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老爷……”
侯小六的小声呼喊将吕布拉回现实。
“您没事儿吧?”
见到吕布缓过神来,侯小六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吕布脸上带有笑意,他脑海里忽然有了个大胆的计划,将手中鼓鼓的钱袋扔给了侯小六,十分阔绰道:“全赏你了!”
侯小六本以为吕布只会拿出一部分来打赏自己,完全没料到吕布居然把整个钱囊都扔了过来。
这袋子里的钱,足够他好吃好喝大半年了。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老天爷定会保佑您和夫人,长命百岁!长命百岁!”侯小六十分激动的感谢起来,这还是入行以来,收到的最阔绰的打赏。
“小六,你真是个人才!”吕布笑着同他说着。
“老爷,您可别抬举我,小的哪是什么人才,就一普通百姓,连字儿都不识呢。”侯小六很有自知之明的摆了摆手。
随后,侯小六带着吕布继续在胡市里游逛起来。
不过此时的吕布显然对这些番邦商品没有兴致,他反倒对带路的侯小六颇有兴趣,笑问起来:“小六,你有梦想吗?”
侯小六摇了摇头。
眼下世道大乱,礼乐崩坏,中原各地战火不断,并州这几年虽然稍好,可谁也不能保证战火不会蔓延过来。
和平民百姓谈梦想,这不扯淡吗?
平安渡过这个乱世,这就是百姓们的理想。
“你难道就不想去亲身感受一下贵霜、安息等国的人文风情?”吕布细心的注意到,刚才侯小六在讲解这些地方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所以,他才有此一问。
“想倒是想,可我没钱呐!这么远的路,谁知道得花多少钱财!再者说了,我走了,我老娘怎办?我婆娘和娃儿又谁来养?”
兴许是眼前的这位老爷平易近人,没有以往那些富家老爷的高人一等和轻视辱谩,侯小六倒也实诚。他小时候听过张骞通西域的故事,所以心底也盼过成为张骞那样的英雄。
然而梦想是美好的,长大之后才发现,现实生活分分钟就能教你做人。
后来听说临戎开了胡市,侯小六抓住契机,就跑来当起了引路向导,不说大富大贵,起码能混得一家老小的温饱。
与各国商人打交道,听他们说着各自国家的风俗,侯小六不仅开阔了眼界,也算间接完成了小时候的一桩心愿。
见侯小六真有这想法,吕布趁热打铁:“小六,我给你出钱,要多少给多少。至于你的母亲和妻儿,我也一并照看,并承诺送你儿女入学,长大之后,许他官职。”
吕布说出这话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对他而言,这些事情不过是小菜一碟。
然而,这可把侯小六给惊住了。
换作别人,侯小六肯定会以为他是在吹牛说大话。然则眼前之人,不仅出手阔绰,而且气质也是沉稳大气,就像巍峨的大山一样,令人心中不由的有了几分安全感。
“老爷,您到底是?”
侯小六将姿态摆得更低了,忐忑不安的问着。
一个能随随便便说出许以官职的人物,别说他了,就是县令老爷,都没这本事。
吕布未作明确答复,而是告知侯小六:“你若答应,明天就来城东的驿馆见我。到时,你自会知晓吾的身份。”
…………
夕阳落下山坡,侯小六心情复杂的回到了乡下村庄。
这个村子里有百来户村民,以耕地为生。虽然算不上富裕,但耕种的粮食,也足以养活一家老小。
侯小六不想当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所以也常常被村里的汉子拿来笑话,耕种自给自足有什么不好?
“六啊,你回来了。”
年过五旬的老母坐在屋前的门口,三个蹲在地上玩耍的小孩纷纷跑了过来,爹爹、爹爹的叫着。
侯小六喊了声‘娘’,又蹲下身将三个孩子抱在怀中。
到了晚上,夜深人静。
三个孩子已经睡下,侯小六叫来妻子和老娘,把鼓满满的钱袋放在点着烛火的木桌上。
妻子眼睛都看直了,冒着贪婪的光芒。
这钱袋里全是上等的新币,节省点用,就算不耕田地,也够一家子吃上一两年了。
她一介农妇,哪里见过这么多的钱,也不管钱的来源,直夸丈夫本事。
倒是年迈的老娘似是有些生气:“六啊,你老实和为娘交代,这些钱是不是你偷来的?为娘从小就教你,做人要老实厚道……”
“娘,真不是我偷的,是一位姓吕的老爷打赏我的。”侯小六满腹委屈的说着,并将今天遇到吕布的事情说了出来。
“侯哥,你这是遇贵人了!”
妻子听说儿子以后可以念书,还能够当官,高兴得把其他一切都抛诸在了脑后,催促丈夫赶紧答应下来。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儿啊,咱不图那些荣华富贵,咱们家的粮食够吃,娘只希望你能够平平安安……”老母亲拉着儿子的手掌,只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可我不想一辈子都活下这种乡下村子!”
翌日一早,侯小六去驿馆拜见了吕布。
当他得知眼前之人就是当朝大将军时,又是磕头又是请罪,嘴里说着有眼不识泰山之类的话语。
吕布并未责怪,他昨天传令校事署,从并州的暗部调来了两百精英死士,并将这两百人交到侯小六的手中,让他全权负责指挥,进行秘密刺探和窃取各国的情报。
侯小六这一走,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许多年后,在吕骁踏平安息,准备攻打大秦国时,从当地的海贼中,听到了这么一个传说。
话说许多年前,海上忽然出现了一位实力强大的大海贼,他拥有着数十艘巨大战船,纵横于海上,四处劫掠敛财,他麾下的海贼也是个个实力强悍。
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大海贼有着一副汉人的容貌,嘴里却说着一口极为流利的大秦语,他在大海之上,开辟出了新的伟大航路。
可惜后来,这位大海贼负伤被大秦国逮捕,在万人瞩目下进行处死。
面对前来围观的数万群众,他丝毫不惧,在临刑前高声说着。
想要我的宝藏吗?
如果想要的话,那就到海上去找吧,我全部都放了在那里!
………………………………
第九一二章 神射第一
在九原的府宅待了两三月后,这里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吕布准备回洛阳看看。作为地位仅次于天子的大将军,吕布就算每日再清闲,也依然会有很多的政务等着他去处理。
妻子严薇选择了留下,父亲过世不久,三位兄长要守孝三年,她想留在严府,多陪陪母亲。
吕布对此没有异议,也让女儿吕玲绮随妻子一同留下,算是有个照应。
为了怕母女二人无聊,吕布特意差人去长安把黑球球带了过来,也命人把吃得胖乎乎的食铁兽滚滚带到了这里。
一个大猫,一个小猫,也是别有一番逗趣。
此番回到并州,吕布大肆削减了严家的势力,裁剪去不少当地官员。连严家的三位舅哥,也全都遭到了停职候用的处分,更别说其他的严氏族人了。
严信的并州牧由从西域回来的刘虞接任;严义的军权,也暂时交由了汉阳的姜冏接管;至于严礼的大司农之职,吕布倒也有了合适人选,就是那位哭坟的河东郡守,卫觊。
卫觊此人极有本事,不仅才学过人,而且擅于内政,这些年把河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聚拢安抚的流民也是数以万计。最为重要的是,此人深谙为官之道,知道紧抱吕布大腿。
一系列打压下来,严家势力骤减。
严家族人嘴上说着服气,可在心底,大多都是怨恨着严府的这位姑爷冷血无情。
可他们却忘了,若不是吕布,严家哪会有今天这般人火兴旺。
期间,严家的几位儿媳还私下去向严薇哭诉,怂恿她帮忙说情。
若是以往,吕布多少都会听信妻子几分,可如今的严家已然触到了吕布底线,这种势头不打压下去,后面就会愈发的难以掌控。
为此,夫妻二人还小吵了一架。
回到洛阳,在司马朗的调动下,移居洛阳的黑山百姓们每天都干劲儿十足,无比积极的投身到重建城池的浪潮之中。
吕布让大儿子吕篆跟着司马朗,好生学一学内政的本事。
解开心结的吕篆知道这是父亲在自己身上寄予了厚望,认真的点了点头。
这也是他第一次,距离父亲如此之近。
回到军营,吕布招来麾下武将,他大致询问了一番近两月的事务,随后便同众将笑着说道:“此番回并州,我给你们带了个老伙计回来。”
说着,吕布朝帐外喊了一声:“进来吧!”
帐帘掀开,一道微微有些驼背的身影走进。
众人皆是一愣。
“曹性,居然是你小子!”
黄老爷子开怀的抚须大笑。
“我还以为老曹你忘了咱们兄弟,在并州当土财主大老爷了呢!”管亥大笑着揶揄起来,他还上前擂了拳曹性胸膛,热烈欢迎他重新归队。
帐内的其余将领们亦是高兴的笑着,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宋宪,此时也都不自觉的笑了起来。
“父亲!”
已经升任校尉的曹隽此刻也是激动不已,极为郑重的喊了一声。
其余的马超、庞德、黄叙等后辈,亦是向曹性喊了声‘曹叔’。
见到大伙儿如此热情欢迎,曹性眼眶一热,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他面向众人,郑重的行了一记大礼,尤为真挚的说着:“以前曹性莽撞,给大伙儿添了许多麻烦,请大家原谅。”
众人被曹性的举动弄得又是一愣,继而纷纷笑道:“曹性,这可不像你啊!这么多年,咱们都是同生共死过无数次的兄弟了,你要是来这一出,就生分见外了不是。”
曹性点了点头,心中暖意十足。
随后,由于吕布要处理堆积起来的军务,就让管亥先带着曹性去熟悉营地。
“这里是枪兵营。”
“这里是刀盾营。”
一路上,管亥为曹性讲解着各个营地的划分,以及每个营的兵力配置。
当走至一处正在进行弓射训练的场地时,曹性驻足在了原地,眼神中有种说不出的向往。
负责训练的军官见到管亥来此,立即小跑过来,行了军礼,叫上一声管将军,并询问有何指示。
管亥见曹性眼中颇为向往,遂大步走上前去,与训练的士卒们大声笑道:“儿郎们,你们这回有福了。知道我身边的这位将军是谁吗?”
士卒们自然不认得曹性,皆是摇了摇头。
“这位便是主公麾下,有着‘神射第一’之称的曹性曹将军!”管亥声音很大,也很是自豪的介绍起来。
“没听说大将军麾下有这么一号人物。”
“我也只听说过曹隽将军……”
“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士卒们小声讨论起来,对管亥口中所谓的‘神射第一’,明显不信。
“你们懂什么!”
见士卒们神色质疑,管亥板起脸喝斥一声,讲述起曹性的辉煌事迹:“想当年,曹将军随主公狙击鲜卑人的时候,曾在数百米之外,用一把巨大的强弓,成功射杀了鲜卑大王步度根!这事主公可以作证,宋宪将军、侯成将军他们也可以作证!你们也可以向以前的老卒打听打听,谁不知道曹性将军的大名!”
管亥说得掷地有声。
士卒们顿时哗然,几百米开外,这也太厉害了吧!
当他们再度将目光看向曹性时,眼中全是如同对偶像的崇拜。
士卒们态度转变,管亥趁机卯足气力,大声吆喝起来:“现在,曹将军就在我身旁,大伙儿想不想看看曹将军的箭术?”
“想!”
士卒们齐声喊道,亢奋十足。
“大点声,想不想!”
“想!想!想!”
士卒们呼吼震天,为此还引来了其他营地的士卒观看。
“那么现在,就有请曹将军,为我们做出示范!”管亥大声说着,命人取来弓箭,交到曹性手上。
管亥此番做法,也是替曹性着想。
曹性新回军中,很多新加入的将士对他都不熟悉,难以服众。如今,便可以利用眼前机会,稍露两手震慑住士卒,曹性在军中的威望,自然也就很快提升起来。
曹性显然明白管亥的用意,他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接过了弓箭。
为了展示曹性的神射,管亥特意命士卒将箭靶移动到一百五十步外。
如此之远的距离,普通士卒别说射中靶心,就连命中箭靶,都只能寄托于运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九一三章 失落
锐利的羽箭搭在了弓弦。
曹性朝那箭靶所在的位置瞄了瞄,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可是今天,那箭靶在他眼中竟变得有些模糊,兴许是这些年在烛火下读书,熏到了眼睛,导致他视力骤减。
他瞄了瞄,又瞄了瞄。
许久也没有发射。
他找不到昔日的那种感觉,就连看向箭靶时,心中也是没底。
围观的士卒们满是期待的望向曹性,这于无形之中,又给他施加了许多的心理压力。
“怎么还不射啊?”
士卒们窃窃私语起来。
曹性虽是泼皮出身,但他也有自己的骄傲和自尊心。往年在军中提及自己,谁人不知他箭术超神,如今当着这么多新兵面前,绝对不能丢人!
曹性一咬牙,扣动弓弦,口中喝了声:着!
咻~
箭矢激射出去,却没有任何回响传来。
这一刻,整个空气里都安静得吓人。
不止没能射中靶心,甚至还脱靶了。
“将军,脱靶!”
箭靶位置传来士卒的大声通报。
曹性的脸上顿时火辣辣的,这于他而言,无疑是啪啪打脸。
管亥也同样愣了一下,有些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曹性的箭术他亲眼见过,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对他而言,简直小菜一碟,蒙着眼睛都能射中,更何况这箭靶还是固定不动。
“曹将军刚刚回营,兴许是有些紧张,咱们重新来过,大家掌声鼓励!”管亥大声说着,替曹性解围。
士卒们遂鼓动起手掌,哗啦啦响成一片,为曹性加油。
管亥亲自过去挑了羽箭,然后交到曹性手中,同他安慰着:“老曹,没事,一次失手而已,不用紧张,我相信你。”
曹性点了点头,接过羽箭,重新搭在了弦上。
随后,曹性深深吸了口气,闭上双眼。
他不再用肉眼去看,而是用心去读取箭靶所在的位置。
老天爷,拜托了!
曹性心中祈求一声,松开扣弦的三根手指。
咻!
箭矢再度射出,在众人的满心期待下,箭簇仍旧没有发出中靶的声响。
士卒们的神情满是失望,刚才管亥把曹性描绘得神乎其神,害他们白白期待了这么久,如今居然是这种结果。
曹性睁开眼,眉宇间透着浓浓失落。
事实摆在眼前,士卒们也不是瞎子,无论他说什么,都只会成为狡辩的借口。
曹性放下手里的硬弓,一句话也没说,转身落魄的离开了这里。
深夜的风,带着几许寒意。
当士卒们渐渐进入梦乡时,曹性独自一人坐在白天士卒们训练的场地,望着远处的箭靶怔怔出神。
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此时,一名穿着轻甲的少年将军走了过来。
“父亲,你怎么还不去睡觉?”
负责今晚巡夜的将军,正是曹性的儿子,曹隽。
军中不少将领都知道,曹隽其实并非曹性亲生,而曹性却一直都将他视如己出。
“我睡不着。”
曹性悠悠叹了口气,正如当初他刚回并州屯留担任县令时,也是一连失眠了好几宿。
“是为了白天的事情?”
曹隽挨着父亲坐下,试探问道。
白天的事情曹隽也听说了,他的父亲在路过此地的时候,当着数百士卒的面,连续脱靶两次。
这对昔日有着‘神射’之称的父亲而言,打击可想而知。
曹性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认了这一点。
虽然主公和其他将军也都安慰过自己,不必放在心上,可曹性心里仍旧很是难受,如同刀割。
他文不如逄纪、郭嘉,武不如黄忠、马超,甚至还不如狼骑营里的许多老卒,他唯一能够拿出手的也只有箭术。
可如今,众目睽睽之下,他却连着脱靶两次。
这对曹性而言,是耻辱,是莫大的耻辱!
“不就没射中箭靶吗?谁都有失手的时候,只需多加练习,假以时日,父亲你必能重夺‘神射’的称谓,儿子相信你!”
曹隽很是振奋人心的鼓励起父亲。
可曹性似乎并没有多大干劲,甚至很丧的说着:“儿子,你不必安慰我。为父知道,我再也达不到当年的水准。我的眼睛废了,感知也生疏了……”
“那又如何?”
这还是曹隽头一次见到父亲如此沮丧,没有信心,他接着说道:“父亲您是陪伴主公最早的兄弟,即使你什么也不干,也没人敢对你说三道四。”
“可我不想拖主公后腿!更不想让别人说,我是军营里的蛀虫,只知道浪费粮食!”
曹隽听到这话,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恼怒问道:“哪个王八蛋说的,我这就去找他算账!”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曹性拉着儿子坐下,重重叹了口气。
如今他年近四十,身体素质早已不复往年。
主公体魄强健,又经常锻炼身体,看起来正值壮年。而曹性比吕布还要小上两岁,可观其面貌,却比吕布还要年岁稍长。
这几年,他固然成长了许多,可同样也身心疲惫。
“父亲,您也别跟我咬文嚼字,你知道的,我也烦这些文绉绉的玩意儿。”
曹隽大咧咧的说着,丝毫没有作为将军的觉悟,他与父亲回忆起来:“我只记得,小时候我与别的孩子打架输了,你对我说,输了就输了,先爬起来再说。你不爬起来,一辈子都没有机会!”
曹性默默听着,没有作声。
“你都有毅力读书识字,难道就没毅力重拾昔日箭术?”
曹隽大声反问,然后目光灼灼的看向父亲:“士卒们瞧不起你,那你就更加努力。终有一天,他们会看到,我曹隽的父亲,是何等英雄!”
听到最后这句,曹性眼中泛起一阵泪花。
兴许是上了年纪,眼泪就很容易出来。
“隽儿,你长大了。”
偷偷抹了把眼角,曹性看着眼前的儿子,言语间很是欣慰。
“有时间的话,你抽空回去看看你母亲,她近两年身体不太好,也常常思念着你。”
这些年,曹性纳了许多房妾室,年轻貌美的有,风姿绰约的也有。
但他的心,始终还是记挂在曹隽的母亲身上。
正如当年,曹性醉酒与几个泼皮互殴,被人揍得鼻青脸肿,却一眼就相中了这位替他敷药的温柔女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九一四章 惊雷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不咸不淡。
由于吕布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麴义纵使有心攻打河北,也不敢明面上违背吕布的意愿,暂时按捺着性子,在繁阳驻地秣马厉兵。
陈宫则负责治理兖州,有了枣祗和任峻的屯田方略,加上吕布之前在兖州实行的新政,总归是救活了近百万的兖州百姓。
占据汉中的张鲁早些年前就已经俯首称臣,近两年他多次上书表示,愿为先锋,替大将军攻进蜀地。
吕布没有点头,他知道张鲁怀的什么心思。
刘璋怯弱,根本不足为惧,更何况,他每年都还在向朝廷进贡粮食。
如果冒然的对蜀地发起进攻,于吕布而言,收益不高。对百姓来说,也只会是横添兵祸,弄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既然如此,吕布自然不会因张鲁的一己之私,而对蜀地发动进攻。
西凉则由马腾、韩遂和代替严义的姜冏三位重将镇守,当地的羌人和汉人虽然偶有摩擦,但也没有生起过太大的暴乱。
至于关中,那里有戏策坐镇,吕布最为放心。
虽然戏策卸去了官职在家中养病,但整个关中都被他牢牢握在手里。他不仅能够调动校事署的暗中力量,连关中各地的兵马,戏策都能随便号令指挥。
也由此可见,吕布对其信任之高。
如此一来,自然惹得许多投效吕布的士人眼红嫉妒,其中更是有不少人暗里挑唆,散播谣言,说戏策万一生了二心,恐难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