥着奴隶给牛羊清理圈栏;直到看见两排高高举起的火铳,鞑子们才混乱地叫了起来。

    这绝对不是逃灾过来的部落,没有哪个部落拥有这么多的火/枪。

    低沉的牛角声,让躲在帐篷里的鞑子们,拎刀拿弓纷纷走出各自帐篷,部落外的草地上,厚过小腿的积雪,战马是跑不动了。

    一群群、一股股汇聚在一起的鞑子,在男女老幼黑压压大片地嚎叫声,开始迎上萧夜的战队;这情景让萧夜暗暗倒吸口凉气,他是来打劫的,但这里的鞑子也太多了吧。

    上千的鞑子,七十名军士,差别实在大了点。但现在这个节骨眼,撤退是不可能了。咬咬牙,站在第一排最外侧的萧夜,攥紧了手里的火/枪。

    装扮的军士一样的他,倒是没那么显眼。

    沉默的队列依旧在不断地逼近,让这些面部狰狞、气势汹汹的鞑子们,顿时沸腾起来,叫嚣声更大了。

    人群里几个穿着白色描金裘衣,头戴尖角帽的部落长老,很快挥舞起了手里的弯刀,骑着战马的上百鞑子探马,加快速度向可恶的汉人扑了上去。

    战马冲进雪地里,速度几乎减缓了一半不止,但是鞑子们的势头依旧让人胆寒。

    “止步,举火铳装弹,”随着值哨小旗王猛的一声大吼,站在队伍最侧面的萧夜,停下步伐,举起了手里的石关火铳,拉动枪机装弹。

    “猎枪瞄准,”王猛数着对方不断接近的距离,端着火铳继续大喊,“五百步,五百五十步,猎枪随意攻击,”

    “彭、彭,”队伍前排的七杆猎枪,纷纷打响了第一枪,小六子、秦大嘴为首的军士,狠狠扣动了扳机;顿时,还在马上奋力前冲的鞑子,胸口绽放出团团血花,仰面栽倒在马上、拖倒在雪地上。

    不断响起的火铳,刺激的这些鞑子骑兵,嗷嗷怪叫着压低身子,竭尽全力地想拉近距离,好释放他们手里的利箭。

    “彭、彭,”不到二百五十步的冲锋道路上,接连打响两轮的猎枪,把这些精悍的鞑子,一个不落地打倒在马上;此时,他们距离军士队列还有将近二百步,连射箭的机会也没有。

    “嗷、嗷,”鞑子探马后面,无数徒步上冲的鞑子们,也已经挥舞着弯刀、举着角弓,嘶喊着涌了上来,勇士们的死亡,足以刺激得人群汹涌。

    丝绵大衣军士们舍不得撕烂,早早就放在雪地车上了;一个个套着皮胸甲的军士,攥着火铳的大手,不时在皮袄下摆上擦几下,把手心里的汗渍擦掉。

    “彭、彭,彭,”零星响起的猎枪声,随着人流的快速涌来,射击频率也在加快,但不断跌倒的鞑子,根本挡不住大股上冲的脚步。

    当一双双仇视的眼睛再眼前清晰起来,军士们终于听到了王猛的口令,“前排下蹲,全体,原地射击,”

    “彭、彭,彭彭,”集密的铳声响起,淡淡的硝烟弥漫在身边,很快被寒风扫走,机械般开枪的军士们,按照训练的射击速度,扣动扳机、拉动枪机退壳、清理弹仓、装弹,这一切的动作,在两息间完成后,再次瞄准开火。

    七十支火铳面对上前的鞑子,很快就让鞑子人群冲到了五十步的距离,第一排军士在王猛的呼喝声中,丢下手里的火铳,掏出腰里的手铳,又是一阵连续射击,军弩随后又拿了出来。

    弹雨、箭雨虽然让鞑子们倒下了上百人,数百人受伤,但精神坚韧的草原蒙古人,拼着伤亡也举起了手里的弓箭。

    “噗,”一个军士捂着脖子倒下,又一个军士惨叫一声,按着脸上的利箭倒下,萧夜忍不住了,“震天雷,震天雷,”他的叫喊声,让军士们纷纷惊醒,掏出震天雷拉掉火绳,噼啪就扔了出去。

    “轰、轰轰,”连串的震天雷炸响,七十人每人两颗,一共一百四十枚的爆炸声,随即令鞑子人群就缺少了一大块。

    接连不断的爆炸声,终于把鞑子大队人群打得崩溃了,当他们看见被弓箭射倒了几个军士后,那两排面无表情的军士,根本没人理会时,人群向四周远远散去。

    鞑子也是人,他们也不想自己面对那不断响起的火铳,憋屈地死在枪下,还有威力巨大的震天雷,根本不是吓唬人的那种,热血冲头的战意随即被炸散了;他们是战马上的勇士,不是步战的冤死鬼。

    “彭、彭,彭彭,”集密的铳声依旧响着,直到把鞑子人群驱散到了二百步以外,王猛这才大声地喝令火/枪手停火,那七杆猎枪他没有理会,让它们继续远距离开火。

    一盏茶的时间,猎枪也先后停止了射击,鞑子们也跑到了一里地外。

    “第一排起起身,全体火铳上肩,”两列横向前进的队伍,军士们黑乎乎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但那亮晶晶的眼睛,已经是炙热地通红。脚下猩红的雪地、重叠的尸体,还有挣扎的鞑子,没人理会,牛皮靴重重地踏了过去。

    逼近了鞑子部落的队伍,在湖泊岸边,摆开了阵型。

    面前就是一眼看不到头的牛皮帐篷,萧夜满是泥泞的皮靴,踩在稀疏的枯草上时,眯起了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