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还乡。”

    “将军是要强留我们为奴!”方千道。

    “不,地租只收三到五成,其余皆自留。咸国不久便将彻底废止奴隶,故而咸国今后不再有奴隶。二位将军及弟兄与我咸国百姓将获同等待遇,并无不同之处,更不会因你等是外民而欺压尔等。

    若有愿意加入咸军者,同享军功赏罚,升迁与我咸军将士一视同仁。但是,既为我军效力,当不得有二心,否则咸国律法绝不容你等。”

    “当真如此吗?”陆肇问道。

    “当真,此番西进铁骑,有四千人是志国、徐国壮丁,只要戮力同心,皆可升迁。但还是那句话,咸国重用你等,是为尽你之才为咸国所用,你等因咸国而得重用,当知恩图报。若是反叛咸国,我等定诛杀之。

    此外也不妨告诉你等,在下其实也不是咸国人,魏某是歧国人,只因当年晋军攻打江东,在下辅佐如今咸军大帅赵逊将军四败韩合,最终咸军虽败,但在下却蒙咸王厚恩,出任咸军先锋官,麾下精骑小五千人马。黑巾军邵平之败,便是在下所谋,倘若不信,明日可问豹韬营司空将军。”

    话音刚落,陆肇、方千互看一眼,陆肇追问道:

    “那……清水化冰之术,莫非也是将军之法?”

    “呵哈哈……”百里燕大笑:“黑巾军如此孤陋寡闻,亏他们自称通天。不妨告诉你二人,在下两年前便在广信卖冰,一根寸银十石寒冰。二位若有兴趣,明日何来魏某营中,魏某让二位开开眼界。”

    “哦……”陆肇多半是信了,方千依然纠结万分。

    “二位,令兵士早日歇息吧,二位随我去见叶大都督,何去何从,二位仍需向叶大都督交代清楚。”

    “我二人遵命便是。”方千道,跟随百里燕前往太守府治所面见叶信。

    司空南撤兵后,白郃的五百多人跟着也给缴了械,心里颇为不瞒,找到司空南评理:

    “司空兄,姓魏的怎说话不算数,咱们口都是咸国人呐,怎将我的人马都缴了械。”

    “你急什么!”司空南粗着嗓子说道:“明日所有归附兵士和降卒一柄前往校场听宣《告天下万民书》,但凡咸国人,愿意退伍者可在都郡获得土地,加入咸军者,一概一视同仁。”

    “那志国、徐国、孙国人也行?万一他们反水怎办?”

    “那你可知魏将军是哪国人?”

    白郃吃惊道:

    “他年纪轻轻,背后一定有来头。”

    “那你可就错了,人家是歧国人,十五岁就与咸军大帅赵逊将军出生入死,才能有今日地位,论当兵吃粮,不比你少。而且人家脑子比你好使。

    去年黑巾军势头正盛之际,连番几次以邪术恫吓咸军,险些攻破永兴河,正是魏将军奇谋善断连破黑巾军邪术,甚至去年七月本是暴雪,也是魏将军设计给破了,至此咸军方才转危为安扳回一局。”

    “那这么说,咱们今后有出头之日了?”

    “放心吧,跟着魏将军绝不会吃亏,人家现在可是当今咸王的外甥女婿,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咸王正当用人时,你我只要同心为国效力,即便战死疆场,死也值了。你不曾跟过魏将军,时间久了,便知道了。”

    “哦……”

    白郃此时浮想联翩,想着也能有朝一日如司空南这般坐拥两千铁骑大杀四方。

    安顿完豹韬、骁骑两营人马,司空南迎着倦意来到治所,循着后院而去,兵士见有人前来,立时举火上前拦住去路:

    “谁!”

    “我,豹韬营司空南。”

    “原来是司空将军,这么晚了还没睡呢。”

    “嗯,你们卢将军呢?”

    “十几个娘么儿哭哭啼啼,卢将军嫌烦,在前堂睡了。司空将军这么晚了,不是来找娘们儿的吧。”

    司空南脸一红,瞪了一眼兵士:

    “姓王的狗东西霸占了本将的女人,难道要本将认下这个缩头乌龟吗!”

    “哟,属下该死,属下该死,原来将军是邵平人,将军快请。”

    兵士恍然才发现司空南操着邵平的口音,立时吓得魂飞魄散。这要是将军的女人被贼睡了两年,那是什么心情!

    司空南循着火光来到内宅,攻下治所的第一时间,卢皋奉命将王泉家小一并拘押,查抄了部分的家产。

    王泉所有十一房妾侍都被拘押于此,听说王泉被抓,咸军攻入了城内,这些女子不知是喜是忧,哭了整整一夜,时刻都在担心明天自己的命运会否沦为兵士奸淫取乐的工具。


………………………………

第239章 邵平之战(11)

    来到六夫人廖小姐屋外,隐隐听到凄婉哭泣,司空南矗立良久,心中五味杂陈,不知如何面对这位昔日的大家闺秀。

    驻足许久,他心中鼓足勇气敲响了屋门,里面的哭声霎时而止,一双惊恐的目光死死看着门外灯火透进屋内的那个黑影,廖小姐蜷缩在墙角,怀中裹着一张被褥,惶恐不安的哆嗦着,担心随时被另一个恶魔凌辱蹂躏。

    过去良久,不见屋内回应,司空南又敲了两下,不听有回应,他噎着唾沫润了润喉,轻声说道:

    “廖小姐,是我,我是司空南啊。”

    话音沉寂良久,屋内依然听不到任何回信,司空南有些扫兴,他举起插在火把槽内的火把推门而入,昏暗中看见一个身影蜷缩在墙角,惊恐的正看着他:

    “廖小姐,是我,司空南,王家的那个护院司空南啊,小姐不记得我了吗。”

    司空南走上前去,用火光照亮了角落,只见廖小姐坐在地上怀抱被褥,左脸微微发肿,透着青黑,显然是早就留下的毒打印迹。他忍不住咒骂道:

    “王泉这个畜生!小姐,我是司空南啊,小姐忘了吗!”

    廖小姐神情恍惚,几乎已经想不起司空南这个名字,但是那张脸依稀还可见当年的影子。

    “将军,你真是当年司空小兄弟?”

    “是的呀,是我司空南,给王家看家护院的司空南,后来还给王家抓进了大牢,正是我呀。”

    “呜呜……”廖小姐喜极而泣,最后一刻终于崩溃的瘫在地上。

    司空南点亮一盏油灯,坐在了地上看着这位当年风光无限,而今满面憔悴的廖小姐,心如刀绞一般无以言表。

    “廖小姐,你受苦了!”

    “呜呜……他们是畜生,是禽兽……”十指扣着被褥,似要将被褥抠穿一般,种种不堪回首的场景一次次浮现眼前,一次次的强暴让这位曾经无限贤良的女子变得面目全非,只剩下一副骨瘦略显依稀的容颜。

    司空南伤心欲绝,沉默良久说道:

    “事情我都听白郃兄弟说了,黑巾军这些畜生,罪该万死,王泉也该死。”

    “杀了他,杀了他!”廖小姐歇斯底里道,目中的仇恨此刻再也按耐不住的冲上心头,化作最悲愤的怒火燃烧着。

    “我答应你,定将他碎尸万段!”司空南保证道。

    “我要亲眼看着他,看着他被千刀万剐,我爹,我母亲,我大哥大嫂,还有我夫君一家,他们死的好惨啊……不杀他们,难平我心头之恨!”

    邵平当年哗变之后,守军被调往了前线,而最早接管邵平的是来自孙国黑巾军,对邵平进行彻底清洗的也是孙国黑巾军,相反陆肇、方千是后来者,手上的血债较少,这笔血债最终还是要算到王泉、程业等人头上。

    “廖小姐,邵平虽然收复了,但咸西郡还在黑巾叛军之手,咸军只是打下了邵平,难以长久坚持。半月后我等便要将城中百姓一并坐船撤往都郡,廖小姐有何打算吗?”

    “打算……呵呵哈……我如今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死后还怎么去见夫君,我只要姓王的死,他死我也此生无憾。”

    “那……”

    司空南不知如何开口,他看着廖小姐骨瘦的棱角,心想,她会嫌弃自己吗。

    过去许久久,司空南鼓起勇气壮胆说:

    “廖小姐,在下……在下尚未娶妻,倘若小姐不嫌弃,司空愿为小姐担当。”

    “你!”廖小姐一怔:“你不嫌我身子脏!”

    “不,小姐在我心里,永远都是当初的小姐。”

    “呵哈哈……”廖小姐突然怪笑,转而又失声痛哭。

    “小姐,司空是真心的!”

    “当年父亲曾说,司空南若不是出身市井,将来定是个俊杰。不曾想,当日戏言,今日竟然应验。爹,你在天之灵看见了吧……”

    司空南一怔,立问:

    “小姐这是何意?”

    廖小姐收敛了哭泣,说道:

    “家父曾言,将军定有出头之日,后来邵平民变,将军投了义军,父亲叹道,将军是走上了歧途,如今看来却是造化弄人。贱妾此生再也无脸见人,承蒙将军不弃,待大仇得报,贱妾愿为将军左右,此生不弃。”

    “真的!”司空南胸口燃起一团火焰,不禁挺直了腰板连问:“小姐当真愿下嫁司空?”

    “只要将军手刃了王泉,贱妾至死不渝!”廖小姐正色说道,目中对眼前这个男人充满了希望。

    当天夜里,叶信见过了方千、陆肇、白郃三人,除陆肇、白郃愿意继续效力咸国,方千打算卸甲归田不再征战。但回徐国短时内是不可能了,只能暂时留在咸国,率领麾下一班兵士为咸军种地纳粮。

    第二日天不亮,匆忙囫囵睡了两个时辰,百里燕(既魏贤)前往校场,亲自布置宣讲《告天下万民书》一事。

    邵平人多,要在短时间内展开政治宣传工作并不容易,而且邵平城属地的主城,远比孤立的村落和县城毒害更深,邪教的反弹力也更强。

    就在昨晚睡觉的功夫,有孙国乡勇组织的袭扰层出不穷,伤了一百多人,虽然没有泛起什么大浪,长此以往的麻雀战,袭扰战,拖也得被拖死。

    十几万人绝大多数都是文盲,识字的士绅权贵阶层几乎被消灭荼毒殆尽,短时间内找到大批识字的人都是棘手问题,此事让百里燕不得不开始考虑基本的扫盲和初级教育问题。

    咸军当中半数将官都是文盲,这也是为什么不少百夫长、仕长升不上去的原因之一,就因为不识字,难以得到重用,连字都不认识,很难难自研兵书。

    尽管赵逊主军之后,突击提拔了一大批中低层将领,紧随而来的问题层出不穷,提拔将领不识字,只能靠中军官不断口头传令的弊端,一旦大军分散出击,来往传令不少都是以书面密函为主,倘若不识字,便是要耽误军机。

    蒙昧和无知归根的到底是教育的普及率低,缺乏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常识,共同造成的结果,既有当下历史的局限性,也有人为制造的人祸。

    要扭转这一普遍现象,绝非一朝一夕,一个人几个人就能改变的局面,非一代人甚至两三代人,三五十年时间。

    校场的宣传工作持续了两个时辰,调集了咸军识字将官、兵士两百多人深入各营宣读《告天下万民书》,投诚以及降兵先抽取什长以上将官和所有识字人员集中宣传教育,而后再有点到面,让他们自己实地感受,普通人是否也能神术护体,仙法加持。

    对老百姓的宣传工作,先从咸国人开始。

    咸国人占了邵平五分之二人口,用自己人对自己人宣传容易教化。咸国人中与孙国、志国、徐国迁入的移民又有部分通婚,再以血亲关系和方千、陆肇部下等人的现身说法,实地感受加以扩大影响力。

    同时进行的还有对邵平仓储及王泉等人财产的查抄和审讯,对付黑巾军的伪官吏,一概从严查办,有血债的要清算,被迫胁从的查清后视情况处置,不能简单粗暴的一概而论。

    邵平人口十五万,近两年连年受蝗虫袭扰,损失惨重,只有去年秋收,收上来一季的口粮。老百姓家中的存粮其实上月开始就陆续出现告罄,不够坚持到夏收,黑巾军的措施其实从一开始就有着严密而周详的计划。

    他们接管城池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屠杀权贵和富裕阶层,通过掠夺财产,以获得更多的物资补给。不论善恶,一概以盘剥老百姓为名血洗,清洗廖家等从善如流的大户根本不是意外,而是有计划有预谋,早就已经摸清了邵平情况。

    待邵平哗变的咸军被调走后,来自孙国的黑巾军即刻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清洗,由此掠夺了大量财富和生产资料。

    王泉的家中共计抄出了七块金铤,一百三十多根寸金,近五百根寸银,都是在当地抄家灭门活动中的分赃,换做是太平世道,不可不为富足。

    此外还有精米近千石,腌肉五十多缸,丝绸和布匹三百余匹,由此可见,黑巾军起事不到一年,其内部的特权阶层,已经完整的继承了此前历代权贵阶层的所有特性。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黑巾军本质不是为了劳苦大众打天下的起义军,依然还是一小撮人为攫取权利,利用来百姓的蒙昧无知和历史的局限性,发动的夺权战争,本质依然是权贵阶层的特权再分配。只是将特权从一群人手中,转移到另一群人手中。

    所有查抄的金银珠宝、布匹丝绸,一概冲入军中用于赏罚,粮草等口粮仅够全城无粮百姓支撑到夏收之后,如果没有咸军攻占邵平,以邵平治下春耕种下的水稻和有效劳动力计算,黑巾军仅仅从邵平就能征收三十到四十万石以上的军粮。

    黑巾军在占领地实行《清户粮》制度,有点像集体食堂,每家自留粮的多少不一,有人能挨到稻米收上来,有的则不能。

    因此等不到稻米收上来的人丁可以要求接济,但前提是家中遭到彻彻底底的搜查,确认没有余粮,可以去粥棚,每人每天定量喝两碗稀粥。

    黑巾军熬的稀粥百里燕去看过,清汤寡水几乎可以一眼见底,然后加一把野菜和盐,将就的灌下去。如此也仅仅只能保证多数人饿不死,这一点倒是要比咸国治下的郡县要强。

    想当年旱灾引发的民变,归根到底还是权贵阶层和官绅群体,没有落实根本的赈灾制度,不落实赈灾的根本原因,又是官仓的米粮进到了权贵阶层口袋里,权贵哪里会用自己口袋里的米粮接济饥民。

    而黑巾军则以此种稍稍好于官府的手段,确确实实笼络到了一大批民众,替其效死力。

    常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现在争取的正是天下民心,谁能笼络到更多的人心,谁就能争霸天下。

    生产力低下的农耕社会更是如此,往往你喝粥,我吃饭,我就愿意提着脑袋去卖命,你吃肉,我吃干饭,你当然也愿意为了顿顿能吃上肉去博个好前程。

    人都是驱动力的,资本社会是资本的贪婪,农耕社会是对生存以及更好的生存去奋斗。

    邵平一战不仅仅只是得到了十几万人口,百里燕清楚认识到,时代背景下的路,此刻任重而道远。

    他能走到今天,何尝又不是底下人一步步的将自己推到了今天这个地位,纵然有滚滚红尘在逼着你前行,如果没有底下的人给你卖命,自己又何尝能踩着他人走到今天。

    自己活着,已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君王,一个体制而活,是为了这些弟兄背后的无数个家庭活着,自己倒下了,接着倒下的就是他们。


………………………………

第240章 邵平之战(12)

    对王泉、程业的审讯较为顺利,就因为他贪生怕死想活命。

    王泉作为开战以来抓获的最高行政官员,黑巾军内部此前不为人知的秘密,到此逐渐露出端倪。

    根据司空南的反应,黑巾军的高层并不和睦,此前百里燕也曾判断,当黑巾军完成地盘的巩固,内部利益阶层的分化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尤其是特权阶层的树立,本身就是他们起事的根本目的,却也没料到会上升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此番打下邵平纯粹是侥幸中的侥幸,王泉当时对司空南的到来本就顾虑重重,要不是叶信所部停在城南外三十里,直接把大军开到城下,王泉断然不会相信龙渊天王大军北上作战,究其根本,是黑巾军内部的势力划分异常明显,利益冲突极为尖锐。

    根据王泉交代,黑巾军内部大致上分为两派,是以圣焱、雷霆、神通等天王为首的中原派,另一派是以龙渊、千岁等天王的西进南下派。

    这也是为什么圣焱等天王决意攻打长孙、咸国等北海沿岸诸侯国的原因,因为北海富庶,平原广大。王泉当然仅仅只是看到了北海的富庶,却看不到跟深层次的战略选择。

    中原地区大国林立,战略资源丰富,土地产出大,攻占了中原,等于控制了版图上核心经济中心,就能背靠北海,由北向南一统版图。

    而向南、向西策略较为务实,因为向南是人口较少的徐国,向西是人口较多,而奴隶制根深蒂固的卫国,以及西海其他受到卫国压迫的小国。

    攻占了徐国,等于打开了通往卫国东南的传统势力通道,只要发动民变,卫国这个有用数百万奴隶和数以千万的底层农民的大国,很难抵挡爆发式的民变,一旦黑巾军在版图上得以与卫国相连,卫国的瞬间崩溃是可以预见到的。

    此两种战略有其各自的优点和战略局限性,有缺点在于战争资源的分配,和战争中能否获取战争资源回哺战争机器。

    经济上,向西发展,卫国人口众多,土地极广,周边是西海四个小国,无法构成实质威胁,但是卫国远离中原腹地,一直是中原文化较为排斥的落后国体,不被传统观念所接受,同时生产力比中原更低。

    军事上,卫国路途遥远,即便是骑兵快速行进,抵达中原腹地也需要两个月左右,步兵不走水路,陆路需要半年以上,极为不便。

    中原地区虽然富庶,交通发达,但强敌环伺,非集中重兵才能解决问题。更为致命战略缺陷是三线作战,东有晋国,南有志国、西有孙国,不得不与三大国同时交战。

    因此中原战略从一开始,便是将志国西北人口全部抽空,将志国西北郡县变为白地。

    同时将咸国吞并,以望亲江为界,与晋国对峙,将志国稳定在既有边界,而后会师北上打垮长孙国,经由长孙国,绕道思水江下游,从背后打击孙国,并一劳永逸的解决梁国这个中原共主,令天下群龙无首。

    这才是圣焱、雷霆、神通等天王的最终战略意图,王泉仅仅只是个太守,他知道的仅是高层不和,而看不到根深次的战略问题,是两派为了战略资源分配,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王泉等人的审讯持续到夜间,百里燕半路插入审讯,对此前内容的了解多半来自于其他人口中,但有一件事始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黑巾军缘何要制定两种截然相反的军事战略,难道黑巾军高层从密谋起事的一开始,战略方向就不统一?

    这在地球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还没有哪个军事集团能在内部意见相左情况下,同时展开两种截然相反的战略打击,更何况这是一场已经席卷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浩大战争,在至少四个战线上作战,他们怎么能做到的!

    多线作战乃兵家之大忌,究其根本,是军力和后勤工业资源的有限性,导致无法将兵力铺展到更为宽大的战线上所导致的结果,而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是兵家首选策略。

    但黑巾军从一开始就不缺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短时间内打残了孙国,压制了长孙,威逼了志国,对峙咸国,其总兵力达到了空前的一百二十多万人,令中原五大强国中的四大强国,短时间陷入内乱而无法进行战争动员。

    而且是在两三个月内扩张到了一百二十万人,对于这个还是青铜农耕的时代,没有哪个诸侯国能够在三个月内,有条不紊的将一百二十万人投送到千里之外的战场,更何况这么多人,从哪里充足到足够的军事资源。

    这一问题一直困扰了百里燕很久,直到邵平之战,黑巾军内部从一开始就以两派为核心各自实施战略目标,由此就只有一种解释,黑巾军前期的战略储备资源极为充沛,能足够支撑他们在两个方向上发动战争,其有这个经济能力。

    去年圣焱天王受挫于永兴河畔后,南线的龙渊天王战略展开极为顺利,由此加深了他们内部的矛盾。因为一开始,军事和经济资源是向圣焱天王所属的中原派倾斜,永兴河受挫之后,这种倾斜开始转向南进派的龙渊。

    那么问题来了,黑巾军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预谋这场空前浩大的夺权准备的,其战争储备资源还有多少,还能持续多久的扩张,其最高层的天师又是什么人,与各天王之间是什么关系?万涅的作用是什么?黑巾军的邪术来自哪里,这些内容王泉一无所知。

    对其他圣使的审讯最终都指向了圣勋司,黑巾军邪教思想的宣传机构。

    但凡军、政之外的圣使,都由圣勋司负责培训,圣使之间分工相当细致,等级极为严格,选拔的条件必须皈依君父天教,而后选拔培训,所有的骗人伎俩都是由更高级的圣使,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