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齐天下-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八十二章 擦肩而过

    ()  靠近汝河的一座杂草丛生的小山丘上,吴玄正矗立在崖边山石前吹奏着那把墨绿的竹笛,深远高亢而又凄楚苍凉的笛音在山风中呜咽飘荡。

    骤然,五匹带着一圈尘屑的快马从东边山道远远飞驰而来,吴玄凝目远眺,隐约可见四名红衣骑士簇拥着一位斗篷飞扬的金甲将军,马蹄起落间转眼便来到了营寨之外。

    “军营内不得驰马,请各位大人交缰进营。”山风中隐隐传来营门卫兵的拦阻声。

    一骑越众而出,气昂昂的女声高声训斥:“大胆,此乃朱雀军提督上官大人,尔区区小卒也敢肆意阻拦!”

    “小人不知是都督到来,还望恕罪!”卫兵的声音已带着明显的颤音。

    “军法前尽皆平等,卫士何罪之有?大家都下马交缰,徒步进营。”话音落点,斗篷飞扬的金甲将军已翻下了马背。

    听到冰冷熟悉的女声,吴玄身躯微微一震,一股难以言状的感觉骤然涌上心头,琢磨片刻,他剑眉一拧,转眼便从崖石上消失不见。

    大帐内,赵策正在座案前悠哉悠哉地品咂一本羊皮书,读到酣畅处不由起身踱步高声吟诵:“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

    正在他摇头晃脑间,中军司马匆匆来报:“校尉大人,朱雀将军上官若溪大人已至营门之外。”

    “什么?朱雀将军来了?”赵策霍然转身,稍一思忖,断然挥手道:“走,随我到营门迎接。”

    大步匆匆出了军帐,刚拐过一片山麓下的军营,便见四名红甲女兵簇拥着一员高挑的金甲女将军信步而来,赵策双目不禁一亮,心知女将必定是上官若溪无疑,急忙上前拱手道:“属下赵策,见过上官都督!”

    “你就是赵策?”金甲女将戛然止步,一双漂亮的美目望了过来。

    赵策颔首正sè道:“下官赵策,敢问都督是去军营视察,还是到帐内听取汇报?”

    上官若溪嘴角勾了勾,淡淡道:”本将今ri专程前来找赵校尉,还是去帐中为好。”

    赵策心念一闪,知道上官若溪必定是想了解他们于江夏叛军的详细战事,忙扬手虚请道:“属下的营帐就在面前,请都督随我前往。”

    来到帐内,赵策请上官若溪坐上首座,自己则在阶下垂手侍立,一副汇报军情的模样。

    上官若溪气定神闲地打量帐内一周,目光却在座案撂着的羊皮大书上停了下来,搭手一翻不禁略带惊奇地问道:“赵校尉喜读《三略》?”

    赵策肃然拱手道:“此乃我营幕僚司马之书,昨ri闲暇属下借来一观,目下正看到《本得宗道》之章。”

    上官若溪螓首轻点,边翻看边慢悠悠开口道:“昔ri帝师张良亡匿下邳,在圮桥遇黄石公,得《三略》奇书,成为秦末第一谋士,辅助圣武皇帝开创大齐基业,张良尝言:此书不传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闻言,赵策不禁惊讶笑道:“噢呀,竟有如此多的规矩,帝师当真是危言耸听也!”

    上官若溪摆手道:“赵校尉有所不知,如今流传于世的《三略》乃帝师张良其后所撰,根本不是黄石公授予之原本,传闻张良助圣武帝取得天下后,便飘然离去隐匿山水,不知所踪,孤本《三略》也泯灭在浩淼尘世不可寻也!”

    “原来竟有如此一段故事。”赵策叹息地点点头,俄而又好奇地追问道:”敢为都督,真正的《三略》当真如此厉害吗?”

    上官若溪一番沉吟,正sè开口道:“如能jing通此书,文能治国理民,武能安定天下,谋能运筹帷幄,智能决胜千里,流芳青史万世扬名,成就一番名臣功业。”

    说话间,少年军仆捧着一壶凉茶轻轻入内,在上官若溪案上的茶盏中斟满紫红的茶水,又悄然离去。

    闻着扑鼻而来的淡淡茶香,上官若溪端起茶盏轻呷一口,顿觉冰凉入脾浑身舒坦,心头暗暗赞叹一句,话题也转到了正事之上:“今ri本将观赵校尉送来之军报,得知贵部两千骑兵在江夏击溃近两万叛军,并纵火烧毁其辎重大营,致使贼寇张腾不得不从西陵城下撤退,不知可有此事?”

    赵策正sè点头道:“末将怎敢虚报战功?都督若是不信,可询问我部士卒及江夏守军,情况自然一清二楚。”

    上官若溪轻笑开口道:“赵校尉乃扬州牧大人长子,素有正直忠义之名,本将怎会不信。然则两千骑兵击破叛军两万确实出人意料,故有此问。”

    赵策释然笑道:“噢呀,回都督,末将其实也恍若在云雾中,对敌计策皆是我营幕僚司马所筹划,赵策安敢居功?”

    上官若溪以为这是他谦逊之词,毫不在意地颔首道:“本将今ri专程前来听取大战经过,请赵校尉慢慢道来。”

    “诺。”赵策振奋拱手,微微思忖,沉稳清晰地声音顿时在帐中悠然荡开。

    及时赵策说完,上官若溪已是娥眉轻蹙凝神沉思,好半响才赞叹点头道:“此战尽皆长途奔袭,攻敌不备,发挥了骑兵优势特长,特别是西陵那场声东击西之战当真是jing彩绝伦,北门大营被毁乃张腾撤军关键所在,尤为不易也!”说罢,一双美目炯炯地望了过来:“那幕僚司马现在何处?能否请他来帐中一叙?”

    “噢呀,这有何难,请都督稍等。”赵策挺胸拱手,出帐吩咐中军司马尽快将吴玄请来。

    回到帐中,两人又闲聊叙谈,片刻中军司马疾步来报:“大人,吴司马不在大营,不知去了何处?”

    “啊,从云不在?”赵策顿时一惊,望向上官若溪尴尬笑道:“都督,这……”

    “无妨!”上官若溪摆摆手,霍然起身走下台阶:“大战在即,望赵校尉统御贵部英勇杀敌,不负天子重托。”

    “诺。”赵策振奋应命,明白今ri叙谈到此为之,虚手一礼道:“属下送都督出帐。”

    上官若溪点点头,飒爽大步走到帐门,却又霍然转声道:“赵校尉,那幕僚司马姓甚名谁;可否告知?”

    赵策张张嘴正要答话,不料此刻一阵萧萧马鸣响彻帐外,两人回首间,一名红衣军吏已入帐高声道:”都督,上将军派人送来急令,快马信使正在中军幕府等会,请都督尽快赶回。”

    上官若溪双目骤然一闪,向赵策轻轻点头,大步流星去了。

    “噢呀,当真是英姿佳人也!”目送着高挑身影消失在远方,赵策不禁长吁了一声,刚走出帐门,却见吴玄一脸笑意地信步而至。

    “噢呀,从云,你可知刚才谁来也?”赵策顿时一脸神秘地笑意。

    吴玄轻笑摇头道:“我如何能猜得出来?”

    “哈哈,朱雀将军上官若溪!想不到?”

    “啊呀呀,大人物也!她来做甚?”

    “噢呀,还不是询问我营江夏战事,我原原本本地述说一通,最后她还想见你一面呢!”

    “呀――。”吴玄恍然点头,嘴中吐出了一个惊奇地长调。

    “噢呀从云,刚才你到哪里去了,为何不在营中?”

    “时才闹肚子,我去茅房了。”

    “噢呀,如此风采女将,未见当真可惜也!”

    “放心策兄,会有机会的。”吴玄淡淡地说了一句,心头却是暗暗庆幸。
………………………………

第八十三章 朱雀展翅

    ()  上官若溪回到中军大帐时,天sè已至黄昏,晚霞照得大营一片鲜红夺目。

    见她匆匆入帐,原本焦急等待的三个红衣信使大步上前拱手道:“大人,我等送来上将军yin书。”言罢,便将各自手中的青铜信管交付于她。

    yin书之意,是将一份写有重大的秘密命令的书信竹简打乱分成三五份,由几个快马骑士分路急送,每个快马骑士只送一份,若万一被敌方截获,或则信使背叛,任谁也看不懂其中意思。收信人收齐竹简后,按照竹简背后的暗符重新整理排列,便知原意。

    上官若溪一见铜管封口泥印完好,轻轻点点头,上前从帅案铜壶内抽出三根回执令箭递给信使们,三名信使各自拿着令箭一拱,转身大步去了。

    见上将军蒙武传递军令如此谨慎,上官若溪深知信中必定写有大军作战部署方略,不禁急忙坐到帅案前点亮了牛油铜灯,用一把细锥熟练地挑开封泥,又拧开顶端铜帽,将铜管内的零散竹片“哗啦啦”倒在了案上。

    凭着约定的符号,上官若溪片刻便将零散的竹片排成了一副小巧jing致的竹简,几行熟悉的大字顿时跃入眼帘。

    “老师啊老师,你当真是将朱雀军及若溪置于燎炉之上也!”良久愣怔后,上官若溪苦笑摇头,起身踱步来到了悬挂的荆州地图前,注视着上面那小小的一点,一尊石雕般久久矗立。

    这一夜,中军大帐的灯光直到三更方才熄灭。

    寅时三刻,凄厉的号角划破了夜空的宁静。紧接着,辕门外的数十面聚将大鼓轰隆隆响起,撼天动地地惊得万千军灯骤然点亮,原野上的连绵军营一片通明。

    三长三短后,鼓声戛然而止,片刻又是雷鸣轰开。三通之后,灯火通明的中军大帐已站满了黑压压的戎装盔甲,将尉们挺身而立神情肃然,整齐地目光盯在了帅案后的屏风之上。

    卯时方至,高挑的身影带着矫捷步履从朱雀屏风后转了出来,阶下众将双目顿时一亮:一身火红朱鸟软甲,外披黑sè绣金斗篷,头戴黑缨朱雀盔,倾国倾城的容颜上弥漫着肃杀冷酷。

    上官若溪走到帅案前双手拄着一把修长秀美的三尺长剑,凌厉的美目静静扫视大帐一周,纤手一扬沉声下令:“军务司马,点卯!”

    “诺。”军务司马骤然出列,拿起一副名册竹简声音急促地响了起来:“一部中郎将恒宇。”

    “到。”

    “二部中郎将王齐。”

    “到。”

    “三部中郎将章忌

    “诺。”

    ……

    及至将尉们应卯完毕,军务司马转身对着帅案上的主帅高声道:“启禀都督,六十八员将尉全部到齐。”

    上官若溪淡淡点头,冷峻地开口道:“诸位大将,昨夜上将军传来军令,我军开拔参战的时候到了。”

    简明扼要的话音刚落,众将火热的目光齐齐望着帅案前的美人主帅,顿时一片振奋。

    上官若溪顿了顿,目光犀利得如同两柄长剑:“一个时辰大军饱餐战饭拔营整装,辰时开拔,鉴于此战事关重大,作以下部署:其一,步军居中,骑兵两翼,不走官道不走大路,沿河谷小道西进南阳郡;其二,

    沿途斥候游骑放出三十里,严密监视周边情况;另严令一点:目下正是麦苗成熟之时,全军将士不得恣意践踏农户麦田,不得滋扰沿途村舍,违令者提头来见!散会!”

    六十八员将尉挺胸拱手齐刷刷领命:“谨遵都督军令!”

    一个时辰后,五万大军开出了汝水河谷,在茫茫苇草中像一条火红sè的巨龙蜿蜒西去,舒卷的红sè大旗四面飘扬。

    赵策的扬州骑兵已全部编入了朱雀军二部四营,仍由他担任校尉,吴玄为幕僚司马,两千骑兵军容整肃地跟着大军磷磷向前,末时方过便已度过了汝水。

    步骑混编的朱雀军看似并不着急行军,昼行夜宿保持着每ri百里的常速,当抵达南阳郡东北面的比阳县时,已是六ri之后。

    比阳南依桐柏大复山,西南一百二十里便是平氏城。不久前,叛军征西将军孟康已率领八万大军驰援南阳,除了孟康亲领五万军队布防宛县郊野与大齐北军遥遥对持外,其余三万叛军步卒在平氏城设立了大营,紧紧地护卫着南阳东面,朱雀军至东而西,平氏县的三万叛军自然是首当其冲。

    刚到比阳城,上官若溪吩咐大军扎营,让中军司马请来麾下五个中郎将密商,并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中军幕府三丈之内。

    这一夜,大帐上映出的人影伴随着喁喁低声晃动了很久,直到深夜才消散而去。

    第二ri清晨,朱雀军骤然分为两分,一路两万jing锐骑兵,另一路三万甲胄步卒,在辽阔的原野上列成了两方整肃的红sè大阵。

    如雷般的轰鸣鼓声中,一队未打旗号的红甲骑兵飞入了北面的骑兵军阵,及至片刻,一声尖利的号角划破了长空,赤sè的旗子裹着红云般的骑兵方阵飞驰向南,渐渐消失在了天际尽头。

    往后三ri,两万朱雀军骑兵战马衔枚昼伏夜行,在桐柏大复山山腹中悄然行进,全军冷食禁炊,不求快捷,务求隐秘,第四ri便出了山口进入湖阳县地界。

    借着休憩茬儿,赵策小声地对正在整理马褡裢的吴玄道:“噢呀,从云,你说我们这样悄然行军,是要前去哪里?”

    吴玄抓出一把碎豆子摊在赤风驹嘴前,待它湿润粗糙的大舌卷走碎豆才转身悠然笑道:“策兄如何认为?”

    赵策沉吟有顷,凑近吴玄耳边低声道:“噢呀,上官都督带领骑兵穿过桐柏大复山,迂回了如此一个大圈来到胡阳县,必定是想绕到平氏县南面对叛军大营发动突然奇袭,届时我军三万步卒再正面压来,叛军必会大败!”

    吴玄微微点头,俊脸上掠过了一丝神秘的笑意:“策兄之言正奇相辅,符合兵家正道,然则却想得有些保守了。”

    赵策顿时一怔,急急追问的道:“噢呀,从云难道猜到了我军大战方略?”

    吴玄摇手笑道:“不,我只觉得用两万骑兵前去偷袭叛军平氏大营有些可惜而已,以上官若溪的名将气度,怎会将三万叛军放在眼里,此次兵锋必定另有所指。”

    “噢呀,另有所指?从云能否言明?”

    吴玄微微一笑,却不搭话,目光伸向了晚霞漫天的西南天际。
………………………………

第八十四章 看破战略

    ()  盏茶之后,两万骑兵上马出发,在沉沉暮霭中风驰电骋地向西南卷去。

    按照行军常速,单一骑兵一般每ri行进二百里到三百里,然则这一带山势舒缓地形平坦,加之上官若溪严令全军急速前进,一天两夜的昼夜兼程,竟飞驰了七百余里饮马汉水。

    一轮红ri冉冉升起,翻滚奔涌的滔滔汉水沐浴在朦胧霞光之中,水面中点点扁舟响起了渔人悠长的歌声,在夏ri清晨传了很远。

    朱雀军的两万骑兵皆是轻装疾行,既未带辎重粮草,也未准备渡河飞桥,望着宽阔的汉水河面,骑兵们顿时面面相觑大是疑惑,不知主帅带军前来汉水意yu何为?

    正在大家愣怔当儿,一阵悠长的牛角号尖厉地划破茫茫水雾,汉水下游顿时传来了隆隆的战鼓之声。

    顷刻之后,一片黑压压的庞然大物转出了汉水两岸的高崖峭壁突兀出现,在浩瀚弥漫的水雾中宛如云端上的狰狞怪兽。

    “呀,战船!”一个眼尖的骑兵骤然喊出了声音,引得周边士卒尽皆引颈相望。

    “怪物”渐行渐近,当第一缕阳光穿破水雾照亮水面之时,千余艘纵横排列的大小船只划着长桨挤满了整个河道,密密麻麻的樯桅白帆望不到尽头,向上游气势磅礴地压了过来。

    赵策驻马河边凝目远眺,细细一想,答案已不言而喻,这一片战船必定是为朱雀军的两万骑兵所准备,然则如此逆江而上要去何处?

    他又是一番琢磨,心念一闪间脸sè已是大变,猛然转身望向不远处的吴玄,却见他迎着初起的朝阳负手而立,一任河风吹得长发散乱飞舞。

    “噢呀,从云,我猜到要进攻何处也。”赵策下马兴匆匆地走来,当头便是一句。

    “何处?”吴玄悠然一笑,脸上却挂着意料之中的表情。

    “哈哈,你这小子当真厉害,当ri竟未对我言明。”赵策哈哈一笑,提起长刀用刀尖在河边湿地上划出了两个大字,抬头笑道:“噢呀,真是出人意料之外。”

    吴玄笑叹道:“是啊,如能顺利攻下此城,一定会让叛军措手不及!朱雀将军真乃不让须眉。”

    齐军这千余艘战船多为庞大的水中巨无霸――楼船,楼船船身高达十余丈,甲板上起楼两层或三层,各层构筑女墙,排列战格、树立大旗,装置有能抛石砸沉敌船的投石架,船舷甲板可装载战车战马,可载兵士近千人,是大齐舟师中首屈一指的水战利器。

    整整一个上午,停泊岸边的舟船皆如大鲸鱼般饕餮吞噬着鱼贯上船的骑兵们,热闹喧嚣的声音响彻在天地之间。

    赵策所部骑兵分到的是两艘楼船、两艘艨艟、四艘斗舰,八艘船只满当当刚好塞下了两千人马。

    当赵策和吴玄最后登上楼船甲板时,楼船顶楼的将帅金鼓台上骤然一句惊喜地高声:“啊呀,下面可是策兄与从云兄?”

    两人闻言抬头,却见一身戎装的蒙信正扶着女墙咧嘴大笑,脸上一副不可思议之sè。

    赵策露出惊喜至极的表情,抚掌长笑道:“噢呀,竟是信弟,当真是有缘何处不相逢。”

    说话间,蒙信已如一只展翅苍鹰般从楼船顶楼一层一层飞下,稳当当落在甲板上快步上前执着两人的手笑道:“我原本就猜想两位兄长可能在岸上大军之中,然则却没料到竟会搭乘蒙信之船,哈哈,咱们三人又聚在一起也!”

    吴玄淡淡笑道:“信弟不是去了齐阳吗?为何竟在舟师之中?”

    “是大父让我去江夏等待舟师到来。”蒙信大笑着解释一句,随即又收敛笑容对着吴玄正sè一躬:“上次乍听大父病薨,对从云兄多有冒犯,还请恕罪。”

    吴玄急忙托着他的手臂道:“信弟秉xing率直,何罪之有?”说罢,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一股真诚的友情在心中弥漫。

    跟随蒙信来到船尾的休憩船舱,三人就着腾腾的茶水你一言我一句地说开了。

    蒙信说了回到齐阳城见到大父的诸多情形,讲到了老蒙武得知计策被人看破后的惊讶愣怔,以及想要见吴玄一面的意思。

    赵策却说了他与吴玄带领两千扬州骑兵激战江夏叛军的详细战事,听得蒙信是一惊一乍连连拍案。吴玄静静凝听着两人的高谈阔论,脸上却是微笑不已。

    在摇曳前行的划桨声中,三人又说起了目前的战事。蒙信眨着眼睛神秘地笑道:“在齐阳时,大父曾给我说他还有后续连环之策,两位兄长可曾猜到是何等计策?”

    吴玄与赵策不由相视一笑。赵策抢先开口道:“噢呀,你小子还在我们面前卖关子,上将军之计策,从云早就猜到。”

    “什么,猜到了?”蒙信骤然睁大了眼睛,对着吴玄一通惊疑地打量,摇着手道:“不信不信,哪有如此窥透天机算无遗策之能!”

    赵策笑道:“噢呀,那让从云给你说说,其实我也还是云里雾里。”

    吴玄淡淡一笑,细长的手指叩着座案开口道:“上将军之连环策,瞒天过海,暗渡陈仓,围魏救赵也!”

    赵策可着嗓子好奇发问:“噢呀,瞒天过海便是上将军假意病薨,从云已对我等说过,那何为暗渡陈仓?何又为围魏救赵?”

    “先说暗渡陈仓。荆州南阳郡为关中南部屏障,西接巴蜀,南通吴越,历来为兵家要冲之地,上将军征集大军十三万分三路进攻此郡,原本是顺理成章也是天下尽知之事。越国叛军也深知南阳郡的地理形胜重要,故派征东将军诸葛明亮率军十万镇守,两军看似都将决战战场放在了此处,然而上将军心中却是另有打算,虽大破南阳叛军七万,然则皆是为以正隐奇,以明隐暗,以迂为直也!何为奇,暗,直,便是我们这支两万人的奇兵!”说道后面,吴玄已将座案拍得“啪啪”作响。

    闻言,蒙信心头已如惊涛翻滚,脸上却沉静如初地开口道:“围魏救赵又作何解?”

    吴玄轻轻一笑,继续从容说道:“目前上将军心头唯虑一点,乃贼首赵牧进攻益州的十五万青衣军!因由何在?益州地处西南边陲,关山阻隔山重水复,加之蜀道艰难险阻,如叛军顺利攻占益州,坐拥千里天府沃野,再凭借要塞关隘可攻可守,我军只能是望而兴叹平叛无望!故此,益州的稳定犹在荆州之上,所以上将军必定不会放任叛军进入巴蜀,故采取围魏救赵,攻其敌军必救之处!这也是我们这支奇兵将要攻打的城池――襄阳!”

    不轻不重的话音却像轰鸣战鼓敲击在赵策与蒙信心头,听完这一番合情合理的战略分析后,两人全都愣怔住了,尽皆一副匪夷所思的表情。
………………………………

第八十五章 女将发威(一)

    ()  蒙信怔怔地看着吴玄,脸上挂满了敬佩之sè,良久后才真诚地拱手道:”从云兄真乃旷世经纬之才,一番拆解竟与大父之言相差无几,如此神机妙算决胜千里之能,即便是圣武帝帝师张良亲来,也可比个高下。”

    吴玄摆手笑道:“信弟谬赞,在下也只是碰巧猜到而已,岂有他哉!”

    赵策笑道:“噢呀,从云何必谦虚,如不是你提点,刚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