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咕噜咕噜李靖咕噜咕噜”

    整整一句话,冷锋只听明白了“李靖”两个字,余下的听着就像“咕噜”。

    好在张文也懂得突厥语,替冷锋翻译道:“元帅说:‘我是唐军元帅李靖,你们现在地位最高的是谁,出来一战!’。”

    听到李靖自报姓名,突厥那边讨论了许久才走出了一个人,他的身后跟随着两个不带武器的随从。

    冷锋看到对面居然出来了三个人,就问张文:“这难道是三打一?”

    张文用看大猩猩的眼神瞅了冷锋一眼:“当然不是,决斗这种事是最神圣的,那两个人是等着给自己主子收尸的。咱们元帅武艺超群,可用不到这个。”

    风尘三侠之一,还是武艺一般,才是怪了!

    张文继续翻译道:“那人说自己是什么什么官,叫格鲁,管他呢!反正现在对面他最大。”

    李靖和格鲁干了一碗酒,然后各自后退十步,彼此欠身施礼。

    大唐这边力士擂起了战鼓,突厥那边则用怪异的强调呐喊。

    场地内,李靖和格鲁同时冲向对方,冷锋在场外看得很仔细,在这之前,李靖举手投足间经常给冷锋一种似有似无的压力。

    两人擦身而过!只是一瞬间,格鲁的人头就飞了出去,别人都只能看见李靖拔剑、擦剑的动作,却看不到李靖杀人的动作。

    冷锋的眼力不错,至少他看到了寒光略过格鲁人头的过程。

    武术这种东西,在大唐确实是有的,杨翼的轻身敛息就是师门武术传承的一种,据说可以追溯到汉朝。

    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人虽然拳脚功夫看起来不怎么样,可是如果拿起他们的看家武器,正面对战一顿时间是可以跟冷锋不相上下的!

    李靖这个人隐藏得很深,除了在“风尘三侠”的故事里露脸了以外,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什么本事。

    跟历史学家提起李靖,历史学家多半会张口而出:“贞观时期的军神嘛!”

    可是随便找一个人,多半会说:“咦,你是说哪吒他爹托塔天王吧!”
………………………………

第56章 宗师境界

    直到亲眼见识到李靖出手,冷锋才知道这个家伙有多么深藏不露!

    仔细对比了一下,冷锋发现自己正面对上李靖居然没有多少必胜的把握。(当然是刺杀除外的)

    李靖还剑入鞘,在一片“风!大风!!”的声音里对着格鲁的尸身低头行礼,等格鲁的两个手下把格鲁的身体抱回去以后才转身走出场地。

    “呵呵,见笑了,冷楼主觉得如何?”

    李靖一下场就凑到了冷锋身边。

    冷锋认真地说:“光明正大地打,我杀不了你,你也奈何不了我。若是……”

    “若是刺杀,我一定不会幸免,对吧!想来楼主之前是想走杀手那样的心境突破的路吧!”

    李靖接了冷锋的话,这让冷锋很是意外,话说自打到了唐朝他也没暴露过杀手的气质啊!

    李靖见冷锋狐疑地看着自己,就呵呵一笑,见周围的人都在争吵下一个谁出场无暇顾及这边就低声说:“这是我的一个坏习惯,每接触一个人以后都会对这个人的形象气质作一个判断。楼主的气质虽然确实出凡脱俗,可是武器从不离身,猛然间看到一个人,首先打量的不是脸,而是咽喉、心脏,而且进了军营后,呵呵……”

    冷锋这下知道为什么了,一个杀手,哪怕是光明正大地现于人前,还是杀手。遇到一个人就下意识地判断怎么搞死他,这是冷锋改也改不过来的缺点。而且进了军营后,冷锋特意观看了军营的每一处,跟着迅猛两队锻炼时连栅栏都要试一试翻过去费不费力。

    张文他们以为冷锋这是在晨练,只有李靖注意到了。

    “楼主之前说过要找一条新的路,想来是武学到了瓶颈,开始突破心境吧!”

    冷锋彻底惊呆了,师父在上,怎么这个唐朝的李靖也知道“心境”?

    李靖笑道:“楼主不必惊讶,之前我在河北出云观曾遇到过一位避世修行的老前辈,那个老前辈就是‘心境’级的武学造诣,也可以称为‘宗师’,当时他老人家特意指点了一下我的武学。不过可惜啊,虽然他老人家为我指明了一条道路,可是我却走错了方向。最终一境无成!”

    冷锋急忙问道:“你走的是什么路?”

    在唐朝遇到了一个人印证了他师父的话,这让冷锋很激动,“心境”这种武学境界究竟是虚无缥缈,只存在于幻想中的东西,还是确实存在呢?

    “他老人家给我指明的路是红尘炼心,不过可惜啊,恰逢乱世,我却成了将军,功成名就以后辗转军队朝堂之间,还谈什么红尘炼心。”

    冷锋低头考虑了许久,连李二牛段军两人出阵的战斗都没看。李靖就坐在冷锋旁边,等着冷锋发问。

    “两个问题,第一,你现在在武学中算是什么等级?第二,你特意告诉我是为了什么?”

    李靖想都没想就回答:“第一个问题,世间武学没有等级划分,我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宗师境界单人对战无敌。我现在可能相当于小半个宗师。第二个问题,如果你能进宗师境,我希望你能把‘惊雷’这种武器装备到军队!你应该知道,有这种武器,我大唐军队可以减少无数征战中的死亡!”

    第一个问题,冷锋自己心里还是有点底的,毕竟这是真实世界,不像电影电视剧那样可以升级。而第二个问题,想来是张文这个大嘴巴说出去了。

    “如果你要的是杀了墨突的那种,很遗憾,当世仅存三个。”

    听到“仅存三个”的回答,李靖的目光顿时暗淡了一瞬间,因为他又注意到了“那种”这两个字!

    “还有一种,虽然威力不如,可是用于摧城拔寨还是可以的!”

    李靖顿时来了精神,制止了冷锋想要继续说下去的行为,低声说:“这样的东西,必须保密,否则流传出去,必定会引发无边血海,还是交给陛下定夺吧!”

    两人谈话间,场地上唐军胜场一面倒的局势第一次发生了变化。

    一个唐军将军和一个突厥将领手里的刀都捅进了对方的肚子。

    同归于尽!

    冷锋站了起来,伸手摸向大腿外侧却摸了一个空。

    该死的,忘了那把三棱刺改成的长枪被他主动舍弃了!

    二狗子远远地看到冷锋的动作,急忙把自己的三棱刺拔出来,屁颠屁颠地给冷锋送去。

    冷锋没有要二狗子的三棱刺,每个人对武器的长短感觉都不一样,当初二狗子他们打造三棱刺的时候,都是定制的,而且二狗子这家伙最是骚包,他的三棱刺把手部分很长,刃口却比别人短了一半,看起来更想缩小的长枪。

    二狗子的三棱刺既然用不了,那就……

    冷锋打量了一下桌子腿,跟李靖借了宝剑,一剑砍断了桌子腿,拿在手上感觉了一下,又一剑把它削短了些,确认长短合适以后,冷锋才一剑把这个桌子腿末端削出了一个斜面。

    就这样,冷锋拎着桌子腿进了场地,全然没有感受到己方将士古怪的眼神。

    对方出场的还是一个部落的领头的,与冷锋干了一碗酒后,指着冷锋手里的桌子腿说了一个疑问句。

    冷锋这下不用翻译也知道这家伙的意思,无非是问冷锋是不是确定用桌子腿儿上场。

    冷锋用几乎各族通用的点头回答了他。

    下一刻,桌子腿已经和弯刀碰到了一起!

    桌子腿没断!

    李靖立刻来了兴致,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这种话虽然夸大了,可是在武艺超群的人手里,就算是树枝也可以成为杀人利器倒是真的。

    比如出云观里的老道,手里只是一根树枝,却能把持剑的李靖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好几次剑都触到了树枝,可是那根树枝就是不断!

    此时冷锋也是这样,他拿着一个桌子腿,与突厥勇士的弯刀频频相撞,明明一刀就能砍断的桌子腿,却只是多了很多缺口而已。

    这其实是武术中卸力的技巧,练到一定程度就能做到!

    李靖不知道冷锋在后世博采众长,各式武术都有涉猎,看到冷锋和老道士如出一辙的招式,他还以为世外高人都会这个!
………………………………

第57章 大儒打进了皇宫

    冷锋本来一个照面就可以干掉这个家伙,可是李靖对师父说过的话的印证让他有点迷茫,很希望能捋一捋思路。

    冷锋没有进攻,而是用身法和卸力与敌人周旋。

    直到感觉卸力的技巧重新练了一遍,冷锋这才闪到这个勇士身后,一桌子腿狠狠地抽在了他的后脑勺!

    这一桌子腿冷锋用了暗劲儿,这一下抽下去,骨裂声和桌子腿的断裂声同时响了起来。

    冷锋看也不看倒下的人是否还活着,把半截儿了的桌子腿扔到一边,背着手走了出去。

    李靖给冷锋倒了一杯茶,笑道:“楼主的武学技巧果然高超。”

    冷锋一屁股坐回凳子上,对李靖说:“我刚刚心有所感,似乎抓住了什么,又好像抓住的只是一缕清风,我想回长安了,草原的局势有你在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迅猛两队我给你留下了,什么时候你班师回朝,我在天下楼设宴招待你。”

    李靖笑道:“有感觉是好事,我也很希望看到另一个武学宗师的出现。现在东突厥南部的有生力量被一网打尽,剩下的就是拓土了。最迟半年,我就会回去。”

    “半年?”

    冷锋看了李靖一眼,仗不是打赢了吗?怎么还要在这里呆半年?

    “唐俭与西突厥达成的协议是东突厥南部归咱们,北部归他们。既然他们没有向南部出兵,一定是去攻打东突厥北部了。现在东突厥已经成了两只老虎共同撕咬的肉,谁多用点力,谁就能多吃一块。可是如果虎嘴碰到了一起……”

    “两只老虎就该考虑对方嘴里的肉了。”

    冷锋点头,对李靖拱了拱手,就拽着李恪走向踏雪。

    大唐军队遇到西突厥军队,多半是会对峙,打打嘴炮,打估计是打不起来的。

    军队的每一次出动,都可以说是劳民伤财,李世民此次在国力衰弱的情况下毅然出兵征讨东突厥,不仅仅是要拓土,还在于威慑。

    没有什么能比灭国对周边更有威慑力的了,东突厥颉利死后内部纠纷不断,更值兵马衰弱的冬末春初,这样的机会,哪怕国力衰弱也是值得一搏的!

    这样的分析,就该教给李承乾,统治者最需要的就是大局观,他老爹李世民的大局观就很优秀,最终获得了“天可汗”的称号。

    可是此时的李承乾却没有时间学这些,他和弟弟李泰正忙着给百多个老家伙倒茶。

    不讲道理啊!往日对朝廷耻高气扬,对做官嗤之以鼻,只埋头做学问的大儒们听说朝廷发明了快速印书的机器后相约一起堵到了皇宫门口,要求面圣,被推打头的就是姚思廉。

    姚思廉是谁?历经三朝的老臣,也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在这群大儒里跟李世民的关系是最好的。

    李世民即位,姚思廉没有答应做官,只是带了个“太子冼马”的头衔,整天缩在家里编篡史书。

    整整一百多个德高望重的大儒堵门口要求面圣,这可是大事儿,正在太极宫开朝会的李世民急忙带领百官一齐步行到皇宫门口出迎。

    面对这些大儒,李世民可不会端皇帝的架子,将大儒们迎进皇宫,在太极宫设座斟茶款待。

    姚思廉作为这次的头头,也不喝茶,直接就问:“陛下,我等听闻将作监制作了一种印书的机器,只是几十架一起运行,就可以日成万书,可有此事?”

    李世民点头:“确有此事,此物为天下楼楼主构思,太子画图,将作监制作改善而成。日印过万却是夸大其词了,机器运行起来虽然快速,可是纸张太脆且易碎,印出来美观且不透墨的,才可以装订成册。一日也就可以成册五百。”

    姚思廉也觉得日印一万是天方夜谭,不过五百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陛下,文章千古事,我泱泱华夏有多少前人典籍就是因为稀缺才会失传!况且教化天下,是我等毕生心愿,草民只想问问,这印书机器能否外传!”

    韩崇文,开明坊“草堂书居”的一个教书先生,平民百姓的孩子都可以在他那入学,收的学费不过是一些粮食野菜。任何一个长安人见了他都会恭敬地称呼一声“草堂先生”。

    李世民对这个老先生也是佩服得很,于是在座位上拱手说:“草堂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教化万民,身先士卒的精神也是我等楷模。只是,这机器不是不能外传,而是就算是外传,又有多少人能做出来?”

    满座大儒尽皆低头懊恼不已,是呀!识字的工匠,全天下也就将作监那些人,也只有将作监的大匠才能刻字印书。

    “教化万民”的口号喊了几千年,可是现在,民众还是目不识丁者多,韩崇文躬身教导百姓孩子识字,那些孩子中就是最聪明的,一日也不过记下五六个字罢了。

    火热的梦想与冰冷的现实之间的碰撞,最是令人伤心,不少大儒都潸然泪下。

    李世民吩咐内侍给垂泪的大儒们送上手帕,然后拿出了一个又一个厚半寸,宽三寸,高五寸的小木块,在桌子上摆出了一个三角形。

    众大儒不解,不知道皇帝在搞什么,难道这些木块能解决我们的烦恼?

    李世民指着桌子上的三角形说:“这叫推牌,是天下楼豪赌坊的一种玩法,当然,朕给诸位介绍的不是赌博,而是它蕴含的一个道理。”

    说完,李世民推倒了三角形顶端的一个木块,倒的木块砸倒了第二层的两块,两块砸倒四块……

    等到所有木块倒下的一刹那,姚思廉拍案而起!

    “我懂了!我懂了!”

    坐在姚思廉身边的一个老儒急忙拉着姚思廉的袖子问:“你看出来了什么?”

    姚思廉没有一点礼节地走到了李世民旁边,拿起第一个木块说:“这是我!”

    说完,他又拿起第二层的两个木块说:“这是我的两个徒弟!”

    “这是我的四个徒孙!”

    “我教二人识字,或许需要五年,可是我这两个徒弟再每人教两人,十年以后,我就让世间就多了六个识字的!”
………………………………

第58章 无法拒绝的诱惑

    通过姚思廉的话众大儒终于懂得了皇帝推木牌举动的寓意。

    可是,能识字的,有几个愿意做教书先生?在大唐,只要是识字的,最差的也能混成一个掌柜,当掌柜可比教书先生有油水得多。

    满座虽然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可是家财万贯的一个没有,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倒有几个。

    李世民见满座大儒都在沉思,就开口说:“朕打算出资建一座书院,所收学生除了如国子监、弘文馆供给朝廷选拔外,余下外放到各州府,任‘教习’一职,朝廷发放俸禄。由教习开设州府级书院。

    朕觉得,只要从现在起就踏实肯干,百年之内,一定可以将书院开设到县!两百年以内,就可以开设到村!三百年过后,哼哼……”

    众大儒听着李世民的话听得口水流下来犹不自知,三百年,只需要三百年,就算是田里劳作的农夫,都能背诵优美的诗篇!

    那该是怎样一副场景啊!

    韩崇文又问道:“陛下可知,开设这样一所书院,需要多少钱粮?朝廷各官职都已定下,新增设一个职位又需要多少国库的支出?”

    李世民指着自己带补丁的龙袍说:“朕觉得,衣足以蔽体即可,食,足以饱腹即可,住不至淋雨挨冻即可,天子出行,万民拜伏即可。朕即位之初,即下令宫内缩减用度,省下不少钱粮,新年之际,天下楼楼主又进献钱财五十万,除其中二十万用于贫民建屋外,还余下三十万!如此重资,可堪一用?”

    韩崇文站起来,向李世民行五体投地大礼,趴在地上说::“陛下圣明!草民虽年老体衰,但是还可驱使三年五载,陛下开书院,请给草民留一席之地!”

    众大儒纷纷效仿韩崇文,大喊要加入书院。

    李世民对这些大儒的反应很满意,晋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悠然见南山”的话被士林广为传颂,朝廷开科举,入仕的都是五姓七望的族人或者其他高官显贵的族人,没几个民间的!

    这让他大为难受!现在好了,整整一百多长安大儒被“教化万民”的糖果诱惑得五体投地,乡野间的贤才离落网也不远了!

    李世民瞅了瞅李承乾,话说李承乾现在可挂着“副院长”的职衔呢!

    李承乾领意,上前将大儒们一一扶起,才说:“承乾不才,正是书院副院长,书院创立,急需为师之人,诸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大儒,书院一定扫榻以待!只是书院还在建设中,尚需一年才能完工。在这之前,希望各位能参与到印书之中……”

    提到印书,就好像揪住了这些大儒的心弦,有的表示要把自己珍藏的图书献出来,多印几本,有的则含蓄地提出想要把自己写的书刊印出来。

    李承乾自然一一答应。

    诸位大儒在天下楼后院亲眼看到印书机的时候,恨不得立刻扑上去亲近。

    姚思廉更是摇头晃脑一番:“真是檀木雕花难益气,枯木印书可开花呀!”

    ……

    每当遇到开心的事儿,李世民就想跟皇后说,多年的夫妻,只要他一天没见着皇后,就浑身不得劲。

    今天他像往常一样来到皇后的寝宫时,却被外边的宫女拦住了!

    这还真是破天荒的事情!

    皇后的贴身侍女急忙开口:“陛下,娘娘在里面接待女客,吩咐过您进去前需要通报一下。”

    “不必通报了。”

    皇后推开了殿门,和刘淑雯一起走了出来。

    刘淑雯看到李世民急忙蹲身施礼。

    “哦,是淑雯啊,怎么今天来皇宫了?”

    皇后白了一眼皇帝:“还不是你出的馊主意,前些日子直接跟冷公子谈婚事,逼得冷公子远走边境,我又听说你又跟魏征合计给淑雯找个倒插门的夫君,你呀,乱操心!”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到底是朕和魏征不忍心看刘家绝后呀,之前想过,淑雯跟冷锋在一起,今生会很舒坦。可是后来魏征跟我说了不希望刘家绝后的话,朕合计了一下后觉得确实如此呀!冷锋是什么人?怎么能容忍自己的孩子改姓?还不如招赘一个好些。”

    刘淑雯蹲身一礼:“奴婢谢过陛下美意,只是淑雯有誓言在前,今生必为奴为婢以报家主援手之恩。既如此,就不便许做他人妻了。”

    李世民叹息说:“也罢,既如此,你就自己决定吧!”

    就在这时,一个全身黑色斗篷,脸上戴着面具的人出现在廊柱后面,皇后只是看了一眼,就急忙拉着刘淑雯回了屋里。

    在皇宫内还是如此打扮的,只有可能是百骑司的供奉,一般供奉出现,必是大事。即使是皇后,这个时候也必须回避。

    李世民也看到了这个人,摆摆手,就带着他去了偏殿。

    走进偏殿,黑斗篷人才摘下了面具。

    面具下是一张恶鬼一样狰狞的脸,看伤痕似乎是被烧伤过。

    那确实是烧伤,如果当初不是这个人替李世民挡下了火油,现在有这副面孔的就该是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对这个人从来不设防。

    “仲清,你不是决定把百骑司逐渐交给张文,然后退隐的吗?怎么有时间来见朕?”

    张仲清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随手一扔,信就像飞盘一样飞向李世民。

    李世民一把接下,看了看信封,居然是百骑司内部十万火急密信。

    这种密信是最高级别的,传递的都是大将叛变、敌国将侵的大事件。连罗艺造反的消息都不够资格走百骑司密信的通道。

    李世民急忙打开,只见上面乱糟糟地写着:

    “吾皇、统领如晤,今天下楼楼主身怀一物,似拳大,精铁制成,附之箭上,及中人,爆裂,声如惊雷,墨突及十数部下死于此物。李靖恳求将之推广于军,楼主应之……”

    能写出这种破烂字的只有张文了,拳头大的惊雷?也不知是什么东西,竟有如此威力!

    张仲清拱手道:“张文虽然性子粗,但是必然不会在密信上夸大其词。”
………………………………

第59章 天下书院,天下武院

    李世民把张文描述的惊雷爆炸场景又仔细地读了一遍,才放下手里的信: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种武器,那么它的重要性绝对甚于八牛弩,仲清,我知道你想退隐,可是这件事,朕还是交给你比较放心!”

    张仲清点了点头:“臣这次来也是为了这个,臣请陛下成立惊雷司,臣任统领,管理惊雷。”

    “朕就知道,朕遇到为难的事儿,你总会为朕分忧!怎么样,百骑司还有可以空闲的人手吗?没有的话朕再给你调几个。”

    “还有几个,而且没什么事可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