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园林师-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微微一愣,被这个意料之外的回答给搞懵了。

    片刻的沉寂过后,皇帝似是想起了什么,一时没能忍住,竟然当面笑出声来:“你这丫头还真是直白得可爱!”

    苏园园分不清这是夸赞还是揶揄,只是被刚才那么一吓,心里也有些打鼓,忍不住低声嘀咕:“这有什么好笑的。”

    皇帝提起衣摆,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蹲下身,伸手抬起她的下巴。看着她既紧张又惊讶的神情,他眼底的笑意更深了:“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这话是谁教你的?嗯?”

    苏园园果断将这一起推给自家已经死掉的老爹:“这是微臣的父亲生前说过的话,微臣觉得很顺口,就记下来了。”

    “呵,这话到的确有你那个死鬼老爹的作风,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你们这对父女真乃绝配。”

    喂喂,这么说一个死人的坏话,真的大丈夫(没关系)么?!

    苏园园很没出息地干笑:“陛下说笑了。”

    皇帝松开她的下巴,站起身来,大手一挥:“得了,你快些回去准备开荒的事情吧,朕还有很多奏折要批阅,没时间和你闲扯了。”

    苏园园如获大赦:“微臣告辞。”

    她逃也似地离开御书房,皇帝陛下重新坐回到椅子上,刚拿起奏章,就想起那句回家种红薯的比喻,忍不住轻笑出声:“真亏她说得出口!”

    站在旁边的花从善瞥见这抹轻笑,忍不住有些欣慰,每次陛下跟那位苏员外见过面后,心情就会变得很不错,那个女孩儿倒是比想象中更得陛下的喜欢。陛下难得碰到这么个合意的女孩子,她却不能入宫侍奉,真是可惜了。

    苏园园回去之后,就埋头于开荒建屋的事情中,忙得不可开交。

    马上就到年底了,为了能让难民们在除夕之前住上房子,苏园园几乎是在加班加点地赶工。那些难民们得知自己不仅有饭吃,还能有房子可以住,都高兴得哭了出来,见到苏园园的时候,更是激动地跪成一片。

    他们在苏园园的带领下,来到事先选好的地点,年轻的汉子负责砍树,一些老弱妇孺就负责烧饭和除草这种琐事。

    为了能早日住到房子,难民们都非常有干劲,每天都要干得很晚才歇息,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又爬起来继续干活。

    在难民们和苏园园的齐力赶工下,房子的雏形很快就出来了,用烘干了的竹子铺成屋顶,再安装上门窗,基本就能住人了。

    只是时间紧迫,家具什么的没能赶制出来,那些难民们也不在意,兴高采烈地住进了各自的房间。对他们而言,能有房子住就很满足了,家具什么的,等到以后有时间再做也不迟,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这种房子看着牢固耐用,但因为都是木质结构,特别容易着火,再加上每间房都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要是起了火灾,只要一家起火,其他家就得跟着遭殃。为了避免这种意外的发生,苏园园特意让人在这些房子的外围挖了一条小河,以便走水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水源扑火。

    她特意叮嘱了那些难民,现在天冷,大家都避免不了要在家里烧火取暖,千万要注意火源,晚上绝对不能留着明火睡觉。这要是走水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难民们将苏园园的叮嘱都牢记在心,即便是在除夕之夜,他们都没人敢在房子里点火取暖,全都是聚集在屋子外面的空地上,架了个大大的篝火。大家围着篝火坐下,吃着从山里猎来的野味,喝着小河里的山泉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大年初一,苏园园大清早地就被钟嬷嬷从被窝里挖出来,她打着哈欠,任由丫鬟们将=一身艳丽的的衣服套到她身上,抹上胭脂和口红,戴上满头的金钗珠宝,每走一步都能听到琳琅环佩的声响。

    她觉得自己现在就像个可以移动的珠宝展览架子,全身都在散发出暴发户的金银气息,偏偏老太君宁氏还觉得这样特别好看,拉着她的手直夸赞。

    龙氏与其他夫人陪在旁边,瞅着苏园园被抹得通红的小脸蛋,想笑又不能笑,只能憋着,别提有多辛苦了。

    好不容易逮着机会从远香堂里逃出来,苏园园又要开始跟在苏维如的身后去拜访各家长辈,当然,她在出门之前就把那身金光灿灿的衣服给拔了,那玩意儿实在太挑战她的审美极限了。

    走访亲戚很辛苦,见到人就得笑,还要说很多很多的吉利话。好在这些辛苦都有回报,苏园园跑了一圈下来,衣袖里已经塞满了各种荷包和金裸子,只是身上的首饰也多了许多,都是那些夫人太太送的,或许是顾着她如今为官的身份,送的东西一件比一件贵重,倒让她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

    事后,她将这些金裸子和首饰都送去金铺融掉,做成了金锭,悉数存进钱庄里,得了一千二百两的银票,全被钟嬷嬷存进小匣子里收着,说这就是她将来的嫁妆本。

    *
………………………………

第三十六章 归来头白还戍边①

    开春时节,天气转暖,那些难民们开始开垦荒地,播撒种子,种植水稻和黑茶。

    眼看着它们发芽长高,每个人的心里都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俗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希望今年会是个丰收的好年。

    苏园园渐渐将安置难民们的事情脱手,全权交给户部的人去打理,但苏园园在这群难民中的名声却是出奇的好,她偶尔回去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都会拿出自家最好的东西招待她,直说她就是他们的活菩萨,救了他们所有人的命。

    没过多久,北方传来消息,辽国鞑子几次三番侵犯南楚边境,将南楚边境几个城镇搅得民不聊生,北燕在旁虎视眈眈,看样子是打算坐山观虎斗。

    南楚与辽国的关系越发紧张,几乎到达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朝中官员在处理这件事上的意见始终不能统一。

    武将们与年轻官员们连成一气,认为这种时候必须要狠狠打回去,让那群鞑子知道南楚人的厉害,以后再不敢来犯;而老臣们则认为打战太过劳民伤财,如今国库本就不甚充盈,若是再起战事,恐怕要动及国本,忍一时风平浪静吧。

    双方为了这事,在朝堂上掐得你死我活,唾沫星子到处乱飞。

    皇帝冷冷看着下面那群大臣:“北方那群鞑子对咱们南楚虎视眈眈,几次派兵侵犯南楚的领土,扰得边境民不聊生。人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你们居然还让朕忍?!你们就为了贪图安逸,一忍再忍,一退再退,朕养着你们这群缩头乌龟干屁用!依朕看来,你们还不如回家去种红薯,省得留在这里碍眼!”

    文武百官全都低下头,无人敢吱声。

    当天下朝。皇帝让人给每个官员都分发了一个红薯,让他们都记着,要是再有人敢提“忍辱求和”这种话,就赶紧揣着红薯滚回老家去种地吧!

    一时之间,百官们都是“谈薯色变”。

    为此,那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话,被传遍了整座景州城。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半年。很快就进入了盛夏时节。知了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太阳高悬在头顶,散发出火辣辣的气息。

    司工署里,大家全都躲在风雨亭里避暑,苏园园没有凉快多久,就荣幸地接到了皇帝陛下的传召。她跟在传召太监的身后入宫。一路走来,热得不行,等她到达流水亭的时候,已经满头大汗,脸颊被晒得通红。

    她在亭外停下脚步,跪下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地面滚烫,哪怕是隔着裤子,她都被狠狠烫了一下。

    皇帝抬手,示意她平身:“外头正热着呢。别再傻站着了,进来坐吧。”

    “多谢陛下恩典,”她顾不上客气,立刻钻进亭子里,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凉意,顿时身体通畅,舒服极了。

    她小心翼翼地跪坐在皇帝对面,花从善倒了杯凉茶,放到她面前。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苏员外请喝茶。”

    “多谢公公。”苏园园端起茶碗,仰头就一口喝了个干净。舔了舔嘴巴,真是好喝啊!

    花从善笑了笑,又给她倒了一杯凉茶。

    这次她没有再一口喝干净,也学着皇帝的模样,小口地抿着。

    皇帝开口问道:“还记得上次朕送给你的那幅画吗?”

    苏园园想了想:“是那副大漠落日图?”

    “……不是落日,是日出,”皇帝的眉毛很明显地抽了抽。

    苏园园赶忙低下脑袋,认错态度良好:“微臣眼拙,一时不慎看岔了,请陛下见谅。”

    皇帝冷哼一声,不满之情溢于言表:“那幅图被你扔哪儿去了?”

    “早就被仔细收在箱子里呢,陛下钦赐的宝贝,哪敢随便乱扔啊。”

    皇帝陛下眯起双眼,似乎更加不满了:“朕送你的画就这么见不得人,连挂出来都不愿意?”

    “……”苏园园愣了愣,脑袋埋得更低了,“微臣是担心损毁陛下送的画,舍不得挂外面惹到灰尘,就仔细收了起来,若是陛下觉得这样不好,回头微臣就把它到客厅,一进门就能看到,您看好不好?”

    “你当朕是门神呢?!”

    “……”得了,说多错多,苏园园索性闭上嘴巴。

    今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位皇帝陛下看起来特别难伺候,说一句堵你一句,偏生还不敢反驳他,太霸道了!

    见她沉默,皇帝陛下又伸手敲了一下她的脑袋:“说话。”

    “微臣,不知道说啥。”

    皇帝陛下扬起眉毛:“难道你就不能说几句讨朕欢心的话?真笨!”

    “……”苏园园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人侮辱了。

    “算了,不逗你玩了,”他慢悠悠地喝了口凉茶,“今天叫你来,是想升你的官。”

    升官就能升工资,这真是一件好事!苏园园急忙跪下谢恩。

    “先别忙着谢恩,听朕说完先。”

    苏园园又坐正身子,低头说道:“微臣洗耳恭听。”

    皇帝抱着茶碗,神态悠然:“你现在是六品工部员外郎,因你前段时间安置难民有功,朕打算升你为五品工部郎中。按理来说,按照你的功劳来升这个官,并没有问题,但你最近的升官速度比较快,两年时间连跳两个品阶,再加上你的身份特殊,一下子就被升到这个位置,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说完这些,他看了一眼苏园园:“所以,朕打算派你外放一年,趁机打好基础,将来也免得别人再说三道四,不知你意下如何?”

    皇帝的询问,谁敢说不?

    苏园园俯首:“微臣一切听从陛下吩咐。”

    “事先跟你讲明白,这次外放的地点是在北宁,那个地方临近北燕,是个非常艰苦的地方。你虽做了官,说到底还是个女孩子,未必能吃得了这个苦头。如果你不愿意的话,可以直接跟朕说。朕不会强人所难。”

    北宁?苏园园记得那里跟舒州只有一河之隔,大舅公龙翰云和五叔苏维泉都在那里戍边,她若是去了那里,还能收到些许照顾,倒是省去人生地不熟的麻烦。

    她低下头:“微臣身为陛下的臣子,便早已舍去女儿之身,哪有吃不了苦的说法?微臣愿意外放北宁,绝不会令陛下失望。”

    皇帝满意地笑笑:“明日朕就正式下诏。升你为五品工部郎中,北宁艰苦,等你回来之后,朕再论功行赏。”

    “谢主隆恩。”

    啧,什么用外放来堵住旁人之嘴?根本就是托词。想当初,傅庭谨和阿谷升官的时候。都是一跃就成了五品甚至是四品,凭什么到了她这里就要外放一年!

    她虽然嘴巴笨了些,但是脑袋不笨,看得出来,皇帝这是在想着法子帮她尽快升官,然后她再用这个官职带来的权力去为皇帝办事,说到底,最后的收益人还是皇帝。什么,你说大家都是为皇帝效力的。为嘛皇帝就要偏向她?

    原因很简单,第一,她是女人,即便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也丝毫威胁不到皇帝的位置。女人为官,对这群古人已经是承受极限,绝对不会有人再允许女人称帝这种荒唐事情发生,当然,她也没有成为武则天的那份野心。

    第二。朝中的官员划分派系。她从始至终都是被划分在皇帝嫡系之内。别人把她当成皇帝的人,皇帝把她当成自己的人。她现在生是皇帝的人,死是皇帝的鬼,死活都要抱紧皇帝这棵大树。

    对于一个丝毫威胁不到自己,并且还要依靠自己过活的棋子,皇帝当然要想方设法物尽其用,直到榨干她的最后一滴剩余价值为止!

    “朕听说北宁那一带马贼横行,不少过路商人都丧命在他们手上,你这一路上千万要小心。”

    这种血腥的事情就不要特意挑出来说了好么,苏园园黯然地垂下脑袋。

    “你好歹也是朕一手提拔出来的心腹,为免你死在路上,回头朕会派两个身手不错的侍卫给你,保护你安全抵达北宁。”

    苏园园立刻扬起笑脸:“多谢陛下恩典!”

    见她变脸如此之快,皇帝忍不住勾起嘴角笑了笑:“需不需要朕给你提个建议?”

    她眨了眨眼睛。

    皇帝坏心眼地笑道:“朕听说那些马贼很喜欢强抢良家妇女,尤其是像你这种模样谁能的年轻姑娘,他们要是见了你,准得把你抓回去做压寨夫人。你去之前最好换上男装,还有你的脸蛋,找点锅底灰抹上把,尽量把自己折腾得丑一点,这样就不会被马贼盯上了。”

    苏园园认真地点头:“多谢陛下提点,微臣记下了。”

    “那你就回去准备吧,早些出发,就能早些回来。”

    苏园园站起身:“微臣告辞。”

    她离开皇宫,回到安国公府,将自己要去北宁外放一年的事情说给龙氏听。

    当天晚上,安国公府苏明贤就将苏园园叫到书房里,将北宁那边的情况仔细交代给她。她这才知道,北宁不仅临近北燕,而且还与辽国接壤,距离西夏也不过数百里路程,属于几个国家的交叉点,真正的军事贸易要塞。

    最重要的是,最近辽国与南楚关系不睦,那边随时都有可能会打战。苏园园在这个时候赶着去北宁,万一碰上战事爆发,可就真的玩大发了。

    战场上刀枪无眼,谁能保证她一个小小五品郎中的安全?

    该死的皇帝,就知道他没安好心,居然让她在这个节骨眼上赶着去送死!

    *********

    忽然想起来,这篇文已经写到四十多万字了,居然还没写到苏园园的感情生活。诶,向亲们征询一下,亲们觉得这篇文还有必要出现男主吗?

    若是不要男主的话,偶又可以少些十几万字,好开心啊!

    *
………………………………

第三十七章 归来头白还戍边②

    第二天,苏园园的升职诏书正式颁发下来,她从六品工部员外郎升为五品工部郎中。与升职诏书一并下来的,还有一纸外放令书,派遣她前往北宁,重修城池。

    在这个特殊时刻跑去北宁修城,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来,皇帝这是想要巩固北宁的防御,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

    看来,皇帝这回是铁了心要跟辽国鞑子拼上一拼。

    梧竹幽居又开始热闹起来,钟嬷嬷带着丫鬟们忙着帮苏园园收拾行李,老太君时常派人送些东西给苏园园,从银票到常用药材,都送齐全了,弄得苏园园的行李又要多一个大箱子。

    龙氏赶紧给远在北宁的大哥和小儿子写信,将苏园园要去往北宁的事情告知他们,让他们务必要好好照顾她。

    趁着还有空,苏园园赶紧跑了一趟司工署,将手里未完的工作全部交接清楚。得知她要走了,司工署里的同僚们纷纷表露出不舍之情,硬是拽着她去到醉仙楼,大吃了一顿。

    众人端起就被,纷纷起身:“苏郎中,这杯酒就算是我们敬给您的送行酒,祝您一路顺风!”

    言罢,众人仰起脑袋,一饮而尽。

    苏园园并不擅长饮酒,但见到大家如此诚挚,不好推柜,便也端起酒杯,笑着回敬:“这些时日承蒙各位照顾,我会永远铭记于心,一年以后我再回来,咱们还是同僚!”

    她闭上眼睛,忍住酒水带来的火辣,张嘴就将杯中酒水全部喝尽。

    众人鼓掌叫好,气氛越加热闹。

    喝了第一杯,难免就有第二本、第三杯……

    她越喝越顺畅,喝到最后,她都不用别人劝,自己倒满酒杯自己一口喝干。那模样豪气得不行。她自己也不记得喝了多少杯,等到停下来的时候,她已经满脸通红,软绵绵地趴在桌子上。

    红袖费了好些力气,才将苏园园扶起来,蹒跚地往楼下走去。

    没想到会在一楼的大堂碰到阿谷。

    红袖低头行礼:“奴婢见过慕容公子。”

    阿谷身边还跟着几个年轻儒生,他见到苏园园醉醺醺的模样,回头向那几位儒生告辞。请他们暂且回去,改日再叙。待那几个儒生走了,阿谷皱眉看向苏园园:“这是怎么回事?”

    红袖的心里一直对他存着阴影,就连说话也下意识避开他的目光,低头说道:“我家姑娘刚才跟司工署的同僚们多喝了几杯。”

    “毕竟是个姑娘家,在外喝得醉醺醺。若是被外人瞧见了,少不得又要惹来是非,”阿谷转了个身,“跟我来。”

    红袖扶着苏园园,跟在他身后走进一个包间,他让伙计去煮碗醒酒汤。

    苏园园被扶着坐到贵妃椅上,红袖打来冷水,拧了湿帕子,帮她擦拭脸庞。随即端着铜盆出去倒水。

    伙计送来醒酒汤,放到桌上,屋里只有阿谷和苏园园两个人。

    阿谷顿了一下,伸手端起滚烫的醒酒汤,走到苏园园面前,屈身蹲下,一边细声哄着她张嘴,一边将吹凉了的汤水喂进她嘴里。

    倒完水的红袖走进来,正好见到这一幕。顿时愣住。睁大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阿谷注意到她进来了。却只是回头看了她一眼,丝毫没有将汤碗放下的意思,继续一勺勺地给苏园园喂汤。

    他的眼神里藏着太多东西,即便看不懂,却也知道那不是普通师弟看着师姐该有的眼神。红袖呆呆地看着,隐约之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等到大半碗醒酒汤都被苏园园喝完了,红袖这才回过神来,脱口而出:“慕容公子,您是不是喜欢我家姑娘?”

    这话一说完,她立刻就后悔了。有些事情,她心里明白就可以了,若是胡乱说出口,可是会惹来大麻烦。尤其面前这个慕容谷,看着亲和无害,其实手段比谁都厉害,她可不敢再去招惹他。

    她有些慌乱地说道:“我刚才只是随口瞎问,您就当我什么都没问,我也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不知道。”

    阿谷继续温柔地给苏园园喂汤,却是问的另一件事:“过两天就要去西宁了,行李都准备好了吗?”

    红袖愣了一下,随即迅速回答:“都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好,你会跟着师姐一起走吧?”

    “嗯。”

    “路上好好照顾她,北宁那边的早晚温差非常大,要注意别着凉了,刚去的时候可能会水土不服,饮食方面千万小心,”他似是想起了什么,无奈地笑了笑,“师姐看起来很有能耐,其实很多人情世故都不太懂,你在她身边的时候,记得多帮她注意些。”

    红袖的脑袋埋得更低了,颤着声音回答:“好。”

    苏园园醉得头晕眼花,压根就没听清他们的对话,一大碗醒酒汤灌下去,她靠着贵妃椅休息了好一会儿,脑子这才清醒了些。她向阿谷道了声谢,在红袖的搀扶下,摇摇晃晃地离开了酒楼。

    回安国公府的路上,苏园园靠在马车上,被晃得脑袋发晕,索性闭上眼睛休息。

    红袖跪坐在旁边,耳边回想起阿谷刚才跟自己说的那句话。

    “你放心,我从未肖想过得到师姐,所以你也不用纠结自己是否需要将此事告知她。只要你不说,她就永远都不会知道。”

    红袖看着面前的七姑娘,心里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这件事儿慢下来,锁进心底的黑匣子里,永远都不说出来。七姑娘若是真对阿谷有意,自会主动找机会接近他,何须她来多嘴?若是说得不好,反而会弄得主仆之间生出嫌隙。

    打定了主意,红袖的心情终于松快了些。

    两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苏园园带着红袖钻进马车里,与皇帝拨过来的两个侍卫,共同踏上了前往北宁的路程。

    他们乘坐官船,逆流而上,速度很慢,花了整整十天时间,才到达北宁边境。下船之后,他们在码头附近找了个驿站,租下一辆马车,一行五人继续赶路。

    北宁并非只是一座城,而是囊括了从天河流域到辽国边境的整片地区,这里地域宽广辽阔,但因为土地贫瘠,生活的人口却很少。倒是每年都有很多跑商的商队,会成群结队地从这里经过,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也就是靠着和这些商队交换粮食与日用品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