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绿色风暴-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架子上装了一块石头,百十斤重的分量,一个军士拖着绳子,在雪地上来回走了一遍后,连说很是轻松。

    于是,木架子用楔子钉结实,再加上下面的滑雪条,长绳系上,就成了原始的雪地滑橇;兴奋不已的王大力,马上让木匠连夜赶做了三个雪地车,他是这么叫的。

    第二天一早,趁着左石的小队没出发,萧夜去了磨坊,消耗了四车的石炭,从石磨里取出十件丝绵大衣,交给了去往鸡鸣村的左石。石炭和丝绵大衣的交换比率,萧夜没意识到已经有了变化。

    “一路上谨慎行军,万事不可鲁莽,”交代了路上的注意事项,萧夜站在屯墙门口,挥手让小队出发了。

    现在自己的五个小旗加上亲卫,只有六十把火铳,虽然配备了些近程的手铳,但不增加火/枪手,面对鞑子骑兵,战斗力堪堪不赢是肯定了;萧夜需要的不只是石炭,更需要石关火铳。

    三个木制的雪地车,拉着十个单兵帐篷,军士各自的毡毯、干粮水袋,还有五石的粮食,堆得满满当当;左石带着自己的小队,在尚武的引导下,拉起长绳,很快离开了石关屯。

    为了保证小队的安全,萧夜特意调来了一名军士,这可是跟着李郎中学过医治冻伤的,带上草药跟着去了。

    天上又稀稀拉拉地飘起了雪花,行进在茫茫雪地上的队伍,尽管拉着雪地车行走没那么难受,但没过膝盖的积雪,还是令队伍很难走的快。

    队伍前方,尚武和一个军士,相隔两步并排前进,拿着长杆在前探路。

    凭着以前走过的记忆,还有尚武的向导,小队辗转山间沟壑,向西曲折前行了八十里山路时,已经是再也不能前进了;漫天大雪遮蔽了十几步外的视线,在前面探路的军士,也几次差点掉进深深的雪沟里。

    “左大哥,再翻过两个山头,就能看见鸡鸣村了,”大雪中,尚武在左石身边大声地说道,但他也知道,今天是不行了。

    已经走了大半的山路,天色暗的看不清脚下了,身边的军士一个个累的满身大汗,就是他常年在山里行走,眼下也吃不住劲了;啃着干粮舀雪下咽的这些军士,这么卖力地赶路,他尚武从来就没见过。

    “尚武,你说的好听,还两个山头,没看这山翻得哥哥我差点就要了老命,前面还有一条大沟,雪太大了,再走下去要出事,还是找地方宿营吧,”左石脸色一沉,冲着尚武不客气地说道,把这个猎户吓得直缩脖子。

    “按你说的,你们村的人在山洞里躲避,应该能撑到明后天,否则现在到了也晚了,你还是放心吧,”左石脸色缓了缓,“我要为自己的军士负责,要是折了一个,百户饶不过我,”

    他这一天里说的话,可是比以前多了太多,也让左石对担当旗官的责任,理解了不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去干那个啥的总旗官;那哥哥可是百户,岂不是更累了,想想左石就是头疼。

    一声令下,秦大嘴在前面山下一处不大的空地上,找到了较为平坦的宿营地,这里背风地势又高,大家上前也不清理地面上的积雪,停好雪地车后,手忙脚乱地搭起了单兵帐篷。

    四个三角形的单兵帐篷,金属色泽的帐篷小门两两相对,打好固定木桩后,很快就立在了尚武眼前;这个猎户还来不及惊呼,左石已经拎着毛毯,把他拉近了帐篷。

    十二个人用四顶单兵帐篷,挤挤还是能进去的,就是两人躺不下了,得轮换着睡。

    三个方向的瞭望口打开,左石靠在尚武身边,拿出了一个小小的酒壶,旁的军士笑道,“小旗,行军外出不得饮酒,仔细了回去有人告发领赏,”

    “谁敢,哪个敢让老子去挖石炭,老子回来全体进山打野猪,打不着不回屯,”左石一双小眼睛一瞪,大声地嚷了一句,“你们不就是想喝上一口,说这些作甚,”

    说着话,又掏出了一壶麦酒,扔给军士,“每人一口暖暖身子,百户交代的,”他的话,让各帐篷里,几乎冻僵了手脚的军士们,兴奋地欢呼一声,咽着唾沫开始等候。

    “别管他们,一帮粗汉,”左石喝了一口浊酒,把酒壶塞给尚武,“喝一口暖暖,别落下了冻伤,”

    单兵帐篷虽然有不透风闷气的缺点,但在冬季这可就成了优点,薄薄的金属外表,成了隔温遮挡严寒的上佳帐篷。

    坐在干爽的毛毯上,吃过一把肉干,啃上一大块饼子,再喝一口麦酒,拿着水袋的尚武突然觉得,这些军汉的日子也太好了,连在野外宿营也是这般的暖和,更别提他们身上的武器了。

    左石他们消灭狼群的那一幕,尚武记得太深刻了,火/枪的威力,这辈子也不会忘记;否则的话,他也不会冒死去石关屯求救了。

    吃过干粮,除了值哨的军士,帐篷里四下呼噜呼噜的鼾声,让尚武根本睡不着,但他也不敢随便翻身,只能在黑暗中眨巴着眼睛,默默地想着心事,良久才迷糊地睡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飘雪依旧,值哨的军士叫了起来,大家爬起来一看,原来那瞭望口被积雪给堵上了,还好帐篷对向的小门能打开,两边有雪地车护着,要是朝向不同,今天连出去都要费上一番力气了。

    在帐篷里随便吃点东西,推开雪地车,钻出来的军士们,捏把雪擦擦脸,忙碌着收拾行装。

    被积雪掩埋了一半的帐篷,军士们扫去上面厚厚的白雪,两个人相互抬着使劲折叠按压,嘎吱吱,咔吧一声簧响,帐篷像大伞一样被收了起来,轻巧巧装上了雪地车。

    随着左石的一声令下,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小队人马艰难地向山腰处行进。
………………………………

正文 三十八章、雇佣杂役

冒着纷飞的鹅毛大雪,左石小队赶到山洼下鸡鸣村时,已经是后晌午时分,跑的飞快的尚武,到村后的小山上,找到了饥寒交困的猎户们。

    “保长,保长,我回来啦,”高声喊叫的尚武,连滚带爬地跑到了山洞里,在一群围在篝火旁的人堆里,找到了满头银发的保长。

    村里能找出来的粮食,加起来不够两天了,这还是大家节省到了极点的口粮;满脸褶皱的保长,正对着火塘上的铁锅发呆,就听见了山洞外的呼喊声。

    他还没起身,旁边大群萎靡的猎户和家属们,见尚武跑了进来,呼啦就围了上去,一个个七嘴八舌地问开了,不外就是尚武找到了粮食,还是找到了官衙的救济。

    人声嘈杂之下,倒是把尚武的声音给淹没了。

    “咳,嗨嗨,安静,”保长大声地咳嗽一下,排开众人,几步抢到了尚武面前,急切的把尚文召到跟前,“尚武回来啦,你给大伙说说,是不是县令云大人派来了人手,救咱们去他地安顿?”

    “保长,不是的,小武没去县城,”尚武的话让大家一愣,保长的眼里也是一片黯然,虽然明知没有结果,但他还是抱着极大的希望。

    “我去了石关屯,就是他们那次救了我和大哥,还给了狼肉、青盐的那些人,见到了他们的百户,”说到这里,大家才注意到到,尚武身上穿着的,不是他那破烂的快见了肉的夹袄,而是看得出很昂贵的黑色衣服,奇怪的是中间开缝的。

    不过,一旁的尚文,看见弟弟那钢丝牛皮靴,顿时脸上一白,这可是总旗官才能穿上的靴子呀。

    积雪压塌草屋之际,尚文把弟弟推了出去,让垮下来的木梁砸伤了腰,要不然他可不会让尚武一个人出去求援。父母早亡的兄弟俩,尚文可是不愿意弟弟去当那什劳子的军户。

    不过,看样子,弟弟却是动了心了。脸色苍白的尚文,瞧着精气神尚好的弟弟,嘴巴动了几下,终是没有言语。

    能吃饱穿暖,那是多大的吸引力,尚文心里明白,起码能活过阴寒的冬季不是。

    石关屯里的皮匠铺,忙碌了两个多月,已经让萧夜赶在下雪前,把牛皮靴给军士们全部配上了,仓库里还有剩余。于是,王大力也能豪爽地让尚武赊欠了衣服鞋子,他可是急等着劳力呢。

    “哦,石关屯?”保长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忧虑,“石关屯派人来了?”

    “是,来了一个小旗,就在山下的村里,他们还带了粮食来,”尚武最后的这句话,顿时让保长镇定不住了,慌忙带着几个村里的老人,在孩子们的搀扶下,踩着厚厚的积雪,下到了山下。

    山洞里火堆上架着的铁锅,那里面的清汤寡水,没人再理会了。

    进到村里,飞舞的雪花,两旁坍塌的茅舍,积雪陷过膝头的村里小路上,众猎户看到了让他们惊愕的一幕。

    十二名军士,分两排整齐地站在雪地里,肩上长枪林立,红顶军毡帽下,一个个肃然地挺身直立,没有人发出任何声音,任由积雪遮盖了全身;当先的一个矮个子军士,腰侧皮带上,挂着一个皮囊,下部露出粗大的枪管。

    人数不多,但军汉的气势咄咄逼人。尤其是统一的黑色丝棉大衣在身,令众猎户看的啧啧称奇。

    跟在老人后面的几个小年轻,见到眼前情景,蜡黄的脸上,眼仁里突然冒出的亮光,简直和尚武一模一样。

    军士队伍后面,三个长条形的木架上,高高摞着一袋袋的粮食,在厚实的粗布下露出鼓囊囊的一角。

    见尚武引着几个老人过来,矗立良久,几乎成了雪人的左石,终于动了,迈步上前拱手施礼,“石关屯小旗左石,奉命到鸡鸣村,请问哪位是保长?”

    “这位军爷,老朽就是保长尚舍田,有劳各位军爷了,”颤巍巍的保长,感激地拱手说道;身旁,那几位村里的老人,也是纷纷称赞。

    感激归感激,但左石明显有些稚气的黑脸,让几位老猎户,心里嘀咕不已。好在,后面纹丝不动的军士,几个长相老成的面孔,还是让大家伙安下了心。

    “不敢,本小旗也是奉命而来,尚保长,我们带有粮食,先安顿好村里饭食,晚点还要赶路,”左石淡淡地侧身,没敢接受老人的施礼。

    他们带着有一口大锅,在猎户门的帮助下,找了处塌了一半的草屋,清理干净后,黄灿灿的小麦就倒进了锅里,架起来烧饭。这里石磨不好找,只能煮麦粥了。

    架火煮饭,有了几个婆娘的帮助,军士们很快就煮好了一锅麦粥,撒上些青盐,先给老人小孩吃;第二锅,是给妇孺吃的,在两个持枪的军士看管下,再有人想插队,也得看人家军士的脸色。

    五十八口人,竟然煮了七大锅的麦粥,要不是怕这些人撑住了,恐怕还的煮上两锅才够。

    随队来的药士,在尚武的陪伴下,给受伤的猎户检查伤口,分发李郎中熬制的冻疮药膏。

    两位在山洞里病重的老人,还是没挺过被救走的前一刻,为了妥善安葬,左石不得不再停留一晚;还好,这次用雪地车拉来的粮食,足够这些人往返两趟的用度,他也不担心。

    山洞里阴潮,在村子外的空地上,带来的十个单兵帐篷,被全部支了起来;老人小孩妇女,被安置了进去,被当做通气孔的瞭望口,也被军士给打开了,教会了她们开关的用法。

    左石留下了三顶帐篷,虽然不够他们使用,但除了值哨的辛苦点,挤一晚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看着这些老弱在外面挨冻吧。

    天黑了,吃饱喝足的猎户们,没机会在帐篷里过夜的,都去了山洞;左石带着三名军士,穿着两层丝绵大衣,开始在四周巡逻。

    “保长,他们为何对咱们这么好,是不是有,”拥挤的帐篷里,坐靠在保长身边的一个老人,轻声说道。其实,左石这么做,不外的军令而已。

    “企图?咱们鸡鸣村已经毁了,钱粮全无,他们能到得的,只有咱们的人了,”尚舍田微微皱起眉头,“只要能吃饱、穿暖,跟他们走又有何妨,留下了只有冻死,”

    “小武也说了,咱们去石关屯那里挖石炭换粮食,能熬过冬天就好,”轻轻叹口气,尚舍田摸着有着鼓胀的肚子,这十天来,他还是第一次吃的这么饱,以前也没有这般奢侈地吃过。

    “是啊保长,你摸摸看,这帐篷虽然篷布干凉,却也能挡得寒冷,隔着布衣也安稳的很,”另一个靠在帐篷上的老人,诧异地小声说道,粗糙的手掌在地上摸索个不停。

    “是啊,这料子从没见过,”四个老人,挤在帐篷里,低声地嘀咕着。

    帐篷那半敞着的瞭望口外,沙沙的下雪声,依旧密集。

    “彭、彭,”深夜,两声巨大的火铳声,惊动了沉睡的猎户们,值哨的军士,把一头流窜进村子的野狼,当场打倒在脚边,也吓得浑身冒汗。

    要不是他腰里也挂着一把手铳,第二枪火铳幸运地打中了狼头,怕是狼爪已经扑到身上了。

    拎着手铳的左石匆匆赶过来,看着雪地上的死狼,皱着眉头吩咐道,“让各帐篷关上小门,加设两个瞭望哨,咱们收拢了点篝火,”

    枪声也把在山洞里休息的尚武他们惊动了,拎着弓箭、木棒赶下山,询问过后,赶忙和军士一起,劝着大家把小门关上了;闷一点还能忍受,要是让狼给拖走,那可冤死了。

    年纪大点的猎户,举着火把巡视了一圈后,发现雪地上的足迹也就是一只狼的样子,遂返回山洞烤火去了。

    在附近那间坍塌了一半的茅屋里,点起火堆,既能看护好掩体这边,也能躲避一下汹涌的大雪。

    也不去山洞的尚武几个小子,和左石他们扒了狼皮,用积雪擦干净狼肉,捡拾了些柴禾,在火堆上烤起了肉来;用的青盐、花椒自然是左石贡献出来的。

    边吃边聊,和年轻猎户们年纪相仿的左石,很快就和他们熟络起来,于是,石关屯军士们的日常生活,被一点一点地告知了这些猎户。尤其是尚武身上的黑衣服,摸起来暖和的不得了,自有猎户看得眼热不已。

    而此时的尚武,已经成了一个可靠的证人了,恨不得把自己所见所闻,一股脑地说出来。

    第二天一早,用扒出来的木柴烧过麦饭,不论大小老少,每人一大碗高的冒尖的蒸麦饭,两片酸菜,已经让所有的猎户动了心。

    左石等猎户们吃饱了饭,这才带着军士们分批吃饭。收拾好单兵帐篷,装上雪地车,队伍就要出发了。

    “这位旗官,老朽不知道该不该问,”犹豫不决的保长,见大伙都背着各自的被褥,自觉地跟在了小队旁,也只能硬着头皮再问一句;他可不想去了石关屯,才发现那里连这里都不如。

    “老人家有话就问,左石会如实告知,”萧夜在石关屯尊老护幼,军令里又有不得扰民的一条,左石自是和善相待。

    “我鸡鸣村猎户五十多人,去了石关屯,能否开春后返回,去了我等又无银钱,粮食也是皆无,西门百户那里,岂能白白养活,”保长的话也是实话,他得为全村人考虑。

    “保长放心,百户已经吩咐,鸡鸣村猎户栖身在屯外的石炭坑那里,有石屋可以安身,取暖的石炭自是不缺,”左石抬眼看看没有停下迹象的大雪,脸色肃然,“你等可用挖石炭工钱,换取足够的粮食,屯里还有商铺,买些家什也便利,”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个点子是杨天受出的,否则鸡鸣村的猎户,万万是不肯到石关屯的。

    “这样啊,也好,”左石的话,让尚舍田保长打消了顾虑,原来是去当杂役啊,可是随时离开。

    火堆上的大锅依旧在不停地蒸着麦饭,路上的吃食,已经在准备了。

    尚舍田终于点头应了,开始招呼众猎户和家属,准备冒雪上路了;昨晚已经有零星的野狼出现,那大群饥饿难耐的野狼随时就会出现。

    队伍里老少妇孺太多,虽然因粮食消耗腾出了一架雪地车,但冒雪赶了三十里山路的左石,不得不下令开始宿营了;这时候,保长他们几个老人,显示出了老人的作用。

    在老人的指点下,堆起了雪墙的军士、猎户,把积雪压瓷实后,最后竟然做出了一个个背风的雪窝,除了头顶和敞开背风的一面,三面都是用雪踩得厚厚的雪墙。

    外面围上一圈的帐篷掩体,躲在雪窝里休息,也不惧有野狼骚扰;当然,最外面的单兵帐篷里,自有军士监视周围。

    凑了些毯子,再加上猎户们拿来的草席,穿着丝绵大衣的军士,在雪窝里也凑合一夜;让他们想不到的是,那七顶帐篷里,竟然能挤进去四十个猎户,在外露宿的猎户都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

    第四天下午,冒着大雪的队伍,终于见到了远远放出了警戒的哨兵,被大队的军士迎到了石炭坑。

    石炭坑,现在已经是个地名了,在这里不但有已经扩大了多倍的坑口,外缘的空地上,也建起了一排的仓库,是用灰泥筑墙而建,没有房顶。

    这些原来是用来临时储备石炭的仓库,因石炭缺少,一挖出大坑就拉走了,仓库用处不大;为了安置这些猎户,萧夜安排军士打扫干净了仓库,还让匠人搭起了屋顶。

    为此,土地庙后的圈栏,已经被彻底拆干净了,那些战马、黄牛被牵进了磨坊的仓库;黄牛、耕牛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三头剩下的耕牛被直接宰杀,做成了腊肉。

    萧夜答应王大力,明年给山上添加不少于六头的黄牛,王司吏这才咻咻地退出了百户所。屯里草料不足,他也没办法。
………………………………

正文 三十九章、扩大生产

“军官军人犯罪免徒流”

    “无令擅离军屯者,笞三十枷号一日,”

    “非战无号令而行,首从俱杖十枷号十日,”

    “凡牧民之官,失于抚字,非法行事,激变良民,因而聚众反叛,失陷城池者,斩。”

    。。。。。。。。

    两日后雪终于停了,安顿在石炭坑仓库里的鸡鸣村猎户们,也如约成了被雇佣的杂役;萧夜答应尚舍田,他们可以随时离去,但在石关屯必须遵守百户所的军纪。

    手拿百户军纪的李郎中,正站在石炭坑仓库里,给这些杂役宣读石关屯的军法军纪;当然,这出自洪武三十年《大明律》兵律的军法,是杨天受一手整理出来的。

    原先的七十五条,删减了不适宜的《宫卫》﹑《邮驿》卷,剩下的《军政》﹑《关津》﹑《厩牧》三卷被一字不落地拿了出来;但是这有关军戎兵事的律法,对军人犯法科罪较重,萧夜虽然不很赞同,却也是没有办法,明面上他不能更改。

    至于笞、杖、徒、流、死的五刑正刑,萧夜也没想过正经地去执行,要是严格地执行起来,怕是石关屯里的军士再多也不够杀的;何况,边军里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罪行,各卫所也是睁眼闭眼的事,大家的人手还指着军户给种地呢。

    拿出来念一遍,不外是为了表示郑重,震慑场面的应景而已。

    反倒是这些违犯了迟到、饮酒赌钱等末微军纪的军士军户,都被他赶到了石炭坑,用挖石炭给抵消了。

    不过,当众念得摇头晃脑的李郎中,当念到“凡宰杀耕牛并私开圈店及知情贩/卖牛只与宰杀者,俱问罪枷号一个月发落,再犯累犯者免其枷号发附近卫充军”时,猎户们懵懂不知,一旁负责维持秩序的两个军士,已经是一脑门子的汗珠了;还好,百户不在这里,要不然面子可就糗大了。

    屯里的每个军户,都吃过了牛肉,包括黄德山和田家的那个掌柜,可是被军士亲眼看着拿到了肉的。

    第二日,阳光终于洒落大地,寒风依旧,干冷干冷的。

    有了鸡鸣村的猎户加入,在萧夜承诺工钱日结的刺激下,猎户们在保长签押了杂役雇佣约书后,很快就投入了矿工的生活。

    只要舍得卖力气,换口吃食问题不大。

    原先每天五车的石炭产量,也增加到了八车;要不是炭坑采挖困难,需要一筐一筐地吊出大坑装车,或许会挖的更多。

    碎石堡自打下雪后,也就没了动静,被孙镇抚官拿回去的火铳,蒋杰的家卫验证后,火铳射程还不如三眼火铳;三眼火铳一百八十步的散面破坏力,比起石关火铳独子弹丸一百五十步的射程,那是好看了很多,更适合粗糙的大场面。

    至于装弹频率,三眼火铳可以三连发,石关火铳就不行了,家卫们嗤之以鼻,千户所遂也不重视了。

    三十支火铳让随后而到的黄家三少爷分去了一半,蒋杰无所谓,剩下的他也上缴到了卫所,但是二十匹战马,被要走了十匹,蒋千户是真的肉疼了。

    三眼火铳、猛火油柜、一窝蜂、震天雷、 霹雳炮毒火球、万人敌,射程180米的火铳,虎蹲炮,这些堡城神机局里的火器,让蒋千户对萧夜的火铳、军弩根本没看在眼里。

    前后断续下了七、八天的大雪,让石关屯和碎石堡的交通,彻底断绝了。

    现在的石关屯,除了石炭还在不依不饶地采挖,就是低铁矿石的地面采运也成了干半天歇半天,黄灰泥产量自然少的太多了。

    依靠石炭让石磨运转,消耗干净磨坊外囤积的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