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律令执行。
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好多东西,都是表里不一的。”
冷锋一条胳膊支在桌子上,撑着脑袋,用很慵懒的语调说:“这不是人性的虚假,这就是人性。人性多变,这个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思维逻辑的人。同样的事情,不同人看,就有不同的看法。
当初有一个很伟大的人说过‘求同存异’这个词,你指望所有人,甚至大唐这个国度表里如一是不可能的。你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找到大多数人同意的方向或者答案。哪怕你以后成了皇帝,也不能在所有事情上让别人屈服于你的意志。因为,有些事情,不是你觉得对,别人也以为对的,甚至于,你觉得对的,未必一定是对的。。。。”
趁着时间充裕,冷锋给李承乾灌了好多剧毒鸡汤。
这个世界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相反,各个方面都很残酷。
而人存在的意义,就是把这些残酷的事情尽可能的变得美好。
李承乾这次出去,看到了很多人世间的真实,真实和幻想比较起来,对他的冲击太大了。
冷锋能做的,就是让李承乾正面现实。
了解现实的残酷以后,李承乾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嗯,预备的。
一番毒鸡汤灌完,冷锋问道:“既然你说起了登州孤寡老人的事情,那么你一定插手了吧,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李承乾苦笑道:“我本来是写了一封奏折,把所见所闻报告给父皇,并请求父皇动用国库,设立一个专门为老人提供养老的机构。可是,父皇根本不同意我的想法。”
“那是因为,大唐的国库现在还动不得!至少不能乱动!”
李世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李承乾赶紧起身迎接。
李世民一身铠甲,额头满是汗水,看样子是小朝会过后难得的锻炼了一会儿。
师徒的问对很严肃,至少不应该有第三者插入。
可是,身为皇帝的李世民是各种各样的“例外”。
坐到主位,李世民招呼李承乾也坐下。
等李承乾也坐好后,他才继续说:“因为商业纳税改革,大唐的国库比起贞观初年那段时间充盈了很多。尽管如此,国库依旧不能乱动。至少,国库的底子要足够支持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争。
自古以来,多少国家覆灭,就是因为国库无法支撑战争。咱们大唐战力超强,但是这并不表示以后一定就一直是太平的。魏征给朕上书中,有一句居安逸则思忧患。身为一个皇帝,就要未雨绸缪。
你的提议虽然很好,但是要做这个,怎么也得国库的盈余足够才可以。”
李承乾垂首受教,开始思考起来。
见李承乾陷入沉思,李世民就对冷锋说:“朕听说太上皇把那块玉佩给了你,你对朕有什么要求,现在不妨提一提。”
听说冷锋得到玉佩后,李世民辗转难眠。对皇权来说,不应该存在束缚,哪怕这个束缚安全一点也不行。
思前想后,李世民只能想办法诱导冷锋赶快提要求。
早些的话,应该不会是太难的事情。
看着李世民期待的样子,冷锋就知道,皇帝希望他用玉佩促进李承乾之前的想法。
但是啊,类似养老院,或者养老金这样的东西,对大唐来说,还是早一点。
就算是后世,也是在几乎彻底安定以后才出现了这个东西。
跟国家的安全比起来,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可以后推。
看着李世民期待的眼神,冷锋想到了一个东西。
“养老这样的事情先暂缓,我现在有别的事情要你答应。”
李世民听到冷锋不是要帮着李承乾实现梦想,不由得皱了皱眉。
跟未知的要求相比,还是养老的事情好处理一些。
国库自然是不能动的,但是,他可以组织皇族和一些贵族暂时撑起这个体系。
毕竟,大唐大部分孤寡老人生活不好的原因,是隋末的战争。只要安定持续一段时间,那么这个问题至少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你说。”
李世民盯着冷锋,生怕他提出什么奇葩的要求。
冷锋被李世民盯笑了:“别那么紧张行不,我又不让你头拱地。”
李世民撇撇嘴:“朕道宁愿你让朕拿头拱地。”
没办法,他当初太缺心眼了,见太上皇始终不肯搬出太极宫,只能出此下策。
再经历一次,他绝对不会这么傻。那三个承诺,就像是三道枷锁,随时都可能会套到他身上。
冷锋拿起腰间挂着的玉佩,说:“我的要求很简单,我觉得大唐的律令该修改了。而且,要定下永例,隔五年,就要修改一次。参与修改的,应该是各级官员。
这一次修改的律令,是绝对的,你这个皇帝能在修改时提议,却不能左右参与修改官员的想法。”。
修改律法的想法,冷锋很早就有了。刚刚听李承乾说地方官员断案找不到相关律法规定,只能找同样的案宗对比下判决后。
他就决定要动用一次要求李世民的机会,让他修改律法。
………………………………
第786章 随礼是门技术活
大唐律法上一次的修改,还是贞观初年。
而且,不知道是古例还是李世民的要求,不管什么律令确立后,居然二十年不能更改。
狗屁的二十年不能更改!且不说大唐初年定下的律法根本不全面,就是当今大唐的发展速度,也不能二十年再更改啊!
李世民皱眉道:“修改律法?这可不是小事啊,甚至于这不是朕一个人能决定的事情,得大朝会再商议。”
冷锋忍不住撇了撇嘴。
他敢肯定,李世民提出修改律法后,朝臣们会举双手双脚同意。
贞观初年的律法漏洞太大了,以至于后续皇帝群臣还要临时加上一些规定。
这也就导致官员们断案,并不会先考虑律法是如何规定的,而是先想想这些年来皇帝有没有发布过类似的律法要求。如果发布过,最后的一次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律法,与其在那里硬挺着,还不如推倒重立。
“试试吧,没准朝臣同意呢。”
说话间,冷锋拿着玉佩在手心抛了抛。
李世民看着玉佩,只能点头:“可以,那么另外两个要求呢?”
他想让冷锋一次性的用光,只有这样,他才能放下心来。
见李世民答应了,冷锋就收起玉佩:“另外两个以后再说,我暂时没有合适的事情要求你。”
“好吧。”
李世民站起身,离开了李承乾的书房。
等李世民走后,李承乾问道:“师父,修改律法这件事,用不着浪费一次要求父皇的机会吧。”
尽管冷锋和李世民没有说明,但是以李承乾的聪明已经猜了个大概。
冷锋拿出玉佩,笑道:“倒说不上浪费,其实重要的不是修改律法,而是修改过程中你父皇不能插手这一条。你父皇,好多时候都会坏事啊。”
李世民的集权意识很强,这就导致他在一些事情上会有偏执。这样,其实是不利于律法的修订的。
拍拍李承乾的肩膀,冷锋站起来,说:“明天你就要大婚了,我看你没有一点紧张的情绪啊,傧相请好了嘛。”
李承乾点点头:“请好了,就是狄仁杰,那小子机灵,嘴也能说,他就很合适。”
有狄仁杰陪伴李承乾,再加上李承乾的身份,他迎亲的途中至少不会有人刁难住他。
冷锋放下心来,回天下楼准备礼金。
徒弟结婚,他这个当师父的自然不能掉链子。
第二天,冷锋很早的时候就进了皇宫。
太子大婚,跟民间百姓成婚还是有区别的。
与其说是婚宴,倒不如说是国宴,毕竟参加太子婚礼的,大多数都是朝臣。
一排排的礼担堵满了宫门,以至于东宫记录礼单的官员只能转移阵地,到各个宫门口导流。
不出意外的话,李承乾是未来的皇帝,更何况,根据目前的情况,这个太子位,李承乾坐的很安安稳。
巴结一下未来的皇帝还是有必要的,所以这一天好多装贫穷的官员,揭开了家底。
当然,这些人里自然不包括魏征。
一身官服的魏征没带仆人,两袖清风,只有手里拿着一个卷轴。
仗着身份,冷锋挤开了长长的队伍,跟魏征程咬金等人排成一队。
尉迟恭见冷锋来了,就凑过来问:“你徒弟大婚,你这个当师父的不可能吝啬,说说,你准备了啥东西?”
送礼是门技术活,太子大婚,并不是说随钱就好。好多官员都另辟蹊径的准备了奇珍异宝。
单纯的送钱,只是一个数字。送的东西,如果引得太子开心,没准就能被记住。
冷锋指指身后的马车:“一箱子金币,两千多吧。”
“嘶。。。。”
前后听到声音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两千枚金币,那就是两万枚银币,赶上一个中等州三四年的赋税了。
程咬金忍不住说:“奶奶的,有钱人!”
虽然他们身家也很丰厚,但是也不过准备了两千枚。。。。银币!
冷锋这完全跟他们拉开了差距。
古今随礼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好多人都会互相询问。
见李靖在不远处,冷锋问他:“你准备了多少?”
李靖回过头说:“五千。”
去年他刚刚出征一次,众人都知道他不管是公私,都得到了不少财产,这个时候装穷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看到魏征也在看着这边,程咬金大笑道:“魏老头,你准备了多少?”
自从李祐称呼魏征为魏老头后,这个称谓就流行起来。
魏征露出手里的卷轴:“这个。”
一边的杜如晦问道:“魏大夫这卷轴内,是字还是画?”
“字。”
“出自哪位名家?”
“我自己写的。”
魏征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魏征还是一如既往的随便啊,明明是太子大婚,依旧这样“敷衍了事”。
不过,这也算是意料中的事情。
要是魏征真的花大价钱弄个名贵字画,反而是怪事了。
队伍前进,轮到了魏征。
负责记录礼单的官员也不意外,面无表情的记录下了“魏征、手写字一幅”的字样。
队伍持续前进。
其实从记录礼单官员的面部表情上,就能看出礼的贵重。
一般那个官员面无表情的,指定是一千枚银币以下,或者不值钱的物什;再一次确认、且面带微笑的,至少是两千银币起步。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可是跳起来怪叫出声是什么鬼?
后方没有听到冷锋自报的官员都忍不住错开队伍,好看清前面的场景。
礼官颤抖着问:“护国公,您确定是两千金币?”
记录了太多的两千银币,礼官生怕自己听错了。
毕竟护国公是太子的师父,只要意思一下就好。
“两千金币啊,金子的金。”
冷锋哭笑不得,本来他还觉得两千金币有点少,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是有点过界了?
“下官知道了。”
官员把自己写偏的字涂抹掉,另起一行写上了“护国公、两千金币”的字样。
写完后,礼官笑着引导冷锋进入宫门,还吩咐一个手下帮着冷锋引路。。
“这就是差别待遇啊。”
走进宫门,冷锋就听到了魏征的酸话。
………………………………
第787章 苏亶
跟魏征一起往里走,冷锋边走边说:“没办法啊,谁叫你穷1,就送了一幅字,还是你自己手写的。你魏征又不是什么书法大家,你自己写,还不如来找我呢,怎么说我的字体也挺火的。”
学生对于老师都有一种盲目的跟从,文院的弟子,都以写一手锋利的“锋体”为荣。在他们的折腾下,冷锋的字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魏征撇撇嘴:“谁写都是字,难道非得弄出花花来不成?老夫穷是穷了些,但是量力而行是美德,太子殿下也怪罪不了老夫。
反倒是你,两千金币啊!老夫明天就要弹劾你贿赂太子!”
冷锋大笑。
魏征并不是一个仇富的人,他只是在开玩笑而已。
趁着没到地方,冷锋跟魏征说了修改律法的事情。
虽然朝臣们多半会同意,但是在皇帝说之前,统一口径,让事情一遍成,就免得费事了。
魏征点点头:“律法确实要修改了,之前的律法漏洞太多,就拿大赦天下来说吧,除了谋利大罪和弑亲这样的大罪,居然都放掉了。每年听戴胄李道宗他们在朝上说斩首之人不满十的时候,老夫就想撕掉皇帝那层脸皮。
大唐确实是一个难得的盛世,可是这样的盛世也不需要伪装来衬托吧!”
冷锋笑道:“魏老头你最近脾气不错啊,要是以前的你,估计就直接上谏了。”
魏征笑道:“不是老夫变了,是这个世道变了。老夫当年当官的时候,就发誓万事民为先。如今大唐百姓虽然好多过的还贫苦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边缘地区的百姓终究也能过上长安百姓的日子。
知足了!只要百姓安定,朝廷内部的一些破事,老夫也就懒得管了。”
现在的魏征,只要不戳到他的底限,好多事情他已经不再那么较真了。
不止是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没了贞观初年的那种锐气。上了年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大唐确实正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变化。这样难得的情况下,得过且过的就不止一个两个了。
冷锋揉揉太阳穴:“就你说的好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李道宗鼓捣的事情。”
当初跟李孝恭李道宗聚会的时候,李道宗喝多了,说出了他被魏征打上门的事情。
皇帝确实经常大赦天下,但是每次大赦天下的名单,却都不全。李道宗戴胄报上去的数字,根本就是假的,为了皇帝的面子而已。
魏征笑而不语,好多事情,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为朝臣虽然不能隐瞒皇帝,但是一些事情上善意的欺骗一下也是没问题的。
太子大婚,参加的朝臣并不能见识到交拜等场景,来皇宫就是混一顿饭而已。
作为顶尖人物之一,冷锋自然是坐靠前的位置。
武将那边有些挤,无奈之下冷锋只能混到文官这边,并且跟长孙无忌拉开距离。
既然两相生厌,那就不要凑合到一起。
冷锋的一边是杜如晦,另一边是苏亶。
苏亶现在虽然还是小小的秘书丞,但是他的女儿成了正牌太子妃,他就成了预备国丈,自然能够上前面来。
虽然得以列席前方,但是苏亶还是很紧张,给冷锋倒水的时候还不小心把茶壶碰倒了。
杜如晦拿起茶壶给冷锋倒了一杯茶水,对苏亶说:“别这么紧张,以后这样的场景你还要经历很多呢!”
苏亶感激的对杜如晦拱拱手,也不叫宦官,自己拿抹布清理桌面。
杜如晦另一边的房玄龄忍不住说:“真老实啊。”
冷锋和杜如晦都点点头,苏亶是个传统的读书人,性格老实,可能这就是皇帝选择他的女儿做太子妃的原因。
外戚自古以来就是皇权的头号威胁,但是受制于关系,还不能太亏待了。现在的太子不需要联姻什么大家族确定关系,迎娶小官员的女儿正合适。
冷锋转向房玄龄,问道:“你不在你的首位待着,跑我们这来干什么?”
房玄龄是文官之首,排座位的时候自然是最靠前的一个。虽然官员们在地位差不多的时候都不在乎谁前谁后,但是首位却没人敢占房玄龄的。
如今,文官席位的第一位正空闲着,特别尴尬。
房玄龄笑道:“这不是有事找你嘛,太子大婚之后就是魏王蜀王大婚,等他们都成婚了,你不是还要回岭南嘛。”
杜如晦被俩人的视线夹着特别不舒服,干脆用手拽着垫子往后一抬,三人组成了三角形的样子。
“说说,什么事儿这么急?看你的样子,生怕我跑掉似的。”
房玄龄往前凑凑后说:“说正经事,我知道河运的范坠、东海舰队的张亮跟你熟悉,你帮着问问。。。。”
房玄龄的女儿奉珠是韩王李元嘉的妃子,李元嘉现在是常州刺史,想要借助范坠的河运,提升常州商人运货的速度。
现在长安到登州的水路,比起常州到长安的弯弯绕要快速的多。只要得到常州到苏州海路的海图,就能把货物运到登州。
冷锋撇撇嘴:“就这事啊,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大事呢!”
房玄龄笑道:“找你的话,不是快些嘛,你的面子怎么也比老夫的面子管用的多。”
范坠那里好说,谁的生意都是做,但是海图可就不是那么好要的了。海图是海商和海军的命根子,虽然不到绝对保密的地步,但是轻易也不会透露给别人。
房玄龄跟张亮不熟,不好张这个口,不如找冷锋这里绕一圈来的容易。
冷锋点点头:“回头我跟张亮说一声,问题不大。虽然海图不是绝密的东西,但是你用了人家的海图,怎么也得准备一些报酬。”
东海舰队画海图的时候可废了很大的力气。
房玄龄点头:“韩王准备了足够的报酬,放心吧。”
韩王李元嘉深得李渊喜爱,本身也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家,省得房玄龄赏识。否则,房玄龄也不会帮着他牵线。。
三人这个姿势,引起了好多人的关注,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发生。毕竟,房谋杜断加上护国公的阵容,不可能是小事儿。
商量完,正好李承乾身穿大红装束进来敬酒,三人赶忙坐正。
………………………………
第788章 论语送别
说是敬酒,但是李承乾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不是所有人都够资格接受他的敬酒。所以,他只是起个头,一杯敬给所有人就好。
一杯过后,有舞娘入场起舞,音乐也响了起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顿时来了兴致,开始对场上的舞娘指指点点,还不时听着音乐摇头晃脑。
冷锋揉揉太阳穴,只觉得耳朵极其难受。
大唐流行龟兹音乐,演奏起来场面宏大,但是没有一个固定的节拍,反正冷锋听起来就像是噪音。
不多时,李承乾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酒樽。
跪坐在冷锋对面,李承乾激动道:“师父,徒儿今日大婚,没时间单独招待您,请您见谅。”
冷锋接过李承乾递过来的酒杯,忍着那两个酒樽耳朵带来的别扭,一饮而尽。
把酒樽放下,冷锋笑着说:“大婚过后,就是彻底的成年了,抓紧些,最好是师父回来时,我的徒孙都能跑了。”
李承乾答应一声,面带微笑的去了长孙无忌那边。
冷锋吃了几口菜,忽然苦笑了一下。
这么折腾,就是接受了李承乾的一次敬酒而已。
估计,换作李泰和李恪那边,也是一样的。
他毕竟只是个师父,不是他们真正的父亲,参加婚礼,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但是啊,亲眼看到徒弟成婚,就和看到自己孩子成婚是一样的。
也挺满足的。
李承乾身为长子、太子,他没有成婚,在他之下的皇子公主不好提前成婚。
贞观十四年年初的长安,注定是热闹的。
不仅太子成婚,魏王、蜀王、长乐公主、清河公主。。。。一众皇子皇女也成婚的成婚,嫁人的嫁人。
值得一提的是,长乐公主李丽质,嫁的是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说起来,俩人还是亲亲的表兄妹。
五服以内不得成婚,但是皇帝并不会考虑这些,他只会考虑皇女嫁的家族值不值得拉拢。甚至,陪嫁都数倍于永嘉公主,在魏征的力谏之下才罢休。
长安城内一片红色,居民已经习惯了街上传来的喜乐。
跟热闹的长安城比起来,文院却是一片死寂。
无数已经毕业的学子放下手头的工作,亡命的赶回文院。没有毕业的,也放下手中的书本,停下实验。
甚至于,新婚的李泰和李恪也不顾禁足令,窜出了长安,赶向文院。
原因,是孙思邈亲自诊断,文院的第一任院长韩崇文老先生大行之日不远了。
自从突发中风后,韩崇文老先生就再也没有走过路,仅有的出行,都是靠着轮椅。
在孙思邈的帮助下,老先生的病情稳定到了现在。但是孙思邈虽然被称为神医,也不是真正的神,能够留住韩老先生这么久,已经是他用尽浑身解数的结果。
老先生的庭院被身穿孝服的学子团团包围,忍不住哭出来的,夜捂着嘴蹲在地上。
庭院里是文院创立之初的大儒们,这么长的时间,他们这些老家伙都成了老友。
而屋内却只有冷锋、孙思邈、于焕之和白林四人,老先生的家眷,都被老先生赶走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