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琼死后,两个儿子因为家产的事情打破了脑袋。闹了这么多年,甚至发展到了兵刃相向的地步。皇帝大怒,一道圣旨把二人贬为庶人。胡国公的爵位,提前交给了秦琼的长孙。
李道宗的二子是庶出,长子自幼身体不好。二子因为没资格继承家产,甚至施行巫蛊之术诅咒自己的兄长早死。李道宗发现后一怒之下,把二子的腿打断,并上书请求皇帝把这个不孝子驱逐出了皇族。
。。。。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看着和谐处在一起钓鱼的两个儿子,冷锋按了按太阳穴。
要是这俩崽子也这样,他的产业还不如送给文院呢!
见冷锋按压太阳穴,刘淑雯就走过来问道:“夫君,可是因为封禅的事情烦恼?”
皇帝要泰山封禅,作为高级贵族之一的冷锋,也不能缺席。
皇帝这一次突兀的到泰山封禅,绝对不是单单为了自己的功利心。
冷锋摇摇头:“不是,我在想,咱家产业那么多,到时候这俩崽子咋分?”
刘淑雯看了两个孩子一眼,说:“他们能好好相处,就不用分家,要是处不来,就平分呗。”
刘淑雯知道冷锋对两个儿子都是公平看待的,并没说谁多谁少。
冷锋点点头,重新躺回了藤椅上。
眼看着儿子长大,就快成年,冷锋觉得自己也有些老了。
来到大唐已经十九年,现在的他彻底融入了这个国度,后世的画面,反而像虚无缥缈的一场梦一样。偶尔梦到他那个威严的师父,他都会忍不住的想赖床,就为了再看看、再看看。。。。
铁甲舰的速度很快,经过二次改良后的铁甲舰,从岭南到登州单途已经用不了两个月的时间。
登州岸边,刺史郑诚已经等候在岸边。
等船靠岸,船上人下船后,他整理衣冠,对冷锋施礼道:“学生郑诚,见过先生。”
冷锋拍拍郑诚的肩膀,笑道:“你小子倒是没怎么变,就是黑了一点,怎么样?登州的刺史不好当吧。”
海运发展迅速,登州作为最大的港点,发展的也很快。
海边的居民受益,西部的百姓只是解决了盐碱地的问题,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郑诚这个刺史自然压力山大。
郑诚微笑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西部虽然没法靠海吃饭,但是鞍山钢铁厂到造船厂的铁路、鞍山钢铁厂到长安的铁路,都经过登州西部。靠着铁路,登州西部的百姓,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冷锋这才放下心,在郑诚的指引下到刺史府休息。
刺史府还有别的客人,先冷锋一步到登州的冯盎,还有东海舰队的统领张亮都在。
看到冷锋过来,张亮的眼睛都发光了:“哈哈哈,护国公来了,来来来,咱们商量商量封禅的事儿!”
冷锋坐到张亮旁边,问道:“你俩研究封禅的事情干嘛,有什么意义嘛?那是皇帝封禅,咱们就是一群观众吧。”
张亮嘿嘿一笑:“小道消息,这一次,陛下还会重新定一遍爵位。而且,从今以后,只有军功才能换到爵位了!”
“重新定爵位?”
听张亮这么说,冷锋也来了兴趣。
大唐的定爵只发生过三次,一次是建国之初,李渊大肆封爵。
建国之初的爵位,表彰,或者说拉拢人心的成分居多。
第二次,是李世民继位后,也封了一批,顺便把李建成一系的人拉下马。
第三次,是李世民继位几年后。
那一次,所有因为虚功获得爵位的,彻底被拉下了马。
这一次,是第四次。。
甚至于,有可能是贞观年最后一次了。
贵族和皇族成员一样,也是依附在大唐百姓身上的菟丝子。贵族泛滥的话,大唐就会不堪其负重。也难怪皇帝会加上“无军功不得爵”这一条了。
………………………………
第792章 谣言
冯盎说:“这么说,不管皇帝这一次会不会再拉下一些人,咱们三个都稳了。毕竟,咱们三个都有足够的军功在身啊。”
冯盎虽然身在岭南,但是他在南疆开疆拓土,都是算到大唐军功体系的。
而冷锋和张亮,自然不必说。
张亮听见冯盎这么说,顿时笑了,对着冷锋拱拱手。
他之前虽然也有军功在身,但是并不如何明显,能够获封勋国公,更多的是皇帝念在旧情上。如果不是冷锋帮着他那叫花子一样的东海水军升级换代,恐怕他这一次就站在下马的边界徘徊了。
冷锋知道张亮的意思,就是回以一笑。
张亮这个人虽然毛病多多,但是他却懂得感恩,是个靠得住的伙伴。
这五年来,虽然他身在岭南,但是冷睿和冷月颖的百日,张亮依旧托人带来了礼物。
贵重不贵重暂且不论,至少这份心意冷锋是收到了。
冯盎喝了一口茶,悠然道:“以后,咱们这些国公,就是彻底的老家伙了。非军功不得爵,这条规定加上后,别说国公了,就算是侯爵、伯爵估计都是稀罕货了。”
当爵位稀有后,能够挂着爵位的人,将会是大唐最顶级的人物。现在这个时期国公还只是当作一品、二品官员,再过一两个朝代,恐怕所有的国公都能看作是一品级别的官员。
张亮对着冷锋撇撇嘴:“你倒是舒服了,你这个爵位虽然没有封地食邑,但是却时代流传不降级,除非是你的子孙造反,否则你家以后就是大唐最牛哄哄的家族了。”
传世护国公啊!
冷锋笑道:“到底怎么样,还要看封禅。是不是传世的爵位,我不在意,只要我的两个儿子成人、成材,我就算是没有白活。后世的事情,我操不来这份心。”
人活在当下就好,太为后代操心,后代领不领这份情还不一定呢。
冯盎和张亮一起给冷锋竖起了大拇指。
众人在登州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前去兖州。
皇帝就快抵达,身为臣子总不能迟到。
兖州内,大唐的高级官员、贵族差不多已经到全了。
皇帝这一次的大动作,实在是动人心魄,没有人不担心自己的爵位会被削减。
泰山脚下的空地都被帐篷挤满了,冷锋到的时候,李承乾引领冷锋到了一个巨大的帐篷边。
这个帐篷他早就准备好了,就是怕师父来的时候没有落脚的地方。
走进帐篷,就看到一个抱着孩子的妃子,依稀还能看出她的身份…太子妃苏氏。
李承乾接过孩子,抱到冷锋身前说:“师父,这是李继宇,三岁了!”
小小的孩子也不怕生,被冷锋抱着并没有哭闹。
“时光荏苒啊。”
冷锋看看李承乾,再看看李继宇,只觉得曾经秦岭中,那个受父命“偷师”的小子,是昨天的一样。
抱着孩子做到椅子上,从怀里掏出一颗黑色的大珍珠递给他玩耍。
冷锋又问:“就一个孩子吗?”
李承乾是太子,注定了他不可能只娶一个。
李承乾笑道:“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虽然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但是嫡子只有李继宇这一个,所以李承乾只是把这个孩子带到了这里。
“青雀和李恪呢?”
李承乾想了想才说:“青雀就一个儿子,他还没有纳侧妃,李恪有一子一女了。”
五年的时间里,冷锋的三个徒弟也各自成了父亲。
师徒二人持续着一问一答的机械对话,直到众人安置好东西,把空间留给师徒徒孙三人后。。。。
李承乾坐到了冷锋另一边,而冷锋则问:“你老爹到底在搞什么?为什么要第四次定爵把人搞得人心惶惶的?”
三次定爵,已经把大唐的贵族消肿的差不多了,搞出个第四次,只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爵位在正常情况下是会逐代递减的,没有开国国公的爵位,再传一代就变成了
郡公,再一代,就成了县公,再一代,就成了县侯。
这还是在继承人有点本事的情况下,要是继承者没什么人脉功勋,甚至第三代就会断绝。
大唐目前的贵族虽然多,但是并不用急着消肿吧。
李承乾见帐篷门口有李二牛和二狗子把守,就说:“师父,这五年,您不在中原,并不知道中原的变化。这五年来,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传出我们李家血统不纯,或者父皇得位不正的留言。最开始,没人当回事。可是,不断有人散发这样的谣言,甚至渗透到民间大肆宣传。这件事,实在诡异的很。。。。”
听着李承乾的讲述,冷锋皱起了眉。
李家的血统确实不纯,这是不争的事实,李世民得位不正,这也是事实。
但是,这些因素,并不能影响李世民的地位。
皇帝就是皇帝,已经成了既定事实快二十年了,这个时候再出来扯淡,揪着过去的小辫子不松手,有什么用?
不。
或许有点用处。
比如,把皇帝逼迫得来泰山封禅了。
现在的李世民,估计迫切需要一个大新闻向天下人宣布自己的地位。
泰山封禅,再合适不过。
“散播这些谣言的,到底是什么人?查出来了吗?”
李承乾摇摇头,百骑司查到的,都是一些地痞流氓一样的人。哪怕是严刑拷打,也追问不出多少有用的消息。
那些人只说是被人雇的,至于雇佣他们的是谁,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冷锋回忆了一下自己这些年收到的影卫情报,散布谣言的事情,大概就发生在五年前,他当时只觉得是一些人瞎闹而已,并没有理会。
想不到这些人坚持了五年之久。
微微眯眼,冷锋双眼五年来又一次露出犀利的目光:“继续查吧,我感觉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大唐和平的太久了,如果不发生什么异常情况,才是不合理的。
散步谣言的人,很可能是一些野心家。。
就目前大唐的变化来看,所谓的“万世大唐”已经不再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梦。
有些人,可能并不满足和平发展,依旧在做着以小博大的梦。
………………………………
第793章 文院也…
长安城那个金光闪闪的椅子,好多人都忍不住的想上去坐坐。
哪怕闹得生灵涂炭也在所不惜。
如果谋划这个事件的真的是大唐人,那么绝对不能放过他。
冷锋把李继宇递给李承乾抱着,看着天真无邪的孩子,冷锋说:“如果真的是大唐内部的人搞事,别心软。大唐平静了太长时间了,需要见见血!”
李承乾点了点头。
其实,就算他不参与,身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会放过幕后主使。
他决不允许贪图他皇位的人好过,历史证明了,就算是儿子也不行!
冷锋抵达泰山三天后,李恪和李泰也到了。
见到李泰的时候,他正在一块石刻前思考着。
泰山周边,有很多的石刻。都是一些文人、诗人、书法大家立在这里的。
这些石刻好多都没有经历时间的洗礼,依旧依稀可辨。
冷锋走到李泰身边拍了他一下:“看什么呢,我不记得你对书法什么的有研究啊。”
李泰被人突兀的拍了一下,本来大怒,但是发现拍自己的是师父后,只能老实的憋了回去。
“师父,我在想,您给皇兄的神器,到底用什么当作动力的?”
冷锋撇撇嘴:“你把枪械研究透彻了嘛,就去研究手机?”
李承乾大婚的时候,冷锋把手机和太阳能充电器送给他当礼物。轮到李恪和李泰的时候,冷锋送出了融化的狙击枪铸造的一把窄剑和手枪。
不管是狙击枪子弹还是手枪子弹都过了保质期,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偶尔有一发不灵光,再过一段时间,就有炸膛的危险了。没了子弹,手枪和狙击枪就没什么大用,李世民把手枪还给了冷锋,而冷锋则送给了李泰。
最初的子弹,成分就是黑火药,按理说,枪械在大唐也能做出来才是。
李泰撇撇嘴:“那手枪就是材质不一般、铸造困难而已,并没什么难度。最简单的单发手枪我们已经实验过了,就是威力不咋滴,,打的不准不说,烟还大。要想提升威力准头、让烟雾少一点,那是张仲清和铁生的工作。
研究完手枪后,我就没了研究课题,皇兄可怜我,就把手机给我研究了。”
说到这里,李泰无奈道:“师父你就是偏心,手机这样的神器居然送给了皇兄!”
冷锋没想到李泰这个时候还吃起醋来了。
“别瞎说,手枪虽然已经不能用了,但是它以前不也是你们嘴里的神器嘛!更何况,枪械你还能研究研究,而手机,我敢断言,就算是你,没个几十年也别妄想搞懂它!”
李泰虽然想嘴硬,但是却没办法反驳。
他确实对手机束手无策!
手枪很简单,里面的勾连装置,随便找一个铁生的徒弟都能铸造。
而手机,尽管他狠下心拆开了,但是看到里面精细的构造,他根本不敢再有所动作。
这些精细的零件,他生怕拆下来就再也装不回去了。
看着石刻上那个手握书本的读书人石画,李泰说:“我现在才知道,好多书本都是没用的,所谓的四书五经,对安定百姓没有一点帮助,对捍卫疆土没有一点作用。”
冷锋拍拍李泰的头:“青雀,你今天很不对劲啊,对着一个石刻都能想到四书五经有没有用处来。”
李泰无奈的做在地上:“师父,你说咱们文院是个多好的地方啊,郑诚研究盐碱地治理,登州百姓受益良多,霍纲研究材料,打造出来的锁子甲造价低廉,士兵穿上后刀剑难伤。二人一人能安社稷,一人能强军队,这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为什么还有人散播咱们文院是歪门邪说的诞生地?还说孙神医抓人研究不死药,各种被泼脏水。”
“啥?”
看着情绪低沉的李泰,冷锋有点傻眼。
这小子乱七八糟说的东西,怎么让他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
李泰揉揉太阳穴,说:“师父你不知道,今年不知道从哪里散播出来的流言,专门针对咱们文院,就连孙道长的医学院也被波及了,有一种让咱们文院办不下去的劲头啊!”
又是流言?
冷锋坐到了李泰的旁边,仔细的询问起事情的经过。
一个是皇帝被人诟病,一个是文院召来脏水。
一样的手段!
要说这不是一个人想出的恶心主意都不可能。
“你出手了?”
李泰点点头:“嗯,我请父皇发动了百骑司,把那些散发流言的人,不管是最底层的谣言散播者,还是上一层的管理者,都抓了起来!还斩杀了一些人!”
“事情不对头啊。”
冷锋皱眉,思考起来。
李世民被人诟病,他并不意外,这样的事情贞观初年也不是没发生过。皇帝嘛,坐在那个天下不胜寒的位置上,不安稳是一定的。
但是文院,似乎没有碍到谁吧?
或许有一个,五姓。
虽然文院是五姓没落的因素之一,但是以现在的五姓,根本没有搞大事情的能力。
曾经的豪族,如今已经不再那么高高在上,甚至荥阳郑氏已经开始“卖五姓女”换取财富。
现在,给他们吃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再跳腾。
那么,到底是什么人?
文院有它存在的必要,曾经韩崇文老先生说过,成为杰出官员、研究者的摇篮后,文院已经脱离了改朝换代的影响范围。就算大唐改朝换代,新的政权也不可能废掉文院。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去瞎想,把烦乱的思绪打散,冷锋问李泰:“你老爹什么时候到泰山?”
如果说大唐的土地上还有什么人对这件事有答案的话,也只能是李世民了。
虽然深居皇宫,但是李世民就像是大唐这个蛛网中央的蜘蛛一样,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感应。
如果单纯是对皇位有想法的人,冷锋懒都懒得理会。
但是,文院也被盯上了。。
文院,是各位大儒的牵挂,同时是冷锋的心血。
皇权更替,只是会让大唐动乱,而文院被毁,那么刚刚钻出土地的科学嫩芽,可就要被掐断了!
………………………………
第794章 大唐盛世,万世无疆
李泰挠了挠头说:“父皇坐的也是装上了蒸汽机的船,比我们慢,也慢不到哪里去,大概今天晚上或者明天就能到。”
冷锋点了点头。
看样子,真的得去问问李世民了。
泰山脚下很热闹,尽管皇帝已经抵达,但是他们依旧忍不住的三五成伙研究这一次定爵的事情。有稳如泰山的,也有慌乱的。
定爵要在祭天之后,现在拉着人讨论,就是给自己找点安慰。
冷锋没那个时间担心自己的爵位,也没时间去给别人灌定心丸。虽然李世民到1泰山后就沐浴斋戒、闭关三天准备祭典,但是冷锋依旧强烈的要求见他。
静室里,李世民一身麻衣,看着推门而入的冷锋说:“有什么事情非得现在见朕?现在还有比祭天更紧急的事情吗?”
冷锋坐到李世民对面的地板上,说:“别装糊涂,关于你的流言,关于文院的流言,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我想知道,搞事的人是谁。”
李世民笑道:“只是一些小事情而已,你又何必。。。。”
冷锋伸手打断了他:“别装蒜了,我不在长安五年之久,要不然也不会来问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跟我说啊,至少让我有个底。”
李世民收起笑容,见冷锋认真的样子,苦笑出声:“朕打算等祭天之后过一段时间再说的,你非得问啊!好吧,既然你好奇,朕就告诉你。。。。”
听完李世民的话,冷锋皱起眉头,跟李世民一起沉默不语。
许久之后,冷锋才说:“祭天结束后,我要重回军方!”
。。。。。。。。
泰山封禅,是华夏大地上最隆重的礼仪之一,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皇帝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以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李世民是第四个封禅的皇帝,先前封禅的三个皇帝,没一个是碌碌无名的。
祭祀的礼仪很复杂,复杂到冷锋根本没心情学习,只是跟着房玄龄,房玄龄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跟李世民的一顿详谈,让冷锋的心凉到了骨子里。
之前担心的事情,到底还是发生了。
根据百骑司的情报、被封锁的边关情报,突厥、吐蕃、新罗、百济、楼兰、婼羌、西夜、室韦、靺鞨、倭国、于阗国、龟兹国、乌孙国、疏勒国、姑墨国、温宿国、精绝国、大宛国。。。。只要是大唐周边的国家,不管是大是小,都在整军备战。
一个两个也就罢了,特别是西域,本来就是混乱的地方,但是,所有的国家都在整军备战,这也太怪异了!
值得他们这么大张旗鼓的,当今世界只有一个国家…大唐!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李世民收到的所有情报都在阐述一个概率很高的可能…他们要一起攻打大唐!
强大,有两个结局,威振宵小不敢异动,或者引得他们群起攻之。
大唐太强大了,这些年来,试图入侵大唐的,没等站在大唐的土地上,就会被赶回去。
突厥服软了,吐蕃服软了,都服软了。
本来,大唐人口的数量还不到扩张土地的时候。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国家不准备苟延残喘,而是集结起来,想要对大唐群起而攻之。
这些国家,除了突厥吐蕃外,一般都很弱小。其中的楼兰等西域国家,甚至比不上长安周边的一个县人口多。
但是,当他们集结起来,就算是大唐,也要为之头疼。
欲裂的那种。
也难怪李世民会急着封禅了,他不仅要凭借这次封禅确定自己的帝王身份,还要凭借定爵,凝聚人心。
“该跪拜了。”
听到房玄龄的声音,冷锋机械的跟着跪拜行礼。
祭台之上,祭祀活动已经接近尾声,该是皇帝念祭文的时候了。
“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降甘风雨。各得其所,庶物群生。各得其所,靡今靡古。
今唐皇李世民,敬拜皇天之祜,薄薄之土。承天之神,兴甘风雨。庶卉百物,莫不茂者。既安且宁,敬拜下土之灵。
维贞观十九年年三月十四日,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敬拜上苍后土。宏施法力,大发吉祥;有求必应,无灵不张。风调雨顺,并无灾殃;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凡属世间有情之物,普使终成眷属;所有太平盛世之人,概令咸臻寿疆。恩洋上苍,庆高明之悠久;德溢人间,作盛世升平之瑞祥。谨择今日,瞻天仰圣;四海永靖,乐奔安定。
伏望上天遣神,肃仙府之威仪,免人间之劫数。不独吾皇族蒙不朽之恩,下民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