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行-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御客现有兵力三十五万,宋军二十万,徐军五万,卫军十万,在座诸位将军尚有随行兵马合计十万,魏将军此来率军三万,眼下我军兵力八十四万,南蛮金雪狄据报八十万,我军在月城、天南关一线屯兵二十万,徐途城十五万,笃晖十五万。”

    “魏某是初来乍到,此前不曾与金雪狄交战,也不知金雪狄战力深浅。按说我军如此配置,金雪狄应不足以攻破我军防线,但眼下我军如此被动,敢问御帅,我军战法与金雪狄战法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魏将军真是说的大实话呀,呵哈哈……”王彦飞冷嘲热讽道,诸将随之起哄。

    曹驰正不动声色,没有理会众人哄笑,他说:

    “魏将军不曾见过南蛮吧。”

    “此前只从典籍中见过记载,金雪狄金肤白发灰瞳利齿,除此之外,其与我中原人双目双耳一鼻一嘴,双臂两腿并无任何差异。此外金雪狄所用兵刃确实厉害,此事魏某有所耳闻,但我军也不至于如此不堪一击吧。”

    “看来魏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魏将军可知金雪狄有战獠、猛狼、齿虎、独角马、飞鹰兽五大凶兽助战!”

    “略知一二,据说那独角马头上长有犄角,比之高头大马还要高出三尺许,体形更加健硕,奔驰如电,可载十五六石货物而不累。金雪狄便是依仗此等马匹转运大量补给,而远胜我军后勤的关键。”

    独角马似乎是一种独角兽,但是体形却是普通高头大马的两倍还多,载重达到了十五石,相当于永兴城研发的新式四轮辎重车的运输量,是两个健壮战卒一年所需所有口粮和肉食的全部总量,必要时甚至可以杀马取肉,继续作为口粮,提供食物来源。

    对当下青铜农耕时代的中原文明而言,几乎是难以置信的运载量,一个战士只要配属如此一匹独角马,一年之中可以不停的行军,而无需二次补给。

    因此金雪狄人保障百万大军所需要的民夫与大军数量相当,而中原保障百万大军的基本吃喝拉撒,机动半径两千里内,需要至少四百万民夫接力,距离每增加一千里,增加民夫一百万人,保障千岳山的后勤,至少需要动员一千五百万民夫接力运输,而其中六成的口粮被消耗在路上。

    即便内陆有漕运,但内陆大河无法进入高原,充其量只能节省内陆转运的人力。

    而金雪狄人因为甩掉了后勤的人力包袱和压力,其能腾出更多人力用于战争,并且还是超强烈度的打持久战,一打就是五六年甚至七八年,于是独角马的后勤运力,就成了中原联军的噩梦,然在百里燕眼中,这种牲口简直是开了挂的补丁,对青铜农耕文明简直是灾难。

    数百年间联军多次缴获此种独角马,但都是公马,且无法与中原的普通母马交配产崽,故而中原各国始终无法自产独角马。

    而战獠更是一中身高两丈半的某种大象,从典籍中可知,此种战獠有根部直径三十厘米的象牙,有长鼻,全身长满长毛,与其说是大象,不如说是猛犸象,或者说就是猛犸。战时剃去长毛披挂铁甲上阵攻杀,可谓异常凶悍

    而见鬼的却是中原地带根本没有大象,即便是热带亚热带的咸国、长孙国,也没有大象。

    而仅此两种动物资源,为金雪狄提供了巨大的战略优势。

    【注】农耕时期下的战争,战争厮杀与城池争夺是血腥战争的表象,影响战争的胜败,仍在于后勤与国家体制和官僚机构,将帅、战卒的素质只是其一。

    谁能提供更高效的后勤,谁能从后勤腾挪更多的人力,谁就能将更多人力,投入战争生产和战争行为。因此农耕时期的战争,打的更多是后勤、人力、国力和国家体制。因此孙子兵法中,内政篇占了六成以上,计略和作战用计只占三成多。可见后勤与内政,要比用兵本身更为重要。


………………………………

第421章 谶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中堪比直升机的猎鹰,体形之大,堪比飞机,其喙部张开足可塞进一个解放瓜,可通过抓勾重石上的吊索,对守城士兵发动空袭,或是俯冲攻击人头,可将人头瞬间夹碎,甚至将人抓起摔死。

    但要说金雪狄依仗这些动物性资源能够野战取胜,倒也说得过去,但要攻城,未免有些儿戏。主城厚达二三十多米的城墙根,绝不是靠一两头猛犸象能够轰塌的。况且猛犸也是大象,只要以火助攻,倒霉的反而可能是南蛮。

    曹驰正此时已然瞧出百里燕所想,遂是说道:

    “魏将军不会以为战獠惧火吧。”

    此一言既出,百里燕颇为诧异,他忙说道:

    “御帅的意思是,战獠不惧火攻!”

    “南蛮金雪狄精于驯兽,战獠非但不惧火攻,且皮糙肉厚,披挂铁甲,一般火攻难以起效。而且,魏将军从未见过五百头战獠吧!”

    百里燕闻讯愣是又吃一惊:

    “五,五百头!”

    “而且是最少五百头。南蛮常以战獠为依仗,轰击我城门,故而即便是守城一战,也难有胜算。魏将军一路走来,可见城门上巨大的铁栅?”

    “莫非那是门栅。”

    “正是,为抵御战獠攻门,门栅所用四十根为碗口粗精铁所制。即便如此,也无法长久阻挡战獠破门而入。”

    “那以往我军又是如何制胜?”

    此时沙盘左侧一位青衣直裾,白发如雪的老者,以其略显嘶哑的声音坐着说道:

    “擒贼先擒王,南蛮金雪狄不同于我中原,其但凡出征,首领必随大军亲征,因而将其首领击溃,乃至擒杀,其势必退。”

    “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百里燕深施一礼问道。

    “老夫牧莜。”

    “原始牧老前辈,晚辈失敬了。”

    牧莜年逾六旬,堪称一代传奇智囊,是御客中为数不多两次南征的谋士,在御客中德高望重,常年驻扎在掣驰城负责警备,对金雪狄颇有研究。

    中原众多典籍中有关千岳山以南的情况很少,各国也很少收录,所有详细记载有历代战史纪录的典籍都在御客总部。

    据牧莜所说,但凡金雪狄历次北征,其首领,或者说蛮王,无一例外御驾亲征,这一有悖于常理的特殊现象,与其宗教信仰有极大的关系。

    金雪狄人崇拜月亮,他们的战旗绘着一个满月,很是别扭。战旗白色为底,满月的左半边是银色或灰色,右半边是金色或是黄色。

    银色象征夜间的月关,黄色象征了白天月亮依然占据着太阳一半的光辉,在金雪狄人宗教里,即便是白天,月亮依然在太阳的身后。但在百里燕看来,银色和金色不过是他们的贪婪,很显然这是白银黄金的纯色。

    从数百年间抓获的俘虏可知金雪狄部族一直有个传说,传说月亮神将北方最肥沃的土地赐给了他们的王,王是月亮神的子嗣,只有当他们的王,率领部族占领北方肥沃的土地,他们的王就能得到月亮神的眷顾获得永生。追随王立下赫赫战功者,可得万年长生并转世投胎。

    总而言之,金雪狄部族内部独特的宗教信仰,驱使他们每二三十年北伐一次,其腹地以及国内情况,很难从其俘虏中掌握确切信息。

    但大致可以推断出,金雪狄本土距离千岳山联军外围防线,步军大队行军需要三到五个月,冬季甚至需要半年。

    尚且不论他们口中的本土从何地出发,这个跨度几乎是从晋国国都平汤,骑兵常行军前往卫国东部边境的距离,其战略纵深所能供养的人口,可能数以千万计数,考虑到南方是高纬度中温、寒带地区,其人口规模至少也五千万以上。

    因此但凡金雪狄北犯,其族群的王必然御驾亲征,只要击杀或者击溃其首领所在主力军团,其宗教信仰赖以维系的神化核心便自然瓦解。

    此前数百年金雪狄北犯,联军无不是集中两倍乃至三倍优势兵力优,先突破其王驾所在主力军团,每次都能击杀和重创。

    但最近三百年来,尤其是梁朝瓦解的中后期,中原诸侯并起,礼崩乐坏南境不稳,金雪狄屡次北犯掠走大量人口工匠,还有书籍资料,最终导致金雪狄在吸收中原文明后,文明指数迅速攀升。

    最近的三次大规模北犯战役,金雪狄的智谋水准愈发高明,越来越难找出其王驾所在的军团。上一次南境之战,是牧莜设关门大狗之计,将金雪狄王驾所在军团八面合围,联军终以伤亡三十万人代价将其击溃。

    听到这里,百里燕大概算是明白了,中原联军每次都是元气大伤,但每次都没有能重创金雪狄,反而己方要死伤对方数倍的人马,才能换取击溃其宗教信仰来获得胜利。

    也就是说,几百年来,中原联军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正面战胜过金雪狄,无不是靠耍阴招使绊子,搞小动作发动斩首行动,哪怕打成平手的战绩,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于是金雪狄北犯一次,中原元气大伤一次,而他们的人口损失要小得多,所以几百年来此消彼长,中原各国就是人口再能养,金雪狄的人口增长速度也不慢,终于是在最近的一百年里养成了大患。

    此外,中原联军从未真正攻入千岳山联军外围防线以南一千里的地方,对金雪狄在千岳山以南的情况,多来自于其俘虏,本土情况更一无所知,甚至从无缴获过其本土的地图。

    相反金雪狄每次北犯,使用的都是从联军手中缴获仿制的中原地图,如此反而加剧了他们狼子野心。

    军机会散去,御帅曹驰正单独令百里燕留下说话:

    “魏贤将军,本帅听闻魏将军所创炼钢术极为精湛。前番本帅遣人偷袭金雪狄,一战便将其击溃,所用钢刃甚为坚韧,魏将军功劳功不可没呀。”

    “御帅过奖了,魏某也是被黑巾贼逼的无奈,才只得另辟蹊径,以强我咸国军力。不曾想被砡工派得知,最终传到了御帅耳中,魏某甚是惭愧。”

    “诶,魏将军此言差矣,三年来,我御客如今装备钢制兵刃七万余,战力比之当年天壤之别,这也是本帅此番沉得住气的依仗所在。若是年底之前各国都能装备数万乃至十万钢刃,取胜南蛮的把握将无疑大曾。”

    “御帅所言极是,不过兵者国之重器,不可示人以锋利。倘若各诸侯国皆能生产,我咸国又何以立足于中原,还望御帅明鉴。”

    “魏将军之意本帅明白,本帅也并非不近人情之人。”

    曹驰正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想让百里燕以大局为重,把技术专利拿出来,大家共享,然后好迅速装备生产,这样就能迅速制敌。

    想法是好的,但现实却很残酷。各诸侯国倘若都能产钢,咸国哪里还有什么优势可言,不照样打回原形。

    见百里燕无动于衷,曹驰正话锋一转,凑近上前目光落在百里燕这一身行头上:

    “魏贤将军此身铠甲好生奇怪呀,为何还有这些袋子,是作何用?”

    “回御帅,魏某所穿铠甲乃披挂多层甲,里层是锁子甲,可据战场所需,更换锁子甲上挂甲,极为便利。这些布袋都是咸军新制装具,用以存放随身物品,穿戴极为方便,随时可以解开绳扣将其脱去。”

    锁子甲投入战场四年来,随着黑巾军战术不断改进,传统钢制锁子甲暴露出的问题越也来越多。为此去年四月开始改进工作,利用锁子甲网孔结构的特点,专门定制胸甲、背甲、腹甲,将其通过锁子甲网孔,固定悬挂贴服在锁子甲外,由此相继出现了局部外挂甲。

    外挂甲又细分为皮甲、铁甲、皮革铁板复合甲等材质,甚至简单实用的大毛竹,劈开制作成一寸长的半圆,串联起的竹板甲,同样对钝器有极好的防御与作用。

    外挂甲的出现很好的平衡了整体铠甲的防御力,与锁子甲的优点,用时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装备不同的外挂甲。最大的便利性在于,可利用淘汰、破损的铠甲,直接剪裁拼接,无需重新定制生产,可迅速增加防护提高战力。

    此外咸军陆续装备制式武装袋,用以存放连射手弩的箭匣、紧急口粮、绷带、药品,个别营还装备有双肩背包,用于装填其他物资,大大提高了军队的转战能力。

    曹驰正目光继续打量着百里燕浑身上下透出的新奇,捻了捻略显斑白的短须又道:

    “传言咸军近来多有不同,现在看来,魏将军浑身上下尽是玄机呀。”

    “御帅谬赞了。”

    “呵哈哈……魏将军此来一路幸苦,今日先去歇息吧。明日或是后日,本帅要亲去前往天南关,各国诸将一同随行,魏将军一起去见识见识,也好心里有个底。”

    “如此说,御帅打算在天南关外是要打一仗了。”

    “嗯,我军一连弃守七座城池,这是有史以来鲜有的败绩,想必南蛮金雪狄此时骄狂无比,若能给其以迎头棒喝,对此后战局会有巨大裨益。”

    “那魏某先行退下了吧。”

    略施一礼,百里燕退出正堂。少时军师牧莜驼着背走进上前,用他沙哑的声音意味深长道:

    “此子日后了不得呀……”

    “军师何以见得?”

    “老夫观他有气象非凡,有永年万寿之像,日后恐有盖世功业。”

    “永年万寿之像?那不是南蛮长生不死之妖言传说,天下岂有长生不老者。”

    牧莜短叹一息说:

    “唉……此乃玄术易学之道,以老夫卦力也只可知其一,却难窥其中玄机,今日言尽于此,多说也无异,拭目以待吧。”

    “军师!”曹驰正忙是喊住牧莜。

    “大帅还有何事?”

    “军师方才意思,莫非是想说,此人日后能一统天下?”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啊……大帅还是专心御敌吧,日后之事必有后人相助,老夫此生是看不到喽……”

    话音落下,牧莜转身离去。曹驰正不解的撵着花白的胡须,蹙眉努力思考着军师牧莜方才所说深意。


………………………………

第422章 讨债鬼

    此时御客引百里燕(既魏贤)等人前往宿营地过夜,由于南境实行收兵入城制度,各国军队无论千岳山有无战事,一律龟缩入城驻防,以免发生不测事态。

    尤其是金雪狄的猛犸和凶兽,短时内造成成千上万的伤亡几乎是易如反掌,城外宿营无疑增大了被袭的风险。而且不同于中原作战,金雪狄袭营都是正大光明用猛犸、飞鹰兽,配合骑兵联合攻击,逃都没地方逃。

    百里燕防区位于月城西北,营区地方很大,足以容纳五六万人,多半是为咸国南征军所预留。咸国大营的南面是志国驻军,志国此番派遣了公良氏以及陶氏两家。

    公良氏主帅太尉公良义本人未来,来的是公良义的二弟公良文,以及公良义二子公良修,公良文之子公良松。

    陶氏同样是志国名将,位高权重把持大司马,威名并不输公良氏,但无奈公良氏打的胜仗多,公良军的数量也比陶氏军团多,因此陶氏往往没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刚进大营,蒋杰凑近上前神秘说道:

    “大人,属下刚才瞧见了南蛮子的囚徒,真是吓人。”

    “是嘛,都是白头发金皮肤,瞳仁是灰色或者白色?”

    “正是,而且犬齿极为锋利,简直不像是人。”

    “那是当然,他们看咱们其实也不是人。”

    蒋杰闻讯那是诧异:

    “大人此言未免灭自家威风吧。咱们可是堂堂中原礼仪之邦,岂能与蛮夷相提并论。”

    “这话,不准他们此时此刻也在营寨里如此到处张扬宣传,在他们眼里,咱们中原人就是他们口中的蛮夷。不信,你去找个通译问问便知。”

    金雪狄不同于欧洲的白人,其面部特征更为消瘦,脸型狭长立体感极强,头发无论男女都是雪白色,皮肤为金色,不是古铜色的暗金色,是如黄金一般的金色,像是镀了金箔一样。瞳仁或是灰色,或是白色,因此乍看之下,他们眼球好像没有瞳仁,实则瞳仁是白色,只有瞳孔呈现淡褐色,极容易误解为非人类,实则还是人类。

    这让不禁让百里燕想起,在这个星球海洋的另一头,会否还有白人、黑人其他人种,至少上辈子他可没见过白发金皮肤,白瞳仁的人种,但可以肯定,不太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而是全新的人种。

    草原入夜之后气温陡然变得很低,百里燕披着战袍,坐在篝火旁拿,着望远镜眺望着深处的宇宙,似乎总在幻想着找到地球究竟在何处。

    此行所有仕长以上武官一律配发指南针,都尉以上配发望远镜。蒋杰例外,百里燕也给他发了指南针和望远镜,所有后勤营的少年子,也人手一个指南针,沿途行军遇到实际问题,百里燕就地指导传授使用技能。

    第二日天色刚亮,百里燕的护兵帐外唤道:

    “将军,有御客求见。”

    百里燕昏昏沉沉,如同喝醉酒一般,血压上头猛敲着脑门。

    “知道了。”

    服了些紫萝棠来到帐外,护兵又道:

    “将军,御客正在中军等候。”

    “可知何人?”

    “自称是筹辎使尉迟光。”

    “他!”

    方才还觉晕头转向,转眼猛是一醒。尉迟光此来,多半不会是什么慕名而来,肯定又没什么好事。

    寻思着来到中军大帐,尉迟光等人已经等候在此:

    “筹辎使大人,别来无恙。”百里燕拱了拱手。

    “呵呵,魏将军两年不见,如今已是加官进爵拜将出征,本使钦佩之至。”

    “筹辎使大人过誉了,不知汤钊等人何在呀?”

    “汤钊在飞云城,宋杰、方德、顾善、马氏兄弟也都在飞云城。”

    “哦……那不知筹辎使大人前来可有要事?”

    “是这样,两年前本使受咸王所托,暗中以珍珠做资前往晋国交易辎重,后得咸王馈赠粮草辎重百万余石,本使甚为感激。此番御帅遣本使返回中原筹措军资,特来向魏将军道别,不知魏将军可有话带给咸王。”

    “原来如此……”

    百里燕眼珠逆时针一转,心想尉迟光此来哪是替他带口信的,多半是想打着带口信的名义,去咸国向咸王讨些什么东西。到时候咸王远在万里之遥,只能听之任之,还不能不给。

    想到这里百里燕问道:

    “不知筹辎使大人此去中原先去何处?”

    “先往徐国,而后去卫国。御帅已经再度命人前往卫国催其出兵,其若再不出兵,本使此去便是催卫王出兵。”

    “哦,如此说途径咸国已是明年之事。”

    “若是没有耽搁,明年二三月份会抵达咸国。”

    御客所遣筹辎使分为东、中、西、特遣四路,西线负责徐国、卫国,中线负责志国、孙国、东线负责宋国、晋国,特遣筹辎使负责赵、陈、歧、燕、梁、长孙、咸国。

    筹辎使只要完成额定任务,并将筹到的辎重运往南境,筹辎使本人可以单独继续活动。尉迟光是西线筹辎使,两年前突然空降咸国,本就是不正常现象,此番又要去咸国,虽然不至于再索要丝绸、白糖、粮草交换辎重,但是免不了要去讨要兵器装备。

    昨日曹驰正话里话外已经透了口风,尉迟光今天就上门,显然不会是什么巧合。但明着拒绝显然不可取,委婉拒绝害他白跑一趟也不可行。

    拿捏再三,百里燕想起宋国、志国所见所闻,便是问道尉迟光:

    “筹辎使,不知御客能否在诸侯国内营商走货?”

    “平日是不行的,但在南境可以。”

    “这么说现在战时期间,御客可在各诸侯国内营商走货赚取钱锱以利大军。”

    “是,不知魏将军何意。”

    “是这样,我南征军此来仅有三万人,人虽少,但我咸国眼下陷入持久作战,人力财力甚为匮乏,故而此来我军三万人马毫无后勤依仗,虽携有粮草钱财,但也只够勉强维持半年。

    故而魏某想托筹辎使,此番返回中原能否替我军在志国、宋国境内筹措军资,若得方便,我王想必定会厚谢御客。”

    “这……呵呵,既如此,本使只能勉为其难了。”

    “那本将在此先行谢过筹辎使大人。”

    战时期间御客在各诸侯国是有经销特权的,既不用纳税缴税,也无需支付货物的进出关费用。各诸侯国除粮草、盐、金属、煤炭等大宗战略物资受到管制外,其他商品交易几乎不受限制,金银铜钱的流通交易也较为方便,并没有国与国之间贵金属交易的诸多限制。

    而咸国既缺现钱,又缺物资,唯独不缺的是特产小商品,若能利用御客在各诸侯国的战时行商特权,可大大缓解咸国的财政负担。

    想到这里,百里燕随即修书一封,此时一阵鼓号齐鸣:

    “筹辎使,此号声何意?”

    “此乃聚将,本使来时便听说南蛮已至天南关外,御帅要率众将前往天南关坐镇。”

    “如此说,南蛮金雪狄近日是要攻城。”

    “这到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