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莫非便是歧国世子。”
百里燕上前深施一礼道:
“在下见过宋国太子。”
“燕公子免礼。闻听公子小小年纪便精通医术,想必公子此来定是为我廖使诊病。”
“廖大人乃家师故交,出诊乃理所应当之事,不知廖大人所患何疾。”
话音刚刚落下,许医官道:
“肠痈,乃疾恶肠痈之症。”
“许医官何以见得是肠痈。”
百里燕问道,许医官捻着花白的短须说:
“方才同僚所述,基本可以断定乃疾恶肠痈,此病甚是棘手。”
许医官趁着间隙在现场与其他医官郎中碰头了解情况,现场多半人都认为是肠痈,而且是疾恶肠痈。
百里燕对“肠痈”不知所以然,因为和现代医学表述对不上,只在典籍中见过有描述,但听病症,高烧不退而后低烧,并伴有呕吐腹泻,浑身无力,要么是胃肠炎,要么就是食物中毒。而且这大热天的,肠炎的可能性显然很大。
想到这里,百里燕提议道:
“本公子可否入室一观。”
“燕公子请便。”
宋国太子示意百里燕入内,此时范涛却道:
“燕公子,肠痈之疾关乎性命,公子自通医术,不会托大吧。”
范涛一言既出,现场众人哗然,很显然除了本地人,宋国人几乎不知道百里燕是“自学成才”,而且是给人看病的自学成才,这是救命还是要命啊。
听到这里,百里燕依然不动声色:
“那依范大人之意,医祖开天厄有师乎!”
“如此说,燕公子自比医圣开天厄?”
范涛目尽讥诮,反而将了百里燕一军,列席众多医官郎中随之附和。
“开天厄”跟神农尝百草,开创中国医学差不多。不过此人更牛逼,传的神乎其神。
既然都是开山鼻祖,很显然开山鼻祖多半是没老师的,也就是说,都是自学成才,换而言之,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实践中开创了医学史。
百里燕问就范涛,难道开天厄就有师傅,就不是自学成才?
这时百里燕又道:
“既然各位医官郎中已有对策,看来本公子是多此一举了。也罢,就请许医官代为诊治,在下告辞了。”
百里燕转身要走,又被范涛喊住:
“燕公子既然已来,可见公子胸有成竹,不如就此开出一剂良方,救宋国使者于危难,如此也能成公子之美名,燕公子以为如何呀。”
“众多医官皆束手无策,范大人唯独令本公子开方,莫不是玩笑吧。”
百里燕针锋相对,他清楚范涛是想籍此杀他。范涛却不予理会,激将说道:
“难道燕公子徒有虚名不成。”
百里燕转念一想,这疾恶肠痈肯定不是什么好病,这么多人都束手无策,许医官前去诊病,很快也出来了,显然这病不那么容易。
如果能治好,前两天就该减轻病症,一连两三天吃药没见缓和,显然这病是恶性病。
范涛此时激将自己,显然是许医官刚才已经透了口风,这病治不好,是要命的。治不好,这廖翰就可能死在平汤城,而且是给晋国医官给治死的,显然传出去对晋国名声不好,而且还是当着宋国太子面。
现在百里燕自己闯进来,范涛转念一想,把帽子扣在歧国头上,如此岂不正好?
想到这里,百里燕想推脱,但如果推脱,那刚才自己讲的那些话就成了空话大话,短时间内平汤城里还不成了舆论攻击的主要对象。
要是给治,范涛刚才也说,要他开药,但显然许医官知道,开药也无济于事,所以如果自己开药,廖翰病死了,就可能是自己开药吃死了廖翰,自己可能被打上庸医的帽子。
当然,可以不开药,不开药范涛还是能把你说成庸医,总而言之一句话,自己只是一个人质,人家案板上的肉,要整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思来想去,百里燕只能硬着头皮接下烫手伤愈。倒不是他有什么灵丹妙药,到时候真要是看不好,给他廖翰来一剂猛药,拖也能给他拖十天半个月,十天半个月后死了,中间肯定得请其他郎中,到时候死了,也是其他人给治死的,跟咱没关系。
尽管是缺德了些,但总比自己脑袋没了强。
“既然范大人强人所难,本公子怕是只能勉为其难,只是不知宋国太子意下如何?”
球踢给宋国太子,百里燕还寻思着退路,只要宋国太子念在廖翰跟塞骞的交情上,他可以替自己挡下这一关。只是没想到宋国太子毫无主见,当着晋国人的面,尽然转身去问随臣,最后尽然同意了:
“就依范大人之意,燕公子请!”
百里燕眼前几乎拉黑,气的炸开肝肺。他范涛是个什么东西,一个中庶子啊,你堂堂宋国太子,居然害怕他!
想到这里,百里燕只能忍气吞声压抑怒火,提着药箱进入室内。
一入寝室之内,便见廖翰脸色苍白躺在床榻之上,身下一片湿漉,由于连续腹泻,此时已经半昏迷。地上还有两个铜盆,是呕吐腹泻的排泄物。
………………………………
第29章 百里燕主刀
百里燕仔细查看腹泻之物,都是水泻,发黑,有点像食物中毒引起肠胃急性炎症,算上时间,已经过去两天多。
紧接着给廖翰诊脉,脉象平平,并没有急性征兆,这意味着中毒的可能性不大。无论是人为投毒,还是食物中毒,血液成份的污染,都会通过心脏输送至全身,最后还是要反应在脉搏上。如果中毒,脉搏应该短促无序,因为血管在痉挛,生化指标在沉淀。
但现在脉象平平,而且不弱,只能是炎症或者其他内伤。
理论上人如果轻度食物中毒,其实有自愈能力,两到三天就该缓解。而且时下没什么化学污染,廖翰又是使者,显然也不可能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加上他是出生高原,体格健壮,来到晋国有几年,不存在水土不服问题。
那么应该是天太热,吃了什么刺激了肠胃。想到这里,百里燕问道廖翰的随从:
“请问廖大人发病前饮食如何。”
“回公子话,廖大人病前饮食用度与平时并无异处。只不过最近三两月间,经常有腹痛之疾,多次请郎中诊治,均未曾好转,不曾想这两日发病如此厉害。”
“腹痛?!”
百里燕若有所思,腹痛能痛三个月?不会是胃疼治成了其他内伤病了吧。
想到这里,百里燕转身蹲于榻侧,催醒廖翰:
“廖大人,廖大人……”
廖翰迷迷瞪瞪睁开双目,只见是百里燕:
“原来是燕公子,在下……”
廖翰有气无力,话到一半无力再言。百里燕见状忙接话说:
“大人无需多言,在下问大人,大人何处疼痛。”
“下腹右侧,犹如刀绞之痛。”
“下腹右侧!”
此时百里燕八成已经想到是什么病,随后将廖翰侧过身,在其背后敲击穴位:
“廖大人,下腹右侧疼否?”
“疼,疼啊……”
然后又换穴位,继续敲击,百里燕再问:
“廖大人,此番下腹右侧可疼否?”
“疼,比之方才更甚……”
听到这里,百里燕基本肯定,一定是阑尾炎,急性阑尾炎。
之前三个月隐隐作痛,是慢性发展期,按说吃点草药方剂问题也不大,但谁让现在酷暑,饮食不卫生,慢性阑尾炎发展成急性只是时间问题。
以当下的医疗手段,急性阑尾炎基本上就是绝症,要说吃草药方剂能治好吗,不说绝对不能,但至少百里燕前世,很少听说业内有中医院能靠吃中药方剂,治好急性阑尾炎,即便是西药抗生素,对于急性阑尾炎也无济于事,只能手术解决。
而且这种病很大程度上跟人的体质有关,能吃好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其药力猛烈程度一般人也受不了,弄不好要丢命,还不如开刀。就眼下这情况,根本没得治。
眼前这位廖翰愣是挺了五十多个钟头,正常人急性阑尾炎硬挺二十四小时基本上就很危险,这位挺了五十多钟头,除了体质强,之前用药也延缓了病发。
现如今既然诊断是阑尾炎,那就好办了,再普通不过的小手术,割了不就完了?可哪儿那么容易。
思来想去,百里燕来到门外。
此时门外众人目尽嘲讽,尤其是晋王宫里的一干医官,这些缺德的老东西,明知道治不好,还煽风点火。
见百里燕走出,范涛极尽嘲讽说道:
“如何,燕公子可有良方?”
“良方是有,但本公子需一帮手,不知在场谁人愿助本公子一臂之力。”
“就老夫吧。”
许医官“自告奋勇”上前,百里燕又道:
“许医官相助,本公子感激不尽。不过时下还缺两件器物,需令人回府取来。”
此时范涛心中起疑,担心百里燕借故走脱,遂问他:
“何物!”
“取文房四宝来。”
百里燕令人拿来文房四宝,随后在绢帛上写下两行字。
第一行字是“医用酒精”四个“汉字”,第二行是“羊肠线”三个“汉字”。反正时下没人认识汉字,百里燕写下七个字,在范涛看来就是鬼画符。
“范大人速速差人送于质子府管事何宽,何宽见此二物便会立即送来,切不可耽误。”
“为何燕公子所书字体从未见过?”
范涛小心问道,心中疑窦更甚,这时百里燕却说:
“那是当然,此乃本公子所创,外人岂能知晓。”
别说你范涛不知道,就是何宽也不知道这七个字是什么意思。
百里燕此前只告诉何宽“医用酒精”四个汉字对应是什么,“羊肠线”三个汉字对应是什么,就是不告诉这些字对应的中原文字是什么,也不教他发音,只要他知道对应物品即可。知道太多,既没好处,也没用。
范涛此时不知百里燕何意,是搬救兵的暗号呢,还是有其他什么图谋。但已经逼虎上山,要是不接应,就成了自己骑虎难下。想到这里,范涛只能答应条件,立即差人送信。
而与此同时,百里燕拉着许医官进入室内,随后从药箱之内取出一葫芦,取来一大木碗,倒出少说二两粉末,随后吩咐仆役道:
“去,以沸水冲之,务必冲满一碗。”
“诺!”
仆役端着木碗火速去加热水,此时室内围了不少郎中医官,都在等着看百里燕笑话。这时许医官不解道:
“燕公子医术老夫早有耳闻,只是这诊病不比烹制菜肴,盐搁多了咸一点,搁少了淡些许。这药若是开错了,可是要命的。”
“此理本公子自然明白,还请许医官稍安勿躁,待到许医官出手之时,还望许医官勿要心惊,否则本公子可就为难了。”
“公子何意?”
话音刚落,百里燕开始给廖翰脱衣解裤。见此一幕,现场奇谈怪论甚嚣尘上,说什么的都有:
“公子燕,你这是何意!”许医官再一次没忍住。
“许医官应该知道,疾恶肠痈是不治之症,本公子所言可对。”
“那又如何?”
“既为不治之症,那就权且死马当活马医。”
“你!公子这是不学无术!”
许医官心惊之下痛骂道,百里燕却不以为然:
“许医官可知商贾陆葵之子罹患口疮多月未见好转,本公子一去,不出一个时辰便是药到病除,如今是比半年前更加能够吃喝,莫非这也是不学无术?”
说话间,此时药烫也已经送来。
百里燕扶起廖翰给他灌下,不出十分钟,廖翰陡然昏厥。百里燕一把脉,已经给麻翻了。
见此一幕,许医官大惊失色:
“公子方才所喂汤药,竟有这般昏死之症。”
“此乃天仙散,喝下即麻翻,刺之以针尖,亦不觉痛苦。”
说着,百里燕掏出钢针,轻轻一刺廖翰各处,只见廖翰昏死如猪,毫无反应,显然是给麻翻了。
这天仙散是百里燕配置的麻药,说是麻费散也对。
药物经过百里燕精挑细选组合而成,经过磨粉煎煮,随后熬住成膏,烘干成粉,加工成中成药装进葫芦里。用时加以冲服即可。成份比例都是严格大兔试验,基本上保证麻醉三个小时问题不大,随着剂量增加,麻醉时间也越长,害处也越大。
少顷,酒精、羊肠线送来,百里燕着手驱赶其他人离开,随后准备关门之际,被范涛挡住:
“燕公子作甚?”
“自然是看病救人,莫非范大人有何指教?”
“既是治病救人,何以闭门治病,莫非燕公子有不可告人之事。”
“那本公子就无能为力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范大人痛苦而亡。”
百里燕强行锁门,随后把门杠一拴,任凭外面说三道四。
很显然,范涛此人虽然工于心计,但是对技术性职业根本不了解。同时他毕竟没有掌握实权,很多时候都在公叔阔的阴影下活着,因此他很大程度上并不果断,仍需要锻炼。
一切准备就绪,室内只剩三人。见百里燕举止怪异,许医官又问:
“公子这是作甚?”
“洗尘除垢。”
许医官就见百里燕拿出几把黑曜刀,一些钳子和镊子,然后用不明液体泡着,所谓洗尘除垢也是百里燕把“消毒杀菌”翻译之后的措辞,很显然跟他们说细菌,那是自己找不痛快。
由于没有碘酒,也不具备化学制取碘伏的基础,仅能以酒精消毒,但酒精效果不如碘伏,还是有可能引起创面的感染。
片刻过后,百里燕问道许医官:
“听闻许医官曾是军中郎中,救死扶伤无数,想必许医官定然不惧血腥。”
“那又如何?”
“今日本公子便要让许医官开开眼。”
说着,百里燕开始洗手,然后给廖翰患处消毒,并示意许医官也洗手。许医官照做,却不得要领
此时百里燕再道:
“下刻开始,本公子需许医官助我,本公子说如何,许医官照做便是,切莫惊慌失措半途而废,许医官可知否。”
“莫非你是要!”见百里燕操起黑曜刀,许医官已有所悟。
“正是!看刀!”
百里燕话音未落,眼疾手快就是一刀切下,不等许医官瞠目结舌,阑尾处已经斜着拉开一道血口:
“公子燕,你!”许医官急的跳脚,这是杀人啊!
“许医官莫要惊慌,用此镊夹撑开创口,待本公子用剪刀切除病灶,此肠痈之疾便可除之。”
“公子是如何得知,此法可治此疾!”
“医书之上自然是没有,难道开天厄开创药理,药道亦有之?”
“这……”
许医官无言以对,很显然他无法反驳。
于是在许医官配合之下,百里燕迅速找到阑尾,果然已经糜烂发黑:
“许医官且看,此肠与其他大肠可有异处。”
“此肠已黑!”
“正是,此便是病灶之所在。犹如腐肉在身,倘若不剜之,时常日久定入肌里,久而害命。肠痈之疾亦是如此,只是这肠痈之疾隐与腹体之内,不可见也,故而难以有效剜之,因此只能以此开膛之法剪之!”
话音落下,百里燕剪掉阑尾取出体内,随后对切除部位做清理止血和消毒,然后缝合切除部位,最后用消毒的羊肠线缝合伤口,涂抹止血草药,压伤棉纱,最后包扎。
关于羊肠线,其实就是用羊肠发酵得到的纤维物搓成的线,韧性极好,适合用于缝合伤口。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排异情况,但概率很小。
此外丝绸也能用于伤口缝合,由于丝绸是氨基酸蛋白,结构接近与人体蛋白,理论上排异反应很小,但是单束蚕丝的可塑性比较差,容易乍丝,酒精消毒又会变成一团,不便取用。百里燕尝试多次后,最终放弃。
手术非常顺利,但耗时明显长了不少。毕竟是寄生百里燕后第一次人体实操手术,此前都是在家畜身上做实验,偶尔还得三根半夜去街上找死尸做解剖,险些还被抓住。
待等完成清创消毒,收起所有家当,百里燕与许医官说道:
“有劳许医官鼎力相助。”
“这……”
许医官看向昏迷中的廖翰,以及肚子上的缝合线,依然放心不下。百里燕看出端倪,下刻说道:
“廖使已无大碍,待其麻药自解苏醒,许医官只需开一剂清热退烧之猛药,连续服用十日,便可保终生无忧。”
“可人之脏腑,倘若少了一处,岂不令人生乱?”
“这个嘛,脏器乃人之脏腑,有些可少,而有些不可或缺,缺之必丧命于此,故而并非所有恶疾皆能以此法除之。”
“那公子何以知晓所除之器,不会累及性命。”
许医官刨根问底,有些问题显然不太好说,说了也没用。想到这里,百里燕只能搪塞道:
“此乃本公子行医之术,倘若尽数让许医官知晓,本公子吃穿用度何来。”
百里燕意思很清楚,我平时都是廉价门诊,老百姓甚至不收钱,要是都教会了你,我去喝西北风啊,更何况教了你也没用。
又过片刻,待廖翰渐有苏醒,百里燕仔细询问了情况,确定患处没有剧痛,百里燕给他嚼了两粒泡过麻药的槟榔,以减轻术后切口的疼痛。
………………………………
第30章 臭
待百里燕开门,众人站等尽看他的笑话,于是一拥而入,范涛紧随在后:
“燕公子,想必此刻廖大人已然转危为安吧。”范涛语带嘲讽。
“空口无凭,范大人一看便知。”
范涛闻讯心感不妙,难道真被百里燕给治好了?想到这里,范涛举步而入,直奔许医官:
“许医官,廖大人病势如何?”
“这……似有好转。”
许医官难色浮面,语焉不详。范涛遂又问:
“何为似有好转。”
“老夫也道不清其中奥妙,只是现在廖翰大人脉象平稳,气色转还,应该已无大碍。”
“如此说来,公子燕医术确实了得。”
此时众郎中围住榻上廖翰,目光都落在右腹盖紧扎着的绷带,口中议论纷纷,争相给廖翰把脉。与此同时,百里燕背着药箱往外走,本想会会宋国太子,谁知道这个怂蛋居然打着觐见晋王的幌子,扔下廖翰自己跑了。
难怪能坐上宋国太子,感情有晋国内应,扶这个烂泥上墙,要不然也不能对晋国俯首帖耳。百里燕一路走出内院,在馆驿前院见到等候已久的西门芸芳:
“听闻廖大人病疾已除,燕公子果然医术高明。”
“芸芳姑娘妙赞,在下愧不敢当。廖大人既已病除,本公子仍需赶回府邸取些方药,这几日不免要守在馆驿,以免恶疾复发。”
“那我随公子同往。”
“芸芳姑娘心意本公子心领,如今盛夏酷暑,姑娘应当早些回府,以免中暑昏厥。”
“唉……”西门芸芳一息长叹,随后二人往外走:“公子是有所不知,公子昌每日必来同文书苑,令我好生心烦。”
“公子昌?”
“正是。”
公子昌天天上门同文书苑这件事基本上是满城皆知,结果就是全城除了姒昌之外,其他王公贵族、世家子弟公子都不敢去同文书苑。
就因为公子昌是晋王虎子,身兼平汤城军职,晋王寄予厚望,跟他争风吃醋,遭到报复打击也是早晚的事。
西门芸芳今年十六,也到了可以出阁的年纪,显然公子昌取了一房正室之后不满足与此,目光已经盯上西门芸芳。
百里燕估摸着,公子昌如果此时向晋王提出迎娶西门芸芳,晋王肯定不允,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兵伐咸国在即,晋王很可能让公子昌随军出征,既使无须战场杀敌,也能吸取经验,班师回朝也好有个战功镀金。
其二,百里燕料定倘若伐咸,时间当在秋末,距今不过一两月时间,此时让公子昌娶亲,无异于沉溺于女色。反倒是不如许诺将西门芸芳许配给公子昌,以激励其斗志,如此反而更有利于公子昌出征。
综合以上两点考虑,不排除公子昌近日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百里燕也不是傻子,西门芸芳从小与自己交好,关系密切,现在故意亲近自己,显然是某种爱慕的暗示,但是碍于王蕊已经许配,西门家难以托人做媒。
眼下西门芸芳心急如焚,想来已经是听到了什么口风。
想到这里,百里燕道:
“芸芳姑娘,为何不回梁国呢?”
“我也想,可父亲担心路远横生事端,故而未许。”
“既如此,本公子有一计,可助姑娘脱困,只是不知姑娘愿否。”
“哦,公子有何良策!”西门芸芳喜出望外,两颊瞬时泛出些羞涩。
“芸芳姑娘你且过来。”
“嗯。”
西门芸芳凑近上前,百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