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主播-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一切都不存在了。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薛讷知道。

    程伯献明面上是梁州刺史,但是他另一个身份却是节制右骁卫!

    也就是说他的梁州军表面上是地方军,可实际上却是大唐重骑右骁卫!

    这可是武后经营近十年的西北最强武装了!

    薛讷可以预料到,右骁卫这次惨遭埋伏,整个西北再无可战之兵了!

    大局崩坏如斯!

    如果不是崔安柿眼疾手快扶住了他,恐怕就倒在地上了。

    “大帅,请早作打算,恐怕程将军的大军已经保不住了!”

    朱文正的话直接刺中了薛讷的痛处,这可是三万大军啊。

    三万大唐男儿就这样葬送在了他薛讷的手中。

    薛讷无力的做了个手势,四名士兵抬着朱文正往帐外走去。

    离开的时候朱文正还嘶哑着嗓子哭喊着。

    “大帅,你要替兄弟们报仇啊,他们死的太惨了,也太冤了,我们有内奸啊,肯定有内奸的,大帅你要杀了这帮畜生啊,呜呜。。。。”

    朱文正哭的稀里哗啦的,就像是个小孩子一样。

    一个曾经铁骨铮铮的汉子居然哭成了这个样子,可想他心中会有多么的痛苦了。

    。。。。。。

    薛讷推开崔安柿的搀扶,对着帐内大声喊道。

    “吵什么吵!”

    “打!”

    程伯献的大军没了,那代表了什么?

    那表示吐蕃人可以直接面对陇西一线了。

    如果吐蕃人真的做到了这一点,那最危险的就是薛楚玉的前锋军了。

    对,最危险的是前锋军。

    更危险的是武则天的怒火。

    三万梁州军可是大唐在陇西经营多年的战力。

    一旦没有,责任可都是在座的各位了。

    “大帅,目前当务之急是想办法阻挡吐蕃人东进的路,还有立刻通知五将军,让他们放弃鄯州!”

    参军将军刘韬第一个站了出来。

    “刘参军,也许你并不知道,此时怕薛楚玉的大军已经和鱼泽布展开决战了!”

    薛讷的话就如同一根导火索一样,立刻让整个大帐充满了一种诡异的气氛。

    刘韬皱了皱眉头,看来薛楚玉和李行周好像早就猜到吐蕃人的动向了。

    可是就凭薛楚玉的军马再加上五千左武卫士兵打得过鱼泽布吗?

    行军司马卢玉伦道:

    “此战以敌后穿插突袭为主,我军十万主力为辅,因此正面我军其实就是一个幌子。”

    “既然是幌子,就当以虚张声势,震慑敌军为主要手段。表面上采取强硬的攻城姿态,在实际行动中采用保守做法,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我反对!”

    参军将军刘韬立刻道。

    “薛五将军人数太少,其主要任务是混乱敌军,而非攻城掠地。”

    “如果我们不使出全力来打,一来,鄯州城的压力太轻,极有可能先全力对付薛五将军。二来,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放出求援烽火,二来,攻城不力,就算薛五将军为我们制造了机会,也很有可能因为我们的原因而造成错失战机,最终失去决战的机会。”

    “所以,我们要么不打,要打就必须全力以赴,给北门关守军以强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全力应对,这才能给崔安柿以可趁之机。”

    行军长史封常德也有些担心。

    “可是一旦失败,我军损失必重啊!”

    薛讷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考虑损失的时候了。我同意刘参军的看法。我们既然来了,就不能空着手回去。”

    “这一仗,要么不打,要打,就得全力以赴!”

    话音落下,薛讷狠狠一拳,重重砸了几案之上。

    作为一代名将,薛讷终于拿出了自己的魄力了。

    “传我命令,”

    “刘韬,听令!”

    “末将在!”

    “本帅分你一万兵马,你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鄯州。

    如果薛楚玉已经进驻鄯州城,你就协助薛楚玉守住鄯州城。

    如果鄯州城已经被吐蕃人占据,那么你只要手中鄯州城以东的要道,切莫擅自进攻鄯州城!”

    刘韬结果令箭,拱手道。

    “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薛讷欣慰的看了一眼刘韬,果然不愧是少有的大将,遇事当真镇定。

    “薛楚卿,听令!”

    一名短须的中年将领出列,薛家老三薛楚卿。

    “末将在!”

    “薛楚卿,本帅命你即刻率本部人马返回陇西,并封你为陇西道临时行军大总管,统领陇西、河州、甘州一切军政要务。”

    “并率人返回洛阳求援,务必守住陇西、河州一线,如若失守,本帅就算是死也要先砍下你的脑袋!”

    “大帅放心,楚卿定当拼死守住陇西、河州一线,只要我还活着,吐蕃人就别想攻破我陇西城!”

    薛楚卿接过令箭很豪迈的说道。

    就在薛楚卿想要退下的时候,薛讷有贴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将陇西大营里的党项人约束起来,如有异动,格杀勿论!”

    “大帅放心,末将晓得!”

    薛楚卿明白薛讷的意思,程伯献的事情,如果不是有人通风报信,又岂会如此巧合!

    吐蕃人总不能一直在那里等着吧!

    吐蕃人又不是天神,又怎么会知道薛讷会派人去鄯州城呢。

    所以,唐军这边肯定有内奸,而最有可能会帮助吐蕃人的也就是党项了。

    而且当时薛讷发布军令的时候,党项的人也在场。

    挺起身,薛讷虎视众将军。

    “此战,我军若胜,则吐蕃国从此门户大开。大唐百年梦想,将因今天而实现!一切,就拜托诸位了!”

    众将军齐声应是。

    一声轻诧,马鞭落下,**战马出动人心魄的长嘶,踏出条条尘烟。

    薛讷赫然转身,大声下令。

    “动员大军,即刻出发!!!”

    战争的命令来得如此突然,时间又如此紧迫。

    平西大营内鼓号吹响,声音绵延百里。

    旗帜飘摇,招展出无数暗语急令。

    各级传令官匆匆奔跑,传递讯息,各营,卫以下将官同时得到了一个讯号。

    就是拔营出征了!

    所有的部队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即定的校场。

    十万人的大军调动,在如此匆匆的行为之下,依然有条不紊。

    充分展示了大唐将士的高效率机动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

    而薛讷则和他的将军们一起对着地图进行研究。

    随着命令的散,所有将军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纷纷告辞离去。

    薛讷遥看厅外,那里,是崔安柿如风中的标枪巍然矗立。

    薛讷在忙碌着。

    。。。。。。

    而鄯州城以东的雅隆河谷却早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狭长的山谷中到处都是唐军的尸体。

    他们有的是被石头砸死的。

    有的是被箭射死的。

    很多人死的时候都是睁着眼睛的。

    因为他们死的不甘心!

    自始至终他们都没办法和敌人面对面的拼杀一场,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死在了山道中。


………………………………

第154章 右骁卫全军覆没

    雅隆河谷的山顶一侧,一个黑衣人默默的站在月光下。

    看着逐渐驶入的骑兵队伍,黑衣人渐渐平静下来。

    “谍子还在计算入山谷的右骁卫骑兵数量,尚未完全计算清楚。”

    一名部下向他禀报道。

    “看来最开始的牺牲总是难免。”

    黑衣人说道。

    “那便点燃烟火,通知坌达延。”

    他的声音落下不久,一道艳丽的烟火直冲夜穹。

    这道烟花飞的是如此之高,竟似要触着明月,相信山谷里所有人都能看的到。

    黑衣人看着渐渐消失在月光里的烟火,沉默很长时间后,忽然说道。

    “大唐右骁骑卫号称天下无敌,从来没有败过?”

    ……

    右骁骑卫兵是野战上最恐怖的战力。

    也根本无法抵抗。

    然而世间没有完美的东西,重甲骑兵也有它的弱点。

    装甲骑具过于沉重,无法长途奔袭。

    而且受到甲胄影响,在狭窄地域的灵活性,要不如轻骑兵。

    这便是重甲骑兵最明显的弱点。

    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右骁骑卫的养护费用实在是非常惊人。

    一个右骁骑卫兵需要配备大量的扈从辅兵,消耗极为可怕。

    当今世上,除了大唐,再也没有任何国家,有能力组织起成建制的重甲骑兵。

    但右骁骑卫兵被称为战场重器,自然有其道理。

    这种从诞生之日开始,便被赋予冲锋再冲锋使命的骑兵,便是无数敌人的恶梦。

    雅隆河谷长直繁密,按道理来说,并不适合右骁骑卫兵摆开阵势冲锋。

    无论从战略上来说,还是从具体的战术安排来看,程伯献都不负智将之名。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的发生,当右骁卫穿越雅隆河谷直抵鄯州城。

    所谓的吐蕃精锐部队,在今夜之后,便会成为史书上的一小段记载以及街头的一个笑话。

    烟花照亮夜空。

    河谷附近的右骁卫骑兵,背着长长的朴刀,抬头看天,神情宁静自信。

    程伯献看着那道烟花,轻声下令道:

    “出击。”

    …………

    黑衣人也看到了这道烟花。

    他的唇角翘的更高了些,显得非常满意。

    “程伯献在大唐青壮年里智谋最出名的一人,习惯于用利益来计算人心。”

    “然而他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人心可以计算的,但是大势却是不可逆的。”

    黑衣人望向身边的一群部下,说道:

    “大幕已经开启,这是我党项人的第一战,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些骄傲的唐人全部杀光吧。”

    说完这句话后,他轻提马缰,带着部下离开了。

    ……

    雅隆河谷在夜色下显得格外美丽。

    满山的秋树,被月光照着泛着寒冷凄美的色泽,如同仙境一般。

    骑兵们抽出弯刀挥舞,一夹马腹便向前冲了过去。

    “应该没有问题。”

    雅隆河谷侧方的大直道里,没有一根火把,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漏树而过的月光,落在重甲右骁卫骑兵的身上,让人与马的盔甲表面都泛起了寒光。

    这里是大唐右骁卫骑兵营。

    先锋营将领拉下面甲,缓缓抽出直刀,斜指前方的夜色,指向杀声震天的河道,沉声喝道。

    “碾过去!”

    。。。。。。

    马蹄渐动,沉重的玄甲右骁骑卫踏着坚硬的地面。

    就像过去无数年间那样,又一次开始了冲锋,大地开始颤动起来。

    整座雅隆河谷都开始震动起来。

    程伯献练兵十余年,整个右骁卫行动的一切细节都有经心的安排和设计,非常娴熟。

    雅隆河谷有个吐蕃哨岗,驻扎着百余名吐蕃骑兵。

    看到有陌生的队伍驶入,百余名吐蕃骑兵依次冲过河道。

    然后纷纷倒下,十余道绊马索,就像毒蛇般,撕裂了不知多少条马腿。

    在山谷两侧埋伏了很长时间的右骁卫。

    开始射箭,箭如雨下,不过片刻功夫,那些骑兵便痛嚎着毙命。

    战斗开始便再没有终止的时刻。

    几乎同时,整座山谷响起了厮杀声和惨呼声。

    鲜血不停地涂抹着夜色,断肢在月光里飞舞。

    当大唐右骁卫右骁骑卫如铁流般冲出山谷侧方的直道。

    吐蕃奇兵下意识里向北方望去,然后他们便看到了那些人马皆黑的大右骁卫骑兵兵。

    “唐人!”

    “有唐人!”

    “快撤!”

    大唐玄甲右骁骑卫根本理会吐蕃骑兵的惊呼,保持着最完美的速度,挟着恐怖的气势,继续向河谷之上冲锋。

    所过之处便有草野渐偃。

    然而就在这时,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河谷口山坡轰然倒塌。

    紧接着,相邻数山坡接连倒塌。

    烟尘大作。无数砖屑木块,堆积成小山一般,堵住了河谷的退路。

    吐蕃骑兵将领脸上的焦虑惊恐神情,变得狰狞一片。

    他握着弯刀,看着依然保持着冲锋阵势的右骁卫,不再后退。

    残余的吐蕃骑兵也不再后退。

    混乱的河谷直道上,忽然出现了更多的绊马索,缠绕住大唐右骁骑卫的马蹄。

    右骁卫骑兵重重摔倒在地,沉重的盔甲与坚硬的地面相撞,发出沉闷的声音,血水从灰甲里流淌出来。

    雅隆河谷两侧的山上里,出现了更多的吐蕃军,他们开始向右骁卫骑兵射箭。

    箭雨骤然狂暴,有右骁卫骑兵的盔甲边缘,竟同时射进了数枝羽箭。

    不时有山坡倒塌,横亘在河谷直道上,变成右骁骑卫兵难以逾越的障碍。

    有骑兵连同座骑,整个被倒塌的山坡掩埋,再也无法站起。

    这确实是一场伏击。

    大唐右骁卫奇兵,天下无敌。

    今日能否依然无敌?

    程伯献看着不停倒下的部属,声音寒冷,看着雅隆河谷两侧的吐蕃军,说道。

    “把他们全部杀光,我们就能出去。”

    程伯献看着夜色中的雅隆河谷,双手紧紧握着朴刀,指节微微发白。

    他眯着眼睛,沉默了片刻,右手渐松。

    然后他下达了三条军令。

    “全军散开,随意杀人,务必撑到天明。”

    程伯献看着众人说道:

    “我们已经败了!”

    “那就要败的漂亮一些。”

    说完这句话,他看了军中的那名党项人一眼。

    那名党项人是细封氏的族老细封北鹰,不然也没有资格出现在这里。

    西风北鹰惨然一笑,抽刀自尽。

    “我们已经败了。”

    程伯献看着众人说道。

    “那就要败的漂亮一些,如果此战之后,你们当中还有活着的人,记得给天后带句话。此战败在信任二字,那么大唐除了相信唐人,再也不能相信任何人。

    …………

    程伯献是以智谋见长的大唐壮年一代佼佼者。

    在突袭吐蕃行动之余,没有忘记做出自已的安排。

    为了保险起见,他留下一千左右的右骁卫骑兵安排了一条后路。

    军令通过斥候传到河谷各处,右骁卫骑兵兵奋勇杀敌,拼命地向着后杀去,渐渐要汇集起来。

    如果任由右骁卫骑兵合兵一处,再冲出河道进入原野,那么死地便会变成生地。

    再想把数万右骁卫骑兵歼灭,便会变得非常困难。

    用多年隐忍与伪装,吐蕃人和黑衣人才获得如此良机。

    怎么可能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便在战势初起时,整个河道都堆满了石头。

    吐蕃人的手段非常狠,非常绝,用万斤石直接封死河道。

    如此一来,哪怕是战后,这个河道都废了。

    但是,这样做的话,即便右骁卫骑兵杀到河道口,也根本无法出去。

    万斤石距离离开坑道滚落只有数尺的距离,河道的地面上到处是鲜血,吐蕃国守城军的尸体躺在血泊里。

    只听得轰然一声巨响。

    万斤石落下。

    铁闸重重地砸到地面。

    ……

    侍卫望着东方升起的那道烟花示警,脸色铁青。

    程伯献停下脚步,脸上的神情却依然平静。

    他沉默片刻后说道。

    “既然走不了,那便不走了。”

    伏袭在雅隆河谷各处发生。

    右骁卫骑兵遭受了极为沉重的打击。

    然而他们依然无畏地冲锋着,挥舞着手中的朴刀,突刺着手中的长矛,继续冲锋。

    右骁卫上面对最艰难的局面。

    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那些射术恐怖的吐蕃蛮骑,似乎怎样杀都杀不光。

    但世上哪有真正杀不光的敌人?

    所有的右骁卫骑兵都有一个信念。

    就像将军说的那样,只要把面前这些敌人全部杀光,那么我们自然就能够出去。

    凄厉的厮杀声,沉闷的撞击声,在河道上不停响起。

    像潮水般和吐蕃军,竟是硬生生被右骁卫骑兵杀的怕了。

    在两军相交的宽阔地带,出现了一处豁口。

    程伯献把已经砍出缺口的朴刀交到左手,沉声说道:

    “继续冲锋!”

    只要冲出河道,吐蕃人便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拦截。

    那么他便可以依照大元帅事先的计划,奇袭吐蕃。

    他没有回头,也知道自已麾下的三万右骁卫骑兵,如今只剩下半数不到。

    这是数十年来,大唐骑兵所遭受的最惨重的打击。

    但他并不难过,因为他相信自已麾下的每一个骑兵,在死之前,至少都杀死了数倍于己的敌人。

    这样就够了。

    这样可以挺起胸膛,骄傲地回去了。

    程伯献提起马缰,纵马而前,一刀砍下,将一名吐蕃骑兵从刀箭到身体砍成两半,然后穿过血雨,暴然向前。

    忽然,他握着马僵受伤的右手变得有些僵硬。

    已经有些疲惫的座骑,随之停下蹄步。

    他身后的数百名亲卫,也随之安静。

    吐蕃骑兵早已被他们杀的魂飞魄散,阵势凌乱不堪,四散在侧。

    然而先前那个看似可以让右骁卫骑兵离开的豁口,又已经被吐蕃骑兵填满。

    程伯献微微眯眼,掀起面甲,望向河道对面。

    他抹掉脸上的血水,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忽然大笑起来。

    “我这辈子都想证明一件事情,你们这些吐蕃的骑兵,只配给我们提马靴,没有想到,在我临死前,居然迎来了这样一个机会。”

    程伯献笑声渐敛,缓缓举起朴刀,说道:

    “谁愿陪我杀一场?”

    他身后的数百右骁卫骑兵齐声应命,毫不畏怯,只有拼死的战意。

    ……

    天色渐明。

    河道前到处都是死尸。

    有唐人的也有吐蕃人的,尚未完全凝固的鲜血像溪水般淌出。

    看着这幕惨烈的景象,吐蕃朵卫大将军坌达延都极为苍白。

    暗自想着这些右骁卫骑兵究竟是不是人。

    怎么可能在如此绝境中还有如此可怕的决心?

    吐蕃与唐敌对多年,在战场上却从来没有获得过胜利,一直处于被羞辱被欺凌的一方。

    昨夜的这场战争,毫无疑问是有史以来,吐蕃在对唐战争中获得的最大胜利,值得大书特书,大抒吐蕃人多年来的怨气。

    在雅隆河谷一角,有名年轻的吐蕃军发现了一个还没有完全死去的大右骁卫骑兵兵,挥刀不停砍落,显得格外麻木机械。

    那名右骁卫骑兵早已不行了,此时身上被砍了这么多刀,也不觉得多么痛苦。

    漠然抬头看着那名年轻的吐蕃军,眼眸里满是讥讽的意味。

    他向那名吐蕃军吐了口唾沫,胸肺早已穿了无数个洞,呼吸将绝,唾沫带血。

    根本吐不了多远,便落在自已的胸上,然后死去。

    那名年轻吐蕃士兵却吓了一跳,把刀扔掉,哭喊着逃开。

    ……

    “谷中的汉人听着,我们坌达延大人说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定保证让你们活下去。”

    一个吐蕃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喊着。

    还有几名右骁卫骑兵站在街上,站在重围之中。

    他们把程伯献护在中间。

    程伯献的身上都是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片刻后,又有几名右骁卫骑兵不支倒地。

    “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

    几个侍卫都在望着程伯献,都希望程伯献能替他们拿一个主意。

    “兄弟们你们怕死吗?”

    程伯献抹了把脸上的血水,突然笑了起来。

    “将军,兄弟们都死了这么多人了,还差我们几个么?”

    一名侍卫也呵呵笑了起来,也许他们对死已经麻木了。

    军阵渐分。

    黑衣人和坌达延二人看着提剑而立的程伯献。

    明明是他们成功地算计了这位以智谋着称的大唐名将。

    最终获得了胜利,却生不出多少欣喜的情绪。

    看着眼前的这个将军,黑衣人甚至觉得有些寒冷

    在昨夜的战斗中,他的肩上受了一道极重的刀伤。

    右骁卫骑兵的力量实在是太可怕了。


………………………………

第155章 程伯献

    右骁卫骑兵的力量实在是太可怕了。

    最后暴烈而不讲道理的反击,竟是险些粗暴地破坏了他整个计划。

    便是战到最后,右骁卫骑兵大势已去时,程伯献在极短时间内组织了一次斩首。

    如果那时他身旁不是有幽阁来的高手以命保护,他只怕已经死在了那次暗杀里。

    战局必然会再生变化。

    程伯献看着黑衣人,问道。

    “做背叛者的感觉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