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主播-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动起来便是狂风暴雨,毫不给人半点喘息的时间。
“谴使,问梁王武三思:今科取才弊情甚深,学士东方虬难辞其咎,尔意当如何处断东方虬?命其面答使者,不得迁延迟疑”
听到这最后一个布置,李行周明悟过来,看来东方虬之所以能突然杀出成为今科主考官之一,根子是在武三思身上。
明白了这个根底再想到武则夭这谴使一问,真是意味深长!
尤其是最后那个“面答使者,不得迁延迟疑”的注脚更是神来之笔。
使者一到劈面就问,武三思急切间根本没有深思的时间与余地,此时无论他怎么答,都能从中窥探出其人的本性。
而且这一问本身就不好答。站在武三思的角度,不管对东方虬是杀是保,其间的选择都是干难万难!
李行周正思忖时,武则天最后的一道敕令随之而下。
“拟敕,庐陵王清心自守,着赐蜀锦百匹,钱十万,新罗参十支,女乐一部。此敕悉传六部,务使百官周知”
“臣女领命”
上官婉儿牢记了武则天接连不断的三道命令后,便自去一边备有笔墨纸砚的书几上拟写敕令。
一时间,整个小堂又安静下来。
至此,李行周仍然是无人理会。
这时,一阵风吹来,吹起了帐子。
李行周眼光一瓢,他终于看清了武则天的模样。
精致的脸蛋,修长白晰的脖颈,精心修饰的装扮。
呈现在李行周面前的是一个非常端庄高贵的女人。
今日的武则天打扮的很高贵,头上云髻高悬,一枝纯金凤凰的钗子插在云髻正中。
钗子上镶着一颗拇指头大小的火红宝石,刚好垂在眉心。
与双翅横展的钗子相衬,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另有几支步遥横插在云髻,搭俩的非常协调,显得特别高贵。
身上穿着一身明黄色的绣服,华贵的衣裙上丝丝金线绣出的凤凰栩栩如生牡丹娇艳生花。
腰间束着一条宽大的金色腰带,说不出的雍荣华贵。
与边上简单打扮的疑似武上官婉儿相比,不知要惊艳多少。
武则天腰间的腰带将她美好的身段完全构勒出来,很难相信,生育了多子的武则天还有这般好的身材。
李行周不由的想起后世时候他所看的那部记录片《大明宫》,里面那个武则天穿着也很是暴露
特别是李世民病重侍立在侧,勾引李治时候,让人有咽口水的冲动,看的时候李行周觉得那演员穿着有点过分了,让人感觉到怪异。
但看到真实的武则天,一下子释然,面前这个武则天,比电视上演的那个还要稍稍暴露一点
。
只能说,唐代贵妇人的穿着,一点都不保守。
………………………………
第71章 滑不留手苏味道
“咳……咳……”
一边的上官婉儿轻咳了声,还盯着武则天眼睛看的李行周马上醒悟过来。
她这是在提醒自己失礼了。
他忙低下头,恭敬地施了一礼。
“天后,在下鄉野小民,初次进宫见到天后,惊诧之下失了礼,还请天后莫怪!”
李行周说完,忐忑地等着可能的训斥。
不过他的担心终于还是多余,武则天并没什么恼怒,甚至脸上的笑容都没少去,武则天再扫了李行周一脸,脸上的一点惊色收了起来。
吃惊地看着这一切的上官婉儿也松了口气。
她有点想不明白天后为何会容忍一个没身份的人这样注视。
恰在上官婉儿拟好敕令交由武则天御览罢用印之后不久,一阵小碎步的声音传来,有小黄门进来禀说苏味道已奉召前来。
“进”
苏味道年近五旬,身形魁梧而不肥,面如冠玉,须髯飘飘,实是堪称”美风仪”。
这人进了小堂后,便即快步趋于帘幕之前,俯拜于地口呼万岁不绝。
“罢了,平身吧”,武则天叫起苏味道后也无废话,径直道。
“今科取才情弊太深,朕意罢废之!拟于一月之后重开科考,此事就交予卿家了”
一听此言,苏味道当即色变,驱前两步急道。
“陛下,科举乃抡才大典,何等重要?若轻易罢废,轻则招致天下物议沸腾,重则大损朝廷及陛下威严。此事臣固以为不可。伏请陛下收回圣命”
“朕定制科举是为朝廷选才拔贤,若此初衷不谐,不罢何为?今科情弊已使贡生们闹出这般泼天动静,再言朝廷及朕的体面岂非掩耳盗铃!哼,今科不罢,仍在这榜单上修修补补,岂不更让天下人笑朕小家子气”
苏味道还待再劝。
乾纲独断的武则天却已不容他再说。
“此事朕意已决,卿用心办好就是。此外,传语洛阳令,让其据礼部名录给赴试贡生发一月柴米钱。告诉他此事当用心去办,不得遗漏一人,否则朕不饶他”
不到半个时辰前才对上官婉儿说十日后给答复,怎么转眼间连重开科考的时间和主考都给定下了?
甚至连贡生们多在京中耽搁一月的柴米花费这等问题也都考虑到了,这可不像临时起意呀!
难倒东方虬与陈平安刚一供认今科情弊的时候她就已经拿定主意了?
撇开这些个没用的不去想,只说眼下,武则天到现在也没说该怎么处断自己,却不知这重开的一科自己还能不能参加?
情势陡转而下,李行周正在琢磨的时候,突然听到帘幕后传出了一句足可被称为石破天惊的话语。
“此子乃清河李行周,这次重开科考便由他为你帮办。朕累了,你们就退下用心任事吧”
一次天下人瞩目,涉及到整个士林的科考竟然一言而罢。不管是这个结果还是产生这个结果的过程之迅速都让李行周没想到,这也就罢了,毕竟武则夭不是凡人,或许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大气与魄力。
但让自己参与主持科考,这……世间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吗?
李行周不禁在内心大呼一声,什么鬼!
他刚刚才带领贡生们反科考弊案,反对东方虬。
怎么转眼之间他就成了新的帮办,要去负责新一场的科考了!
都说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但在他身上也转的太快了吧!
根本没容李行周发表意见,武则天对苏味道吩咐完后便自帘幕后起身去了。
李行周有些愣愣的站在那里,一时回不过神儿来。一脸苦色的苏味道路过他身边时淡淡,甚至有些厌烦的说了一句,
“准你休息一日,后天到贡院”
说完,这位美风仪的诗客便摇头苦笑着走了,隔着老远都还能清晰听到他的叹气声。
一声接着一声。
上官婉儿如影子一般跟在武则天身后向宫城深处走去,静静的走了一会儿后开口道:
“苏味道诗才称于天下,又善章奏,出任主考的资历自然是够的。但臣女亦曾听闻,其人曾有言日:。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皇城之中常称其为’苏模棱’”
“此次陛下决意重开今科选才,实是断不容再出差错的,如此大事交予苏大人,臣女倒有些怕”
御蘩上的武则天闻言,轻笑了笑,“苏味道’模棱手7之名朕知之久矣”
“那……”
“你以为陈平安并贡院那二十九个流内品秩官朕都是白杀的不成?”
“有这等先例在,似苏味道这等深谙避祸之道的人焉敢再有丝毫放纵?放心吧”
上官婉儿早就等在这里,眼见水到渠成之后,遂将真正想问的问题抛出。
“既然如此,陛下又何须谴李行周那狂生帮办考务?可是为取信于贡生们?”
“此其一也,却也是最微不足道的效用”,武则天手指轻叩着身前的小几,淡淡声道:
“经岳宋两人弊情之事后,这重开的科考恰如你所言,是断不能再出问题的。但朕且问你,自科举定制以来,又有那一科放榜之后是能令士子们俱都心服口服的?”
这个问题上官婉儿甚至都不用去想,因为根本就没有!
其时距离科举成为定制不久,又毫无前例可循,是以整个考试的环节都尚处于摸索积累经验阶段。
恰如后世所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只要是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碰碰乃至于摔跤就是必然少不了的。
一方面是断然不能再出问题,另一方面却是根本无法避免不出问题。可以说这场定于一月之后重开的科举就是个解不开的死结。
在这个死结中将李行周放进去,其用意……至此,上官婉儿终于明白了武则天的心思。
此前不对李行周置一词,亦不曾对其处罚,原来圣后早就安排好了最大的处罚。
让李行周帮办考务是假,使其背黑锅才是真实目的之所在!
既然这场断不能再出问题的考试会出问题,那就让李行周把这些问题都扛起来,一旦他把所有的问题污点都给背了,那考试本身自然也就完美了!
由此再想到李行周乃今日贡生暴乱引领者的身份,这个安排就愈发耐人寻味了!
上官婉儿不得不承认圣后的算计之精。
鬼使神差之间,她居然又问了一句,“若是那李行周真能想出法子使这一科天下钦服又当如何?”
武则夭看了上官婉儿一眼,似乎在诧异她怎会有如此天真的想法。
“一次科举涉及数千人的前程荣辱,彼辈既是不得不争,又是人多口杂。办这样的事情还能使天下钦服,何其难也?若李行周真有这本事,朕或许就该弹冠相庆了”
言说至此,武则天展颜一笑道:“朕该庆今科终于选得一真才,朕又得一真才”
此言一出,这次重开的科考本身就成了另一场科考,但考生却唯有李行周一人。
中,入天子法眼!
不中,万劫不复!
李行周自然是不知道武则天与上官婉儿这番对话的,此时的他正随着引路小黄门向宫城外走去。
边走边思忖着武则天对自己这种安排的用意,但仅仅想了一会儿,他便将这个问题暂时抛开了。
从早晨到现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澜起伏后,现在的他实在是心力俱疲,此刻不仅是身体难受,脑子也不愿再强思冥索了。
暂且抛开那个问题之后,李行周心里涌现出来的就是感慨了。
感慨进京之后诸事不顺,原本从襄州出发时的安排打算一到洛阳竟然全部落空。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之中,至于下一步要走到那里,却是一片茫然。
世事如棋,不如意事常十有**,人算不如天算哪!
前面领路的小黄门猛然道:“让开,让开,快避道!”
李行周向道边让了让,在这时,一阵儿清晰的马蹄声传来。
自古以来便是皇帝统御天下,皇后掌控六宫。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帝位,掌控内宫之事自然而然便落在了上官婉儿身上。
宫城实在太大,上官婉儿的事情又太多,若是来往全都靠走,实在是忙不过来。是以她也就自然而然的获得了武则天亲口许下的宫城走马之权。
马蹄声越来越近,最终停在了李行周面前,片刻之后,这个权倾六宫的女人翻身下了那匹金羁为饰的五花连钱马。
“你去,这里有我。”
上官婉儿一摆手,那小黄门顿时低着头退身远去,不敢有丝毫的迟疑。
宫道上一时便只剩了两人一马。
“你就是那个清河李行周?”
上官婉儿问的很随意,但其强大的气场却是凛然逼人眼眉。
憔悴着脸,嘶哑着喉咙,李行周就像一块倔强的石头,在这逼人的气场中坚如磐石。
“是”
上官婉儿平静的看了李行周许久,蓦然道:“值吗?”
这一问出口,上官婉儿终于找到了自己会在此地莫名停下来的原因。
圣后小憩后,她因有别的事情要往宫城另一处,走马之间却在此地停了下来,直到下马之后她自己都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做。
………………………………
第72章 值与不值
但现在她知道了,原来那牵引着她停下来的莫名心思的根由还是在这一问上。
若不能亲口一问,便不得安心。
“值吗?。”
分明是对着眼前的李行周问出这个问题,但不知怎的,这一问出口后,上官婉儿脑海里浮现出的却是一个名叫上官仪的老人那从不曾看清楚过的脸。
李行周没想到上官婉儿会这么问,沉吟了一会儿后才真正搞明白上官婉儿的意思。
“值吗?”
值或者不值,回答起来本当很快,李行周耽搁的时间却很长,但上官婉儿却没有半点要催他的意思,似乎就是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想,似乎不愿有什么别的东西干扰他的回答。
似乎,这个简单问题的答案对她很重要,很重要
“对吗?。”
这是上官婉儿的问题,李行周此前进宫城见武则天的路上想了许久也没有答案。
那个问题尚不曾解答,此刻上官婉儿却又问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值吗?。”
轻轻一问,重逾千钧。
因为它承载的东西太多太重,而这其中又有许多根本是无法用简单的得与失来衡量的。
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在做出某个关涉到命运的重大抉择与行动后,都曾被人问到,或者自问过这个问题,“值吗?”
但其答案却永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沉吟许久后,李行周脸上露出了清淡的笑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嗯?”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西楚霸王为什么就不肯过江东呢?他的乌江自刎,值吗?”
不是回答的回答,也是这种情况下很好的回答。
但上官婉儿却很失望,她脑海中浮现出的那个上官仪似乎又模糊了起来。
曾经他在上官婉儿的脑海中就是一直这样的模糊着。
直到今天在皇城宣仁门城到李行周以血肉之身逼向刀刃枪锋的那一幕时,那个模糊了许多年的上官仪似乎清晰了一点儿。
但现在……
转身,上马,五花连钱马喷着响鼻开始向前走去。
真是个古怪的女人哪
李行周看了看上官婉策马而行的矫健背影,正要迈步继续往宫城外走去时,却忍不住的又回头向牡丹花带那一侧看了看。
他想到了卫寒霜。
那个陪她一路从清河道洛阳的女人。
这些事情,那些画面如走马灯般闪现,最终混融到了一处,化为一道霹雳在李行周的心田脑海中炸响。
所谓灵光一闪大概就是如此,此前曾苦苦自问也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却在这个刹那有了明悟。
也就是在这个瞬间,心田脑海中的那些纷乱思绪如月出云破,转眼退散。
李行周的念头就此通达起来。突破执迷的快感是如此的强烈,竟让李行周忍不住的向前方上官婉儿的背影嘶喝了一句。
“我告诉你,值!”
“我告诉你,值!”
李行周的嗓子本已嘶哑,此时又是脱口而出,这就使得他的声音显得份外粗糙。
但正因为如此,也使得他的话听着份外可信。
五花连钱马刚刚加快的速度慢了下来,上官婉儿却不曾下马。
上官婉儿不曾回身,所以也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
等了片刻后,才听她再次开口道:“这次科考重开,悔…好自为之”
这句说完,五花马再次喷了个响鼻后泼刺刺的小跑起来。
上官婉儿的身影也渐行渐远,最终绕过那一片假山后不见了。
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又有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过来为李行周引路,只不过这个小黄门对李行周的态度可比之前被上官婉儿打发走的那个好太多了,好到简直有些谄媚的态度。
李行周固然是不习惯被一个太监表现出如此亲近,那小黄门心里也在纳闷,这个少年究竟是那家的公子,居然能让上官待诏亲自安排人来为他引路?
朝中除了那几个有数的人之外,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啊。
小黄门心里藏着个闷葫芦将李行周恭恭敬敬的送到了宫城城门处,李行周正要往前面的城门洞走去时,又见一个御者打扮的人迎了上来,态度依旧恭敬,只说是得了吩咐送他回家的。
那人说清楚了事情原委,一并道:“上官待诏谴人来命车时一并有话交代”
“说吧”
“李公子还是径直回府的好,这些日子若需往来贡院也宜乘车,便是要与士子文会,也宜静候些日子”
闻言,李行周点点头。
上官婉儿的意思是让他在朝廷重开科举的诏令下达之前不得多嘴先走漏了消息。
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李行周虽然既不是君,也不是臣,但总还懂得多嘴惹祸的道理。
上官婉儿这交代明显是有利于他的。
点头应下上了那轩车的同时,李行周也在心中疑惑不已。
除了之前的那一撞和丙才三两句简短的对话之外,他跟上官婉儿实在没什么交集。
更别说交情了,她怎会做出安排马牟这等明显流露出善意的事情来?
轩车辚辚,一路出了皇城。
也不知是武则天的那软硬两手起了效果,还是狄仁杰威望太高,或者是二者一起发力的结果总之皇城里一度人山人海的青衿洪流已经消散。
至少从眼前看来今天沸腾了整个洛阳的贡生暴动业已平息。
马车一路驶出皇城驶出宣仁门。
坐在车上的李行周将车窗帘幕挑开一道缝隙。
就见城门外的街道上仍旧聚集着一些士子。
其中站在最前面不断向皇城内张望的那几个年轻贡生。
依稀就是之前曾与他一起抬孔子圣像的。
而在这些士子左右,遍布着身穿皂服红裹肚的公差。
这些人现在仍不走,还不断向皇城里张望,十有八九是在等他的。
看到这一幕,李行周真是既感动又无奈感动自不必说。
无奈处却在于此刻下去该与他们说什么才好?
欺骗也好,隐瞒也罢李行周实不愿对这些士子们如此。
最终只能长叹一声。
山水有相逢,也罢,且待这次科考过后,再找机会把酒欢叙吧!
心中打定这样的互意后,李行周就不曾下车,甚至刻意将身子往车角的暗影处又避了避。
只是眼神却始终看在外面,绞尽脑汁尽可能将这些人的相貌多记住一些。
有了前面那些事情,此刻仍然能留在这里等他出来的都是可交之人哪!
轩车一路到了归义坊,李行周下车后便径直到了后花园的精舍。
听到他的脚步声,卫寒霜应声出来,手中还捧着一本琴谱。
只不过李行周看清了她不停颤抖的手。
以卫姐姐的性子,知道她入了皇城,不拿剑杀进去就不错了。
李行周没有看到大熊和柿子。
估计知道他安全的消息后,就别卫姐姐赶走了。
看到卫寒霜,看到她那双点尘不染的桃花眼,李行周的心情愈发的平静下来
伸出手去在流云裙少女的头发上揉了揉后,李行周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去。
“来,卫姐姐,谈首曲子听听”
片刻后,精舍中便有如水的琴音缓缓流出。
就在这如卫寒霜孔雀眼一般点尘不染的琴音中,李行周缓缓的睡去。
第二天一步不曾出门,赏了百来文酒钱让卫寒霜的一个奴仆去请了一个大夫回来,在两边胳膊上用白布厚厚的裹了一层粘糊糊的膏药。
大夫忙碌着,李行周却在想一件事情。
既是要去帮办考务,那他自己肯定就不能参加这重开的科考了。
没有既主持考试又入场参考的道理,只是如此以来,他这情况算什么呢?
下一步的路又该怎么走?
想来想去想不出头绪,最终李行周索性不想了,先干好眼前这事再说吧!
至于以后,船到桥头自然直。
仅仅休息了一天,第三天早晨,李行周便穿着宽大到能包住两条敷药伤臂的衣裳到了贡院。
不消说他这一路是雇牟而来的。
通名之后,贡院门房的小吏很客气的引导着他向里面走去。
贡院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李行周在那尊石狮子镇兽前停留了好一会儿,又特意往至圣先师殿看了看之后,这才向后面的公事房走去。
木雕孔子像已恢复原位。在他看石狮子和至圣先师殿的过程中,小吏没有催促,也没有说别的话。
就在宋之问与岳子奇当日呆过的那间公事房里,李行周见到了苏轼的远祖、名满天下的“文章四友”之苏味道。
仅仅一天不见,之前在宫城小堂初见时还是“美风仪”的苏味道便憔悴了不少。
眼角发赤,嘴唇干枯,明显是心火太旺的症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