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忠微微摇头,见到吕布脸上的担忧,心中很是感动:“属下无能,让主公担心了。”
既然不是扭伤了腿脚,那方才为何马忠会疼得叫出声来?
吕布不明所以。
“老毛病了,每到要下雨的时候,瘸了的这条腿就疼得格外厉害。”马忠揉捏起大腿,面具下的笑容有些无奈。
兴许,这就是老天给他当初为祸的惩罚吧。
吕布抬头望了望,碧空之上,晴云万里,根本不像是要下雨的征兆。
自大旱以来,其他州郡都偶有降雨,只有关中地区,一连数月,滴水未降。
以致民间流言四起,说因吕布擅专朝政,胁迫天子,所以这是老天降下的怒火,以示对吕布的惩处。
诸如此类的风言风语,吕布班师回朝的途中就听到过许多。无凭无据的事情,一时也很难找到理由去驳斥,若是派人打压,岂非等于坐实了这件事情?
好在吕布心态不错,这些谣言在他听来,也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你这腿准吗?”旁边的戏策似是想到了什么,出言插上一句。
马忠很郑重的点了点脑袋,很准。
听得马忠答复,戏策脸上露出新的笑容:“将军,或许我有办法了。”
…………
翌日,长安城外搭起了高台,台子四周竖起阴阳八卦的旌旗。
百姓们围了过来,皆是好奇的模样。
少顷,有两队骑着骏马的士卒开道,从城门口将百姓分立两旁。
“看,是大司马!”
靠近前方的百姓之中,有人欢呼起来,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当朝的重臣。
换上玄墨将袍的吕布在百姓们的热情注目下,缓缓登上高台。
“大司马这是要做什么啊?”
“不清楚。”
“看样子,好像是要祭天。”
下方的人群中传来窃窃私语。
与往日祭天不同,筑起的高台中央,不见祭祀时用的乳猪,就连瓜果都没见着一个。除了那些垂拉不动的旌旗,就只剩下一个燃着火苗的炭盆。
下方百姓皆是一头雾水,不明白吕布此举用意。
小会儿过后,吕布走至高台中央,在炭盆前的蒲团落座。他往后轻轻摇了摇手,便有士卒提拎着一个黑色木盒过来。
吕布伸手进去抓了抓,出来的时候,手上已然多了两只拇指大小的蝗虫。
一身绿装的小东西在吕布的大手中剧烈挣扎起来,却如何也挣脱不开。
这一幕,令下方看戏的百姓们几乎惊掉了下巴。
吕布如此劣待‘神使’,百姓们哪能坐视不理,一个个往前推攘涌动,焦急的大呼不可。
好在戏策早有预料,提前调了军队来维护秩序。
下方百姓闹成了一锅粥,吕布不闻不问,待到百姓消停下来之后,他才捻起掌心的两只蝗虫,忧愁的同它俩讲了起来:“蝗虫啊蝗虫,你可知道,我大汉子民从初春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耕种,勤勤恳恳灌溉,起早贪黑,就是想盼得秋天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可你们一来,就让他们几个月的勤劳付出,尽毁一旦。我身为大司马,看着子民们饥肠辘辘、落难颠沛,你知道我心中有多难受吗?”
听得吕布真情流露,下方百姓心中震撼,同时也很感激吕布能够体察平民疾苦,但这蝗虫毕竟是上天派来的神使,杀之必遭天谴啊!
“大司马,杀不得啊!”
随着一名老者的跪下,其余百姓接连跪了下来,恳求吕布高抬贵手,放这两蝗虫一回。
然则端坐高台的吕布仍旧不管,继续对着蝗虫自言自语:“好啊,你们糟蹋庄稼,吃我子民粮食是吧?那吾今日便食尔等,以充腹中之饥!”
说着,吕布从旁边拿起一根细长竹签,来了个一穿两,置于炭火之上。
完了!
百姓们心中凉了半截,面若考妣,如似遭遇了比旱灾更为严重的大难。
很快,串在竹签上的两只蝗虫在炭火炙烤之下,已然熟透,散发出酥脆的芳香。
吕布张开唇齿,正欲食之,余光却瞥见下方百姓脸上浮现出的惶恐不安,遂暂停动作,仰头向老天大声喊道:
“老天爷,你听着!蝗虫乃我所杀,若有罪过,尽管降罪于吾一人。但令百姓安乐,吾亦不辞地狱诸苦!
若觉得我所作非错,那就请你发发慈悲,降下雨露,泽被我大汉苍生。
你一日不降雨,我便在此枯坐一日,两日不降雨,我便在此坐侯两日,直至我吕布身死于此!”
说罢,吕布咬住蝗虫躯体,吞入口中,大口咀嚼起来。
大司马!
无数种情绪涌上心头,百姓们哽咽的喊了起来,眼眶通红。
吕布这一番话,不知感动了多少百姓。
不管是城东的吕夫人,还是城西的吕温侯,都一直在努力的救助他们啊!
“妈了个巴子的,老子今天也豁出去了!”
人群中,一名脾气暴躁的汉子像是下了极大决心。哪怕冒着被天上神灵降罚的风险,他也必须声援这位间接救活他一家的恩公:“大司马,义阳邓平山,愿陪你一同求雨!”
“我也愿意!”
“还有我!”
“我!”
“……”
一时间,群情奋发,应援之声不绝于天地。
………………………………
第六八七章 伏完上门
很快,大司马食蝗祈雨一事,传遍长安。
长安城东,司徒王允府上。
得知吕布祈雨,王允对此也是捉摸不透,他走到府内庭院,仰头往天上看了看,艳阳高照,哪有半点下雨征兆。
吕布这葫芦里卖的,又是哪门子偏方?
王允皱起眉头,以他对吕布的了解,历来所行之事,必有十足把握。
难道,他真能通了神灵?
念及此处,王允的老眉头皱得更紧了。
此时,看门的仆人来报,说侍中伏完登门拜见。
伏完?
王允低声念叨,眼中闪过一抹疑色。他与伏完私下关系一般,并无深交,此次伏完主动上门,估计是有事相求。
伏完乃西汉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侍中。娶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生有六子一女:伏德、伏雅、伏均、伏尊、伏朗、伏典,以及女儿伏寿。
伏家六子,虽说本事平平,但好歹从未给家里添过祸患。
想来伏完也不会太过忧心,既然不是儿子,那肯定就是为女儿的事来!
王允脑子倒也转得够快,世人都说越老越糊涂,王允倒是恰巧反了,不仅老谋深算,而且还猴精无比。
伏完的女儿伏寿,早在董卓为祸时,就已经送进了宫中陪伴天子。现已入了掖庭,封为贵人。
若是为女儿的事……
王允嘴角有了笑意,似是已经猜到伏完上门拜访的意图。
他亲自走至府门,热情无比的上前拉住伏完手腕,满脸惊喜模样:“哎呀呀,今儿个这是什么风,竟把伏侍中吹来我府上,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蓬荜生辉啊!”
王允如此热情,伏完心中不由轻松许多,拱手见礼:“下官见过司徒公。”
王允按下伏完拱起的手背,满脸亲和之色:“诶,你我何须如此客气,愚兄年长你九岁,唤我一声子师兄即可。”
诚挚慈和的话语,令人听起来极为舒服。
所以,王允在朝上朝下混得开,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子师兄。”
伏完打蛇随杆上,虽说他娶了桓帝的女儿,可如今天下,天子威严都在与日俱减,更遑论他这个前朝半吊子的外戚。
听得此话,王允开怀大笑,拉着伏完就往府内走去,一边还不忘吩咐管事:“命膳房备好午膳,今日我要好生招待贵客。”
到了用膳时辰,坐在席位上伏完看着面前桌上的两盘食物,心中好似有一万头马儿奔过。
半盘糙肉,两颗青菜。
这就是王允说的好生招待?
王允比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坐在客人位置的伏完可以动筷开吃。
不久前,大司马府上搞了个赈灾捐赠的活动。吕布虽未出面,但长安城内的官员可是没少下血本。
同舟共济说得好听,谁不知道,这是故意压榨他们的资产。
给就完事儿,不给,侯汶就是最好的例子。
“百姓们饥不果腹,老夫亦是寝食难寐,食不知味儿,故府上食材简陋,请仲伯见谅。”王允向伏完敬了杯酒,报以歉意。
“此言差矣,子师兄宅心仁厚,体恤百姓难民,愚弟不及也!”
伏完谦逊说着,饮完酒后,象征性的动了动筷子,反正他来王允府上,也不是为了蹭吃蹭喝。
虚情假意的客套一番之后,王允将话题引入正轨:“仲伯今日来我府上,可是有事相商?”
伏完一听,放下手中竹筷,朝王允拱了拱手:“果然,一切都瞒不过子师兄。既然兄主动问起,愚弟也不敢隐瞒。众所周知,我伏完虽有六个儿子,却也只有一个女儿,我对女儿的疼爱,其实丝毫不亚于其他儿子。如今,女儿在天子身旁侍奉,我这个当父亲的,自然也希望她能过得安稳幸福。”
伏完一番话语神情道来,妥妥老慈父的模样。
随后,他又接着说道:“如今,陛下也已经渐渐长大,身旁也该有个好的女子来辅佐于他。正所谓选后选贤,我不是说我家女儿如何如何,我只是觉得,有的后妃长得过于妖艳,一脸狐媚之态。若是让她们坐上后位,早晚会像那商纣的苏妲己,祸乱天下,民不聊生。”
伏完说得掷地有声,愤慨激昂。
那一副为国为民的怒发冲冠模样,王允看着眼中,心里却是哂笑。
伏完口中的某些妖艳后妃,指的乃是散骑侍郎董承家的小女。
继大女儿嫁给戏策之后,恰逢次年天子选秀,董承便将小女也送进了宫中。别看董承长得不咋样,他这对女儿的相貌却是美丽非常,董欢入宫不久,便也成了贵人。
如今天子渐渐成人,关于设立皇后的人选,也开始被大臣们提上了议程。
原先,刘协最宠爱的是郗贵人,只是现在郗家一倒,郗贵人也被强行拖出了宫外,再无半点可能。
没了最大的绊脚石,剩下的就只有同女儿旗鼓相当的董贵人。
别看她老子董承在吕布面前点头哈腰,俨然一副吕氏走狗的架势,但在外人面前,却是走起路来大摇大摆,好不威风。
董承是戏策的岳丈,戏策又是吕布最亲信的谋士,冲着这层关系,多数人都要给这位董侍郎几分薄面。
相较之下,伏完的背景就明显弱了许多。所以他才来找到王允,希望这位司徒公可以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
毕竟王允作为三公之一,在朝中不少事情的决策上,尤其是像立后这样的大事,具有着很高的话语权。
伏完心中憋着着急,王允却是稳坐钓鱼台。
这哪是为江山社稷着想,分明是这老小子想当国丈!
王允心里透亮儿得跟镜子似的,但这些话,他肯定不会当面说出。
“仲伯啊,不是为兄不想帮你,只是那董承是什么来路,你我皆心知肚明。跟他抢的话,很有可能会在朝堂上跟大司马正面对上,这点,你应该清楚。”
王允表现得很是为难,伏完的脸色也慢慢黯淡下去,但王允随后又似是不经意的提了一句:“不过,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此话一出,伏完眼中重绽光彩,大声说着:“只要能助我这回,将来司徒公若有差遣,伏家必当全力相助!” 2k阅读网
………………………………
第六八八章 天上,真有神仙吗?
司徒府中,王允和伏完勾结在一起,城内其他府邸同样是热闹非凡。
“听说了没有?吕布在城外架起高台,烤食了蝗虫,还说是要求雨。”
“让他作吧,之前咱们求过多少次雨?有用吗?没用!这么大的天儿,热死这家伙才好!”
“徐尚书,你以为呢?”
“这事儿吧,我觉得说不准。”
“有什么说不准的,他要能求来雨,我就从这楼上跳下去!”
私下聚会的几人冷嘲热讽,恨不得吕布就此死了才好。
皇宫之中,刘协坐在殿外的门槛上,微仰着脑袋抬望天空,任谁也猜不透这位少年天子的心思。
“你说,会下雨吗?”
刘协问向旁边的心腹宦官,稍显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些许复杂之色。
关中逢旱数月,刘协身为天子,自然是希望老天爷能够早早的降下甘霖。
可这一刻,他竟不那么希望老天爷会落下雨水。
一天过去,天上滴水未降,城中不少人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倒是陪同祈雨的百姓,比起白天,人数明显增加了许多。
吕布坐在高台上,看着零星点缀的夜空,说实话,他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求来雨水。
但他相信戏策。
先生说有雨,就一定会有!
此时,一道小小的身影顺着楼梯,偷偷摸上了台面,蹑手蹑脚的猫至吕布背后。
“猜猜我是谁?”一双藕玉般的小手蒙上了吕布眼睛,银铃般的声音中略带俏皮。
“小铃铛,你怎么来了?”
吕布嘴角带笑,不必转头,他就已经知道是自己那活泼可爱的女儿。
“哼,不好玩不好玩,每次爹爹都能猜到。”
小铃铛松开手掌,撅起嘴巴,满是不依的嘟囔起来。为了能够瞒过爹爹耳朵,她还特意把腰间的铃铛给收进了袋囊里,谁想还是被一下就猜了出来。
这令她感到十分没趣。
瞅见女儿气鼓鼓的模样,吕布有些忍俊不禁,他将女儿拉至身旁坐下,笑着赔罪起来:“好了好了,这回是爹爹错了,好不好?”
小铃铛‘哼’上一声,这才从袋囊里取出许多青果,捧到吕布掌中:“娘亲说,爹爹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我担心爹爹饿着,所以偷偷带了些果子,来给爹爹充饥。”
吕布怔了刹那,眼睛竟微微有些湿润起来。
虽说这些只是极为普通的果子,但孝心无价。所以说啊,女儿才是贴心的小棉袄,那两个混小子,指不定上哪儿玩去了。
吕布心中感动,宠爱的抚摸女儿额头,嘴上却是说着:“那娘亲有没有告诉你,祈雨讲究心诚则灵,中途是不能够吃东西的。”
小铃铛摇着脑袋,对此显然不知,她仰望夜空,星辰在她眼中璀璨,她满是天真问道:“天上,真的有神仙吗?”
人们总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可活了这么多年,又有谁真正见过?
吕布拿起一枚青果,放进嘴里咀嚼起来,他告诉女儿,只要不做坏事,就用不着怕天上神灵。
“那就是有啰!”
小铃铛满是雀跃,对于未知的事物,她总是充满了好奇。
在小铃铛的央求下,吕布给她讲起了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这也是他小时候,偶尔听来的故事。
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
讲着讲着,小铃铛渐渐来了困意,趴在爹爹大腿膝头,安心睡去。
看着熟睡中的女儿,吕布脸上露出温柔笑容,平日里闹腾活泼的小铃铛,安静下来的时候,也变得格外乖巧。
吕布命人拿来蒲扇,轻轻摇动,替女儿扇风祛热。
这个时候的吕布,早已不再是叱咤沙场的猛将,只是一名简简单单、疼爱女儿的父亲。
翌日,公鸡报晓,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
枕在吕布膝上的小铃铛缓缓醒来,用手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眶,打着呵欠,似是昨夜并未睡好。
吕布见状,将小铃铛扶坐起来,伸了个懒腰后,令人叫来陈卫,将小姐送回府邸。
小铃铛跟着陈卫走了,吕布则继续在此静坐。
他若是走了,怎么给下方这些一同祈雨的百姓交代?
清晨很快过去,城内炊烟升起之后,便迎来了下午。
阳光依旧高照,灼热的炙烤着大地。
看这样子,估计今天也不会降下半粒雨水。
祈雨的百姓心中渐渐没了希望,难道说,真的是天要灭亡他们?
只有吕布坐在原处,闭合着双目,如老僧入定。
他从始至终都相信,老天爷一定会降下雨水!
额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滴落在身下的木板,很快便被热气蒸干。
临近下午黄昏,夕阳坠下的天边晚霞一片,红灿如火。
本以为一天就要这样过去,陡然间,竖在四面的旌旗开始摇摆起来,继而剧烈的呼呼作响。
起风了!
坐于高处的吕布站起身来,身躯笔直挺立,狂风吹动得他的黑发飞舞,衣衫飘摇。
目光眺望,一大片乌云正从天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呈席卷之势翻滚而来,不过几个眨眼功夫,便已然遮蔽了长安上方的天空。
轰隆隆!
提前进入黑夜模式的上空,电闪雷鸣。
终于等到你了!
吕布脸上露出狂热战意,不知是不是太久没有进食而产生了幻觉,他目光透过层层云霾,在那乌云之后,似乎真的有人在擂鼓敲击,发号施令。
我若能上九天,定当屠戮尔等!
不知怎地,吕布此刻的心境竟变得尤为暴躁起来,与乌云之中的怒吼相合。
哗啦啦!
顷刻间,暴雨倾盆而下。
数月大旱的关中,终于迎来了入夏以后的第一场降雨。
下雨了!
下雨了!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有的落在枯了的河中,有的钻进了土里,有的打在了身上。
跪地祈雨的百姓们非但不觉得疼,反而站起身来,在雨中奔跑狂呼。
“老天爷没有怪罪我们,这说明大司马做的是对的!”
“大司马救了咱们啊!”
“大司马万岁!”
“万岁!”
滂沱大雨中,数万百姓手舞足蹈的欢呼庆贺,雨水与泪水交融在一起,胸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
………………………………
第六八九章 唯愿你们,幸福白首
突如其来的降雨持续了足足两日,大雨滂沱,不仅使得关中燥热的气温回降,更是缓解了一连数月的大旱。
干涸的河道里,重新有了水流的潺潺细声。
百姓们开怀的笑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关中都知道了大司马食蝗祈雨的事情。百姓们心中除了感激之外,对吕布更加是敬若神明。
待到雨过天晴,昔日为祸四方的蝗虫可就遭了大难。
大司马烤食蝗虫,不仅没有受到老天爷的惩罚,反而还降下甘霖,滋润苍生。
这说明什么?
说明老天爷是支持大司马的!
于是,百姓们再也不怕这所谓的神使,纷纷卷起裤脚下田,对蝗虫展开大肆捕杀。
旱情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这些难民的安置问题。
仅长安城外,就有十余万难民,每天所发放的赈济粮食,数以千石。
白吃白喝不去干活,肯定不行。
吕布和戏策一番商量过后,将这些难民统筹安排分发各处,大致上分为四个版块:开荒、建筑、冶炼、以及兴修农田水利。
其中,人员投入最多的当属冶炼这一块儿。
连年打仗,军营中兵器战甲俱是损耗严重,好多兵器都裂开了口子,吕布便下令收集起来,回炉重造。
除此之外,吕布还派人从难民之中,选出数百名能工巧匠,供他们吃穿用度,让他们负责设计和改良攻城器械。
中原地区雄关重镇不少,率军强攻更是一件极为头疼的事情,吕布对此深有体会。
虽说有云梯、冲城锤这些攻城器械,但还是伤亡颇大,若能改良改善,那么一场战争下来,己方将士的伤亡势必会得到大幅减少。
这对保存实力,有着莫大好处。
至于开荒和农田水利,吕布不懂这方面的调度,戏策陈宫等人对此也只能说是略通一二。
学术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让这些负责战略布局的谋士去下田开荒引水,他们肯定不行。
思来想去,要论最为合适人选,目前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现任的崔家家主,崔绪!
继上一任家主崔烈死后,崔家发生过不小的动荡,各系旁支的人物都想坐上家主位置,从而大打出手。后来在吕布的强行插手干预下,最不被人看好的崔绪成功问鼎了崔家家主的职位,这也算是替戏策圆了当年向崔绪许下的承诺。
相较于经营家族,崔绪显然更擅长农田水利。他幼年跟随叔父崔寔去过五原,也见证了崔寔编纂的《四月民令》,他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精髓。
在离开并州之前,各地的土地和开垦一直都是崔绪在进行管控和处理。
吕布信得过崔绪,遂将关中土地开垦的一系列要务,全权交给了崔绪负责。
男人下地干活,女人自然也不能闲着。
纺织制造、织染浣洗,食品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