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绿色风暴-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靠近鞑子势力,为了自保也得把军士调教好,王崇礼宣慰了军士们后,在屯里转了一圈,看看打制手铳的作坊,再去土地庙上了一炷香后,就准备回转碎石堡了。

    几经查看,实在看不出异常的王崇礼和田广林,对石关屯没了兴趣,准备返回碎石堡了。

    临行前,王崇礼再次抱怨了那满山遍地的毒草,交代萧夜,回头派人去碎石堡,拉一些粮食铁料,这里的日子还是很清苦的。

    自然,这里面的价钱,给萧夜面子按行市来算账,稍有波动就会涨上那么一点,王家人的生意头脑,那不是一般的精明。

    怀里揣着两个瓷葫芦的田广林,带着一脸不服的罗愈飞,笑呵呵地拱手道别。

    至此,石关屯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繁忙,但石磨给出的灰泥产量,依旧令萧夜相当无奈。还好,黄家、田家,还有新掺和进来的王家,不时把一车车的石炭,运到了石山。

    采石场上、伐木割草的山后,负责给磨坊提供原料的匠户、猎户,几乎能干的都被派了上去;除了汲水的十五个匠户,王大力现在手上的人手奇缺。

    白龙湖和石关屯的联系通道,已经悄悄打通,但是距离太远,能十天往返一趟的驼队,已经是萧夜的极限了。

    为了应对屯里军户、匠户猎户的日常需求,萧夜不得不把石磨里大部分的产出,用在了交易上,火器倒是拿出的不多了。

    三月底,地里的麦苗长高了一头,从碎石堡通往石关屯的道路上,不但有穿流的车队,也出现了一队凌乱的人群。

    从内地发往边军的流犯,也有被送到了肃州卫充军的,原本分派给碎石堡的五十五名流犯,连带家属三百多人,在王崇礼和田广林操作下,文书流转,大印盖过之后,配属到了石关屯。

    不知内情的萧夜,一夜醒来,就欠了王崇礼两块怀表,欠了田广林一斤香水一块怀表,香水还是指明要醇厚香味的那种。

    怀表和香水,他们会用物资来兑账,但这价钱,恐怕就要折扣太多了。

    毕竟,倒手半天给石关屯添加了军户,他们在期间的操劳,自己会记得清清楚楚。

    身份变换成了军户,对内地的囚犯来说,那简直是灭顶之灾了,他们的后代要想再更换身份,恐怕是千难万难了。

    拿着两封书信,萧夜无奈地看看面前的雷孝清,跑了一趟碎石堡,这个旗官不但拉回来两车一百石的陈粮,五百斤生锈的铁料,还给自己拉回来了三百流犯,都在石堡外候着呢。

    押送流犯的百户胡适彪,交上公/文,拿到了十两辛苦费后,带着手下返回,萧夜连送的心情也欠奉。

    拿着千户所转来的名册,一身百户打扮的萧夜,施施然走出堡门,这个没有大门的门洞子,两位千户调笑过他,但萧夜并不觉得睡不着觉。

    “起来,站起来,百户大人到了,”在四周亲卫的呼喝下,蹲在地上的一群汉子,更多的是老人妇孺,衣衫褴褛地站起身来,多数脚上连布鞋都没有,踩块破布就站在那里,个个一脸的菜色。

    “诸位,”在众人面前站了好一会,等到人群里再没有嘈杂声,萧夜拍拍手里的名册,“你们现在都是石关屯军户了,本官西门萧夜,是你们的百户,”

    “在我这里,没人会看不起你们,但偷奸耍滑的,老子会让他明白,石关屯里的粮食,吃起来会碜牙的,哪个吃死了算他命歹,”最后阴森森的一句话,顿时让流犯们精神一震,眼神有些惶恐,这个看似稚气的百户,不好糊弄啊。

    尤其是那些没有表情的亲卫们,身上的火/枪、军弩、腰刀,更是让萧夜的话,没人敢请示;这荒郊野外的,死上个把人,连报官府都找不到地方。

    见百户不再发话,“识字的站右边,有手艺的站左面,其他的站中间不动,”小六子上前,黑着脸一摆手,“带着自己的家属,马上,快,”

    随着他的一声高喊,这些背着破包袱的流犯,顿时就乱了套,混乱地叫嚷起来。

    这大明一朝,能分得清左右的百姓,真真是颗粒可见,于是,搞不清自己到底该站在哪里的人们,顿时就蒙了头,喊爹的叫娘的,乱成了一团的石堡门口,这些流犯们四处攒动起来。

    小六子他们也不过是在训练时,才刚刚学会了分清左右,现在拿出来一显摆,却是搞出了小小的混乱。

    “彭,”手铳里冒出一股硝烟的萧夜,举着左轮手铳对天就是一枪,四周的亲卫们也哗啦举起了火铳,枪口对准了人群。

    在黑洞洞的枪口下,流犯们再心里有他念,也不敢和军士手里的家伙过不去,毕竟,军令在身,这石关屯里,被一铳打死了,喊冤都没地方。

    “认字的,站在这里,”跑出去亲身示范的小六子,一身热汗地连连吼叫,才堪堪让流犯们弄清了自己,到底该站在哪里。

    好容易在小六子的喝骂声中,人群分成了三块,右手那边的流犯,很明显就那么二十来个人,这还是有家属在里面。

    没理会不识字的那些人,有亲卫上前,拿着一张纸,指指上面的十几句话挑一句,有人能念出来的,全家进石堡吃饭。

    念不出来想浑水摸鱼的,一脚踢到左边人堆里;有手艺的,王大力和几个老匠人走过去,那里很快就能搞清。

    一炷香的功夫,很快,三块人数就分清了。

    六个识字的被带到李郎中那里当药士,十五个手艺匠人成一队去了两个作坊,其他大部分人分成十人小队,王司吏带着去往灌模场。

    这些人居住的房屋还没有建成,这几天就要在练兵场帐篷里歇息了。

    有了三个各怀心思的商家支持,石关屯第一次增添了人手,石堡磨坊继续处于开工状态。

    知道了怀表和香水利润的萧夜,接连好几天都在兴奋当中;虽然购买石炭花费多了一笔,但一只怀表就能撑起屯里一个月的用量,他已经无所谓了。

    遗憾的是,白龙湖那里过来的石料,数量还是太少。

    看守着武器库的坤叔,如今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用五个大木箱,把萧哥儿的珍贵物品收好,见到了梅儿的凭条,这才慢条斯理地选捡出来,在堡门口/交给三家掌柜。

    王家的一名执事,隔几天来送一趟货,但并不在屯里多待,顶多是在田家商铺客房里休息一晚。

    没有百户大人的命令,如今的石堡,外人不许进入,站在堡门口的亲卫,脸再熟也是冷热不吃,气的两个掌柜不住地暗骂。只有王家执事,根本就不愿往石堡里去,看来是见过大世面的,眼界不低。
………………………………

正文 五十四章、寻找代理人

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黄灰泥生产需要的石料供应更多了,不过,这个月石关屯自身灰泥用量也增加了不少。

    石堡西面的堡墙外,与石堡间大片的空地被平整,盖起了宽敞的大院落,十间房舍一排,四排围成一圈,留一个院门,这是那些流犯和家属们的住家。

    灰泥块垒墙,在石墙上搭上椽子,再盖上厚厚的茅草,石屋修建速度很快,三百名流犯,终于摆脱了湿闷的牛皮帐篷。

    而那十九个识字的、有手艺的流犯,被百户允许住进了屯墙里;不管有多大本事的人,只要能拿得出手,萧夜还是很看重的。

    这一切,都是二十五天以后的事了。

    石关屯使用黄灰泥,黄德山甚至黄昌祖,都没有意见,但绝不能带出到碎石堡,否则就是违约了。

    不过,被人盯上的感觉,让萧夜相当不爽快,只是这种不痛快,被他埋在了心里。

    在这二十五天里,萧夜两次派出雷孝清小队,去往白龙湖,没想到鞑子的探马竟然还在附近游荡。

    没有办法的雷孝清,再次带着青盐补给,绕道钻进了深山。

    第二次前往白龙湖方向,雷孝清小队有了前一次的经验,在几个斥候的反复摸索下,找到了一条相对便捷的山间小道,可以迂回到白龙湖西面的山涧下;比起从东面山谷上白龙湖,虽然路程上多了两日的时间,但好在安全。

    通过哨语联系上黄汉祥,雷孝清沿着绳索爬上了那个巨大的山洞,也把山上奇缺的青盐带了上去。

    黄汉祥和两位总旗官,见鞑子无奈退下山后,在山顶上对向山谷设置了警戒哨,下山方向的石墙加厚加高,其他的杂役继续开挖硝石,已经积攒了近万斤。

    不过,没有了马车的杂役们,也只有抬着筐子把大块的硝石,少量的硫磺,堆在湖岸边,不知道何时才能运下山去。

    现在山上最危险的,是去半山腰的溪边打水,每次都要军士陪同着下去,等杂役抬水上山后,才能最后撤回。

    那能凝结水珠的大伞,黄汉祥专门让许旺良安排专人,随时把十几个水袋装满,防止出现被堵在山洞时,极度缺水的情况再次发生。

    对于百户命名的净水收集器,也就是水伞,黄汉祥等人简直看成了宝贝,有专门的军士轮流看管,其他人根本就不许靠近,想要摸摸就更是忌讳了。

    雷孝清的到来,也驮来了大量的绳索工具,不到两天的时间,一副长达十丈的绳梯,在一个老杂役的努力下,编制完成了;有了绳梯,只要不是体质太弱的人,都能爬下山洞到达山涧底部。

    跟着黄汉祥在白龙湖湖畔转悠了一天,雷孝清两人来到了塌狼瓦曾经站过的山包,看着山脊对面的山洞,“黄大哥,山谷那里还是不能出去?”

    “不行,鞑子游骑防备甚严,万一有大队骑兵在附近埋伏,那可就惨了,”有了望远镜在手,黄汉祥派出的斥候,对山下的鞑子,戒心很重。

    望远镜只能看到最远五里,但鞑子万一埋伏在五里外,盏茶的功夫就能冲到近前,冒险的后果黄汉祥损失不起。

    “这样啊,那百户可就等急了,”雷孝清掏出铜头旱烟杆,在皮袋里舀了烟丝,蹲在山包上抽起了旱烟。

    “呦呵,雷子,你们现在都有烟丝了?”黄汉祥惊讶地看着那个黑乎乎的皮囊,很是羡慕地咽着唾沫,他自打到了石关屯,除了在黄家商铺买点辛辣的莫合烟末子,早就忘了烟丝的味道。

    “给你们的给养里有一包,是百户从王家执事的手里买的,”雷孝清把旱烟交在黄汉祥伸过来的手里,笑着说道;王家商队的到来,虽然没有在石关屯盖建商铺,但货物的种类却是丰富了很多。

    只要是碎石堡里有的商货,甚至是甘肃镇里的,只要提上一句,过几天的商队就能运过来。

    看在王崇礼的面子上,萧夜给了王执事一间仓库,就在土地庙旁边的石屋里,每次王家商队的货物,送进仓库造册,老军户看守,钥匙由王司吏掌管,清单交百户所。

    石关屯百户所取用王家物资,随时记账拿走,下次王执事来了双方清点作价,省时省力。

    不过王大力取用仓库的物资,必须要得到百户夫人梅儿的许可,签字画押后才能出库;所以,军户们还是喜欢去田黄两家的商铺,有时还能买到便宜货的。

    “原来是这样,看来咱们石关屯也成了风水宝地了,”听得雷孝清的讲述,黄汉祥很是感慨道;换来的,却是雷孝清的白眼。

    不再理会黄汉祥的羡慕,雷孝清蹲坐在石头上,指着脚下深深的山涧,“黄大哥,你看,要是咱们把硝石和黑石料,还有山洞里的石头,干脆从这里丢下山,岂不更方便,在下面装袋,马队虽然要绕道远点,好在鞑子是发现不了的,”

    他这无意间的一句话,却让黄汉祥眼前一亮。

    “恩,有道理,等会和余山、杜丁说说,成不成先试试,”喷云吐雾的黄汉祥,念头一起,也有着同样的心思,遂应道。

    许旺良带着些杂役,在山间下军士躲远后,把一车石料倾倒了下去,下面低沉的轰隆声,传上来已经很轻了。

    第二天下午,二十多匹驮马,带着白龙湖的原料,沿着崎岖的山道离开了山涧。

    本着三天民用,一天军械规律的萧夜,既然有了三家商队的原料供应,白龙湖原料也到了,马上开始囤积梳妆镜、白楞纸、怀表。

    但香水需要大量的花朵,每天小六子从寒娟她们手里买到的花朵,终于引起了田房俊的注意。

    还好,雷孝清带着一队马背上包裹鼓囊的军士,再次外出草原时,总算是让萧夜把田房俊糊弄过去了。给波斯商队护送物资,换取报酬,这种刀头舔血的苦力活,商人并不屑于去打听。

    四月下旬的一天,碎石堡一个小旗的军士,给石关屯送来了一辆大车,五十多个妇孺;车上不但有粮食二十石,还有一个浑身血污,脏兮兮的犯人,看样子像是书生模样。

    王崇礼把今年能弄来的流犯,都交给了石关屯。公私兼得的买卖,手上毛笔一动,自然忘不了从萧夜那里拿好处。

    到得石山下,小旗官把公/文交给西门百户,拿到回执后,带着人回转碎石堡;自然,他的衣袋里又多了五两碎银。

    车上已经被卸去了枷镣的犯人,浑身发烫地昏迷着,萧夜命小六子去找李郎中,看能不能救治过来,随手打开了公/文;公/文里,有着一众犯人的姓名籍贯、所犯事由、官府判罚。

    当然,她们落籍军户的事,是板上钉钉了。

    “走吧,带她们上山,”重税猛于虎啊,萧夜长叹一声,合上公/文,让亲卫收拢了这些女犯,自己跟着牛车,向山上走去;石关屯里女人太少,这次千户大人倒是做了件好事。

    王大力给流犯建房之时,原本四个院落就够了,多盖了一个院落,现在好了,正好能用上。

    李郎中的诊所里,当李慕辰让药士褪去那书生的外衣后,饶是他见多识广,也是忍不住眉头紧皱。

    遍体鳞鳞的大小烫伤、棍伤,打折了的双腿,还有脸颊上墨黑的刺印,李郎中想不到,受了如此大罪的书生,从碎石堡颠簸到石关屯,竟然还有微弱的呼吸。

    要不是此人意志顽强,恐怕在路上就一命呜呼了。

    “罢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准备热水烧酒,药带夹板,”既然是百户送来的,李郎中自会全力施救,至于这个年轻书生,能不能活到明天,看他的造化了。

    烈酒清洗伤口的办法,明朝军队里已经少量使用,但大部分郎中嗤之以鼻;好容易被百户赏了两坛上好烧酒的李郎中,自己还没过瘾,却是给病人先用上了。

    两天后,萧夜召集众旗官,还有年纪大点的军士,让他们在这五十流放的妇人里,每人可以挑选一个老婆或小妾,除了秦石头不肯来外,其他的旗官轰然大喜,对百户高呼道谢。

    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这是萧夜的最底线了。

    剩下的就是那些有着功劳的亲卫、军士,小六子在寒娟的怒视下,慨然也放弃了挑选的机会,左石直接被萧夜踢到山下巡逻去了。

    萧夜也没办法,这些犯了事的妇孺,远离家乡,没入军户已经和原籍脱了干系,本身并无恶人,因税流放,但世事如此,不找个人家在石关屯活下去很难。

    流犯大院西面,再次开始兴建两个更大的院落,要不是有着黄灰泥,有了大量劳力的加入,今后再有流犯,就是住房的问题,萧夜就头大如斗了。

    四月底五月初,对于石关屯军户们来说,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有功军士可以挑选老婆,甚至一个小妾,只要你舍得花钱养活,这在石关屯里引起了军户们的极大兴趣。开枝散叶,是每个男人的本分。

    那些尚在服刑的流犯们,也开始对手里的活计认真起来;他们,一年后就是这里的军户了,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就连在采石场卖苦力的猎户们,有人禁不住私底下,找到尚武,也打听着军户的待遇。

    尽管那些妇人长相不是很好,但身子骨结实,只要能养孩子就不会有人嫌弃不是。

    每个挑了女人成家的军士旗官,萧夜一概是一匹粗布、一壶麦酒,再加上二贯钱的安家费,算是把这些妇人给安置下来了。

    虽然不很赞同岳父的建议,但萧夜看着这些兴冲冲的军士,还有军户们发亮的眼睛,自是哑口无言了。

    李郎中的两种药沫效果很好,那个书生在诊所里缓过气后,打了夹板的双腿,也随着身上伤势的好转,在慢慢地恢复着。

    不过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要是能养好双腿,李郎中说必须三个月以后,到时能不能行走自如,那还两说。

    在诊所里看着这个虽然清醒过来,但依旧沉默不语的书生,萧夜低声嘱咐着李慕辰,“老李,百户所还有些肉糜,你让药士去找小六子,拿些回来给他煮粥里吃,”

    “他原先可是秀才啊,除了我那岳父,石关屯里学识就他晓得的多了,”萧夜低声的交代,让李郎中轻笑着点头,就是那个躺在火炕上的书生,微闭的眼帘也是轻颤了几下。

    很快,萧夜就把这个书生放在了脑后,那些在采石场干活的流犯,他是不能再留了;千户王崇礼是个精明的上司,给他一个借口,立马就能让萧夜睡不着觉了。

    在一个清爽的夜晚,流犯们被挑出三十人,当中画押落了军户名册,两队小旗看押着,坐在马车上被送去了草原。

    大队的车马,身体将养过来的流犯,轰乱着下了山,这场面不但让军户们啧啧称奇,就是田房俊和黄德山也乐得看热闹。

    到了白龙湖,这些新军户就会编入黄汉祥的旗队,开始严苛的军事训练。

    故意露出行踪给黄家知道的萧夜,现在巴不得这三家之间闹腾起来,要是被他们联手,哪怕是青盐一抬价,石关屯军户们就得嗷嗷叫了,更别说粮食了。

    鉴于萧夜和田秀秀说不清的关系,还有族长以及田广林的交代,田房俊对于西门百户很是和善,走动频繁,在萧夜刻意的交好下,闲谈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俩个人闲聊的时候,他说起了草原上的一些情况。

    一壶麦酒,一碟煮牛肉,加上蘸料,对上能看上眼的人,田房俊还是很能说的。

    “草原上并不是那么团结的,一切都是以实力为上,要是哪个部落男人少了,其他的部落不介意吞下这个部落,拿走所有的女人和牲畜,”

    “遇上没有亲姻渊源的部落,小孩子嘛,女孩还好说,男孩高过车轮的,恐怕就难说了,”

    “不过所有的鞑子部落,都归属于秃猛可大汗管辖,咱们对面的草原戈壁,是他的三儿子巴尔斯博罗特,也就是赛音阿拉克济农掌管,”

    啰嗦的田房俊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而性格渐渐成型的萧夜,也就记住了实力二字,还有和石关屯不对付的,是那个晋王巴尔斯博罗特了。

    不过,田房俊最后说到在阿尔泰山的北麓,路程数千里外,有一个大型的耕作部落,里面的人高额头大鼻子,皮肤白皙,男人喜留长发不打发髻,明显不是鞑子的那样;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萧夜马上就上了心。

    “那里是我去的最远的商道,在靠近山脚的一处高地上,回来在路上遇到的鞑子,几乎抢光了我所有的皮货黄金,三十大车绸缎、青盐加上茶叶的买卖,全陪了,整整两万两啊,”脸色涨红的田房俊,提起鞑子来也是一肚子的气。

    他能被家族派到这里,全是拜了蒙古鞑子的福。

    临了,在萧夜的询问下,田房俊一时兴起,拿过草纸画了个大概的地图,洋洋洒洒地又扯了一通自己的经历,这才在伙计的搀扶下,摇晃着回内屋账房休息去了。

    得到了这个天大消息的萧夜,揣着草纸就去了岳父家,把田房俊的话复述一遍后,杨天受抚着胡须,哈哈笑了起来,“当年礼部我也有朋友,说起那些域外人,老夫还是知晓一些,”

    “高额头大鼻子,皮肤白皙,男人喜留长发,脚的二拇指和大拇指一样长,体型健硕、偏矮,喜欢穿皮革、盔甲,不喜穿戴带有黄金、宝石的服饰,这是海西国人使者的模样,”

    “而波斯人高大粗壮。眼睛的颜色发蓝,喜穿长袍,”乐得在女婿面前炫耀学识的杨天受,忽然停了下来,“咦,听说你小子和波斯人有来往,这你应该清楚啊,”

    “是,是,小婿知道,”干笑着的萧夜,含糊地点着头,甭管什么海西国人波斯人,他现在已经有了主意。

    只要能把这些人搞到白龙湖那里,充当门面,自己今后的借口就有了,用不着整天提心吊胆地说谎话;谎话,总有被揭穿的一天。

    于是,萧夜带着所有的亲卫,两小队军士,带着落了军籍的流犯,十辆驮马大车,趁黑摸进了草原。这些新军户的家属,自然被留在了石关屯。

    石关外峡谷里,马蹄声隆隆,守在上面的秦石头,怀里抱着猎枪,和几个猎手坐在山石上,静静地听着下面渐渐远去的声音,要不是百户极为看重峡谷要道,这次外出草原,他们或许也有资格。

    百户派人按时送来干粮,加上有那水伞,秦石头不在意身边荒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