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自然惹得许多投效吕布的士人眼红嫉妒,其中更是有不少人暗里挑唆,散播谣言,说戏策万一生了二心,恐难以防备。

    吕布对此置之一笑,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坦荡表示:“若无当年先生,何来今日吕布?”

    “即使天下人弃吾,先生也定不负我!”

    吕布对此深信不疑。

    将军们练兵,百姓们种田。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夏去秋来,秋走冬往。

    仿佛眨眼间,一年的时光就这样悄然流逝。

    随着新春的来临,百姓家的大门上换起了新的桃符,大汉朝迎来了建安五年。

    与关中、洛阳等地的安稳祥和相比,关外的徐州、荆州等地,在初春,便响起了一声惊雷。

    刘辩正式发布讨伐吕布的诏书,号召天下诸侯起兵,共讨吕布,入关中勤王。

    这个消息一出,可谓是四海皆惊。

    百姓们对这位前朝大皇子殿下的身份持有怀疑态度,毕竟朝廷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宣布了刘辩死亡的消息。

    如今刘辩出来自称当年的弘农王,未免太不叫人信服。

    然而,在这个时候,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荆州牧刘表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出来替刘辩作证,言刘辩的确是当年先帝的皇长子。

    如此一来,刘辩的身份便得以证实。

    这还不算完,在刘辩的讨吕檄文发下以后,各地诸侯仿佛事先约好了一般,纷纷出兵响应。

    刘辩也因此被拥立为盟主。

    洛阳,大将军府。

    看着不断从各地传来的加急奏报,吕布的眼眸中,一片阴沉。

    刘辩不仅还活着,而且还成功的将各地诸侯拉拢在了一起,这给吕布带来的麻烦,可不是一丁半点。以前在洛阳的时候,怎么就没发现,这位弘农王,竟然有如此本事。

    奏报中提到,北方袁绍已经与公孙瓒议和,由公孙瓒发兵三万,冀州牧袁绍发兵二十万,开始南下;东边彭城的曹操出兵三万,徐州牧刘备出兵五万,已经在整合军队,似乎要对兖州发起攻势。

    除此之外,后将军袁术发兵十万,荆州牧刘表同样出兵十万,还有南阳郡守张绣,出兵两万,在南方形成联军,已经蠢蠢欲动……

    除了益州牧刘璋,几乎所有的诸侯全都参与了进来。

    超过五十万的大军!

    即使是当年诸侯讨董,也不过二三十万人。

    这次,足足翻了一倍。

    刘辩在耗费了数月时间之后,靠着蔡氏与蔡瑁、张允等人的配合,成功说服了刘表出兵。

    随后他辗转南阳、淮南、冀州、易京等地,费了无数唇舌,靠着忽悠与开出的各种筹码,成功将其他人也拉入到自己阵营。

    不仅如此,刘辩还吸取了当年诸侯讨董时的教训,没有急着合兵一起,而是让各路诸侯,从三面环围靠近,逼向吕布所在的洛阳。

    只要吕布敢打,他们就一口吞掉吕布的兵力!

    “奉孝,你怎么看?”

    吕布坐在位置上揉了揉发胀的额头,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本想再休养个一两年,如今看来,几乎不可能了。

    他在脑海里算了算,兖州有兵力十余万,繁阳驻营有麴义的兵马三万,洛阳也有三万新收编的黑山军,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兵力,大概能凑到二十万人。

    “主公,看来这次,咱们摊上大麻烦了。”郭嘉凝眯起眼眸,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孟浪。

    “我也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会遇到一次各地诸侯联合进行的讨伐。”

    吕布盯着整个大汉疆域的地形图,五十万大军从南、北、东三个方向齐头并进,呈扇形包围圈,从外向内不断收缩,想把他的出路,彻底封死。

    “所以,打还是不打?”郭嘉问上一声,目光紧紧的盯在吕布身上。

    这场战争,与以往不同。

    此次的胜败,关乎着整个大汉朝的未来命脉。

    吕布赢了,各路诸侯必将元气大伤,制霸天下可期;倘若输了,群雄势必会杀进关中,到时候,不仅吕布要逃亡西凉或者并州,长安城里的天子宝座,也将再次易主。

    “敌人虽众,吾亦不惧!”

    吕布攥握紧拳头,眼神极为坚定。不过他唯一担忧的就是,这样一场大战下来,不知又会有多少百姓的性命搭在里头。

    此番大战,兖州东边的东平、任城,北边的东郡、繁阳等地,势必会在第一时间,遭到战火荼毒。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的百姓,必将随着战火,再度流离失所,甚至为之付出性命。

    光是想到那幅妻离子散的画面,就不禁叫人心生悲凉。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天下百姓。

    这场战争,一定要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九一五章 争执

    “诸位,汝等有何高见?”

    洛阳的大将军府里,吕布召集了麾下所有文武,济济一堂。

    当得知有逾越五十万的大军进行讨伐时,不管是文僚、幕官,还是将军、校尉,俱是尤为震惊。

    短暂的震惊过后,将军们的脸上多了一丝兴奋。

    “主公,只要您一句话,刀山火海,弟兄们也都跟着你干了!”华雄粗大的嗓门儿呼吼起来,满脸的浓密腮胡随着他的语气,起伏不断。

    军中士卒大多惧怕华雄,武力强悍倒是其次,其真正刚猛的地方,随着私底下的以讹传讹,简直令人闻风丧胆。

    据说无论多棘手的犯人,哪怕嘴硬如铁,但凡落到华雄手上,不消一个夜晚,什么事情都一五一十的老实交代出来。

    因此,华雄在军中还有着‘恶灵审讯官’的恐怖称谓。

    “主公,末将赞成华将军的意见!自吾追随主公以来,大小战役不下百场,不管敌人兵力有多强盛,我们也从未有过一次未战先逃!”

    黄忠出列抱拳,黯金色的兜盔下,浮现出他那一双战意十足的眼眸。

    尽管年逾五旬,黄忠的身体依然很是康健,虽然不如当年时的巅峰状态,但仍旧稳稳处于一流中上的水准。

    “主公,黄老将军所言甚是。敌军虽有五十余万,但在某眼中,不过是些毛虫蛇鼠,某愿提精锐之师,为主公荡平贼寇!”当下实力最强的马超亦是紧随出列,只见他头戴白银狮兜,剑眉朗目,身穿一身银甲,肩系白袍,端的是英气勃勃,器宇不凡。

    曾经力压一头的黄忠已经渐渐老去,马超在军中已然稳坐榜眼位置,不管平日里有多少人向他发起挑战,结果无一不是败北认输。

    军中除吕布之外,再无人可以缨其锋芒。

    “孟起,吾知你之勇,但也切莫因此,而小瞧了这群贼子。”吕布告诫马超一声,如果单单自恃勇武,而小觑敌人,吃亏的永远都只会是自己。

    行军打仗,可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一定要格外重视。

    更何况,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曹操麾下的典韦、许褚、夏侯惇,袁绍手下的颜良、文丑,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之辈。

    据说公孙瓒手下也还有一白袍将,十分厉害。

    “主公,下官不敢苟同于诸位将军意见。窃以为,贼军势大,不如先把兖州的兵力收回,咱们据虎牢关而守,待到贼军粮草耗尽,届时不需主公出手,贼人自会不战而退。”

    从事中郎许汜向吕布建言。

    此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出声附和。

    这些附和之人,大多是在吕布出关以后,才加入到的吕布阵营。

    “那照许中郎的意思,是要把兖州白白送人了?”陈宫语气不悦。

    “不是白白送人,这叫战略性的撤退。”许汜反驳起来,等敌军粮草耗尽撤退之后,他们就可以出兵将兖州重新收回。

    “纸上谈兵,肤浅至极!”陈宫当场怒斥,他性情刚直气傲,但凡有看不惯的人和事,完全不掖着藏着,也丝毫不留情面,直接开怼就是。

    “你!”

    许汜好歹也是颇有名气的人物,如今遭陈宫这般辱谩,心中自然气极。但念及陈宫得吕布器重,他也没敢与陈宫直接撕破脸皮,只是拂袖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主公好不容易才在兖州获得民望的支持,并且还开垦出数十万顷荒地用来屯田产粮。粮食如今才刚刚种下,秋天一旦成熟,至少能够养活数以十万计的将士和百姓,倘若弃之,实在可惜。”

    逄纪此时也出言说了起来,追随吕布这么多年,他早已摸清吕布的脾气。逄纪很清楚,吕布把众人招来这里,嘴上说是听取大家的意见方案,实际上他心里早有定夺,只是想看看众人如何表态罢了。

    许汜没有作声,同为从事中郎的王楷又站了出来,自觉聪明的说着:“即便在兖州开战,也一样会破坏许多庄稼。既然如此,还不如先把田土里的粮食碾了,来个坚壁清野。敌军搜刮不到粮食,自然难以维持生计,相信很快就能退去。”

    愚蠢!

    吕布听到这话,很想打人。

    真要这么做了,无异等同于自绝后路,到那时,兖州百姓对关中朝廷和吕布势必失望透顶,就算以后重新收复兖州,想再提升民望,可就难了。

    “照王中郎这种方案实行,估计曹操、刘备的军队还没抵达兖州,当地百姓就得先找我们拼命。”陈留郡守张邈此刻也坐不住了,并直言不讳的表示,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派兵破坏百姓的田土粮食。

    张邈是个好官,他不想掺和双方之间的战争,他只想辖内百姓好好生活下去。

    “为天下计,何惜几寸庄稼,几个小民!”王楷语气笃定,浑然不觉自己有错,说得理直气壮。

    “你脑袋是被驴踢了吗,你当官就是这样为国为民?”

    “我这是舍小民,而救大汉,何错之有!”

    “我呸,贪生怕死就明说,瞧你们那一脸的虚伪嘴脸,可真够恶心!”

    “你这肏夫,哪懂得我们的深谋远虑!”

    眨眼间,两方人就在堂内对骂了起来,如同泼妇骂街。

    “贼军势大,正面作战,恐难以取胜,请主公三思。”

    “请主公三思!”

    许多文人纷纷请命。

    “主公,别听这帮卵文人的,咱们打吧!”

    “对,打他个狗日的!”

    武将们则坚持要打。

    吕布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含有几分考校意味的问向候在一旁的儿子:“篆儿,你以为呢?”

    吕篆怔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父亲会询问起自己的意见,于是在脑海中飞速联想起以往学过的知识和兵书,不假思索的回答起来:“孩儿以为,此战关乎整个兖州地域的得失,甚至于是整个大汉朝未来的命脉。所以孩儿以为,不管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兖州百姓,此战都没有退缩的理由。儿子也相信父亲,一定可以战胜贼子,还天下一个太平!”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九一六章 老谋深算

    “吾儿所言甚是,我与关东叛贼早晚必有一战。既然他们先发出进攻的声势,吾便借此一战,将他们彻底击溃!”

    吕布的声音浑厚激昂,同时看向儿子的目光,也格外欣慰。

    “主公……”王楷还欲再劝。

    吕布摆了摆手,打断了他后面的话:“吾意已决,尔等不必再言。”

    王楷神情一怔,叹上口气,只好又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肚子。

    武将们则是精神气满,尤为振奋。

    关中,长安城。

    诸侯联盟讨伐吕布的消息,很快闹得天下皆知。

    这个消息传至长安城中,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喧闹的市集中,百姓们道听途说,不免也四下议论起这件事来。

    “听说了吗?先帝的皇长子如今尚在人间,听说还号召了几十万大军,要与大将军开战了。”一名满脸横肉的屠夫说了起来。

    旁边贩梨的汉子叹了口气:“几十万大军,也不知道大将军能不能顶得住。”

    “你这说的什么话!大将军神威盖世,又是天下武人中的最强者,区区叛贼,怎么可能赢得了大将军!”正准备买梨的男人听得两人交谈,当即插上一句,很是不满他们看轻了大将军。

    “咱不是不支持大将军,可毕竟叛军人数摆在那里,别说咱们了,估计大将军心中也没底呢!”卖猪肉的屠夫低声说着。

    “人多又如何?咱们关中之地也有上百万的男儿,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等随时都可以入伍参军,跟叛军死战到底!”

    坐在对面树下卖扁担的汉子猛地站起身来,听他这口气,显然是个暴脾气。

    “没错,咱们这些年受大将军照拂,若非大将军开仓赈济,可能早已饿死在了路上。只要大将军说句话,老子这条命,就豁出去了!”

    一名农汉模样的男子也停下了脚步,忿忿说了起来。

    “你们以为打仗是闹着玩儿呢?还你们去了,你们除了拿耙锄薅薅地,耕耕田,还能干啥?”有人反言相讥。

    渐渐地,围在这里讨论的百姓越来越多。

    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在不少百姓心中,都对吕布有着莫大的信任。

    “一群愚夫!”

    此时,一名路过的书生面露讥讽,随后将话题扯向了另外一边:“弘农王乃先帝长子,而当今天子,不过董贼所立,既无恩德,也无威信。照我来看,就应该主动退位,还政于弘农王,这样也可免去一场大战。”

    百姓们听着这话,也不吵了,好像还真有那么几分道理。

    然则不出一炷香的功夫,便有官兵闻讯而来,将这名书生模样的男子逮捕。

    于市集之中妄议当今天子,不出意外,砍头是跑不掉了。

    司徒府内,王允的书房。

    近些时日,老司徒王允一直称病在家,多日未上朝会。

    此时的王允正坐于书案前,左手抚着花白的胡须,目露深思之色,浏览着手中书信,哪里有半点生病的模样。

    这封信是从关外寄来,署名人处写着‘老朋友’三个字。

    信中的开头,先对王允进行了一番夸赞,说他是大汉之肱股,历经三朝之元老,德高望重,受万民敬仰。

    希望他能够以大局为重,看清当下局势,吕布败亡不过早晚,若是王允能从长安响应,想办法切断吕布后路,亦是大功一件。

    所以也希望王允能够作为内应,监视朝廷的一举一动,为匡扶汉室尽一份绵薄之力。

    等到将吕布彻底除去,信中允诺,仍旧保他三公之位。

    王允看完信简,褶皱起眉头,他知道这是何人所写。

    自从当年曹操刺董失败之后,暗地里,王允一直和曹操有书信往来。王允也很看好曹操,他觉得这个后生,是一个可以共谋大事之人。

    不过就如今的局势而言,刘辩才刚刚起兵,虽然兵马强壮,但能不能打赢吕布,还很难说。

    不过即便如此,王允也先回信答应了下来。至于是不是真的要去冒这个险,还得看诸侯联军的手段如何。

    万一吕布输了,他也好给自己留条后路。

    王允写好书信,唤来两名死士,一封送往关外,另一封命人暗中放置到侍御史徐咎的府上。

    他要在长安城里,演一出贼喊抓贼。侍御史徐咎经常在朝堂上发表抨击吕布的言论,王允此番做法,就好比狼的倒钩,他要将自己彻底变成吕布的忠实党羽,然后使长安的吕布势力放松警惕。

    此事办完之后,王允就只管等消息便是。

    这些年,王允在朝堂上看似浑浑噩噩,毫无作为。可实际上,他以救济孤儿为名,在暗中培养了大批死士。

    加上放置于吕布身边的女儿貂蝉作为眼线,王允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许多外人所不知的情报和消息。

    此番双方交战,吕布赢,他则按兵不动,吕布败,他则釜底抽薪。

    可谓是,老谋深算。

    唯一让王允觉得可惜的一点就是,吕布的正房夫人严薇,还有他的三个儿女,俱是不在长安。否则,若能挟持住他们,此番胜算,至少会提高九成。

    与此同时,皇宫大殿里,身着帝王常服的刘协坐在批阅奏章的文案前,手中攥握着的,是刚刚八百里加急,从洛阳传回来的情报消息。

    奏章刘协已然看完,可他紧皱的眉宇,却始终没有一点舒缓。

    “陛下,怎么了?”中常侍韩宣小心翼翼的低声询问。

    刘协深深吸了口气,当他调整好心态时,帝冕旒珠帘下虚掩遮盖的眼眸中,悄然多了一丝帝王独有的冷漠,他的声音也同样冰冷:“朕的这位皇兄,当真是一点不念手足之情,看来是真的想将朕推下帝位了。”

    说得好听,入京勤王,匡扶汉室。

    可谁都不是三岁孩童,刘辩若是入京,他这个昔年董卓所立的天子,还站得住脚么?

    恐怕他的那位皇兄,不仅仅只是想清君侧,而是野心勃勃,更想取而代之吧!

    念及此处,刘协的眼眸愈发阴寒起来。

    ……上拉加载下一章s……》


………………………………

公司年前聚餐,今天无更

十分抱歉。
………………………………

第九一七章 刘协的反击

    “韩宣,替朕拟旨!”

    刘协左手负于身后,在大殿内踱起步子,帝王服的尾摆拖在地上。

    安静的殿内,刘协的语气掷地有声:“着大将军吕布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举国之兵尽由他调动,但遇任何事务,不必先请朕躬,皆可先斩后奏。”

    “另,袁绍、袁术、曹操之徒,世食汉禄,却不思忠君报国,反助逆贼,意欲图谋汉室江山社稷,通通列为反贼!

    最后,再昭告天下臣民,吾皇兄早已逝于多年之前,此弘农王必是假冒无疑,其罪当诛。荆州牧刘表身为汉室宗亲,却肆意造谣传讹,从即日起,从宗室族谱上除名,再不准他自称汉室宗亲!”

    一连串的诏令从刘协口中说出,这位少年天子,头一次展现出了尤为果断的魄力。

    韩宣将诏旨拟好,随后捧来玉玺,请天子盖章。

    “陛下,恕奴多嘴,您之前不是一直都想除掉大将军吗?眼下数路反贼联合讨伐,兵锋直指洛阳。这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时机,陛下只需发下圣旨,号召关内的正义之师,共抗吕布,相信定能将压在陛下身上的这座大山扳倒。”

    中常侍韩宣小心翼翼的说着。

    刘协目光冷漠的瞥了他一眼,后者赶紧‘噗通’跪倒在地,口中直呼‘小奴该死’。

    刘协收回了眼光,淡然说来:“没错,朕之前是想过除掉大将军,可那是以前。眼下各路反贼已经出兵,吕布在奏折中提到,他不会退避锋芒,必将率三军将士与诸路反贼拼死一战。

    如此一来,未来的汉室命脉,便在于此次大战的胜负所在。

    只有大将军赢,朕的帝位才能保住,倘若吕布败了,关东的诸侯势必一路向西,攻破关中。到那时,他们还会承认朕这个董卓所立的天子吗?肯定不会。”

    刘协说得很是笃然。

    除此之外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刘辩尚在人世。

    当年刘辩并无过失,却遭到董卓废黜,如今他又回来了,又是此次反军的盟主,一旦取胜,袁绍、曹操这些跟在他后面的诸侯,肯定会推刘辩上位。

    “所以啊,不管朕以前多憎恶吕布,但至少现在朕与他已经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就算要除掉他,也得等到他将这些反贼全部击退再说。”

    刘协眼眸深处流露出一丝充满阴谋的狡诈,狡兔未死而烹走狗,他还不至于如此糊涂。刘协可是立志要成为一代明君,吕布于他而言,正如当年霍光。

    “陛下高瞻远瞩,目光如炬,小奴愚钝无知,万分不及也!”

    韩宣急忙磕头,趁机拍起马屁。

    刘协摆了摆手,让他起来。

    刘协很清楚,整个偌大皇宫里,就只有韩宣对他是忠心耿耿,甚至暗中帮助自己招募心腹死士,为将来的宫廷暗杀,做好积极准备。

    想起方才韩宣所说的号召正义之师,刘协面露苦涩的摇了摇头,颇有些英雄气短:“你以为朕的诏旨,有那么容易传至天下?”

    答案是否定的。

    刘协心里明白,即便圣旨拟好发下,也还得去那位‘先生’的府邸转悠一圈。若是对吕布有益,圣旨才能通达天下,若是有害,恐怕连长安的城门都出不了。

    念及此处,刘协叹了口长气。

    拿起玉玺,在诏旨上重重摁了下去。

    …………

    戏府后院的观潮亭处。

    一名身穿青檀衣的中年文士坐在安有两个大木轮的轮椅上,他的双腿盖有一层厚薄适宜的绒毯。此时的他左手拿起个盛有饲料的小木桶,右手轻抛鱼食,引得水中的锦鲤竞相来食。

    看着水中竞食欢快的鱼儿,中年文士嘴角微扬,眉宇间不觉舒张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