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绿色风暴-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突突突,”连续不断的火舌添出,横扫而出的弹雨,嗖嗖泼洒出去,三十多根粗大的木桩,断茬飞溅;“啊,”站立起来的小六子,被强烈的机枪轰隆声,刺激的嗷嗷叫喊了起来,玩命地扣着扳机不放。
“咔,”突然,机枪不再轰响,歪斜的弹链卡阻了顺畅的供弹,小六子使劲扣了几下扳机,郁闷地看着身旁呆滞的左石,“左石,赶紧啊,打不动了,”
被哥哥昨夜教了一遍的左石,忽然晃过神来,擦擦嘴角的口水,上前扳动卡销,打开压弹钢板,把皱巴的弹链往前推了一点,让子弹入槽后,咔地合上钢板,“六子哥,让我试试,就试一下,”
“不行,这玩意太危险,百户那里说不通的,”一本正经的小六子,脸上的红潮未退,一抖肩膀晃开左石,“让开点,我还要检验着机枪呢,”
“哦,”左石无奈,乖乖地扶着弹链,耳边又是一阵猛烈的轰鸣声,小六子的嚎叫声赫然再起。
不远处,萧夜和十几个亲卫一样,都被这沉重笨拙的机枪,狂暴的火力惊得心神震动,等到他醒悟过来,想制止小六子愚蠢的浪费时,三百发子弹的弹链,眼看着就到了底。
滚烫的水箱蒸汽缭绕,热血沸腾的小六子,被百户怒喝着去捡弹壳去了;左石也被哥哥在屁股上踢了一脚,不及时喝止同伴,罪责相同,两天的采石场劳作暂且记下。
欲哭无泪的萧夜,只能让秦石头的旗队,断断续续地打光了另一条弹链,这辆两轮凶兽,暂时没了牙口。
军品目录里机枪一项,只给了一辆笨重的轮式马克沁,没有那本画册里标明的钨矿,机枪的出现还的看运气,萧夜也是苦闷不的不行,大了好几圈的圆头机枪弹就别提了。
很明显,白龙湖送来的矿料里,钨矿含量实在太少,铜料奇缺,他要去哪里找呢。不行,探矿队还得出发。
没有弹药,就在夜枭旗队无法成行之时,老羊口石堡传来消息,石堡已经接近完工,里面的房屋全部封顶;这个好消息,让萧夜神情一松,带着亲卫骑马去了老羊口。
他走了,留在石关屯的亲卫们,还有远观的那些采石场匠人们,可是有了新话题,这般犀利的火器,他们从未见过,连连感叹波斯人的技艺高超。
在练兵场训练的黑子旗队,军士们和旗官,同夜枭小队一样,碍于军令,兴奋归兴奋,却是没人议论这火器的来路;或许,百户自有隐秘渠道吧。
老羊口屯堡,南北两个堡门按李信安的建议,王大力给加上了瓮城,虽然不大,但对于防御是足够了;萧夜站在火墩平台上,向下看去,一目了然。
天气寒凉,按照百户的吩咐,王大力一边组织匠人们加快建房速度,一边开始让军户们入住了;是的,是军户。
不论是农户还是匠户,只有去李信安那里,全家登记了转籍军户后,才能有机会住进石堡,萧夜不会大方地谁都帮助。没有军户,兵源是他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道路没有平整没关系,水井不多没关系,只要各家烧起火炕,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商议解决。
和其他石堡一样,老羊口屯堡,也就是永和屯百户所,没有打制城门,堡门口外侧,瓮城甬道尽头,照例是一堆摆放整齐的三棱形灰泥石柱,应急用的。军屯改名不易,尽管是在老羊口建屯,大名也只能叫永和屯。
石堡外空地上的营房帐篷,在一顶一顶的减少,守在外面的军户们,笑呵呵地看着新来的书记官,把一家家的邻居,点名叫进了屯堡,很快,他们也会住进新的石屋里。这个寒冷的冬天,看起来会好过很多。
一些随在父母身旁的小孩,手里拿着一团热的烫手的粗布小包,里面包裹着一个两瓣的铁皮壳,铁皮壳里点着一个果核;黑色的果核,点燃后无烟,热量持久不息,功用很快就被军户们利用了起来。
萧夜此刻就站在新建成的堡墙上,手里拿着一个暖手,李信安把这玩意叫暖手,很是贴切。
“信安,这是你想出来的?”薄铁皮现在石关屯已经常见了,弹药箱、罐头盒,都是薄铁皮,只要一个匠人,随手就能打做出一个暖手的外壳来。
“百户大人,职下见小孩在地上点着这黑果核烤手玩,又吃过炒面罐头,于是废物利用罢了,”李信安不安地说道,他脑子灵光,喜欢捣鼓一些稀奇物件,木匠的手艺就是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会的。
“很好,能想到这点,本官倒是不如你了,”萧夜赞赏地夸了一句,觉得这个书记官将来会有更好的用处,给王大力打下手却是可惜了。
但现在屯堡的收尾还少不了李信安,尤其是李寻乌,把一个偌大的工地,管理的井井有条,让萧夜轻松太多了。
想到那本书里的军事编制,加上王梓良多次建议,萧夜犹豫再三,终于下了决心,在火墩召开了秘密会议。
一时间,石关屯的王大力、王梓良、辛濡林、王青、尚舍田,骑马坐车赶了过来,萧夜和梅儿已经等候在了火墩二楼。
这次低级别的会议上,萧夜确定了今后两个百户所,财物账目由梅儿掌管,王司吏和莉娜辅助;这是百户的正牌夫人,大家自然不会异议。
石关屯百户所,明面上依旧是胡适彪统管,抽调青壮军户,补足百名军士,十个旗队,武器主要以后装火/枪为主;王梓良的传令兵,以二十人为满编。一百二十人,不算超编了。
马道石堡那里,驻守五个旗队,王猛代为统管。
王梓良主要负责对外的情报打探,对内甄别奸细之类的由辛濡林管控;辛濡林手里不但有夜枭旗队,还要有一队类似镇抚司官的助手,人员十人,从亲卫队抽调。这些人手,名字不在军士名册上,只是在军户的名册里,很不起眼。
辛濡林初来就有了如此的权限,百户所的老人自然不会服气,但是有萧夜支持,大家也没多说,只是打算看他的笑话了。
老羊口、果子洼、永和屯、交口、西渠五个火墩,现有军士五十五人,那这个新建的屯堡,还能驻扎军士四十五人,也从军户里征集,实在不够就从白龙湖那里要人,旗官百户所指定亲卫担当。
其实,现今各地卫所,军士普遍空缺,吃空饷、让军户给自己佃田,哪里有超编军士的另类,那可是大笔的粮钱,装在兜里埋在钱窖里最踏实。
就算萧夜征召的军士多了,借口还是有的,没看见对面的鞑子吗,谁有本事带着一百军士来驻扎;多上一些军士,只要不招摇,没人愿意较真,反正不需自己掏钱就是了。
没人愿意辛苦地每处卫所清点军士,年年重复,只要下面报上来数目就行了。
探矿小队、押运队,就不用说了,那是百户给军户们一口饭吃的事,拥有少量防身武器算不得军士,倒像是雇佣的役丁罢了。
坐在上首的萧夜安排完两个百户所的编制,见大家没有其他建议,遂敞开心扉,公开了白龙编制,“白龙湖,总管黄汉祥,财物由田秀秀制账,后勤队五十人,杂役二百,军士三百,”
之所以吐露自己的实力,是为了安大家的心,手里有了军士四百,加上永和屯分散的一百军士,哪怕是鞑子来了,也有抵抗的力量。
当然,保密军令还是要执行的,会议最后必须强调。
田秀秀在白龙湖的事,众人有所耳闻,萧夜早早就告诉梅儿了,恐怕,现在田家也似乎察觉了,但奇怪的是,副千户田广林倒是消息来得更勤了,不像以前不管不问。
自家人管自家的钱,天经地义,大家对百户的安排自然没有话说,就是觉得很异样;不过,这里说实话是个三不管地带,还是看清现实,过了今冬再说吧。
征召军士的事,王大力马上下去执行了,他是正经的司吏,和永和屯司吏马贵一起,召集青壮问题不大,就是数量难说了。现在不是怕军士招募不够,是怕招的多了惹人不满。
马道石堡那里,两个丙字号石磨已经运到了,那里的磨坊需要的劳力,自有黄汉祥抽调杂役,甚至一个二十人的武装鞑子,也会长期驻扎下来。
在会议上,萧夜没有说出来的,是他在草原上,那个原先不大的盖伦部落,现在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鞑子部落,控弦牧民达到了三百人,只要给他们换上后装火/枪,加上震天雷、跳雷,稍加训练,那绝对是一支尖刀武力;这是他的底牌,说出来不是好事。
明人对蒙古人的观念,是熟鞑子、熟瓦刺部落,可以亲近交易甚至在大明为官,但生蛮还是算了吧,养不熟的白眼狼,东郭先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积年了。
百户说完了,掌柜的也要给大家漏个底,梅儿拿着账薄,樱桃小口吐出了一句话,话不多,倒是让众人心里扑腾扑腾的,“两个百户所每月钱粮消耗,加上白龙湖,至少三千五百两,加上其他,也就是说,每月没有四千两的收入,大家都得饿肚子,军械物资消耗另算,”
养兵打仗就是拼钱粮,辛濡林几个读书人明白,但王大力、王青,还有尚舍田,被这庞大的数字唬的不敢插嘴了,他们饷银丰厚,但没想到,加起来到了这般数额。
萧夜也没办法,这里一点田地也没有,石堡里的军户,除了当军士拿饷,其他人要么去磨坊干活,要么拼着晕倒,结伴去采摘藤草果子,别的活路根本看不见。
粮食,全部得靠他从三大商家手里购买,千户所根本靠不住,哪怕是陈粮他也多多益善了,在商家看来,萧夜简直是饥不择食。
还好,草原上能供给一些牛羊,肉食倒是不缺,百姓人家本来一年吃肉的机会就很少,年节吃上一次能吹嘘老长时间了。
马道石堡里有了两个丙字号石磨,石料、牛羊就不用送往石关屯,就算是再有心监督石关屯、永和屯,也难以查明波斯货物的来源了。
通告说完,下面就是大家的事了,王大力首先讲了石堡完工程度,言明在落雪前,石堡里修筑房屋可以完成,目前修好的石屋,可以让石堡外等候的军户,现在全部搬进去,每家都有火炕。
但以后再有军户到来,屯堡里的房屋就不够了,毕竟,屯堡里还要建百户所、军舍、磨坊,还要给商家预留商铺位置,甚至还有马厩,一里之地,不堪使用。
“水井已经打出了两眼,出水量勉强,磨坊已经开工了,不过,”王大力为难地看着萧夜,“百户,这里遍地的沙石,军户们筛出来的细沙,倒进石磨里能行嘛,”
要说这里的军户,可是比采石场那里的匠人们,体力活轻了不少,虽然工钱相应减少些,但不至于累的每天饭量奇大,晚上睡得像死狗。
“没事,就按本官嘱咐的话去做,多多砍伐杂木荒草,还有黄家送来的石炭,间隔投入磨眼,灰泥虽然出来的不多,良品全部售卖就行,”萧夜摆摆手,不介意地说道。
私底下,他已经让王大力,把石炭大部分扣了下来储备,光是冬天三个石堡烧火炕的用量,就足以让萧夜抓狂了,哪里还能给石磨用。
瞧见百户眼里狡黠的神色,王大力默默地点头,知道了如何去做,他不懂黄灰泥配方的窍门,自然百户说啥他干就是了。
永和屯堡西面三里的丘陵,已经被清理出了大片的荒草地,三家商户派出的家卫,带着数百的匠户,先在圈好的地块四周,栽种上一尺高的黄连树树枝,浇上一桶水,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挖地基了。
这里的工坊区,就是以后第二个磨坊区了,西面北面丘陵大部分是山石质地,石料可是漫山遍野,这都是钱啊,晚一天开工就晚一天挣钱,那还不拼着命地赶工。因这里丘陵起伏,军户们就叫称为丘陵工坊。
这里距离石关五十里,较为安全,所以,三大商家雇佣的农户、军户甚至匠户,数量就翻了几翻,建房打井,忙的不亦乐乎。反正磨坊开工后,按灰泥产量派发工钱,偷懒的只有眼红的份,也不虞拖欠。
让萧夜想不到的是,打着给新建工坊区送粮旗号的黄富贵,从碎石堡出来的马车里,竟然有两辆装满了黄铜;大小不一的破碎铜片,上面还带着彩绘,也不知是把哪家庙里的佛像毁了几座,一股脑拉过来了。
马车趁着夜色被送到了永和屯磨坊,亲自赶车来的黄富贵,揣着小六子给的四千两银票,还有三张百两银票的赏钱,留下马车兴冲冲地走了;下次给老羊口送粮卖菜,马车顺便就拉回去了。
三枚铜钱一两,十二两一斤,七千斤废铜八万四千钱,折白银不到三千两,精明的黄富贵早就算过了;王大力和小六子也不傻,报得百户重量后,悻悻地看着这个奸商拿走了银票。
沉甸甸的马车,萧夜亲自押运回了永和屯,看着亲卫们把七千斤铜块送进丙字号石磨,这才骑马去了火墩。
有了黄富贵私下里的买卖,萧夜第二天回到石关屯,就给地下武器库里,堆满了弹药。
毛瑟步枪子弹,取了一万发,马克沁子弹三千发,看着数量不少,但是平均到军士身上,还是不敢放手打上一场大规模战斗。
载重马克沁的轮车,被手巧的军士拆开了,绑在四个驮马身上,三千发子弹十个弹链,全部驼在了马背上;夜枭旗队,在秦石头的带领下,深夜去了马道石堡。
尚铁终于从山里跑了回来,一个多月不见,人整整黑瘦了两圈,走路都是飘得。
萧夜亲自给尚铁熬了一锅粥,看着他吃过饭,又洗了热水澡,这才两人坐在百户所堂屋里,聊了一个时辰。
吕一刀的消息有了,那夜枭旗队也到了出发的时间。
他们带走的,还有五千发毛瑟步枪子弹,五千发火/枪弹丸,枪榴弹、震天雷若干,那是给马道石堡补充的,没有了子弹的步枪、火/枪,连长矛都不如。黄汉祥那里弹丸的补给,今后从王猛那里拿取就行。
此行夜枭旗队里,不但有尚铁,在马道石堡,还要接收几名鞑子骑手,没有熟悉东部草原的牧民带路,迷路太容易了。
百户所小院里,天气转寒,坐在院子里已经不合适了,但萧夜不愿在闷气的房间里多待;辛濡林坐在轮椅上,喝着酸酸的茶水,看着萧夜在摆弄那个小泥炉,炉子里红彤彤地烧着的,正是一个个豌豆大小的黑色果核。
玻璃产量不大,自己用明年都不一定,卖钱还来不及呢,自家窗户按玻璃还是等明年吧。
“石道兄,他们此去,有点草率了,吕一刀凶名在外,实力强大,找到他的老巢,怕是也难以全身回转,这个死仇结的,难了。”辛濡林缓缓摇头,时机未到,他并不赞成让秦石头他们去。
“无妨,已经结了仇,光脚不怕穿鞋的,刀不磨不利,顶多我折损十几个军士,但他吕一刀想吃掉秦石头他们,就看他牙口硬不硬了,”萧夜虽然说得轻松,但还是让辛濡林看出了眼里的担忧。
夜枭建成的初衷,就是要干这见不得光的事,这些军士,将来肯定会成为旗官,也是敢打敢拼的料,一挨折损一个,他心里都难受的紧;但不出手,萧夜怕的就是马贼和鞑子同时来袭,石关屯和老羊口两面遇敌,后果难料。
新招军士的训练,要加紧了。
按照后装枪枪管磨耗来看,步枪打出三百发子弹,枪管也就报废了,那辆笨重的机枪,此行回来估计也成了废铁,萧夜也是无奈。
在没有重火力大量出现之前,军士的数量就是胜利的保证,兵力捉襟见肘的萧夜,自保根基是首要的大事。
………………………………
一百零四章、赶到牛角峰
丘陵工坊区很快就开工了,甚至在匠户的草房搭好钱,磨坊就已经开始往里拉石料了,让三个商家惊喜的是,这三个乙字号石磨,磨出来的灰泥,竟然大部分是精品灰泥;自然,他们更是对手里的灰泥配料,管控的更加精心了。
良品灰泥呈淡黄色,上品的呈青黄色,精品的可是青灰色,是个匠人一眼就能分辨得出。
要知道,在后山磨坊区里,哪怕石磨用的配料是上品配料,出来的灰泥也不一定是上品,这一点萧夜也是含糊其辞,堡德斯更是无可奉告,又能耐不要用石磨啊。
官窑也会出次品,这一点上,商家想的比萧夜更为豁达,但萧夜却是耿耿于怀,本身他就是以王大力的经验,瞎绉的一个配料单,冬季目的相当阴险,整天提心吊胆地怕商家上门找他要说法。
现在好了,误打误撞地有了大量精品灰泥产出,他也能安心地带兵去操演火/枪了。
秦石头带着夜枭旗队,引着二十多匹驮马来到了马道石堡,驮着沉甸甸货物的骡马,货物要先在石堡的仓库里存储,分类按需求再运往白龙湖。
驮马携带的物资里,不但有大量整套的野战制服,里面带丝绵内衬的那种冬衣,还有粮食、军械弹药,最为醒目的,是带来了十几个暖手,还有一大袋黑色果核,是让王猛他们试用的。
野战制服以及那结实的土黄色背包,萧夜看过目录后才知道,只要有木材和石炭,就能大量的取用,哪还能舍得花费银钱地买鸳鸯战袄,长长的下摆走路都显得累赘。
所以,明面上的旗队每个军士,人手一套鸳鸯战袄,那是给上面做样子看的,下面可是人手四套土黄色制服,单、棉各两套,破损可以去王大力那里调换;制服按萧夜打算,每年新发四套,可是把军士们高兴坏了。
眼下,秦石头他们就穿着土黄色厚实的制服,肩扛步枪,腰里扎着巴掌宽的牛皮带,身后背着同色的大背包,啥弹药给养都能装进去,外面扎上一条毡毯,侧面插上一把短柄军铲,标准的石关屯火/枪兵打扮。
黎明前赶到石堡,堡墙上执守的哨兵,同样是野战制服,带着毡帽,脸上围着厚厚的羊毛围巾,在寒风中依旧不停地来回踱步。
远远地传令兵联系上了,王猛王虎兄弟把秦石头他们迎进了石堡,指挥军士卸下物资清点,双方画押确认后,秦石头的押运军务才算完成。
因这里有了磨坊,黄汉祥他们可以绕道戈壁滩,送来硝石硫磺等原料,顺便就取走了给养,倒是不用石关屯派出旗队护送物资了。
石堡里人多了,王青他们过来,又给盖了一圈的军舍,两层套圈的布局,让堡中央的广场,直接小了一半还多。
“我说石头,你那骡马上驮的是啥,看你小心的,连看都不让看,”王虎见哥哥认真地在点货,自然不会放过那几匹集中在院里的骡马,但是看守的军士很负责,没让他翻看。
“那是百户给的,最新火器,呵呵,一开始也把我吓了一大跳,”秦石头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的暖手,“瞧瞧,这可是咱百户所的新玩意,暖和着呢,”
“我看看,”拿过暖手,王虎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解开布包的铁皮壳,烫的根本拿不住,差点抖手给扔了。
但是,老成的王猛清理完货物后,眼睛也盯在了骡马上,好奇心不言而喻,秦石头无奈,让军士解开蒙布,“瞧瞧,这是咱百户所刚有的,叫啥的,”一时想不起名字,秦石头只有看向旁边的狗蛋和尚家和。
“百户叫它马克新机枪,最新的火器,打起来枪口火舌就有一尺长,可厉害啦,”尚家和夸张地比划着手势,“五百步,是五百步,那小腿粗的木桩,一扫一大片,哗哗的,”
满意地看着王猛和王虎惊讶的表情,秦石头遗憾地摇摇头,“就是子弹精贵了,百户说一发子弹就要三个大钱,他也买不了太多,”
“啥,三钱一个,这哪是打子弹,简直是打钱嘛,”王虎不信地撇着嘴,“不想让我们碰,也别用钱吓唬人吧,真是的,”
“牙合,虎子,你还真别说,这价钱我觉得不贵,”秦石头有点急了,他是老实人,见不得别人怀疑,上前从骡马驮着的筐子里,打开了一个铁皮弹药箱,抓起弹链,露出比大拇指还粗的子弹。
“来来,看看,你们看看,见过没,见过没这种子弹,一个个的井底之蛙,”嘴里嘲讽的秦石头,洋洋自得地说着,却发现没人在听着他说话。
不但是王猛、王虎,就连一旁看热闹的军士,都围了上来,看着秦石头手里的子弹,个个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有人不信,上前摸了摸,好家伙,这要是打在人身上,那还不把身子给打出个酒盅大的洞,啧啧,太好看了。
呼啦,军士们涌了上来,每人都要摸摸这种粗大的子弹,直接就把秦石头给挤出了人群,就连在军舍里休息的军士,听得此事,先后跑出来看稀罕了。
除了堡墙上执哨的军士,四十几个军士挤在不大的院子里,把拉出箱子的长弹链,在手里摸来摸去,赞叹声不时响起。就连那浑身带着膻味的鞑子骑兵,也挤进来,瞪圆了眼睛瞅着这粗大的弹丸,夸张地哇哇叫着。
石堡深处的磨坊,进进出出的的军士,要不是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还的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