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庭院里是文院创立之初的大儒们,这么长的时间,他们这些老家伙都成了老友。
而屋内却只有冷锋、孙思邈、于焕之和白林四人,老先生的家眷,都被老先生赶走去准备丧事了。就连老先生自己,也感受到了寿元的枯竭。
“真的不行了吗?”
看着孙思邈紧皱的眉头,冷锋到底还是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老先生不行了的消息传来后,已经上船的冷锋硬生生的从洛阳上岸,重回了长安。
孙思邈放开老先生的手腕,摇摇头,就说了四个字:“回天乏术。”
说完,孙思邈走到窗边,对着外面的一片白色沉默不语。
这些年来,老先生与其说是靠他续命,倒不如说是他在老先生的帮助下实践了很多的新药方。
在老先生的配合下,他才研究出缓解中风症状的药方。
看着床上身形枯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先生,冷锋坐到了地上。
孙思邈都说了回天乏术,那就是真的不行了。
在大唐,孙思邈是冷锋见识到的唯一一个能跟现代医学叫叫板的医生。
一直紧闭双眼的韩老先生睁开眼,看了看窗边的孙思邈,再看看坐在地上的冷锋,最终把视线转移到于焕之那里。
于焕之点点头,拍了拍韩老先生身上的棉被,说:“放心吧,你当初交代的事情,我会帮你办好的!”
老先生病情没有恶化的时候,专门到文院走了一趟,把他名下的这一份房产改成了文院公有。
文院周边的地产,堪称寸土寸金,老先生这个位于文院正门对面的住宅,更是珍贵。
虽然可以心安理得的把这份房产留给子孙,但是老先生硬是倔强的把它交还给了文院。
他的儿孙家境都不错,没有这笔横财也能活的很好。
于焕之看向白林:“记住了吧。”
白林走到老先生床前,点点头:“老先生放心,学生一定遵循。”
了却一件心事后,老先生伸出干瘦的手。
于焕之领意,给老先生递上了一根炭笔,白林拿着一个白纸本,调整角度让老先生能写字。
歪歪斜斜的几笔,勾勒出冷锋的名字。
于焕之看向坐在地上沉默不语的冷锋:“冷锋,老先生叫你。”
冷锋揉揉眼睛,走到老先生床前蹲下,问道:“老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嘱咐我的嘛?”
韩崇文摇摇头,努力的写了几个字:“老夫,求,葬,乂,阝元。”
看着残缺的字,冷锋依旧明白了老先生的想法。
“您放心吧,文院旁边的山,袁天罡说是个不错的风水宝地,在那里还能看到文院,我已经买下了那里。”
听见冷锋这么说,老先生点了点头。
文院是他这辈子最牵挂的地方,哪怕死了,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看到文院。
于焕之呵呵笑道:“你这个老家伙要求倒是多,放心吧,那地方我也看了,不错,等过两年我也不行了,也去那里当你的邻居。”
韩崇文点点头,又抓起笔在纸上写道:“外,背,论语。”
白林到底忍不住哭了出来,他收起白纸本,推开门,对外面聚集的学生喊道:“背论语!子曰!”
外面的学子们明白过来,都大声背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阴沉的天,渐渐有雨滴落下。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是长安第一场春雨,并不大,但是很缠绵。
学子们没有避雨,也没有拿东西遮盖脑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庭院里的大儒们也没有避雨,跟着学子们一起背诵起来。
论语,是文院第一篇启蒙的课文,也是第一批投入印刷的文章。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不断有学子哭出声,他们是老先生当年的亲传学生的一部分。老先生每天正式上课前,都会带领学子三省吾身,就连老先生也不例外。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背诵到这一句的时候,白林朝身后看了一眼,随即跪倒在地。。
学子们看到他这个动作,就知道老先生已经离他们而去,纷纷跪倒在地、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继续背诵。
直到,一本论语全部背完。
………………………………
第789章 秃驴!
房间里,冷锋和白林把老先生的手塞回了被子。
合上眼的老先生,嘴角带着一丝明显的笑意。
离开的时候能够听到外面那么多的学生背诵论语,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合适的送别礼呢?
于焕之拍拍白林的肩膀,把他拽了起来:“别哭了,老家伙这个年纪,该享的福都享受了,晚年时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了。作为他的弟子,你怎么也得把你先生这个梦想继承下去。”
老先生不止一次的幻想,在路上随便遇到一个人,都是识字人的场景。这个梦想虽然很不现实,但是长久下去,未必不能实现。
冷锋看向于焕之,张嘴想说什么,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于焕之看出了他的想法,笑道:“想去岭南就去,我们这些老家伙虽然都土埋大半截了,但是撑几年还是没问题的。”
冷锋苦笑道:“人老了总是容易发生意外,你让我怎么放心?”
老先生的孙子带着寿衣进来,要给老先生换装。
于焕之示意冷锋跟他出去。
门外,学子们依旧跪在地上,哭成一片,有些坚强的,红着眼睛帮着老先生的家人准备灵堂。
别的大儒已经恢复了欢声笑语,在棚子里讨论着给韩崇文老先生写什么样的墓志铭。
在这样悲伤的氛围下,大儒们的笑声很突兀,却没人怪罪。
年轻人想长寿,老年人,特别是年纪特别大的,对死亡都很豁达。
韩崇文本来就瘫痪在床,在这些大儒看来,老先生的死反而是一种解脱。
而且,有韩崇文打头,下一个,没准就是他们中的哪一个。
于焕之带着冷锋走到棚子里。
看到冷锋,姚思廉就说:“该走就走吧,老夫知道你担心我们这些老家伙,我们看的都很开,嗝屁的时候你不在身边也没问题。”
三年前姚思廉老先生也病倒了一次,差点就去了。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好多人的生死都在一瞬之间。
黄章文老先生走过来拍拍冷锋的肩膀:“老夫等人,托你的福,家境宽裕,整天就是悠闲度日。活到了这份上,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走吧。”
大儒们都微笑的看着冷锋。
冷锋点点头,他也只有答应。
佛道争端到了现在,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两方自从发现舆论的好处以后,干脆就从对方的教义上下手各种找寻漏洞。
甚至于,哪一方办法事,另一方都会想办法破坏。
慈恩寺法会还没办起来,就失火了一次,只能推迟,修德坊道观还没建成,两边就盖起了佛寺。
袁天罡能忍受被和尚夹着?干脆到老元那里又买了两块地皮,要盖道观。。。。
好在天下楼只是商家的立场,并没有助长任何一方,否则冷锋也得被牵扯进去。
“那老先生们,最好不要随便离开长安,有孙道长在,我也能放心一点。”
大儒们自然答应。
冷锋松了一口气,走出了老先生的庭院。
李泰和李恪等在这里,他们受制于身份不能穿孝服,只能在胸前挂一块白布以示哀思。
李泰见冷锋走过来,就站出来说:“师父,接下来的事情交给我处理就行。我已经联系了阎立本,为老先生刻像。”
作为文院第一任院长,韩崇文老先生有被立像的资格。
冷锋点点头,拍拍李泰的肩膀:“在长安好好的,估计最多五年,我就回来了。”
贞观十九年的话,这些破事,差不多也要完结了。
告别俩徒弟,冷锋重新上了去岭南的船。
好在,在长安耽误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原本四个月的预定时间,估计不到三个月就足够了。
李泰制作的铁皮河船等候在文院正门的河边。
岸边,不只有船夫和龙牙军、影卫的人,还有一群冷锋最不愿意看到的人。
袁天罡和一群道士,连出云也在。
觉醒和一群和尚。
看到冷锋过来,袁天罡笑着迎过来:“护国公怎么这么急着走?修德道观就快完工了,等法会过后您再走也不迟啊。”
说完,袁天罡还隐晦的戳了戳出云。
出云无奈的走出来,对冷锋说:“没什么事儿就别急着走了。”
虽然这么说,但是他却对着冷锋眨了眨眼。
出云是道士,人活着,就脱离不了团体,哪怕出家人也不例外。以往他可以闲云野鹤,佛道争端的时候,他就算不情愿,也得为道门尽力。
这一点,哪怕是孙道长也不能独善己身。
看到出云在眨眼,冷锋就知道他是身不由己。
“袁道长,拙荆有孕在身,很快就要临盆了,我得赶过去啊。”
袁天罡见冷锋的神色诚恳,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人家有事,总不能抱着人家大腿不松手吧!
出云眨了眨眼:“是小彩吗?”
冷锋点点头。
出云立刻兴奋起来,虽然小彩是他的养孙女,但是一手养大的孩子,他终究还是放心不下。
如今听到她有孕在身的事情,出云一直以来悬着的心顿时放了下来。
之前他为了不给冷锋惹祸上身,一直避着,就连小彩的婚礼,他都提前说好不参加。
听到这个,一边沉默着的觉醒开口了:“护国公又有子嗣降生,可喜可贺!老衲这里有一串舍利子佛珠,能避灾祈福,就送给护国公未出生的孩子吧。”
正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串佛珠递向冷锋。
佛珠是檀木所制,漫长的岁月里已经磨的发亮。这一串佛珠中,夹着一块看起来是石头的东西,同样被磨得光滑。
这就是舍利子了吧!
冷锋微微皱眉,佛家对舍利子很是尊崇,没想到觉醒老和尚为了拉拢他,这样的至宝都能割舍出来。
冷锋还没伸手接,一边的袁天罡就看不下去了。
他今天把出云忽悠来,就是准备打亲情牌,把他拽到道门这边来。。
他已经准备开口继续拉关系了,没想到觉醒凑了过来。
“秃驴!你个和尚凑过来干什么,护国公的孩子是我道门出云道长的干太孙,怎么也得用我们道门的宝贝护身才是。”
………………………………
第790章 冷睿
说完,袁天罡扯开自己的衣领,摘下一个桃木雕刻的吊坠:“护国公,这是贫道羽化先师给贫道的护身符,就送给侄子护身吧!”
一边是佛门的舍利子佛珠。
一边是道门的护身符。
袁天罡和觉醒都拿出了血本一样的东西,用来招揽冷锋。
一边是佛门。
一边是道门。
不管选择哪一边,对方都会如同跗骨之蛆一样,再也甩不掉。
出云沉默不语,他知道冷锋这个时候,正处在两难的境地。
他虽然出身道门,但是也不能干涉冷锋。因为他自己很清楚,这个烂泥潭,趟进来就会是一身污点。
冷锋舒展眉头,看着微微露出期待之色的觉醒说:“大师,我有一事不明。”
觉醒问道:“何事?护国公不如说说看。”
冷锋微微一笑:“佛祖,是天竺人吧,能跑到大唐来庇护信徒?”
一个印度阿三而已,信众再怎么吹嘘,也改变不了他的身份。
觉醒的脸一僵,他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眼前的不是护国公的话,估计他会发飙,这是人问出的问题嘛!
袁天罡哈哈大笑,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觉醒的嘲讽。
觉醒身后的和尚们都对冷锋怒目相视,有几个武僧模样的和尚,甚至想要冲向冷锋。
眼看有和尚要动粗,影卫的众人直接抽出了刀子。
原本一片祥和的场景,顿时变得剑拔弩张。
袁天罡身后的道士,也跟着抽出了长剑。
虽然招牌是桃木剑,但是也有道士会带上铁制刀剑。
大唐只是严格限制铠甲弩箭一类的武器,对刀剑的管理并不如何严格。
觉醒深吸一口气,口宣佛号:“阿弥陀佛,护国公,佛祖虽然是天竺人,但是,众生平等,就算佛祖是阿猫阿狗又如何?”
袁天罡嘿嘿的笑道:“都是借口,不管怎么说,你也改变不了佛祖不是大唐人的事实!”
眼看袁天罡有飘起来的迹象,冷锋又说:“我不信佛祖,当然,我也不信神仙,我只相信自己。佛祖神仙再如何神通广大,我在家里躺着,也不会有金山砸下来吧!”
袁天罡本来还想再嘲讽觉醒几句,但是听到冷锋的话,也闭上了嘴。
不止他们两个,原本对骂起来的道士和尚们,也沉默了。
示意影卫们把武器收起来后,冷锋缓缓道:“二位,你们是大唐佛道两门的领军者,但是,估计就连你们,也不信神佛吧。大家都是聪明人,或许偶尔会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佛祖保佑,神仙保佑,但是,也只会停留在口头上。因为咱们内心都清楚,成功不是求来的,是靠自己双手拼搏的。”
袁天罡把护身符收了回去,觉醒也把自己的舍利子佛珠收了回去。
觉醒想了想才说:“既然护国公不信神佛,那么,老衲就问护国公一件事。”
“请问。”
觉醒看看袁天罡,再看向冷锋:“护国公是否也不会支持道门?”
冷锋点点头:“当然,你们闹你们的,别过来牵扯我就好,我不会支持你们任何一家的!”
觉醒点点头,转身就走。
袁天罡张了张嘴,到底也没有说话,带着道士们离开了。
既然护国公表明了两不相帮,那就没必要再耗费时间了。虽然护国公人望很高,但是没了护国公,他们也不是找不到别的助力。
两方在路口相遇,不知又吵了什么,就分头一人走一边。
看着两方的背影,出云撇撇嘴:“啧啧啧,看看,这就是凡尘里的所谓修行者,都被功利迷了双眼。”
正常的修行者,哪个不是潜心修行,避开尘世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这么折腾。这个修行,只是修心,并不是为了成仙什么的。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个修行却变了味道。真正的修行者,如出云、孙思邈、还有一些道德高僧那样的,有避风雨的地方、有果腹的食物就足够了。
哪里用得着金碧辉煌的庙宇?
哪里用得着信众的“施舍”、“功德”?
或许正如冷锋说的那样,越是能折腾的人,越是不信神佛。施舍功德都被他们用掉了,就不怕神佛怪罪?
冷锋惊讶的看着出云:“袁天罡走了,你怎么不跟着走?”
出云摆摆手:“不跟着了,来之前,我就跟袁天罡说好,只帮这一次,以后道门再有什么行动,就不牵扯老夫了。”
他既然是道士,就得帮道士这个团体。但是他也不欠其它道士什么东西,帮一次也就够了。
冷锋指指船,说:“既然你自由了,不如跟我一起去岭南?任长安乌烟瘴气,咱们在岭南安逸着多好?”
出云哈哈大笑:“走!老道还要看看我的重外孙呐!”
跟着冷锋上船,铁皮船的蒸汽机启动,离开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
就让他们折腾吧,折腾的差不多,就该老实收敛了。
有李世民那个玩平衡的高手在,或许会有两家全输的结局,但绝对不会有单一一方胜利的可能。
李泰的蒸汽机,虽然已经成熟,但是还是会故障。
途径岳阳的时候,那个蒸汽机炸锅了。
好在备份了一个蒸汽机,提高了容错率。
只是两个月二十三天的时间,冷锋就回到了岭南。
又是一个月的时间过去,小彩临盆,平安的生下了一个男孩。
一直跳着脚着急的出云,听到稳婆的报讯后,哪怕他没有信仰,也不由得感谢神仙的保佑。
不多时,冷锋和出云一起进了产房。
小彩没有睡着,尽管耗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是她依旧坚持着等着抱自己的孩子。
她没有什么疾病,也没有残疾,被亲生父母抛弃,最大的可能,就是她是个女孩。
虽然明知道夫君不在意生的孩子是男是女,但是她依旧希望自己生的是男孩。
看到孩子后,冷锋松了一口气,摸着小彩的脸说:“辛苦你了。”
小彩牵强的一笑:“没什么。”
为了她,夫君可是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在长安岭南之间来了一个来回啊!
出云逗弄着孩子,尽管新生的孩子很丑陋,但是出云依旧充满着慈爱的神色。
他无后,对小彩就是抱着亲孙女的心态,如今看到小彩有了儿子,他也无限欣喜。
见出云乐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冷锋就拍拍出云的肩膀:“孩儿他外太公,给孩子想个名字吧。”
出云惊讶道:“你让我给孩子取名?”
冷锋笑着点头:“你养育小彩多年,小彩虽然成婚了,但是却不曾报答你,就把这个机会让给你吧。”
小彩伸出惨白的手握住冷锋的手,她知道,给孩子取名是父母的权力,冷锋这么做只是为了让出云开心。
出云见冷锋坚持,就皱眉苦思起来。
“冷”这个姓氏,想要取名,特别是两个字的名字很难。毕竟前有冷竞,这个孩子怎么也不该叫三个字的名字。
思考间,出云不由得在地上来回踱步。
许久之后,他才说:“就叫冷睿吧,他是你的儿子,肯定也聪明,睿智!”
冷锋点点头,看着床上新生的孩子:“冷睿啊,你可要记住,你的名字是你外太公取的。”
听见冷锋这么说,出云顿时笑了。
人生在世,总要留下点什么。。
至少,之后几十年里,他都会被人记住。
几十年啊。。。。
………………………………
第791章 第四次定爵
年纪到了出云这个等级,考虑的已经不是还能活几年,而是自己能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什么痕迹。
出云想留下痕迹,所以冷锋把给冷睿取名的机会给了出云。
冯盎想留下痕迹,所以尽管已经把冯家交给了冯智戴,他依旧奔忙在高州各个地方。五年的时间,高州发展海运,中心城区已经有了中原上等州的规模。
李世民想留下痕迹,所以他提议去泰山封禅。
封禅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最隆重的礼仪之一。但是,真正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皇帝,目前也只有三个:秦始皇帝赵政、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李世民是自负的,他觉得,隋末乱世得以终结、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二十八年之久,他当居首功。也只有泰山封禅这样的礼仪,能够配得上他的文治武功。
贞观年初的时候,他就提议过,但是,在五姓和魏征等大臣的阻拦下,却没能实现。
现在他再提出,已经没有了多少官员力量的五姓,甚至没了指手画脚的权力。
而魏征,也鬼斧神差的同意了皇帝的要求。
连魏征都支持,余下的人也没有反对,这件事就顺利的促成了。
颠簸的铁甲舰上,冷锋抱着丫头冷月颖,一脸的黑线。
这丫头,又尿了他一身。
五年的时间很漫长,漫长到冷睿已经能跟着他哥哥冷竞到处乱跑,漫长到小彩又生下了一个女儿。
漫长到,出云羽化了。
出云老道士到底没有等到这个外重孙女的降生,在小彩大着肚子的时候,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小彩见冷锋一脸黑线的样子,就跑过来帮丫头换尿布。
见甲板上垂钓的冷竞偷笑,冷锋忿忿道:“你小子别嘚瑟,过几年,你也该成婚了!到时候你也有这样的一天。”
冷竞赶紧闭上嘴,还把回过头的弟弟掰回去,装作专心垂钓的样子。
虽然母亲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冷竞和冷睿的关系。
冷锋看向正教女儿刺绣的刘淑雯。
这一切,都是因为娶了一个好老婆啊。
别人家里的亲兄弟,都为了家产打破了脑袋。
这五年来,虽然他一直待在岭南,但是影卫依旧在运作,冷锋对长安发生的事情,也有一定的了解。
秦琼死后,两个儿子因为家产的事情打破了脑袋。闹了这么多年,甚至发展到了兵刃相向的地步。皇帝大怒,一道圣旨把二人贬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