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血,估计这也是姜蓉一生中,头一次被人扇过脸,心里的怒火是可想而知的。

    秦翰此时阴沉着脸,目光一横,落在唐桃身上。唐桃头皮一麻,心想大坏,立马缩到角落惊恐看着秦翰。

    “唐桃姑娘。”秦翰说道,目光阴狠起来。

    “不要,不要过来。”

    “呵呵,秦某人正有一件紧要之事,要让唐桃姑娘去办,不准还能见到魏将军哦。”

    唐桃先是一喜,转眼想到绝没这么便宜的事情。

    “你骗人。”

    “你是不想去吧。”

    姜蓉这时挡在唐桃跟前咆哮着:

    “老东西,欺负人家一个姑娘算什么本事,有种冲本郡主来呀!”

    “哼,郡主真以为秦某是不敢吗。实话告诉你,若不是魏贤,你与肖春玉还有些用处,秦某难道还会吝惜你们两个女人。”

    “呸,他魏贤也配,也不看看他那副德性!”姜蓉嗤之以鼻,心理越发觉得秦翰不敢动她,多半是魏贤在外面闯出了什么天大的祸端,让秦翰难以收拾,所以这个时候越贬低魏贤,反倒是越有利。相反越表现的在乎,反而越容易被秦翰所利用。

    “郡主,秦某劝你好自为之。闪开!”

    一把推开姜蓉,秦翰伸手去捉唐桃,肖春玉不知何来勇气扑向秦翰,一口要在秦翰右手背上,痛的秦翰左手一巴掌掀在肖春玉脸上,气急败坏又踹了她一脚:

    “贱人,竟敢咬我。”

    肖春玉大哭,姜蓉一下护住了她:

    “春玉,春玉。”姜蓉怒火中烧:“下三滥的东西,我给你拼了!”

    姜蓉正要扑去,反又被秦翰一脚踹翻:

    “郡主,你与肖春玉苟且之事要是被魏贤所知,也不知魏贤会否羞愤之下弃了你们二人。”

    “你,无耻卑鄙!”姜蓉捧着肚子龇牙咧嘴的打着滚,嘴里还忙不停的漫骂着。

    “跟我走!”

    秦翰拽起唐桃,几乎用拖的,将其拖出地牢,而后由悍妇将唐桃一直拖出了地牢押到地面。

    肖春玉哭喊着,泣不成声:

    “小桃,小桃……”

    “春玉,你怎么样。”

    “秦翰抓走了小桃啊……”

    “都怪姓魏的,真不知道在外面闯了什么祸!”

    ……

    此时百里燕赶到广信公府见到了陈韵风,姜闵正室原配夫人何氏,闻讯姜蓉被秦翰抓去做了人质,情绪一激动,原本大为好转的血崩之症再次发作,人已经昏死过去,正在内宅急救。

    “魏将军,夫人的病情如何?”陈韵风忙问道。

    “不碍,是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之症,我已给夫人服下止血化瘀药粉,萧儿正在伺候着,只要止住了血,便不会有性命之危。”

    “哦……”陈韵风长叹一息,如释重负一般松了口气,随后话锋一转又说道:“也不知郡主现在究竟如何,秦翰未免太心狠手辣。与主公共事二十多年,翻脸竟然如此之迅速,毫无犹豫顾及,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哼,在魏某看来,此种视财如命者,毫无情谊信义可言,为了利,随时可以翻脸。”

    当商品物质发展到一定程,权利阻碍制约了资本经济的发展和扩张,资本必然要寻求利益的安全,和可持续扩张。

    旧贵族体制的权利架构,正是制约了资本的发展,导致富人得不到享有的历史阶段特权,同时又百般受到统治阶层的特权压榨,最终的结果,必然导致这些巨额资本,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得不寻找其他保值,亦或是可获利的投资项目。

    秦翰的商业帝国,在分封制度的旧贵族体制时代背景下,被彻底封闭在广信城的市场,而无法通过资本流动,向北海郡,向全国扩张,更别说是整个中原。

    因为其他地区同样受到贵族阶层的主导,以及地方权贵体系资本链的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的维护,市场被地方特权和政策所分割,外来资本无法通过竞争扩张,兼并其他地方的经济市场。

    最终导致私欲无法满足,同时随时又可能被统治阶层压榨的情况下,这些巨额资本,必然要铤而走险,将资本投入那些许诺给他们更大利益的势力集团。

    归根到底,当下的旧贵族体制已经没落,再不进行有效的制度调整,随着铁器的普及,以及与铁器有关的农业、手工业、早期工业技术涌现,生产力的发展势,必然无法继续适应既有政治体制的约束,带来的生产关系,同时发生大规模资本溢出的恶果,资本溢出又无法及时投入经济生产环节,最终的流向只能是战争。

    秦翰这等铤而走险的巨富,在整个中原广大商贾当中,所占比例也许只是凤毛麟角,但他们无不是商贾当中最顶端的那一小撮。

    若不能像轩亭侯这般被统治阶层所拉拢,统治阶层最终要损害到权利核心之外的富人阶层,把他们推向对立面,要么被权贵压榨,要么投身运动推动战争,改变既有政治格局,让自己的资本,重新获取更大的利益,其实明朝的沈万三,就是最好的榜样。

    趁着姜乾还守在在内宅探母,百里燕悄声问道陈韵风:

    “韵风兄,我问你,你可要老实回我。”

    “魏将军请说。”陈韵风虚与委蛇道。

    “我问你,广信公府倒底有多少粮草与军辎,当此时刻,你休要再瞒我。”

    “这……”

    陈韵风态度犹豫,百里燕唬着脸又说:

    “怎么,魏某都是姜公的女婿了,你还要瞒我。你知不知道,咸王对姜公已动了杀心,秦翰唆使姜公蓄谋二十多年,咸王现在是心知肚明。

    此番本可让他人前来广信,令我在此坐镇,便是为了稳住广信,你若再瞒我,事后若是东窗事发,陈兄让我怎的向大王交代,你这不是害我吗。”

    “这乃公府机密,没有主公的首肯,我怎敢轻易泄露。”

    “那你就不怕秦翰逃走之后兴风作浪,拿此机密要挟姜公!咸王现在不下狠手,韵风兄难道不知是大王的缓兵之计吗,将来一旦平灭了黑巾军,大王第一个要对付的便是姜公,届时你让我置身何地。

    快说,公府倒底有多少粮草军辎,事关咸国存亡,魏某现是广信城府司马,全权主持广信防务,陈兄若再欺瞒,我随时派兵缴了公府在的大仓,你看我敢不敢。”


………………………………

第329章 实话实说

    百里燕(既魏贤)逼的紧迫,陈韵风很是为难说:

    “其实,广信家底并不丰厚。”

    “何意?”

    “魏将军可知广信有多少人丁。”

    “嘶……怎么,你们瞒报了丁户不成。”

    陈韵风点了点头说:

    “广信在册民籍有近五十万,实则有七十万。”

    “什么啊!”

    百里燕自己都吓一跳,五十万的人口重镇,放眼中原也除了各国都城,鲜有有人口过五十万的城镇。

    时下各国诸侯属地之内,隐田隐户,瞒报户籍的情况较为普遍,主要是为了避税和养私兵。尤其是没有封地,只有食邑的权贵,瞒报丁口和田亩是谋取额外利益的重要手段。【注1】

    郡王赏赐的封邑食邑,数量都有限,所能养活的人口也有限,为了获取更多的收入,权贵勋戚往往勾结地方,私自开荒,而开荒占去的人丁,则不计算在当地户籍之中,长年累月生息繁衍,隐瞒不报的人口的数量相当之可观。

    隐瞒不报的人口,通常又称之为“部曲”,既权贵荫庇下的仆役、婢女、奴隶、佃户等等,无需登记人口籍贯和不享有籍贯的人。

    权贵勋戚隐田瞒报人丁,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君王直辖的地方郡县存在的瞒报不报现象,主要是为了地方富豪阶层提供黑户,而黑户是不需要上税的,因此地方行政隐田瞒报人丁的情况同样也很猖獗。

    隐瞒人丁除了能带来额外利益之外,这些黑户同样不在征兵范围之列,结果导致黑户的人丁与权贵、豪强,形成人身依附关系,地方豪强势力的急剧扩张。国家征兵受制于地方豪强大户的掣肘,征不到实际人头,最后只能强行拉壮丁充数。

    此前咸王下诏勤王,各地勤王军纷至沓来,咸军兵员最高时竟一度达到四十多万,比之当年江东亡国战,足足多了十几万人。

    百里燕起初就怀疑过各地瞒报人丁,现在看来,非但是瞒报了,广信的情况尤为严重。照此估算,不计被晋国占领的江东东郡,咸国人口根本不止开战前六百五十万,至少也要在七百万以上。

    “找死,简直是找死啊。陈兄啊陈兄,七十万人能养六七万兵啊,你们当真是要造反!”

    “唉,我等属下又能奈何,这些都在下辅佐主公之前,罗松亭与主公定下的养民之计,但谁知道形势却未如罗松亭所料发展。”

    “那现在,广信公府有多少粮草军辎可供驱使?”

    “其实,自去年开战以来,秦翰从长孙国贩来的铜、锡、铁几乎断绝,公府现在所用都是存料,加之去年至今战事旷日持久糜费巨大,因此军械甲胄还有两三万吧。”

    “那粮草呢,粮草马匹还有多少。”

    “公府去年底还有粮草一百七十余万石,不过受蓝毒水所害,今年绝产,陆陆续续赈灾救济了三十万石,照此下去,秋粮继续绝产,今冬、明春的六个月,七十余万人颗粒无收,明年夏收之前还有三个月,剩下的一百四十余万石粮草,即便以最低供应,恐怕也仅够勉强维持到明年春天,这还不计军需开销。至于马匹……”

    “马匹何在?”百里燕忙问。

    “马匹在外海的流风岛,尚有马匹数千。”

    “这么多!你们还养了水军!”

    “大约二十多艘大船。”

    “咸军、长孙军水师常年称雄北海,为何此岛至今未被发现?”

    “此岛甚远,距离广信东北约十多日水路,乃四十年前,有商船遭遇暴风,偶然飘至流风岛,只因远离海岸,常年暴风,因此鲜有船队途径外海,后被主公得知,于十多年前在岛上养起了马匹。”

    “这么说来,此岛很大,否则怎能放养两万匹马。”

    “有广信属地的六分之一,但山林居多,适合养马的平地不多,并不足以养两万匹上好的战马,因此每月需要往返运送草料和口粮喂养马匹,因此广信虽有七十万人口,实际上每年需要大量的粮草用以喂养马匹,否则养在外海,时间一长必然废弛。”

    “我说呢,去年勤王,广信何来八千匹一等一的战马,原来你等将马匹养在外海,当真是好心机。”

    受时下航海术以及船舶技术的限制,在没有指向装置和适合远洋的海船,水军只能在近海航行,无法远洋。即便是纵横北海的长孙国水军、咸国水军,出海多半都是沿着海岸线,通过掌握基本的星相航行,远没有出远海,而不迷路的技术能力。

    广信偶然发现的流风岛,也是因为商船迷航而偶然发现,面积之大竟也有一个六七百平方平方公里,比关岛还大,即便是放在现代,外海能有座几百平方公里的岛屿都是奢侈的。

    正值二人说话之际,一个兵士匆忙而来:

    “启禀陈先生,方才街上抓到一女子,自称是桂乐坊的乐女,要见魏将军。”

    “见我?她姓甚名谁?”

    “回魏将军,叫唐桃来着。”

    “唐桃!怎么是她?”

    陈韵风问道:

    “魏将军认识此女?”

    “他是桂乐坊肖春玉的使唤丫头,此前秦翰来信,拿肖春玉要挟于我。”

    “可肖春玉不是桂乐坊名伶吗,魏将军怎的认识的。”

    “此事说来话长,定是被秦翰做发现,拿来胁迫于我。”

    许扞虽然承认了姜蓉夜去惜香阁是去赏乐,但死咬着不说究竟是听谁弹琴,于是百里燕、陈韵风现在还搞不清状况,只以为是秦翰分头捉了肖春玉和姜蓉。

    唐桃被兵士带进堂时,哭哭啼啼眼泪纵横,见到百里燕时就给给跪了:

    “魏将军,魏将军,救救我家小姐吧。”

    “唐桃姑娘,肖姑娘可是与广信郡主在一起。”

    “嗯嗯,魏将军,快救救小姐吧。哦,对了,这是秦财东给你的信。”

    唐桃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百里燕接过一看,落款是秦翰的。内容很简单,要百里燕去青翠楼见面。

    “这个王八蛋!”咒骂道,百里燕将信转给陈韵风,遂即又问唐桃:“唐桃姑娘,你与肖肖小姐怎的被抓的?”

    “这个……”唐桃吞吞吐吐难以启齿。

    “唐桃姑娘,怎么不说呀?”

    “这个……是在惜香阁与,与……”

    闻讯惜香阁三个字,百里燕心头一怔,眼前几乎拉黑:

    “你是说,肖姑娘是和姜郡主在惜香阁一起被抓的?”

    唐桃点了点头,没说话。陈韵风此时还搞不清情况,不明白百里燕、唐桃话里话外的隐晦之意,遂即说道:

    “郡主怎会三根半夜去听肖春玉弹琴,会不会是秦翰得知消息故意设下的圈套。”

    此时百里燕莫名觉得可笑,看唐桃的脸色也知道,哪是姜蓉去听琴,姜蓉与肖春玉根本就是对女同性恋啊,这么热的天,三根半夜的肯定是脱光了睡一起,被唐桃给撞破了。这就不难怪,许扞支支吾吾打死也不说,这要是公之于众,唾沫还不把她二人给淹死。

    “陈兄,秦翰这是要跑,此乃有意转移我等视线。”

    “既然要跑,为何还要转移我等视线?”

    “秦翰在广信经营多年,其虽然不至于将全部金银财宝都藏于广信,但广信毕竟是其根基,定有不少金银藏于城内。他以肖春玉、郡主为人质,一是为了生路,二是为了将钱财从密道转移至城外,待来日再来取走。若是逃命时带上金银,显然是逃不快的。”

    秦翰视财如命,显然不可能将能带走的财产拱手让给百里燕,但是带上财宝一起逃命,显然又不现实,极容易被骑兵给追上。

    因此秦翰才会将两个人都绑去,先用姜蓉换生路,秦翰继续绑着肖春玉出城,而后再派人押着肖春玉前来,换出他的财产。只有这样,秦翰才能坐拥财富继续逍遥法外。

    “魏将军,救救小姐吧……”唐桃恳求道,深怕丑闻激怒了百里燕。

    “唐桃姑娘放心,魏某定会救出你家小姐。”话音落下,百里燕与陈韵风说道:“陈兄,劳烦转告少主,魏某前去青翠楼见秦翰,切莫要意气用事,误了郡主和肖春玉的性命。”

    “那好,魏将军自当小心。”

    点了两百广信兵,百里燕带着唐桃坐车辇前往青翠楼,路上,唐桃小心问道:

    “魏将军,小姐她……”

    百里燕淡淡一笑:

    “肖姑娘与郡主间的肌肤之事?”

    “看来魏将军猜到了。”唐桃难以启齿道。

    “这算什么事,我敢打赌,一定是郡主缠上你家小姐的,可是如此?”

    “嗯嗯,那是三年前了。唐桃这么多年就知道是个俊公子喜欢听小姐的琴,没想到竟会是那等事。”

    “其实此事不无不可,只是眼下教化使然,世人不知女子心思罢了。”

    “这么说,魏将军是原谅小姐了?”

    “原谅?魏某为何要恨肖姑娘呀。”

    “可……”

    “没什么可是不可是的,况且姜郡主已被许配于魏某,此等事情你们不说,还有谁会知道。”

    “哈啊!原来这是真的呀。”

    “怎么,姜郡主不知?”

    “好像真不知道。”

    百里燕此刻心情有些复杂,可以确定的是,肖春玉肯定不是女同,多半是被姜蓉看中后,连蒙带骗绑上的贼床。但问题是姜蓉是有这个倾向,还是双性恋,亦或者是就好这一口,这就难说了。

    要是第一种情况,日后势必不和谐,要是后两种,还能凑合着过。此时百里燕真后悔当初没多想一步,早知道姜蓉有女扮男装的习性,就该想到她可能是女同,现在好了,生米煮成夹生饭,不认还不行。

    【注1】关于古代隐户、隐田、部曲问题,一直是长期存在的人口现象。古代受到天灾人祸,战争频繁,政治动荡和官场黑暗,导致老百姓在无法维持生计,同时又不想造反的情况下,选择抛弃官田、公田和租田,逃入山林和荒野,自行开荒种地,或者依附于地方的豪强、权贵、富豪。

    而提供庇护的这些势力,则利用自己的权利、影响,帮助逃避战乱、迫害、征兵、重税的个人,逃避朝廷的缉捕和追查,由此形成隐户问题。

    隐户一直是历朝历代,乃至现代社会一直存在的现象,如现代的黑户问题,无国籍、无公民身份,难民等等,都是隐户。只不过在于隐户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严重的程度如何。

    如战乱和政治动荡时期,隐户的问题就尤为严重,太平盛世吏治清明时期,隐户问题就较为缓和。

    以三国为例,东汉中后期,黄巾之前,东汉政权官方的户籍现实人口在四千至四千五百万左右,有些数据估算的可能更多,但到了三国中期,全国人口最悲观的统计估算只有三百万,乐观一点的六七百万。

    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都消亡了,可见当年多么乱。

    但是到了司马炎一统中国,人口又恢复到了两千五百万上下,按三百万的人口基数,几十年间怎么生养,也不可能冒出这么多人。

    因此,隐户问题在三国时期不仅存在,而且极为严重。以曹操官渡之战夺取河南河北为例,仅仅从依附于袁绍势力的地方豪强手中,一口气就抄到了账面户籍之外的二十多万户人口,为此曹阿满还发了一笔小财,这还不算当时河南河北其他人的隐户人口。

    此外,也有诸如明朝的户籍措施,只给男人上户籍,女人不给上,所以明朝统计到的巅峰人口,大约是五千多万,六千万不到,实际上这只是一半男丁的账面数据,还有一半女丁没有算户口。而且农耕时期男性寿命更短,战争的频繁也让男性大量死伤,因此女丁人口应该比男丁多。

    当然,也有极特殊时期,如五胡乱华时期,五胡专以抓捕汉民女性淫乐,而后杀之烹煮充当干粮,美其名曰“两脚羊”再如金、了、蒙时期,北方汉族女性奇缺,因为都被女真、契丹、蒙古抓取充妓,大量女性死亡。

    总之,户口问题在古代尤为严重,隐户越严重,也意味着时代越动荡,可视为时局好坏的重要指标和征兆。


………………………………

第330章 本质

    驱车前往青翠楼,沿途已被广信军层层封锁,家家关门避户,街道上冷冷清清。

    青翠楼是城东一家卖家什的铺子,一楼是店面,二楼住人。有点像现代的家具城,专门销售家具为主要产品,其中竹席、草席和各种纳凉用品,是青翠楼的强手货,深受消费者喜欢。

    但却不应该是秦翰的产业,所以第一时间的搜查,并没有搜到青翠楼的头上。现在看来,秦翰的手是无孔不入,除了其本人的产业外,已经发展出了代理人。

    和所有商户一样,青翠楼大门紧闭,除了街上戒备格外森严的广信兵外,丝毫看不出于其他店铺有什么不同。

    “你坐在车里,不要出来,我去会秦翰。”

    “魏将军当心啊!”

    唐桃看着百里燕(既魏贤)转离去的背影,胸口跳的小心脏嘭嘭厉害,脸上更是泛起一抹桃红,不知是喜还是担心。

    下车走到青翠楼下,叩响已经掉漆的大门,过了许久,楼上打开一扇窗,探出一个男子,男子百里燕觉得眼熟,是醉香居的伙计。伙计确定百里燕亲自露面,很快又将窗户关上。

    少顷从一楼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大门被从内打开,一队十多人的壮汉手持刀剑高度戒备。

    其中一人拿着青铜短剑的男子,扫了眼一席布衣的百里燕,警惕问道:

    “阁下是魏贤?”

    “正是,秦翰呢。”

    “秦爷在里面等着魏将军,将军请吧。”

    “让本将去见他,他也配,让秦翰滚出来说话。”

    “魏将军,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秦爷请你是客气。”

    “一个只会拿女人做挡箭牌的败军之将,有何资格与本将谈条件,你去告诉秦翰,他若不出来,本将每一刻钟拆他十家店,一个时辰不出来,就拆他八十家店,直到拆光他秦翰在广信所有的店为止,滚!”

    “你!你等着!”

    男子恶狠狠瞪了一眼,随即转身前去内宅。

    青翠楼的前厅是开门营业的店面,陈列有不下五六套的家具,与各式的凉席、屏风等等,百里燕坐在一对茶几前,让人从街对面的茶铺,弄来一壶水,边喝边等

    少时片刻,秦翰在一众护卫拱下,悄然从密道走出,来到前厅。见百里燕旁若无人的在喝茶,秦翰心中立马翻江倒海波涛汹涌,这时秦翰隐隐意识到,其实从一开始,他就错了。

    “呵呵,魏将军,别来无恙啊。”

    百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