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行-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雪狄的空袭、石击日夜不断,城头每天伤亡很大,联军在南门城下也有依靠畜力和配重杠杆上力的远程投石机,怎奈何,射程不如蛮军的奆石机、巨型投石机,蛮军完全躲在射程之外发动攻击,联军无能为力。
入冬后,地面变得坚硬,百里燕组织蒋杰和卫队四十余人,在咸军大营就地挖掘野战工事和猫耳洞。
此前武备营中,百里燕已经开始推广普及构筑和挖掘野战工事,以及猫耳洞、地下掩体、交通壕等,即可有效抵御石块箭矢的攻击,同时作为抵抗和伏击的阵地,迟滞攻入城中的敌兵。
此番南征军出征,装备有不少新式淬火钢制短柄辎工铲,既工兵铲,以及十字镐。不用时用绳扣固定于背甲或背包外,用时解开胸口绳扣活结,取下辎工铲、十字镐,可做副武器或臂盾使用。既增加了背部防御,同时也方便携带。
天南关经过数百年扩建修筑,地下掩体、藏兵洞、甬道遍布全城地下,即便如此,二十多万大军,十几万老百姓,十几万匹战马,要全部藏进掩体是不可能的。
工事从十月初下雪当日开挖,最初利用空袭的间隙和晚上挖掘。
飞鹰兽空袭不分白天黑夜,攻击城内可见移动目标,夜间空袭可见光。因此城内夜间取火或是在地下,或是门窗蒙起来,大体上也算得上是灯火管制的雏形。
四十多人一直挖到十一月初大雪封山,地面积雪没过膝盖,挖掘堆积土层厚度达两米,加上掩体深入地下的高度,工事深达地下一丈半。深浅猫耳洞两百多个,十平米指挥室三处,地表用土袋码上两层,甭说对于重达几十斤的大石绰绰有余,应付早期八五、八八毫米口径加榴炮也不在话下。
十一月十七,大雪弥天,世外滴水成冰,蛮军依然继续着空袭、轰击的单调乏味节奏,偶尔也有徐途、笃晖两城受到攻击的消息。
曹驰正四日前召开过军机会通报最新情报后,至今也没有其他下文。倒是各诸侯国派来不少武官观摩咸军所挖掩体,这才想起各军整日为了争抢藏兵洞“尔虞我诈”,反倒是不如自己挖。
蛮军每日轰城就是不攻,百里燕和着四十多人天天躲在地下,除了每日天固定巡城走一两趟,多半时间龟缩与地下猫冬。
某日百里燕兴血来潮杀了两头绵羊,洗剥干净挂在世外冻硬了切片涮起了火锅。南境地处高原气压低,没有高压锅,水烧不开,食物非久煮不烂,涮肉无疑提供了极大便利。
掩体内热气腾腾膻味扑鼻,十几号人围一口铜锅,一边涮着羊肉,一边蘸着难得弄到的酱油边吃边说。
“大人,这羊肉真是鲜嫩美味,还比锅里煮的羊肉熟的快多了。这要是给其他诸侯军知道了,还不羡慕死他们。”蒋杰边吃边道,一脸的得瑟欠揍之色。
“羡慕的事情还在后头呢,这充其量也就是小聪明罢了。本将琢磨着,金雪狄迟迟不攻城,多半没什么好事,九月吃了这么大的亏,这两月光看下雪不见攻城,绝不是好现象。这几日都给吃饱喝了,兴许要有大事。”
“大人,昨个属下去城南走了一遭,城墙外缘如同狗啃一般,竟然没塌方,大人说奇怪不奇怪。”
“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城墙修建之初,土里加了矾土和生石灰,遇水生热,就如同烧制陶器一样,异常坚硬,具有韧性。此外数百年来,咸国的糯米价格每逢南境战事平定,都会翻上几倍,其实都是用来在千岳山修补城墙用去了,故而南境的每一座城池,都是坚不可摧。这要是搬到中原,根本攻不下。”
“照大人这么说,这城池还精贵的很。”
“你倒是会算账,话也确实不错,正因为精贵,所以千岳山的城池都不是一年两年所能建起来,前后历经数百年不断修葺扩建,才有如今这般规模。”
秦始皇修长城,是将燕、齐、赵、秦四国长城相连接,绝非一日之功,即便如此,秦长城也才修了十几年,勉强连接起了万里长征,经过汉代的不断完善和历朝历代的维护,才有明清的万里长城。
千岳山地处高原,氧气稀薄人迹罕至,百里燕也曾想过,何不在掣驰城附近修建起一道长城,从此将关内关外就此隔绝。但如此一来,掣驰城以南的两千五六百里纵身的土地,将拱手让与金雪狄,金雪狄从此也将在中原诸侯国的家门口建立起庞大的前进基地。
若是在高原上修筑万里长城,当下技术条件和生产力都不允许,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力。相反,抢占高原可供生存土地修筑坚城,显然更为划算。
………………………………
第432章 生计
涮肉之际传来两声叫喊,放下碗筷,百里燕走出工事,只见一个御客蹲在地面朝下观望着:
“魏将军,咸国南征军已到北门外二十里,御帅请将军速速前去接应。”
“太好了!”
百里燕喜出望外,随即唤道:
“蒋杰!”
“大人有何吩咐。”
“去,雇些人来多宰牛羊,洗剥干净之后,吊起来冻硬切成片,准备为大军接风洗尘。”
“诺!”
大军比预计完了半个月,一路顶风冒雪,日子绝不好过,冻死、冻伤、肺水肿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独自骑马来到北门,换乘了两匹马拉的雪橇,百里燕驾着雪橇出城而去,望远镜中隐隐看见若长的队伍缓缓行进在茫茫雪原上,延绵数里不见到头。
雪橇的出现,无疑为中原各诸侯国,在冬季运输给养多了几分便利,抵达千岳山之前,百里燕并未听说当下已经出现雪橇,不过雪橇笨重了些,但速度还是很快。
两军相向而行,驶出七八里地,南征军肉眼已清晰可见,大军穿戴了棉衣羊皮袄,行径极为迟缓。
司空南、卢皋等人亦是发现了百里燕,脱离大队也是坐着马拉雪橇车迅速南下。
“将军…将军,末将来迟,请将军责罚!”
司空南万分激动,百里燕跳下雪橇爬了两步扶起诸将:
“天气所致,何罪之有,都快免礼。”
“谢将军不罪之恩。”
众人手手脚冻得发青,依然行了肃礼,无不万分感慨。
“司空兄,一路走来颇为不易吧。”
“唉……末将失职,一路过来丢了三百多弟兄。仅昨日便是冻死了十多人。其余不是死于高热,便是冻死。离开掣驰城已是下雪,大军受辎重所累,前往兹城整整走了二十日才到。到了兹城才知道,当地还有雪橇,末将连夜命人拆毁了车辕、车毂、车轴改为雪橇,又从兹城买来辆雪橇车五百多辆,如此便是又耽搁了四日,这才好不容易赶到月城,得知将军身在天南关,这又不停蹄南下与将军汇合。”
“诸位弟兄幸苦了,魏某在此替家乡的父老,谢过诸位弟兄!”百里燕躬身一礼,诸将肃然起敬。
“将军大义,我等誓死追随。”众人异口同声。
“诸位,魏某已备下牛羊,快快随我回城。”
南征军一路吃苦受累折损人马三百余人,大量沿途采购辎重成了极大负担。得亏司空南随机应变,将一应辎重车辆拆除改为雪橇,用马匹强行拉着开路,愣是多走了半个多月才到月城。
抵达天南关已是黄昏,天空依然盘旋着飞鹰兽,爪上挂着的石头迟迟没有寻到目标。
“将军,那便是方才所说飞鹰兽?”司空南手指天空道。
“正是了。此鹰巨大无比,抓起数十斤大石如探囊取物,可低空俯冲将人头啄去。过去几日,已有十数人死于飞鹰兽喙啄之下。”
“那为何不以弓箭强弩射之?”
百里燕苦笑道:
“飞鹰兽高飞三百丈上,难以射杀。不过我军此番携带有热气球两套,兴许会有大用处。走吧,入城后先喝口热羊汤,再与你等细细道来。”
咸军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各诸侯军的关注,相反已被两月来的空袭搞的已经麻木。
天黑后恐袭力度有所减弱,尤其是前几日密集空袭,飞鹰兽极为疲劳,昨日反还被联军的黑烟给熏下了一只,被拔毛剖腹之后,用二十多米的木杆子,捅在半空中,以震慑飞鹰兽。
进入驻地,各营组织修整清雪,安营扎寨。司空南、卢皋、苏洪等诸将钻入地下掩体,喝上一碗“羊汤”,但滋味却是颇为寡淡:
“将军,这羊汤咱没滋没味儿的。”苏洪砸了咂嘴,颇为挑三拣四。
“你懂什么,这叫底汤。蒋杰,去把牛羊片端上来。”
“遵命!”
诸将不明所以,径自坐下后,看着百里燕用筷子夹着肉片在锅里来回烫了几下,肉红色的牛肉片迅速泛白熟透,沾上酱油送入口中颇是鲜美。
“都愣着干什么,赶紧尝尝魏某的涮羊肉、涮牛肉,滋味如何。”
百里燕鼓励之下,诸将竞相一试身手,苏洪又是呱噪道:
“哇啊,这肉片也真是绝了,又嫩又香,想熟就熟,想生就生。这一路走来,苦头都是白吃了。”
“就你话多,如此美食还堵不住你的嘴。”
“嘿嘿,都是将军妙法,末将这不是想多说两句吗,说着说着就给忘了。”
苏洪抓耳挠腮打着哈哈,司空南这时说道:
“这一路上确实太苦了,无论是大米、麦子还是豆子,都煮不熟,肉就更别说了。好在将军英明,来时装了不少肉脯、糖膏、果脯,要不一路上饭都没得吃。”
“是嘛,真是苦了诸位弟兄。到了天南关,应该能喘口气了。此来路上还剩多少银钱,粮草可够支用几月?”百里燕问道。
“末将抵达掣驰城时,收到将军密函,已将草药与止血粉交予了汪谭,拿到三千石干肉和腌肉。之后又买了些煤炭、肉干、皮衣,还有六万石麦子,眼下还有寸银一万余,铜钱六七万。
麦子太多,此番只带了五千石,其余尚在掣驰由汪谭暂时看着。加上此行所剩粮草,随军约莫还有八千石粮草,不过干肉倒是挺多,一时间也不愁没肉吃,但是眼下随行带入关内的粮草怕是不够啊,不算肉食、果脯,至少还得六万石才能熬过今年冬天。”
“司空兄所言极是,怕是放眼整个中原,南境是最不缺肉的。不过明年战事扩大,恐怕就难说了。至于粮草,我已用二十支望远镜,先从御帅那里换得粮草、煤炭若干,此外其余四十支望远镜与公良文说定,以粮草煤炭交换。
剩下估计还有至少三万石缺口,可用家畜、干肉、果脯代为补充,其余不足之处,用银钱和宋国铜钱就地交易,再贵,也得先把今年明初混过去,等开了春再从国内将粮草运来。”
这时卢皋接话说道:
“粮草暂时解决了,那饭煮不熟不是回事儿啊,难不成南境之人都是吃的夹生饭?”
“此事有两种办法。当地有火坑,将锅灶埋入地下,而后地上加盖,留出气孔,焖烧,此法可将米饭烧透至八九成熟。第二种办法仍是贴薄饼,此前我军行军所制光饼再薄一些,涂抹菜油后贴于铜板上,此法当地亦可用。实在不行,可用猛火多煮,但如此极耗煤炭。
此外还有一法,用菜油油炸,但眼下菜油稀缺,千里迢迢运来成本奇高,眼下只能先将就着闷饭。”百里燕现在只想到能有个高压锅该多好。
大军入城当天晚上,各营吃上热腾的涮肉,喝上美味的肉汤,一路艰辛后的犒赏,慰藉了身心俱疲的战士。夜间多半是蛮军飞鹰兽疲劳过度,除零星发动空袭外,清静了一宿。
第二日天色不亮,蛮军空袭尚未开始,百里燕迅速巡视各营,检查战备。
一路四千里地,死三百二十九人,冻死路上的就有一百八十三人,其余死于高原反应,极少数死于猛兽袭击。
昨晚扎营匆忙,整个上午南征营忙于重新部署,下午开始挖掘工事掩体。
公良文的答应的粮草、煤炭如数交割,四十支望远镜也到了志国手上,并很快下发到志国一线将领手中。
咸军的粮草仍然有近三万石的缺口,百里燕只能去宋国大营,用铜钱和寸银交易。
此番宋国当家主将是大司马舒潼,一个相当年轻有为的大司马,年仅三十九岁。当然比起百里燕二十三岁拜上大夫,舒潼仍相去甚远,但不得不说,舒潼是宋国多年以来难得的将星。
传言此人精于韬略,但看起来很是随意的这么个人,其外表根本看不出是个深藏不露,颇具城府的一号人。
宋国近些年的情况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宋国是晋国附庸下邦,太子米政性格懦弱,登基之后继续维系与晋国的上下邦关系,但宋国和徐国一样,都是草原农耕畜牧的产业,人的性格较为豪爽。
宋国称臣晋国几十年来国力日衰,自相国以下对晋国之不满与日俱增。加之晋国先是攻打咸国,而后驻兵歧国,最近两三年在咸西吃了大败仗,如今南境有危,晋国又不出兵,宋国成了晋国南大门的挡箭牌,种种不道不义之举,引得宋国上下怨声载道,大有趁机反晋的苗头。
舒潼此人其貌不扬,做事却是滴水不漏。因宋国在南境有大量地盘,粮草牛羊短时内大有储备并不稀缺,而且舒潼此人也极会做人,连买带送给了四万石小麦,一千只羊、三百头牛,草料数千捆。
但要是仔细一算,舒潼其实并不亏。且不说这四万石小麦对舒潼而言是九牛一毛,一千只羊、三百头牛,在这大冬天,圈在城里要吃掉多少草料和精饲料,即便不饿死冻死,宰了下锅,不准得被蛮军空袭砸死。
如此掐指一算,其既做了人情,又解决了自己问题,同时还从百里燕口中得到了口头承诺,待南境战事结束,咸国将向宋国供应钢制兵器、望远镜,以及急需的生活物资和生活小商品,宋国则向咸国提供军马、棉花、大豆和耕牛。
………………………………
第433章 升天
宋国以东有东海岸线,但要通往咸国,需要途径晋国漫长的东海、北海海岸线,沿途需停留数次,因此距离一远,每次靠岸都得缴纳过境税,晋国通过征收高额的来往海岸过境税,进一步削弱蚕食了宋国国力。
即便是走内河水路,同样也要过近志国、晋国,无可避免的需要缴纳各种高额税费,严重制约了宋国商品流入中原。
此后数日,蛮军对天南关空袭再度恢复,百里燕(既魏贤)加紧对热气球的调试工作。
千岳山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永兴城所制热气球经过数月测试和改进,载重十石情况下,理论极限升限在两千两百米左右,实际可以继续上升。比之现代动则四五千米,六七千米的大型热气球,性能和技术上那是差的太远了。
但咸国地处平原,海拔几乎可以忽略,测试环境良好。
而千岳山地处高原,即便是宜居草原,海拔也有三千米以上,甚至四千米,如此稀薄的空气,燃料尚且无法充分燃烧,极低的空气,将阻碍空气受热后的膨胀悉数,酒精的不完全燃烧与冬季气温,也影响热能的效率,要让热气球达到零海拔的升限,将是极为困难之事。
给气囊冲入热空,足气用了一天,又用了一天进行观察,为防止空袭,为此测试场地搬到了城外。过程极为顺利,热气球顺利升空,在两名受过严格训练士卒的操作下,热气球携带吊篮与配重土袋,飞升数百米高空,甚至比飞鹰兽飞的还高。
消息第一时间,便是被守备城北的御客报到了军政治所,曹驰正正于地下藏兵洞商议军机,御客突然来报。
“报御帅,方才北门来报,咸军向天上放出一神物,可栽数人飞天,甚为了得。”
“什么?载人飞天!”曹驰正似乎是没有听懂,重复又问了一遍。
堂下御客又是说道:
“此事千真万确,北门的弟兄们都是亲眼所见,而且此物还能随心所欲为人所驾驭,甚是神妙。”
堂下御客说的神乎其神,曹驰正依然半信半疑,下刻便是看去军师牧莜:
“牧先生,此事军师如何看?”
牧莜捻了捻白髯,沙哑着声音说道:
“数月前,中原曾有奇闻传来,传闻咸国造有升天奇物,不知为何物。现在看来,咸军正在使用之物,应该正是此物,定是错不了的。”
“嘶……莫非魏贤想用此物射杀飞鹰兽?”曹驰正转眼想到,既然能飞,那就一定能够对空克制。
“此事究竟如何,还得是找魏贤问清为好。”
“嗯,本帅即刻过去看,咸军倒底搞得是何明堂。”
曹驰正步行进入甬道,来到最远的出口,随后就近转入另一处甬道,一路穿过数个地下通道,最后来到一处御客马厩,翻身上马来到城北。
尚未来到北门,极远处便是发现天空飘着朵奇怪的球状白云,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白云下还吊着一个篮筐,篮筐内有两人,似乎还点着火。曹驰正不明所以,只以为是咸军抓了一朵云,驱使着云朵升天而去。
一行人骑马出北门,跑了五六里地,来到一处临时搭建的帐篷营地,却是看见百里燕与咸军诸将正在说话,天上的怪云,被绳子拴在了地面的木桩上起起伏伏。
“魏将军真乃神人啊,竟能将人送上天去,呵哈哈……”
曹驰正笑的莫名的开心,不禁让人联想到准没好事。
“我军在此勘验新式战具,不想惊动了御帅。”
“诶……魏将军此言差矣,此等神物世之罕有,本帅若不前来,岂不失察。魏将军,此物究竟为何物,缘何可以飞天,可否用于破敌?”
“此物名曰热气球,奥妙一时难以言明,不过确实可以飞天,用于破敌魏某尚未考虑,不过却可用以了望,若能辅以远目镜,将大增我军视野。若要用于破敌,此物随风飘荡,难以自定方位,故而很难用以破敌。”
百里燕并不担心热气球会被风给吹走,因为热气球被绳索拴在地面,但毕竟是危险兵种,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因此操纵热气球的兵士,都是船上操帆的水手。
百里燕真正担心的是气压和恶劣天气对热气球的影响,以及飞鹰兽会否攻击热气球。
曹驰正听了半天,最终听到不能用于破敌,心中的疑窦立马跃然脸上,百里燕莫名的感觉头顶压了块巨石。
“魏将军,此等战具若是不能用于破敌,实在未免可惜了,不如本帅令数名死士手持箭弩升上天去,而后将此物悬在南门之内,用来射杀飞鹰兽,岂不更好。”
“这……倘若操作不当,可是要误人性命的。若是遭飞鹰兽利爪袭扰,此物恐怕难招架,还请御帅三思。”
“呵呵,本帅观此物升天时久,至今也未坠下,魏将军不会是吝惜此物吧。”
“御帅误会,魏某所言句句实话,此物一旦出现破损,将迅速坠落置人死命,绝非虚言。”
“那本帅便派死士上去试它一试,魏将军总不会拒绝吧。”
曹驰正软中带硬,丝毫没有退让的余地,百里燕考虑再三,终究顶不住御客霸道:
“也罢,御客进入此物,务必遵循我军操典,万不可随心所欲,以免误了自己性命。”
“那好,魏将军即刻将此物迁往城内,本帅这便安排死士上天射杀飞鹰兽。”
与曹驰正说定,百里燕随即吹响铜哨,给操控热气球兵士打旗语,命令熄火,降低高度。
不同于时下中原各诸侯国所采用的粗狂式的挥动旌旗,吹号擂鼓,咸军所采用的旗语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旗语,可传递较为丰富的信号内容,不同军种多数指令互通性强。
曹驰正本欲要走,见此一幕隐隐察觉门道,于是又赖在原地:
“魏将军,方才咸军兵士所挥动红旗黄旗所谓何意呀?”
“回御帅,此乃旗语,用以传递命令消息,极为方便。”
“哦……”
曹驰正轻轻一叹,未再做声,又是看了一会儿,带着人马掉头回城去。
两刻钟前后,待热气球高度降低至百米,咸军将热气球缓缓迁往城中,顿时引起各诸侯军真相观望。
“父亲你看,天上有人。”公良松手指热气球目瞪口呆。
公良文定睛细看,又是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非但是有人,还活蹦乱跳的。
“咸国屡屡出奇,而今又将人送上了天,真是奇哉。”
公良文叹道,一旁子侄公良修道:
“日后怕会是我国劲敌呀。”
“侄儿所言极是,魏贤正值少壮,工于谋略精通治政,咸国由其主政,日后必成大患。不过患于谁人,尚未可知啊。”
“叔叔之意,魏贤有朝一日必会反晋?”
“反晋无疑。”公良文肯定道。
此时脸色最难堪的非王彦飞莫属,看着飘在天上的不明物体,王彦飞的心火就如天上飘着的不明物体,怒不可遏。
“走,回营!”
“王将军,此事还是即刻遣人报之太子和大王,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