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绿色风暴-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藿,也是先秦时的主要蔬菜,它是大豆苗的嫩叶,如今极少拿来当菜吃了。

    韭、葱、蒜在古代蔬菜中独成一属。《汉书。召信臣传》中记载太宫园在温室生产葱、韭的情况,并把这样培育出来的韭菜叫“韭黄”。此外,还有萝卜、蔓菁等根菜类,现时萝卜的许多优良品种在秦汉时便已培育出来。蔓菁早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有“菜之美者”的盛誉,古时蔓菁还可以顶粮食之用。

    现在常见的蔬菜如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进来的。

    茄子,原产于印度和泰国。

    黄瓜原产于印度,传入我国时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种叫法。

    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传入的,最初叫波棱菜,后简称菠菜。

    扁豆原产于爪哇,南北朝时传入我国。

    刀豆原产于印度,唐代传入我国。

    宋代以来,我国蔬菜的种植和食用就更加广泛了。除了从国外引进外,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自行培育出一些极为重要的蔬菜品种,如菱白和白菜等,种植蔬菜的技术也有进步,苏东坡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可见,当时民间也可以在春天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胡萝卜原产于北欧,元代由波斯传入。辣椒和西红柿的传入时间还要晚些,在明晚期。西红柿虽由欧洲传入我国,但它的祖居地却是南美洲的秘鲁。西红柿原名叫狼桃,秘鲁土著人刚发现它时,以为它有毒,还不敢吃呢。

    从老羊口那里托石家商铺买来的青菜、胡萝卜、韭菜种子,胡适彪的婆娘浸泡了两天后,开始在玻璃暖窖里一垄垄种下,拌了混合土的粪肥,;三个伞面上有些裂纹的水伞,就搭建在暖窖跟前。

    此时的萧夜,已经到了马道石堡,监督着王青的运输队,不但继续在鹰爪堡爆挖基坑,还在马道石堡的山谷道路上,用灰泥砌出了一块块的石块,随意地丢在道路两旁。

    一尺厚两尺高的灰泥石块,就地打制凝固,干透后不规则地丢在山谷道路边,林林总总数百块。

    这些石块的作用,在不妨碍一辆马车通行的前提下,就是要阻止大批马队快速闯入山谷,起码要遏制住鞑子马队的冲击数量;添油战术,对于防御的马道石堡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当然,那四个关卡处修筑石屋的灰泥石块,需要在气温回暖后再打制,盖房子的石块不能粗制滥造,也不需要太着急。

    一车车买自老羊口的粗劣铁条,一车车从马道石堡、石关屯拉出来的黄灰泥,成带的粗青盐,被运到了戈壁滩边缘;三长一短交错伸出的地下石道,在快速的成形,就连地面上的堡墙,也被一块块预制好的石块,有条不紊地浆砌而起。

    有着黄灰泥、水伞,加上吊杆的使用,匠人们建筑石堡、暗道的效率,加快了不是一点半点的,双倍的饷银也在刺激着他们的劳动潜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等到初夏时节,鹰爪堡就能矗立在草原上了。

    鹰爪堡附近,除了五十名武装军士四下里戒备,还有一百背着火/枪的军士,挽起了衣袖,和匠人们一起忙得热火朝天;不为别的,没看百户大人都在帮着调运石块,他们就更不能看着不动了。

    也许是那场厚的惊人的积雪,温和的阳光下,鹰爪堡附近的地面上,不论是干硬的沙土地,还是枯草稀疏的草地上,绿茵茵的藤草枝苗,已经露出了嫩芽,依附于地面的细小枝干,简直是一天一个模样地渐渐蔓延开来。

    但是,当草原上远远出现了鞑子骑兵的身影时,萧夜还是果断地把军士、匠人,撤回了马道石堡;在那里,继续开采山腰上的石块,储备黄灰泥。

    马道石堡附近的山石,尚舍田的探矿小队,就找到了一处低杂铁矿的小矿脉,距离石堡正北不到半里地,其他地方的石料根本就没用,乙字号石磨不是放进啥石头都能转动的。

    “彭、彭”草原上,从戈壁滩里跑出来的三十几匹战马,马背上军士连连回身,打出的火/枪,放到了紧跟而来的几个鞑子游骑,不加停滞地窜进了山谷。

    和余山、杜丁交办好军务的黄汉祥,在白龙湖没有停留,带着自己的亲卫,快速地赶回了马道石堡。

    追踪到山谷外的鞑子游骑,似乎还记得去年在山谷里的遭遇,没有追进去,只是远远地观望了一会,收好同伴的尸首,调转马头退回了草原深处。

    去年秋天,瓦刺部落的骑兵越过了乌布苏诺尔胡,占据了鞑子部落大片丰盛的草场,为此,今春之际,达延汗已经开始调集了兵力,准备在初夏时分回击瓦刺的贪婪,就连塔狼瓦也被征调去了河套。

    鞑子大队出兵的路线,是要在和林地区集结北上,和甘肃卫八竿子打不着,所以,石关屯这个前出在山谷的马道石堡,疥癣之疾只有等回过头再收拾了。

    当然,无论吃亏占便宜,只要鞑子今年在和瓦刺的冲突后,肯定会想办法在明人身上找补损失,所谓的打谷草,不就是软柿子捏一把的事嘛。

    黄汉祥来到了马道石堡,萧夜把一支五十人人旗队交到了他的手上,将来黄汉祥再召来五十鞑子骑兵,旗队理顺磨合好后,这支队伍就要长驻鹰爪堡了。

    在石堡里紧张兮兮地等了两天,不见有鞑子闯进山谷,萧夜随即派出了斥候,出得山谷一番探查后,和黄汉祥商议后,又一次拉出了队伍。

    这一次,护卫着王青运输队的夜枭旗队,把唯一的一挺重机枪,装在了马车上,跟随运输队的马车,冲进了草原戈壁滩。

    鹰爪堡近前的一处坡地上,搭起了中队营房帐篷,外围一圈小队营房尖顶帐篷,这种简易的防御阵地,除非遇上五百以上的鞑子骑兵,据守起来的打击火力,黄汉祥不认为会吃亏。

    如果遇到了鞑子骑兵,匠人们会拉着骡马,躲进中间的帐篷,军士们在外围的帐篷里,通过瞭望口坚守拒敌;当然,夜枭旗队的机枪,他还没见过横扫骑兵的阵势。

    基坑已经完成的工地上,匠人们就地打制灰泥石块,干透了马上用吊杆吊上堡墙,老泥瓦匠拉出一条条麻线,把和成浆状的灰泥抹在石块上,压上一块方正的石块,不断地增高着堡墙。

    有了军士护卫的王青,还有那威风凛凛的机枪,胆气十足的指挥着匠人们,在石堡工地上忙的热火朝天,这种堆积木般的石堡,在他们眼里可是比搭建普通的房屋来的容易多了。

    “呯、呯,彭、彭,”守护在鹰爪堡东西各五里外的斥候们,步枪、火/枪招呼着前来袭扰的鞑子游骑,对方人数少了,直接就围上去干掉,人数多了,退回来让黄汉祥的旗队,在夜枭旗队机枪的掩护下,一股脑打散了鞑子。

    几次下来,就连萧夜也觉得,今春的鞑子骑兵,和往常不太对头,但他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趁此机会,这个鹰爪堡的建设不能停下来。

    鹰爪堡往西北方向,穿过戈壁滩通往白龙湖的路线上,还要建成最少两个石堡,才能护卫起这条运输矿料的通道,他肩上的负担,沉重的不是一点。
………………………………

正文 一百一十八章、风雨欲来

就在萧夜忙着当泥瓦匠的时候,距甘肃镇东四百里外的陕西行都司,平姜将军府里,人声鼎沸。

    今个,暖阳高照,是甘肃镇平姜将军,总兵官雷正堂三儿子的满月宴,都司城里的县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来了一帮帮的官吏来贺,就连远在甘肃镇的都指挥使司,也派出了信使带着贺礼来了。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其中都指挥使司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辖下整个省的军事力量。

    总兵是有军权;无调动权;都指挥司是有调动权;无军权。日常生活总兵说的算,战事一起;根据朝廷命令,指挥司调动总兵奔赴何处战场。这样订立制度是为了约束军队,巩固皇权。

    明初至明中叶,文武并重,总兵官颇有权势,尤其是前两年,甘肃镇卫所抗拒鞑子入侵时,战场缴获的鞑子首级,不但让副总兵雷将军屡获朝廷嘉奖,都指挥使司邸报通告,就是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也被皇帝另看一眼。

    朝廷欢喜,地方自然奖励颇多,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哪管大旱里流民奔走。

    和雷正堂很不对眼的游击将军江彬,也被顺势升格了一级,调任到了甘肃镇的都指挥司,当了佥事官;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种捧杀的手段,实在阴险的很。

    肃州卫所在地,那是几乎每年都要和鞑子对上几阵的,加上那里马贼横行,刀客流窜,一个不谨慎,哪怕是佥事官也有可能殒命在刀箭下,前任的蒋杰不就是听说伤在了马贼的火统之下。

    满脸红光的雷将军,一身崭新的绸袍穿在魁梧的身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站在前院石板花道上,把一个个有资格进厅堂恭贺的官吏、商贾,地方有脸面的生员、糜老,迎进了正厅堂屋。

    雷府大门口,正上方金黄楷字匾额,上书“甘肃总兵府,”,有军士校尉,引着抬礼物的家卫向偏门去,穿着规整的客人,则拿着礼单昂然走上了大门台阶。

    把礼单交给在门口迎客的管家,这些客人们笑呵呵地进了正门,大声地向雷将军恭喜,“恭喜将军喜添贵子,人丁兴旺,”

    雷正堂由副总兵转为正职总兵官,确实是可喜可贺,找借口送礼巴结今天正是时候。

    “多谢多谢,来来,进里面喝茶,”眼角余光看着管家满意的神色,雷正堂颇为高兴,扯着大嗓门,把客人们让进了堂屋大厅。

    “右布政使黄宪考黄大人,贺银二百两,锦缎十匹,”

    “按察副使王卢山王大人,贺银二百两,红珊瑚一座,”随着管家的唱礼,最后姗姗而来的大人物,让雷正堂笑的更加合不拢嘴了,大步走向正门,喜迎贵客。

    右布政使黄宪考带着属僚参政官、参议官,按察副使王卢山带着佥事官的到场,昭示着甘肃最高行政、司法机构的头头脑脑,给了他雷正堂极大的面子。

    如果远在甘肃镇的都指挥使黄光录再来了,那就圆满了,可惜,那里连续多月大旱后又遇雪灾,恐怕是想来也来不了了。

    黄宪考、王卢山的到来,让以知县郑海阳为首的地方官们,以及商户们,赶忙出了大厅,在花道上躬身迎接。

    “哈哈,今天可是雷将军贵子的好日子,大家不必拘束,这里不是官衙,随意点随意点,”和雷正堂携手而入的黄宪考,满意地看着两旁笑脸相迎的下属、商人地主,笑盈盈地走进了大厅。

    稍后两步跟着的王卢山,嘴角含着笑意,和众人点头示意,慢悠悠走在后面。

    正堂大厅里,已经摆上了五张方正大桌,上面凉菜已经端了上来,就等着客人到了上热菜了;旁边的厢房里也有酒桌,上不了正堂的客人,可以去那里吃喝。

    分宾主落座后,雷正堂的大妇抱着孩子,出来和众官僚见礼后,收了一堆长命锁、和喜玉串后退了下去,宴席在几位头面官员的举杯下,热热闹闹地开动了。

    吃饱喝足,无关人等告辞离去,雷正堂把客人让进了后院书房,大家坐下喝茶聊天。书房里地暖龙烧的热乎,脱去了皮氅的众人感觉不到一点寒意。

    上首而坐的黄宪考,看着桌旁坐在大椅上的雷正堂,摩挲着景德镇瓷杯,“雷将军,你现在可是军功赫赫,前途无量啊,”

    “是啊,两年来雷将军运筹帷幄之中,剿灭鞑子数百首级,整个西北可是首屈一指了,”坐在下首的王卢山,眼里精光闪烁,很是羡慕地恭维道。

    “是啊,是啊,”一众僚官,还有坐在末座的郑海阳,齐声恭贺,可是把雷正堂喜得连连摇手,坚辞不敢受。

    “我一个粗军汉,哪能和你们书香门第相比,加上各位家族生意兴隆,羡慕都羡慕不来的,”手里把玩着两个玉石圆珠的雷正堂,看似长相粗鲁,但能混到平姜将军,哪里是庸人的货色。

    看来,王卢山还是在为江彬调任甘肃镇一事,耿耿于怀,哼,雷正堂很是不屑地暗骂一声。

    军、政官场上的利益纠葛,看的就是谁的实力强,哪个靠山硬,雷正堂自不会忌惮王卢山手里的考察之权,但也不愿轻易得罪。

    毕竟,三年一考,率府州县正官朝觐京师,以听察典的右布政使,权势不小,轻易得罪了遗祸无穷。

    果然,雷正堂不动声色的话语,转移了话题,黄、王、田三家商户,在甘肃镇几乎垄断了波斯人的货源,可是把本地方圆百里的大小商户,嫉妒得要死。

    “是啊,那黄灰泥可是最为神奇之物,凝固后堪比坚石,调制大小形状随意,是为筑城之利器,就是数量太少了,价钱也实在贵,要是能大量出产,那就是我大明幸事了,”没看清书房里形势的郑海阳,自然要讲一下那黄灰泥了,看着眼红也不能一直看着,总的找机会掺和一下。

    他的话,让雷正堂心里一乐,但是两位上官可就眼神不对了,那黄灰泥是三大商家的重要利益,你一个小小的知县,咋滴还想咬一口,还是被指使了跳出来试探?

    “是啊,不说那黄灰泥,就是啥的丝绵大衣,梳妆镜子,看着都稀罕,”雷正堂说着,慢悠悠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物件,上面还带着一条纤细的链子。

    装模作样地看看怀表,放在耳边听听,雷正堂仔细地收好了,左右看看那些好奇的目光,顿时就得意起来,“时间尚早,来,大家品品这毛尖茶,老雷可是喝不出滋味来的,”

    看着洋洋得意的雷正堂,黄宪考和王卢山轻蔑地暗笑,这货还真是爱显摆,那怀表虽贵,但也不过是时冕而已,你看得懂上面的字嘛。

    “雷将军,你这贵子喜宴,可是破费大了点,不会只是宴请我等来吃喝的吧,”喝了口淡香的茶水,王卢山微笑着说道,他实在是受不了这个粗货的显摆了。

    提到正事,雷正堂脸色一整,目光左右巡视一番,拿起茶杯接着喝了一口;“你们,先下去吧,在外面候着,”无奈的黄宪考,挥手让下属出去了。

    王卢山也示意佥事官出去,自己倒要看看这个平姜将军,有何话说。那个坐在最末座的郑海阳,悄悄瞄了一眼雷正堂,默不作声地坐着没动。

    县丞、主薄都没进来,他一个光杆县官,没有雷将军发话,走是走不了的。

    书房里剩下四个人,雷正堂这才开了口,“两位使官,本官这里有一本奏折,递上去之前,还是请你们过目一下,省的将来大家相互猜忌,”

    “哦,这粗汉也开始写奏折了,倒是稀罕事了,”黄宪考拿过奏折,打开几眼扫过,不动声色地瞟了雷正堂一眼,递给了走过来的王卢山。

    这奏折里说的的老事重提,请求朝廷允许甘肃镇重开互市,设立互市主事官,监管和草原上交易及税收,当然,里面提议的主事官,自然要从总兵府里抽调精锐校尉做护卫。

    如若朝廷不允互市重开,那监管草原与内地交易必须加强,总兵府会配合指挥使司,会同地方强力打击不法商贩,剿灭为害边靖的马贼盗匪,为朝廷征缴商税保地方安宁。

    新瓶装老酒,不值一提,但雷正堂一个军汉,怎么就掺和进了商事,可就让黄宪考和王卢山惊讶了。

    不过,随即他俩就从奏折里的校尉、护卫字眼里,看出了蹊跷,里面没说护卫是多少,那十人也是护卫,百人千人也是护卫了。

    这,揣摩过劲来的黄宪考和王卢山,惊愕地暗吸口凉气,雷正堂的后面,有高人啊。这种两面光鲜的做派,以前在雷正堂身上可是没有见过。

    “西北马贼盗贼蛮横,竟然害了蒋佥事官之子性命,堂堂一位军功卓著的军官,竟然在自家遇刺伤残退养,不惩处难以平民心啊,”一旁的雷正堂,脸色肃然地叹息道,却是让两个使官神色一变。

    “好吧,雷将军,咱们别兜圈子了,”王卢山啪地合上奏折,轻轻放在高脚茶几上,“这里没有外人,咱们还是敞开了说的好,”

    “呵呵,这就对了,我老雷也不耐烦咬文嚼字,还是直说了痛快,”放下珠石,雷正堂一拍巴掌,大笑着赞了一声。

    “我老雷手下军校众多,养家糊口不容易,三大商家在甘肃镇商会的生意,哦,就是和那富贵楼的交易,要拿两成,”狮子大张口的雷正堂,脸色不红地说道。

    “至于本钱,倒是还有一点,不够的可以赊欠嘛,”打算着空手套白狼主意的雷正堂,说起生意来也是个人精,哪里有军汉的粗陋。

    家族里生意开始向富贵楼倾斜,获利颇丰的情况,黄宪考和王卢山了解的很,这也是他们压制其他势力,不去骚扰萧夜的原因;但现在,终于有眼红的要横插一手了。

    一年下来,就富贵楼供货紧缺的局面下,三个商家都能每家,收获万数两钱财的纯利,这不愿掏钱的雷正堂,就想拿走两成,那可是将近六、七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了。

    对于石关屯那个西门百户之流类似于镖局一样的护卫,他们还真心的看不在眼里,当然打压一下是必要的,省的那军户怠慢、波斯商人没了拘束,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虽然从草原上押运货物收费肯定不菲,那是人家用性命换来的,但能不和鞑子刀箭相见,不折损自己的本钱,那就是稳定的收益了,石关屯土地庙里渐渐增多的灵位,他们也听说了。

    富贵楼按时交纳赋税,堡德斯舍得撒钱结识各种关系,就连石关屯和永和屯两个百户,听说也要每年交纳上等屯的粮税,按规行事的顺从,不但官府很满意,就连三大商家也能放下心来做生意。

    “雷将军,你总兵府有仓廪粮饷供给,插手小商小户的糊口买卖,怕是不妥吧,”黄宪考皮笑肉不笑地,食指在桌面上慢慢地敲着。

    “是啊,尽管雷将军为国分忧,强拒鞑子于边墙外,但上有朝廷褒奖,与民争利,是为不智了,”对于黄宪考的说辞,王卢山很是赞同。

    “那咱们就不要废话了,本将军还是按实上报奏折,让朝廷考虑,那个波斯商人的富贵楼,说不得还藏有鞑子的奸细在,听说锦衣卫游千户,准备派人下去侦稽了,”雷正堂翻翻白眼,冷声哼道。

    你们仗着家族里商户吃肉,还见不得我们军户喝点肉汤,简直是岂有此理。

    那两成的货物里,又不是他一个人吃独食,还有其他人想要分享呢。

    “呵呵,雷将军此言差矣,说过了不是,咱们现在不是在商议嘛,那锦衣卫要是下去一搅合,怕是波斯人就此怕了,商道移搬到都司地界外去,那就不好办了,”黄宪考笑着摆摆手,沉吟片刻道。

    “这样,我们黄王田三家,加上其他一些商户,筹措一万两银票,算是提前恭贺雷将军今年旗开得胜,把蒙古人困据于草原,不让他们南下祸患乡里,也是为保靖安民做点善事,”

    “富贵楼波斯人的那两成货物,是将军你和他们的事,我等不便参与,眼不见心不烦嘛,”

    他的提议,看似退让了,但自家族的利益没有受损,不就是掏出一些过路费罢了;虽然王卢山并不很乐意,但分摊下来,也没多少钱,遂没有吭声。

    至于只有当听众资格的郑海阳,三个人没有在意他眼里的不满。

    现如今富贵楼的生意钱货并不多,但只要商道顺通,那来年应该会有更多的货物送到,收获多少,黄宪考看的比王卢山远了点,也算是拉上了雷正堂和背后的锦衣卫千户游固达。

    “嗯,这还差不多,”雷正堂暗自恼怒,但见黄、王二位不肯退让,只能祥装可惜地点点头,“那本将军就勉为其难,奏折一事暂且罢了,”

    既然不肯分肉吃,本将军有的是手段,大不了咱们都不要吃了。

    “不过,波斯人打制的火器,听说可是相当的犀利,比起三眼火统也是不相上下,射速快捷,那江佥事可是花大价钱买了不少,下次去见识一番,”说到这里,三人聊起了波斯货物,对那竟然可以凭空凝出净水的水伞,惊叹不已之际,很是觉得物有所值。

    “那个现任永和屯百户的西门萧夜,真是凭着水伞据守荒山,打退了鞑子的围攻,加上火器强力,竟可以接连让鞑子接连空手而走,很了不得,”黄宪考和王卢山对萧夜的称赞,让雷正堂不是多舒服,这么说来,那以前上报的战功,他们可能知道底细了。

    这是在警告本将军吗,雷正堂觉得,和这些文人打交道,实在是太费心了,好在喝了一肚子茶水,总算搞到了一万两银子。

    至于去富贵楼提取那两成的波斯货物,他根本就没有打算付账,新冒出来的商户,没多大背/景,拿他的货已经是给了面子了。

    “雷将军,听说朝廷里那位官家,有意组建边军正兵营,那你可是有再升一格的希望喽,手下的五百军校尉,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