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仙国师-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救了郝将军家人!那是莫大的功劳啊。当有重赏!重加奖赐、明rì本宫直接递给父皇!”
“善哉!过后尚要去东都办事,主要是七月初二乃创教两周年典礼纪念rì;去年是因为赶去崂山救人,今年则是好好庆祝方成咧。”
“甚好,到时本宫也得赶去才行啊!是吗?”太子也很有兴趣。
华灯初上,兴道坊的大将军府邸灯光明亮,黄平左牵右携的带上翡哥兄妹、与秋水、唐燃游览着这层层飞檐拱斗的宫廷建筑。
“这原是哪位天潢贵胄的宅院啊,虽显得略微陈旧却依然如此的气派华贵!”秋水与唐燃都以此发问。
“哈哈,要说这豪宅的主人想必不少,本尊就知道贞观四年,唐太宗大破突厥,迎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回京,就住在这里十七年;直到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萧皇后崩逝,享年81岁。”这是黄平查与唐相关资料时意外获知的。
“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啊,高寿到81岁!蛮可以啵。”唐燃想到了自己的太公(即爷爷)大人(即父亲)、可真是“英年早逝”。
“羡慕吗?人生不如意十之仈jiǔ也?萧皇后,出自政治文化世家兰陵萧氏,其父乃西梁孝明帝萧岿萧仁远,母亲张皇后;由于她出生于二月,在襄阳、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江南风俗以为不吉,遂辗转送出由堂叔萧岌收养;不久,她的养父萧岌过世,她的舅父张轲不得不收养自己的外甥女。”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这位开国皇帝封次子杨广为晋王。并去西梁国挑选一位公主作为次子杨广晋王之妃。
萧岿得知此事后就去占卜,结果是凡自己身边的女儿皆不行宜,最后,不得不接回了由舅父收养的女儿,占之结果是大吉大利。
于是,只有九岁的萧公主便嫁给了年已二十一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妃;却因年纪尚小,接入宫后并未成婚。杨坚的独孤皇后十分喜爱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视其为自己的女儿抚养,为她延请了许多师傅、学士,传授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等等文化技艺。
聪明过人的萧公主学什么像什么,而且往往是一点就通;也风光快乐的生活了四五年下来、她不但出落成一个雪明花艳、亭亭玉立的美人,而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
转眼到了开皇十三年,受命镇守扬州的晋王杨广回到京都长安和小媳妇萧公主完婚。这一年,杨广二十五岁,小媳妇才刚满十三岁。尤其杨广是出了名的好sè之徒,一见到容貌秀丽、风姿绰约的小媳妇自然是更喜欢得不得了。而且杨广得知占卜奇人袁天纲早年曾说过自己的这位小媳妇“母仪天下”的话,那她是“皇后命”呢!作为他的夫君岂不就是皇帝?而当时隋文帝杨坚是立长子杨勇为太子。
蓄有纂储夺位的杨广他暗地里甚为高兴。把这位小媳妇视为自己鸿运的预兆、命中的福星。
后来,晋王妃萧氏凭着婉顺聪慧、温柔靓丽,深得文帝夫妇欢心、杨广宠爱,也确实为其夫晋王杨广夺嫡登基立下汗马功劳;她也当真是“母仪天下”,隋炀帝也意得志满的立她为萧皇后。
隋炀帝即位后,却是多有失控,即便是宠爱的萧后屡屡婉谏也无好结果;他在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城,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制度,他率军亲征西域吐谷浑、阔疆数千里,还曾两次派人到当时称为“流求”的台湾岛;加之大规模的工程营造,三征高句丽劳民伤财等等,因为滥用民力,致使国库亏空,造成天下大乱。
到大业十四年(618年)前后不过短短的14年,一个“美姿仪,少敏慧”、南征北伐、屡立战功的晋王,即位之后,又对国政怀有恢宏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的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缢杀,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炀帝遇害后,萧后带着幼孙、皇室诸女,先是流落于宇文化及、其后又失陷于窦建德,再被义成公主迎其至**,依附流亡突厥的残隋百姓奉炀帝之孙杨政道为主,奔波定襄郡,(郡治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之北,定襄郡下有定襄县,在今呼和浩特东南)。
直到贞观四年、大唐卫国公李靖李卫公剿灭**,始得迎萧后等人回归长安,就居兴道坊这里。直到贞观二十一年萧皇后逝世,享年80岁;可说是晚年在这楼台亭阁生活了17年呢!唉喔,真是:
曾经辗转二月生,失落流亡几时停。风雨飘摇归故里,享年八十有何荣!你们说多活这几十年其能感受到什么?”
“不是有句话叫‘好死不如赖活’么?”唐燃颇有感受的说道:“某在十二岁父母双亡后、屡遭欺凌、几陷绝境,还真意懒心灰想过一死了之;然弱弟在侧,又总想起娘亲泪眼淋淋的告戒奴家‘好死不如赖活’!不然何得到今天……”竟不由自主的哽咽唏嘘起来。
“啊呼哟!请仙尊国师救命呵!呜呜呜!”大厅方向传来阵阵聒噪、掩不住干瘪嚎啕的痛哭声声。
………………………………
第180篇 不一而足
() 却是总管yīn佟的助手木贵急急匆匆奔跑上前,还不忘敬礼禀报后就说:
“有一老京官嚎天大哭倒在厅堂,口口声声哀请国师赶快救命!yīn总管正在忙乎……”话未完,黄平也已出阁而去了,还念叨着:
“难不成某的府邸已是医院了么?老京官有病请医诊治呵、御医也找得到咧。【全文字阅读。】”身后转来秋水的声音,却是:
“翡哥儿、姬儿,快出来!躲哪里啦?”秋水已与小兄妹混得情若母子了;唐燃则飞步追赶黄平。
厅堂上却是安静了许多,稀稀拉拉围着不足十人,四个轿夫竟上到厅里了,轿子歇在了厅门侧;yīn佟正挥手让一使女提壶拿杯下去。
两个汉子蹲地上与横卧厅堂的白苍头嘀咕着什么、老苍头唏嘘不已,只是没有呼天抢地了;却仍是哭腔兮兮的喝问:
“怎地不见救命的国师过来?连请国师的人都不见了!某可怜的盛娘子喔~好命苦啰哦!呜嗯咽……”说着又泣诉了起来
“住嘴!吵的什么劲?这府邸庭院何时成了茶楼酒家了?”唐燃立眉娇叱,她竟先于黄平一步从后堂转了出来。
“善哉!贫道有礼了。你不是太常寺太常卿吗?不是“尸厥”症、或偏枯、风痱(中风等疾病)吧?这还真不是医馆!”黄平也说。
“仙尊国师请救盛娘子xìng命,老朽溅命也在国师手中!某那苦命的盛娘子咧,千万要等太公(即爷爷)我呐!呜嗯咽!”眼粒巴洒的太常卿李追铭,声悲气竭的连爬带滾、几下就蔔伏在黄平足前,伸手搂着一只脚,一手高举着血糊糊的廷赛用笺纸递给国师、哭诉道:
“只怪老朽训导无方、养成如此心傲气窄;不怨国师赛题刁僻、竞选本难抉择!先赏见盛娘子一面吧,救不转某公孙合该命薄!”
“善哉!李太常辖下太医署,良医妙药何其多也,焉能不近水楼台啊。如何还折腾到某国师府了?”黄平实话实说,伸手接笺纸。
“这是某那倔孙女、犟丫头,心高气傲过了头!什么绝笔诗、死了还不知绝甚么名堂?”
“备车!先去太常卿府上再说!”黄平挥手说着,就见颇会审情察势的yīn管家已与木贵于厅前驱车待发了。
“亲仁坊!”请得动了国师、太常卿李追铭的泪眼总算有了丝丝希冀的闪光,亲自于车辕上靠厢门坐着指路。
黄平这才偷闲让唐燃看看“待救”的李盛娘写的什么“绝笔”?却不过是两首七言诗:
一场梦尽东流、满目都是望门愁;琴棋书画何所用、不识水鼠无出头;
难怨临场有内定、只缘福薄是根由;来生若得重于世、左道旁门切莫丢!
匆匆廷赛太仓惶、个个何曾见真章;不怨水土多冷僻、只因盛李近乖张;
即便内定何所怨?落得探花莫雌黄;借以解脱安西去、但愁无颜见爹娘!
“看来,仙郎君呀,一场皇命竞秀赐婚,你个国师主考官无端惹来多少深闺怨了吔!”唐燃娇声念诵完,悄悄然的轻轻说着。
“善哉!不是说‘即便内定何所怨’、不会埋怨吗?何况也是临场出题、并没有内定呵!”黄平也细细的回言。
“仙郎呵,若是心中全无怨、何必‘临终’写出来咧!不是‘何所怨’、而是‘难所怨’临场有内定!‘难怨’懂么?”唐燃反驳着。
“李太常呐,你的儿子媳妇双双都在安西任所吗?”黄平不屑与之辩论,转移目标、话题而谈其他。
“国师向末职吗?某的儿子媳妇都埋骨在安西任所久矣!景龙二年(708年),娑葛突袭陷落其镇守,双双尸骨无回!”李追铭呆腔板调、言词空泛无情的说着,似乎讲述外人闲事。
“善哉!贫道无礼、勾起了太常卿的伤心往事,实在对不起!”黄平自怪自责的说,错误理解“但愁无颜见爹娘”了!
“仙郎君也真是粗心:前句不是‘借以解脱安西去’吗?想来待字闺中与父母惨遇不无关系,郁闷啰!”唐燃情不自禁的深表惋惜。
“唉矣,老朽还另有儿女,她却是再无父母了!留得堂上双亲在,也许不会有今天(割脉自杀)……”李追铭说得渐无声息。
亲仁坊离之不远、很快就见到了奄奄一息的李盛娘!御医医士上十人木然围着、唉声叹气。
“国师来了,让开让开!”李太常一路轻叱,黄平、唐燃跟了过来,众人纷纷官场客套“卑职见过国师仙尊、见过夫人!”
大厅里灯火明亮,卧榻上、一脸惨白的盛娘子半倚在贴身丫头的怀腰里、肩枕着其大腿,气息微微,胸襟是看不到起伏,右手腕上缠着几层白布,被另一婢女持抚着;
黄平凝神审视察闻着后,伸手翻了翻盛娘子眼睑,探手看了看她的左右手指尖,这才开口说话:
“发现有个多时辰了吧?”也不管丫头的应答有声,也不问太常卿李追铭,即对唐燃说:“小心抱到车上,直往机场!”
机场里,刚布置入贴的机场医务室内通明透亮,唐燃将人事不知的李盛娘置卧妥当,有人正秩序井然而快捷的的准备着输血工作;
直升机机舱口,闻讯而来的张迟、郝思仁正与黄平激言争取为李盛娘输血!坚定一致的反对“司令军长”、国师仙尊再献血了!
“好了,就由郝子输200cc吧!小张你是A型,对吧?”答案是肯定的;随后又询问了一句:“婚事婚期都商量好了哦?”
却只有张迟回答“一切议定,同时举行!”郝思仁已迈步医务室去输血了。
将近两个小时的忙乎,输液床上还在点滴,仍有一脸诧异的贴身丫头枕头边坐着相陪、李盛娘悠悠醒转,见明如白昼的房间、问:
“小翠、某这是在那里?”声音还是那样娇弱无力。
丫头小翠是喜极而泣,其喃喃滔滔的解释可就有得说了、而好多现象她也是惊诧莫名、一头雾水呢。
翌rì的朝会如常举行,不过黄平领着秋水唐燃;张迟、顾媚娘;郝思仁、云久娘等人,却是来得晚多了,山呼却还齐整响亮。
“善哉善哉!圣上英明,今rì卯时大吉,贫道七人、七星定位,已将“控飞仙器”安放在机务中心了,特地奉明圣上:不出意外,月内将有两架红、黄“无人飞天器”,为圣上巡视大唐疆域,尤其是边境军寨、烽火敌情、随时可以查探。”
“黄爱卿!国师是说两架红、黄“无人飞天器”代朕巡视大唐!真能做到吗?它们能把看到听到的告诉朕?”皇上惊喜的询问。
“善哉!那是必然,它们能把看到听到的当即传回“控飞仙器”,圣上就能如同亲见亲听了、千真万实。”
“好!朕大唐有国师辅佐、有如此神器奉献朝廷,真乃朝廷福祚;朕要如何赏赐爱卿才是啊?”皇上开心得很的说着。
“父皇英明!儿臣有本上奏。”李隆基迈步上前向李旦启禀。
“准!”昨晚太子进宫,两父子就详详细细、有商有量的议定了底稿。太子也就一清喉嗓、朗声说来:
“国师集师门之仙力,为大唐炼制的实乃空前之无价瑰宝,功高足可封王!观其神器皆源于海外仙山,儿臣奏请封为海王甚好。”
“准奏!”李旦当即让人笔墨侍候,亲自书写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册授护国天师为仙岛海王,统管流求、澎湖所有岛屿。
“善哉善哉!谢主隆恩!且贫道体察天机,奏请圣上为流求赐名“台湾”:台者为大唐通向外洋世界的台阶;湾者乃弯月若水、紧密萦绕维护着大唐海疆!”黄平煞有其事的向李旦请奏。
“国师所言甚是、正合朕意,准奏!”李旦无有不准,又心痒孜孜的询问:“控飞仙器尚得掌控的职守啊!卿意可有意向?”
“善哉!圣上英明!贫道正有本奉:拟在机务中心培训掌控人员外,初选名单在此,恭请圣上御览。”黄平说着递上名单。
李旦接过、铺在龙案上展开一瞧:
“宋舯儿、梁伊娘、韦绯子、顾媚娘、云久娘、李盛娘、张柃儿、铫桑、何凤、江帆,黄爱卿呵、都是十名女子哦?!”
“善哉!圣上英明!贫道取柔能克刚,那红、黄飞天器,乃至刚至阳的上仙jīng魂修炼,前期如此,尽善尽美!”黄平说得诚恳认真。
“缘来如此,准奉!”李旦愰然大悟,并要下旨册封为十位军器监(正四品上的待遇)。
“皇兄且慢,御妹太平有本上奏!”太平公主实在忍不住了,娇声出口高呼。
“准,御妹有本、尽管奏来!”李旦颇为意外:太平公主讲话口气似乎很冲呢,谁敢对她借谷还糠啦?
“按说“控飞仙器”乃国之利器至宝,应安放在金鸾殿上,以待皇上随时掌握闻看国情;何以偏于明德一寓,实为值得斟酌;新增的十位女子军器监,御妹举荐三名上上之选:萧潇、窦嘉、常娥,想必黄仙郎也见识过她们的风彩,请皇兄即刻下旨。”说得是一心为公。
“黄爱卿啰,朕再听听你的意下如何啊?”皇上自是不会截然表态,随即转问黄平。
“善哉!圣上英明!红、黄飞天器、明察秋毫、德泽千里,之所以控飞仙器安放机务中心,是因为另有玄机、贫道于上空盘旋测定到此处华光隐现、近两年安放最适宜!”黄平小停一会,清下嗓音又说:
“至于十名职守乃是目前由贫道查验所得!萧潇、窦嘉灵缘浅显、稍嫌不足;常娥另有造化,远非军器监可比!”黄平说得很中肯。
包括太平公主在内,所有人都无可辩驳了;皇上降旨定妥下来。
………………………………
第181篇 胡僧慧范
() “婚礼定在六月十八、仙郎君是否要准备点什么礼物吧?”秋水问黄平。【最新章节阅读。】
“还有几天呢,明天去东都吧!离开这么久就未去了啰。”黄平说着,一挺身站了起来、去向内堂。
“唐燃怎么啦?好端端的又是吐又是呕的!”黄平回问跟在身后的秋水;秋水却密密的嘻笑而一言不发,黄平又说:
“问你话呢,白都不答吗?”
“答什么呢?说她有了、两个月了?可她从未与某大姊吱过一词半句什么的!病了吗?红头花sè,做得睡得、走得此是人都快啰!”
“那是好消息!东都回转后,送她去舰艇好了,终于有动静了咧!”黄平见风就是雨的乐得一颠一狂的去唐燃房里了。
东都洛阳河南府牧的衙门大堂,中书令充任的贾庭端坐其主座上,接手此府牧位置近半年来,大祸事没有、小麻烦不断,就从未好好消停过;捻着手中的诉状,尚未完全看完,就已是怒气冲冲、咬牙切齿了。
“这个胡僧慧范,实在也太猖狂jiān诈、yín恶污秽过狠了;难道就没有人将其惩冶jǐng戒么?”愤愤的贾庭拍案而问洛阳县令公弘。
“启禀贾府牧,此僧慧范曾在蒲州,仗着有人撑腰,诳骗讹诈、巧取豪夺平民百姓的财产,有义愤者上告京师,御史大夫薛谦光与殿中侍御史慕容上奏弹劾他,结果是薛谦光左迁为岐州刺史……”县吏公弘见府牧脸sè铁青,莫是暗疾忽发?住口不说了。
“何以安靖洛阳县、又何时宁静东都?”贾庭看完手中状词,郁闷的发问;那是真不知胡僧慧范是何许人也!刚才还较量过矣。
不过要确知尚不到四十岁的胡僧慧范,为何如此的“神通广大”?还得从蒲州刺史裴谈夫妇说起。
裴谈是谁?其实也是很不错的人物一个!年青时就是唐中宗当朝的御史大夫,后累官升迁至刑部尚书。官场为人深沉老练,平常尤其沉迷佛法,又以惧内著称,就是怕老婆。号称“畏之如严君”:是因为其妻悍妒,裴谈在她面前、胆怯得就像在自己严厉的父亲面前一样。唐中宗时期也不知是谁无聊,写有一首描述他的曲子,连皇上李显都被笑话了;该曲戏称叫做《回波词》:“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按照这首词看来:在皇宫之内,最怕老婆韦皇后的当属“李老”唐中宗李显;而皇宫之外,最怕老婆的则推裴谈,君臣一内一外,相映成趣。
远在神龙二年(706年)在审理神龙革命五王时,当时的大理丞裴谈上奏:“敬晖五王等人应按皇帝制书处斩、没收财产,不需再行审讯。”因此而得到韦后的赞赏,才得升官至刑部尚书。
可是,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中宗李显死后,唐殇帝即位,韦后任命裴谈升为同中书门下三品;而韦后却被李隆基杀死,唐睿宗登基之后不久,当年,裴谈就被左迁为刺史、贬出京城,来到蒲州,时间是景云元年(710年)八月。
而胡僧慧范自幼出家,身世不详,身高个大且生得堂堂仪表、齿白唇红、眉青眼亮,伶牙利齿、灵机乖巧、逢迎巴结、极善钻营,很早就于福先寺“偶然”得识于安乐公主,深得其一时之芳心;转荐于韦后,更是颇得青睐,还讨得了皇上中宗的欢心;街头巷尾都有传闻:皆云胡僧慧范托浮屠法,诡惑后妃,出入禁奥,渎挠朝政。
传闻并没有影响胡僧慧范一个“牛山濯濯”的和尚,被拜为银青光禄大夫、上庸郡公的爵位、并主持圣善、中天、西明三寺的长老职务,慧范在帝后面前、那可是计听计从、红得发紫的宠臣,公然劝说动了皇上李显、大肆动用国库资金,在长安城东的长乐坡上塑造巨型佛像;又借着为则天皇后武媚“追福”为名,在东都超规模修造圣善寺。两项工程耗费惊人,慧范从中大饱私囊,贪污金额达40余万两金银,若非被侍御史魏传弓追查揭穿;那就真还赫赫不可一世呢。
神龙三年(707年)九月,侍御史魏传弓的奏折上可是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上书是要求皇上李显处死慧范:“对慧范的各种封赏本来就是“妄加”,现在他违犯法律,应该严刑惩罚。”朝廷上下喊杀喊斩的呼声那是此起彼伏的连连涌来。
但还是由于李显对慧范的存心庇护,仅免去他的一切职务,让他空手回蒲州镇的佛教十方院“永清院”(五代后更名普救寺)面壁思过,并没有追究他的任何刑事责任。
胡僧慧范非常侥幸的逃得一命,也夹起尾巴老实面壁了近三年,直到中宗皇上死后。
唐隆(710)元年六月二十四rì,睿宗即位于承天门楼,大赦天下,他才心思萌动,想要出寺做点什么。
景云元年(710年)九月底的一天,胡僧慧范照常在永清院独自早课,却有队队扈从衙役、仆妇使女涌进山门、漫上大殿,口口声声闲杂人物迴避,蒲州新任刺史夫妇来永清院进香祈祷许愿了;主持还山门接过,慧范却急闪立在了宝殿的神帐后面。
裴谈紧傍其妻,心事重重的刚迈进大雄宝殿,就见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来多高的佛像侧前旁边,有一低眉顺眼的高大和尚双手合什、屈身开口、正字严腔致祝:
“步进大雄寳殿上,宰相信手拜如来;莫问今后官禄事、只在夫人能舒怀!”
言过后就再不理裴谈,只向其妻深施佛礼、朗声吟诵:
“京华暑热朝永清、浦州隐现一观音,福禄频添因善果、祸患甫除是yīn功!
河洛不是久留地、长安才得展娇容,陡然察见寿添起、旺夫佑子空前人!”
这个马屁可是正正的拍到两夫妇的心坎上了,其实以胡僧之jīng,以及对裴谈声名的了解,早在裴谈贬来蒲州刺史、就于香客施主口中知其大概;闻其夫妇来永清院进香祈祷许愿,其目的焉不猜个正着,双双甫一进殿,其眉梢眼角上淡淡的忧虑,哪还不会投其所好,说他个心花怒放。
“大师是说‘宰相信手拜如来’!?”正是裴谈心中窃喜、首要证实的,却有其妻娇声悄悄的问了出来。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天机不可尽泄!两位施主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