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之吕布再世-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人们大多骑术不佳,再加上此去路途遥远。吕布就临时弄来四辆马车,并委派百骑护卫四周,以策安全。
某处车厢里,正传出阵阵极为愤懑的抗议声。
“喂,戏志才,我都说了不去并州,你居然还用这种下作手段诓我!”白狐脸的小鬼才张牙舞爪,充满灵气的眼眸里,散发着不甘和愤恨。
听说戏策今天要回并州,郭嘉大清早就叫上了徐庶赶来送行。
值此一别,再见不知何期。
结果倒好,郭嘉还未走至城门,半道就挨了闷棍,等到醒来时,就已经躺在马车里了。
如此一来,傻子都能猜到这是怎么回事,更何况是以资质著称的郭嘉?
“好嘛,我真心拿你当朋友,你倒借此算计我。”
“真是厉害了你,戏志才!”
“就算你将我人虏去北方,我也照样会想尽办法的逃回来!”
面对少年郭嘉的喋喋不休,坐在对面的戏策则似老僧入定,眯着眼睛琢磨着他自个儿的事情。有了颍川这伙人做班底,再加上吕布本身麾下就有的高顺、魏木生等人,手下文武,也算是初具规模。
下一步,就是找准机会,吃掉丁原,或者将他逐出并州。
只要能够得到严、张两家的支持,这件事应该不算难办。
郭嘉见戏策并不搭理于他,心肺都快要气炸。他掀开布帘,窗外的徐庶骑在高头骏马上,神色颇为兴奋。
徐庶出身贫寒,又不喜读书,整天就想着成为闻名天下的豪杰游侠,可没匹好马又怎么驰骋四海?
如今马匹的价格节节攀升,尤其是在南方,就算有钱也难以买到良驹骏马。
“徐元直,你为什么不出手救我?”郭嘉透过窗帘,满是责备的问了起来。
徐庶侧头望向郭嘉,无奈的摆手耸肩:“戏志才不让我动手,他说这是为你好。”
“屁!”
小鬼才粗俗无比的骂了一声,随后徐庶也没能逃掉被喷的命运:“你这个没义气的家伙!”
瞥了眼郭嘉气急败坏的模样,戏策嘴角悄悄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开玩笑,怎么可能把你这个小妖孽留给曹操?
至于为什么不把荀家叔侄也一块儿弄去,倒不是没那手段,只是因为荀家势力广及各地。贸然掳走荀家公子,这两尊大神肯不肯出谋划策还不一定,但肯定的是,吕布必然会落得个声名狼藉的下场。
没了名声,就同过街的老鼠无二,人人喊打。
戏策还不想吕布这么快就沦到那般田地。
骑御赤菟的吕布压缓了行进速度,这引来了将军们的不满。他们可都是等着返京受赏,哪能在这里跟着一帮子低贱奴役贻误大好时机。
吕布便趁机上前,向朱儁提出分道的建议。
奖赏册上没有他的名字,吕布自然也没有去洛阳的必要,更何况妻女都还在家里眼巴巴的盼着他早日归去。
朱儁觉得吕布说的在理,于是就在潩水同吕布分道而行。
班师回朝的大军消失于视野之后,吕布勒马回头,望着那两万余面黄肌瘦的俘虏,高声说道:“不愿随本将军去并州的,现在就可以走了。”
懒懒散散走着的俘虏们一听这话,全都懵了,这又是要唱哪出?
“话我只说一遍,愿意回家侍奉老娘的就去侍奉老娘,想回去找女儿的就回去找女儿,我不拦着。因为我也是个父亲,是个丈夫,我知道那种思念的煎熬。”
其实从一开始,吕布就没想过要把所有人全部都带回去。他要的是这些人心甘情愿的跟着他,而不是受迫于武力。
用戏策的话说就是,先聚人心。
一阵迟疑过后,很快就有人走出行列,朝吕布磕了个头,嘴里说着永世不忘将军大恩。
有了第一批,后面的人就越来越多。
他们无一例外的在走之前,都跪伏于地,对着吕布叩头以谢重恩。
两万余众的俘虏,很快就只剩下了半数不到。
清了清人数,九千八百七十三人。
这些人大多是慑服于吕布的魅力,又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莽汉,还有些则是天地之大无容身之所,想跟着吕布去五原定居求活。
收整完队伍,吕布又重新朝着北边出发,速度比起之前,明显加快了许多。
除此之外,戏策还让吕布沿途收纳孤儿,说以后当有重用。
吕布虽不明白这其中用意,倒也吩咐下去,安排人手照做。
十一月初,吕布的队伍经管城渡过浊河,进入河内辖境。
好巧不巧,在途径野王县时,居然遇到了正在练兵的方悦。作为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久别相逢,双方都有着发自肺腑的高兴。
当天夜里,双方喝了个痛快。不少参与过牛佘野之战的河内儿郎,同狼骑营这些汉子都是旧相识,喝起酒来尤为得劲儿,畅快大口的就往肚子里灌。
方悦本想借着酒胆去找吕布切磋切磋,结果还未走拢吕布近前,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还是先拿陈卫练练手,试试深浅再说。
这几个月来方悦没有一天闲着,天天专研枪术,做梦都想击败吕布,成为真正的强者。
方悦找到陈卫,直言不讳的说要同他一较高下,以雪当日之耻。
陈卫正准备应战,曹性却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
他勾着方悦肩膀,手指那边独坐的黄忠,出起了馊主意:“方悦兄弟,不是我们看不起你,可能你连我们营下的小卒,都赢不了哟。”
………………………………
第二五四章 英雄最怕迟暮
激将法对于这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子弟,最为管用。
果不其然,方悦在听得曹性这番话后,脸色霎时沉了下来,居然说他堂堂一介将军连个小卒都赢不了。
这还能忍?
看着方悦气势汹汹朝黄忠走去的背影,曹性脸上露出阴谋得逞的笑容,朝着陈卫挤眉弄眼道:“猜猜,几合?”
陈卫伸开手掌,五指打开。
这边的话语刚落,那边就已然开打。
莫名的被一个将军怼上,黄忠开始时还碍于身份,忍让再三。
后来实在是方悦一欺再欺,黄忠退无可退,才转手反击,仅仅用了四合,就将方悦击败。
作为族中翘楚的方悦再一次怀疑起人生,他愣在那里恍惚了好久,如果不是吕布过来说明黄忠的实力之强,可能他这辈子都难以走出这个阴影。
通过这一战,方悦也明白了,世上的强者何其之多,远不止吕布一个。
以前的他坐井观天,自瞒的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现在看来,今后要更加努力的去提升实力才行。
翌日清晨,吕布在方悦等河内儿郎的目送中,重新踏上归途。
十一月的北方已经变得寒冷起来,即便是迎面刮来的凉风,也都令人觉得浸骨入髓。
好在带有张仲景这么个圣手神医,草丛山林之间,江河湖海之畔,遍地都是可以取来食用的药材。
渡过水源细长的沇河,前方的地界上立有一块石碑。
不需用眼去看,吕布就知道那上面镌刻着哪两个字。
再往前走两里,就是并州上党郡的门户,箕关。
入了上党郡后,吕布惆怅许久,还是觉得应该去拜访下他的老岳父。尽管两人关系比起当初已经缓和了不少,但在吕布心里,总归还是有些疙瘩。
赶巧不巧,严老爷子前脚外出,吕布后脚就到。倒是丈母娘心疼女婿,盛情招待了吕布一番,又拿出许多瓜果腌菜,还有一些小宝宝才能穿的衣物棉靴,一股脑的通通交给了吕布。
这是外祖母的心意。
下午时分,严老夫人将吕布送出府外,看着即将离去的女婿,她不忘又叮嘱了一遍:“有空啊,就带着薇娘和外孙女回来看看……”
吕布点头应下,他离家将近半年,小家伙应该会叫爹爹了吧。
想到这里,他脸上有了笑意,心间悄然融化开来。
上党郡在并州以南,五原郡在并州以北,虽同属一州,然则两地间的距离,以吕布目前的行军速度,仍旧需要半月才能抵达。
吕布有赤菟,日行千里,从上党到五原不过也就一天半的功夫。换做以前,他也许会这么做,但现在他却不会,尽管他非常思念家中的妻女。
走过上党、太原两郡,来到雁门。
吕布去拜访了闲赋在家的老将军张仲,自然也捎带着张辽一起。
得知吕布到来,老将军抚着花白胡须笑声爽朗,讲了许多他年轻时候的热血青春。
吕布认真的听着,他能走到今天的这个位置,除去自身努力奋斗,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眼前的老人,在背后替他遮风挡雨。
老将军讲完后,问起吕布此番南下经历。
吕布作了简单汇报,顺带夸了一番张辽。
这倒不是他有心讨好老将军,委实是张辽这小狼崽子,渐露出獠牙,已经值得令人刮目相待。
听到吕布的这番夸赞,张辽羞涩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老将军见到孙儿这般模样,笑声愈发爽朗起来。
用过面食,吕布又同老将军闲絮两个时辰,才起身道别。
临行之际,张仲拉着孙儿张辽的手,将其放到吕布的宽大手掌之中,如是将整个并州都交付给了眼前青年。
沧桑的脸旁寄予着无限的期望,停顿许久之后,老人才悠悠叹了口气:“今后的天下,就是你们的了。”
在这一刻,吕布心中发酸。
英雄最怕迟暮。
老将军,老了。
…………
出了雁门关不远,就是马邑。
这个地方,对吕布有着无比特殊的意义。
卧槽草草草草。再给我一个小时!!!
改改改我啊
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俩人胶漆相投,后来一起在魏国做官。
建安十三年,徐庶在跟随刘备逃亡的过程,母亲被曹操掳获,徐庶向刘备辞行,刘备不忍,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本来想和将军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我现在方寸已经乱掉了,对将军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刘备只好答应,于是徐庶为了保全母亲前往曹营,同郡石韬也和他一起前去。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典故出自作品。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
徐庶
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徐庶最后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所以严格来讲,徐庶是魏国臣子。但是因为徐庶与刘备之间的故事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文艺作品又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所以徐庶总是被作为蜀汉臣子来看待。
徐庶本名徐福,本是寒门子弟。
中平六年,徐庶为人报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
………………………………
第二五五章 未归
五原郡,九原县。
大清早就派出去探听消息的斥候回报,北返的队伍已经进入治县范围,估计在晌午时分,就能抵达县城。
批阅政务的严信听到这个消息,脸上浮现出暖和笑意,按笔道了声好,又叫人安排下去,说要率城内百姓去迎接凯旋的将士。
除此之外,他也不忘差府内管事,去将这个大好的消息告知自己小妹。
上月从南阳那边传回家书,足足七卷。
也不知里面写了些什么,只是小妹看完之后,当天就欲将小外甥女寄托到他的府中,说着要亲自去南阳一趟。
严信当时惊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他是真心不明白女人的心思。你说大半月不写封书信回来吧,家里女人担心,这很正常现在家书寄回来了,却更加离谱,想要去南阳走一遭。
严信想都没想就否决了这个提议,小妹不会骑马,又没防身的武艺,家里老头子要是知道了,还不得天天戳着他的脑袋唾骂。
最后实在无奈,严信才让人快马去了南阳,又带回来两封书信,这件事情才算是得以平息。
郡府的管事来到吕家小院,见到严薇正在哄小家伙入睡。他似是怕惊醒了这位入眠的小主,压低着声音,将凯旋的消息如实转告。
拍打着襁褓的纤手微微一停,转而挪到小家伙粉嫩的下巴处,食指勾起不停的来回挑逗。
快要睡着的小东西睁开眼帘,握着小拳头,打了个很大的呵欠,乌黑的眼眸里灵韵四射。
“小玲儿,咱们去看爹爹啰。”
严薇吻着小家伙的额头,语气亲昵的说着,眉眼间透着欢喜,小小酒窝里盛满了幸福。
天天等,天天盼,夫君他终于回来啦。
小家伙像是能听懂一般,也不闹气,呀呀呀的咧嘴笑着。
…………
晌午将近,郡城的大门外站着郡守严信,还有许许多多的城中百姓,不少人更是连田地的农活都没做完,就早早跑来了这里。
只为再看一眼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那个骁勇善战的飞将。
城墙箭楼上的士卒远眺望去,过了少许,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很小的一团黑点。
“将军回来了!”
箭楼上的士卒欢呼,随着时间推移,那团黑点渐渐清晰起来,是一条宛若长河的浩荡队伍。
“将军神威!”人群中不知道是谁率先喊了一声。
这一喊,使得前来迎接的百姓和士卒全都炸开锅来,他们举握着拳头,脸色振奋的随之齐声呐喊:“将军神威!将军神威!”
热烈的欢呼声一波接一波的涌入耳中,从渡过浊河起,每过一县,当地百姓大多都是如此热情。他们主动拿出家中食物瓜果,发放于途中路过的士卒。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逢纪辛评等人很难相信,这支队伍居然如此深受百姓拥戴。
行进的队伍抵临城外,骑卒们下马,步行往前。
等候多时的百姓一拥而上,准备好的瓜果食物和美味酒酿,争先恐后的递到将士们的手中。
喝着甘甜醇美的酒水,管亥等一帮新入伙的士卒深受感染,眼睛里渐渐湿润起来。当蛾贼的那会儿,人人喊打,除了抢还是抢,何曾有过百姓们这样的真诚待遇。
戏策领着郭嘉逢纪等文士走下马车,对于这位先生,百姓们不敢有任何造次,恭恭敬敬的递上瓜果,喊上一声夫子辛苦。
在这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汉们眼里,戏策能够教他们的娃儿读书识字,那就已经是无法报答的鸿恩,他们打心眼儿尊敬。
而那些活泼好动的顽童在见到戏策后,如同老鼠见猫,全都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学着戏策教他们的礼仪,行礼作揖,有模有样的喊着:“夫子好。”
颠簸一路的郭嘉吸了口清新空气,胸中闷气顿时舒去许多,他仰望着湛蓝天空之上的万尺苍穹,又偏头瞄了眼那个身材瘦弱的青年,好不容易平和的心境又泛起几缕涟漪。
我就不信,你能将我一辈子都困在这里。
曹性和宋宪上前找到严信,说明吕布的意思,将这批远迁而来的颍川人氏,暂交严信安排。
当然,其中大部分人,肯定是要参军入伍。
夫君怎么不在?
可能是事务繁重,走在后方的吧,再有一会儿,就肯定过来了……
然则当所有人都停下安歇时,站在城门下满心期待的严薇依旧没能见到那道熟悉的高大身影。
怀里的小家伙开始不安分的闹腾起来,严薇一边轻拍着襁褓,一边挤过人群走到正在同严信交谈的曹性面前。
“曹将军,我家夫君呢?”她轻启丹唇,低声询问起来。
曹性见是严薇,抱拳喊了声嫂嫂,也不作隐瞒,颇为愤懑的如实道来:“本来都走到浊河口了,结果来了个带旨的黄门郎,念了道圣旨,让头儿跟着去了。”
“是这样啊”
严薇低低念了一声,眼眸里的神色为之黯淡许多,欣喜不在,平添了些许失落。
以事业为重是好事,哪能天天都想着儿女情长。
她如是想着,可心里却越发觉得酸楚起来:纵使不见自己,也应该回来见见女儿才是,从浊河到这里,才几步路啊!
母亲来时说过的那番话,悄然浮现于脑海之中。
女人嘛,要大度些,男人肯上进是好事,就算将来纳妾,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哪能硬逼着一生一世一双人,会被人说闲话的。
越想越是委屈的严薇朝着严信福了一礼,“四哥,我先回去了,小玲儿困了。”
严信嗯了一声,显然没有注意到自家小妹的失落,又沉吟问向曹性:“可知什么内容?”他起初还以为吕布又像上次一样,已经早早回家去了,哪曾想其中还有这些缘由。
“具体什么也没说,反正看样子是挺急的。”
曹性摇头不以为意的说着,吕布让他和宋宪先带着这些人回来,说打蛾贼辛苦了这么久,也应该回五原好生歇些日子。
他自己则只带了魏木生的两百狼骑,跟着黄门郎走了。
………………………………
第二五六章 再起硝烟
中平元年,一个注定充满动荡的年份。
气势汹涌的蛾贼之乱刚落帷幕,朝野上下尚未来得及鼓手称庆,位居西北凉州的羌人再发暴乱。
羌胡族的首领北宫伯玉趁着汉王朝内乱之机,联合当地豪强宋杨、湟中义从胡首领李文章,发动兵变反叛。
短短几周时间,叛军攻克金城郡治县允吾,杀死金城郡守陈懿,以及护羌校尉冷征并将新安县令边允与凉州从事韩约劫为人质,胁迫二人加入了叛军队伍。
为了防止被朝廷通缉,二人在入伙叛军不久,就更改了名字。边允改名为边章,韩约则改名为韩遂。
由于二人在凉州声明显著,北宫伯玉和李文章这些个叛乱首领一商量,就决定推选边章为总首领,韩遂为副。
有了这二人的加入,叛乱的进程可谓神速。仅用了不到一月时间,就将上任不久的凉州刺史左昌围困于州治冀县。
当然,左昌沦落到这般田地,也纯属自己作死。
朝廷派他来征兵平叛,这家伙倒好,趁着征兵的机会,截取军费数千万中饱私囊。结果导致招募来的羌人和小月氏人心怀不满,在令居反叛杀死当地长官。
救军不济,自然帮了叛军大忙。
好在汉阳太守盖勋率军及时赶到,左昌才得以死里逃生。
此事过后,左昌被朝廷罢免,凉州迎来了新的刺史宋臬nie。
宋臬是个虔诚的儒生,他以为要平叛乱,不能单纯的依靠武力,而是要用仁温暖和感化。他认为,只有在民间教授传播孝经,等到叛军醒悟明白,自然就会放下手里兵器,归降朝廷。
手下将领们听到这番说辞,差点没被气晕过去。纷纷跟宋臬说,这样行不通,还不如抓紧时间整合部队,迎击叛军。
宋臬不信邪,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坚决将这一建议上表朝廷。
很快,凉州就又迎来了新的刺史,杨雍。
杨雍四十来岁,有过沙场征战的经历,但纵使如此,也依旧没能挡下叛军的行进步伐。
新任的护羌校尉夏育行至汉阳郡的畜官,遭遇了句就种羌首领滇吾的猛攻。驻军汉阳的盖勋又一次率军往救,却在附近的狐盘遭到惨败。
值此一战,夏育、盖勋逃走,汉军损兵折将过千。
此时,以凉州当地的汉军势力,显然已经不足以在再来抵挡叛军,遂向朝廷求援。
随着叛乱升级,凉州的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金城郡、陇西郡枹罕、河关等地的羌人,纷纷响应而起。
这些反叛的羌人齐聚金城,他们以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联合在一起,麾下士卒逾十万之众。
同时,此次的联合也意味着,叛军掌控了浊河西岸的条状地带。
朝廷收到凉州发来的求援,脑壳也是头痛不已。
自冠军侯霍去病降伏河西匈奴之后,生活在这个地方的羌人也一并投附了汉朝。后来王莽篡政,导致汉王朝进入内乱时期,羌人势力乘机在河西坐大,最终发展成为了一支强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