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园林师-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买什么东西需要那么鬼祟?”苏园园随意地笑了笑,“红袖跟我身边很多年,对于她的人品,我非常信任。这次如果换做是别的丫鬟,不巧让我给撞见了,想都不想用,直接家法处置。”
钟嬷嬷目光一闪。想了一下,如实说道:“红袖兴许失去了城外,给那些难民送东西。”
注意到苏园园的不解,钟嬷嬷继续解释:“姑娘或许忘记了,红袖原是青州籍,但早些年因为饥荒,全家逃难到东江镇。红袖如今成了您的丫鬟,可是她的父亲兄弟都还在东江镇。她听说了东江镇受灾的事情,非常担心家人的情况,就擅自离府,想要城外找找,看看能否找到家人。”
听到这话,苏园园方才想起来。东江镇也属于陵北一带,正在这次冰灾的范围内。
她皱了皱眉:“城外到处都是难民,混乱得很,红袖一个女孩子,很容易出事的。这样,你去把我存在红木匣子里的银票拿出来,我去找祖母,等下咱们一起去城外。”
钟嬷嬷忙道:“这怎么行?您可是千金小姐,怎能去那种脏乱之地?!”
“当初在灵州。我天天都跟难民打交道,泥里来水里去,还不是照样活得好好的?!”苏园园摆摆手,“让你去就去,相信我,不会出问题的。”
见她主意已定,钟嬷嬷知道劝说无用,只好转身去取钱。
苏园园换了身衣服,快步赶到倚玉轩。找到龙氏。行完礼之后,就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祖母。听说咱们家在城外设了粥铺,我想过去看看情况,若是缺了些什么,回头也好补齐。”
龙氏却道:“这种小事交给骆永就可以了,何须劳烦你亲自跑这一趟。”
“祖母,这次受灾的地方有东江镇,那里是父亲生前任职的地方。那里很穷,但是民风淳朴,在我们父女最困难的时候,那里的乡亲父老们曾出手帮扶过我们,如今父亲不在了,这份恩情我却不敢忘却。现在东江镇受灾,那里的乡亲们流离失所,我想尽力帮帮他们,相信父亲若是泉下有知,必定也会赞同我的举动。”
龙氏的眸色微微沉下去,思虑片刻:“我让骆永带人陪你去,顺便多带些棉被和粮食,现在外面天冷,你记得多穿些衣服,千万别着凉了。无论情况怎么样,都要赶在天黑之前回来,路上小心点儿。”
苏园园扬起笑脸,使劲点头:“谢谢祖母,孙女记住了。”
离开安国公府之后,苏园园等人直奔城外,即便事先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然而,当他们真正看到面前的景象时,仍旧愣在了当场。
无论是道路上、草地上、还是上坡上,甚至是泥坑里,都挤满了难民,他们饿得面黄肌瘦,没有力气站着,很多都横七竖八地躺在地,分不清哪些人还活着,哪些人已经死了。
如今正是隆冬,景州城前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冰雪化成冰水,散发出慑人的寒气。苏园园穿着厚实的棉袄,披着柔软的狐裘,仍旧冷得直哆嗦,而这些难民们却都衣不蔽体,那些被冻伤的地方开始溃烂,散发出一股子恶臭。
一些士兵捂住口鼻,在这些难民堆中翻找已经死去的人,他们必须趁着尸体腐烂之前,将尸体给处理掉,以免发生瘟疫。眼看着亲人的尸体被带走,有人扑上去,死死抱着尸体哭泣。
绝望的哭声飘散开来,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人去安慰死者家属,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比冰雪更冷的,是人们已经麻木的内心。
苏园园在朝为官,曾听人说起过这次的冰灾,也知道已经有官员就此事上疏皇帝,但,那些经过加工美化后的叙述,跟面前这炼狱般的情景简直是天差地别。
这一瞬间,苏园园心里涌出一股气,特别难受。
她吃着这些老百姓缴上来的粮食,每日窝在司工署里,为皇家贵族修建园林别院,却没有为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们建造一栋房子。
这个官,做得还有什么意义。
注意到她的神色不对劲,骆永提醒道:“安国公府的粥铺在前面,请您随奴才过去。”
在城墙脚下,被士兵辟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摆着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粥铺,每个粥铺面前都挂有自家的牌子,其中最惹眼的,便是左手第一个由皇帝亲自下令设置的粥铺。
苏园园跟在骆永身后,沉默地走过去,经过那些粥铺的时候,她可以清楚地看到,锅子里的粥食早已没有了,就连旁边的米面也都全部被分发完毕,一点都没剩。即便都已经空了,每个粥铺都还有人看着,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丝毫没有继续补给粮食的意思。
安国公府的粥铺也已经空了,让苏园园带着粮食和被子出现时,负责看守粥铺的下人忍不住劝道:“七姑娘,这些难民太能吃了,那么多粮食一下子全被发完了,这就是个无底洞,根本填不满。您看看,别家的粮食发完之后就没再发了,反正好名声已经到手了,何必再浪费钱呢?!”
苏园园看了那人一眼,沉声说道:“让你们发就发,哪来这么多的废话?!”
那人受到呵斥,知道犯了忌讳,立刻噤声,灰溜溜地走掉了。
骆永开始指挥干活,让人将所有的粮食和被子搬下车,整齐地放好,熬好粥食。苏园园拦住准备去通知难民们来领粮食的下人:“我跟你一起去。”
骆永和钟嬷嬷同时愣住:“怎么可以?!”
苏园园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你们要是不放心,大可以跟着我一起去。”
大家一下子都没了声音,沉默片刻,骆永无奈地叹了口气:“也罢,就让奴才随您走这一遭吧。”
一行三人,离开粥铺。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苏园园却发现这一块的难民人数特别少,而且这些人看起来都还算干净,远比之前看到的那些难民的境况好上许多。
见到他们三人出现,立刻就有许多难民围上来,他们迅速从衣袖里掏出银子,塞进骆永的手里,笑得满脸灿烂:“这位大哥是新来的吧?瞧着有些眼生,这些钱送给您买酒喝,日后还请多加关照。”
说完,他们还露出一种“你懂得”的表情。
负责领路的那个下人刚开始还很惊恐,还有见到银子被塞进了骆管事的手里,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骆管事只要收了钱,这事儿基本就好办了,反正每家粥铺基本都这么敢,法不责众嘛。
苏园园将这些看在眼里,心情顿时沉到谷底:“这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话,那些塞钱的难民们这才注意到苏园园,他们见到这位姑娘穿着精致,生得也是亭亭玉立,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的女眷。他们只是有些奇怪,谁家会舍得自己姑娘出入这种地方,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骆永立刻将银子还给那些难民,转过身来,反手就给了那个下人一个耳光,厉声呵斥:“你好大的狗胆,居然敢中饱私囊?!”
那个下人被打得愣在原地,回过神来之后,膝盖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求饶。
骆永一脸狠厉,抬腿就往他的胸口踹了一脚:“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你!”
说完,骆永再不多看他一眼,领着苏园园转身离去。
那人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想到骆管事惩治下人时的狠厉手段,浑身止不住地哆嗦。
旁边那些难民都被这番变故给吓傻了,搞不懂事情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
………………………………
第三十四章 便至四十西营田③
没过多久,苏园园就在一群衣衫褴褛的难民之中,找到了红袖。
她将红袖叫到身边,红袖的眼眶红通通的,看起来好像刚哭过。
苏园园问道:“找到你的亲人了吗?”
红袖吸了吸鼻子,声音哽咽:“找到了两个哥哥,但是父亲和弟弟都去世了。”
苏园园叹了口气:“人死不能复生,节哀。”
有些难民见到苏园园穿着精良,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全都盯着她看。有些胆子大些的难民,怀揣着微茫的希望,扑到她的跟前跪下,哭着祈求:“俺们已经五天没吃过东西了,这位好心的小姐,求您施舍点吃食给我们吧!”
“是啊!只要您能给我们一口吃的,让我们干什么都可以!”
“求求您,就赏口吃的吧,我的孩子就快饿死了。”
……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难民跪在面前苦苦哀求,苏园园心中无不酸楚,她回头看了骆永一眼。
骆永立刻会意,站出来说道:“我家姑娘是个善心的人,听说了你们的困苦,特意央求了夫人,送来一些粮食和棉被。你们要是想吃东西,就随我过来,不要拥挤,人人都有份。”
那些难民们听到有吃的,立刻就爬起来,如同潮水般朝着粥铺涌过去。
人潮拥挤,场面瞬间乱成了一锅粥,好在有士兵拦着,这才没有让他们洗劫粥铺。
在士兵们的呵斥下,难民们排起长长的队伍,他们在寒风中哆嗦着,不停地伸长脖子往前看。
苏园园特意塞了几个白面馒头,和一床棉被给红袖,让她拿去给自家的哥哥们。
红袖抹着眼泪,千恩万谢地拿着东西走了,等她返回粥铺的时候。见到那些排队的难民们都在议论自家七姑娘,一边称赞她的好心,一边疑惑她是哪家的姑娘。
红袖经过他们身边,特别自豪地说道:“那是安国公府的七姑娘,同时还是工部的苏员外郎,真正的好官!”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被吓了一大跳,他们之中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官。听到前面站着个官,顿时就软了膝盖。有些有点见识的人,在听说前面那个姑娘居然是个官,也是惊讶地张大嘴巴,心想女人也能当官,这可真是古今奇事!
因着红袖的一番宣传。那些难民们在领完粮食之后,都会朝着苏园园跪下磕头,以示心中的感激与尊敬。
这样的好官,已经不多见了。
一时之间,苏园园在这群难民之中的威望迅速高涨。
苏园园知道之后,微微皱眉,心中有些担忧,却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找了个角落躲起来。不愿再接手难民们的跪拜大礼。
这次带来的粮食有限,没过多久就被派送完了。
苏园园让人将那些棉被发给一些老弱病残,看着他们裹着被子,蹲在泥地里瑟瑟发抖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这么做只是治标,不能治本,只要气温一直不回升,他们之中就会不停地有人被冻死。
要是他们能有一间房子。哪怕只是简陋到只能遮风避雨。也能减少许多的死亡。
苏园园的目光扫过山坡上的小树林,目光微微顿住。似是在思索些什么。
那些树木本来就不多的叶子,都被难民们扯下来吃进了肚子里,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这么看去,倒象是老天送给她的建材……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她当即乘车返回城里,让钟嬷嬷拿着银票去药房采买些药材,给这些难民们送过去,然后快马加鞭地赶到司工署。
她翻出南楚地图,找到景州的位置,将它周围的地形仔细研究了一遍。
景州城的地形是个小盆地,周遭全是丘陵山峰,也正是依靠着这些山丘,才为景州城阻挡了不少寒流,在周遭地区大雪连绵时,只有这座城池还能保持着洁净的天空。难怪那些难民们会大量往景州城迁移,这里的气候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宜居住的地域。
苏园园的手指在景州城附近画了个圆圈,双眼微微眯起,心想这些地方放着也是浪费,倒不如腾出来做些能赚钱的事情。
当然,这份钱她不能赚。
刚才派发粮食的时候,就已经引来不少的关注,若是落在有心人士眼里,她那就是收买人心,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误会。这要是再借着难民赚钱,肯定会引起他人的猜疑,尤其是皇帝陛下。
自古帝王多猜疑,她可不想为了那点钱,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给搭上了。
话说回来,她可是记得,最近几年陛下一直在大力提倡节俭,想来是国库里的银子不够用了……
她收好地图,心道,皇帝大叔,我可是来给您送银子了。
当天晚上,她通宵加班,赶制出一套方案,一大清早就跑去找傅庭谨,将图纸交给他查看,慢慢说道:“我查过资料,觉得景州的气候很不错,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和黑茶。景州城附近的山丘放着也是浪费,倒不如拿来开发利用,种上黑茶和水稻,那么大的面积,若是不出意外,一年下来的收入应该非常可观。”
傅庭谨靠在摇椅上,看着手里的图纸,一下一下地摇晃:“这么大的工程,需要的人数可不少,你打算让谁来种植?”
“城外不是聚集了很多难民么?他们原本就是农民,干这种活儿应该很拿手,而且,他们非常容易满足,只要几口吃食和一间小屋,就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之卖命。”
听到这话,傅庭谨的神色顿了顿:“这样的事情,你该去找皇帝陛下,我可做不了决定。”
“我觉得,让师傅您去宫里找皇帝陛下说这件事,成功的把握会更大些。”
傅庭谨却显得有些不耐烦:“我每天忙得不行,哪有闲工夫管你这些破事儿?要想成事,就自个儿去找皇帝陛下说,少来坑害我!”
说着,他就将图纸扔回给苏园园,嚷嚷着将她赶了出去。
看着紧闭的房门,苏园园满脸无语,别以为傅庭谨不说,她就闻不出来屋子里的酒气。这家伙整天喝酒混日子,哪里有什么正事要忙?明显就是因为怕麻烦,才不肯帮忙,真是小气!
苏园园在心底将自家师傅腹诽了一遍,离开傅家后,硬着头皮亲自入宫,请求面见皇帝陛下。
按理来说,像她这种小小的六品浊官,需要面圣的话,需要经过层层关卡,过程非常复杂漫长,最后还不一定让她如愿。
她暗暗捏了捏衣袖里藏着的两个饭团,没有关系,她已经做好长久等待的准备。
果不其然,当她对宫门前的侍卫们说明来意之后,侍卫们拍了个人去向上面通报。这一等,就是整整一个时辰,站得她腿都麻掉了。
现在她不饿,就是被风吹得有些冷,整个人缩在墙角里直哆嗦。
诶,失算了,早知道就该再穿厚些。
一件斗篷被落在她的肩上。
她抬起头,看着面前忽然冒出来的阿谷,微微一愣:“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宫里办点事情,刚巧经过这里,”阿谷皱眉看着她,“这里风大,你站这儿做什么?”
苏园园吸了吸鼻子,裹紧斗篷:“和你一样,也是来宫里办点事情。”
听到这话,阿谷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你可真笨。”
“啊?”苏园园一脸茫然。
阿谷也不解释,帮她撑开油纸伞,挡住扑面而来的寒风:“你跟我来。”
两个人来到宫门口,阿谷熟门熟路地找到侍卫队长,跟他寒暄了几句,趁人不备,阿谷悄悄塞了个荷包给那个队长,笑着说道:“这次劳烦大哥你帮我通报一声,回头我再去醉仙楼请你喝几杯。”
队长不着痕迹地将荷包塞进衣袖里,哈哈大笑:“行啊,不醉不归!”
也不知道是托了阿谷的面子,还是托了那包银子的面子,这次通报的时间非常短,片刻过后,他们两人就被顺利放行。
苏园园迈过高高的宫门,走在路上,忍不住看了阿谷一眼:“你跟那个侍卫很熟?”
“喝过几杯酒而已。”
苏园园眨了眨眼:“哦。”
要是阿谷不说,她还真以为他和那个侍卫是拜过把子的两兄弟,还是关系特别亲的那种。
似是察觉到了苏园园心里的想法,阿谷无奈地笑道:“这叫应酬,虽然有些虚伪,但身在官场,这些伎俩必须得会,否则很容易吃亏。”
苏园园联想到自己刚才的遭遇,了然地点点头:“看来你比我更适合官场。”
她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尤其是在与人交际的时候,永远都做不到阿谷那样的圆滑老练,说句实在话,她挺羡慕阿谷这样的人,到哪儿都能吃得开。
阿谷轻笑,呵出一口白气:“要是官场都是我这种人,只怕这个天下都得遭殃。”
苏园园默然,一时无语。
两个人不同路,到了分岔路口,分道扬镳之前,
阿谷似是有所感悟,淡淡地说道:“我是坏人,你是好人,咱们本就不是同路人。”
只不过,他这个坏人总会惦念着她这个好人,总想着要把她这个好人保护起来,让她永远都能这么干净地做着好人。
*
………………………………
第三十五章 便至四十西营田④
到了御书房前,苏园园这次学聪明了些,暗中给那通报的小太监塞了个玉佩。
小太监很干脆地跑去通报,没过一会儿,他就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笑着说道:“陛下允了您的求见,请随奴才过来。”
苏园园跟在他的身后,从侧门走进御书房,跪下行礼:“微臣苏园园参见陛下。”
皇帝从一堆奏章里抬起头,笑了笑:“刚听花从善说你进宫求见,朕还有些不相信,没想到居然真的是你。呵,以前总是朕主动找你,今日可真稀罕,你居然也会跑来见朕?!”
苏园园汗颜:“陛下说笑了,陛下日理万机,微臣哪敢随意叨扰。”
“嗯哼,”皇帝挑起双眉,“那你倒是说说看,今天让你敢来‘叨扰’朕的事情是什么?”
苏园园从衣袖里抽出一卷图纸,双手递给花从善,然后再转交给皇帝。
皇帝展开图纸,一边看着上面的方案,一边听着苏园园的解说,原本淡然的神色,渐渐聚拢起来,显然是听得认真了。
他稍一沉吟,道:“你打算让城外的难民去开荒?”
“嗯,这样做的话,一来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二来那些难民也能得到妥善安置。利国利民,一举两得的好事儿,还请陛下认真考虑。”
皇帝放下图纸,站起身,缓步走到她面前:“若是让这些难民去开荒,就得为他们提供居住之地,那么多的人,想要安置好他们,并非一件难事。”
“这个可以仿造之前在灵州的做法,让这些难民们也加入到建造房屋的队伍中,这样一来,就大大减少了人力上的浪费,木材的话。可以就地取材,如此便又省掉一部分开销。”苏园园顿了顿,垂眸低首,“由于丘陵的地形特色,我们可以改变常规的房屋建造方法,不用泥土和瓦片,只用木头和竹子,在一亩地上。建造出足够三百人居住的房子。”
皇帝显得很感兴趣:“什么样的房子能住下这么多人?”
苏园园从袖子里又拿出一张图纸,这次皇帝没让花从善转交,直接就从她手里拿过来,展开细看。
他目露诧异:“这是……”
图纸上的房子长相很怪,里面三圈,外面三圈。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形房屋群,共有三层,全部都是由木头和竹子制作而成。乍一看去,密密麻麻的全是房间,但是每间房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看起来极为牢固。
确实,这样的房子,的确能住下三百多人。
苏园园解释道:“这是微臣曾经从杂记上看到的一种房屋,它本是某些居住在山林中的少数民族居所。微臣觉得挺有趣的,便留心记下来,没想到现在当真派上了用场。”
“你倒真是博闻强记,”皇帝收好图纸,却没有还给她,而是非常自然地塞进了自己的衣袖里,“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朕很喜欢。”
这话的意思,就是准许了她的提议?
没等苏园园高兴起来。皇帝就又看了她一眼。若有所思:“你之所以想出这个法子,其实是为了帮助那些难民吧?”
苏园园赶忙拱手:“微臣只是想为陛下分忧而已。”
皇帝从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干的那些事情。今早还有人在跟朕打小报告,说你在城外大肆派发粮食和药材,收买了不少人心。幸亏你是个女人,要是男的,估计得有不少人怀疑你的动机。”
苏园园立刻跪倒在地,满头冷汗:“陛下明鉴,微臣一心为陛下和百姓,绝无半点私心!”
皇帝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的头顶,沉默许久,方才缓缓问道:“那你倒是说说看,为什么要对那些难民这么好?他们跟你非亲非故,用得着你这么尽心尽力吗?!”
苏园园一时噎住,竟是不知该如何回答,她忍不住想,假如此刻是阿谷在这里,他一定能回答得非常漂亮。她的嘴太笨,根本说不出那种既能保自己周全又能让皇帝满意的回答,憋了半天,她红着脸挤出一番话:“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臣之所为,本就是职责所在,哪里有什么别的动机。”
皇帝微微一愣,被这个意料之外的回答给搞懵了。
片刻的沉寂过后,皇帝似是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