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绿色风暴-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是了,是了,本官倒是着相了,还是你们这些军士看的明白,”仰脸大笑着,萧夜拍拍小六子的肩膀,转身大步向百户所走去。
“马上传令马道石堡,让黑子和王虎带人滚回来,该休整的休整,该轮换的轮换,别老子走了就乱了套,军律可不是闹着玩的,下不为例,”远远地丢着这句话,萧夜的身影已经拐进了小院。
“晓得了百户,”小六子笑呵呵地应着,叫过一个亲卫,嘱咐几句后,亲卫骑上快马下了山。
练了两趟家传刀法,萧夜在两女的服侍下,心不在焉地吃过早饭,再次召集了山上的心腹开会。
燥热的小院里,甲字号石堡的房契,萧夜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画了押,盖上印信后,当众交给了杨天受,“岳父大人,石堡就麻烦您看管了,”
“嗯,我现在腿脚不利索,也不愿跑远路了,就凭着一把老骨头,给你看看门户还是可以的,这山上的私塾不能丢下啊,”
至于胡适彪的百户所立在哪里,就不是萧夜的事了,采石场石堡的房契,可是王大力和手下五个旗官共同画押,共同拥有的。
三天后,百户胡适彪带着二十名亲卫,拉着两车粮食,赶到了石关屯;和萧夜的军士没法比,胡适彪的亲卫是走路来的,只有胡适彪骑着一匹偏瘦的战马。
双方交割公务是在甲字号石堡外进行的,杨天受带着一群孩童,堵住了堡门。
王梓良带着几名传令兵,就站在堡墙上,冷冷地看着下面。百户带着家属离去,屯里的账目就由他暂时代管,这令王梓良相当无奈,自然对胡适彪一行没有好脸。
石堡外空地上,雷孝清和王虎带着两队军士,火/枪在肩,腰身笔挺地站成两行,四周是乱哄哄的军户们,还有鸡鸣村的老少也来看热闹了。
上到山上,没看见迎接的军士,甚至连军户都没看见,经过采石场石堡,里外干活忙的热火朝天的匠人们,也没人搭理胡适彪他们。
这般举动,令信心满满的胡百户,顿时就有了不妙的感觉,抬眼看向屯子,那里黑压压的人群,让他不由得嘀咕起来。
当胡适彪一行走近,围在外圈的人们让开了一个口子,萧夜带着亲卫,还有两辆马车,出现在胡百户的眼前。
初一看眼前的阵势,胡适彪和他的亲卫们,都暗暗倒吸口凉气,两队纹丝不动的军士。他们没在意,在意的是萧夜身后一大群的战马,数数都有四五十匹。
说是交割公务,其实也不过是碰面说几句话,百户所有啥公务可交割,要是这里有了粮田房产还得说道清楚,现在省事了。
“西门百户,恭喜啊,恭喜你可以就近千户所,我老/胡可就要遭罪了,”打着哈哈的胡适彪,强压心里的不满,上前大声说道,“奉千户令,我老/胡前来接手石关屯百户所,”
说着话,胡适彪从亲卫手里拿过漆封公/文,萧夜要在上面画了印,胡适彪同样用印后,才能拿到千户所里换永和屯百户所印信。
“不敢,小子西门石道,可算是见到老百户了,”插手而立的萧夜,面无表情地拱手道,“胡百户,咱们这就交割吧,”
比起一年半前,萧夜已经褪去了身上的生涩,神色沉稳,个头也拔高了许多,现在和胡适彪相视对面,两人几乎一般高。
“这里,不会吧,还是去百户所里的好,”胡百户笑着说道,就要往石堡里走;但是,对面的萧夜,还有健壮的亲卫们,面无表情的纹丝不动。
“咳,萧小子,你这是为何,老叔我可是从没招惹过你,”事息宁人的胡适彪,不想和萧夜翻脸,干笑着问道,但语气中已是带上了火气。
他身旁的亲卫们,也想冲上去围住萧夜,但旁边的军士们,哗地举起了火/枪,枪口微微斜指向上,“咔吧,”整齐的装弹,火门随着枪机拉动,已经顶上了膛,隐隐包围了胡适彪他们。
明目张胆的威胁,顿时就让胡百户的亲卫们愣住了,侧面这二十个军士冰冷的眼神,预示着他们只要接到命令,会毫不犹豫地开火。
哗,外圈看热闹的人们一下子就散开了,远远地跑出好几十步,有的人甚至都跑进了石堡,但没人理会。
“西门萧夜,你想干嘛?”被吓了一跳的胡适彪,赶忙后退两步,色厉内茌地喊道,“本官是千户所任命的石关屯百户,你可是想造反?”
堡墙上,王梓良闻声讥笑地摇摇头,这个愚蠢的百户,要是石道真的要反了,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咦,胡适彪,这话你不能乱说,”萧夜眉头一挑,“去年到现在,千户所只给了两个月的粮饷,到现在还欠着十六个月的,修建百户所的银钱更是没有,何来的百户所公房?”
“造反本官不敢,但我的东西谁敢白拿?”
指指身后的石堡,萧夜笑呵呵地仰起头,根本就不去看这个曾经常喊的叔叔,“山上的房屋各有其主,百户所你还是另找地方吧,”
“你,你个萧哥儿,眼里还有长辈吗,我可是和你父亲相处多年的同僚,”胡适彪见状,大声地吼叫道,“这个石堡,本官还就住定了,”
“长辈?胡适彪,摸摸你的良心,石关屯没有粮食的时候,你可是说过一句话,鞑子几次来犯,你可曾来信问询过,您这样的长辈,我是不敢认,”萧夜冷笑着,双手环抱胸前。
“这个石堡我的建的,你要住,可以,晚上看好自己的脖子,别第二天脑袋没了怨天尤人,”白森森的牙齿间,闪烁着阴冷的寒光,萧夜实在见不得偷羊嫌臊的厚脸皮。
上前一步,一把抢过公/文,萧夜不再理会胡适彪,扭头厉声喝道,“各小旗,按例巡逻行事,”
“是,百户,”两队举枪的军士,在旗官的带领下,脚步整齐地离开了空地,一队去采石场石堡执哨,一队下山戒备去了。
“岳父大人,小子这就告辞了,”把公/文交给小六子,萧夜冲着杨天受一拱手,见岳父面色不愉,赶忙转身上马。
亲卫们纷纷动作起来,一人双马踩蹬上马,簇拥着两辆马车,踏踏踏踏地下山而去。
萧夜走了,王大力作为石关屯司吏,上前冲着一脸怒色的胡适彪拱手,“胡百户,还请先到职下的家里一坐,名册马上就送到,”
对于萧夜突然爆发的跋扈,胡适彪一时还接受不了,嘴唇颤抖地指指萧夜的背影,“你看看,你看看,一个毛头小子,当了百户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迟早要吃大亏的,”
他之所以没有爆发,不是怕那些军士,而是萧夜走前说的在理,千户所欠石关屯十六个月的粮饷,要是放在别的百户所,就算手里有点地,有口吃的也罢了,怕是一旦有事军士也要哗变了,何况这里半垄田地也没有。
“呵呵,年轻人嘛,火气大点,否则在草原上遇到鞑子,拼杀连气力都没有,”王大力谨慎地笑道,引着胡百户向自家院子走去。
“哦,真的能遇到鞑子?”看着陪在身侧的王大力,胡百户脸上稍稍一僵,脚步也迟钝了片刻。他这满是怀疑的问话,让脾气忠厚的王大力,也是郁闷了。
“那是,去年到现在,土地庙里侧殿供奉的灵牌,已经有六十八个,战死军士的坟茔就在西面的山包上,”王大力头也不回地说道,“还好尸骸找回来了,”
“伤残的军士有十七个,西门百户慈悲,给他们发着半饷,让他们在石堡留着过活,”
来到王大力的家里,吃了些饭食,胡适彪拉着司吏聊了好一会,这才知道,原来山上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是萧夜花钱支持修建的,里面没有千户所的一文钱。
这下子,胡适彪直接就傻了眼,百户所连地方都没有,他住哪啊,在哪办公啊。
王大力厚道,说通了杨天受,把自家和杨天受的家一并让了出来,作为胡适彪的百户所,要不然他和亲卫都没地方住。水伞也送了两个给胡适彪,让他们起码有口水喝。
至于饭食,到时见自有军舍伙房送来,掏钱就行;石关屯粮食充足,但多二十来张嘴日子久了,王大力也弥不上帐。
按着萧夜的性子,别说水伞,就是一个土炕也不会给胡适彪住。
杨天受收拾行囊书籍,搬进了萧夜的院子,王大力一家则搬去了采石场石堡,那里的军舍一直住不满,围上一堵矮墙圈个小院不麻烦。
安顿好住宿,休整了一天后,胡适彪找来王大力,百户所原来的总旗是坤叔和杨天受,现在明显是不行了,必须尽快换人。
细问之下,胡适彪才得知,山下还有三个旗队军士在草原边缘,防备鞑子的突然袭击,和山上另两队军士每旬一换,加起来一共五十五人。
马道石堡那里的军士,王大力想了想,还是告知了胡适彪,毕竟在屯里时间一长,啥消息也藏掖不住。这一点,萧夜走之前,没有过多交代,想来是可说可不说的。
王大力手下的五个旗官,也就是匠人队,五十多人,都在采石场石堡里每天忙碌,加上鸡鸣村六十人,有上百人每日在磨坊捣鼓着黄灰泥,由黄家统一收购。
对于王大力的坦诚,胡适彪还算满意;但感觉尚好的胡适彪,等到王大力提起军士的粮饷后,顿时神色大变。
………………………………
九十一章、银票加大棒
在和王大力聊了一个多时辰后,胡适彪沉默了,他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石关屯,竟然如此复杂,军士每月的粮饷,折合下来要二百多两。
最为可怕的是,每月两次外出草原,给那波斯人押运货物,竟然西门萧夜也常常亲身而行。
笑话,那不是找死嘛,蒙古鞑子那是好说话的?胡适彪靠在木椅上,喝着酸酸的茶水,对萧夜的莽撞很是不屑。
一年半的时间,军士伤损将近一半还多,这个比例在其他百户所,估计军士们早就不干了,哗变都是轻的,回家种田都比这安全。
不过,看样子石关屯百户所的军士们,对西门萧夜很是敬重,这下来的事就不好办了,琢磨了好一会的胡适彪,决定先缓缓,等自己摸清了这个百户所的底细,再出手不迟。
萧小子每月拿出那么多的饷银,自然他不会认可,就是按常例的粮饷,也得等千户所发给,他可是没那么多冤枉钱。
反正,这里已经是自己的地盘了,任他西门萧夜再厉害,也管不到自己的头上,打压掉两个总旗官,换上自己人,那些军户也不敢炸刺。
他来石关屯的主要任务,一是看护好后山的工坊区,二就是摸清波斯人的供货渠道,这两点千户大人可是叮嘱了多次的。
在千户所花费了不少钱财的胡适彪,因着蒋杰的关系,也投靠了黄家少爷黄昌祖,既然已经投入到了人家门下,那这里就得看好了,看好了那运货的渠道。
如果能联系上波斯人,那不但黄家,就是王家也会拿出不菲的赏赐。
让胡适彪意外的是,他来到石关屯百户所已经两天了,屯里的运转依旧有条不紊,除了王大力时不时来他这里转上一圈,说些套话虚话,那些旗官甚至连面都不露,更别提来拜见奉上敬礼了。
不着急,慢慢了收拾你们,一个也跑不了,胡适彪心里冷笑连连。
屯里的人都很忙,军士按时出操演练,匠人去采石场出工,老人小孩闲暇了要采摘藤草果子,送到乙字号磨坊换些铜钱。
甲字号石堡里,那朗朗的读书声,在每个清晨都那么的显眼,这一点,胡适彪很是诧异。
“真是一伙土包子,上司到任,都要请吃送礼,这是惯例,咱们可好,待在屯里就剩睡觉了,天气热的人待都待不住,”
胡适彪的亲卫,都是在百户所里横行的主,自打到了石关屯,一切都变了,没人待见,自然在百户耳边说话不好听了。
尤为让亲卫们愤怒的是,每天来送饭的老军,都要收走饭钱,这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
要是不给,那下一顿饭,就等着饿肚子吧,憋屈的胡适彪,摆摆手让亲卫不要计较了小事,几个小钱而已。
他们初来乍到,石堡那里军士的眼神冰冷,很是吓人,亲卫现在还不敢去惹事。
两个院子里各有一个水伞,那是王大力给借来的,说好了是杨天受的东西,暂时先用。
两个水伞每天的出水量,堪堪够这二十一人饮水洗漱,要是想每天都洗澡的话,那就勉强了。
刚来的第一天,胡适彪和亲卫们守着水伞,很是新奇了好一会,但看来看去看不出门道,这大伞如何就能不断凝结水珠,像是凭空就出现了,很让他们惊讶不已。
再稀罕的东西看久了,也就习惯了,知道这玩意自己不能处置,胡适彪只能悻悻地冷哼几声。
石山上没有水源,他在山上一天,就不能打水伞的主意。
萧夜留下的五个小旗,他现在只是见了两个,但这两个小队,在演兵场上的训练,胡适彪也远远查看了,十五支长火/枪,每人一把军弩、弯刀,武备倒是不错。
尤其是当军士们演练短火/枪的时候,胡适彪的亲卫们眼睛都瞪圆了,那个西门百户爽快啊,都给军士配上短火/枪了,这在黄家找熟人去买,也得一支二十两纹银,概不赊欠的,弹丸还得另卖。
他们作为胡百户的亲卫,现在还没人手一把短火/枪,只是有两把黄家造的妆点门面罢了。
只有胡适彪,看过军士操演后,脸色越发地难看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临出发时,罗愈飞他们看向自己的眼神,为何那么奇怪了。
这些军士身上的萧煞之气,他能看得出来,做不得假,不是每日操演能养出来的。
原来,这里是真的会遇上鞑子,传言那是真的;脑袋里轰轰乱响的胡适彪,自认眼睛不会看错,二十名军士连带旗官,每人身上携带的弯刀圆盾,应该就是出自草原鞑子之手了。
午饭后,为了表示对胡百户的诚意,王大力亲自邀请胡适彪去了甲字号石堡,带着他在里面转了一圈,打开了萧夜留下的武器库。
一溜打通的四间石屋,最里面满满一大间,堆放着高过头顶的皮甲、马鞍,地上随意地堆着弯刀、圆盾,靠墙的木架上,斜斜堆着上百把角弓,形状各异,箭囊鼓囊囊地扔在脚下。
“百户大人,这是缴获鞑子的军械,西门百户看不上,就留在这里了,”脸上带着隐隐的自豪,王大力高声说道。
“这个?”很是震惊地看着满满一屋子的军械,这带着浓浓膻味的房间,胡适彪一眼就看出,里面的东西,却是出自鞑子。
尤其是大部分军械上,那黑色的血迹,让这个百户脸色凝重;第一次,他觉得,那个萧小子,看不透底细了。
“那鞑子的脑袋呢?没看见硝池啊,”旁边的亲卫,捏着鼻子询问道,他的话,随即让胡适彪眼仁微微一亮。
“哦,第一次和鞑子交手,西门百户把鞑子的脑袋上缴千户所了,想必胡百户知道,”王大力浑不在意地说。
“再接下来,无论是在草原上,还是在这里和鞑子接战,西门百户下令不再砍脑袋了,说那玩意看着恶心,怕吓着自己夫人了,”如此轻飘的解释,顿时让胡适彪气的眼冒金星,连连暗叫可惜。
“西边的坟场那里,估计有一些,是祭奠军士用了,半年多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嘴里自语着,王大力扭身出去了,里面的味道他也受不了。
身后,胡百户和亲卫,哭笑不得地跟了出去。
看过寂静的甲字号石磨,胡适彪对磨坊里庞大的石磨,很是惊叹,但是仅仅是围着看了一圈,就不再理会了,这大家伙应该是样子货,否则西门萧夜就不会随意地丢掉了。
石堡里,在堡墙上执哨的两个传令兵,以及躲在暗堡里的王梓良,胡适彪罕见地没去打搅,到这时,他基本是看清了,这里就是个绞肉的石磨。
银钱乱人心,但也得有命去花销,鸟为食亡的冲动,胡适彪不屑于那么莽撞。
只要去草原上,就有死人的可能,何况是一月两次地押运货物,难怪那个稚嫩的小百户,一年多的时间,就变得气势那么逼人;难怪罗愈飞他们不和自己争抢石关屯百户的职务。
沮丧的胡适彪,匆匆回到临时的百户所,盘算着是不是找王崇礼,恳求让自己还是回碎石堡去,这里实在太让人担忧了。
作为一个基层军官,胡适彪眼光老道,初上石山,就一路看过地形了,一挨被鞑子围在这山上,除了坚守到底,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
放眼望去,四面蔓延绵绵的毒草,也让石关屯成了一个牢笼。
“百户大人,不会是那西门萧夜,变着法子吓唬咱们吧,就那些武器,估计要干掉几百的鞑子都不够,说不定是在草原上买来的,”心思灵动的亲卫,见自家百户愁眉苦脸的样子,凑上前狐疑地说道。
他们来石关屯,是为了把持波斯人进货渠道,收钱来的,不是来和鞑子死磕的,哪能被吓唬回去。
“嗯,你说的在理,咱们再看看,看到底鞑子有多厉害,”眼珠子转了几转,胡适彪沉声道,他花出去的好几百两银子,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
胡适彪知道,他不过是个马前卒,碎石堡两个千户都在盯着他呢,黄昌祖也等着他的消息。
一旦把握了这条道路,找到了波斯商队,那后面接任的百户就出现了,在此之前,他能捞上一把就要狠狠地捞,不能白白地当了炮灰。
没有急切地插手百户所军务,胡适彪养足了精神,等着下一波去往草原的驮队。
不提胡适彪耐着性子待在石关屯,再说萧夜一行,渡过西龙河,第二天赶到了碎石堡;一路上走来,疯狂蔓延到了河边的藤草,让萧夜暗暗心惊。
要不是道路两边的黄连树,估计他们只有绕道清风谷了。
这还是天旱,藤草就长得这么凶猛,一旦遇上顺风顺雨,萧夜不敢想象,最起码,身后的两个火墩,是绝对保不住了。
那两个火墩,由碎石堡千户所直管,为的是保护西龙河南岸大片的粮田,哪个千户也不敢轻易放手给下属,这可是一大笔的粮赋,出了问题官职就难保了。
马队护着两辆马车,轰隆隆来到了碎石堡,早已得到消息,派出伙计在堡门口等了两天的黄富贵,急匆匆跑出了屯堡,满脸笑意地把萧夜他们迎进了城堡。
现在萧夜可是他的大主顾,不但新旧粮食按市价大量收购,暗地里的交易也是数额不菲,他咋能不尽心招呼呢。
包了黄家的客栈,安顿好家属,萧夜留下亲卫队,带着小六子和左石,一身重装赶赴千户所。
在百户所外,萧夜忍着恶心递上礼单,很快就被千户王崇礼在客厅召见,双方依旧是心照不宣地做足了礼节。
不顾天气炎热,萧夜三十几斤的铠甲在身,自然不会下叩拜礼,好在王崇礼大度,一笑了之。
小六子和左石同样铁甲在身,守在外面的阳光下,浑身大汗淋漓。
田广林去了甘肃镇公干,萧夜和王千户说了会话,拿到了新的印信,上缴了石关屯百户印,这才告辞而去。
站在客厅台阶上,王崇礼看着萧夜离去的背影,眼神颇为复杂,这个能打敢战的百户,年纪不大,举止有度,但身上裹挟的一股虐气,让他竟然有了掌握不住的感觉。
“哎,内地局势惶惶,流民四起,朝堂疲沓,外有蒙古人频繁袭扰,也不知道,他对王家来说,倒地是福星还是祸患呢,看看再说吧,”低声自语的王崇礼,眼角飘向八仙桌上的礼金,神色琢磨不定。
这一次,他对萧夜的战马没有打主意,那五个火墩的防御,靠着四五十匹战马,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好歹能相互支援不是。
换了公/文,萧夜休整一晚,第二天就离开了碎石堡,这里是王崇礼的地盘,他要是访亲拜友的话,说不得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尽早离开的好。
托付黄富贵给张子强家捎点银钱后,马队清晨出了碎石堡,向着最近的老羊口火墩赶去。
老羊口火墩建在一处丘陵高地上,据守着甘肃镇通往碎石堡的要道,附近还有一个军屯,由百户徐海管辖;但是徐海一般住在碎石堡,只有春种、秋收时来上几趟。
驻守火墩的旗官张子长,是张改则的外甥,虽然张安林来找过他,但他根本就不予理会,军纪事关身家性命,和火墩外的人来往密切是要醒杖的。
再说了,张子长早前接到过千户所的军令,要他严密监视石关屯的动静,为此他还被藤草的毒刺给放倒过两回,哪能给得张安林好脸色看。
当然,后来张改则一家去了石关屯,张子长也听说了,就是不知道过得咋样。
当马队隆隆地赶到老羊口火墩时,张子长带着军士已经在火墩上等了很久了,见穿着鸳鸯战袄的一队马军过来,眯着眼看了好一会,还是不敢确定是不是新任的百户来了。
直到马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