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事也全怪不得方将军,你们都是中下级将官,听命于各自上司,连大都督一层将官都哗变,你等都是提脑袋吃饭,惟军命是从,这也怪不得你们。

    将军若是为此前做下的恶事而心中内疚,魏某只能劝将军今后好自为之。人死不能复生,过去就过去吧。”

    “将军真乃大智大善之人!”

    百里燕苦笑道:

    “世道如此,人都生不由己。魏某也是生不逢时,本想做个郎中过个太平日子,却不想硬着头皮拿刀杀人。我是个歧国人,却也在为咸国效力,方将军此来不是还想着回徐国国吧。”

    “不,不是。咸军仁厚,我等此时还乡无异于自寻死路。今日与众弟兄商议,有两百多弟兄愿为将军效力,还望将军不弃,善待他们。”

    “原是这样……”百里燕犹豫片刻道:“你们本是徐国镇北军,徐国的精锐都集中在南境千岳山方向,常年镇守千岳山,故而镇北军战力不强。

    并非本将嫌弃你等,而是魏某本是歧国人,深受咸王重用,也是因与咸国有生死患难之交,若是借机扩充人马,不免给人以口实。

    因此,方将军的弟兄暂且由方将军率领,返回永兴河后魏某还有另外安排。”

    “将军高瞻远瞩,方某钦佩。若有驱使,方某定效犬马之劳。”

    “驱使万万不敢。只是此番我军西进,俘获大量志国、孙国人之外,还有不少徐国人。黑巾之乱,咸国损失惨重,这些外民全部遣返会母国,短时已不可能。

    目下只能安置于咸国治下,为咸国耕种,但众人心中定然有所不服。因此本将军想令方将军代为治理徐国外民,在永兴河畔屯垦,并募壮丁乡勇,农时屯坑,闲时操典备战,战时为我军输送粮草,亦或者征入我军作战,但凡军功赏罚升迁,与我咸国将士一视同仁,不知方将军意下如何。”

    “将军这是在为徐国百姓谋生!”

    “算是吧,外民在咸国若不能加以管束,久则生患,不可不查。若能加以教化引导,便是不可估量之力,方将军责任重大,还望好自珍惜。”

    大量外民进入咸国腹地,一时半会儿难以有效组织起来,必须利用外民当中愿意为咸军效力的人将他们组织起来。方千不愿再战,百里燕有意用他整合徐国新附民,最好是能将各国的外民打乱既有的文化隔阂,相互之间通婚嫁娶,打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隔阂界线。


………………………………

第243章 邵平之战(15)

    第二天一早,一通激烈的鼓声匆匆将从人睡梦中叫醒,苏洪惊慌失措的跑进帐中大呼小叫的喊道:

    “将军,黑巾军,黑巾军攻到城下了!”

    百里燕(既魏贤)大吃一惊:

    “哪个方向!”

    “由北而来,都是骑兵,少说五六万人!距离城北已经不足十里,刚才叶大都督传令,要将军即刻赶往北门!”

    “知道了,传令各营,抓紧时间吃饭。”

    “诺!”

    百里燕仓惶拿上佩刀,骑马赶往城北。

    着实不敢相信,黑巾军能在一夜间变出十一万人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待骑马来到城北,沿着马道一路走上城头,叶信等诸将正在女墙之后眺望北面,黑压压一片尘土飞扬,距离北门已经不足十里。

    “大都督,末将来迟!”

    “免礼吧,方才来报,东面之敌五万步军正在向邵平进发,北面之敌多达六万多人,尽是骑兵。魏将军,这作何解?黑巾军缘何能在一夜之间运来十一万人马,仅仅靠六七万匹军马,何以在半月之内将十一万人运道邵平城下。”

    “按说无此可能,除非是……”百里燕胸口一沉,要说再弄来六七万人倒也没有可能,但这样一来,被在谷柏、池田一线与雷城晋军对峙的黑巾军当被彻底抽空,除非是晋军大放水,否则黑巾军段不可能调谷柏、池田军南下作战。

    叶信墨黑着脸,沉声问道:

    “除非什么?”

    “除非是雷城的十五万晋军出了问题,否则怎可能在短时内再调来六万人。”

    “魏将军是说,雷城的晋军哗变了?”

    “似乎不太可能,可不排除晋军放水之嫌!”

    永兴河前往谷柏、池田路程超过一千七百里地,四百里飞报也得三四天,而谷柏、池田距离邵平不到八百里。

    倘若谷柏、池田守军接到永兴河西岸黑巾军军令,急行军南下,而后骑马由东而来的黑巾军在行至三分之二路程时,五万步军弃马改步行急行军,骑兵牵着马匹迅速转往谷柏、池田一线,在半路与谷柏、池田一线南下的黑巾军汇合,如此方能达到两军同时抵达邵平的可能。

    此种高效运兵之法,绝非普通人所能应用,非得是周密计算好时间路程,说白了,此人的算数功底在当下非常了得,上传下达的执行能力,通信能力更强。

    “末将当真是失算了,竟没想到晋军会如此坑害咸国!”

    百里燕咬牙切齿说道,叶信冷冷一哼:

    “哼,其心可诛,来日定要向晋国讨还这笔血债!”

    “如今黑巾军兵临城下,不知大都督是守是弃?”百里燕问道。

    “弃则我军不义,守则我军不利,即便陈飞时两万水军抵达,我军也是孤军奋战,难道魏将军还有胜算之法?”

    “倘若不弃,城中粮草尚能支撑二十一万人两月之用,除军马、中等马外,还有驴子、驮马、下等战马两万余匹,可杀之取肉或是烤成肉干,如此还能在支撑一月。但末将主张趁着敌未合围之前,撤出邵平。”

    “撤!”叶信大吃一惊,周围诸将也猛是一怔。叶信道:“倘若撤出,我军可就前功尽弃。”

    “非也。黑巾军北来之兵乃步军居多,骑兵甚少。我军只带走三万精骑和所有脚力驴马出城,其余人等一概留给黑巾军。”

    城池是死的,人是活的,三万人守城,十一万人围城,围而不打早晚要被困死,只有想办法跳出包围圈,赚得喘息之机,而后司机发动攻击,才能反败为胜。

    “而后呢?”叶信继续问道。

    “大都督,你可知黑巾军这一路仓皇而来吃的是什么?”

    “嘶……你是说……”

    “正是,他们为了追赶我军,一路而来吃的是马匹所载口粮,毫无后勤辎重跟随。因此追来邵平之黑巾军,结余口粮至多不会超过一日,而谷柏、池田之敌随身应该还有四五天口粮,两军相合,还能维持三天左右。

    而距离邵平最近城池,当属安杏、津浓一线,再远一些则是沫皋。敌军必定已从此三地运粮南下接济,但速度绝赶不上骑马南下而来的黑巾军。

    唯一的办法便是让马匹脱离兵士,而后北上装粮,再度南下,才能在三到四天之内将十万大军一月所需口粮运抵邵平。

    而我军倘若弃城截断他们粮草供应,黑巾军十一万大军一旦进城,邵平便有近三十万人口,三十万张嘴,仅靠邵平现有的粮草,他们至多支撑一个多月,断粮之后,他们还能吃什么!”

    “妙啊,妙啊!”叶信眼前一亮,连连称妙:“难怪赵帅如此器重魏将军,当真是灵活变通百变无穷。换做是本都督,哪里能料到这些。”

    “大都督过奖了,当务之急应当派兵前出,阻拦黑巾军杂骑围城,同时其步军距离邵平尚有不到一天路程,即便强行军,也得在下午才能赶到邵平城下,我军当从西门、南门同时撤出,方能安然脱险。”

    “好,魏将军率本部先锋营与徐谨将军所部五千人马出城迎敌,务必使其不能围城。”

    “诺!”

    百里燕接令,随即与徐谨赶回各自驻地。路上,徐谨担心问道:

    “魏将军,此计莫不太险了!”

    “兵法本为险恶之道,岂有舒舒坦坦的道理。昨夜我军被黑巾军所麻痹,倘若昨夜便开始撤退,我军又何必如此狼狈。”

    黑巾军昨夜故意在城东外一天脚程的地方扎营,意在麻痹引诱邵平骑兵出城偷营,倘若果真出动,便是中了黑巾军的圈套。

    偷营的骑兵昨夜出动,别说没有成功,即便成功了,今天早晨也来不及回城,如此便可能被黑巾军北来的骑兵半路劫杀全军覆没。

    更何况绝无成功之可能,一旦偷营失败回撤,半路上必遭黑巾军掩杀而全军覆没,如此一来,守城咸军将只有一万人,黑巾军即刻发动强攻,三天之内定然攻克邵平,这才是黑巾军险恶之处。

    倘若跳出邵平,黑巾军十一万大军就不得不背上邵平十几万人口这个巨大包袱,其为了赶路,定无辎重粮草跟随,尤其是永兴河而来的这路人马,沿途几乎被咸军劫掠一空,带不走的也全都给烧掉,能够调用的民力几乎为零。

    以咸军的经验,一匹战马可带十天的口粮和一个兵士,另一匹空置战马可携十五天口粮,合计可以携带二十天以上的口粮。

    黑巾军一人一马,为了赶时间,辎重根本跟不上,撑死了携带十五天口粮,更何况如此急行军赶路,也带不了这么些,从永兴河骑马到邵平,紧赶慢赶也得十四五天,这一路黑巾军粮草已经告罄。

    北来的一路黑巾军路程短,应该还有三五天余粮,但没有辎重跟随。就近调粮运输,也得从邵平以北的津浓、安杏、沫皋运粮,势必跟不上骑兵速度,落在后面。

    咸军此时跳出邵平,专打后勤保障,其十一万人即便占了邵平,没有粮草可用,守着近三十万人,能有什么用。

    匆忙赶回驻地,司空南、苏洪、卢皋已经点兵等在校场,白郃、陆肇、方千三人也点齐了人马守在校场。

    “魏将军,敌情如何!”司空南急问。

    “黑巾军从池田、谷柏一线用马匹运来了四万人还有两万骑兵,东面还有五万步军,合计十一万人马。”

    众人闻讯大吃一惊,卢皋墨黑着脸道:

    “雷城的晋军都瞎了眼了吗!”

    “唉……谁让咱们刀口没人家硬,咱们要是有三千五百万人丁,三四十个郡县,当然也能作壁上观隔岸观虎斗,晋军就是要活活整死咸国,让我等与黑巾军相互消耗,待黑巾军覆灭,晋国便是要全盘吞灭咸国。”

    “一群狗东西!”苏洪骂道。

    “那眼下如何,是战是守?”司空南问道。

    “撤!”

    百里燕道,司空南大吃一惊。

    “什么啊!”

    “形势仓促来不及与诸位细说,司空兄,你且先率二百人马去将王泉一干人等首级取下,而后接你的廖小姐与白郃、方千、陆肇三将军汇合,与大军一同撤出。”

    “谢将军!”

    一想到将用王泉的首级得廖小姐的人和心,司空南不禁感激涕淋。

    司空南转身刚走,百里燕令苏洪暂时接替司空南豹韬营指挥权,而后与白郃、方千、陆肇三将说道:

    “三位将军,我军马上便要弃城,实在有些对不住邵平的百姓。三位将军若决心归附我军,也一同随我军撤出邵平,三位意下如何?”

    三人各自看了一眼,方千疑惑道:

    “魏将军,弃了邵平,当地百姓如何是好。”

    “现在带是带不走的,不过本将可把话放在这里,此来之敌猖狂不了多久。”

    三人将信将疑,尤其是白郃,刚刚跟了司空南,转眼就要出逃,这反转的未免也太快了。

    这时陆肇道:

    “魏将军请吩咐,黑巾军的勾当,我陆某是万万不能再干了。”

    “将军深明大义,魏某钦佩之至。这样吧,我军入城时带有八万匹驴马,除了其中的六万匹为咸军战马,还有一万匹下等战马、驮马,一万余匹驴子。

    三位即刻从这马匹当中挑选较好马匹充当坐骑,有相好的女子、熟人与随军家属和愿走的一并带走。同时派出两路人马,给剩余匹马、驴子上装载口粮越多越好。其余带不走的口粮,一概就地分发给当地百姓。”

    黑巾军此来粮草无多,都要等着津浓、安杏、沫皋的粮草接济,邵平城中的粮草仅够二十万人两个月支用,现在搬走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全数散给老百姓。

    等黑巾军进城,全城粮草也仅够三十万人支用二十天,而且还得与民争粮。


………………………………

第244章 邵平之战(16)

    百里燕(既魏贤)将人马拉往城北与徐谨汇合,司空南自率两百豹韬营骑兵斩杀了伪太守王泉、程业及其一干圣使等三十一人,其提着王泉首级一路冲到太守治所内宅,踹开了廖小姐的房门。

    “廖小姐,司空手刃王泉狗贼首级,请小姐过目!”

    廖小姐惊魂未定,愣怔看着血淋淋的人头,依稀觉得眼熟,仔细定睛一看,正是畜生王泉的人头:

    “呵呵……呵哈哈……父亲、兄长、夫君,你们都看见了,狗贼已死!”

    廖小姐仰天长啸喜极而泣,压抑胸口的仇恨得以释然。下刻直觉眼前一晃,眼看栽倒之际,司空南扔下人头,一把将其扶在怀中:

    “小姐,小姐!”

    廖小姐扶着额头无力躺在司空南怀里,低喃说道:

    “贱妾大仇得报,此生无憾,今生愿为将军左右伺候,还望将军怜见。”

    “小姐这是言重了,南宫定待小姐如至爱,此生不负!”

    司空南此刻只觉心头暖意融融,眼眶中打着泪水,苦涩和心酸隐隐又游上心头。

    沉浸片刻爱意,司空南带上廖小姐,骑马赶到驻地与白郃、方千、陆肇等人汇合。与此同时,百里燕与徐谨近万人陆续出城,黑巾军先锋骑兵逗留在城北外二里的地界,正在调动人马向东西两侧运动,欲图将邵平四面围住。

    “徐谨将军,你我向西突击,你部突击至黑巾军西侧后,就地机动作战,我部则由西向北至东侧迂回突击,扰乱敌阵。将军可明白!”

    “徐某明白!”

    “那好,出发!”

    百里燕长枪在手,马镫一踹,胯下健马一声嘶鸣,如离弦的快箭绝尘而去。

    骁骑营、豹韬营、龙武营各自摆出楔形阵,以骁骑营为首,成品字形锋矢楔形攻击阵形,向黑巾军骑兵西侧杀奔而去。

    徐谨率五千骑兵二字排开,待前锋营冲出一里地界,徐谨人马发起攻势,两路人马一左一右追在先锋营身后,形成钳形攻势。

    待百里燕军接敌之际,豹韬、龙武两营钳形攻势左右展开,骁骑营本部人马迅疾如箭,如钢锥一般刺入敌阵,左右两翼敌骑迅速被豹韬、龙武两营隔断打乱,并继续向西突击。

    黑巾军哪里见过此等战法,上万骑兵一窝蜂而上,拦截先锋营攻势,岂料先锋营根本不予纠缠,楔形阵形一路向西冲杀,以利剑猛枪刺杀挥砍打乱黑巾队形,根本不做停留,而是向西继续运动,将黑巾军西侧整个防线打穿。

    待到反应过来,徐谨左右两翼钳形攻势已经展开,再次将先锋营撕开的豁口继续扩大,根本不给其喘息之际。

    叶信与诸将城头眺望厮杀,只见先锋营摆出奇怪阵形,竟在第一时间刺穿敌阵,徐谨又紧随在后展开倒八字阵形冲击,迅速将缺口扩大,将黑巾军西侧防线南北截为两段。

    不等叶信看明形势,百里燕先锋营主力已经穿过敌阵,借助马匹强劲的速度,迅速脱离战场,在西侧重新收拢兵马,再次向已经被徐谨所部切断联系的黑巾西侧南翼骑兵发起冲击,沿途绕出一个巨大的弧线,再度刺入南面已被分割的敌骑阵中厮杀混战。

    百里燕军战术灵活机动力强势猛,时而聚集,时而分散,给传统中原骑兵造成巨大困扰。

    黑巾军骑战依然维持了传统线集团性冲击,一窝蜂扑敌的战术策略,对于游牧式的袭扰机动战术毫无办法。

    先锋营都以什长为最小战术单位,各营聚拢时发动集群阵形冲锋,分散时什长为中心,展开战术配合。

    敌众打不过就跑,众利用马匹机动优势脱离接触,敌寡,聚集几个什长的兵力聚而歼灭,零星还有手弩暗箭,这就令继承了传统中原骑兵战术的黑巾军疲于奔命,难以应付,只能眼睁睁看着人马被步步蚕食。

    “诸位将军,魏将军片刻间杀的叛贼丢盔弃甲,此等战法开骑战之先河,内中奥妙无穷,诸位当学以致用,不可懈怠!”

    叶信正色说道,众将异口同声:

    “诺,谨遵叶大都督军令!”

    “传我军令,各军集结完毕后,分从南门、西门撤出。顾中、肖渠二将由城南出城,阻敌向东迂回之骑兵,为我军向西脱离战场断后。”

    “诺!”

    顾中、肖渠二将得令,即刻向城南而去。

    此时城外杀得正酣,徐谨将黑巾军骑兵阻断不久,百里燕向南一路冲杀,将正在迂回之敌杀得打败,而后迅速向西迂回向北,贴着黑巾军骑兵外线,保持半接触姿态游骑骚扰,不时以手弩袭击黑巾军骑兵。

    黑巾军骑兵一部是骑兵,绝大多数是步兵改乘马匹,有相当部分弓箭手背弓骑马,见咸军袭扰而过,欲以弓箭袭射,又因马匹游走不定,骑术生疏不精,零星放出两阵乱箭,非但丝毫没有起到作用,陆续有弓箭手摔下战马反受到其害。

    此时邵平城中咸军人马分从西、南两门撤出,南门外黑巾军向东迂回的骑兵已经杀到,数量却不多。想是黑巾军也没能料到咸军弃城而去,前来围城的黑巾军尽是些步军改乘的马匹,被顾中、肖渠二将八千精锐铁骑杀得大散而逃,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叶信此刻正率本部骑兵裹挟着大量马匹、驴子、辎重,由城南而出。若非百里燕在城北外拖住黑巾军主力不得南下合围邵平,咸军至少有五万余匹驴马就得撂在邵平带不走,最后反而成了黑巾军的战利品和口粮。

    激战持续一个多时辰,黑巾军察觉咸军弃守邵平,持续添兵,加大对东、西两侧迂回力度,企图将咸军西、南两路出口封死,结果遭西路的徐谨军,与南路的顾中、肖渠三军阻挡,百里燕军的不断袭扰下,黑巾军迂回围城策略几遭失败。

    时至巳时二刻,邵平城南、城北两门仍在咸军牢牢掌控之中,叶信本部人马全部撤出,城中仅剩下十五六万嗷嗷待哺的饥民,与此前跟来的两万黑巾民夫。

    司空南、白郃、方千、陆肇最后一批撤离,走时打开了粮库,放出消息,任意百姓取粮,可谓是极尽缺德。临了还不忘把《告天下万民书》抛洒城中各处,增强反宣传力度,扰乱黑巾叛贼军心。

    待至巳时三刻,咸军撤尽,叶信传令顾中、肖渠二将且战且退,同时派出一路人马接应徐谨。

    百里燕先锋营此时再度由东向北逆时针迂回,杀气正盛,一路杀掠而过倒也没遇上什么阻力,眼见北面黑巾军突然向其大举扑来,百里燕心想,定是徐谨的西线出了问题。

    照此推算,不可能是战线崩溃,很可能是叶信主力已经悉数撤出,徐谨得令后西撤,导致西线已经崩溃,而他在东线作战,黑巾军意图将他与大军隔开,故而迅速组织人马向他扑来。

    见此情形,百里燕迅疾调转战马,不给黑巾军合围机会,迅速摔人向东突围,不予纠缠,而将其主力引向东面,为叶信所部脱离战线争取更多时间和主动。

    先锋营急转向东,黑巾军紧随在后。两军激战逾一个时辰,双方马匹疲态尽露。

    索性咸军战马昨日在城外放马,吃的都是田里的稻米青苗,喂的是膘肥体健,纵然马力消耗极大,耐力远比早晨姗姗而来,被杀得一脸狼狈的黑巾军强出一头,双方你追我赶,距离渐渐拉大,跑出十多里后,黑巾军已经拉开五六里路。

    百里燕勒住马缰刹住脚步,向东眺望两眼,担心黑巾军步军正结阵而来。

    “苏洪!”

    百里燕喝道,苏洪气喘吁吁上前领命:

    “末将在!”

    “去,带人向东探探黑巾军步军已到何处,发现后立即来报我。”

    “诺!”

    苏洪带人催马而去,下刻又与卢皋说道:

    “卢将军,让人马歇息片刻,吃口肉干喝些水,但不得下马!”

    “诺!”

    百里燕估摸着黑巾骑兵马匹已经疲乏,又一口气追了十多里地,短时间内追不上这五六里路,这个当口让人和马匹抓紧时间休息,储备些体力和耐力。

    此时长枪的红缨已满是鲜血,缓缓滴着暗红色的血液,百里燕抽出佩刀割去红缨,顺手从腰间的皮匣内掏出白布,擦去了枪杆上的血迹,又重新换上一领崭新的红缨,拴在长刃枪的枪头下。

    时下长枪没有红缨,多半是没有先例,也没有经验总结,二来是枪头带着花穗,不免让人耻笑。

    实则不然,红缨既是装饰,又能防止枪尖刺入人体时喷溅的血液,喷在自己脸上影响视线,同时鲜血沿着红缨滴落在地,而不至于大股大股的沿着枪杆流到手头打滑,引发不必要的意外情况。

    倘若一枪本可以刺穿敌方铠甲,令敌丧失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